CN203608153U -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8153U
CN203608153U CN201320841692.3U CN201320841692U CN203608153U CN 203608153 U CN203608153 U CN 203608153U CN 201320841692 U CN201320841692 U CN 201320841692U CN 203608153 U CN203608153 U CN 203608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x
negative pole
anodal
photovoltaic modul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416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绍炜
柳大为
李宝胜
张树旺
杨富琨
李任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N Sola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N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N Sola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N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416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8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8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81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该接线盒包括:正极接线盒,正极接线部,正极连接器,负极接线盒,负极接线部,以及负极连接器。在该接线盒中,由于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是分别单独设置的,因此将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组件时,可以直接将正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正极边缘汇流条,将负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负极边缘汇流条,从而可以省去光伏组件中的中间汇流条的设置,进而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及电损耗;同时,将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系统时,由于正负接线盒是直接位于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边缘汇流条,因此相邻光伏组件的正负接线盒之间的距离较短,从而可以减少连接相邻光伏组件的导线,进而进一步减少电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接线盒在光伏组件的组成中是非常重要的,主要作用是将光伏组件中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输出到外部线路上。现有的接线盒均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盒体、设置于盒体内的接线部和连接器,其中接线部与光伏组件内的正极或负极汇流条电性连接,接线器与外部引线连接,从而使光伏组件与外部线路导通。
目前,现有的接线盒01一般都安装在光伏组件1背面的中部或中上部,如图1a所示,这样,为了使接线盒01分别与光伏组件背面的相对两侧的正负极边缘汇流条(Side Buss)02电性连接,需要在光伏组件1中增加一条中间汇流条(Cross Buss)03,从而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及电损耗;并且,在由上述光伏组件1组成的光伏系统中,如图1b所示,由于接线盒01是位于各光伏组件1背面的中部或中上部,因此,用于连接相邻两个光伏组件1之间的导线04也会相对较长,从而会进一步地造成电损耗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用以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及减少电损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包括:
固定于光伏组件正极边缘汇流条的正极接线盒,设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内且与所述正极边缘汇流条电性连接的正极接线部,与所述正极接线部电性连接的正极连接器;以及
固定于光伏组件负极边缘汇流条的负极接线盒,设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内且与所述负极边缘汇流条电性连接的负极接线部,与所述负极接线部电性连接的负极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由于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是分别单独设置的,因此将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组件时,可以直接将正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正极边缘汇流条,将负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负极边缘汇流条,从而可以省去光伏组件中的中间汇流条的设置,进而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及电损耗;同时,将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系统时,由于正负接线盒是直接位于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边缘汇流条,因此相邻光伏组件的正负接线盒之间的距离较短,从而可以减少连接相邻光伏组件的导线,进而进一步减少电损耗。
较佳地,为了便于正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
所述正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内;
所述负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外。
较佳地,为了便于正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
所述正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外;
所述负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内。
较佳地,为了便于正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
所述正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外;
所述负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外。
较佳地,为了防止反向电流损坏光伏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还包括:内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内的防反二极管,所述正极接线部通过所述防反二极管与所述正极连接器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防反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正极连接器相连,所述防反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正极接线部相连。
较佳地,为了防止反向电流损坏光伏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还包括:内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内的防反二极管,所述负极接线部通过所述防反二极管与所述负极连接器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防反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负极接线部相连,所述防反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接线器电性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任一种接线盒。
较佳地,为了安装方便,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均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部或下部。
较佳地,为了安装方便,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部,负极接线盒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部;或
所述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部,负极接线盒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包括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的光伏组件,各光伏组件与其他光伏组件通过正极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连接的方式串联或并联。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光伏组件中的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光伏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a至图2c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中各部件的大小和形状不反映接线盒和光伏组件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01,如图2a至图3b所示,其中,图2a至图2c为接线盒01的结构示意图,图3a和图3b为接线盒01应用于光伏组件1时的位置示意图,接线盒01包括:
固定于光伏组件1正极边缘汇流条021的正极接线盒011,设置于正极接线盒011之内且与正极边缘汇流条021电性连接的正极接线部0111,与正极接线部0111电性连接的正极连接器0112;以及
固定于光伏组件1负极边缘汇流条022的负极接线盒012,设置于负极接线盒012之内且与负极边缘汇流条022电性连接的负极接线部0121,与负极接线部0121电性连接的负极连接器01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由于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是分别单独设置的,因此将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组件时,可以直接将正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正极边缘汇流条,将负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负极边缘汇流条,从而可以省去光伏组件中的中间汇流条的设置,进而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及电损耗;同时,将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系统时,由于正负接线盒是直接位于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边缘汇流条,因此相邻光伏组件的正负接线盒之间的距离较短,从而可以减少连接相邻光伏组件的导线,进而进一步减少电损耗。
较佳地,为了便于正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如图2a所示,可以将正极连接器0112设置于正极接线盒011之内;将负极连接器0122设置于负极接线盒012之外。
或者,较佳地,为了便于正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如图2b所示,也可以将正极连接器0112设置于正极接线盒011之外;将负极连接器0122设置于负极接线盒012之内。
或者,较佳地,为了便于正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的连接方便,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如图2c所示,还可以将正极连接器0112设置于正极接线盒011外;将负极连接器0122设置于负极接线盒012外。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正极(负极)连接器可以正极(负极)接线部可以通过可伸缩的导线电性连接,这样当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组件时可以灵活的调节导线的长度,还便于光伏系统的安装。
进一步地,为了安装方便,在具体实施时,用于实现正极(负极)连接器与正极(负极)连接部电性连接的导线还可以是可拆卸的,在此不做限定。
较佳地,为了防止反向电流损坏光伏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如图2b和图2c所示,还可以包括:内置于正极接线盒011之内的防反二极管0113,正极接线部0111通过防反二极管0113与正极连接器0112电性连接;其中,
防反二极管0113的正极与正极连接器0112相连,防反二极管0113的负极与正极接线部0111连接。这样,当有正向电流流向光伏组件时,防反二极管导通,光伏组件正常工作;当由反向电流流向光伏组件时,防反二极管不导通,从而可以防止反向电流流过光伏组件,进而防止反向电流损坏光伏组件。
或者,较佳地,为了防止反向电流损坏光伏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接线盒中,如图2a所示,还可以包括:内置于负极接线盒012内的防反二极管0123,负极接线部0121通过防反二极管0123与负极连接器0122电性连接;其中,
防反二极管0113的正极与负极接线部0121相连,防反二极管0113的负极与负极接线器0122相连。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防反二极管设置于正极接线盒之内和设置于负极接线盒之内的作用是一样的,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时,防反二极管设置于正极接线盒之内时和设置于负极接线盒之内时,防反二极管的正负极的连接方向是相反的。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任一种接线盒。该光伏组件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接线盒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可以采用胶带、硅胶或其他粘结方式将正极接线盒011固定于光伏组件1背面的正极边缘汇流条021处,负极接线盒012固定于光伏组件1背面的负极边缘汇流条022处;并将正极边缘汇流条021焊接到正极接线盒011之内的正极接线部0111上,负极边缘汇流条022焊接到负极接线盒012之内的负极接线部0121上,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接线部与边缘汇流条的电性连接,在此不做限定。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011和负极接线盒012可以均位于边缘汇流条的同一侧;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011和负极接线盒012也可以位于边缘汇流条的不同侧,在此不做限定。
较佳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如图3a所示,可以将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011和负极接线盒012都固定于光伏组件背面的上部。这样使光伏组件安装于光伏系统中时或从光伏系统中拆卸时更加方便快捷
同理,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如图3b所示,也可以将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011和负极接线盒012都固定于光伏组件背面的下部,此处不再赘述。
或者,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的安装需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也可以将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上部,负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下部;或者
将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下部,将负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上部,在此不做限定。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该光伏系统包括两个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1,如图4所示,各光伏组件1与其他光伏组件1通过正极连接器0112与负极连接器0122连接的方式串联或并联。该光伏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光伏组件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该接线盒包括:正极接线盒,正极接线部,正极连接器,负极接线盒,负极接线部,以及负极连接器。在该接线盒中,由于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是分别单独设置的,因此将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组件时,可以直接将正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正极边缘汇流条,将负极接线盒固定于光伏组件的负极边缘汇流条,从而可以省去光伏组件中的中间汇流条的设置,进而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及电损耗;同时,将该接线盒应用于光伏系统时,由于正负接线盒是直接位于光伏组件的正负极边缘汇流条,因此相邻光伏组件的正负接线盒之间的距离较短,从而可以减少连接相邻光伏组件的导线,进而进一步减少电损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光伏组件正极边缘汇流条的正极接线盒,设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内且与所述正极边缘汇流条电性连接的正极接线部,与所述正极接线部电性连接的正极连接器;以及
固定于光伏组件负极边缘汇流条的负极接线盒,设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内且与所述负极边缘汇流条电性连接的负极接线部,与所述负极接线部电性连接的负极连接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内;
所述负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外;
所述负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外;
所述负极连接器设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外。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于所述正极接线盒之内的防反二极管,所述正极接线部通过所述防反二极管与所述正极连接器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防反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正极连接器相连,所述防反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正极接线部相连。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于所述负极接线盒之内的防反二极管,所述负极接线部通过所述防反二极管与所述负极连接器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防反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负极接线部相连,所述防反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负极接线器电性相连。
7.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均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部或下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部,负极接线盒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部;或
所述接线盒中的正极接线盒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部,负极接线盒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部。
10.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各光伏组件与其他光伏组件通过正极连接器与负极连接器连接的方式串联或并联。
CN201320841692.3U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08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1692.3U CN203608153U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41692.3U CN203608153U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8153U true CN203608153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20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41692.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08153U (zh) 2013-12-19 2013-12-19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81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724A (zh) * 2018-06-26 2018-10-09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1724A (zh) * 2018-06-26 2018-10-09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91616U (zh) 电池组电压采集连接装置及电池组
CN104242349A (zh) 防电势诱导衰减的光伏系统和光伏逆变器
CN204180010U (zh) 分体式光伏接线盒
CN203482103U (zh) 用于连接直流电容母排和igbt并联功率模块的叠层母排
CN205282602U (zh) 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的信息采集装置
CN105280738B (zh) 一种太阳能组件用分体式接线盒及其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3608153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103516308A (zh) 三位一体式光伏组件接线盒
CN201601392U (zh) 一种汇流箱
CN202930411U (zh) 一种小型分体式光伏接线盒
CN215186637U (zh) 一种光伏板跳线接线结构
CN205693630U (zh) 一种内置二极管的光伏组件
CN205122701U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振稳定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01958481A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接线端子
CN202159690U (zh) 接线盒以及应用该接线盒的太阳电池组件
CN202405279U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模块
CN203632612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接线盒、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204681311U (zh) 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
CN203119802U (zh) 一种智能光伏防雷汇流箱
CN205265611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接线盒
CN203038951U (zh) 多接线盒组件
CN201518320U (zh) 太阳能电池外电极接线装置
CN203312342U (zh) 建筑光伏百叶组件
CN202662631U (zh) 一种光伏板组件
CN203859541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