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5360U - 电控盒、空调器及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电控盒、空调器及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5360U
CN203605360U CN201320765770.6U CN201320765770U CN203605360U CN 203605360 U CN203605360 U CN 203605360U CN 201320765770 U CN201320765770 U CN 201320765770U CN 203605360 U CN203605360 U CN 203605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
controlled box
noumen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657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流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7657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5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5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53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控盒,其包括盒体、容置于盒体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外露于盒体之外,电控盒还包括连接于盒体外侧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结构,第一端子和/或所述第二端子卡接于固定结构上,且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接。电控盒可以在生产、装配过程中现场将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固定在安装板上,固定二端子之后再进行对接。如此不但让电控盒有了更加灵活的生产、装配工艺流程,还有力提高电控盒的可靠性、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电控盒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escription

电控盒、空调器及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需要使用连接器的一种电控盒、具有该电控盒的空调器及具有该电控盒的空调室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器(例如空调)上应用的连接器,一般是只有公端子与母端子,两者对接之后没有固定的安装、固定处理,连接器放在电控盒的盒体里面,摆布混乱,还经常由于连接器面积大而导致占用电控盒的盒体的位置,甚至有的连接器装配好之后还与其它零部件造成严重干涉,元器件与连接器相互进行影响,使得连接器连接之后的安全、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电控盒经过厂家在防尘、防静电等高标准操作环境下安装完成的,此时,由于电控盒并未进入家用电器的整体安装,电控盒内的连接器的其中一端子处于散乱状态,当需要将该电控盒安装于家用电器上时,操作人员需要打开电控盒的盒盖,将另外一个端子与电控盒内的端子对接,然后将连接好的两端子散乱地摆放于电控盒的盒内,最后再盖上盒盖。在对接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操作环境往往不满足防尘、防静电的要求,导致电控盒内尘土及静电污染,另外,操作人员在对接端子时,很容易由于操作失误而将两个端子插反,导致电路故障。综上,电控盒的端子对接的安装操作不方便且易出现尘土、静电污染及电路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公端子与母端子两者对接之后由于没有安装固定的结构而导致连接器在电控盒里面摆布混乱以致于与其他元器件相互影响、电控盒的端子对接的安装操作不方便且易出现尘土、静电污染及电路故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控盒,其包括盒体、容置于所述盒体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端子及与所述第一端子插接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外露于所述盒体之外,所述电控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盒体外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第一端子和/或所述第二端子卡接于所述固定结构上,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由所述安装板上同向延伸的二板体及横跨连接于所述二板体上的顶板,所述板体所述顶板及所述安装板围合成一贯通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由所述固定结构的底部和顶部卡接于所述贯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与所述固定结构的卡接方式为由该端子的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凸伸有卡板,对应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相对的二第一侧及相对的二第二侧,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底部且抵顶于所述顶板的底部以限制所述第一本体继续穿入所述贯通孔内的固定卡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侧且弹性卡扣于所述板体以限制所述第一本体由所述板体的底部脱出所述贯通孔的弹性卡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件设置为二,所述二弹性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二第二侧,每一弹性卡件包括由所述第一本体相对应的第二侧向外张开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弹性卡扣于所述板体上,所述弹性臂包括由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应第二侧向外扩张且朝向所述板体的底部延伸的弹性体及由所述弹性体的末端朝向该第二侧向内弯折延伸的勾体,所述弹性体弹性抵顶于所述板体上。
所述勾体伸于所述固定结构之外,所述勾体具有一操作面,所述操作面与所述弹性体成钝角设置,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应第二侧成锐角设置。
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其中一第一侧顶部的卡块,所述顶板于所述贯通孔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卡块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
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一第二本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底部的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第一端子的顶部,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倒置的F型扣体,所述罩体对应所述扣体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扣体卡扣于所述卡块上。
所述扣体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部的板部及将所述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部的连接部,所述板部于其相对两端设置有按压部及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卡扣于所述卡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风机及换热器,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上述电控盒,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一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空调室内机及与该空调室内机连接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及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上述电控盒,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一侧面。
电控盒可以在生产、装配过程中现场将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固定在安装板上,固定二端子之后再进行对接。如此不但让电控盒有了更加灵活的生产、装配工艺流程,还有力提高电控盒的可靠性、安全性。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单独用安装板固定,有利于产品的整齐、美观,可提升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的电控盒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电控盒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3的电控盒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电控盒沿线A-A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部分结构立体组装图。
图7是图6的电控盒组装后的沿线B-B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部分结构立体组装图。
图9是图8的电控盒组装后的沿线C-C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100包括盒体10、容置于所述盒体10内的电路板70、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70上的第一端子30及与所述第一端子30插接的第二端子50,所述第一端子30外露于所述盒体10之外,所述电控盒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盒体10外侧的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上设置有固定结构16,所述第一端子30和/或所述第二端子50卡接于所述固定结构16上,且所述第一端子30与所述第二端子50对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30和所述第二端子50均卡接于所述固定结构16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盒100的第一端子30外露于所述盒体10之外,并且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50在安装板15上的固定结构16的位置上对接,使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50对接之后固定于所述固定结构16上,实现二端子的固定处理,使电控盒100的理线较整洁;另外,二端子的对接位于盒体10之外,二端子不会对盒体10内的各个元器件或零部件造成干涉,保证电控盒100的电器安全,提高电控盒100的可靠性。在实际生产中,电控盒100经过厂家在防尘、防静电等高标准操作环境下安装完成之后,在后续家用电器组装时,生产线上不会再打开电控盒100,避免出现电控盒100内尘土及静电等污染。由于所述固定结构16的存在,操作人员在对接端子时,只需要将二端子之一或全部卡接于所述固定结构16上,然后于固定结构16处二端子实现对接,使出现操作失误成为不可能。电控盒100的二端子对接的安装操作方便。
电控盒100可以在生产、装配过程中现场将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50固定在安装板15上,固定二端子之后再进行对接。如此不但让电控盒100有了更加灵活的生产、装配工艺流程,还有力提高电控盒100的可靠性、安全性。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50单独用安装板15固定,有利于产品的整齐、美观,可提升产品竞争力。
所述盒体10包括底板11及固定于所述底板11上的盒盖13,所述电路板70固定于所述底板11上且罩设于所述盒盖13内。
所述固定结构16包括由所述安装板15上同向延伸的二板体17及横跨连接于所述二板体17上的顶板18,所述板体17所述顶板18及所述安装板15围合成一贯通孔12,所述第一端子30与所述第二端子50由所述固定结构16的底部和顶部卡接于所述贯通孔12内。所述安装板15上由顶板18及二板体17共同形成一拱起来的固定结构16,用来固定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50。
请同时参阅图3至图5,所述端子30/50与所述固定结构16的卡接方式为由该端子30/50的朝向所述顶板18的一侧凸伸有卡板,对应所述顶板18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卡设于所述卡槽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30与所述第二端子50均与所述固定结构16进行卡接,其卡接方式是相同的,具体地,所述第一端子30的朝向所述顶板18的一侧凸伸有第一卡板71,对应所述顶板18上开设有第一卡槽72,所述第一卡板71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72内;所述第二端子50的朝向所述顶板18的一侧凸伸有第二卡板73,对应所述顶板18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板73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74内。
所述第一端子30包括一第一本体31,所述第一本体31具有相对的二第一侧32及相对的二第二侧33,所述第一端子3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31的第一侧32底部且抵顶于所述顶板18的底部的固定卡件34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31的第二侧33且弹性卡扣于所述板体17上的弹性卡件40。
所述固定卡件34抵顶于所述顶板18的底部,以限制所述第一本体31继续穿入所述贯通孔12内。所述弹性卡件40弹性卡扣于所述板体17上,以限制所述第一本体31轻易由所述板体17的底部脱出所述贯通孔12。
第一端子30通过固定卡件34与弹性卡件40连接于固定结构16上,使得第一端子30能够事先固定于固定结构16上上,然后,第二端子50可与第一端子30连接,使得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50的结合不会松散地放在整机的某一角落,使得电器连接安全、整洁、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件40设置为二,所述二弹性卡件4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31的二第二侧33,通过二对二的连接方式,使得第一端子30与固定结构16的板体17的连接受力更均匀。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卡件40可以仅设置一个。
所述固定卡件34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31的第一侧32底部的挡条,所述挡条抵顶于所述顶板18的底部。每一弹性卡件40包括由所述第一本体31相对应的第二侧33向外张开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弹性卡扣于所述板体17上。
所述二弹性臂由所述第一本体31的二第二侧33朝向所述板体1711向外扩张延伸。所述第一端子30的第一本体31穿设于所述贯通孔12内。所述二弹性臂弹性卡扣于所述板体17上。
第一端子30自下往上装配在固定结构16上,在装配过程中,第一端子30的第一本体31穿过贯通孔12,同时,弹性卡件40向上走,并在板体17的抵压下向内弹性收缩,当弹性卡件40向上走至一定位置时,固定卡件34抵顶于所述顶板18的底部,此时,弹性卡件40压缩于板体17上。由于二弹性卡件40由所述第一本体31的二第二侧33朝向所述板体1711向外扩张延伸,使得弹性卡件40向上走容易,向下走困难,当弹性卡件40向上走到一定位置时,固定卡件34抵顶于所述顶板18的底部,从而限制第一端子30的继续向上移动,使得第一端子30装配于固定结构16上。
引线20与第一端子30事先接好线,然后通过弹性卡件40与板体17弹性抵顶,固定卡件34抵顶于顶板18的底部,使得第一端子30装配于电控盒100的安装板15上,在组装空调时,操作员不必打开电控盒100再进行接线,降低接线出错率,使接线变得简单,也避免了脏物进入电控盒100内而造成电器连接短路。
每一弹性臂包括由所述第一本体31的相应第二侧33向外扩张延伸的弹性体41及由所述弹性体41的末端朝向该第二侧33向内弯折延伸的勾体42。所述弹性体弹性抵顶于所述板体17上。所述勾体42伸于所述固定结构16之外,所述勾体42具有一操作面43。所述操作面43与所述弹性体41成钝角设置,所述弹性体41与所述第一本体31的相应第二侧33成锐角设置。在拆卸第一端子30时,只需使用工具或通过手指按压所述勾体42,使弹性卡件40向内压缩,然后由上至下脱扣即可。所述操作面43上设置有若干拱起棱,以方便工具或手指操作。
在第一端子30装配时,第一端子30的第一本体31穿过贯通孔12,同时,弹性臂向上走,弹性臂的弹性体41在板体173的抵压下向内弹性收缩,此时,弹性体41在外张开的力的作用下抵压于板体17上,此时,挡条抵顶于所述顶板18的底部,使第一端子30与固定结构16装配在一起。
所述第一端子3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31的其中一第一侧32顶部的卡块35,所述顶板18于所述贯通孔12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卡块35的缺口14,所述缺口14与所述贯通孔12相连通。在第一端子30的第一本体31穿过贯通孔12时,卡块35无障碍地穿过缺口14。
所述第二端子50包括一第二本体51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51底部的罩体52。所述罩体52罩设于所述第一端子30的顶部。所述第二本体51的侧部设置有倒置的F型扣体53。所述罩体52对应所述扣体53开设有第一避让槽54,所述第一避让槽54用以避让扣体53。所述扣体53卡扣于所述卡块35上。当第一端子30固定于固定结构16上后,第二端子50通过扣体53与卡块35的连接,使得第二端子50与第一端子30连接在一起。
所述扣体53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本体51的侧部的板部60及将所述板部60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51的侧部的连接部61。所述板部60于其相对两端设置有按压部62及卡扣部63。所述卡扣部63卡扣于所述卡块35上。所述卡块35具有用以导引所述卡扣部63的导引斜面36及止挡面37。所述卡扣部63抵顶于所述卡块35的止挡面37上。板部60的卡扣部63在卡块35的导引斜面36的导引下弹性滑过卡块35,然后卡扣于卡块35的底部。当拆卸时,只需按压板部60的按压部62,使得板部60以连接部61为轴心向外转动,此时卡扣部63脱离卡块35,然后向外拔出第二端子50即可。
所述罩体52对应所述弹性卡件40开设有用以避让所述弹性卡件40的第二避让槽55。所述弹性卡件40的一部分容置于第二避让槽55内。
另一引线21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50上,所述另一引线21延伸于电控盒100的盒体10之外。所述引线20与所述另一引线21电性连接,以实现盒体10外的线路与盒体10内的线路连接。
第一端子30的第一本体31上开设有供所述引线20穿过的第一穿孔38。所述第二端子50的第二本体51上开设有供所述另一引线21穿过的第二穿孔58。
请参阅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1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50卡接于所述固定结构16上,而第一端子30并未卡接于固定结构16上,即,所述第一端子30并未设置所述第一卡板71,对应所述顶板18上也未开设有所述第一卡槽72,所述第二端子50的朝向所述顶板18的一侧凸伸有所述第二卡板73,对应所述顶板18上开设有所述第二卡槽74,所述第二卡板73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74内。
通过第二端子50与固定结构16卡接,然后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50对接,同样实现二端子与固定结构16的连接。
请参阅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3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1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30卡接于所述固定结构16上,而第二端子50并未卡接于固定结构16上,即,所述第二端子50并未设置所述第二卡板73,对应所述顶板18上也未开设有所述第二卡槽74,所述第一端子30的朝向所述顶板18的一侧凸伸有所述第一卡板71,对应所述顶板18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卡槽72,所述第一卡板71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72内。
通过第一端子30与固定结构16卡接,然后第二端子50与第一端子30对接,同样实现二端子与固定结构16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包括机壳(图未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风机(图未示)及换热器(图未示),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上述电控盒100、200、300,所述安装板15连接于所述盒体10的一侧面,具体地,所述安装板15连接于底板11的一侧且垂直于所述底板1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空调室内机(图未示)及与该空调室内机连接的空调室外机(图未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及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上述电控盒100、200、300,所述安装板15连接于所述盒体10的一侧面,具体地,所述安装板15连接于底板11的一侧且垂直于所述底板1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控盒,其包括盒体、容置于所述盒体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一端子及与所述第一端子插接的第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外露于所述盒体之外,所述电控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盒体外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第一端子和/或所述第二端子卡接于所述固定结构上,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对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由所述安装板上同向延伸的二板体及横跨连接于所述二板体上的顶板,所述板体所述顶板及所述安装板围合成一贯通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由所述固定结构的底部和顶部卡接于所述贯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与所述固定结构的卡接方式为由该端子的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凸伸有卡板,对应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板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一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相对的二第一侧及相对的二第二侧,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底部且抵顶于所述顶板的底部以限制所述第一本体继续穿入所述贯通孔内的固定卡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侧且弹性卡扣于所述板体以限制所述第一本体由所述板体的底部脱出所述贯通孔的弹性卡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件设置为二,所述二弹性卡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二第二侧,每一弹性卡件包括由所述第一本体相对应的第二侧向外张开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弹性卡扣于所述板体上,所述弹性臂包括由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应第二侧向外扩张且朝向所述板体的底部延伸的弹性体及由所述弹性体的末端朝向该第二侧向内弯折延伸的勾体,所述弹性体弹性抵顶于所述板体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勾体伸于所述固定结构之外,所述勾体具有一操作面,所述操作面与所述弹性体成钝角设置,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相应第二侧成锐角设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其中一第一侧顶部的卡块,所述顶板于所述贯通孔的内侧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卡块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贯通孔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一第二本体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底部的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所述第一端子的顶部,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部设置有倒置的F型扣体,所述罩体对应所述扣体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扣体卡扣于所述卡块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部的板部及将所述板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的侧部的连接部,所述板部于其相对两端设置有按压部及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卡扣于所述卡块上。
10.一种空调室外机,其包括机壳、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风机及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一侧面。
11.一种空调器,其包括空调室内机及与该空调室内机连接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机壳及安装于所述机壳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一侧面。
CN201320765770.6U 2013-11-27 2013-11-27 电控盒、空调器及空调室外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05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5770.6U CN203605360U (zh) 2013-11-27 2013-11-27 电控盒、空调器及空调室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65770.6U CN203605360U (zh) 2013-11-27 2013-11-27 电控盒、空调器及空调室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5360U true CN203605360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1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65770.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05360U (zh) 2013-11-27 2013-11-27 电控盒、空调器及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53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58209A1 (zh) * 2014-04-16 2015-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连接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WO2022227748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电控盒及电器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58209A1 (zh) * 2014-04-16 2015-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连接控制器的接线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WO2022227748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电控盒及电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32395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olarity correction/protection
JP2017513180A (ja) スマートハウスの電源接続システム
CN203605360U (zh) 电控盒、空调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07019246U (zh) 线扣和空调器
CN110062865A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07635370B (zh) 电器盒安装结构、电器盒及空气净化设备
CN203233019U (zh) 母端子的固定结构及应用该固定结构的电控盒
CN205788907U (zh) 空调器及其显示装置
CN204858504U (zh) 开合式密封接线盒
CN105927628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305917U (zh) 电器主控盒和电器
KR101898467B1 (ko) 전기기기용 어댑터
CN104516439A (zh) 电子装置
CN109546407A (zh) 具有防潮配合面的面板安装电连接器
CN205717785U (zh) 一种风道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CN103576793A (zh) 风扇模组固定装置
CN103515803A (zh) 连接器固定装置
CN203261593U (zh) 空调及其电器盒
CN215809182U (zh) 故障解说组件及空调器
CN216531652U (zh) 一种隐藏式防水poe百兆交换机
CN204648599U (zh) 连接板的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953502U (zh) 一种安装支架和挂壁式空调
CN208491986U (zh) 壳体及具有其的清洁机器人
CN208721997U (zh) 一种新型智能家居控制设备
CN219181122U (zh) 模块化面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