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03266U -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03266U
CN203603266U CN201320750429.3U CN201320750429U CN203603266U CN 203603266 U CN203603266 U CN 203603266U CN 201320750429 U CN201320750429 U CN 201320750429U CN 203603266 U CN203603266 U CN 203603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d member
communicated
connect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504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剑辉
周鼎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7504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03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03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032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通杆件和连接杆件,所述的连接杆件包括杆身和连接头,杆身与连接头为一整体,所述的连接头为扣接头或套接头,连接杆件杆身以及连通杆件杆身为条状结构,连接杆件通过扣接头或套接头与连通杆件连接,连接杆件与所连接的连通杆件轴线相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多样化,组合尺寸、角度精确,且施工简便,承载能力强的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多样化,通用性广,施工简便,结构稳定合理,组合尺寸角度精确,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中缺乏一种适应性广,组合多样化,组合尺寸、角度精确,且施工简便,承载能力强,既能作为临时构造物,又能作为永久性构造物主体承载结构的通用组合式构件及稳定支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多样化,组合尺寸、角度精确,且施工简便,承载能力强的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通杆件和连接杆件,所述的连接杆件包括杆身和连接头,杆身与连接头为一整体,所述的连接头为扣接头或套接头,连接杆件杆身以及连通杆件杆身为条状结构,连接杆件通过扣接头或套接头与连通杆件连接,连接杆件与所连接的连通杆件轴线相交。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实现本实用新型各构件的工厂标准化生产,实现杆件尺寸、连接角度的精确控制,且现场无需再焊接或仅少量焊接,即可快速组装;
(2)连接头的特殊设计,当连接头采用扣接头结构时,扣接螺栓组件拉紧对扣的两个连接头,不仅加大了连接头的扣接部对与其扣接的连通杆件或连接杆件的压力,而且使连接头与连通杆件或连接杆件的连接处的摩擦力呈几何级增大;当连接头采用套接头结构时,外套筒和内套筒相互配合套紧,外套筒内锥面将迫使内紧套筒收缩,继而缩小内筒面与连通杆件的间隙并达到紧密吻合;
(3)采用平面连接杆件与连通杆件进行连接,易于满足尺寸、搭接角度的精确控制,形成结构稳定的正三角形的结构形式,其应力再分配能力强,使通过其建成的构造物在相同的材料强度下,材料用量比其它结构形式小,承载能力更大,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4)斜面连接杆件配合平面连接杆件与连通杆件一起形成垂直方向的稳定结构,使构造物容易形成一个结构稳定的整体。
(5)连接形式决定了所连接的杆件之间轴线相交,有益于力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最大的优点在于:可大面积精确组装支撑体,杆件杆件之间尺寸角度精确,现场无需焊接或只需极少焊接,对基础设施条件要求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构件中连接杆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a)(b)(c)(d)(e)分别为杆身和连接头不同连接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构件中连接杆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构件中连通杆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构件中连通杆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与图1中连接杆件的连接头配对连接的连接头单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两扣接头对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构件中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筒和内紧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连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连接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变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1是变径接头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三角形支撑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
图13是中心设有连通杆件的六边形支撑体的俯视图。
图14是中心设有托板连体装置的六边形支撑体的俯视简图,托板连体装置省略未画出。
图15是图14的立体结构简图,托板连体装置省略未画出
图16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连通杆件、1.1法兰、2连接杆件、2.1杆身、2.2连接头、2.3平面连接杆件、2.4斜面连接杆件、3扣接头、3.1扣接部、3.2连接部、4套接头、4.1外套筒、4.2内紧套筒、4.3拉紧螺栓、4.4连接上耳、4.5连接下耳、5连接托板、6连接螺栓、7承托块、8扣接接头座、9连体装置、10变径接头、11水平梁、12内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通杆件1和连接杆件2,所述的连接杆件2包括杆身2.1和连接头2.2,杆身2.1与连接头2.2为一整体,所述的连接头2.2为扣接头3或套接头4,连接杆件杆身2.1以及连通杆件1的杆身为条状结构,连接杆件2通过扣接头3或套接头4与连通杆件1连接,连接杆件2与所连接的连通杆件1轴线相交。
一根连接杆件2可通过端部的扣接头2.2与另一根连接杆件2的端部扣接头2.2对扣于同一根连通杆件1上实现三者的相互连接。
如图6所示,所述组合式构件还包括内套管12,所述的连通杆件1为圆形管材条状结构,在所述的连通杆件1的端部焊接有法兰1.1(如图4所示),或者在连通杆件1的端部焊接内套管12;所述的内套管12为外径与连通杆件1内径吻合或略小的管材,其管壁厚度大于连通杆件1壁厚,连通杆件1端部与内套管12的焊接处为弧线形。
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杆件2的杆身2.1的横截面为任意形状,其中以圆形管材或方形管材为最佳。
通过相互对接的法兰1.1用螺栓连接或通过内套管12与连通杆件1焊接,使连通杆件1连接延伸;所述的连接杆件2为单杆身双接头或多杆身多接头;所述的套接头4包括与杆身2.1固定连接的外套筒4.1和套接于连通杆件1外且与外套筒4.1套接配合的内紧套筒4.2,或者所述的套接头4包括与杆身2.1固定连接的外套筒4.1、套接于连通杆件1外且与外套筒4.1套接配合的内紧套筒4.2和连接于外套筒4.1与内紧套筒4.2之间的拉紧螺栓4.3;此时,连接杆件2的杆身2.1通过焊接套接头4的外套筒4.1与连接头2.2连成一体。
所述的内紧套筒4.2由对称两半圆弧筒组成,其内径与连通杆件1外径一致,其外表面为上小下大呈外锥状筒面,两半圆弧面合成的圆周略小于完整的圆周;
所述的外套筒4.1的内表面为下大上小内锥状筒面,其内锥状筒面斜率与内紧套筒4.2的外锥状筒面斜率完全一致;
当所述的连接杆件2为多杆身多接头时,连接杆件2中部的连接头为套接头4,连接杆件2的两端为套接头4或扣接头3。
当外套筒4.1单独沿连通杆件1轴向移动时,外套筒4.1与连通杆件1的间隙就是内紧套筒4.2的厚度。当外套筒4.1直接套入连通杆件1时,连接杆件2能在连通杆件1上随意移动到任意位置上。当外套筒4.1沿连通杆件1轴线向其内径较大一边移动,同时内紧套筒4.2沿连通杆件1轴线向其外径较小一边相对移动时,外套筒4.1内锥状筒面将迫使内紧套筒4.2收缩,继而缩小内锥状筒面与连通杆件1之间的间隙并达到紧密吻合,形成一完整的套接头4。
如图7所示,在外套筒4.1和内紧套筒4.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起到使外套筒4.1和内紧套筒4.2套紧的连接上耳4.4和连接下耳4.5,在所述的连接上耳4.4和连接下耳4.5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牙相反的螺栓孔。
通过对应的拉紧螺栓4.3,外套筒4.1与内紧套筒4.2的相对位置不断被旋紧或旋松,保证套接头4与连通杆件1紧密连接。
所述组合式构件还包括设于内紧套筒4.2下方且扣设于连通杆件1外的定位环,所述的定位环包括环状部和连接部,所述的环状部为半包围式结构,设于中间,连接部设于环状部两边,并向环状部的两边延伸,所述的环状部的内表面的形状与所连接的连通杆件1的外表面形状相吻合,所述的连接部上设有螺拴孔。
通过两个半包围式环状部夹紧在连通杆件1外,使所述的套接头4能准确定位安装在连通杆件1的设计部位上。
所述的扣接头3包括扣接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的扣接部3.1为半包围式结构,设于中间,连接部3.2设于扣接部3.1两边,并向扣接部3.1的两边延伸,所述的扣接部3.1的内表面的形状与所连接的连通杆件1的外表面形状相吻合,所述的连接部3.2上设有螺拴孔。
未与连接杆件的杆身2.1连接的单独扣接头3称为单片,一根连接杆件2可通过端部扣接头3与另一根连接杆件2端部的扣接头3对扣或与单片对扣,并夹紧在连通杆件1外,实现连接杆件2互相之间及与连通杆件1的连接并连为一体。
所述的连接杆件可以是单杆身双接头,也可以是多杆身多接头。
所述的连接杆件为单杆身时,杆身两端与连接头连为一体,所述的连接杆件为多杆件身时,杆身之间通过焊接套接头的外套筒连成一体,连接杆件两端可以是扣接头,也可以是套接头的外套管。
所述的连接杆件2分为平面连接杆件2.3与斜面连接杆件2.4,所述的平面连接杆件2.3与连通杆件1连接时其杆身2.1的轴线与连通杆件1的轴线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斜面连接杆件2.4与连通杆件1连接时其杆身2.1的轴线与连通杆件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
为了适应多种连接的需要,所述的连接杆件2分为平面连接杆件2.3与斜面连接杆件2.4,所述的平面连接杆件2.3为其与连通杆件1连接时其轴线与连通杆件1的轴线相互垂直的连接杆件2,所述的斜面连接杆件2.4为其与连通杆件1连接时其轴线与连通杆件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最优为45°。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件2的杆身2.1的轴线与其连接头2.2连接部所在平面可以为任意角度;其中以30°、45°、60°、90°为优选。
所述组合式构件还包括连体装置9;连体装置9有两种形式:
所述的连体装置9为截断连通杆件形式,即连通杆件只于局部截断,使以该截断的连通杆件轴线为中心的相邻六个正三角形立柱体形成正六边形立柱状框架结构,而该截断的连通杆件在与连接杆件的连接处依然设置,并将相邻三层不同方向平面连接杆件连为一体;
或者如图8、9所示,所述的连体装置9为托板连体装置,它包括上、下连接托板5,及对上、下连接托板5起连接作用的连接螺栓6,以及刚性连接相邻两层不同方向连接杆件2的承托块7。
如图9所示,所述的承托块7包括中间托杆和上下托槽,上下托槽轴线在连通杆件1轴线方向的投影夹角为60度,上下托槽为半包围式凹槽结构,凹槽的内槽面与所连接的连接杆件2的外表面形状相吻合;所述中间托杆为柱状体,中间托杆的上柱面连接在上托槽的下表面的中间,中间托杆的下柱面连接在下托槽的上表面的中间;上下托槽分别套设在上下连接杆件外。
任何一连通杆件1以托板连体装置代替时,原本应该设置连接头2.2与该连通杆件1连接的平面连接杆件2.3的连接头2.2可以省略,杆身2.1直接连通并以托板连体装置将相邻三层不同方向的连接杆件杆身2.1在互相交叉位置纵向连为一体。
如图10和10-1所示,所述组合式构件还包括用于连通杆件1变径延伸的变径接头10,所述的变径接头10包括原径连接法兰或连接管,变径后连接法兰或连接管,以及接头侧面三个或六个与变径前的连接杆件2扣接头3吻合的扣接接头座8,扣接接头座8通过斜面连接杆件2.4与相临的变径前连通杆件1连接。
变径前的连接杆件2扣接头3指的是小一级的扣接头3,三个或六个扣接接头座8沿变径接头10圆周面匀均排列,如圆周面周长不足以排列6个时,6个扣接接头3可沿变径接头10轴线分层设置,其轴线投影均匀分布,扣接接头座8设有与变径前连接杆件2扣接头3螺栓孔对应的有丝螺栓孔起螺母功能,变径后的平面连接杆件2.3尺寸与变径前的平面连接杆件2.3尺寸呈倍数放大,变径的目的在于改变支撑体内部的可利用空间。这种结构有利于降低下部支撑的材料成本。为了能使用标准件的连接杆件连接于直径放大后的连通杆件上,在直径放大后的连通杆件的侧壁上等分设置有三个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扣接接头座。
如图11-15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件预先制作成标准件,相邻的连接杆件2的连接头2.2固定连接在连通杆件1上,组成以连接杆件2在连通杆件1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为正三角形的三条边或正六边形的六条边、以连通杆件1处于正三角形的三个角或正六边形的六个角上的正三角柱状框架结构或正六角柱状框架结构的稳定支撑体;当连接杆件2在连通杆件1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为正六边形时,位于对角的连通杆件1之间连接有平面连接杆件2.3,由此构成正六角柱状框架结构;连接在连接头2.2内的连通杆件1与该连接头2.2同心。
由组合式构件构成的稳定支撑体,其特征在于连接杆件2与连通杆件1的连接其轴线相交,连接杆件2在连通杆件1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为三角形网格状,其最优形式为正三角形网格状,连通杆件1的投影为正三角形网格的节点,连接杆件2的投影为正三角形网格的边,相邻三层轴线与连通杆件轴线互相垂直的平面连接杆件2.3其投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网格状,相应的也就形成一层平面稳定结构,连接杆件2还可以有轴线与连通杆件1轴线呈一定夹角的斜面连接杆件2.4,其最优选夹角为45度角,斜面连接杆件2.4与上述的平面稳定结构一起构成纵向的稳定结构形成支撑体的整体稳定结构。
如图13-15所示,当稳定支撑体为正六角柱状框架结构时,三根对角连接杆件的中心还连接有连通杆件或连体装置。其结构是:由连接杆件2构成的上中下三层六边形框架(如图15中a、b、c三层)以及对应连接在上中下三层六边形框架中的连接头2.2内的六根相互平行的且垂直于连接杆件2的连通杆件1,或者在每层六边形对角的两根连通杆件1之间也连接有连接杆件2,由此组成稳定六边形稳定支撑体单元。
所述的稳定支撑体单元的中心还设有一根平行于所述六根连通杆件1的中心连通杆件1,在每层六边形六个角的连通杆件1与中心连通杆件1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杆件2,组成稳定支撑体。
支撑体局部位置的连通杆件1可以由连体装置代替,连通杆件1还可以通过变径接头10改变管径并相应改变连接杆件2规格尺寸,继而达到支撑体内沿连通杆件1轴线方向的空间尺寸可以改变,满足不同需求。
当连通杆件1和连接杆件2为圆形管材时,扣接头3的扣接部的截面呈半圆环。所述扣接头3,在对连通杆件1和连接杆件2进行连接固定时,扣接部3.1的内径与连通杆件1的外径一致,但扣接部3.1的内侧周长略小于连通杆件1外圆周的一半。此时,扣接头3在进行杆件间连接的连接方式或特征为:固定于连接杆件杆身2.1端部上的扣接头3与另一连接杆件杆身2.1端部上的扣接头3或独立的扣接头3对扣并通过扣接螺栓组件进行固定。对扣的两扣接头3形成内径与连通杆件1外径一致的管套并夹紧其扣接的连通杆件1。由于扣接部3.1的内侧周长略小于与其扣接的连通杆件1外圆周的一半,则对扣的两扣接头3的内周长小于连通杆件1的外圆周,且扣接部3.1的内侧和与其扣接的连通杆件1外壁紧密贴靠,所以当扣接螺栓组件拉紧对扣的两个扣接头3时,不仅加大了扣接头3的扣接部3.1对与其扣接的连通杆件1的压力,而且有缩小对扣的两扣接头3的内周长的趋势,使扣接头3与连通杆件1的连接处的摩擦力呈几何级增大。对扣的两扣接头3所形成的管套内腔和与其扣接的连通杆件1外周形成紧密吻合空间,其相对连接角度有任何的改变都将形成加大摩擦力的趋势。再者,连接后的两杆件的轴线相交,利于力的传递,传递力的过程对扣接头3不产生扭转力矩,可以传递较大的轴向应力。所述扣接头3,在对两连接杆件杆身2.1进行连接固定时其连接方式和原理与上述扣接头3对连通杆件1和连接杆件杆身2.1进行连接固定时的连接方式和原理相同。
通常连接头2.2的长度要远大于连接杆件杆身2.1的截面高度,连接头2.2的材质、厚度可以优于连接杆件杆身2.1。连接杆件杆身2.1和连接头2.2优选通过焊接连为一体,此时连接杆件杆身2.1与连接头2.2在自由状态下焊接,尺寸容易精确控制,焊接形成的有害残留应力小,且焊接过程与连通杆件1无关,不伤害连通杆件1的材料组织的完整性,也容易进行大规模工厂化制作。
所以,本实用新型上述各零部件及其连接形式,决定了各零部件可以进行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无需再焊接或极少焊接(只在使用套接头4时,连通杆件连接需现场焊接内套管12)即可快速组装,支撑体力学性能甚至优于杆件间直接焊接的连接形式。
实施例1:如图16所示
一种应用本实用新型所述六边形稳定支撑体设计的塔架。
塔架由主架体和设于主架体下部的外扩底座构成。
主架体由横向设置的由设置于平面上的连接杆件组成的多层六边形框架和沿纵向延伸设置的、作为连接杆件的支撑的、与连接杆件相互连接的六根连通杆件构成的六边形柱状框架式塔架。为了增强塔架的稳定性,位于连通杆件侧面的相邻的连通杆件之间也连接有连接杆件。主架体的竖向投影为外轮廓呈正六边形且正六边形的内部被三条对角线分隔成六个正三角形。
外扩底座是在主架体的基础上,在主架体的下方,按照上述的连接方式,将连接杆件连接并支撑在连通杆件上,使连接杆件沿横向向外扩展正三角形。
本实施例塔架的竖向投影为外轮廓呈正六边形且正六边形的内部被等分为二十四个正三角形。
连通杆件构成主架体的竖向支撑结构。位于不同水平面的多个主平面连接杆件构成主架体的多层水平连接结构,将连通杆件连接固定在一起。设于相邻的两个平面连接杆件之间的竖向连接杆件构成主架体的竖向连接结构。主架体的竖向支撑结构、水平连接结构和竖向连接结构构成结构稳定的塔架主体。
位于基座上的连通杆件在基座平面连接杆件和基座竖向连接杆件的配合连接下与主架体准确连接,从而形成基础稳固的塔架结构。
实施例2:(如图17)
一种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支撑体设计的抗震房。
由水平延伸设置的平面连接杆组(包括设于六边的边框连接杆件和设于中心的中心连接杆件称为平面连接杆组)沿竖向设置的连通杆件的延伸方向间隔布设有多层。每层层面的平面连接杆组中的连接杆件通过连通杆件连接形成一个个竖向投影呈正六边形的平面连接结构,这一个个平面连接结构共同构成的整体投影形状与蜂房截面形状相同。同一个平面连接结构中(及六边形的框架中)的位于六个边上的连接杆件和位于六边形中间的中心连接杆件,采用一定规律与连通杆件进行连接,使得同一个平面连接结构中的边框连接杆件和中心连接杆件位于三个位置相近的水平面上(如图15),且同一个平面连接结构中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的连接杆件位于同一水平面。每层层面连接杆组的最上层的相互平行的连接杆件上铺设有构成楼板面支撑结构的水平梁。水平梁上铺设有楼层板。
连通杆件构成抗震房的竖向支撑柱,各层面连接杆组构成抗震房各楼层的平面结构梁,平面结构梁上铺设楼层板。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通杆件(1)和连接杆件(2),所述的连接杆件(2)包括杆身(2.1)和连接头(2.2),杆身(2.1)与连接头(2.2)为一整体,所述的连接头(2.2)为扣接头(3)或套接头(4),连接杆件杆身(2.1)以及连通杆件(1)的杆身为条状结构,连接杆件(2)通过扣接头(3)或套接头(4)与连通杆件(1)连接,连接杆件(2)与所连接的连通杆件(1)轴线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内套管(12),所述的连通杆件(1)为圆形管材条状结构,在所述的连通杆件(1)的端部焊接有法兰(1.1),或者在连通杆件(1)的端部焊接内套管(12);所述的内套管(12)为外径与连通杆件(1)内径吻合或略小的管材,其管壁厚度大于连通杆件(1)壁厚,连通杆件(1)端部与内套管(12)的焊接处为弧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件(2)为单杆身双接头或多杆身多接头;
所述的套接头(4)包括与杆身(2.1)固定连接的外套筒(4.1)和套接于连通杆件(1)外且与外套筒(4.1)套接配合的内紧套筒(4.2),或者所述的套接头(4)包括与杆身(2.1)固定连接的外套筒(4.1)、套接于连通杆件(1)外且与外套筒(4.1)套接配合的内紧套筒(4.2)和连接于外套筒(4.1)与内紧套筒(4.2)之间的拉紧螺栓(4.3);
所述的内紧套筒(4.2)由对称两半圆弧筒组成,其内径与连通杆件(1)外径一致,其外表面为上小下大呈外锥状筒面,两半圆弧面合成的圆周略小于完整的圆周;
所述的外套筒(4.1)的内表面为下大上小内锥状筒面,其内锥状筒面斜率与内紧套筒(4.2)的外锥状筒面斜率完全一致;
当所述的连接杆件(2)为多杆身多接头时,连接杆件(2)中部的连接头为套接头(4),连接杆件(2)的两端为套接头(4)或扣接头(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在外套筒(4.1)和内紧套筒(4.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起到使外套筒(4.1)和内紧套筒(4.2)套紧的连接上耳(4.4)和连接下耳(4.5),在所述的连接上耳(4.4)和连接下耳(4.5)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牙相反的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于内紧套筒(4.2)下方且扣设于连通杆件(1)外的定位环,所述的定位环包括环状部和连接部,所述的环状部为半包围式结构,设于中间,连接部设于环状部两边,并向环状部的两边延伸,所述的环状部的内表面的形状与所连接的连通杆件(1)的外表面形状相吻合,所述的连接部上设有螺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接头(3)包括扣接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的扣接部(3.1)为半包围式结构,设于中间,连接部(3.2)设于扣接部(3.1)两边,并向扣接部(3.1)的两边延伸,所述的扣接部(3.1)的内表面的形状与所连接的连通杆件(1)的外表面形状相吻合,所述的连接部(3.2)上设有螺拴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件(2)分为平面连接杆件(2.3)与斜面连接杆件(2.4),所述的平面连接杆件(2.3)与连通杆件(1)连接时其杆身(2.1)的轴线与连通杆件(1)的轴线相互垂直连接,所述的斜面连接杆件(2.4)与连通杆件(1)连接时其杆身(2.1)的轴线与连通杆件(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小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体装置(9);连体装置(9)有两种形式:
所述的连体装置(9)为截断连通杆件形式,即连通杆件只于局部截断,使以该截断的连通杆件轴线为中心的相邻六个正三角形立柱体形成正六边形立柱状框架结构,而该截断的连通杆件在与连接杆件的连接处依然设置,并将相邻三层不同方向平面连接杆件连为一体;
或者所述的连体装置(9)为托板连体装置,它包括上、下连接托板(5),及对上、下连接托板(5)起连接作用的连接螺栓(6),以及刚性连接相邻两层不同方向连接杆件(2)的承托块(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构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连通杆件(1)变径延伸的变径接头(10),所述的变径接头(10)包括原径连接法兰或连接管,变径后连接法兰或连接管,以及接头侧面三个或六个与变径前的连接杆件(2)扣接头(3)吻合的扣接接头座(8),扣接接头座(8)通过斜面连接杆件(2.4)与相临的变径前连通杆件(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式构件构成的支撑体,其特征在于:平面连接杆件(2.3)在连通杆件(1)轴线方向上的投影为三角形网格状,连通杆件(1)的投影为三角形网格的节点,连接杆件(2)的投影为三角形网格的边,且三角形网格的边分别处于三个层面上,相邻三层轴线与连通杆件(1)轴线互相垂直的平面连接杆件(2.3)其投影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网格状,斜面连接杆件(2.4)与上述的平面稳定结构一起构成纵向的稳定结构形成支撑体的整体稳定结构。
CN201320750429.3U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3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50429.3U CN203603266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50429.3U CN203603266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03266U true CN203603266U (zh) 2014-05-21

Family

ID=50715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5042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03266U (zh) 2013-11-22 2013-11-22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0326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3742A (zh) * 2013-11-22 2014-03-19 周剑辉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CN104196120A (zh) * 2014-09-25 2014-12-10 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支架结构
CN106523795A (zh) * 2016-11-03 2017-03-22 周鼎铭 一种桁架支撑体结构杆件管道及其搭接法
CN106836788A (zh) * 2017-04-07 2017-06-13 周鼎铭 一种自扣紧杆件连接头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3742A (zh) * 2013-11-22 2014-03-19 周剑辉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CN104196120A (zh) * 2014-09-25 2014-12-10 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支架结构
CN106523795A (zh) * 2016-11-03 2017-03-22 周鼎铭 一种桁架支撑体结构杆件管道及其搭接法
CN106523795B (zh) * 2016-11-03 2019-08-06 周鼎铭 一种桁架支撑体结构杆件管道及其搭接法
CN106836788A (zh) * 2017-04-07 2017-06-13 周鼎铭 一种自扣紧杆件连接头
CN106836788B (zh) * 2017-04-07 2020-04-24 周鼎铭 一种自扣紧杆件连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742B (zh)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CN203603266U (zh) 一种组合式构件及其组成的稳定支撑体
CN203878780U (zh) 一种圆柱状穿筋式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WO2010142112A1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机柜框架及其装配方法
WO2017107935A1 (zh) 一种双层床立柱和横梁的连接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双层床
CN205088797U (zh) 一种嵌入半穿芯式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CN105484368B (zh) 小角度交叉钢管混凝土柱内加劲相贯节点及制作方法
CN201649771U (zh) 电力铁塔节点结构
CN102392492A (zh) 一种格构式钢结构节点连接装置
CN103982077A (zh) 一种格构式钢管混凝土风电塔架万向包裹板式节点
CN204959988U (zh) 一种网壳节点
CN103777299B (zh) 一种电力管道的光缆敷设辅助装置及其制作和施工方法
CN203034615U (zh) 新型冷弯矩形钢管柱和h型钢梁外套管式连接节点
CN207672743U (zh) 一种工字型装配式节点
CN202324204U (zh) 空间曲面网格十字板连接节点构造
CN203347021U (zh) 一种六向交叉箱型截面网壳节点
CN200989057Y (zh) 一种锥体扣紧式钢管脚手架连接件
CN206309116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临时工棚
CN115182451A (zh) 一种适用于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构件连接的装配式节点
CN203008127U (zh) 混合结构钢筋连接节点
CN204059607U (zh) 一种玻璃钢空间网架及其空间钢节点和杆件
CN207392432U (zh) 一种可调节的高强度型钢连接结构
CN103046648A (zh) 混合结构钢筋连接节点
CN215369048U (zh) 一种帐篷
CN203878777U (zh) 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1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