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96678U -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96678U
CN203596678U CN201320731599.7U CN201320731599U CN203596678U CN 203596678 U CN203596678 U CN 203596678U CN 201320731599 U CN201320731599 U CN 201320731599U CN 203596678 U CN203596678 U CN 203596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ipe
blind hole
rotor
heat
moto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3159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於贻鹏
陈肃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73159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96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96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966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包括转子和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一端设有封口,另一端开通,转子上的电机轴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同轴的盲孔,导热管开通的一端固接在盲孔的开口端,所述导热管的内径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逐步增大,所述电机轴的盲孔内壁设有烧结层。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转子高速转动对导热管冷却效率的影响,使电机具有可靠的冷却效果,同时方便其加工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常都是通过壳体散热,或者在转子上安装叶片从而将壳体外部的空气吸入壳体内,进而达到冷却的目的,然而上述冷却方式存在着冷却效率低、以及噪音大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在电机上设置能快速传导热量的导热管以实现电机的冷却。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用导热管冷却方式冷却的电机”,公布号为CN102751803A,该电机用导热管直接将电机发热源发出的热量传递出去来冷却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电枢绕组和两套独立的导热管冷却组,可分别独立使用,也可组合使用。该冷却方式可以解决目前传统电机发展限制,达到结构简化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导热管的基本构造包括一个真空的管体,在管体内设有工作介质,导热管的管壁上设有毛细组织,导热管的一端为吸热端,另一端为散热端,当导热管的吸热端与热源相接触,热源的热量使管体内的工作介质变成气体并向散热端流动,在散热端散出热量后变成液体,然后通过毛细组织的作用自动流回到吸热端。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端面平整无锥度的热管结构”,公告号为CN2585162Y,其中顶盖及底盖分别设置于中空筒体的上端部及下端部,此顶盖的上端面形成有凹部,且凹部内形成有穿孔,填充管穿设于顶盖的穿孔,此底盖下端面为平面,并有毛细组织贴附于中空筒体的内缘壁面,且有弹性支撑体置于毛细组织的一侧。导热管虽然具有热传导速度快的特点,但将其用于电机转子的冷却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电机在工作时转子处于高速转动状态,因此,设置在转子上的导热管也会同步地高速转动,此时导热管内散热后变成液体的工作介质会受到一个极大的离心力的作用从而附着在导热管的内壁上,大大地降低导热管内的毛细组织对工作介质的导引作用,使散热端的工作介质无法快速地回到吸热端,从而大大地降低导热管的热传导效率和电机转子的冷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用导热管冷却电机转子时存在的工作介质无法快速地回到吸热端,电机转子的冷却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导热管的电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可有效避免转子高速转动对导热管冷却效率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包括转子和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一端设有封口,另一端开通,转子上的电机轴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同轴的盲孔,导热管开通的一端固接在盲孔的开口端,所述导热管的内径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逐步增大。
在现有技术中,导热管是直接插接在需要冷却的工件的一个导热管安装盲孔内的,受到安装盲孔加工精度的限制,导热管和安装盲孔之间难以很好地紧密贴合,从而影响导热管的导热效率。本实用新型直接在电机轴上设置盲孔,而导热管则一端开通,并将导热管开通的一端固接在盲孔的开口端,这样,电机轴的盲孔即成为导热管的延伸,从而形成一个拼接式的导热管。由于盲孔无需与导热管配合,因此可大大降低对盲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从而有利于其加工制造。并且电机轴的热量可直接使盲孔内壁的液态工作介质蒸发,可显著地提高热传导效率和冷却效果。特别是,现有的导热管为圆柱形管,因而在转子高速转动时导热管内的工作介质容易受离心力的作用而强烈地附着在导热管内壁上,进而降低散热端的工作介质回流到吸热端的速度。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内径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逐步增大,也就是说,导热管的内壁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向外倾斜,这样,吸附在倾斜的内壁上液态的工作介质会受到倾斜的内壁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会形成一个朝向电机轴盲孔一端的分力,从而推动工作介质向着盲孔一端回流。并且转子的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相应地内壁的反作用力也越大,这样该反作用力在盲孔一端的分力也越大,从而有效地驱动工作介质的回流,有效地解决了转子在高速转动时导热管的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转子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盲孔的开口端设有沉孔,导热管固接在沉孔内,盲孔的内径由导热管开通的端面至盲孔底面逐步增大,从而与导热管的内壁顺滑连接。这样,液态的工作介质可顺利地从导热管内壁流到盲孔内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轴的盲孔内壁设有烧结层,烧结层可通过烧结工艺实现,由于烧结层内部会形成均匀密布的细微小孔,因而其具有良好的毛细作用,这样,由导热管回流到盲孔内的工作介质在烧结层的毛细作用下会快速均匀地吸附在整个盲孔的内壁上,从而避免盲孔内壁局部无工作介质吸附而形成的“干烧”现象,进而可有效地提高吸热效率。特别是,烧结在内壁上的烧结层具有便于安装制造、且强度高不易损坏的优点。
作为优选,在导热管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若干径向延伸的散热翅片,从而可提高导热管的散热效果,特别是,径向延伸的散热翅片可大大降低在高速转动时的风阻系数和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片包括与导热管固接的散热环,散热环的外边缘设有梯形齿。
由于散热翅片的温度从中间到边缘逐步降低,而梯形齿结构可使散热翅片的散热面积从中间到边缘相应地逐步降低,这样,在确保散热翅片散热效率的同时可显著地降低散热翅片的重量,既降低材料成本,又有利于使电机轻量化。
作为优选,在导热管与电机轴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包括套设在导热管与电机轴连接处的紧固套箍以及均匀地设置在紧固套圆周面上的风扇叶片。散热风扇一方面有利于导热管的散热,同时有利于提高导热管与电机轴的连接强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有效避免转子高速转动对导热管冷却效率的影响,使电机具有可靠的冷却效果,同时方便其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机轴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吸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  11、电机轴  12、盲孔  13、沉孔  2、导热管  23、烧结层  24、封口  3、吸热圈  31、圈体  32、弹性片条  6、散热翅片  61、散热环  62、梯形齿  63、分隔环  7、散热风扇  71、紧固套箍  72、风扇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用于对电机转子的冷却,包括转子1、导热管2,转子上用于输出扭矩的电机轴11在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置同轴的盲孔12,导热管的一端设置用于封装的封口24,而另一端则开通,导热管开通的一端固接在盲孔的开口端上。这样电机轴成为导热管的延伸,从而构成一个拼接式的导热管,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导热管固接到电机轴上后,我们需要在导热管内灌注相应的工作介质,然后用封口将导热管密封。由于导热管具有很高的传热速度,因此可将转子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管散发出去。为了使转子在高速转动时导热管内的工作介质能顺利地从散热端回流到吸热端,导热管的内径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逐步增大,也就是说,导热管的内壁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向外倾斜,这样,在电机工作时,吸附在倾斜的内壁上液态的工作介质会受到倾斜的内壁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与工作介质受到的离心力会形成一个朝向电机轴盲孔的合力,从而推动工作介质沿导热管倾斜的内壁向着盲孔回流。并且转子的转速越高,离心力越大,相应地内壁的反作用力也越大,这样推动工作介质的合力也越大,从而可有效地驱动工作介质的回流,解决了转子在高速转动时导热管的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转子的冷却效果。
为了便于导热管与盲孔的固接,我们可在盲孔的开口端设置一个沉孔13,导热管的开通一端可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固接在沉孔内,从而限定导热管嵌入盲孔的深度。当然,在导热管与沉孔的连接处需要确保密封,以防导热管内工作介质的泄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盲孔的内径由导热管开通的端面至盲孔底面逐步增大,从而与导热管的内壁顺滑连接。这样,液态的工作介质可顺利地从导热管内壁流到盲孔内壁上。
此外,我们还可在电机轴的盲孔内壁上烧结一层无氧铜粉的烧结层23,烧结层内部形成的均匀密布的细微小孔具有良好的毛细作用,这样,由导热管回流到盲孔内的工作介质在烧结层的毛细作用下会均匀地吸附在整个盲孔的内壁上,从而将电机轴的热量快速地传递给盲孔内的工作介质并使工作介质迅速蒸发,进而可有效地提高吸热效率。
为了进一步增强工作介质吸热蒸发的效率,如图2所示,我们也可先在电机轴的盲孔内壁上设置若干沿轴向排列的吸热圈3。吸热圈整体呈环形的梳子状,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其包括与盲孔内壁连接的圈体31以及由圈体向远离导热管一侧轴向延伸的若干弹性片条32,当吸热圈固定到盲孔内壁后,在盲孔内壁以及吸热圈表面烧结一层无氧铜粉的烧结层。这样,电机轴的热量会同时传导到吸热圈上,从而使盲孔的内壁与吸热圈可同时将工作介质蒸发,进而显著地提高工作介质的吸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吸热圈可采用不锈钢或其它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和弹性的材质制成,且厚度可控制在0.01毫米-0.02毫米之间,这样,吸热圈既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在转子高速转动时,吸热圈的弹性片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然地向外撑开而紧贴盲孔的内壁,也就是说弹性片条与盲孔内壁保持相同的倾斜角度,因而可确保在转子高速转动时吸热圈上的工作介质能快速回流。
进一步地,吸热圈在盲孔的轴向上可前后搭接布置,从而可排列较多的吸热圈,当然,此时弹性片条优选地应在圈体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布置,并且在轴向上相邻的两个吸热圈的弹性片条在圆周方向上错位布置,从而可避免因相邻吸热圈的弹性片条相互叠置在一起而影响工作介质的蒸发速度。
最后,我们还可在导热管的外表面沿轴向间隔地设置若干径向延伸的散热翅片6。如图4所示,散热翅片包括与散热端固接的散热环61,同时在散热环的外边缘设置梯形齿62。由于散热翅片位于垂直于导热管轴向的平面内,因而散热翅片在高速转动时不会对空气形成推动作用,从而可大大降低在高速转动时的风阻系数和噪音,而散热翅片两侧面的空气则形成相对的高速气流,可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另外,在散热翅片之间可设置分隔环63,既可准确定位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又有利于散热翅片可靠地固定到导热管上,并增加导热管和散热翅片之间的热传导面积,提高散热效果。而梯形齿则可在不降低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显著地降低散热翅片的重量,节省材料,并降低转子转动时的转动惯量。当然,如图1所示,我们还可在导热管与电机轴的连接处设置一个散热风扇7,散热风扇包括套设在导热管与电机轴的连接处的紧固套箍71以及均匀地设置在紧固套箍圆周面上的风扇叶片72,散热风扇可用铝合金铸造成型。这样,散热风扇一方面有利于导热管的散热,同时有利于提高导热管与电机轴的连接强度。当然,为了便于散热风扇的安装,电机轴与导热管连接一端外侧面以及导热管开通一端外侧面均可设置一个缩小的台阶,从而在导热管和电机轴的连接处形成一个环槽,散热风扇的紧固套箍则刚好卡位在该环槽内。需要说明的是,紧固套箍应为对半拼接结构,这样,散热风扇可先分开为两半,然后卡合在环槽上,在通过螺钉等连接方式使紧固套箍连接为一体,从而形成完整的散热风扇。

Claims (6)

1.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包括转子和导热管,其特征是,所述导热管一端设有封口,另一端开通,转子上的电机轴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同轴的盲孔,导热管开通的一端固接在盲孔的开口端,所述导热管的内径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逐步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盲孔的开口端设有沉孔,导热管固接在沉孔内,盲孔的内径由导热管开通的端面至盲孔底面逐步增大,从而与导热管的内壁顺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机轴的盲孔内壁设有烧结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其特征是,在导热管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若干径向延伸的散热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翅片包括与导热管固接的散热环,散热环的外边缘设有梯形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其特征是,在导热管与电机轴的连接处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包括套设在导热管与电机轴连接处的紧固套箍以及均匀地设置在紧固套圆周面上的风扇叶片。
CN201320731599.7U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96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31599.7U CN203596678U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31599.7U CN203596678U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96678U true CN203596678U (zh) 2014-05-14

Family

ID=50677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3159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96678U (zh) 2013-11-18 2013-11-18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966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519A (zh) * 2013-06-18 2014-12-24 於贻鹏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108233590A (zh) * 2018-03-09 2018-06-29 杭州六创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驱动电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2519A (zh) * 2013-06-18 2014-12-24 於贻鹏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104242519B (zh) * 2013-06-18 2017-05-17 於贻鹏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108233590A (zh) * 2018-03-09 2018-06-29 杭州六创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的驱动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6707U (zh) 一种嵌入式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104242557B (zh) 一种嵌入式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WO2020186805A1 (zh) 一种自散热无刷电机
CN107231066A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轻量化集中绕组外转子水冷永磁同步电机
CN108711999A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伺服电机壳体
CN203596678U (zh)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207111476U (zh) 具有低噪音高效风扇的永磁电机
CN104242519A (zh)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CN206834935U (zh) 一种植保无人机的电机散热结构
CN21608628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驱动电机定子
CN107218234A (zh) 应用于永磁电机的低噪音高效风扇
CN210573644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用服务器散热装置
CN212875497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电机转子
CN204290616U (zh) 高效散热型电机
CN207232871U (zh) 一种cpu水冷散热器
CN208241551U (zh) 电机及汽车
CN207926333U (zh) 一种风冷电机机壳及其应用的风冷电机
CN201430489Y (zh) 一种设有冷却装置的电机壳体
CN102957254B (zh) 一种发电机前端盖
CN205105022U (zh) 跑步机用三相感应外转式马达的散热装置
CN206294003U (zh) 一种300kW磁悬浮高速电机混合式散热机壳结构
CN217063424U (zh) 高效散热的无刷外转子电机
CN107329554A (zh) 一种cpu水冷散热器
CN104201933B (zh) 一种超声电机液冷散热结构
CN205846980U (zh) 伺服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

Termination date: 20171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