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96303U - 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96303U
CN203596303U CN201320788836.3U CN201320788836U CN203596303U CN 203596303 U CN203596303 U CN 203596303U CN 201320788836 U CN201320788836 U CN 201320788836U CN 203596303 U CN203596303 U CN 203596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ming plate
lever
contact
cuboid
bayonet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888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顺成
李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207888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96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96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9630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能够以第一底座为中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动杆,动杆的前端设有卡口,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静杆,静杆的前端设有触头,动杆能够实现卡口与触头的分离与接触,所述动杆的前端还设有上围板,静杆的前端还设有下围板,所述上围板和下围板刚好组成一个长方体,上围板至少包括该长方体的上表面板,下围板至少包括该长方体的下表面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卡口和触头与外部空气隔绝,避免被侵蚀,延长高压隔离开关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行业的一种常见高压保护设备,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系统中重要的开关电器,需与高压断路器配套使用,其主要功能是保证高压电器及装置在检修工作时的安全,起隔离电压的作用,不能用于切断、投入负荷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仅可用于不产生强大电弧的某些切换操作,即是说它不具有灭弧功能。高压隔离开关按照安装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屋内式和屋外式,按绝缘支柱数目分为单柱式、双柱式和三柱式。
目前的双柱式高压隔离开关为闸刀式的开关结构,两个绝缘子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底座,其中一个底座上设置一个动杆,动杆可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动杆前端设置卡口,另一个底座上设置一个静杆,静杆前端设置触头,通过控制动杆的运动,实现卡口与触头的分离与接触,即实现通断。这种结构存在一个问题,由于触头和卡口均是裸露在外的,随着雨水的冲刷以及空气中酸性气体的腐蚀,导致卡口和触头很容易生锈,生锈后的卡口和触头很容易发热,极有可能导致触点处产生火花,甚至是烧毁隔离开关,带来重大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目的是解决目前高压隔离开关的闸刀结构容易生锈,导致闸刀的使用寿命较短,甚至是带来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能够以第一底座为中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动杆,动杆的前端设有卡口,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静杆,静杆的前端设有触头,动杆能够实现卡口与触头的分离与接触,所述动杆的前端还设有上围板,静杆的前端还设有下围板,所述上围板和下围板刚好组成一个长方体,上围板至少包括该长方体的上表面板,下围板至少包括该长方体的下表面板。
使用时,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分别固定在两个绝缘子的顶端,而卡口与触头分别与各自所在的绝缘子接通,传统的闸刀结构只是单纯地实现卡口与触头的接触与分离,当卡口与触头接通后,整个接通部分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卡口、触头很容易生锈,直接影响高压隔离开关的使用寿命。为了使卡口和触头在常态(合闸)时,免受雨水以及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侵蚀,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闸刀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上围板、下围板,合闸时,上围板、下围板刚好围成一个长方体的盒子结构,将卡口和触头完全包围起来,隔绝空气、雨水,对卡口和触头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了高压隔离开关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上围板由长方体的上表面板和其中一个侧面板组成,该侧面板与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卡口位于上表面板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围板与动杆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下围板与静杆的连接处也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上围板和下围板围成的长方体的长度等于合闸时动杆与静杆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卡口包括两个平行的闸刀片,两个闸刀片的前端外扩形成“八”字形,所述触头的形状为球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上围板、下围板,合闸后,上围板和下围板刚好围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盒子结构,将卡口和触头完全密封在该盒子内,从而使卡口和触头与外部空气隔绝,避免了被侵蚀,延长了高压隔离开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闸刀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上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下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5的动杆与卡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静杆与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包括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分别固定在双柱式高压隔离开关的两个绝缘子上;第一底座1上设有能够以第一底座为中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动杆3,动杆3的前端设有卡口7,第二底座2上设有静杆4,静杆4的前端设有触头8,动杆3能够实现卡口7与触头8的分离与接触,卡口7与触头8分别与各自所在的绝缘子接通,由于动杆3的运动轨迹在竖直平面内,即卡口7是从上往下将触头8卡住而实现接通;另外,动杆3的运动可由电动机之类的转动器件来控制,转动器件安装在第一底座1内,带动动杆3运动,动杆3无需在整个竖直平面内运动,只需在某一小段竖直平面内运动,实现卡口7与触头8的分离与接触即可。
本实施例的动杆3的前端还设有上围板5,静杆4的前端还设有下围板6,当卡口7与触头8接触(合闸)时,上围板5和下围板6刚好组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类似于一个盒子,为了保证运动的合理性,上围板5至少包括该长方体的上表面板,下围板6至少包括该长方体的下表面板,其它面板则可随意搭配,只要保证上围板5与下围板6刚好互补,刚好组成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即可。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很好地保护了卡口7与触头8,防止其与空气、雨水等接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也进一步地保证了线路的安全。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的上围板5由长方体的上表面板和其中一个侧面板组成,该侧面板与动杆3的前端固定连接,卡口7位于上表面板的正下方,这样用最少的面组成了上围板5,从而减小了动杆3的负重,使闸刀的开闭更轻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的上围板5与动杆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下围板6与静杆4的连接处也设有密封条,提高上围板5、下下围板6的密封性,进而使上围板5与下围板6围成的长方体的密封性更好,更好地保护卡口7和触头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的上围板5和下围板6围成的长方体的长度等于合闸时动杆3与静杆4之间的距离,从而尽可能地减小了长方体的体积,减小了卡口7与触头8的密封空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卡口7与触头8跟空气的接触。
实施例5: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卡口7包括两个平行的闸刀片,两个闸刀片的前端外扩形成“八”字形,触头8的形状为球形,这样不仅方便卡口8卡住触头,同时缩短了闸刀片的长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动杆3与静杆4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长方体盒子的体积,减少空气接触。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5)

1.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1)和第二底座(2),所述第一底座(1)上设有能够以第一底座为中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动杆(3),动杆(3)的前端设有卡口(7),所述第二底座(2)上设有静杆(4),静杆(4)的前端设有触头(8),动杆(3)能够实现卡口(7)与触头(8)的分离与接触,所述动杆(3)的前端还设有上围板(5),静杆(4)的前端还设有下围板(6),所述上围板(5)和下围板(6)刚好组成一个长方体,上围板(5)至少包括该长方体的上表面板,下围板(6)至少包括该长方体的下表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板(5)由长方体的上表面板和其中一个侧面板组成,该侧面板与动杆(3)的前端固定连接,卡口(7)位于上表面板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板(5)与动杆(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下围板(6)与静杆(4)的连接处也设有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板(5)和下围板(6)围成的长方体的长度等于合闸时动杆(3)与静杆(4)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7)包括两个平行的闸刀片,两个闸刀片的前端外扩形成“八”字形,所述触头(8)的形状为球形。
CN201320788836.3U 2013-12-05 2013-12-05 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96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88836.3U CN203596303U (zh) 2013-12-05 2013-12-05 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88836.3U CN203596303U (zh) 2013-12-05 2013-12-05 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96303U true CN203596303U (zh) 2014-05-14

Family

ID=5067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88836.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96303U (zh) 2013-12-05 2013-12-05 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96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5649A (zh) 户内高压负荷开关装置及断开负荷电流的方法
CN203895338U (zh) 一种用于高压隔离柜的隔离开关
CN204204725U (zh)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
CN203596303U (zh) 一种避免闸刀片外露的包覆式闸刀结构
CN203312085U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灭弧装置
CN204045481U (zh) 一种110kV隔离开关
CN208889526U (zh) 一种直流pc级双电源开关灭弧结构
CN107689306A (zh) 一种刀开关
CN203746733U (zh) 改进型gw4-10隔离开关
CN102194604A (zh) 交流真空接触器接线端改良结构
CN203397932U (zh) 多功能令克棒
CN204760300U (zh) 10Kv户外隔离开关挡板
CN201622969U (zh) 交流真空接触器接线端改良结构
CN203339483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箱结构
CN202957182U (zh) 一种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的合闸度指示装置
CN204179553U (zh) 一种抽屉式固体全绝缘开关
CN204102779U (zh) 带有楔形绝缘装置的隔离开关
CN204348541U (zh) 一种户外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合闸度的声光指示器
CN203071478U (zh) 用于35kV户外分箱封闭式组合电器
DE698230C (de) Elektrische Hochspannungsschaltanlage der Zellenbauweise
CN203536279U (zh) 一种隔离开关结构
CN203747287U (zh) 固体绝缘环网柜
CN203503500U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用的壳体
CN203573840U (zh) 能够实现远程控制的闸刀开关结构
CN213691869U (zh) 一种户外高压永磁真空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