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90307U -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90307U
CN203590307U CN201320476866.0U CN201320476866U CN203590307U CN 203590307 U CN203590307 U CN 203590307U CN 201320476866 U CN201320476866 U CN 201320476866U CN 203590307 U CN203590307 U CN 203590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camera
built
camera
compensating lamp
light compens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768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守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768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90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90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903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包括:一体化前置部件、镜头、筒身以及内置补光灯;其中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包括中空的前盖部、从前盖部一端向前盖部中空内部延伸的连接部,从连接部上面向镜头方向延伸的隔离圈;其中所述前盖部的外轮廓与筒身前端开口处的内轮廓相互适配,所述隔离圈的位置与镜头的位置相对应用于阻止摄像机的内置补光灯的光线射入镜头,所述连接部与前盖部之间界定的中空部分的位置与摄像机的内置补光灯位置相对应,以允许内置补光灯的光线通过。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以及组装成本都可以大幅度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机,尤其涉及一种实施方便且成本较低的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背景技术
在室内与室外场所红外筒形摄像机均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室外应用时,考虑到太阳光会射入摄像机镜头而造成图像雾霭较严重的问题,技术人员一般会在摄像机上方安装遮阳罩遮挡阳光以保证图像质量。请参考图1所示,上筒身部分包括带有向前突出帽檐的遮阳罩12,该遮阳罩12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红外筒形摄像机还具有夜间监视功能,夜间摄像机会开启红外补光,此时遮阳罩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请参考图2,一种典形的红外筒形摄像机1通常包括:下筒身11、遮阳罩12、镜头13、第一红外补光灯141、第二红外补光灯142、以及隔离圈15。由于遮阳罩12的存在,其会遮挡红外光并将其反射进入镜头,这种反射同样会造成图像雾霭。为了减少这样的反射光,业界常用的做法是在遮阳罩12帽檐的下表面121处进行涂黑处理(或其他可减少反射光的颜色处理),这样就可以减少反射光。 
此外,由于红外补光灯141、142(或者其他内置补光灯)的存在,且红外补光灯141、142与镜头13很靠近,当红外补光灯141、142开启时,很可能会出现一定强度红外光线入射到镜头13内部的情况。为避免红外光线入射到镜头13内部,通常还会在摄像机内部红外补光灯141、142与镜头13间增加隔离圈15,以将红外光线隔离,避免其进入镜头13影响图像效果。 
现有遮阳罩12的设计方案中,该遮阳罩12作为一个独立零件安装于下筒身11上方,在遮阳罩12上前方增加涂黑处理可以减少红外反光。然而遮阳罩12作为一个外观零件,其表面会先喷一层颜色,该颜色可能与筒身的颜色一样,比如白色,这个颜色是消费者能够观察到的主颜色。接下来,由于为了减少反光,帽檐下表面121处还需要二次喷一层颜色,比如二次涂黑。这种两次喷色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溢粉和边界不分明,影响产品外观,增加报废率,增加制造工艺复杂度,单件成本增加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包括:一体化前置部件、镜头、筒身以及内置补光灯;其中: 
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包括中空的前盖部、从前盖部一端向前盖部中空内部延伸的连接部,从连接部上面向镜头方向延伸的隔离圈;其中 
所述前盖部的外轮廓与筒身前端开口处的内轮廓相互适配,所述隔离圈的位置与镜头的位置相对应用于阻止摄像机的内置补光灯的光线射入镜头,所述连接部与前盖部之间界定的中空部分的位置与摄像机的内置补光灯位置相对应,以允许内置补光灯的光线通过。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的材质为黑色材质或其他弱反光颜色材质,该一体化前置部件还包括沿着前盖部上端向着远离镜头方向延伸的帽檐部。 
优选地,所述筒身还包括外置帽檐部,其中所述帽檐部位于该外置帽檐部与内置补光灯之间以阻止内置补光灯的光线到达外置帽檐部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外置帽檐部从帽檐部的上方对帽檐部形成遮挡。 
优选地,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还包括若干安装孔,在组装过程中,所述安装孔与筒身上的对接安装孔对准以允许固定件通过,所述固定件穿过安装孔以及对接安装孔以将筒身与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前盖部之间界定的中空部分的形状为U形。 
优选地,该摄像机还包括:在镜头取景方向上位于一体化前置部件后方 的防水圈。 
优选地,该摄像机还包括:在镜头取景方向上位于一体化前置部件后方的外圈透明罩。 
优选地,所述外圈透明罩位于一体化前置部件以及防水圈之间。 
优选地,该摄像机为红外筒形摄像机,所述内置补光灯为内置红外补光灯。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以及组装成本都可以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筒形摄像机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筒形摄像机呈现出内部元件的部分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摄像机部分元件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摄像机部分元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摄像机部分元件的详细分解图。 
图6是图2所示摄像机的详细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3以及图4,针对现有技术制造成本高且实施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3。以红外筒形摄像机为例,该摄像机3包括:一体化前置部件31以及筒身32。其中该一体化前置部件31包括帽檐部311、连接部312、前盖部313、隔离圈314以及若干安装孔315。 
以镜头瞄准方向为前方,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31的后方外轮廓与所述筒身32前端开口处的内轮廓相互适配,以允许一体化前置部件31与筒身32相互对接。在安装过程中,一体化前置部件31与筒身32对准之后,从前盖部313上向内延伸出来形成的若干(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安装孔315将与筒身上向内延伸形成的对接安装孔321对准。在安装孔315与对接安装孔321 对准之后,操作者可以将螺丝或其他固定件拧入安装孔315以及对接安装孔321中以将一体化前置部件31与筒身32固定在一起。 
前盖部313为中空开口结构,连接部312的一端从前盖部313的上端向中空内部延伸以将隔离圈314与前盖部313相连,而隔离圈314则从连接部312的另一端向着镜头方向延伸。从位置上来说,隔离圈314的位置与安装在筒身32内部的镜头(未图示)相对应,在一体化前置部件31安装到筒身32上时,隔离圈314将刚好罩住镜头,以避免补光灯的光线射入到镜头内部。隔离圈314通常为中空的圆柱体,其尺寸设计可以参考现有技术。隔离圈314罩住镜头的直观效果可以参考图2中展示出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对此并无特殊要求。 
由于连接部312向着前盖部313内部延伸,使得前盖部内部中空部分呈现为U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U形中空部分的位置与内置补光灯(比如内置的红外补光灯)的位置相对应,可以允许镜头旁边的的一个或多个内置补光灯(未图示)的光线通过。当然该开口的形状未必是U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但是该开口与内置补光灯相对的部分一定是开放或者是透明的,面积上要满足补光的设计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31为一体成形的部件,其材料通常选择为弱反光颜色的材质,比如黑色材质。所谓弱反光颜色材质是指那些能够对补光灯光线反射强度弱到满足开发者设计指标的颜色,对于不同的摄像机而言,这个弱反光颜色材质的标准不同,但对于一个特定的摄像机而言,其标准通常是一定的。请参考图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筒身32同样可以包括外置帽檐部322,而帽檐部311位于外置帽檐部322的下方,其从前盖部313的上端向着远离镜头方向延伸,位于内置补光灯以及外置帽檐部322之间,以避免内置补光灯的光线到达外置帽檐部322的内表面。 
由于一体化前置部件31采用弱反光材质制成,因此帽檐部311的反光能力通常是很弱的,内置补光灯发出的光线大部分都无法被帽檐部吸收而无法反射,避免了反射光对图像效果的影响。这样一来无论筒身32外表喷什么样 的颜色也不会有任何带来反射内置补光灯光线的负面影响,因为帽檐部311将内置补光灯的光线遮挡住了。此时,外置帽檐部322不需要二次喷色来涂黑其内表面,因此降低了筒身32的实施复杂度以及制造成本。而外置帽檐部322从外部又对位于其内部的帽檐部311形成了遮挡,这样一来又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部分的颜色设计。 
请参考图5,在实际产品中,除了一体化前置部件31以外,摄像机前部还包括透明玻璃片33、外圈透明罩34以及防水圈35。其中透明玻璃片33可以安装在隔离圈314内部,外圈透明罩34位于一体化前置部件31以及防水圈35之间,从镜头取景方向来看,一体化前置部件31位于外圈透明罩34的前方。在组装的过程中,上述零部件准备好之后,按照位置排列并将前述三对安装孔315与对接安装孔321对准后,通过三个螺丝进行安装固定。根据摄像机具体应用的场景,该外圈透明罩34选用不同的滤片以适应摄像机的拍摄需要。该滤片可以是红外截止滤片、白玻璃等。 
请参考图6,其是图2方案的详细结构分解图。将现有技术的设计结构进行分解对比可以发现:在现有技术中,隔离圈15、前盖16都是独立零件;每一个独立零件都意味着要开设一个对应的模具,而开模的成本往往是高昂的。本实用新型中,相对于传统二次喷色方式而言,不仅仅避免二次喷色隔离引发的技术问题,而且由于隔离圈以及前盖都一体化集成在一起,又减少了一次开模。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降低了零件的制造成本,由于更多零件被一体化之后,又大幅度降低了人工装配的复杂度,整体实施成本又进一步得到了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包括:一体化前置部件、镜头、筒身以及内置补光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包括中空的前盖部、从前盖部一端向前盖部中空内部延伸的连接部,从连接部上面向镜头方向延伸的隔离圈;其中 
所述前盖部的外轮廓与筒身前端开口处的内轮廓相互适配,所述隔离圈的位置与镜头的位置相对应用于阻止摄像机的内置补光灯的光线射入镜头,所述连接部与前盖部之间界定的中空部分的位置与摄像机的内置补光灯位置相对应,以允许内置补光灯的光线通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的材质为黑色材质或其他弱反光颜色材质,该一体化前置部件还包括沿着前盖部上端向着远离镜头方向延伸的帽檐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还包括外置帽檐部,其中所述帽檐部位于该外置帽檐部与内置补光灯之间以阻止内置补光灯的光线到达外置帽檐部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帽檐部从帽檐部的上方对帽檐部形成遮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还包括若干安装孔,在组装过程中,所述安装孔与筒身上的对接安装孔对准以允许固定件通过,所述固定件穿过安装孔以及对接安装孔以将筒身与所述一体化前置部件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前盖部之间界定的中空部分的形状为U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该摄像机还包括:在镜头取景方向上位于一体化前置部件后方的防水圈。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该摄像机还包括:在 镜头取景方向上位于一体化前置部件后方的外圈透明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透明罩位于一体化前置部件以及防水圈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特征在于,该摄像机为红外筒形摄像机,所述内置补光灯为内置红外补光灯。 
CN201320476866.0U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90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6866.0U CN203590307U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6866.0U CN203590307U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90307U true CN203590307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8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76866.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90307U (zh) 2013-08-06 2013-08-06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903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848A (zh) * 2013-08-06 2013-11-2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CN108648374A (zh) * 2018-03-29 2018-10-12 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柜员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848A (zh) * 2013-08-06 2013-11-2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CN103414848B (zh) * 2013-08-06 2016-08-17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CN108648374A (zh) * 2018-03-29 2018-10-12 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自动柜员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77000A1 (en) Domed surveillance camera including means for blocking scattered reflection and stray light
WO2016004761A1 (zh) 一种具有红外灯的鱼眼摄像机
CN205301773U (zh) 一种摄像模组
CN208636528U (zh) 镜头模组
CN203590307U (zh)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CN103414848A (zh) 一种具有新型遮阳罩的摄像机
CN106899786A (zh) 监控摄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39380U (zh) 日夜型红外一体摄像机
CN203722712U (zh) 一种带防护罩的红外监控摄像机
CN201063717Y (zh) 透雾摄像机
CN205921666U (zh) 一种半球型内调焦红外摄像机
CN201274545Y (zh) 一种半球式固定工位的红外图像监测装置
CN210119619U (zh) 一种适合黑夜无外界光源环境5mm焦距的镜头
CN208836244U (zh) 一种超广角防夜视反光的摄像机
CN211115004U (zh) 一种仿古刹可安装照明路灯和监控探头的园林景观
CN205139551U (zh) 一种高清3d报警跟踪联动变角激光夜视仪
CN208609062U (zh) 一种红外网络摄像机
CN104423124A (zh) 易调易换镜头、透镜及具有新型防水散热结构的摄像机
CN207906922U (zh) 一种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变焦灯具
CN103375774B (zh) 一种色轮模组及投影仪
CN208820878U (zh) 一种远距离自动除雾无线高清摄像机
CN201805486U (zh) 防暴型红外一体摄像机
CN202153765U (zh) 隔光透明球罩
CN218158485U (zh) 一种防水猫眼镜头
CN205535270U (zh) 一种带监控和光感的led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81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