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58871U - 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58871U
CN203558871U CN201320657742.2U CN201320657742U CN203558871U CN 203558871 U CN203558871 U CN 203558871U CN 201320657742 U CN201320657742 U CN 201320657742U CN 203558871 U CN203558871 U CN 203558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rifier
filter core
mounting board
core mounting
purifi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577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博
木内信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flo Nan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577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58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58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588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净水器(1),包括:净水器本体(11)、收容该净水器本体(11)的净水器壳体(12)、以及至少一个滤芯(15),该至少一个滤芯(15)设置于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与所述净水器壳体(12)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该滤芯安装板(13)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1)能够提高更换滤芯(15)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的提高,净水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净水器一般都利用滤芯来过滤掉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细菌、病毒等有害的物质。净水器按滤芯组成结构分为反渗透净水器(也称作RO净水器)、超滤膜净水器、能量净水器和陶瓷净水器等。反渗透净水器标配的是5级过滤,即:PP棉、颗粒炭、压缩炭、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超滤净水器是以超滤膜为主,其它滤芯如活性炭(不包括能量滤芯)为辅。反渗透净水器及超滤净水器按照安装方式分为立式与卧式两种。 
净水器的滤芯的寿命并不是永久性的,在长时间使用净水器时,由滤芯过滤掉的物质会附着在滤芯的壁上,甚至会堵塞滤芯。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滤芯,以确保净水器正常运作,避免出水量减少或/和净化能力减弱。例如,一般来说PP棉滤芯3个月需要更换一次,活性炭滤芯6个月需要更换一次。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一般将滤芯直接固定在净水器本体上。在更换滤芯时,将滤芯从净水器本体上拆下。此时,由于在滤芯中存在有压力,在与所连接的水管分离时,滤芯中的水会产生飞散。飞散的水会积存在净水器本体的内部,有时会飞溅到净水器内的电路上,有可能会产生触电,从而导致安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更换滤芯时的安全 性的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收容该净水器本体的净水器壳体、以及至少一个滤芯,该至少一个滤芯设置于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与所述净水器壳体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滤芯安装在滤芯安装板上,该滤芯安装板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由于至少一个滤芯安装在滤芯安装板上,该滤芯安装板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上,因此,在更换滤芯时,能将滤芯与滤芯安装板一起从净水器本体上拆下,而拿到净水器的外部来进行更换,这样,即使水从滤芯飞散,飞散的水也不会积存在净水器的内部,不会飞溅到净水器内的电路上,从而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板通过卡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净水器,由于滤芯安装板通过卡合方式安装在净水器本体上,因此,滤芯安装板与净水器本体之间的装拆变得容易,操作者只需用手进行操作即可,而不需要额外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上形成有第一被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上形成有分别与该第一被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对应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形成有第一被卡合部与第一卡合部和第二被卡合部与第二卡合部中的至少一组卡合安装结构,因此,能使滤芯安装板牢固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上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滤芯安装板从所述净水器本体上脱落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在所述净水器本体的与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与该防脱落用被卡合部卡合 的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净水器,通过滤芯安装板上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与净水器本体上的防脱落用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能够防止滤芯安装板在净水器运转、搬运时等从净水器本体上意外脱落。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与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的卡合能够通过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和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中的一方的弹性变形而解除。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净水器,通过用手使防脱落用被卡合部和防脱落用卡合部中的一方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使防脱落用被卡合部与防脱落用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解除,从而能将滤芯安装板从净水器本体上拆下来进行滤芯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和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中的一方形成为孔部,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和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中的另一方形成为钩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净水器,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滤芯安装板在净水器运转、搬运时等从净水器本体上意外脱落。 
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的边缘形成有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在所述净水器本体的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与该第一被卡合部卡合的所述第一卡合部。 
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形成为从所述滤芯安装板的侧缘突出的大致L字形的突块,所述第一卡合部形成为能够与该大致L字形的突块卡合的大致L字形的卡合槽。 
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的板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被卡合部, 在所述净水器本体的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与该第二被卡合部卡合的所述第二卡合部。 
本实用新型第十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是从所述滤芯安装板的板面向所述净水器本体的方向切起的切起部,所述第二卡合部是能够与所述切起部卡合的槽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的净水器,能通过简单的卡合结构来将滤芯安装板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十一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本体具有将该净水器本体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而形成两个空间的隔板,所述滤芯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的所述隔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十一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净水器本体具有将该净水器本体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而形成两个空间的隔板,在这两个空间即该隔板的两个面上分别通过滤芯安装板安装滤芯,因此,与将多个滤芯全部沿纵向并排地安装在一个空间时相比,能缩小净水器的纵向尺寸,实现净水器的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第十二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十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空间中均通过所述滤芯安装板设置有所述滤芯,安装在所述隔板的两个面上的两个所述滤芯安装板是相同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十二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安装在隔板的两个面上的两个滤芯安装板是相同的,因此,能够采用一个模具来同样地制造两个滤芯安装板,能够减少滤芯安装板的制造成本,从而降低净水器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第十三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滤芯通过一个所述滤芯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十三方面的净水器,由于多个滤芯通过一个滤芯安装板安装在净水器本体上,因此,能够简化净水器的结构,减少净水器的 零件数,减少安装工序。 
本实用新型第十四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板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十五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板通过嵌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十六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十五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及所述净水器本体中的一方上形成有凸部,在所述滤芯安装板及所述净水器本体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供该凸部嵌合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第十七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板通过滑动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十八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十七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及所述净水器本体中的一方上形成有滑槽,在所述滤芯安装板及所述净水器本体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能在该滑槽中滑动的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十四方面至第十八方面的净水器,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将滤芯安装板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第十九方面的净水器,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净水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是反渗透净水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十九方面的净水器,在将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应用于反渗透净水器时,能有效地提高反渗透净水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拆下了净水器壳体的右面板后看到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与滤芯安装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5(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背面图。 
图6(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6(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背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使用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用语均是以净水器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为 准的。 
其次,对于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个数、数量等,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都不作具体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6(b)对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拆下了净水器壳体的右面板后看到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与滤芯安装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正面图。图5(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背面图。图6(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正面图。图6(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背面图。 
如图1至图6(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1是反渗透净水器,包括:净水器本体11;收容该净水器本体11的净水器壳体12;以及至少一个滤芯15,该至少一个滤芯15设置于在净水器本体11与净水器壳体12之间形成的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该滤芯安装板13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 
主要如图6(a)、图6(b)所示,在净水器本体11与净水器壳体12之间形成有空间14,该空间14包括下面所述的右面空间1401、左面空间1402、上面空间1403、下面空间1404、后面空间1405以及前面空间1406。 
主要如图2所示,净水器壳体12呈箱体状,包括:设置在净水器本体11的右面且在与该净水器本体11的右表面之间形成右面空间1401的右面板1201;设置在净水器本体11的左面且在与该净水器本体11的左表面之间形成左面空间1402的左面板1202;设置在净水器本体11的上面且在与 该净水器本体1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上面空间1403的上面板1203;设置在净水器本体11的下面且在与该净水器本体1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下面空间1404的下面板1204;设置在净水器本体11的后面且在与该净水器本体11的后表面之间形成后面空间1405的后面板1205;以及设置在净水器本体11的前面且在与该净水器本体11的前表面之间形成前面空间1406的前面板1206(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面板1206由两块板组合而成)。 
在净水器本体11与净水器壳体12之间的空间1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面空间1401和左面空间1402)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滤芯15。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六个滤芯15,但滤芯15的个数没有特殊限定,只要为至少一个即可。这些滤芯15可以是净水器领域中一般使用的PP棉、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六个滤芯15是PP棉、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两个反渗透膜、后置活性炭。 
在本实用新型中,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该滤芯安装板13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三个滤芯15安装在一个滤芯安装板13上,然后,将该滤芯安装板13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不过,一个滤芯安装板13上所安装的滤芯15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为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等。 
下面对滤芯15相对于净水器本体11的安装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主要如图4所示,滤芯15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该滤芯15利用安装构件16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安装构件16具有夹持滤芯15的夹持部1601和用于与滤芯安装板13固定的固定部1602。夹持部1601由两个形成为圆弧状的夹持片构成,从外侧包围滤芯15而对该滤芯15进行夹持。固定部1602形成为与滤芯安装板13平行的平板状,成为两个圆弧状的夹持片的底座,该固定部1602例如通过螺钉等将安装构件16安装于滤芯安装板13。这样,利用安装构件16的两个夹持片的弹性变形,能容易地进行滤芯15的更换、安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滤芯15例如通过三个安装构件16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不过,每个滤芯15所使用的安装构件16的个数并没 有特别限定,例如每个滤芯15也可通过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的安装构件16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另外,安装构件16的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将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即可。例如也可采用一个半圆形的夹持片,在夹持片的两端形成有螺钉孔,利用该夹持片从外侧包围滤芯15后将螺钉旋入夹持片两端的螺钉孔内而将滤芯15固定到滤芯安装板13上。 
主要如图4、图5(a)、图5(b)所示,滤芯安装板13形成为大致方形,具有用于固定安装构件16的固定部位1301和用于与净水器本体11能装拆地安装的安装部位1302。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位1301形成为与安装构件16的固定部1602对应的大致平板状,例如通过螺钉等与安装构件16的固定部1602固定。安装部位1302包括: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板面上的稍靠上方的位置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两个侧边缘的四个第一卡合部1302b、以及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板面上且分别位于上方及下方的第二被卡合部1302c。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形成为孔部,第一卡合部1302b形成为从滤芯安装板13的侧边缘突出的大致L字形的突块,第二被卡合部1302c形成为从滤芯安装板13的板面向后方即净水器本体11的方向切起的切起部。 
主要如图6(a)、图6(b)所示,净水器本体11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具有将该净水器本体11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而形成两个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右面空间1401和左面空间1402)的隔板1101。在该隔板1101上设有:形成在与滤芯安装板13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对应的位置上且用于与该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卡合的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形成在与滤芯安装板13的第一被卡合部1302b对应的位置上且用于与该第一被卡合部1302b卡合的第一卡合部1101b、以及形成在与滤芯安装板13的第二被卡合部1302c对应的位置上且用于与该第二被卡合部1302c卡合的第二卡合部1101c。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形成为能够与作为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的孔部卡合的钩部,且该钩部能够弹性变形,在用力按压 该钩部时,能解除该钩部与作为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的孔部的卡合。第一卡合部1101b形成为能够与作为第一被卡合部1302b的大致L字形的突块卡合的大致L字形的卡合槽。第二卡合部1101c形成为能够与作为第二被卡合部1302c的切起部卡合的槽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及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形成为一个,第一被卡合部1302b及第一卡合部1101b形成为四个,第二被卡合部1302c及第二卡合部1101c形成为两个,但这些部位的个数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也可省略上方的两个第一被卡合部1302b及第一卡合部1101b,而仅设置下方的两个第一被卡合部1302b及第一卡合部1101b。或者,设置四个以上的第一被卡合部1302b及第一卡合部1101b。 
另外,关于第一被卡合部1302b与第一卡合部1101b、第二被卡合部1302c与第二卡合部1101c这两组卡合安装结构,并不需要同时设置,也可仅设置其中的一组。 
另外,也可不设置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与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 
另外,第一被卡合部1302b与第一卡合部1101b、第二被卡合部1302c与第二卡合部1101c之间的卡合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将滤芯安装板13与隔板1101可装拆地安装即可。 
另外,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与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之间的卡合结构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能防止滤芯安装板13从隔板1101上意外脱落即可。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形成为孔部,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形成为钩部,但当然也可相反地,将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形成为钩部,将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形成为孔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右面空间1401和左面空间1402中均利用滤芯安装板13设置有滤芯15。此时,通过使滤芯安装板13的作为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的孔部在左右方向上形成在从中央位置偏离的位置,且在隔板1101上设置两个在左右方向上并排的作为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的钩部,就能使右面空间1401中的滤芯安装板13和左面空间 1402中的滤芯安装板13通用。这样,能够采用一个模具来同样地制造右面空间1401中的滤芯安装板13和左面空间1402中的滤芯安装板13,能够减少滤芯安装板13的制造成本,从而降低净水器1的制造成本。当然,也可使滤芯安装板13的作为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的孔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在从中央位置偏离的位置,且在隔板1101上设置两个在上下方向上并排的作为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的钩部,来使右面空间1401中的滤芯安装板13和左面空间1402中的滤芯安装板13通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在净水器壳体12的外部设置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电源适配器20。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将电源适配器设置在净水器壳体的内部。这样,在长时间使用净水器时,该电源适配器会发热,而在净水器壳体内产生火灾、漏电等问题,安全性低。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将电源适配器20设置在净水器壳体12的外部,与净水器本体11分开设置,因此,即使电源适配器20自身发热,也不会对净水器本体11产生影响,能防止产生火灾、漏电等,安全性高。 
(第一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至少一个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该滤芯安装板13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因此,在更换滤芯15时,能将滤芯15与滤芯安装板13一起从净水器本体11上拆下,而拿到净水器1的外部来进行更换,这样,即使水从滤芯15飞散,飞散的水也不会积存在净水器1的内部,不会飞溅到净水器1内的电路上,从而安全性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滤芯安装板13通过卡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因此,滤芯安装板13与净水器本体11之间的装拆变得容易,操作者只需用手进行操作即可,而不需要额外的工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同时形成有第一被卡合部1302b与第一卡合部1101b、第二被卡合部1302c与第二卡合部1101c这两个卡合安装结构,因此,能使滤芯安装板13牢固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滤芯安装板13上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与净水器本体11上的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之间的卡合,能够防止 滤芯安装板13在净水器1运转、搬运时等从净水器本体11上意外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手使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和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中的一方弹性变形,能够容易地使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与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之间的卡合解除,从而能将滤芯安装板13从净水器本体11上拆下来进行滤芯15的更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净水器本体11具有将该净水器本体11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而形成两个空间的隔板1101,在这两个空间即该隔板1101的两个面上分别通过滤芯安装板13安装滤芯15,因此,与将多个滤芯15全部沿纵向并排地安装在一个空间时相比,能缩小净水器1的纵向尺寸,实现净水器1的小型化。 
在反渗透净水器中,通常会设置增压泵来提高水的压力。因此,在更换滤芯时,高压力可能会导致水飞散的情况更加严重。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净水器1应用于反渗透净水器,能有效地提高反渗透净水器的安全性。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7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净水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正面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正面图。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芯安装板13不是通过卡合方式,而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于净水器本体11上。 
具体来说,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分别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及净水器本体11上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与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第一被卡合部1302b与第一卡合部1101b、第二被卡合部1302c与第二卡合部1101c,而在滤芯安装板13及净水器本体11的隔板1101上分别形成有螺钉孔131a、111a,通过螺钉(未图示)穿过螺钉孔131a、111a 而将滤芯安装板13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 
采用本第二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也能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相同的技术效果,即,由于至少一个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该滤芯安装板13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因此,在更换滤芯15时,通过拧开螺钉,解除滤芯安装板13与净水器本体11的隔板1101之间的螺纹配合,能将滤芯15与滤芯安装板13一起从净水器本体11上拆下,而拿到净水器的外部来进行更换,这样,即使水从滤芯15飞散,飞散的水也不会积存在净水器的内部,不会飞溅到净水器内的电路上,从而安全性高。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对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正面图。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正面图。 
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芯安装板13不是通过卡合方式,而是通过嵌合方式安装于净水器本体11上。 
具体来说,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分别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及净水器本体11上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与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第一被卡合部1302b与第一卡合部1101b、第二被卡合部1302c与第二卡合部1101c,而在滤芯安装板13及净水器本体11中的一方上形成有凸部,在滤芯安装板13及净水器本体11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供该凸部嵌合的通孔。 
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9、图10所示,在滤芯安装板13的两侧缘形成有销状的凸部132a,在净水器本体11的用于收容该滤芯安装板13的空间的两侧壁上形成有供该凸部132a嵌合的通孔112a。 
在将滤芯安装板13向净水器本体11上安装时,首先将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一侧缘的销状的凸部132a与形成在净水器本体11的一个侧壁上的通孔112a嵌合,然后使滤芯安装板13稍稍向外变形,而将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另一侧缘的销状的凸部132a与形成在净水器本体11的另一个侧壁上的通孔112a嵌合。在将滤芯安装板13从净水器本体11上拆下时,先使滤芯安装板13稍稍向外变形,然后将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一侧缘的销状的凸部132a与形成在净水器本体11的一个侧壁上的通孔112a的嵌合解除,然后将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另一侧缘的销状的凸部132a与形成在净水器本体11的另一个侧壁上的通孔112a的嵌合解除。 
采用本第三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也能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相同的技术效果,即,由于至少一个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该滤芯安装板13通过嵌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因此,在更换滤芯15时,通过解除滤芯安装板13与净水器本体11之间的嵌合,能将滤芯15与滤芯安装板13一起从净水器本体11上拆下,而拿到净水器的外部来进行更换,这样,即使水从滤芯15飞散,飞散的水也不会积存在净水器的内部,不会飞溅到净水器内的电路上,从而安全性高。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对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进行详细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净水器本体的结构的正面图。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的滤芯安装板的结构的正面图。 
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滤芯安装板13不是通过卡合方式,而是通过滑动方式安装于净水器本体11上。 
具体来说,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分别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及净水器本体11上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与防脱落用卡合 部1101a、第一被卡合部1302b与第一卡合部1101b、第二被卡合部1302c与第二卡合部1101c,而在滤芯安装板13及净水器本体11中的一方上形成有滑槽,在滤芯安装板13及净水器本体11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在该滑槽中滑动的滑块。 
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11、图12所示,在滤芯安装板13的两侧缘形成有滑槽133a,在净水器本体11的用于收容该滤芯安装板13的空间的两侧壁上形成有在该滑槽133a中滑动的滑块113a。 
在将滤芯安装板13向净水器本体11上安装时,只需将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两侧缘的滑槽133a与形成在净水器本体11的两侧壁上的滑块113a对准后向内侧进行滑动即可。在将滤芯安装板13从净水器本体11上拆下时,只需使形成在滤芯安装板13的两侧缘的滑槽133a相对于形成在净水器本体11的两侧壁上的滑块113a向外侧进行滑动即可。 
采用本第四实施方式的净水器,也能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净水器相同的技术效果,即,由于至少一个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该滤芯安装板13通过滑动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净水器本体11上,因此,在更换滤芯15时,通过使滤芯安装板13与净水器本体11相对滑动,能将滤芯15与滤芯安装板13一起从净水器本体11上拆下,而拿到净水器的外部来进行更换,这样,即使水从滤芯15飞散,飞散的水也不会积存在净水器的内部,不会飞溅到净水器内的电路上,从而安全性高。 
(其他变形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以上公开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种修改,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关于滤芯安装板与净水器本体之间的安装方式,只要是能装拆的方式即可,并不限定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方式。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净水器本体具有将该净水器本体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而形成两个空间的隔板,但也可不设置该 隔板,而将滤芯安装板直接安装于净水器本体的壁面上。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净水器为将滤芯横向安装的卧式净水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当然也可应用于将滤芯纵向安装的立式净水器。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净水器1是反渗透净水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当然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净水器。 

Claims (19)

1.一种净水器(1),包括:净水器本体(11)、收容该净水器本体(11)的净水器壳体(12)、以及至少一个滤芯(15),该至少一个滤芯(15)设置于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与所述净水器壳体(12)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滤芯(15)安装在滤芯安装板(13)上,该滤芯安装板(13)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板(13)通过卡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13)上形成有第一被卡合部(1302b)和第二被卡合部(1302c)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形成有分别与该第一被卡合部(1302b)和第二被卡合部(1302c)对应的第一卡合部(1101b)和第二卡合部(1101c)中的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13)上形成有用于防止所述滤芯安装板(13)从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脱落的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的与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与该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卡合的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与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的卡合能够通过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和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中的一方的弹性变形而解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和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中的一方形成为孔部,所述防脱落用被卡合部(1302a)和所述防脱落用卡合部(1101a)中的另一方形成为钩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13)的边缘形成有所述第一被卡合部(1302b),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的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1302b)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与该第一被卡合部(1302b)卡合的所述第一卡合部(1101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被卡合部(1302b)形成为从所述滤芯安装板(13)的侧缘突出的大致L字形的突块,所述第一卡合部(1101b)形成为能够与该大致L字形的突块卡合的大致L字形的卡合槽。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13)的板面上形成有所述第二被卡合部(1302c),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的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1302c)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能够与该第二被卡合部(1302c)卡合的所述第二卡合部(1101c)。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被卡合部(1302c)是从所述滤芯安装板(13)的板面向所述净水器本体(11)的方向切起的切起部,所述第二卡合部(1101c)是能够与所述切起部卡合的槽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本体(11)具有将该净水器本体(11)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而形成两个空间的隔板(1101),
所述滤芯安装板(13)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的所述隔板(1101)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空间中均通过所述滤芯安装板(13)设置有所述滤芯(15),
安装在所述隔板(1101)的两个面上的两个所述滤芯安装板(13)是相同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滤芯(15)通过一个所述滤芯安装板(13)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板(13)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板(13)通过嵌合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13)及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中的一方上形成有凸部(132a),在所述滤芯安装板(13)及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供该凸部(132a)嵌合的通孔(112a)。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板(13)通过滑动方式能装拆地安装在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安装板(13)及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中的一方上形成有滑槽(133a),在所述滤芯安装板(13)及所述净水器本体(11)中的另一方上形成有能在该滑槽(133a)中滑动的滑块(113a)。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1)是反渗透净水器。
CN201320657742.2U 2013-10-23 2013-10-23 净水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8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7742.2U CN203558871U (zh) 2013-10-23 2013-10-23 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7742.2U CN203558871U (zh) 2013-10-23 2013-10-23 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58871U true CN203558871U (zh) 2014-04-23

Family

ID=50508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57742.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8871U (zh) 2013-10-23 2013-10-23 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588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0165A (zh) * 2014-07-24 2014-11-12 青岛鸿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滤芯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0165A (zh) * 2014-07-24 2014-11-12 青岛鸿钧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滤芯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89459U (zh) 一种单夹的固定结构
CN104556260A (zh) 净水器
CN203558871U (zh) 净水器
CN103174717A (zh) 一种单夹的固定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03545798U (zh) 净水器
KR102285131B1 (ko) Cdi 방식의 필터 모듈
CN204816031U (zh) 组合式滤网组件
CN217996831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水处理膜壳
KR102210189B1 (ko) 정수장치
CN104556259A (zh) 净水器
CN110440358B (zh) 一种空气优化系统
CN204508952U (zh) 一种污水处理器及其连接头结构
CN205997677U (zh) 一种车载净化器
CN210584148U (zh) 一种金属网结构过滤器
CN210786482U (zh) 一种延长过滤路径的净水器滤芯
CN205783675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耗材一体盒
CN104734464A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源
CN110639706A (zh) 一种可水洗的装配式滤芯及其生产工艺
CN215388019U (zh) 一种滤芯的安装结构
CN217773608U (zh) 一种带有气体净化处理的化工安全防护罩
CN213853449U (zh) 净水设备
CN217015325U (zh) 一种用于滤波的光学积木装置
CN109319961B (zh) 净水机
KR102046477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처리방법
CN220364407U (zh) 一种多层电极过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6

Address after: Jiangsu artall road 211106 Nanjing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o. 19

Patentee after: KEMFLO (NAN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335 Shanghai city Changning District Admiralty Road Lane 631 Building No. 2 2F

Patentee before: NITTO DENKO (CHINA) INVESTMENT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