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55862U -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55862U
CN203555862U CN201320689638.1U CN201320689638U CN203555862U CN 203555862 U CN203555862 U CN 203555862U CN 201320689638 U CN201320689638 U CN 201320689638U CN 203555862 U CN203555862 U CN 203555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ressure
pressure draw
patient
sten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896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6896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55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55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558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支架的输送器,包括隔液管组件、支架压缩管组件、内芯组件、止动O型圈、锁紧件,其特征在于:支架压缩管侧壁上分布有通气孔;用长毛细不锈钢管作为中心管,在中心管上设有稳定翼;在支架压缩管外装有隔液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气管支架置入术中,患者气管与外界空气不通的现象,同时又能防止患者口腔分泌的液体进入气管,从而消除:患者因的“憋气”而本能产生的强烈燥动和不配合,医生可以象做消化道支架一样,没有手术过程的时间限制,沉着冷静地应对手术,有效消除医生的恐惧心理,从而更精准地放置支架,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病苦。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支架已被广泛应用,主要用来撑开狭窄部位、堵瘘或局部给药等,目的是使腔道通畅。
人体的解剖结构是:气管的‘C’型环状软骨的开口对着食管。在做食管支架时,有时为防止食管侵蚀气管,应先在气管中放置一个气管支架后,再放置食管支架,按这样分析,可以看出:气管支架的用量应比较接近或超过食管支架的用量,但现实是:气管支架的用量远没有食管支架那么多。原因是:做食管支架置入术,时间基本没有限制,医生可以自如应对,而临床在放置气管支架时,输送器输送支架进入气管时,要经过声门(声带),这时患者身体会本能地闭锁声门,加上现有输送器是管套管的结构,总体直径又小,中心部位还有导丝,整过输送器的长度在50厘米以上,输送器内有装有支架,在人体肺部自然产生的压差下,输送器两端基本不能通气,这时,患者的气管与外界的空气就基本无法交换,也就是说患者处在“憋气”状态,显然,在这种状态下,留给医生完成操作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通常要求医生在一分钟内完成气管支架放置术,医生在开展这种手术时,动作要非常紧凑,否则,患者会本能地全身强烈燥动,手术就可能以快速撤出所有器械而失败,甚至还会造成患者的休克等不良症状。气管支架置入术,术中患者处于“憋气”的状态,留给医生完成操作的时间短,又要放置准确,一旦超过患者的忍耐限度时,患者本能产生的不配合及引来的其它不良后果,让医生对气管支架的使用有了心理故忌,而严重制约着气管支架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气管支架输送器,以解决在人体肺部自然产生的压差下,现行输送器不能为患者气管与外界空气提供互通的通道问题,同时又能防止患者口腔分泌的液体进入气管,进而消除气管支架置入术手术过程的时间长度限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管支架的输送器,包括隔液管组件(1)、支架压缩管组件(4)、内芯组件(5)、止动O型圈(2)、锁紧件(3)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压缩管组件(4)上的支架压缩管(4-1),从靠近支架压缩管手柄(4-2)的一端向另一端,在其侧壁上分布有通气孔,而内芯组件(5)用毛细不锈钢管作为中心管(5-3),在中心管(5-3)上设有稳定翼(5-2)。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在支架压缩管(4-1)上,其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在远离支架压缩管手柄(4-2)的一端可以留(5~20)厘米长的部分不设通气孔;通气孔为直径(0.5~2)毫米的圆孔或沿管壁圆周方向上尺寸为(0.5~2)毫米的异型孔;在支架压缩管(4-1)侧壁上相对均匀地错开布置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输送器内芯组件(5)用毛细不锈钢管作为中心管(5-3),从一端到另一端联接有:导引头(5-1)、稳定翼(5-2)、内芯手柄(5-5),在内芯手柄上联接有内芯衬管(5-4)。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隔液管(1-1)的长度为(12~30)厘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输送器的支架压缩管(4-1)上设置了若干通气孔,在手术时,缩短了患者气管与外界空气的通道长度。
二、用毛细不锈钢管作为中心管(5-3)和稳定翼(5-2)的结构,让中心管(5-3)与支架压缩管(4-1)形成较大的空间,即扩大了气体通道的断面面积,使患者气管与外界空气通道的断面积明显增大。
综上两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气管支架置入术中,患者气管与外界空气不通的现象,同时又能防止患者口腔分泌的液体进入气管,从而消除:在气管支架置入术手术时,患者因的“憋气”而本能产生的强烈燥动和不配合,医生可以象做消化道支架一样,没有手术过程的时间限制,沉着冷静地应对手术,可有效消除医生的恐惧心理,从而更精准地放置支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解除患者的病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隔液管组件示意图;
图3为支架压缩管组件示意图;
图4为内芯组件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B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的序号为:
1-1是隔液管;1-2是隔液管手柄;以上两个零件构成隔液管组件1;
2是止动O型圈;3是锁紧件;
4-1是支架压缩管;4-2支架压缩管手柄;以上两个零件构成支架压缩管组件4。
5-1是导引头;5-2是稳定翼;5-3是中心管;5-4是内芯衬管,5-5是内芯手柄;以上五两个零件构成内芯组件5。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隔液管组件(1)、支架压缩管组件(4)、内芯组件(5)三个组件和两个止动O型圈(2)、两个锁紧件(3)。
如图2所示,隔液管组件(1)包含隔液管(1-1)和隔液管手柄(1-2),隔液管手柄(1-2)一端与隔液管(1-1)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内螺纹,通过锁紧件(3)旋入,压紧止动O型圈(2),便于隔液管组件(1)锁定在支架压缩管(4-1)上;隔液管的作用:在手术中,防止患者口腔分泌的液体进入气管;隔液管的长度:在保证跨过门齿到声门的前提下,尽量短,一般取(12~30)厘米;如图5所示,锁紧件(3)的一部分与支架压缩管(4-1)之间是有间隙的。这样可以缩短患者气管与外界空气的通道长度。
如图3所示,支架压缩管组件(4)包含支架压缩管(4-1)和支架压缩管手柄(4-2),支架压缩管手柄(4-2)一端与支架压缩管(4-1)相连接,另一端设有内螺纹,通过锁紧件(3)旋入,压紧止动O型圈(2),便于支架压缩管组件(4)锁定在内芯衬管(5-4)上;支架压缩管(4-1)的作用:将支架的径向尺寸压缩,并保证在手术的输送过程中,不会因支架而伤及患者,同时能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的气管与外界的空气创造成一个较短的且助阻力较小的互通的气体通道。支架压缩管(4-1)的结构:其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在远离支架压缩管手柄(4-2)的一端可以留(5~20)厘米长的部分不设通气孔;通气孔为直径(0.5~2)毫米的圆孔或沿管壁圆周方向上尺寸为(0.5~2)毫米的异型孔;在支架压缩管(4-1)侧壁上相对均匀地错开布置通气孔。
如图4所示,输送器内芯组件(5)用毛细不锈钢管作为中心管(5-3),其上依次联接有:导引头(5-1)、稳定翼(5-2)、内芯手柄(5-5),在内芯手柄上联接有内芯衬管(5-4)。所述稳定翼(5-2)上设有连接孔,中心管(5-3)穿过所述连接孔连接;如图6所示,稳定翼(5-2)有五个翼,根据需要稳定翼(5-2)可以是有(3-6)翼,其作用:保持中心管(5-3)与支架压缩管(4-1)之间相对稳定,防止支架压缩管(4-1)的扁瘪失效和中心管(5-3)的弯曲失效,同时其翼状结构,又保持了中心管(5-3)与支架压缩管(4-1)之间的气体通道相对较大的断面;所述的内芯衬管(5-4)便于内芯组件(5)与支架压缩管组件(4)之间通过止动O型圈2和锁紧件3来实现位置的相对固定;中心管(5-3)所用的毛细不锈钢管外径为(1.2~2.5)mm;靠近导引头(5-1)的稳定翼(5-2)与导引头(5-1)之间的离距根据所用支架的长度来确定;稳定翼(5-2)之间的轴向间隔为(30~60)mm,根据稳定翼(5-2)翼的数量、支架压缩管(4-1)的直径来调整。
如图1所示,将隔液管组件(1)、支架压缩管组件(4)、内芯组件(5)三个组件,用止动O型圈(2)和锁紧件(3)装配到一起,拧紧锁紧件(3)。
使用前操作,如图1所示,松开支架压缩管手柄(4-2)上的锁紧件(3),移动支架压缩管组件(4),使中心管(5-3)外露;将支架套到中心管(5-3)上,并将其压缩在导引头(5-1)与稳定翼(5-2)之间,同时移动支架压缩管组件(4),使支架压缩到支架压缩管(4-1)、中心管(5-3)、导引头(5-1)和稳定翼(5-2)四者之间;移动支架压缩管组件(4)使支架压缩管(4-1)的管口位于导引头(5-1)的圆柱段的中央;拧紧松开的锁紧件(3)。
使用时,松开隔液管手柄(1-2)上的锁紧件(3),调节隔液管组件(1)的位置,让其挡住支架压缩管(4-1)上靠近导引头(5-1)一端的侧孔,再锁紧隔液管手柄(1-2)上的锁紧件(3),保证输送器进入患者气管时,口腔分泌的液体不会进入气管;把输送器导引头(5-1)的中心孔套到导丝(手术中的一种器械,本文件未做详细说明。)上,并沿导丝将输送器插入到患者气管,当隔液管(1-1)跨过声门时,松开隔液管手柄(1-2)上的锁紧件(3),将隔液管手柄(1-2)与患者的门齿口垫(手术中的一种器械,本文件未做详细说明。)简单固定;继续推送支架压缩管组件4和与其锁住的内芯组件5,到指定部位;松开支架压缩管手柄(4-2)上的锁紧件(3),保持内芯组件5相对患者不动,向患者体外移动支架压缩管组件4,解除对支架外表面的约束,支架因自身弹性而膨开并与输送器分开;外撤压缩管组件4和内芯组件5至患者体外,最后外撤隔液管组件(1),即完成支架的放置。

Claims (4)

1.一种气管支架的输送器,包括隔液管组件(1)、支架压缩管组件(4)、内芯组件(5)、止动O型圈(2)、锁紧件(3)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压缩管组件(4)上的支架压缩管(4-1),从靠近支架压缩管手柄(4-2)的一端向另一端,在其侧壁上分布有通气孔,而内芯组件(5)用毛细不锈钢管作为中心管(5-3),在中心管(5-3)上设有稳定翼(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支架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压缩管(4-1)上,其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在远离支架压缩管手柄(4-2)的一端可以留(5~20)厘米长的部分不设通气孔;通气孔为直径(0.5~2)毫米的圆孔或沿管壁圆周方向上尺寸为(0.5~2)毫米的异型孔;在支架压缩管(4-1)侧壁上相对均匀地错开布置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支架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输送器内芯组件(5)用毛细不锈钢管作为中心管(5-3),从一端到另一端联接有:导引头(5-1)、稳定翼(5-2)、内芯手柄(5-5),在内芯手柄上联接有内芯衬管(5-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支架的输送器,其特征在于:隔液管(1-1)的长度为(12~30)厘米。
CN201320689638.1U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55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9638.1U CN203555862U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9638.1U CN203555862U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55862U true CN203555862U (zh) 2014-04-23

Family

ID=50505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8963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55862U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558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5966A (zh) * 2013-11-05 2015-05-13 朱霖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5966A (zh) * 2013-11-05 2015-05-13 朱霖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8372A (zh) 一种多功能呼吸科用痰痂清除器
CN203555862U (zh)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CN211188659U (zh) 一种环甲膜穿刺套件
CN204233572U (zh) 急诊内科用呼吸面罩
CN203663204U (zh) 一种医用气管插管连接头
CN204745265U (zh) 可调节气管切开导管封堵装置
CN104605966A (zh) 一种气管支架输送器
CN204619126U (zh) 一种导尿管
CN203971115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108464878A (zh) 一种两端防增生可回收覆膜气道内支架
CN202920766U (zh) 可操作性无创呼吸机面罩
CN203591515U (zh) 一种吸痰管
CN207950300U (zh) 一种环甲膜穿刺针呼吸机接头
CN204092760U (zh) 吸氧管固定装置
CN220070389U (zh) 一种改良式金属气管切开套管堵管帽
CN204219560U (zh) 一种气管插管
CN209809236U (zh) 一种医用鼻氧管
CN220695615U (zh) 一种球囊固定及吸痰连接装置
CN203954402U (zh) 用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的呼吸罩
CN205849997U (zh) 一种吸氧管用保护插头
CN203447607U (zh) 新型气管切开插管
CN202605479U (zh) 一种人工气道吸氧导管
CN216676641U (zh) 一种气管插管患者的固定装置
CN208741687U (zh) 一种内镜手术插管用牙垫
CN203169781U (zh) 高频喷射给氧型气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