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53382U - 接线筒 - Google Patents

接线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53382U
CN203553382U CN201320747935.7U CN201320747935U CN203553382U CN 203553382 U CN203553382 U CN 203553382U CN 201320747935 U CN201320747935 U CN 201320747935U CN 203553382 U CN203553382 U CN 203553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vertical circular
cylindrical shell
circular cylindrical
tub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7479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发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207479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53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53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533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筒,包括垂直圆筒体和水平方筒体;水平方筒体包括位于左端的左穿线段、位于又端的右穿线段以及设置于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之间的垂直圆筒容纳段,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分别与垂直圆筒容纳段连通,垂直圆筒容纳段的顶部开口;垂直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垂直圆筒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对称的穿线孔,垂直圆筒体设置于垂直圆筒容纳段内,垂直圆筒体的顶部凸出于水平方筒体的外表面,穿线孔的高度与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的高度相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线缆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护,同时固定住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使线缆具备一定的抗拉能力,大大提高了绝缘胶带绑扎线缆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接线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接线头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简便实用的线缆连接方式是将两条线缆的端部通过绝缘胶带绑扎在一起,以实现线缆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成本低,效率高,在对线缆连接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广泛应用。
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也存在抗拉能力特别弱的问题。绝缘胶带的粘合力有限,较小的拉力即可使连接部位断开,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随这绝缘胶带的老化,绝缘胶带的粘合力逐渐变弱,最终可能导致线缆端部裸露,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为线缆连接部位提供防护的接线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接线筒,包括垂直圆筒体和水平方筒体;水平方筒体包括位于左端的左穿线段、位于又端的右穿线段以及设置于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之间的垂直圆筒容纳段,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分别与垂直圆筒容纳段连通,垂直圆筒容纳段的顶部开口;垂直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垂直圆筒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对称的穿线孔,垂直圆筒体设置于垂直圆筒容纳段内,垂直圆筒体的顶部凸出于水平方筒体的外表面,穿线孔的高度与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的高度相同。
工作原理如下:
将用绝缘胶带绑扎的线缆贯穿水平方筒体,移动水平方筒体或线缆,使线缆的连接部位处于垂直圆筒体中,然后转动垂直圆筒体,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压在垂直圆筒体的外表面与垂直圆筒容纳段的内表面之间,实现线缆的固定。
垂直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塑料盖观察到连接部位是否进入垂直圆筒体中。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线缆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护,同时固定住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使线缆具备一定的抗拉能力,大大提高了绝缘胶带绑扎线缆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的两侧设置有圆弧过渡体,圆弧过渡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穿线孔的内表面连续。
设置圆弧过渡体,可以避免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与尖角接触,从而保证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不会被磨破。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半圆槽。
在旋转垂直圆筒体时,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被压在半圆槽中,可以防止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上下窜动,增加固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圆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软橡胶条,软橡胶条的高度与所述半圆槽的高度相同。
垂直圆筒体的外表面通过软橡胶条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被压在半圆槽中。软橡胶条的设置增大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与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了抗拉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的顶部开口处间隔设置有多段外摩擦条,所述垂直圆筒体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多段内摩擦条,外摩擦条和内摩擦条的高度相同。
在线缆贯穿本实用新型后,旋转垂直圆筒体压紧线缆,此时,内摩擦条与外摩擦条接触。如果线缆受较大的拉力,会使垂直圆筒体向回旋转,此时线缆被拉直,连接部位直接受力,容易被拉断。内摩擦条与外摩擦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增加了垂直圆筒体向回旋转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了抗拉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线缆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护,同时固定住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使线缆具备一定的抗拉能力,大大提高了绝缘胶带绑扎线缆的安全性;
2.设置有透明塑料盖,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塑料盖观察到连接部位是否进入垂直圆筒体中,使用方便;
3.设置圆弧过渡体,可以避免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与尖角接触,从而保证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不会被磨破,提高了安全性;
4.设置软橡胶条,增大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与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了抗拉能力;
5.设置内摩擦条与外摩擦条,内摩擦条与外摩擦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增加了垂直圆筒体向回旋转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了抗拉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垂直圆筒体,2-水平方筒体,3-外摩擦条,4-内摩擦条,5-线缆,11-透明塑料盖,12-穿线孔,13-圆弧过渡体,14-软橡胶条,21-左穿线段,22-右穿线段,23-垂直圆筒容纳段,24-半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接线筒,包括垂直圆筒体1和水平方筒体2;
水平方筒体2包括位于左端的左穿线段21、位于又端的右穿线段22以及设置于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之间的垂直圆筒容纳段23,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分别与垂直圆筒容纳段23连通,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顶部开口;垂直圆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11,垂直圆筒体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对称的穿线孔12,垂直圆筒体1设置于垂直圆筒容纳段23内,垂直圆筒体1的顶部凸出于水平方筒体2的外表面,穿线孔12的高度与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的高度相同。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穿线孔12的两侧设置有圆弧过渡体13,圆弧过渡体13的外表面与所述穿线孔12的内表面连续。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半圆槽24。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垂直圆筒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软橡胶条14,软橡胶条14的高度与所述半圆槽24的高度相同。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顶部开口处间隔设置有多段外摩擦条(3),所述垂直圆筒体(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多段内摩擦条(4),外摩擦条(3)和内摩擦条(4)的高度相同。
实施例6:
如图1~图4所示,接线筒,包括垂直圆筒体1和水平方筒体2;水平方筒体2包括位于左端的左穿线段21、位于又端的右穿线段22以及设置于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之间的垂直圆筒容纳段23,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分别与垂直圆筒容纳段23连通,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顶部开口;垂直圆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11,垂直圆筒体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对称的穿线孔12,垂直圆筒体1设置于垂直圆筒容纳段23内,垂直圆筒体1的顶部凸出于水平方筒体2的外表面,穿线孔12的高度与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的高度相同。所述穿线孔12的两侧设置有圆弧过渡体13,圆弧过渡体13的外表面与所述穿线孔12的内表面连续。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半圆槽24。所述垂直圆筒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软橡胶条14,软橡胶条14的高度与所述半圆槽24的高度相同。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顶部开口处间隔设置有多段外摩擦条3,所述垂直圆筒体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多段内摩擦条4,外摩擦条3和内摩擦条4的高度相同。
工作原理如下:
将用绝缘胶带绑扎的线缆5贯穿水平方筒体2,移动水平方筒体2或线缆5,使线缆5的连接部位处于垂直圆筒体1中,然后转动垂直圆筒体1,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压在软橡胶条14与半圆槽24之间,实现线缆的固定。在转动垂直圆筒体1时,内摩擦条4与外摩擦条3逐渐接触,
垂直圆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11,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塑料盖11观察到连接部位是否进入垂直圆筒体1中。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Claims (5)

1.接线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圆筒体(1)和水平方筒体(2);
水平方筒体(2)包括位于左端的左穿线段(21)、位于又端的右穿线段(22)以及设置于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之间的垂直圆筒容纳段(23),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分别与垂直圆筒容纳段(23)连通,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顶部开口;
垂直圆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11),垂直圆筒体(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对称的穿线孔(12),垂直圆筒体(1)设置于垂直圆筒容纳段(23)内,垂直圆筒体(1)的顶部凸出于水平方筒体(2)的外表面,穿线孔(12)的高度与左穿线段(21)和右穿线段(22)的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12)的两侧设置有圆弧过渡体(13),圆弧过渡体(13)的外表面与所述穿线孔(12)的内表面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半圆槽(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圆筒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软橡胶条(14),软橡胶条(14)的高度与所述半圆槽(24)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23)的顶部开口处间隔设置有多段外摩擦条(3),所述垂直圆筒体(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多段内摩擦条(4),外摩擦条(3)和内摩擦条(4)的高度相同。
CN201320747935.7U 2013-11-25 2013-11-25 接线筒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3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47935.7U CN203553382U (zh) 2013-11-25 2013-11-25 接线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747935.7U CN203553382U (zh) 2013-11-25 2013-11-25 接线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53382U true CN203553382U (zh) 2014-04-16

Family

ID=5047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747935.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53382U (zh) 2013-11-25 2013-11-25 接线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533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1541A (zh) * 2016-10-27 2017-04-19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一种用于空间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屏蔽绝缘接线筒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1541A (zh) * 2016-10-27 2017-04-19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一种用于空间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屏蔽绝缘接线筒
CN106571541B (zh) * 2016-10-27 2019-05-07 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一种用于空间外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屏蔽绝缘接线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3316A (zh) 一种复合材料杆塔用固定抱箍
MX2015003516A (es) Cortacircuitos.
CN203367611U (zh) 防水密封塞及具有该防水密封塞的线缆连接器
CN201623195U (zh) 动力锂电池螺纹极柱止转结构
CN206726813U (zh) 偏置型复合电缆
CN203553382U (zh) 接线筒
CN201699266U (zh) 快速插拔导线接头
CN201629540U (zh) 输电导线绝缘固定夹
CN202550252U (zh) 一种软连接方式的接地装置
CN201332167Y (zh) 电气连接器的连接体
CN214798727U (zh) 一种防拉拽接线盒
CN206283213U (zh) 一种具有整理功能的电器连接线
CN204793867U (zh) 一种单芯交联电缆牵引线夹
CN205192625U (zh) 一种四探头温度传感器的密封结构
CN212162114U (zh) 一种预分支电缆
CN101847472A (zh) 安全护线夹
CN210092195U (zh) 一种高防护的新能源电池
CN203277664U (zh) 导线连接扣
CN201853818U (zh) 电线连接器
CN205944973U (zh) 耐张线夹
CN206480791U (zh) 一种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与输电线路连接用安装线夹
CN205901074U (zh) 新型低压电动设备电缆管道接地装置
CN203071250U (zh) 一种免剥线接线装置
CN204651994U (zh) 一种可伸缩式充电器
CN207677418U (zh) 一种电线电缆导线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