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6192U -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6192U
CN203526192U CN201320647283.XU CN201320647283U CN203526192U CN 203526192 U CN203526192 U CN 203526192U CN 201320647283 U CN201320647283 U CN 201320647283U CN 203526192 U CN203526192 U CN 203526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phytoremediation
aromatic hydrocarbon
water supply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472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梁
郭琳
李炳智
高洁
杨洁
朱江
朱杰
喻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3206472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26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6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61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装置、喷淋系统、植物处理槽、液体缓冲槽和液体回收瓶,供水装置由无机营养盐储液瓶和有机碳源储液瓶并联后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蠕动泵顺序相连组成;喷淋系统由若干喷头和与之相连的供水管网组成,喷头置于植物处理槽中;植物处理槽通过多孔布水隔板与液体缓冲槽连通;植物处理槽内种植高效修复植物,并安装若干药剂投加井和土壤气体监测井;植物处理槽侧壁设有土壤取样孔。本实用新型设计灵活、操作简便、可控性强、成本低廉且无二次污染,有助于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强化措施研发及作用机制探讨,也可用于模拟其它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过程。

Description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染土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是一类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或高温裂解,其毒性较大,能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在我国,土壤的多环芳烃污染已相当严重,多环芳烃浓度已从μg/kg上升到mg/kg,检出率从20%增加到80%,且农产品中的检出率也已达到20%。同时,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不可逆性、及不能完全被降解的特点,其危害严重、治理困难,因此,研究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手段和修复技术来解决土壤多环芳烃污染问题对当前全球性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客土法、热解吸和焚烧等物理方法及淋洗法、吸附法和氧化法等化学方法,但上述方法的费用高、操作复杂、易造成二次污染。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来吸收、挥发、转化、降解或固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以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除了具有传统生物修复的优势之外,植物修复操作简便、成本低、持效长、环境友好、易于被公众接受。因此,近10年来,该技术已成为土壤多环芳烃污染修复领域新的热点和前沿。 
由于现场污染土壤的大规模植物修复易受各种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关植物修复机制或强化措施的研究一般在室内模拟环境中开展。目前常用的模拟方法主要为盆栽试验或人工湿地(浮床)试验,但这些方法在试验尺度、污染介质和系统完善性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足,所得结果无法在实际污染场地中完全重现。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实际污染场地条件的室内植物修复模拟系统和方法,为探讨植物修复机制,研发高效强化措施提供有力的试验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尺度适宜,结构完善,可控性强,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过程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可用于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作用机制探讨及高效强化措施研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它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装置、喷淋系统、植物处理槽、液体缓冲槽和液体回收瓶,供水装置由无机营养盐储液瓶和有机碳源储液瓶并联后与蠕动泵串连组成;喷淋系统由若干喷头和与之相连的不锈钢供水管网组成,不锈钢供水管网由一根供水总管和若干根供水支管组成,若干根供水支管以并联的方式与供水总管相连;供水总管通过输水软管与供水装置相连,若干根供水支管带有阀门并与各喷头相连,各喷头直接置于植物处理槽中;植物处理槽出水侧面通过多孔布水隔板与液体缓冲槽连通,缓冲槽外侧底部设有一个带阀门的排水孔,通过输水软管和流量计连接到液体回收瓶;植物处理槽内装填搅拌均匀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并按一定间隔种植高效修复植物;每株植物附近设置一口强化药剂投加井和土壤气体监测井,并在处理槽一面侧壁上部和下部开设若干土壤取样孔,各取样孔长度方向位置与植物种植位置一致;各个气体监测井与多参数气体分析仪相连。 
上述模拟试验系统的优化方案:在无机营养盐储液瓶和有机碳源储液瓶并联之后串连蠕动泵之前,还连接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喷头为微纳米气泡喷头。喷头底部位于污染土壤层的中部,投加井管底部位于污染土壤层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借鉴人工湿地修复技术,以实际污染土壤作为试验介质,在合适的试验尺度下,通过控制相关运行参数,构建了一种能够准确实际污染场地条件的室内植物修复模拟系统。 
(2)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可考察添加表面活性剂、注入微纳米氧气泡、混合种植高效修复植物等多种方法对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强化效果,从而有助于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高效强化措施研发及其作用机 制探讨。 
(3)本实用新型设计灵活,操作简便,过程可控性强,维护管理容易,运行成本低廉且无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4)本实用新型的模拟试验装置和方法并不只局限于模拟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过程,也可用于其它土壤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五氯苯酚、三硝基甲苯等)的植物修复强化治理措施和作用机制研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模拟试验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多孔布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药剂投加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无机营养盐储液瓶,2、有机碳源储液瓶,3、微纳米气泡发生器,4、蠕动泵,5、供水总管,6、供水支管,7、土壤取样孔,8、药剂投加井,9、高效修复植物,10、气体监测井,11、微纳米气泡喷头,12、污染土壤介质,13、植物处理槽,14、多孔布水隔板,15、液体缓冲槽,16、带阀门的排水孔,17、液体流量计,18、液体回收瓶,19、多参数气体分析仪,20、带橡胶塞的螺口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主要包括供水装置、喷淋系统、植物处理槽、液体缓冲槽和液体回收瓶,并且五者依次连接。供水装置由无机营养盐储液瓶1、有机碳源储液瓶2并联后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3、蠕动泵4顺序相连组成;喷淋系统由若干微纳米气泡喷头11和与之相连的不锈钢供水管网组成,不锈钢供水管网由一根供水总管5和若干根供水支管6组成,若干根供水支管以并联的方式与供水总管相连;供水总管通过输水软管与供水装置相连,若干根供水支管带有阀门并与各喷头相连,各 喷头直接置于植物处理槽13中;植物处理槽出水侧面通过多孔布水隔板14与液体缓冲槽15连通,液体缓冲槽外侧底部设有一个带阀门的排水孔16,通过输水软管和液体流量计17连接到液体回收瓶18;植物处理槽内装填搅拌均匀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介质12,并按一定间隔种植高效修复植物9;每株植物附近设置一口药剂投加井8和气体监测井10,并在处理槽一面侧壁上部和下部开设若干土壤取样孔7,各取样孔长度方向位置与植物种植位置一致。 
植物处理槽和液体缓冲槽均为长方体,均由有机玻璃板做成,板厚为1.5cm;植物处理槽尺寸为180×80×68cm(长×宽×高),液体缓冲槽尺寸为15×80×68cm(长×宽×高);多孔布水隔板厚度为1.5cm,孔直径为0.5cm,孔间距为1cm,多孔布水隔板两侧包裹60μm不锈钢丝网以防止土壤堵住布水孔;植物处理槽侧壁取样孔直径为1.5cm,上取样孔距处理槽顶部20cm,下取样孔距处理槽底部20cm;供水总管直径为5cm,供水支管直径为1.5cm;药剂投加井为多孔不锈钢管,直径为3cm,长度为60cm,孔直径为0.5cm,孔间距为1cm,药剂投加井底部密封,顶部设有带橡胶塞的螺口盖20;气体监测井为不锈钢管,直径为1.2cm,长度为60cm,底部开有一圈直径为0.2cm的小孔,监测井顶部通过软管与带有循环泵的多参数气体分析仪19相连,以测定土壤气体中CO2、O2和CH4含量。所述投加井和监测井开孔部分包裹60μm不锈钢丝网。 
利用上述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方法如下: 
(一)分别配制C:N:P为100:10:1~200:2:1(质量比)的无机营养液和15~300mgC/L的有机碳源(如葡萄糖、乳酸钠等)溶液于无机营养盐储液瓶和有机碳源储液瓶中。 
(二)将搅拌均匀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装入植物处理槽中,每装填3~6cm高度进行铺平、夯实,污染土壤层总厚度为30~60cm;之后在污染土壤层上填一层2~10cm厚干净土壤以减少多环芳烃的挥发损失。在装填土壤的同时,将药剂投加井、气体监测井和供水喷头按一定排列埋入槽体土壤中。投加井管共2~8根,纵向(长度方向)均匀分布,间距为20~60cm,各管位于横向(宽度方向)中点,管底距处理槽底部2~20cm;监测井和喷头埋于投加井附近,两者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与投加井相同,但喷头底部距处理槽底部20~40cm。2~8根供水支管 以并联的方式与供水总管相连。 
(三)装填完毕后,利用蠕动泵将无机营养液和有机碳源通过喷淋系统加入污染土壤中,并通过供水支管阀门对流量进行控制,使土壤绝对含水量保持在10~30%左右。运行上述系统1~2周,使土壤中无机元素、有机质和含水率等参数达到稳定。 
(四)系统稳定后,分别距每口投加井前方2~10cm处(长度方向)种植1~5株约1~4周龄的高效修复植物幼苗(可选择黑麦草、三叶草、芹菜、玉米等),并在系统运行条件下培养幼苗1~2周,使其适应污染土壤环境。 
(五)植物正常生长后,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如研究根际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变化、判断修复药剂和微纳米气泡强化效果等),开始利用上述系统模拟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过程。模拟系统运行期间,维持土壤含水率稳定,温度15~30℃,运行时间42~90天。每隔3~15天用小型土壤取样杆从各取样孔中采集土壤10~30g,分析其中多环芳烃浓度、C:N:P(质量比)、总有机碳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并用多参数气体分析仪测定监测井中CO2、O2和CH4含量。系统运行结束后,分别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干重)及其中多环芳烃含量。系统运行过程中,若缓冲槽中土壤渗滤液过多,则应及时排入液体回收瓶中进行回收处理。 
(六)利用上述数据,并与不使用强化措施的对照处理比较,以分析各种方法对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强化效果,筛选高效强化措施,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考察表面活性剂的强化效果。选择芹菜作为修复植物,污染土壤采自某退役焦化厂,多环芳烃总浓度为120mg/kg。系统运行稳定后,在每个定植点中种植1株2周龄芹菜,并向各药剂投加井中注入不同浓度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80mL。经过60天的实验,得到如下结论:与对照相比,鼠李糖脂对芹菜去除土壤多环芳烃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40mg/L(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时强化效果最佳,多环芳烃总去除率达到76%。添加鼠李糖脂后,芹菜地下部分多环芳烃含量有明显增加,最高浓度达到13.7mg/kg(干重),并且植 物生长并未显著受到毒害作用;同时,土壤微生物多环芳烃降解基因(nahAc)数量也增加了2个数量级。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提高了土壤多环芳烃的生物可利用性,强化了植物和微生物对其的吸收和降解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考察微纳米气泡的强化效果。选择黑麦草作为修复植物,污染土壤采自某退役造船厂,多环芳烃总浓度为82mg/kg。系统运行稳定后,在每个定植点中种植3株2周龄黑麦草。无机营养盐液和葡萄糖溶液经蠕动泵混合,经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处理,以含微纳米级氧气溶液的形式加入污染土壤中,并通过供水支管阀门控制注入流量。经过75天的实验,得到如下结论:添加含微纳米级氧气的无机营养盐和葡萄糖混合溶液能够显著促进黑麦草对土壤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其中流量为0.001L/h时强化效果最佳,多环芳烃总去除率为87%,且三环以下多环芳烃去除率达到93%。与对照相比,注入微纳米级氧气溶液后,单株黑麦草生物量(干重)增加了3倍,单株黑麦草体内多环芳烃质量最高达到0.15mg;多环芳烃降解菌诺卡氏菌(Nocardia)成为了土壤样品中的优势种群,并且数量增加了1个数量级。同时,注入微纳米级氧气溶液后,土壤气体中O2含量超过了23%。上述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溶液通过向土壤中提供充分的氧气,为植物的良好生长和微生物的好氧代谢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强化了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过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考察植物混合种植的强化效果。选择黑麦草、三叶草、芹菜和玉米作为修复植物,污染土壤采自某加油站,多环芳烃总浓度为112mg/kg。系统运行稳定后,分别在每个定植点两两种植上述几种修复植物(每种植物1株),其它运行条件与实施例2中微纳米氧气溶液流量为0.001L/h时的运行条件一致。经过90天的实验,得到如下结论:黑麦草和芹菜以及玉米和芹菜两两种植对土壤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明显,多环芳烃总去除率分别增加了31%和29%,而黑麦草和三叶草,三叶草和芹菜以及三叶草和玉米两两种植的强化作用不显著。与单独种植的对照相比,混合种植情况下芹菜体内多环芳烃浓度增加较为明显,最 高达到15.2mg/kg(干重),但植物生物量并没有显著变化;同时,种有黑麦草或玉米的处理中土壤微生物多环芳烃降解基因(nidA)数量增加1-2个数量级。这说明在混合种植体系中芹菜的作用主要为根系吸附和吸收多环芳烃,黑麦草或玉米的作用主要为促进根系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活性,两种植物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土壤多环芳烃去除效率。 
以上所述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技术的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连接的供水装置、喷淋系统、植物处理槽、液体缓冲槽和液体回收瓶,供水装置由无机营养盐储液瓶和有机碳源储液瓶并联后与蠕动泵串连组成;喷淋系统由若干喷头和与之相连的供水管网组成,供水管网由一根供水总管和若干根供水支管组成,若干根供水支管以并联的方式与供水总管相连;供水总管通过输水软管与供水装置相连,若干根供水支管带有阀门并与各喷头相连,各喷头直接置于植物处理槽中;植物处理槽出水侧面通过多孔布水隔板与液体缓冲槽连通,缓冲槽外侧底部设有一个带阀门的排水孔,通过输水软管和流量计连接到液体回收瓶;植物处理槽内装填搅拌均匀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并按一定间隔种植高效修复植物;每株植物附近设置一口药剂投加井和气体监测井,并在植物处理槽一面侧壁上部和下部开设若干土壤取样孔,各取样孔长度方向位置与植物种植位置一致;各个气体监测井与多参数气体分析仪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无机营养盐储液瓶和有机碳源储液瓶并联之后串连蠕动泵之前,还连接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喷头为微纳米气泡喷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喷头底部位于污染土壤层的中部,投加井管底部位于污染土壤层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药剂投加井为多孔管,其底部密封,顶部设有带橡胶塞的螺口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多孔布水隔板两侧包裹有不锈钢丝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药剂投加井和监测井开孔部分包裹有不锈钢丝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监测井底部开有一圈小孔,顶部通过软管与带有循环泵的多参数气体分析仪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药剂投加井为多孔不锈钢管;气体监测井为不锈钢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网均采用不锈钢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修复植物为黑麦草、三叶草、芹菜或玉米。 
CN201320647283.XU 2013-10-18 2013-10-18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26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7283.XU CN203526192U (zh) 2013-10-18 2013-10-18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47283.XU CN203526192U (zh) 2013-10-18 2013-10-18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6192U true CN203526192U (zh) 2014-04-09

Family

ID=50412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47283.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26192U (zh) 2013-10-18 2013-10-18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2619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4070A (zh) * 2013-10-18 2014-03-12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及模拟试验方法
CN104801538A (zh) * 2015-04-15 2015-07-29 刘骁勇 污染场地修复方法
CN106290637A (zh) * 2016-08-11 2017-01-04 广西大学 一种多环芳烃进入菜心主要途径的检验方法
CN106964641A (zh) * 2017-05-18 2017-07-21 辽宁大学 一种利用硝普钠提高黑麦草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2058882A (zh) * 2020-08-22 2020-12-11 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金矿堆浸场闭堆生态修复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4070A (zh) * 2013-10-18 2014-03-12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及模拟试验方法
CN103624070B (zh) * 2013-10-18 2015-04-0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方法
CN104801538A (zh) * 2015-04-15 2015-07-29 刘骁勇 污染场地修复方法
CN104801538B (zh) * 2015-04-15 2016-04-06 刘骁勇 污染场地修复方法
CN106290637A (zh) * 2016-08-11 2017-01-04 广西大学 一种多环芳烃进入菜心主要途径的检验方法
CN106290637B (zh) * 2016-08-11 2019-04-09 广西大学 一种多环芳烃进入菜心主要途径的检验方法
CN106964641A (zh) * 2017-05-18 2017-07-21 辽宁大学 一种利用硝普钠提高黑麦草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12058882A (zh) * 2020-08-22 2020-12-11 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金矿堆浸场闭堆生态修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24070B (zh)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方法
CN203526192U (zh)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模拟试验系统
Ben-Noah et al.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root respiration and of natural and agricultural processes of soil aeration
Whalen Biogeochemistry of methane exchange between natural wetlands and the atmosphere
CN104326558B (zh) 模拟原位河道底泥厌氧氨氧化过程装置及使用方法和应用
Yan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n algal bloom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a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experiments and field monitoring
CN205061667U (zh) 微曝气水质净化装置
CN209841614U (zh) 河谷平原带溶质累积与迁移模拟实验装置
CN205671176U (zh) 双层分根定植板
CN108709953A (zh) 一种地下水位波动带的模拟装置
CN104165889A (zh) Co2动态密闭循环吸收法及其装置
CN105929134A (zh) 一种实验用土壤-水-植物小型生态系统
CN202929029U (zh) 地下水原位化学和生物修复模拟试验装置
CN203745444U (zh) 生物扰动对底泥碳通量和营养盐通量模拟测定装置
Gerull et al. Variability of heterotrophic metabolism in small stream corridors of an early successional watershed
CN103959952B (zh) 一种快速防治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方法
Hong et al. Distribution of phosphine in the offshore area of the Southwest Yellow Sea, East Asia
CN201742800U (zh) 一种具有沼气处理装置的猪舍系统
CN205210078U (zh) 一种桶栽淋溶试验装置
CN207911815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增氧消毒系统
CN208758335U (zh) 一种半原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的修复装置
CN204490585U (zh) 一种微生物固定床设备
CN105969640B (zh) 微生物的固定化装置及采用该装置降解氯代烃的方法
CN111066527B (zh) 一种方便转移和回收的水域生态修复装置
CN206538262U (zh) 一种人工生态浮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ffective date: 201505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0233 XUHUI, SHANGHAI TO: 200233 MINHANG, SHANGHA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506

Address after: 200233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min Road, Lane 88, room 3, No. 2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No. 508, Qinzhou Road,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