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0298U - 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0298U
CN203520298U CN201320651636.3U CN201320651636U CN203520298U CN 203520298 U CN203520298 U CN 203520298U CN 201320651636 U CN201320651636 U CN 201320651636U CN 203520298 U CN203520298 U CN 203520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ower management
module
triode
us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516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璇
孟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CL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CL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CL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CL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516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20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0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02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机电路和具有该开机电路的便携式设备,该开机电路包括按键、电源管理模块、主控模块、USB接口和逻辑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的开机电路,通过逻辑处理模块根据主控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和USB接口的状态,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至电源管理模块的USB触发控制端,以控制是否触发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使得开机电路既具备原有的按键触发开机功能,又能够通过USB接口由USB线插入外部设备实现系统开机,实现便携式设备的多种触发开机方式,解决只有单一按键触发开机控制口的便携式设备开机方式的局限性问题,而且相对于现有具有多个触发开机控制口的便携式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开机电路的设计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智能便携式设备,人们不但希望可以通过按键对系统开机,还希望在关机状态下,通过USB线插入外部设备,智能便携式设备也可以进入开机状态或者充电状态,但是,若智能便携式设备中的电源管理芯片只有单一按键触发开机设计,即智能便携式设备只有一个开机控制口,则只能通过按键对系统开机,便携式设备的开机方式存在局限性,在通过USB接口由USB线插入外部设备给智能便携式设备供电时,智能便携式设备只是进行充电而不会开机。而可以实现多种开机方式功能的智能便携式设备,却往往使用价格更昂贵的设有多个开机控制口的电源管理芯片,这使得智能便携式设备的开机电路的设计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旨在实现便携式设备的多种触发开机方式,降低开机电路的设计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机电路,该开机电路包括按键、电源管理模块和主控模块,还包括USB接口,以及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所述USB接口的状态,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USB触发控制端的逻辑处理模块;所述逻辑电平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是否触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USB触发控制端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使能脚与所述按键的一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脚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按键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使能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微控制器的电源脚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接地脚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复位脚经由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逻辑处理模块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异或门、与门、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经由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异或门的第二输入脚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异或门的输出脚与所述与门的第一输入脚连接;
所述与门的第二输入脚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与门的输出脚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逻辑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异或门的第二输入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七电阻接地。
优选地,所述逻辑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与门的第二输入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九电阻接地。
优选地,所述逻辑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开机电路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USB接口状态并将检测信号反馈至所述主控模块的USB检测模块;
所述USB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USB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USB检测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USB检测模块包括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USB检测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十一电阻接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便携式设备,该便携式设备包括开机电路,该开机电路包括按键、电源管理模块和主控模块,还包括USB接口,以及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所述USB接口的状态,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USB触发控制端的逻辑处理模块;所述逻辑电平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是否触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USB触发控制端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开机电路,通过逻辑处理模块根据主控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和USB接口的状态,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至电源管理模块的USB触发控制端,以控制是否触发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从而在USB接口接入外部设备时,控制电源管理模块触发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使得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系统电压进行供电,主控模块得电工作并控制便携式设备开机。本实用新型的开机电路,既具备原有的按键触发开机功能,又能够通过USB接口由USB线插入外部设备实现系统开机,实现便携式设备的多种触发开机方式,解决只有单一按键触发开机控制口的便携式设备开机方式的局限性问题,而且相对于现有具有多个触发开机控制口的便携式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开机电路的设计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机电路较佳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机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机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特点及优点的实现,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机电路。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机电路较佳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开机电路应用于便携式设备,其具体包括按键10、电源管理模块20、主控模块30、USB接口40和逻辑处理模块50;逻辑处理模块50用于根据主控模块30输出的控制信号和USB接口40的状态,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至电源管理模块20的USB触发控制端,逻辑处理模块50输出的逻辑电平用于控制电源管理模块20是否触发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与按键10连接,电源管理模块20的USB触发控制端与逻辑处理模块50的输出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20的电源输出端与主控模块30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30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逻辑处理模块50的第一输入端连,逻辑处理模块50的第二输入端与USB接口40的供电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开机电路中的按键10用来触发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实现便携式设备的触发开机或者触发关机,若便携式设备在关机状态下,按键10被按下时,则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被触发,电源管理模块20输出系统电压进行供电,主控模块30得电工作并控制便携式设备开机;在便携式设备开机后按键10再次被按下时,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再次被触发,电源管理模块20停止输出系统电压并关机。
同时,开机电路通过逻辑处理模块50根据主控模块30输出的控制信号和USB接口40的状态,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至电源管理模块20的USB触发控制端,以控制是否触发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若便携式设备在关机状态下,USB接口40由USB线接入外部设备(外部设备用于给便携式设备供电),且按键10没有被按下时,USB接口40的供电端输出高电平信号至逻辑处理模块50的第二输入端,且主控模块30输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至逻辑处理模块50的第一输入端,逻辑处理模块50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后输出一高电平信号至电源管理模块20的USB触发控制端,以控制电源管理模块20触发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使得电源管理模块20输出系统电压进行供电,主控模块30得电工作并控制便携式设备开机。
便携式设备开机后,主控模块30输出至逻辑处理模块50的第一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变为高电平,若外部设备从USB接口40拔出,则逻辑处理模块50的第二输入端的状态变为低电平,逻辑处理模块50输出一低电平信号至电源管理模块20的USB触发控制端,此时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没有被触发,处于空闲状态,从而在拔出外部设备后,若按键10没有被按下,则便携式设备不会关机。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开机电路,既具备原有的按键触发开机功能,又能够通过USB接口40由USB线插入外部设备实现系统开机,实现便携式设备的多种触发开机方式,解决只有单一按键触发开机控制口的便携式设备开机方式的局限性问题,而且相对于现有具有多个触发开机控制口的便携式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开机电路的设计成本较低。
再参照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机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开机电路还包括USB检测模块60,USB检测模块60的输入端与USB接口40的供电端连接,USB检测模块60的输出端与主控模块30的USB检测端连接。
USB检测模块60检测USB接口40的状态,并将检测信号反馈至主控模块30的USB检测端,主控模块30根据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判断USB接口40是否有外部设备插入,因此当主控模块30通过USB检测端检测到的检测信号为高电平时,识别出此时USB接口40有外部设备插入,又由于便携式设备在关机状态下,当USB接口40由USB线接入外部设备时,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被触发,电源管理模块20输出系统电压进行供电,主控模块30得电工作并控制便携式设备开机。从而当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被触发,且主控模块30检测到USB接口40有外部设备插入时,主控模块30判断出此时是USB触发开机方式,而不是按键触发开机方式;当只有电源管理模块20的开机控制端被触发,而主控模块30没有检测到USB接口40接入外部设备时,主控模块30判断出此时是按键触发开机方式,由此当便携式设备被触发开机时,可以区分便携式设备开机的原因是按键触发或者是USB触发。
再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机电路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源管理模块20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第一电容C1、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一电阻R1,其中,第一三极管Q1为NPN三极管。
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与按键10的一端连接,且经由第一电容C1接地,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脚Vout与主控模块30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按键10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逻辑处理模块50的输出端连接,且经由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30包括微控制器U2、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其中,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构成微控制器U2的复位回路。
微控制器U2的电源脚VCC与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脚Vout连接,微控制器U2的接地脚GND接地,微控制器U2的复位脚RST经由第二电阻R2与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脚Vout连接,且经由第二电容C2接地,微控制器U2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1与逻辑处理模块5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逻辑处理模块50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Vbat、异或门U3、与门U4、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其中,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均为NPN三极管。
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微控制器U2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1连接,且经由第五电阻R5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且经由第四电阻R4与工作电压输入端Vbat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异或门U3的第一输入脚A1连接,且经由第三电阻R3与工作电压输入端Vbat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异或门U3的第二输入脚B1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连接,异或门U3的输出脚Y1与与门U4的第一输入脚A2连接;与门U4的第二输入脚B2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连接,与门U4的输出脚Y2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具体地,逻辑处理模块50还包括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异或门U3的第二输入脚B1连接,且经由第七电阻R7接地。
具体地,逻辑处理模块50还包括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与门U4的第二输入脚B2连接,且经由第九电阻R9接地。
具体地,逻辑处理模块50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异或门U3的第一输入脚A1连接,且经由第三电阻R3与工作电压输入端Vbat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USB检测模块60包括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器U2的第二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2(微控制器U2的第二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2作为主控模块30的USB检测端)连接,且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经由第十一电阻R11接地。
本实用新型开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具体描述如下:
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在外部下降沿触发(即低电平触发)时,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脚Vout有电压输出,电源管理芯片U1在空闲状态下(即没有被触发),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呈高电平。微控制器U2初始化时,微控制器U2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1呈低电平。
便携式设备在关机状态下,若按键10被按下,则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被拉为低电平,即按键10按下触发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脚Vout输出系统电压Vsys,该系统电压Vsys经过由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组成的复位回路后输入到微控制器U2的复位脚RST,微控制器U2被复位,系统电压Vsys给微控制器U2供电,微控制器U2得电后启动工作,并控制便携式设备开机,电源管理芯片U1输出的系统电压Vsys给便携式设备的工作负载供电,实现便携式设备在关机状态下的按键触发开机。在便携式设备开机后按键10再次被按下时,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按键10弹起后电源使能脚Pow_on呈高电平),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再次被触发,电源管理模块20停止输出系统电压Vsys并进入关机状态,实现便携式设备在开机状态下的按键触发关机。
便携式设备在关机状态下,若USB接口40没有接入外部设备,且按键10没有被按下,则微控制器U2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1为低电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获得偏置电压,第三三极管Q3导通,从而异或门U3的第一输入脚A1为低电平(逻辑0),由于外部设备没有供电,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的电压为零,异或门U3的第二输入脚B1为低电平(逻辑0),根据异或门U3的特性,此时异或门U3的输出脚Y1输出低电平(逻辑0),从而与门U4的第一输入脚A2为低电平(逻辑0),又由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的电压为零,与门U4的第二输入脚B2为低电平(逻辑0),根据与门U4的特性,此时与门U4的输出脚Y2输出低电平(逻辑0),从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1截止,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仍为高电平,处于没有被触发状态。
便携式设备在关机状态下,若USB接口40由USB线接入外部设备,且按键10没有被按下,则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输入的电压经过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分压后输入到异或门U3的第二输入脚B1,异或门U3的第二输入脚B1为高电平(逻辑1),由于微控制器U2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1的初始状态为低电平,此时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四电阻R4获得偏置电压,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为高电平,第三三极管Q3导通,从而异或门U3的第一输入脚A1为低电平(逻辑0),此时异或门U3的输出脚Y1输出高电平(逻辑1)。从而与门U4的第一输入脚A2为高电平(逻辑1),由于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输入的电压经过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分压后输入到与门U4的第二输入脚B2,与门U4的第二输入脚B2为高电平(逻辑1),此时与门U4的输出脚Y2输出高电平(逻辑1)。从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导通,将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拉为低电平,即触发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输出脚Vout输出系统电压Vsys,该系统电压Vsys经过由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C2组成的复位回路后,输入到微控制器U2的复位脚RST,微控制器U2被复位,系统电压Vsys给微控制器U2供电,微控制器U2得电后启动工作,并控制便携式设备开机,电源管理芯片U1输出的系统电压Vsys给便携式设备的工作负载供电,实现便携式设备在关机状态下的USB触发开机。
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输入的电压经过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分压后输入到微控制器U2的第二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2,此时输入到微控制器U1的第二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2的检测信号为高电平,微控制器U1识别出USB接口40有外部设备插入,从而当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被触发,且微控制器U1检测到USB接口40有外部设备插入时,微控制器U1判断出此时是USB触发开机方式。
便携式设备开机后,若只是单纯使用USB充电(与USB接口40连接的外部设备给便携式设备充电),而不对便携式设备进行其他操作,则微控制器U2仅仅控制部分显示模块运行,而不是便携式设备整个系统完全运行,如仅控制开机指示模块和充电状态显示模块运行,从而能够降低充电时的功耗。
便携式设备开机后,微控制器U2通过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GPIO1输出高电平的控制信号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2导通,将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拉为低电平,使得第三三极管Q3截止,异或门U3的第一输入脚A1通过第三电阻R3获得偏置电压,此时异或门U3的第一输入脚A1为高电平(逻辑1)。便携式设备在开机状态下,若外部设备从USB接口40拔出,则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的电压为零,异或门U3的第二输入脚B1变为低电平(逻辑0),此时异或门U3的输出脚Y1输出高电平(逻辑1)。从而与门U4的第一输入脚A2为高电平(逻辑1),又由于USB接口40的供电端Vbus的电压为零,与门U4的第二输入脚B2变为低电平(逻辑0),此时与门U4的输出脚Y2输出低电平(逻辑0)。从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1截止,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变为高电平。由此,在外部设备从USB接口40拔出后,若按键10没有被按下,则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源使能脚Pow_on不会被触发,便携式设备将不会关机,从而在使用USB充完电,拔出外部设备后,便携式设备不会关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便携式设备,该便携式设备具有开机电路,该开机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均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设备的开机电路,包括按键、电源管理模块和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SB接口,以及用于根据所述主控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和所述USB接口的状态,输出相应的逻辑电平至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USB触发控制端的逻辑处理模块;所述逻辑电平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是否触发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开机控制端与所述按键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USB触发控制端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第一电容、第一三极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使能脚与所述按键的一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脚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按键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使能脚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微控制器、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
所述微控制器的电源脚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接地脚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复位脚经由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二电容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包括工作电压输入端、异或门、与门、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且经由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异或门的第二输入脚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异或门的输出脚与所述与门的第一输入脚连接;
所述与门的第二输入脚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与门的输出脚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异或门的第二输入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七电阻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与门的第二输入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九电阻接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异或门的第一输入脚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机电路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USB接口状态并将检测信号反馈至所述主控模块的USB检测模块;
所述USB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USB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USB检测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检测模块包括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接口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USB检测端连接,且经由所述第十一电阻接地。
10.一种便携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开机电路。
CN201320651636.3U 2013-10-21 2013-10-21 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0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1636.3U CN203520298U (zh) 2013-10-21 2013-10-21 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1636.3U CN203520298U (zh) 2013-10-21 2013-10-21 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0298U true CN203520298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9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5163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0298U (zh) 2013-10-21 2013-10-21 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202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1771A1 (zh) * 2014-10-22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机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6502151A (zh) * 2016-11-03 2017-03-15 武汉博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软件锁控开关机电路
CN113347011A (zh) * 2021-04-20 2021-09-03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系统及通信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1771A1 (zh) * 2014-10-22 2016-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开机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6502151A (zh) * 2016-11-03 2017-03-15 武汉博激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软件锁控开关机电路
CN113347011A (zh) * 2021-04-20 2021-09-03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系统及通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3124U (zh) 一种单接口移动电源、蓝牙键盘及保护套
CN203387203U (zh) 一种具有usb otg功能的充电切换系统
CN202798027U (zh) 一种单usb接口的双向供电电路
CN209103135U (zh) 基于单片机应用的开机电路
CN103338029B (zh) 一种自动复位装置
CN106532801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唤醒电路
CN103973287A (zh) 开关机电路
CN203520298U (zh) 开机电路和便携式设备
CN205178880U (zh) 一种开关控制装置
CN202423741U (zh) 人体感应防触电插座
CN103427821B (zh) 实现零待机电流的电源管理装置
CN105680513B (zh) 一种具有供电电路的电子装置
CN206180986U (zh) 一种复位触发电路及耳机
CN203387480U (zh) 一种自动复位装置
CN105897240A (zh) 一种具备硬件强制关机功能的单键软开关机电路
CN206270863U (zh) Cmos数据清除装置及计算机
CN209516686U (zh) 一种微处理器工作控制电路
CN204697033U (zh) 系统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7184438U (zh) 开关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3013261U (zh) 一种智能型移动硬盘
CN205945119U (zh) 具有负载自动识别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5335900U (zh) 电子设备及其对外充电检测电路
CN212965358U (zh) 一种具有负载接入自动唤醒功能的断线检测电路及充电宝
CN209448720U (zh) 一种电器复位电路及电器设备
CN114285128A (zh) 户外设备供电控制电路、户外设备供电系统及户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