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5638U -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5638U
CN203515638U CN201320685096.0U CN201320685096U CN203515638U CN 203515638 U CN203515638 U CN 203515638U CN 201320685096 U CN201320685096 U CN 201320685096U CN 203515638 U CN203515638 U CN 203515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communicated
supply
water pump
storag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850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粱
沈斌
刘新蕾
秦宪礼
于佳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206850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5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5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56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它涉及一种蓄冷降温装置,以解决现有用于煤矿高温热害的降温装置,存在系统复杂、安装维护管理困难、成本高的问题,它包括风机、第一供水泵、第二供水泵、第三供水泵、局部通风机、喷淋管、喷淋器、喷淋风室、蓄冷槽、温度计、液位计和保温层;蓄冷槽布置在井下的硐室内,蓄冷槽的外表面和硐室的内表面均涂有保温层,喷淋器布置在喷淋风室内,喷淋管布置在蓄冷槽的上部,第一供水泵的入口与井下水仓连通,第一供水泵的出口与蓄冷槽连通,第二供水泵的入口与蓄冷槽连通,第二供水泵的出口与喷淋器连通,第三供水泵的入口与喷淋风室连通,第三供水泵的出口与喷淋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煤矿高温热害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冷降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井高温热害控制的蓄冷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矿高温热害最严重的国家也是高温热害矿井最多的国家。根据目前煤炭资源开采状况,我国东部矿井正以每10年100~250m的速度发展,由于深部矿井原始岩温的升高,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矿山热害问题。目前在矿井的热害控制方面,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是大型机组制冷降温,系统复杂,不易管理,而且基建、安装、维护、管理和操作不方便,安全性较差。大型机组制冷降温系统由于制冷效率低,导致其降温运行费用较高。当前煤矿降温装置一般采用大型矿用空调系统降温,成本高,管理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用于煤矿高温热害的降温装置,存在系统复杂、安装维护管理困难、成本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包括风机、第一供水泵、第二供水泵、第三供水泵、局部通风机、喷淋管、喷淋器、喷淋风室、蓄冷槽、温度计、液位计和保温层;蓄冷槽布置在井下的硐室内,蓄冷槽的外表面和硐室的内表面均涂有保温层,喷淋器布置在喷淋风室内,喷淋管布置在蓄冷槽的上部,蓄冷槽内安装有温度计和液位计,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地面连通,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硐室连通,第一供水泵的入口与井下水仓连通,第一供水泵的出口与蓄冷槽连通,第二供水泵的入口与蓄冷槽连通,第二供水泵的出口与喷淋器连通,第三供水泵的入口与喷淋风室连通,第三供水泵的出口与喷淋管连通,局部通风机的进风口与喷淋风室连通,局部通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工作面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冬季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风机把地面的冷空气送入硐室内,以冰的形式把自然冷源(冷空气)蓄积起来,通过控制冷量的释放进行矿井降温,自然冷源清洁,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资源,节约电能,煤矿热害的降温成本大大降低,环保效益也十分明显。
(2)、蓄冷槽内安装了温度计,蓄冷时能够对蓄冷槽内水或者冰的温度进行适时监测。
(3)、本实用新型将井下水仓内的水通过第一供水泵向蓄冷槽内供水,通过液位计测量蓄冷槽中的水位高度,随时对其内水位进行调整,管理维护简单。
(4)、蓄冷用水为井下水仓内的矿井积水,减少了水的排放工作,属于废水利用,更经济,成本更低,管理安装维护简单。
(5)、该装置通过喷涂保温层来进行保温设计,使蓄冷槽的冷损少,大部分冷量得以保存至夏季,管理运行简单。
(6)、夏季时,蓄冷槽中的冰融化成冷水,冷水通过第二供水泵和喷淋器通入喷淋风室内把冷量传递给空气,然后通过局部风机供给工作面进行降温,同时喷淋风室内热交换完成之后的积水由第三供水泵送至蓄冷槽内继续融冰释放冷量。
(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性好。依据我国北方煤矿冬季气候冷资源丰富,开发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自然蓄冷降温装置,能够对高温矿井的各工作地点进行降温,改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装置开发设计,不仅能够解决矿井降温费用高昂的问题,而且还对促进我国煤矿降温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包括风机1、第一供水泵10、第二供水泵11、第三供水泵12、局部通风机6、喷淋管5、喷淋器13、喷淋风室7、蓄冷槽4、温度计8、液位计9和保温层3;蓄冷槽4布置在井下的硐室2内,蓄冷槽4的外表面和硐室2的内表面均涂有保温层5,喷淋器13布置在喷淋风室7内,喷淋管5布置在蓄冷槽4的上部,蓄冷槽4内安装有温度计8和液位计9,风机1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地面连通,风机1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硐室2连通,第一供水泵10的入口与井下水仓16连通,第一供水泵10的出口与蓄冷槽4连通,第二供水泵11的入口与蓄冷槽4连通,第二供水泵11的出口与喷淋器13连通,第三供水泵12的入口与喷淋风室7连通,第三供水泵12的出口与喷淋管5连通,局部通风机6的进风口与喷淋风室7连通,局部通风机6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工作面14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层3为聚氨酯保温层。如此设置,保证了蓄冷槽的冷量损失大大减少,很大一部分冷量得以保存,冷量损失减少了90%以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保温层3为聚苯乙烯隔热保温层。如此设置,保证了蓄冷槽的冷量损失大大减少,很大一部分冷量得以保存,冷量损失减少了80%以上。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温度计8为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如此设置,测温范围大,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液位计9为电阻式液位计。如此设置,可以定点液位控制,也可以进行连续测量,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对自然冷资源进行蓄冷,通过蓄冷、释冷对矿井工作面进行降温。其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①、利用矿井浅部废弃巷道15建立硐室,并喷涂保温层降低冷量的损失。
②、季冬季蓄冷时,首先启动供水泵把井下水仓的水送至蓄冷槽,通过液位计观察控制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停止供水。
③、启动风机把地面的冷空气经巷道15送入蓄冷硐室内,使蓄冷槽中水的凝结成冰,把自然冷源蓄积起来。
④、温度计对蓄冷槽内水或者冰的温度进行实施测量,达到蓄冷量要求后,停止风机供冷,冷量损失到一定程度时,开启风机继续供冷。
⑤、夏季释冷降温时,蓄冷槽中的冰融化成冷水通过水泵送至喷淋风室,在喷淋风室内把冷量传递给空气。
⑥、通过局部风机把喷淋风室中的冷风供给工作面进行降温,同时喷淋风室内完成热交换的积水一部分由水泵送至蓄冷槽内继续融冰释放冷量。
⑦、喷淋风室另一部分冷水通过管道供给工作面14用来进行湿式作业,同时起到降温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风机(1)、第一供水泵(10)、第二供水泵(11)、第三供水泵(12)、局部通风机(6)、喷淋管(5)、喷淋器(13)、喷淋风室(7)、蓄冷槽(4)、温度计(8)、液位计(9)和保温层(3);蓄冷槽(4)布置在井下的硐室(2)内,蓄冷槽(4)的外表面和硐室(2)的内表面均涂有保温层(5),喷淋器(13)布置在喷淋风室(7)内,喷淋管(5)布置在蓄冷槽(4)的上部,蓄冷槽(4)内安装有温度计(8)和液位计(9),风机(1)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地面连通,风机(1)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硐室(2)连通,第一供水泵(10)的入口与井下水仓(16)连通,第一供水泵(10)的出口与蓄冷槽(4)连通,第二供水泵(11)的入口与蓄冷槽(4)连通,第二供水泵(11)的出口与喷淋器(13)连通,第三供水泵(12)的入口与喷淋风室(7)连通,第三供水泵(12)的出口与喷淋管(5)连通,局部通风机(6)的进风口与喷淋风室(7)连通,局部通风机(6)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工作面(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为聚氨酯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为聚苯乙烯隔热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计(8)为热电阻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9)为电阻式液位计。
CN201320685096.0U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5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5096.0U CN203515638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5096.0U CN203515638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5638U true CN203515638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4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8509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5638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563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668A (zh) * 2016-04-03 2016-06-08 河南理工大学 巷帮截流式矿井降温方法及降温系统
CN109163466A (zh) * 2018-09-01 2019-01-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地下废弃井巷储冷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4468413A (zh) * 2022-02-10 2022-05-1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液冷式空调服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9668A (zh) * 2016-04-03 2016-06-08 河南理工大学 巷帮截流式矿井降温方法及降温系统
CN109163466A (zh) * 2018-09-01 2019-01-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地下废弃井巷储冷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09163466B (zh) * 2018-09-01 2019-12-17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地下废弃井巷储冷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4468413A (zh) * 2022-02-10 2022-05-1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一种液冷式空调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15638U (zh) 一种用于矿井的蓄冷降温装置
CN105698352A (zh) 利用太阳能实现溶液再生的冬夏双高效热源塔及换热方法
CN201903221U (zh) 太阳能、热泵与毛细管网复合热水采暖制冷装置
CN101762177B (zh) 自然通风盐水冷却塔
CN104566598A (zh) 土壤源热泵供暖地板采暖复合系统
CN201828185U (zh) 敞开式冷却塔的防冻结构
CN204141685U (zh) 一种二级加热的热泵制热储热装置
CN203053089U (zh) 矿井回风源低温热能回收系统
CN202018097U (zh) 串联式循环回路蜂窝集热器集热地温空调系统
CN202108533U (zh) 矿井降温和降粉尘装置
CN204648717U (zh) 防冻太阳能供水装置
CN206919499U (zh) 水循环冷冻库
CN204006447U (zh) 一种地源热泵系统
CN102466284A (zh) 串联式循环回路蜂窝集热器集热地温空调系统
CN204043241U (zh) 太阳能蓄能冷热源风能塔热泵系统
CN106258834A (zh) 一种利用空气制水的太阳能灌溉设备和方法
CN202350368U (zh) 利用空气热能向地下井水蓄热的装置
CN112555961A (zh) 一种保持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地源侧长期热平衡的方法
CN204388187U (zh) 土壤源热泵供暖地板采暖复合系统
CN201892279U (zh)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CN201935505U (zh) 一种地下冷库自然风循环系统
CN205137046U (zh) 一种气柜水封防冻装置
CN206247701U (zh) 一种离心式水源热泵的蓄水改造装置
CN204202007U (zh) 太阳能供暖农宅
CN204572043U (zh) 一种可保温的寒区隧道消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0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