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02646U -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02646U
CN203502646U CN201320532787.7U CN201320532787U CN203502646U CN 203502646 U CN203502646 U CN 203502646U CN 201320532787 U CN201320532787 U CN 201320532787U CN 203502646 U CN203502646 U CN 203502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iron
clad
coil
magnetit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27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27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02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02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0264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设置的磁轭铁壳,磁轭铁壳内设置有磁石和绕设有线圈的透镜载体,透镜载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后簧片,所述磁轭铁壳为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结构的磁轭铁壳对称设有四组磁石,透镜载体外对称设有四个线圈,每个线圈与一组磁石位置相对应。底座内还设有一PCB板,该PCB板设有四个控制端,每个控制端与一个线圈电连接,该PCB板还设有外接引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抖性能好,提高了透镜载体运动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或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登设备上以驱动镜头移动从而调节焦距的光学防抖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产品的功能多样化,配备有摄像机或照相机的数码设备,如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得到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上述摄像机或者照相机,通常会采用焦距可调或者自动对焦的镜头,而调节的过程则是改变镜头的位置,用于驱动镜头移动通常是用驱动马达。
传统的照相机其调节焦距的驱动装置通常包括步进电机、齿轮、凸轮以及连杆等构件组成,如中国专利文献CN2938165Y公开的一种具有稳定自动对焦功能的镜头结构,包括壳体、马达、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镜头模块及弹性组件,所述马达设置于该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该壳体内并固定于该马达的轴心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与该第一齿轮垂直地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二齿轮的上表面具有一螺旋状斜面,所述镜头模块设置于该壳体内,并且镜头模块具有一与第二齿轮的螺旋状斜面接触的凸块。其中涉及电机、两个齿轮、壳体、螺旋斜面、凸块、镜头模块等众多部件,使得照相机的尺寸较大,传动负载,因此很难适应小型化的趋势。
为了适应照相机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多地采用一种利用磁场产生动力的驱动装置。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ZL200410017724.3的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所公开的方案中,包括一安装在底座上的筒状磁轭环,该磁轭环内安置有磁石和线圈,该线圈内周侧设置有带透镜支撑体的透镜;所述磁石和线圈安置在该磁轭环内部,该线圈固定在该磁轭环内周侧的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上,该透镜支撑体伸入所述筒状磁轭环内并可在该磁轭环中移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它们的外周侧端部与所述磁轭环的前侧固定连接,还有一小帽,该小帽将所述前侧簧片内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透镜支撑体前侧上,还有一框架,该框架将所述前侧簧片外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磁轭环的前侧上。
上述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磁石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安置在磁轭环中间的透镜支撑体受到平行的电磁力作用产生位移,同时安置在透镜支撑体的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在透镜支撑体上的电磁力和簧片弹力达到平衡时,该透镜支撑体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即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力相抗于所述前侧簧片和后侧簧片的作用力,驱使所述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
上述透镜驱动装置虽然能够通过其前后两侧簧片限制透镜支撑体移动,使之具有耐颠簸与冲击性能,但是由于磁石和线圈都是一个整体,由于磁石和线圈本身的差异性导致导电线圈在磁场中产生的推力不均匀,因此会造成抖动,影响画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抖性能好的光学防抖马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设置的磁轭铁壳,磁轭铁壳内设置有磁石和绕设有线圈的透镜载体,透镜载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后簧片,所述磁轭铁壳为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结构的磁轭铁壳对称设有四组磁石,透镜载体外对称设有四个线圈,每个线圈与一组磁石位置相对应。底座内还设有一PCB板,该PCB板设有四个控制端,每个控制端与一个线圈电连接,该PCB板还设有外接引脚。磁轭铁壳的前端还设有一框架,磁轭铁壳和框架之间设有前簧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线圈与磁石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1mm,以便克服同心度的要求以及现代机械加工的要求,降低磁阻造成的推力损失。
光学防抖马达的原理是通过法拉第左手法则的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产生力,利用该移动力完成对镜头载体的推动。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方形结构的磁轭铁壳的四个角内分别设有一组磁石,并在透镜载体外设置与所述四组磁石对应的四个线圈,四个线圈分别通过PCB板的一个控制端与外接控制单元连接。这样外接控制单元将电流通入四个线圈,使其在各自对应的磁石产生的磁场中产生力,使得四个线圈产生四个大小相等的力,由于四个线圈对称设置,因此推动镜头载体平衡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抖性能好,提高了透镜载体运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爆破图。
图2为磁石设置在磁轭铁壳内的示意图。
图3为框架内设置前簧片的示意图。
图4为底座和载体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包括底座1,与底座1配合设置的磁轭铁壳6,磁轭铁壳6内设置有磁石5和绕设有线圈3的透镜载体4,透镜载体4与底座1之间设有后簧片2,所述磁轭铁壳6为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结构的磁轭铁壳6对称设有四组磁石5,透镜载体4外对称设有四个线圈3,每个线圈3与一组磁石5位置相对应。如图所示,该线圈位于磁石和透镜载体4之间,且线圈与磁石呈垂直方向设置。底座1内还设有一PCB板9,该PCB板9设有四个控制端,每个控制端与一个线圈3电连接,该PCB板9还设有外接引脚10。磁轭铁壳的前端还设有一框架8,磁轭铁壳6和框架8之间设有前簧片7。PCB板9与磁轭铁壳6之间设有绝缘片。所述四组磁石分设在所述磁轭铁壳的四个角上,每组磁石包括上下两个磁石,位于上方的四个磁石为某一极性,位于下方的四个磁石为相反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四组磁石设置在磁轭铁壳的四个角内,每组磁石包括前后设置的两块磁石。两块磁石间也可以设计为同一块磁石,设计成两极充磁。本实用新型将四角的八块磁石分成两层,第一层的磁场极性都是靠线圈侧N极,靠磁轭侧为S极,第二层的磁场极性都是靠线圈侧S极,靠磁轭侧为N极,线圈的U型结构的两端分别对应了磁石的N极与S极。因为U形线圈通电的时候,两端的电流方向是相反的,所以需要对应不同的极性。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方形结构的磁轭铁壳的四个角内分别设有一磁石,并在透镜载体外设置与所述四组磁石对应的四个线圈,四个线圈分别通过PCB板的一个控制端与外接控制单元连接。这样外接控制单元将电流通入四个线圈,使其在各自对应的磁石产生的磁场中产生力,通过调节四个线圈内的电流大小,使得四个线圈产生四个大小相等的力,由于四个线圈对称设置,因此推动镜头载体平衡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抖性能好,提高了透镜载体运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马达有四组线圈,8块磁石,磁石的极性为同一高度的磁石为一组极性,另一高度的四组磁石为相反极性。理论上四组线圈在阻抗相同,电流相同,磁场相同的情况下,四组线圈产生的推力也是一致的,也就意味着载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也是一致的,因而载体运动的方向以及高度也是一致的。在光学防抖功能开启的时候,四组线圈由于在运动过程中的拍摄,存在一定的抖动,为了消除抖动,可以进行四组线圈通电进行电流控制,达到在抖动过程中的矫正动作。例如,在四个线圈的中心分别设置霍尔元件进行检测,测试其与磁石的位置关系,以便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分别调节四组线圈的电流,使得马达动作平稳,消除抖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设置的磁轭铁壳,磁轭铁壳内设置有磁石和绕设有线圈的透镜载体,透镜载体与底座之间设有后簧片,所述磁轭铁壳为方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结构的磁轭铁壳对称设有四组磁石,透镜载体外对称设有四个线圈,每个线圈与一组磁石位置相对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与磁石之间的间隙不大于0.1mm。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底座内还设有一PCB板,该PCB板设有四个控制端,每个控制端与一个线圈电连接,该PCB板还设有外接引脚。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磁轭铁壳的前端还设有一框架,磁轭铁壳和框架之间设有前簧片。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磁石分设在所述磁轭铁壳的四个角上,每组磁石包括上下两个磁石,位于上方的四个磁石为某一极性,位于下方的四个磁石为相反极性。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防抖马达,其特征在于:PCB板与磁轭铁壳之间设有绝缘片。
CN201320532787.7U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02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2787.7U CN203502646U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2787.7U CN203502646U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02646U true CN203502646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3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2787.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02646U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0264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750A (zh) * 2013-08-29 2013-12-18 上海比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CN108474922A (zh) * 2016-01-07 2018-08-3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光学设备
CN113009707A (zh) * 2021-03-26 2021-06-2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活动机构、摄像模组、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750A (zh) * 2013-08-29 2013-12-18 上海比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CN108474922A (zh) * 2016-01-07 2018-08-3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光学设备
CN108474922B (zh) * 2016-01-07 2021-10-08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光学设备
US11543672B2 (en) 2016-01-07 2023-01-03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13009707A (zh) * 2021-03-26 2021-06-2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活动机构、摄像模组、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4750A (zh)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CN103454749B (zh) 一种闭环透镜驱动马达
CN104993668B (zh) 一种抗磁干扰光学防抖音圈马达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61825B (zh) 镜头驱动机构
WO2014029296A1 (zh) 一种可实现镜头可控倾斜的音圈马达结构
CN104407487A (zh) 一种通过纯平移运动实现光学防抖的音圈马达
CN203365879U (zh) 一种可实现三轴对焦的马达结构
CN103809263B (zh) 新型的镜头移动装置
CN204761268U (zh) 一种抗磁干扰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CN207114992U (zh) 一种可控制多轴运动的音圈马达
CN207114991U (zh) 一种多轴音圈马达
CN203502646U (zh) 一种光学防抖马达
US10156733B2 (en) Lens device
CN203894463U (zh) 一种可同时实现光学变焦和光学防抖的对焦马达
CN105511048A (zh) 一种光学防抖驱动器
CN101527490A (zh) 一种超小型音圈电机
CN105511047A (zh) 一种光学变焦马达
CN102412696B (zh) 一种音圈马达及其组装工艺
CN202956526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04287688U (zh) 一种通过纯平移运动实现光学防抖的音圈马达
CN207117456U (zh) 一种三轴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CN105785550A (zh) 一种新型微型变焦照相驱动装置
WO2022088343A1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10350995U (zh) 音圈马达及使用了该音圈马达的摄像装置
CN205792149U (zh) 一种高效能音圈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ianchen road Qingpu Industrial Park Qi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City, No. 2009, 20179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706 Shanghai city Qingpu district Song Ying Songze Avenue Road No. 665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ILU ELECTRONIC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