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8228U -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8228U
CN203498228U CN201320637225.9U CN201320637225U CN203498228U CN 203498228 U CN203498228 U CN 203498228U CN 201320637225 U CN201320637225 U CN 201320637225U CN 203498228 U CN203498228 U CN 203498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ct
area
wetland
wetland area
surfac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372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佳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6372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8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8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82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该系统按照污水净化的先后顺序以及包括相连的格栅区、好氧微生物降解区、控制阀门、表流湿地区以及潜流湿地区,其中控制阀门为双路阀门,一路与表流湿地区进水管道相连,一路与潜流湿地区进水管道相连;表流湿地区与潜流湿地区之间通过导流渠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控制,在天气转凉时,采用自动关闭表流湿地区水流的方式,方式由于冬季结冰由于表流湿地区结冰而对潜流湿地区的影响,采用本实用新型不影响冬季结冰对污水的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实质是一个综合生态系统,主要应用生态系统中各个共生物种的能量和物质循环的再生作用,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生产潜力,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防止污水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人工建造和控制来运行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湿地上,使污水在湿地土壤缝隙和表面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氧化还原、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其他作用等。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易受气候条件影响,南北差异较大,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温度较低,难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或保证污水处理效果。一般来说采用选取合适的植物,并且要充分考虑项目地植物过冬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旨在解决寒冷地区保证净化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该系统按照污水净化的先后顺序以及包括相连的格栅区、好氧微生物降解区、控制阀门、表流湿地区以及潜流湿地区,其中控制阀门为双路阀门,一路与表流湿地区进水管道相连,一路与潜流湿地区进水管道相连;表流湿地区与潜流湿地区之间通过导流渠连接。
进一步地,该系统在格栅区与好氧微生物降解区之间设置有缓冲沉积区。
进一步地,该系统包括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控制阀门对通路的选择,其中阀门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控制,在天气转凉时,采用自动关闭表流湿地区水流的方式,方式由于冬季结冰由于表流湿地区结冰而对潜流湿地区的影响,采用本实用新型不影响冬季结冰对污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阀门控制器的模块框图;
图中,1为格栅区、2为缓冲沉积区、3为好氧微生物降解区、4为控制阀门、5为表流湿地区、6为潜流湿地区、7为集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该系统按照污水净化的先后顺序以及包括相连的格栅区1、缓冲沉积区2、好氧微生物降解区3、控制阀门4、表流湿地区5以及潜流湿地区6,其中控制阀门4为双路阀门,一路与表流湿地区5进水管道相连,一路与潜流湿地区6进水管道相连;表流湿地区5与潜流湿地区6之间通过导流渠连接。格栅区1用于将体积大的水中杂质进行过滤,通过格栅区1的水流通过落差经水流加急,缓冲沉积区2用于将易沉的物品进行沉积去除,经过缓冲沉积区2的水流缓慢。该系统还包括集水池,集水池与潜流湿地区连接,经过处理后的净水收集到集水池内。
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控制阀门对通路的选择,其中阀门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
在使用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经过比较后,如果温度低于设置的温度,则,将通向表流湿地区5进水管道关闭,将通向潜流湿地区6进水管道打开;当检测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将通向表流湿地区5进水管道打开,将通向潜流湿地区6进水管道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按照污水净化的先后顺序以及包括相连的格栅区、好氧微生物降解区、控制阀门、表流湿地区以及潜流湿地区,其中控制阀门为双路阀门,一路与表流湿地区进水管道相连,一路与潜流湿地区进水管道相连;表流湿地区与潜流湿地区之间通过导流渠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在格栅区与好氧微生物降解区之间设置有缓冲沉积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阀门控制器用于控制控制阀门对通路的选择,其中阀门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
CN201320637225.9U 2013-10-15 2013-10-15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98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7225.9U CN203498228U (zh) 2013-10-15 2013-10-15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7225.9U CN203498228U (zh) 2013-10-15 2013-10-15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8228U true CN203498228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29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3722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98228U (zh) 2013-10-15 2013-10-15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8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82496U (zh) 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
CN203569619U (zh) 用于收集初期雨水、晴天错接污水的短管截流系统
CN203498228U (zh) 一种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CN201878622U (zh) 龟养殖循环系统
CN201809260U (zh) 一种全自动农畜面源水污染处理设备
CN202007436U (zh) 无人化管理的初期雨水分流与收集装置
CN203129317U (zh) 一种用于河道防淤的雨水管泥沙收集装置
CN202054708U (zh) 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
CN106242079A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02899213U (zh) 生活污水收集再次循环利用系统
CN203862023U (zh) 一种污水的污杂物定时清除处理装置
CN20295390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201620094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03890691U (zh) 淡碱池内废碱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2745857B (zh) 一种生态房屋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2717671U (zh) 一种生活污水生态土壤处理系统
CN205152005U (zh) 排污口预处理集成系统
CN103362202A (zh) 初期雨水收集自动切换系统
CN203498984U (zh) 一种雨水弃流系统
CN204182168U (zh) 燃煤电厂浓缩池悬浮物截留装置
CN203725481U (zh) 一种废旧电池有序筛分再生设备
CN201737814U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3451300U (zh) 城市生活污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2535631B (zh)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生态净化的污水、洪水分流系统
CN202101458U (zh) 太阳能管水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