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1869U -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1869U
CN203491869U CN201320541172.0U CN201320541172U CN203491869U CN 203491869 U CN203491869 U CN 203491869U CN 201320541172 U CN201320541172 U CN 201320541172U CN 203491869 U CN203491869 U CN 203491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elastic component
housing
magnet
insulating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411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鸿
吴豪
张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litech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411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1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1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18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电机包括:壳体、上盖、及下盖;壳体与上盖及下盖围合的空间内设置有磁体及电路板,下盖上设置有用于电机与外界电连接的端子,壳体与下盖之间设有导电的第一弹性件,壳体与上盖之间设有导电的第二弹性件;电机还包括:用于使壳体与磁体绝缘的第一绝缘层、及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支撑的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线圈,而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一弹性件与电路板电连接,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分别电连接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端子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壳体的内壁和/或磁体的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能有效防止其短路。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业中到处需要用到驱动装置,尤其是电机(俗称马达)。电机已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周围,例如,跑步机、抽水机、玩具车、抽水装置等。电机通常包括定子及转子(或电枢)两个组件。定子通常包括永久磁铁。电机通常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即通过线圈切割磁铁周围的磁感线,从而产生驱动转矩。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容易产生短路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本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或不构成所谓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电机易出现短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短路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上面的上盖、及固定在壳体下面的下盖;壳体与上盖及下盖围合的空间内设置有磁体及电路板,下盖上设置有用于电机与外界电连接的端子,壳体与下盖之间设置有导电的第一弹性件,壳体与上盖之间设置有导电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电机还包括:用于使壳体与磁体绝缘的第一绝缘层、及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支撑的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线圈,而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一弹性件与电路板电连接,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分别电连接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端子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壳体的内壁和/或磁体的表面。
上述电机中,所述磁体通过磁力吸附于壳体的内壁,所述壳体的内壁全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
上述电机中,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弹性件与壳体绝缘的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弹性件和/或壳体上。
上述电机中,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弹性件与磁体绝缘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弹性件上和/或磁体的表面。
上述电机中,所述磁体的表面全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弹性件中与壳体接触的部位全部覆盖有第二绝缘层。
上述电机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焊接在壳体上。
在上述电机中,所述磁体为多个,且多个磁体均匀的分布于壳体的内壁。
在上述电机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
在上述电机中,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线路板。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头、用于驱动镜头运动的电机及控制电机的芯片,所述电机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芯片与电机的端子电连接,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电机的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中,其主要包括:壳体、上盖、下盖、使壳体与磁体绝缘的第一绝缘层、使第一弹性件与壳体绝缘的第二绝缘层、使第一弹性件与磁体绝缘的第三绝缘层、电路板、支架、端子及固定于支架上的线圈,而且,壳体与下盖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壳体与上盖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所以,线圈可以在磁体产生的磁场中受到驱动力,以带动支架运动,进而可以驱动与支架连接的外界部件运动。而且,其通过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及第三绝缘层使得磁体、壳体、及第一弹性件三者之间相互绝缘,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机内部短路,进而可以提高电机使用寿命及其使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电机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主要包括:壳体10、固定于壳体10上面的上盖20、及固定于壳体10下面的下盖30。上盖20及下盖30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固定于壳体10上(例如,通过胶水或者热熔的方式使上盖20、壳体10及下盖30固定在一起,上述三者之间的固定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从而壳体10、上盖20、及下盖30围合成一闭合空间。壳体10与上盖20及下盖30围合的空间内设置有磁体11及电路板31。下盖30上设置有用于电机与外界电连接的端子33,端子33与电路板31电连接。壳体10与下盖3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1,壳体10与上盖20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1。电机还包括:用于使壳体与磁体绝缘的第一绝缘层、及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支撑的支架,支架32上固定有线圈34。而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电机主要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得线圈34产生驱动力,以驱动外界部件。磁体11用于产生磁场,磁体1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壳体10的各个部位。支架32用于电机与被电机驱动的部件(例如镜头)的连接,即将外界部件(例如镜头)安装于支架32上。端子33与电路板31为电连通,端子33主要用于将外界与电机的电路板31电连接,以给电机提供电源及使电机与外界的电子部件电连接。固定于支架32上的线圈34在磁场中受到力后可以带动支架32及设置于支架32上的外界部件(例如镜头)运动。第一弹性件41通过电路板31上的电连接点与电路板31电连接,且第一弹性件41与线圈34的一接线端电连接,线圈34的另一接线端电连接第二弹性件51。同时,第一绝缘层60设置于壳体10的内壁和/或磁体11的表面。所以,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壳体与磁体之间短路,以防止电机内部短路,进而可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提高使用电机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电机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弹性件41与壳体10绝缘的第二绝缘层70、用于使第一弹性件41与磁体11绝缘的第三绝缘层80。第二绝缘层70设置于第一弹性件41和/或壳体10上,第三绝缘层80设置于第一弹性件41上和/或磁体11的表面。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壳体10的内壁全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60或者磁体11的表面全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60,这样便于一次性的在壳体10和/或磁体11上设置第一绝缘层60,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第二绝缘层70设置于第一弹性件41和/或壳体10上,例如在第一弹性件41中与壳体10接触的部位设置第二绝缘层70,以减少设置第二绝缘层70的工艺及成本。第三绝缘层80设置于第一弹性件41上和/或磁体11的表面。优选地,第一弹性件41中与磁体11接触的部位全部覆盖有第三绝缘层80,这样可以减少设置第三绝缘层80的工艺及成本。绝缘层及设置绝缘层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再次参见图3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电路板31优选为柔性线路板(即FPCB),其厚度较小、体积小、易于弯曲。下面结合一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的原理说明如下: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0为导体,当电机中的端子33与外界部件电连接后(例如电源),外界部件(例如电源)、电路板31、第一弹性件41、线圈34、第二弹性件51、壳体10、及端子33形成完整的回路。因此,当线圈34通电后,线圈34在磁场中受到外力(F=IBL,F为线圈34受到的外力,I为线圈34中流过的电流,B为线圈34所处的磁场的场强,L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长度)而运动,进而线圈34所在的支架32可以随之运动,且支架32带动外界被驱动的部件(例如镜头)转动。而且,其通过第一绝缘层60、第二绝缘层70及第三绝缘层80使得磁体11、壳体10、及第一弹性件41三者之间相互绝缘,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机内部短路。
值得说明的是,位于壳体10与下盖30之间的第一弹性件41可以是位于壳体10的端面与下盖30之间,其也可以是位于壳体10的部分空腔与下盖30的部分空腔内。例如,第一弹性件41的一端与下盖30上的电路板31焊接,第一弹性件41的另一端与支架32上的线圈34连接,而线圈34有一部分位于下盖30的空腔内,线圈34还有一部分位于壳体10的空腔内,故第一弹性件41部分位于壳体10的空腔内且部分位于下盖30的空腔内。同理,位于壳体10与上盖20之间的第二弹性件51可以是位于壳体10的端面与上盖20之间,其也可以是同时位于壳体10的部分空腔及上盖20的部分空腔内。
由于线圈34的两个接线端分别连接第一弹性件41及第二弹性件51,所以,第一弹性件41及第一弹性件41需要具有弹性且能导电,以使得第一弹性件41及第二弹性件51既可以电连接线圈34,又可以随线圈34的运动而运动,进而可以对支架32起到支撑及平衡的作用。第一弹性件41既具有弹性也能导电,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41优选为弹片或弹簧或片簧,即第一弹性件41优选为导电的弹簧或片状的具有弹性的弹片或片簧,以使第一弹性件41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同理,第二弹性件51优选为弹片或弹簧或片簧。优选地,第一弹性件41焊接在电路板31上,第二弹性件51焊接在壳体10上。焊接的固定方式易操作,且使第一弹性件41可以牢靠的固定于电路板31上,第二弹性件51可以牢靠的固定于壳体10上。为了使电机中的磁体11能给线圈34从多个角度提供各种磁场,优选的,磁体11为多个,更优选地,多个磁体11均匀的分布于壳体10的内壁上。磁体11可以通过各种常见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0内,例如,壳体10为金属时,磁体11通过磁力吸附于壳体10的内壁。为了提高第二弹性件51与上盖20之间连接的紧密及可靠性,优选地,电机还包括位于第二弹性件51与上盖20之间的垫片,垫片焊接在第二弹性件51上。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通过电路板31将端子33与第一弹性件41电连接起来,所以,通过电路板31(尤其是柔性线路板)便于快捷的将端子33与第一弹性件41电连接起来,其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头、用于驱动镜头运动的电机及控制电机的芯片,电机为上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芯片与电机的端子电连接,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电机的支架上。所以,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后可以带动支架运动,进而可以带动设置于支架上的镜头运动。同时,该镜头模组中的电机可以有效减少其内部短路的情况,从而可以提高镜头模组的使用寿命及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可以有效防止其内部短路,进而可以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时的安全性。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的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只需很小的电流即可工作,进而电机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上面的上盖、及固定在壳体下面的下盖;
壳体与上盖及下盖围合的空间内设置有磁体及电路板,下盖上设置有用于电机与外界电连接的端子,壳体与下盖之间设置有导电的第一弹性件,壳体与上盖之间设置有导电的第二弹性件;
所述电机还包括:用于使壳体与磁体绝缘的第一绝缘层、及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支撑的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线圈,而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
第一弹性件与电路板电连接,线圈的两个接线端分别电连接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端子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壳体的内壁和/或磁体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通过磁力吸附于壳体的内壁,所述壳体的内壁全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弹性件与壳体绝缘的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弹性件和/或壳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第一弹性件与磁体绝缘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弹性件上和/或磁体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的表面全部覆盖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弹性件中与壳体接触的部位全部覆盖有第二绝缘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焊接在电路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焊接在壳体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多个,且多个磁体均匀的分布于壳体的内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或片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或片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线路板。
10.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用于驱动镜头运动的电机及控制电机的芯片,所述电机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芯片与电机的端子电连接,所述镜头设置于所述电机的支架上。
CN201320541172.0U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1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1172.0U CN203491869U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41172.0U CN203491869U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1869U true CN203491869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62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4117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91869U (zh) 2013-09-02 2013-09-02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18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428A (zh) * 2014-04-08 2018-05-1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器
CN110349923A (zh) * 2019-07-10 2019-10-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cmos芯片柔性支撑结构
CN115190246A (zh) * 2022-08-01 2022-10-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3428A (zh) * 2014-04-08 2018-05-1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器
CN108023428B (zh) * 2014-04-08 2020-07-31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驱动器
CN110349923A (zh) * 2019-07-10 2019-10-1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cmos芯片柔性支撑结构
CN115190246A (zh) * 2022-08-01 2022-10-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26123B2 (ja)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CN1983484B (zh) 带开关件和电子部件的开关设备及该设备的辅助电子电路
CN203491869U (zh)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ITTO20100064U1 (it) Unita' elettronica di controllo, in particolare unita' di controllo della velocita' di un elettroventilatore
CN203457001U (zh) 电机保护监测装置及其应用的电机定子组件和电机
CN104300323A (zh) 连接器组合
CN202815058U (zh) 电流传感器
CN105428155A (zh) 新型自断开关
CN205752055U (zh) 断路器与电器附件的取电结构
JP6297429B2 (ja) 電力量計の開閉器
CN207183194U (zh) 一种电路信息处理用电流过载保护装置
CN203491868U (zh) 一种电机及镜头模组
CN203799968U (zh) 一种多极开关装置
CN207282416U (zh) 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
CN203859068U (zh) 一种新型直插式继电器
CN206516442U (zh) 推拉式微型电磁驱动单元
CN204465311U (zh) 一种对称结构的自发电装置
CN108306476B (zh) 一种发电装置和自发电开关装置
CN209120029U (zh) 能量转换装置及包括其的动力设备
CN203674102U (zh) 一种耐高压的大电流磁保持继电器
CN204180155U (zh) 一种电子设备、摄像头及光学图像稳定驱动装置
CN207338252U (zh) 一种伸缩推动式继电器
CN203536315U (zh) 电磁继电器
CN202816780U (zh) 一体化环保固封极柱
CN2669348Y (zh) 双稳态三相交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IYADI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8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28

Address after: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BYD 518118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ingshan New District No. 3009

Patentee before: Biyadi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litai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Dapeng new Kwai town Yanan Road No. 1 building experimental Byd Co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YD ELECTRONIC COMPON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