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91739U - 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1739U
CN203491739U CN201320530259.8U CN201320530259U CN203491739U CN 203491739 U CN203491739 U CN 203491739U CN 201320530259 U CN201320530259 U CN 201320530259U CN 203491739 U CN203491739 U CN 203491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vider resistance
pin
resistance
circuit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02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朝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ud Power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ud Pow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ud Power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ud Power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02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1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1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17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路领域,提供了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所述充放电电路外接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对电芯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将所述电芯的电压进行升压以通过所述负载接口放电的升压电路;在所述电芯通过所述负载接口放电的放电模式与通过充电接口对所述电芯充电的充电模式之间进行模式切换的充放电切换电路。当充电接口有电源接入时,电芯停止经过充放电切换电路和负载接口向负载放电,电源经过充电接口和充电电路向电芯充电;当充电接口没有电源接入、且负载接口有负载接入时,电芯经过充放电切换电路和负载接口向负载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随着市场对移动电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对移动电源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移动电源都具有电量检测功能,通常采用按键方式触发检测,于此同时,检测输出也以按键方式开启或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电芯进行充电模式/放电模式进行智能切换的充放电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按键进行充电模式/放电模式的切换,操作繁琐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外接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
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对电芯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将所述电芯的电压进行升压以通过所述负载接口放电的升压电路;
与所述充电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以及所述负载接口连接,在所述电芯通过所述负载接口放电的放电模式与通过充电接口对所述电芯充电的充电模式之间进行模式切换的充放电切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对处于所述充电模式或所述放电模式的所述电芯进行保护的电芯保护电路;
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检测所述电芯的电量的电量检测电路;
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电量检测电路连接,显示所述电芯的充电状态和所述电芯的电量的显示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充电芯片、第四滤波电容C4、第十四滤波电阻R14以及接地电阻R15;
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接所述充电接口,所述第四滤波电容C4连接在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输入引脚、电池引脚、充电状态引脚、地引脚以及充电开关引脚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二端、所述电芯BAT1的正极、所述显示电路、地以及所述接地电阻R15的第一端,所述接地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池引脚接所述升压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升压电路包括:
第六滤波电容C6、升压芯片、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第二滤波电容C2、第八储能电容C8以及第九滤波电容C9;
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电芯BAT1的正极和地,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接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池引脚,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引脚和使能引脚均接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出引脚、基准引脚、地引脚以及过流引脚分别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的第一端、地以及所述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接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引脚,所述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的第二端和地,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2和所述第九滤波电容C9并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所述第八储能电容C8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包括:
P型MOS管Q3、第八分压电阻R8、第二分压电阻R2、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PNP型三极管Q2、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第七分压电阻R7、第六分压电阻R6、第十九分压电阻R19、第四分压电阻R4、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第五放大器芯片、第二二极管D2、第三隔直电容C3、第七隔直电容C7、第五NPN型三极管Q5以及第六NPN型三极管Q6;
所述P型MOS管Q3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接所述第八分压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所述第八分压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供电引脚(VCC),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源极,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的第二端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所述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接所述负载接口,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八储能电容C8的负极和所述负载接口,所述第五放大器芯片的电源引脚、地引脚、同相输入引脚、反相输入引脚以及输出引脚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地、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分压电阻R7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七分压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分压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五放大器芯片的反相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所述第三隔直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七隔直电容C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地,所述第十九分压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和地,所述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基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的第一端以及地,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保护电路包括:
电池保护芯片、第一滤波电容C1以及第九分流电阻R9;
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地引脚、电池地引脚以及电源引脚分别接地、所述电芯BAT1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九分流电阻R9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连接在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电池地引脚和电源引脚之间,所述第九分流电阻R9的第一端接所述电芯BAT1的正极。
进一步地,所述检电量检测电路包括:
放大器芯片、上拉电阻R5、第二十六分压电阻R26、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第三分流电阻R3、第七NPN型三极管Q7以及三端稳压芯片;
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放大器芯片的同相输入引脚,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的高电压引脚、低电压引脚以及参考引脚分别接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二端、地以及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十六分压电阻R2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的参考引脚,所述放大器芯片的反相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分别接所述电芯的正极和所述第三分流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三分流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充电芯片的充电状态引脚以及地,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所述显示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电路包括:
第三二极管D3、第五二极管D5、第四二极管D4、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第一分流电阻R1;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为第一接口芯片;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电源引脚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信号地引脚和地引脚均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接口为第二接口芯片;
所述第二接口芯片的电源引脚和地引脚分别接所述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接口芯片的正极数据引脚接负极数据引脚。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上述的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外接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
本实用新型中,当充电接口有电源接入时,电芯停止经过充放电切换电路和负载接口向负载放电,电源经过充电接口和充电电路向电芯充电;当充电接口没有电源接入、且负载接口有负载接入时,电芯经过充放电切换电路和负载接口向负载供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的电路组成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的一种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的组成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外接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
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对电芯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1;
与所述充电电路1连接,将所述电芯的电压进行升压以通过所述负载接口放电的升压电路2;
与所述充电电路1、所述升压电路2以及所述负载接口连接,在所述电芯通过所述负载接口放电的放电模式与通过充电接口对所述电芯充电的充电模式之间进行模式切换的充放电切换电路3。
在本实施例中,当充电接口外接上电源时,充放电切换电路3会检测到有电源的接入,停止电芯通过负载接口对外放电;与此同时,充放电切换电路3切换到充电模式,外接的电源经过充电接口和充电电路1对所述电芯充电。
当充电接口未外接电源,且充放电切换电路3检测到负载接口有负载接入时,充放电切换电路3切换到放电模式,从而所述电芯通过升压电路2、充放电切换电路3以及所述负载接口放电以驱动负载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为了防止所述电芯过充或过放,所述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充电电路1和所述升压电路2连接,对处于所述充电模式或所述放电模式的所述电芯进行保护的电芯保护电路4。
这样,针对所述电芯的充电过程或放电过程,电芯保护电路4实时地进行过充保护或过放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充电电路1和所述升压电路2连接,检测所述电芯的电量的电量检测电路5;
与所述充电电路1和所述电量检测电路5连接,显示所述电芯的充电状态和所述电芯的电量的显示电路6。
这样,电量检测电路5实时检测所述电芯的电量,以避免所述电芯的电能过度使用。与此同时,为了实时提示用户,采用显示电路6显示电芯的电量或通过指示灯以相应的提示;更优的是,针对所述电芯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式,所述显示电路6也提供了相应的提示。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放电电路的一种具体电路,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电芯为电芯BAT1;
所述充电电路1包括:
充电芯片U3、第四滤波电容C4、第十四滤波电阻R14以及接地电阻R15;
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接所述充电接口,所述第四滤波电容C4连接在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充电芯片U3的电源输入引脚VCC、电池引脚BAT、充电状态引脚CHRG、地引脚GND以及充电开关引脚PROG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二端、所述电芯BAT1的正极、所述显示电路6、地以及所述接地电阻R15的第一端,所述接地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充电芯片U3的电池引脚BAT接所述升压电路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充电芯片U3的电池引脚BAT外接引脚BAT+,所述引脚BAT+接所述充电芯片BAT1的正极。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接引脚IN+。
这样,在充电模式下,为了保证向所述充电芯片U3的电源输入引脚VCC提供稳定的电源,预先采用第四滤波电容C4和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对所述充电接口接入的电源进行低通滤波;预先设定接地电阻R15的阻值,以所述充电芯片U3通过电池引脚BAT向所述电芯输出的电流与所述电芯所需的充电电流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充电芯片U3采用型号为SLM4054的充电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升压电路2包括:
第六滤波电容C6、升压芯片U4、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第二滤波电容C2、第八储能电容C8以及第九滤波电容C9;
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电芯BAT1的正极和地,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接所述充电芯片U3的电池引脚BAT,所述升压芯片U4的电源引脚VCC和使能引脚EN均接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升压芯片U4的输出引脚LX、基准引脚PB、地引脚GND以及过流引脚OC分别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的第一端、地以及所述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接所述升压芯片U4的电源引脚VCC,所述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的第二端和地,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2和所述第九滤波电容C9并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所述第八储能电容C8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3。
需要说明的是,预先调整第十七分压电阻R17与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的阻值比,从而调整升压芯片U4的输出引脚LX输出的电压,以通过所述负载接口向所述负载提供匹配的电压。
这样,当负载接口有负载接入时,所述升压芯片U4、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电感L1、第十七分压电阻R17以及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组成的电路将所述电芯的电压升压到与所述负载匹配的电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3包括:
P型MOS管Q3、第八分压电阻R8、第二分压电阻R2、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PNP型三极管Q2、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第七分压电阻R7、第六分压电阻R6、第十九分压电阻R19、第四分压电阻R4、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第五放大器芯片U5、第二二极管D2、第三隔直电容C3、第七隔直电容C7、第五NPN型三极管Q5以及第六NPN型三极管Q6;
所述P型MOS管Q3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接所述第八分压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所述第八分压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供电引脚VCC,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源极,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的第二端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所述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接所述负载接口,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八储能电容C8的负极和所述负载接口,所述第五放大器芯片U5的电源引脚、地引脚、同相输入引脚IN5+、反相输入引脚IN5-以及输出引脚OUT5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地、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分压电阻R7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七分压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分压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五放大器芯片U5的反相输入引脚IN5-和输出引脚OUT5,所述第三隔直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七隔直电容C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地,所述第十九分压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和地,所述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基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的第一端以及地,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第一端接引脚IN+。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均接引脚K。
这样,当充电接口有电源接入时,引脚IN+为高电平,第六NPN型三极管Q6截止,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拉低为低电平,从而第五NPN型三极管Q5截止,从而,P型MOS管Q3截止;从而,电芯BAT1停止经过充放电切换电路3和负载接口向负载放电;与此同时,电源经过充电接口和充电电路1向电芯BAT1充电。
当充电接口没有电源接入、且负载接口有负载接入时,第二十分压电阻R20存在电压,从而,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足以导通第一PNP型三极管Q1,从而,可以通过供电引脚VCC向显示电路6、电量检测电路5以及充放电切换电路3等充放电电路中的电路供电。与此同时,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存在电压,从而,第五放大器芯片U5的同相输入引脚IN5+的电位值大于反相输入引脚IN5-的电位值,第五放大器芯片U5的高电位使得第五NPN型三极管Q5导通,引脚K拉低到低电位,从而,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电压足以导通第二PNP型三极管Q2;与此同时,引脚K为低电位,P型MOS管Q3导通,从而,电芯经过升压电路2和N型MOS管Q3向负载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电芯保护电路4包括:
电池保护芯片U1、第一滤波电容C1以及第九分流电阻R9;
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地引脚VM、电池地引脚GND以及电源引脚VDD分别接地、所述电芯BAT1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九分流电阻R9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连接在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1的电池地引脚GND和电源引脚VDD之间,所述第九分流电阻R9的第一端接所述电芯BAT1的正极。
这样,在电芯充电/放电时,为了防止所述电芯进行过充/过放,采用电池保护芯片U1对所述电芯进行保护。
优选的是,电池保护芯片U1采用XB8358D型号的电池保护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检电量检测电路5包括:
放大器芯片U7、上拉电阻R5、第二十六分压电阻R26、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第三分流电阻R3、第七NPN型三极管Q7以及三端稳压芯片U6;
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放大器芯片U7的同相输入引脚IN7+,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6的高电压引脚、低电压引脚以及参考引脚分别接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二端、地以及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十六分压电阻R2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6的参考引脚,所述放大器芯片U7的反相输入引脚IN7-和输出引脚OUT7分别接所述电芯的正极和所述第三分流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三分流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充电芯片U3的充电状态引脚CHRG以及地,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所述显示电路6;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显示电路6包括:
第三二极管D3、第五二极管D5、第四二极管D4、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第一分流电阻R1;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
需要说明的是,由三端稳压芯片U6、压电阻R26以及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组成的电路向所述放大器芯片U7的同相输入引脚IN7+提供基准电压;
这样,当在充电模式下,开始充电时,电芯BAT1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所述放大器芯片U7的输出引脚OUT7输出高电平,第七NPN型三极管Q7导通,从而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不亮;当电芯充电充满时,电芯BAT1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放大器芯片U7的输出引脚OUT7输出低电平,第七NPN型三极管Q7截止,从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发光二极管LED1不亮。同理,在放电模式下,电芯BAT1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发光二极管LED1不亮;电芯BAT1的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发光二极管LED1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不亮。
优选的是,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6采用型号为KA431的三端稳压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充电接口为第一接口芯片USB1;所述第一接口芯片USB1的电源引脚VCC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接口芯片USB1的信号地引脚SGND和地引脚GND均接地。
这样,当第一接口芯片USB1有电源接入时,第一接口芯片USB1的电源引脚VCC为高电平,从而引脚IN+为高电平。
优选的是,所述充电接口为MICRO USB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负载接口为第二接口芯片USB2;所述第二接口芯片USB2的电源引脚VCC和地引脚GND分别接所述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接口芯片USB2的正极数据引脚D+接负极数据引脚D-。
这样,当第二接口芯片USB2有负载接入时,第二十分压电阻R20和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均存在电压。
优选的是,所述负载接口为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上述的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外接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充电接口有电源接入时,电芯BAT1停止经过充放电切换电路和负载接口向负载放电,电源经过充电接口和充电电路向电芯BAT1充电;当充电接口没有电源接入、且负载接口有负载接入时,电芯BAT1经过充放电切换电路和负载接口向负载供电。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外接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 
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通过所述充电接口对电芯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 
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将所述电芯的电压进行升压以通过所述负载接口放电的升压电路; 
与所述充电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以及所述负载接口连接,在所述电芯通过所述负载接口放电的放电模式与通过充电接口对所述电芯充电的充电模式之间进行模式切换的充放电切换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对处于所述充电模式或所述放电模式的所述电芯进行保护的电芯保护电路; 
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连接,检测所述电芯的电量的电量检测电路; 
与所述充电电路和所述电量检测电路连接,显示所述电芯的充电状态和所述电芯的电量的显示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充电芯片、第四滤波电容C4、第十四滤波电阻R14以及接地电阻R15; 
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接所述充电接口,所述第四滤波电容C4连接在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源输入引脚、电池引脚、充电状态引脚、地引脚以及充电开关引脚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二端、所述电芯的正极、所述显示电路、地以及所述接地电阻R15的第一端,所述接地电阻R15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池引脚接所述升压电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 
第六滤波电容C6、升压芯片、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电感L1、第一二极 管D1、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第二滤波电容C2、第八储能电容C8以及第九滤波电容C9; 
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电芯的正极和地,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接所述充电芯片的电池引脚,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引脚和使能引脚均接所述第六滤波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升压芯片的输出引脚、基准引脚、地引脚以及过流引脚分别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的第一端、地以及所述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接所述升压芯片的电源引脚,所述第十六限流电阻R1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分压电阻R1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十七分压电阻R17的第二端和地,所述第二滤波电容C2和所述第九滤波电容C9并联后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地之间,所述第八储能电容C8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切换电路包括: 
P型MOS管Q3、第八分压电阻R8、第二分压电阻R2、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PNP型三极管Q2、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第七分压电阻R7、第六分压电阻R6、第十九分压电阻R19、第四分压电阻R4、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第五放大器芯片、第二二极管D2、第三隔直电容C3、第七隔直电容C7、第五NPN型三极管Q5以及第六NPN型三极管Q6; 
所述P型MOS管Q3的栅极、源极以及漏极分别接所述第八分压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以及所述第八分压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栅极和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供电 引脚(VCC),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源极,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以及所述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第十一分压电阻R11的第二端接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所述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所述P型MOS管Q3的漏极接所述负载接口,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八储能电容C8的负极和所述负载接口,所述第五放大器芯片的电源引脚、地引脚、同相输入引脚、反相输入引脚以及输出引脚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地、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第七分压电阻R7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第七分压电阻R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分压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五放大器芯片的反相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所述第三隔直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七隔直电容C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地,所述第十九分压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2的第一端和地,所述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基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的第一端以及地,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三分压电阻R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保护电路包括: 
电池保护芯片、第一滤波电容C1以及第九分流电阻R9; 
所述电池保护芯片的地引脚、电池地引脚以及电源引脚分别接地、所述电芯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九分流电阻R9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滤波电容C1连接在所 述电池保护芯片的电池地引脚和电源引脚之间,所述第九分流电阻R9的第一端接所述电芯的正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检测电路包括: 
放大器芯片、上拉电阻R5、第二十六分压电阻R26、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第三分流电阻R3、第七NPN型三极管Q7以及三端稳压芯片; 
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放大器芯片的同相输入引脚,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的高电压引脚、低电压引脚以及参考引脚分别接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二端、地以及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十六分压电阻R26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所述上拉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三端稳压芯片的参考引脚,所述放大器芯片的反相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分别接所述电芯的正极和所述第三分流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基极、集电极以及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三分流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充电芯片的充电状态引脚以及地,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接所述显示电路; 
所述显示电路包括: 
第三二极管D3、第五二极管D5、第四二极管D4、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第一分流电阻R1; 
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供电引脚(VCC)和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和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分流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NPN型三极管Q7的集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为第一接 口芯片;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电源引脚接所述第十四滤波电阻R1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接口芯片的信号地引脚和地引脚均接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接口为第二接口芯片; 
所述第二接口芯片的电源引脚和地引脚分别接所述第二十分压电阻R2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十七分压电阻R27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接口芯片的正极数据引脚接负极数据引脚。 
10.一种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充放电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外接充电接口和负载接口。 
CN201320530259.8U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91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0259.8U CN203491739U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0259.8U CN203491739U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1739U true CN203491739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62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025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91739U (zh) 2013-08-28 2013-08-28 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173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482A (zh) * 2015-01-13 2016-08-10 tealstone责任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CN107196378A (zh) * 2017-07-14 2017-09-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电电路与充放电底座
CN111342508A (zh) * 2020-01-20 2020-06-26 广州裕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单口双向的移动电源管理芯片及移动电源
CN111835048A (zh) * 2019-04-22 2020-10-27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电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482A (zh) * 2015-01-13 2016-08-10 tealstone责任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模块的充电装置
CN107196378A (zh) * 2017-07-14 2017-09-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电电路与充放电底座
CN111835048A (zh) * 2019-04-22 2020-10-27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电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1835048B (zh) * 2019-04-22 2022-07-15 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充放电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1342508A (zh) * 2020-01-20 2020-06-26 广州裕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单口双向的移动电源管理芯片及移动电源
CN111342508B (zh) * 2020-01-20 2021-09-21 广州裕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单口双向的移动电源管理芯片及移动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8192A (zh) 一种电子烟usb充电器
CN205725016U (zh) 一种锂电池降压输出及充放电保护系统
CN203491739U (zh) 一种充放电电路以及移动电源
CN103166289A (zh) 一种在充电时检测电池电压的移动终端和检测方法
CN206099459U (zh) 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激活电路
CN205565836U (zh) 一种应急启动电源装置
CN106208225B (zh) 充电电池的充电激活电路
CN204012830U (zh) 移动电源
CN203551749U (zh) 充放电一体式可记忆的蓄电池检测仪
CN208001152U (zh) 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和负载装置
CN201054376Y (zh) 手机保护套充电器
CN102468657B (zh) 一种备用电池充电电路
CN203761085U (zh) 具有过压、欠压、过流、过温保护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1213231Y (zh) 便携移动电源
CN201877851U (zh) 一种备用电池充电电路
CN203933057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移动电源
CN103326433B (zh) 便携式设备供电控制电路及便携式监护仪
CN210111649U (zh) 电池防反接电路及充电器
CN202260535U (zh) 一种具有电量检测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7677490U (zh) 一种自适应充电移动电源
CN203289156U (zh) 新型手机移动电源
CN208571915U (zh) 一种快速放电电路及装置
CN206742902U (zh) 充电宝充电功率自动调节电路
CN206533118U (zh) 低压关断保护电路
CN202363937U (zh) 吸尘器的智能充放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