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8285U -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8285U
CN203468285U CN201320411878.5U CN201320411878U CN203468285U CN 203468285 U CN203468285 U CN 203468285U CN 201320411878 U CN201320411878 U CN 201320411878U CN 203468285 U CN203468285 U CN 203468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ransparent window
movable member
hole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118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均元
刘一琼
王红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118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8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8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82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用于煮饭器的盖体包括:外盖,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透明视窗,其在外盖的外表面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通孔处,以覆盖第一通孔;以及卡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盖上的第一卡持装置和设置在透明视窗上的第二卡持装置,透明视窗安装至外盖时第一卡持装置和第二卡持装置配合而将透明视窗卡持在外盖上。当使用安装有上述盖体的煮饭器烹饪食物时,使用者通过盖体上可拆卸的透明视窗不仅能够随时观察煮饭器内的烹饪情况,还可以随时添加调料等物品,因此在使用煮饭器进行烹饪时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性,提高了生活品质。

Description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煮饭器的盖体。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盖体的煮饭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烹饪用的煮饭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使用煮饭器烹饪时如果使用者能够随时观察煮饭器内的烹饪情况,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煮饭器内的烹饪情况,还能够给使用者带来煮饭的乐趣。另外,当使用者使用煮饭器煲汤时,有时会希望能够随时品尝汤汁的味道或者能够及时添加调料来烹饪出美味的食物,但是利用现有的煮饭器烹饪时需要将盖体整个打开,这样会导致热量散失较大,并且还会影响食物的风味。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煮饭器的盖体,包括:外盖,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透明视窗,其在所述外盖的外表面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处,以覆盖所述第一通孔;以及卡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盖上的第一卡持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透明视窗上的第二卡持装置,所述透明视窗安装至所述外盖时所述第一卡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卡持装置配合而将所述透明视窗卡持在所述外盖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处,所述第一卡持装置包括弹性件和可移动构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盖上,所述可移动构件固定在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所述弹性件能够带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可移动构件构造为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处于所述卡持位置时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持装置相配合,以将所述透明视窗卡持在所述外盖上,且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处于释放位置时能够释放所述透明视窗。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盖中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小尺寸段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台阶孔中,以使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台阶孔带动所述可移动构件移动;设置在所述台阶孔中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固定至所述可移动构件,且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容纳在所述台阶孔的大尺寸段,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二端抵靠所述台阶孔的台阶时处于所述卡持位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处于所述卡持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构件为能够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凹陷部和圆弧形凸起中的一个,且所述第二卡持装置为所述圆弧形凹陷部和所述圆弧形凸起中的另一个。
优选地,所述卡持机构包括卡合凹槽和与其配合的卡合插件,所述第一卡持装置为所述卡合凹槽和所述卡合插件中的一个,且所述第二卡持装置为所述卡合凹槽和所述卡合插件中的另一个,所述透明视窗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盖,以带动所述第二卡持装置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卡持插件在所述第二卡持装置处于所述卡持位置时能够插入所述卡持凹槽,且在所述第二卡持装置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能够脱离所述卡持凹槽。
优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内盖,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盖的内表面,所述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透明视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把手或者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透明视窗和所述外盖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卡持机构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透明视窗包括:可视部,用于观察煮饭器内部的情况;以及连接部,其自所述可视部的周缘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卡持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煮饭器,其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盖体。
当使用安装有上述盖体的煮饭器烹饪食物时,使用者通过盖体上可拆卸的透明视窗不仅能够随时观察煮饭器内的烹饪情况,还可以随时添加调料等物品,因此在使用煮饭器进行烹饪时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性,提高了生活品质。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煮饭器的截面图;
图2为图1所示煮饭器的A部的放大图;
图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盖体的截面图,其中第二卡持装置处于卡持位置;
图3B为图3A所示的盖体的第二卡持装置处于释放位置的截面图;
图3C为图3A所示的盖体的第一通孔内包括有卡持凹槽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盖体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给出了详细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细节。以下详细描述中包含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然而除了这些较佳实施例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下简称盖体)。如图1所示,该盖体10包括外盖100、透明视窗110和卡持机构13,透明视窗110通过卡持机构13可拆卸地安装在外盖100上。
外盖10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01,如图1所示。当将透明视窗110安装至第一通孔101处,将盖体10盖在煮饭器上时能够通过透明视窗110顺利地观察到煮饭器内的情况,从而使得该煮饭器具有可视功能。
透明视窗110在外盖100的外表面上安装在第一通孔101处,如图1和图2所示,透明视窗110设置在第一通孔101处的目的是当将盖体10安装到煮饭器上开始烹饪食物时覆盖住第一通孔101,防止米糊或者汤汁溢到煮饭器的外部,保证煮饭器的相对密封性。另外,还能够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透明视窗110观察到煮饭器内的烹饪情况,提高使用煮饭器烹饪的乐趣,利于使用者及时掌握烹饪的情况。此外,透明视窗110的可拆卸设置方便了盖体10的清洗。
透明视窗110可以任意方式安装在第一通孔101处,只要在使用煮饭器烹饪食物时能够覆盖第一通孔101并且能够实现透明视窗110的可视功能即可。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透明视窗110通过卡持机构13可拆卸地设置在外盖100的第一通孔处。如图2所示,卡持机构13包括第一卡持装置120和第二卡持装置111,第一卡持装置120设置在外盖100上,第二卡持装置111设置在透明视窗110上。当第一卡持装置120和第二卡持装置111配合时能够将透明视窗110卡持在外盖上,从而实现透明视窗110安装至外盖100。当需要向煮饭器内添加佐料或者品尝汤汁时,可以手动地解除第一卡持装置120与第二卡持装置111之间的配合,以开启透明视窗110。而添加完佐料或者品尝完汤汁之后,再手动地将透明视窗110放回在第一通孔101处,当第一卡持装置120和第二卡持装置111完成配合后又能够将透明视窗卡持在外盖100上。由此再次保证盖体的功能并且又能够随时观察煮饭器内的烹饪情况。透明视窗110通过卡持机构13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通孔101处,当第一卡持装置120和第二卡持装置111配合时能够牢固地将透明视窗110固定在外盖100上,因此提高了盖体产品的可靠性和产品质量。
作为第一卡持装置120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第一卡持装置120设置在第一通孔101的侧壁处。虽然图中示出了多个第一卡持装置120,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第一卡持装置12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更多个。第一卡持装置120包括弹性件121和可移动构件122。如图所示,弹性件121的第一端固定在外盖100上,可移动构件122固定在弹性件121的第二端,由此弹性件121的第二端在其弹性范围内移动时能够带动可移动构件122来回移动。特别地,弹性件121的第二端上的可移动构件122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范围内来回移动。当可移动构件122处于卡持位置时,可移动构件122能够与第二卡持装置111相配合,从而将透明视窗110卡持在外盖100上。而当可移动构件122处于释放位置时,可移动构件122与第二卡持装置111脱离,从而能够释放透明视窗110。该优选实施例利用弹性件121的弹性,在透明视窗110覆盖至通孔101的过程中,透明视窗110本身(例如是透明视窗110的侧面)可以推动可移动构件122处于例如释放位置的任何能够使透明视窗110覆盖在通孔101上的位置。当透明视窗110到位时,弹性件121推动可移动构件122进入卡持位置,以将透明视窗110卡持在盖体上。当使用者需要开启透明视窗110时,仅需要对透明视窗110施加一定作用力,以推动可移动构件122离开卡持位置就可以开启透明视窗110。使用者可以仅操作透明视窗110就能够轻松地完成透明视窗110的开启和关闭操作。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额外的操作开关,可以通过操作开关使弹性件121推动可移动构件122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作为弹性件121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弹性件121是弹簧,并且该弹簧的第二端的可移动范围能够不小于可移动构件122的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实现可移动构件122与第二卡持装置111的配合和脱离。可以了解的是,弹性件121采用弹簧能够使得卡持机构的制造成本降低。
在上述第一卡持装置120的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卡持装置120还包括台阶孔123和设置在台阶孔123中的支撑件124。台阶孔123设置在外盖100中,台阶孔123的小尺寸段与第一通孔101连通,台阶孔123可以如图1-2中所示地与第一通孔101垂直,也可以与第一通孔101呈其它角度。弹性件121的第一端固定在台阶孔123中。固定在弹性件121的第二端上的可移动构件122靠近第一通孔101,由此弹性件121能够带动可移动构件122沿台阶孔123移动。并且可移动构件122能够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来回移动,其中可移动构件122位于卡持位置时能够与透明视窗110上的第二卡持装置111配合,而可移动构件122位于释放位置时能够与第二卡持装置111脱离。从图中可以看出,可移动构件122的卡持位置相对于释放位置更靠近第一通孔101。支撑件124的设置目的是进一步地保证弹性件121带动可移动构件122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平稳地移动,以便顺利地完成透明视窗110的开启和关闭操作。此外,弹性件121带动可移动构件122平稳地移动,还能够避免反复拆装透明视窗110而影响卡持机构的性能,延长了卡持机构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支撑件124的第一端固定至可移动构件122上,支撑件124的第一端可以任意方式固定在可移动构件122上。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支撑件124与可移动构件122成形为一体,减少其连接处的应力集中。进一步地,支撑件124的第二端容纳在台阶孔123的大尺寸段。作为优选地,如图2所示,当支撑件124的第二端抵靠在台阶孔123的台阶125上时,可移动构件122处于卡持位置。台阶孔123的大尺寸段限制了支撑件124的第二端的移动范围,进而对可移动构件122的移动进行限位作用。这样,可移动构件122仅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的范围内移动,进而使得透明视窗110的开启和关闭操作顺利地进行。此外,还能够保护弹性件121,避免弹性件121的局部由于透明视窗110的拆装而发生较大的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和“第二”(例如弹性件12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定义是便于清楚地描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产品结构,但并不限制于此。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方位术语“内”是指将盖体覆盖在煮饭器上烹饪食物时面向煮饭器内部食物的一侧,“外”是与“内”相反的一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是,可移动构件122处于释放位置时弹性件121处于压缩状态,由此弹性件121能够带动可移动构件122回复到卡持位置。而当可移动构件122处于卡持位置时弹性件121可以是处于自由状态或者压缩状态。优选地,当可移动构件122处于卡持位置时,弹性件121处于压缩状态,由此可移动构件122与第二卡持装置111配合时可移动构件122与第二卡持装置111之间形成较大的接合力,从而提高透明视窗110安装的牢固性,提高盖体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和产品的质量。
可移动构件122和第二卡持装置111可以是能够相互配合的任意结构,只要便于透明视窗110的拆装即可。为了使得可移动构件122和透明视窗110上的结构尽可能的简单,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可移动构件122和第二卡持装置111为能够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凹陷部和圆弧形凸起。可移动构件122可以是圆弧形凹陷部和圆弧形凸起中的一个,而第二卡持装置111可以为圆弧形凹陷部和圆弧形凸起中的另一个。圆弧形凹陷部和圆弧形凸起的配合能够容易地实现透明视窗110在外盖100的第一通孔处的拆装,并且结构简单。
作为卡持机构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卡持机构13包括卡合凹槽122’和与其配合的卡合插件111’,第一卡持装置122为卡合凹槽122’和卡合插件111’中的一个,且第二卡持装置111为卡合凹槽122’和卡合插件111’中的另一个。作为示例,如图3A所示,第一卡持装置122为卡合凹槽122’,第二卡持装置111为卡合插件111’。图3A示出的是卡合插件111’处于卡持位置与卡合凹槽122’配合的截面图,图3B示出的是卡合插件111’处于释放位置与卡合凹槽122’脱离但是依然保持在外盖上的截面图。作为示例,可以在通孔101的内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卡合凹槽122’,并且在透明视窗110的相应位置处设置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卡合插件111’。此外,在保证透明视窗110与第一通孔101之间的相对密封性的情况下,为了使得透明视窗110能够顺利地进入第一通孔101内,可以在卡合凹槽122’的一端设置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开口102,如图3C所示。当需要将透明视窗110覆盖在第一通孔101上时,可以使透明视窗110上的卡合插件111’与开口102对准,以便将透明视窗110放置在第一通孔101处的预定位置,如图3B所示。当需要将透明视窗110固定在盖体上时,仅需要旋转透明视窗110,使卡合插件111’进入卡合凹槽122’,由此实现卡合插件111’与卡合凹槽122’的牢固配合。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透明视窗上的第二卡持装置111在外盖的第一通孔101内具有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当第二卡持装置111的向上移动受到限制的位置为卡持位置,而第二卡持装置111的向上移动不受到限制的位置为释放位置,使用者可以较为轻松地将透明视窗110从外盖上移走。
为了便于煮饭器的清洗,作为盖体10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盖体10还包括内盖200,如图2和图4所示,内盖200可拆卸地设置于外盖100的内表面,清洗盖体10时将内盖和透明视窗110拆卸下来清洗内盖200和透明视窗110,极大地简便了煮饭器的清洗,更不用将煮饭器抱到水龙头处清洗。并且内盖200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201对应的第二通孔201,当将带有此内盖200的盖体安装至煮饭器开始烹饪食物时可以由透明视窗110通过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1观察到煮饭器内的烹饪情况。
为了便于透明视窗110的拆装,透明视窗1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把手114(参见图1)或者防滑纹。把手114可以是普通形状的把手或者旋钮,也可以是在透明视窗110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凸起部,只要便于透明视窗110的拆装即可。
另外,使用煮饭器烹饪食物时为了提高煮饭器内部的密封性,并且利于煮饭器的清洗,透明视窗110和外盖10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未示出)。密封件设置在卡持机构的下方,以能够保持卡持机构以及盖体的清洁,便于煮饭器的日常养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透明视窗110在外盖100的外表面上设置在第一通孔101处,可以理解的是,透明视窗110安装至外盖100的外表面上可以通过将透明视窗110设置在靠近第一通孔101的外盖100的外表面上实现,也可以通过将透明视窗110安装在第一通孔101内来实现。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透明视窗110包括可视部112和自可视部的周缘向下延伸的连接部113。可视部112用于使用者观察煮饭器内部的情况。第二卡持装置111设置在连接部113的外侧面,透明视窗110通过连接部113安装至第一通孔101内,以便于卡持机构中的第一卡持装置120和第二卡持装置111的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煮饭器,其包括根据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盖体。
当使用安装有上述盖体的煮饭器烹饪食物时,使用者通过盖体上可拆卸的透明视窗不仅能够随时观察煮饭器内的烹饪情况,还可以随时添加调料等物品,因此在使用煮饭器进行烹饪时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性,提高了生活品质。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煮饭器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盖,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透明视窗,其在所述外盖的外表面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处,以覆盖所述第一通孔;以及
卡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盖上的第一卡持装置和设置在所述透明视窗上的第二卡持装置,所述透明视窗安装至所述外盖时所述第一卡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卡持装置配合而将所述透明视窗卡持在所述外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处,所述第一卡持装置包括弹性件和可移动构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盖上,所述可移动构件固定在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所述弹性件能够带动所述可移动构件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可移动构件构造为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处于所述卡持位置时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持装置相配合,以将所述透明视窗卡持在所述外盖上,且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处于释放位置时能够释放所述透明视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盖中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小尺寸段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台阶孔中,以使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台阶孔带动所述可移动构件移动;
设置在所述台阶孔中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固定至所述可移动构件,且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容纳在所述台阶孔的大尺寸段,其中所述可移动构件在所述支撑件的所述第二端抵靠所述台阶孔的台阶时处于所述卡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可移动构件处于所述卡持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构件为能够相互配合的圆弧形凹陷部和圆弧形凸起中的一个,且所述第二卡持装置为所述圆弧形凹陷部和所述圆弧形凸起中的另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机构包括卡合凹槽和与其配合的卡合插件,所述第一卡持装置为所述卡合凹槽和所述卡合插件中的一个,且所述第二卡持装置为所述卡合凹槽和所述卡合插件中的另一个,所述透明视窗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盖,以带动所述第二卡持装置在卡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卡持插件在所述第二卡持装置处于所述卡持位置时能够插入所述卡持凹槽,且在所述第二卡持装置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能够脱离所述卡持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盖,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盖的内表面,所述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视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把手或者防滑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视窗和所述外盖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卡持机构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视窗包括:
可视部,用于观察煮饭器内部的情况;以及
连接部,其自所述可视部的周缘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卡持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
11.一种煮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
CN201320411878.5U 2013-07-10 2013-07-10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8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11878.5U CN203468285U (zh) 2013-07-10 2013-07-10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11878.5U CN203468285U (zh) 2013-07-10 2013-07-10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8285U true CN203468285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16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1187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8285U (zh) 2013-07-10 2013-07-10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82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9616A (zh) * 2014-10-13 2016-05-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上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9616A (zh) * 2014-10-13 2016-05-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上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CN105559616B (zh) * 2014-10-13 2019-04-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上盖装置及具有其的电饭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53316A1 (en) Multi-purpose stock pot
CN203647077U (zh) 电压力锅
CN203468285U (zh) 用于煮饭器的盖体以及煮饭器
CN201318711Y (zh) 一种可烤火腿肠的多士炉
CN203328534U (zh) 磁吸式锅盖提手
USD675884S1 (en) Outdoor cooking utensil rack
CN203041814U (zh) 一种方便开盖的电饭煲
CN202234716U (zh) 涮烤锅
CN202341750U (zh) 一种过滤式电炖锅
CN203898088U (zh) 慢炖煲的开盖结构
CN204091673U (zh) 一种具有安全锁扣结构的慢炖锅
CN203524503U (zh) 一种雪糕汉堡机
CN203914481U (zh) 一种防可拆装内盖漏装的电饭煲
CN202312897U (zh) 一种多功能烤盘
CN102273918A (zh) 涮烤锅
CN104433822A (zh) 一种锅盖
CN203074254U (zh) 不锈锅
CN203424826U (zh) 两用小型烧烤炉
CN202875073U (zh) 设置有调料台的烧烤炉
CN202207088U (zh) 家用防油烟锅盖
CN203226661U (zh) 一种可倾斜放置的锅盖
CN207428921U (zh) 一种智能锅具
CN202619434U (zh) 一种悬空烤锅
CN203314794U (zh) 一种带上盖的烧烤炉
CN202207071U (zh) 新型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