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54361U -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54361U
CN203454361U CN201320457188.3U CN201320457188U CN203454361U CN 203454361 U CN203454361 U CN 203454361U CN 201320457188 U CN201320457188 U CN 201320457188U CN 203454361 U CN203454361 U CN 203454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exible
conditioner
flexible blinds
bli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571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龙
吕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571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54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54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5436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导风装置,其包括并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叶、连杆、驱动连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及可设置于每一柔性百叶的相对两侧的任意位置的至少一对限位柱,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固定于所述出风口处,后部转动连接于连杆上;连杆带动柔性百叶的后部相对于前部左右摆动,每一柔性百叶在左右摆动时分别止挡于至少一对限位柱上的各个限位柱上而完成二次弯曲。对于刚性百叶来说,柔性百叶及限位柱的配合可以增加向左或向右导风的范围,满足用户对空调两侧的送风需求,同时弯曲的柔性百叶减小了风量损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空调器导风装置空调器。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和图2,现有的家用空调室内机导风装置主要由导风板、百叶50及驱动两者运动的驱动装置组成,通过导风板的上下摆动以及百叶50的左右运动实现不同位置的送风。当用户需要把空调器送风至空调器安装位置的左边或右边时,则控制百叶50摆动至最左端或最右端。这种百叶50刚性大,只能随着驱动装置左右摆动,因此,风经过刚性百叶50会产生较大的风阻,风量损失较大,而且这种百叶50实现向左或向右导风的范围受限,使得百叶50左右导风的范围无法满足空调两侧的送风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导风装置,旨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百叶左右导风的范围无法满足空调两侧的送风需求且风量损失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导风装置,用以安装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其具有入风侧及出风侧,所述空调器导风装置包括并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叶、连杆、驱动所述连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及可设置于每一柔性百叶的相对两侧的任意位置的至少一对限位柱,每一柔性百叶的靠近所述入风侧的前部固定于所述出风口处,每一柔性百叶的靠近所述出风侧的后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上;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柔性百叶的后部相对于该柔性百叶的前部左右摆动,每一柔性百叶在左右摆动时分别止挡于所述至少一对限位柱上的各个限位柱上而完成二次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对限位柱设置于每一柔性百叶的相对两侧的不同位置,每一柔性百叶在所述限位柱的阻挡下弯曲成不同形状。
进一步地,各个限位柱与所述柔性百叶之间是线接触或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对数为至少二对,所述至少二对限位柱排布于每一所述柔性百叶的相对两侧,每对限位柱之间的距离由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至后部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与后部的厚度大于该柔性百叶的中部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另一连杆及电机,所述另一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处,每一柔性百叶的后部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风道内壁,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风道内壁上。或者,所述空调器导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板,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风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内壁与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是一体成型的或所述风道内壁作为一个单独部件与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是一体成型的或所述导风板作为一个单独部件与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换热器及风机,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外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上述空调器导风装置。
在柔性百叶的第一次弯曲过程中,柔性百叶会受到限位柱的阻挡,而在柔性百叶与限位柱的接触处完成第二次弯曲,此时,对于刚性百叶来说,柔性百叶及限位柱的配合可以增加向左或向右导风的范围,满足用户对空调两侧的送风需求,由于,柔性百叶在导风时会发生弯曲而呈弧状,根据康达效应,弧状柔性百叶对气流的导风效果更好,且风量损失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刚性百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刚性百叶在导风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3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空调器导风装置中去除了限位柱的右导风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右导风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左导风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俯视图,其中该空调器导风装置处于右导风状态。
图11示出了图3的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向右导风与图9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向右导风的对比,其中11(a)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向右导风,11(b)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向右导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俯视图,其中该空调器导风装置处于右导风状态。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俯视图,其中该空调器导风装置处于右导风状态。
图14示出了应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导风装置的空调器结构图。
上述各图中所涉及到的标号如下表所示:
空调器导风装置 100、200、300、400
入风侧 101
出风侧 102
柔性百叶 10、10a、10b、10c
前部 11、11a、11b
后部 12、12b
枢接部 13
弹性卡勾 14
间隙 15
连杆 20
端部 21
卡孔 22
枢接孔 23
驱动机构 30
另一连杆 31
电机 32
第一端 33
第二端 34
输出轴 35
弹性卡片 36
狭缝 37
固定孔 38
限位柱 40、40a、40b、40c
空调器 500
外壳 501
换热器 502
风机 503
出风口 504
刚性百叶 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100用以安装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图未示)处。该空调器导风装置100具有入风侧101及出风侧102。所述空调器导风装置100包括并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叶10、连杆20、驱动所述连杆20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30及可设置于每一柔性百叶10的相对两侧的任意位置的至少一对限位柱40。每一柔性百叶10的靠近所述入风侧101的前部11固定于所述出风口处,每一柔性百叶10的靠近所述出风侧102的后部12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20上。所述连杆20带动所述柔性百叶10的后部12相对于该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左右摆动。每一柔性百叶10在左右摆动时分别止挡于所述至少一对限位柱40上的各个限位柱40上而完成二次弯曲。
请同时参阅图7至图9,当柔性百叶10不在限位柱40的作用下,而单纯在连杆20的带动下进行的自然弯曲为第一次弯曲,如图7所示。在柔性百叶10的第一次弯曲过程中,柔性百叶10会受到限位柱40的阻挡,而在柔性百叶10与限位柱40的接触处完成第二次弯曲,如图8和图9所示,此时,对于刚性百叶来说,柔性百叶10及限位柱40的配合可以增加向左或向右导风的范围,满足用户对空调两侧的送风需求,由于,柔性百叶10在导风时,柔性百叶10发生弯曲而呈弧状,根据康达效应,弧状柔性百叶10对气流的导风效果更好,且风量损失减小。
所述至少一对限位柱40设置于每一柔性百叶10的相对两侧的不同位置,每一柔性百叶10在所述限位柱40的阻挡下弯曲成不同形状。通过限位柱40所设置的位置不同,得到不同的弯曲百叶10,满足用户的不同导风方向和导风范围的送风需求。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仿真实验结果在不同位置设置限位柱40,在连杆20运动时拉动百叶10左右摆动,百叶10在限位柱40处发生二次弯曲,使百叶10按照设计需要的形状进行弯曲形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任意设计并获得不同弯曲形状的柔性百叶10,柔性百叶10弯曲形状可以控制,利于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柱40设置于柔性百叶10的相对两侧的中部。各个限位柱40与所述柔性百叶10之间是线接触。每一限位柱40呈圆柱状。每一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与后部12之间的部位的厚度大于该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的厚度,每一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与后部12之间的部位的厚度大于该柔性百叶10的后部12的厚度,以便于柔性百叶10在连杆20的带动下较易弯曲。每一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与后部12的厚度大于该柔性百叶10的中部的厚度。
请再次参阅图3至图5,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另一连杆31及电机32。所述另一连杆31的第一端33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20的一端部21,与所述第一端33相对的第二端34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35上。
所述另一连杆31的第一端33朝向所述连杆20的端部21设置有二弹性卡片36,二弹性卡片36之间设置有狭缝37。所述连杆20的端部21开设有卡孔22,所述二弹性卡片36靠拢并穿过所述卡孔22,二弹性卡片36的末端卡于所述连杆20的端部21,通过弹性卡片36与卡孔22的配合而使另一连杆31的第一端33与连杆20的端部21转动连接。
另一连杆31的第二端34开设有固定孔38,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35固定于该固定孔38内。优选地,固定孔38呈方形,电机32的输出轴35的横截面呈方形,当电机32的输出轴35与固定孔38配合时,电机32的输出轴35转动,另一连杆31的第二端34会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处,每一柔性百叶10的后部12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20上。每一柔性百叶10的后部12底端设置有枢接部13,对应连杆20上开设有枢接孔23,每一柔性百叶10的枢接部13枢接于连杆20上的枢接孔23内,以实现转动。具体地,所述枢接部13包括相对设置的二弹性卡勾14,二弹性卡勾14之间形成有间隙15,所述二弹性卡勾14靠拢并穿过所述枢接孔23,二弹性卡勾14的末端卡于所述连杆20上,通过弹性卡勾14与枢接孔23的配合而使连杆20与各个柔性百叶10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风道内壁(图未示),每一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风道内壁上。具体地,所述风道内壁与所述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底端是一体成型的或所述风道内壁作为一个单独部件与所述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底端连接,限位柱40也可以与风道内壁是一体成型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导风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板(图未示),每一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风板上。具体地,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底端是一体成型的或所述导风板作为一个单独部件与所述柔性百叶10的前部11底端连接,限位柱40也可以与导风板是一体成型的。
请同时参阅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1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限位柱40a设置于靠近柔性百叶10a的前部11a位置,从柔性百叶10a的固定处来完成二次弯曲。由图11可以看出,限位柱40a、40所处的位置不同,柔性百叶10a、10的弯曲形状不同。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3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1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限位柱40b的对数为至少二对,所述至少二对限位柱40b排布于每一所述柔性百叶10b的相对两侧,每对限位柱40b之间的距离由所述柔性百叶10b的前部11b至后部12b逐渐增加,由此,通过至少二对限位柱40b与柔性百叶10b的配合,使柔性百叶10b完成多次弯曲。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4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导风装置100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各个限位柱40c与所述柔性百叶10c之间是面接触。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500,其包括外壳501、设置于所述外壳501内的换热器502及风机503。所述出风口504开设于所述外壳501上。所述空调器500还包括设置于出风口504处的上述任意实施例的空调器导风装置100(200\300\400)。通过利用上述空调器导风装置100(200\300\400),可以使空调器500达到了所需要的送风要求,扩大左右送风范围,并使空调器500的导风设计更可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器导风装置,用以安装于空调器的出风口处,其具有入风侧及出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导风装置包括并行排布的若干柔性百叶、连杆、驱动所述连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及可设置于每一柔性百叶的相对两侧的任意位置的至少一对限位柱,每一柔性百叶的靠近所述入风侧的前部固定于所述出风口处,每一柔性百叶的靠近所述出风侧的后部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上;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柔性百叶的后部相对于该柔性百叶的前部左右摆动,每一柔性百叶在左右摆动时分别止挡于所述至少一对限位柱上的各个限位柱上而完成二次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对限位柱设置于每一柔性百叶的相对两侧的不同位置,每一柔性百叶在所述限位柱的阻挡下弯曲成不同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限位柱与所述柔性百叶之间是线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对数为至少二对,所述至少二对限位柱排布于每一所述柔性百叶的相对两侧,每对限位柱之间的距离由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至后部逐渐增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限位柱与所述柔性百叶之间是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与后部的厚度大于该柔性百叶的中部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另一连杆及电机,所述另一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出风口处,每一柔性百叶的后部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风道内壁,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风道内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壁与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是一体成型的或所述风道内壁作为一个单独部件与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导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板,每一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风板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是一体成型的或所述导风板作为一个单独部件与所述柔性百叶的前部底端连接。
13.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换热器及风机,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外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导风装置。
CN201320457188.3U 2013-07-29 2013-07-29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54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7188.3U CN203454361U (zh) 2013-07-29 2013-07-29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7188.3U CN203454361U (zh) 2013-07-29 2013-07-29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54361U true CN203454361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34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57188.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54361U (zh) 2013-07-29 2013-07-29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543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0810A (zh) * 2013-07-29 2014-10-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11109226A (zh) * 2020-01-03 2020-05-08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宽幅植保作业的风幕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0810A (zh) * 2013-07-29 2014-10-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4110810B (zh) * 2013-07-29 2017-05-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11109226A (zh) * 2020-01-03 2020-05-08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宽幅植保作业的风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54363U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6247590B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4110809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0451475C (zh) 空调器
CN106247581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403231A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0381763C (zh) 空调室内机连杆式导风结构
CN203454361U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4110810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4110811A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4110808B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102121728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06352522A (zh) 空调器
CN203454362U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203454360U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213713238U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0191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3240723U (zh) 一种空调通风口叶片开关结构
CN20622263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371385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导风板及其空调器
CN208108306U (zh) 空调柜机
CN203744490U (zh) 空调器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05578344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空调扇和空气净化器及空调
CN104848440A (zh) 一种暗藏式吊顶一体风管机
CN205939420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