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51660U -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 Google Patents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51660U
CN203451660U CN201320380525.3U CN201320380525U CN203451660U CN 203451660 U CN203451660 U CN 203451660U CN 201320380525 U CN201320380525 U CN 201320380525U CN 203451660 U CN203451660 U CN 203451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roller
centrifugal
strand
spinn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805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涛
邓传东
张仁友
张玉剑
陈勇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Yibin Grace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Yibin Grace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Yibin Grace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805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51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51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516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包括机架、供胶装置、丝条成型装置、纺丝装置和卷绕装置,所述纺丝装置中纺丝辊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所述的纺面的操作面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时,纺丝辊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纺丝辊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横向设置后的纺丝辊两端固定,所以能够在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基础上实现纺速的提高,并且保证纺丝辊能稳定的转动,不会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时丝条由于纺丝辊晃动而产生相互缠绕、断丝等问题。

Description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丝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背景技术
由纤维素原料提取出纯净的甲纤维素,称为浆粕。用烧碱、二硫化碳处理,得到橙黄色的纤维素黄原酸钠,再溶解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成为粘稠的纺丝原液,称为粘胶。粘胶经过滤、熟成、脱泡后,进行湿法纺丝,凝固浴由硫酸、硫酸钠和硫酸锌组成。粘胶中的纤维素黄原酸钠与凝固浴中的硫酸作用而分解,纤维素再生而析出,所得纤维素纤维经水洗、脱硫、漂白、干燥后成为粘胶纤维。粘胶长丝即粘胶纤维的一种,也是由上述工艺制得。
在纺丝及纺丝后处理过程中,纺丝机的选择有半连续纺织机和连续纺织机,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来说,这两种纺丝机存在以下区别:
1、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来说,半连续纺丝机是将纺丝和后处理(后处理包括洗涤、烘干、成筒等步骤)分开,单独完成,半连续纺丝机主要负责纺丝部分;而连续纺丝机是将纺丝和后处理(后处理包括洗涤、烘干、成筒等步骤)工序集中在一起连续完成,连续纺丝负责从纺丝到后处理的所有步骤。
2、从设备结构的角度来说,半连续纺丝机包括供胶机构、喷丝机构、丝条成型机构、纺丝辊机构、清洗机构以及卷绕机构,得到的产品为落入离心缸中的丝饼;而连续纺丝机具有供胶机构、喷丝机构、丝条成型机构、纺丝辊机构、清洗机构,没有卷绕机构,丝条直接进入淋洗、烘干等机构,最后得到卷绕成型的丝筒。
基于以上两种纺丝机的区别,其各自的优缺点如下:
1、半连续纺丝机(如图1-图3所示):
优点:由于有单独进行的后处理步骤,且后处理步骤中还有低温脱硫、低温长时间烘干的过程,产品具有强度高、白度高,丝条柔软亮丽的特点;
缺点:纺速低,后处理费用高,增加生产成本。
2、连续纺丝机:
优点:纺速高,产量提高;纺丝与后处理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成本降低;
缺点:由于丝条是即洗即烘,丝条强度低,白度低,丝条粗糙,质量不如半连续纺丝机的产品;为增加丝条抱合上浆,绣花线染色时浆料需去除,增加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对原料(粘胶)质量要求高。
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半连续纺丝机为R535半连续纺丝机(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纺丝装置4和卷绕装置5,纺丝装置4中纺丝辊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为纵向设置),其纺丝的主要流程为:
粘胶通过滤器过滤后用喷丝头喷入酸浴槽内经过反应成型为丝条,丝条通过牵伸盘牵伸至凝固辊,丝条在凝固辊上卷绕一定圈数的距离进行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再升头至捻面去酸辊,去酸辊上方采用滴水淋洗的方式对丝条进行去酸洗涤,丝条在去酸辊上卷绕一定圈数的距离再导入离心缸,最后得到丝饼。
其中,纺丝辊体主要分为去酸辊和凝固辊,纺丝机的每个锭位分别使用一对凝固辊和一对去酸辊,凝固辊安装在纺面,去酸辊安装在捻面,相互背离,辊体的固定方式均为一端固定,安装方向相对纺丝机纺面的操作面位置成纵向安装。另现R535三缸丝纺丝机的三圆筒排风采用三缸同风道排风方式。
现有R535A半连续纺丝机其丝条成型部分及纺丝辊结构和安装方式无法进行高速纺丝,其纺丝纺速在70-90m/min左右。同时其设备结构及安装方式等造成纺丝机设备占地面积大、能耗高、工艺流程复杂、维护点多,配件消耗大、产品成本高等缺点。另R535三缸丝的三圆筒三缸同风道排风方式在排风过程中相互形成干扰,造成排风效果差。
苏联制的连续纺丝机对于纺丝辊部分进行了改进,但是由于其生产得到的是丝束,不能得到丝饼,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在半连续纺丝机中。
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连续纺丝机结构如图4-图6所示,其前半部分包括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和纺丝装置4,纺丝装置4中纺丝辊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也为纵向设置。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0.12.6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356409,名称为“单路多丝离心纺和半连续纺丝机及其粘胶纺丝工艺”的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半连续纺丝机,其包括粘胶输送系统、摇摆管组件、刮酸、牵伸盘、凝固辊、去酸辊、升降架及漏斗、离心缸及电锭系统,粘胶输送系统由机头和机尾两端同时进胶的多路粘胶管及其支撑机构组成;摇摆管组件由与多路胶管串接的多路并联的计量泵、虑套、曲管及喷头组成;在双凝固辊的上方丝条行走路径上设有上下安装的由两个去酸辊组成的去酸辊组件;在机器升降架上,装置与丝条数目相同的同步动作的漏斗;其离心缸、电锭系统设置成为每锭多离心缸及与其配套的电锭和控制机构。
上述发明可同时生产多根丝,大幅度提高了粘胶长丝的产量,但是该发明由于其纺丝机的每个锭位分别使用一对凝固辊和一对去酸辊,凝固辊安装在纺面,去酸辊安装在捻面,相互背离,辊体的固定方式均为一端固定,安装方向相对纺丝机操作面位置成纵向安装。上述结构带来的问题如下:
1、上述结构限制了辊的长度,粘胶长丝在辊上行走的时间短,粘胶长丝成形时间短,如果要提高纺速,必然会导致粘胶长丝反应时间不够而降低产品质量,所以采用传统的半连续纺丝机效率降低;
2、为了提高效率,通常会同时加工多根丝条,但是多根粘胶长丝缠绕在现有的纺丝辊上时又容易绞丝,造成粘胶长丝断裂,影响粘胶长丝的产品质量;
3、另外,所述的纺丝辊的固定方式为一端固定,这样的固定形式为悬臂式,在纺丝辊转动时,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发生故障;
4、所有纺丝辊都为一端固定,势必需要结构极其复杂的传动机构来带动纺丝辊的转动,这样也会导致故障率的上升,而且在更换丝线品种,改变转动速度时,需要停车,再进行传动系统中齿轮的更换,这样使得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8.9.23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292097,名称为“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能连续完成纺丝、水洗、烘干、上油、卷绕等,其纺速可达120m/min,本实用新型在纺丝机机台前设置粘胶过滤装置,利用纺丝机泵轴带动计量泵运转,其结构简单,清洗维修方便,有效地过滤了粘胶中的杂质;纺丝浴盒中将喷丝头置于摆管端部,保证了喷丝头与玻璃管的同心度,能够避免产生毛丝,操作灵活,工效高;玻璃管出口处采用丝条双转向装置,减小了丝条与导丝轮之间的摩擦力,牵伸比分配合理,成丝质量高。
上述由于丝条是即洗即烘,丝条强度低,白度低,丝条粗糙,质量不如半连续纺丝机的产品;为增加丝条抱合上浆,绣花线染色时浆料需去除,增加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对原料(粘胶)质量要求高。另外,上述连续纺丝机的纺丝辊依然是相对于工人操作区域纵向设置,所以其安装方式也是一端固定,还是存在第一篇现有技术专利中的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7.23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1089811,名称为“粘胶人造丝深浴纺连续纺丝机”,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粘胶人造丝深浴纺连续纺丝机,解决现有连续纺丝机丝条剩余脂化度高所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成型管与纺丝小辊之间设置有酸浴槽,从成型管伸出的丝条落入装有酸液的酸浴槽内浸浴后再行至纺丝小辊。本实用新型增加深浴纺,加强丝条的反应程度,降低剩余脂化度,保证人丝品质,并适用于绣花线的生产。
该工艺属“二次浴”工艺,二次浴酸浓、酸温比一次浴低,故需要增加一套独立酸浴系统,增加酸站投入成本。另外,上述连续纺丝机的纺丝辊依然是相对于工人操作区域纵向设置,所以其安装方式也是一端固定,还是存在第一篇现有技术专利中的问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8.31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721660,名称为“适用于粘胶长丝一锭位同时纺三丝的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实用新型专利,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在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一个锭位上同时纺出三根丝条的连续离心纺丝机,这种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每节内能够同时生产出18个丝饼的纺丝机。通过在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每节安装18个电锭、18个离心缸的部件,能够在不增加设备台数、公用运行成本、占地面积及投资的情况下,节约纺丝机的维修时间,降低单个丝饼的生产成本,提高纺丝机的利用率,且设备维护和操作方便,在系统设备改进后使其生产能力达到原设计能力从原来的每节6个丝饼或12个丝饼达到18个丝饼;同时满足生产质量要求。
虽然单机每节的产量由于增加电锭、离心缸装置能够提高产量,但是该纺丝机的纺速任然没有提高,如果提高了纺速,又会因为丝条反应不充分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另外,上述半连续纺丝机的纺丝辊依然是相对于工人操作区域纵向设置,所以其安装方式也是一端固定,还是存在第一篇现有技术专利中的问题。
又如申请号为89217293.2,申请日为1989-09-23,名称为“粘胶丝管中成型高速纺丝装置”,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属于粘胶纤维高速纺丝装置,主要由输送管、喷丝头、成型管、浴槽组成。在凝固槽和回液槽间用一细直径的成型管连通,与成型管配套的锥形喷头安装于成型管进口前面的相应位置,成型管出口附近为一导丝器,导丝器与纺丝漏斗之间仅设一个纺丝盘。上述实用新型采用的管中成型技术应用于半连续离心式纺丝机,虽然上述结构能够将纺速提高到每分钟120米,但是最终成型的丝条由于纺速过快会导致丝条反应时间不足,所以该专利仍然没有解决由于纺速过快而带来的丝条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半连续纺丝机存在纺速慢,如果要提高纺速则无法保证丝条反应时间,从而导致丝条质量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采用半连续纺丝机,特别是半连续纺丝机生产粘胶长丝中,丝条反应不充分,导致无法提高纺速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半连续纺丝机生产粘胶长丝的方法和装置,达到在提高纺速的同时,保证丝条反应充分,进而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包括机架、供胶装置、丝条成型装置、纺丝装置和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装置中纺丝辊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
所述的纺面的操作面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时,纺丝辊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所述纺丝辊包括实现牵伸、凝固和/或去酸功能的辊。
所述每根纺丝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所述每根纺丝辊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所述的纺丝装置中至少包括一根辅助辊。
所述的辅助辊与纺丝辊平行。
所述纺丝装置的包括一根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纺丝辊。
所述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所述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所述纺丝辊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20度。
圆台的竖直剖面为梯形,该梯形两斜边延长线夹角的角度即为上述圆台的锥度,上述竖直剖面经过底面圆心,且与底面垂直。
所述纺丝辊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
所述纺丝辊上设置有隔离环。
所述纺丝辊长度为700~1800mm,直径为50~500mm。
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所述辅助辊至少为一根,且平行于纺丝辊设置。
所述辅助辊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所述纺丝辊转速为30-1300转/分。
所述辅助辊转速为30-1500转/分。
所述纺丝装置的包括两根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纺丝辊。
所述两纺丝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所述两纺丝辊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所述两纺丝辊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两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所述两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所述两纺丝辊其中一纺丝辊相对于另一纺丝辊倾斜设置。
所述纺丝辊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20度。
所述纺丝辊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
所述纺丝辊上设置有隔离环。
所述纺丝辊长度为700~1800mm,直径为50~500mm。
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所述辅助辊至少为一根,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设置。
所述辅助辊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所述纺丝辊转速为30-1300转/分。
所述辅助辊转速为30-1500转/分。
所述纺丝装置的包括三根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纺丝辊,每根纺丝辊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均横向设置,至少一根纺丝辊相对于其他纺丝辊倾斜设置。
纺丝辊有三根,分别为牵伸辊、凝固辊和去酸辊。
所述纺丝辊中其中一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另外两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所述纺丝辊其中一纺丝棍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另外两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水平设置。
所述纺丝辊中的牵伸辊、凝固辊和去酸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均倾斜设置。
所述纺丝辊有四根,分别为牵伸辊、凝固辊、去酸辊和导丝辊。
所述纺丝辊中其中一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另外三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所述纺丝辊中其中两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另外两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所述纺丝辊中其中一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另外三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水平设置。
所述纺丝辊中的牵伸辊、凝固辊、去酸辊和导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均倾斜设置。
每根纺丝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每根纺丝辊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每根纺丝辊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20度。
每根纺丝辊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
每根纺丝辊上设置有隔离环。
每根纺丝辊长度为700~1800mm,直径为50~500mm。
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所述辅助辊至少为一根,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设置。
所述辅助辊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所述纺丝辊转速为30-1300转/分。
所述辅助辊转速为30-1500转/分。
所述纺丝装置的包括三根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纺丝辊,每根纺丝辊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均横向设置,所述纺丝辊相互平行。
所述纺丝辊有3根,分别为牵伸辊、凝固辊和去酸辊。
所述纺丝辊有4根,分别为牵伸辊、凝固辊、去酸辊和导丝辊。
每根纺丝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每根纺丝辊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每根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每根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每根纺丝辊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20度。
每根纺丝辊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
每根纺丝辊上设置有隔离环。
每根纺丝辊长度为700~1800mm,直径为50~500mm。
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所述辅助辊至少为一根,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设置。
所述辅助辊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所述纺丝辊转速为30-1300转/分。
所述辅助辊转速为30-1500转/分。
所述供胶装置包括计量泵、供胶管和滤器,计量泵与供胶管相连,粘胶通过计量泵进入供胶管,滤器与供胶管相连。
所述计量泵为一进一出的单泵、或者一进二出的双泵、或者一进多出的泵。
所述丝条成型装置包括喷丝头和成型部件,成型部件包括浴槽成型装置或管中成型装置。
所述的喷丝头呈“一”字形、扇形或圆形。
所述的供胶装置的滤器安装在计量泵和喷丝头之间。
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包括酸浴盒、成型管和导丝器;所述的喷丝头和成型管的一端置于酸浴盒内,喷丝头与成型管对应,将丝条喷入成型管,导丝器位于成型管另一端。
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有水洗装置。
所述水洗装置为浸洗装置,所述浸洗装置包括浸浴槽和压丝轮,所述压丝轮位于浸浴槽内,丝条绕过压丝轮并被压丝轮压在浸浴槽的清洗液面下。
还包括刮酸水瓷杆,所述刮酸水瓷杆安装在浸浴槽的上方,丝条在浸浴槽出液面后经过刮酸水瓷杆除酸。
所述刮酸水瓷杆于压丝轮处于同轴旋转点。
浸洗装置工作过程是:横向设置的纺丝辊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丝条在纺丝辊上完成丝条的凝固、牵伸等工艺,同时丝条通过浸洗装置的浸浴槽内,丝条被设置在浸浴槽内的压丝轮压在浸浴槽的清洗液面下,丝条在浸浴槽内得到浸洗丝条的清洗更加完全,更均匀。
所述水洗装置为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孔和进水管。
所述的进水管上直接开有喷孔。
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喷头,喷头与进水管连通,喷孔设置在喷头上。
所述的喷淋装置位于纺丝辊的上方,或者下方,或者任意一侧,或者上下方、左右均设置(以形成洗涤对流)。
所述喷淋装置固定在纺丝机机架上,所述喷淋装置位于纺丝辊中牵伸辊、凝固辊、去酸辊的任意一根辊上。
横向设置的纺纱辊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丝条在纺纱辊上完成丝条的凝固、牵伸等工艺,同时开启水洗装置,进水管内的清洗液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喷孔,或喷头的喷孔对每个纺纱辊上的每根丝条进行喷淋,从而达到清洗去酸的目的,使得丝条含酸较少,去酸均匀。
所述的卷绕装置包括漏斗、电锭和离心缸,漏斗下方设置有离心缸,离心缸下方与电锭相连,所述漏斗设置在支架上。
所述的卷绕装置包括漏斗、电锭和离心盘装置,漏斗下方设置有离心盘装置,离心盘装置下方与电锭相连,所述漏斗设置在支架上。
离心盘装置包括离心盘,所述离心盘的上方设置有离心罩,所述离心罩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为开敞结构,所述离心盘与离心罩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所述离心盘中部竖直设置有筒轴。
所述离心罩为圆柱形。
所述离心罩为圆台形。
所述离心罩为圆锥形。
所述离心盘的下方连接带动其旋转的电锭。
所述连接机构为卡扣结构。
所述连接机构为螺栓、螺母。
所述离心罩下底面与离心盘大小相适配。
所述筒轴的高度与离心罩的高度相适配。
所述的离心缸或者离心盘在每一个锭位区内至少为两个,即在纺面的操作平台上构成至少两排且每排六个离心缸或者离心盘。
所述电锭为单轴离心电锭,包括支承座和轴承体,所述轴承体位于支承座上,还包括有迷宫外壳和离心轴,所述迷宫外壳套接在轴承体上,所述迷宫外壳上卡接有迷宫锭盘,所述离心轴为整体式长轴,所述离心轴贯通迷宫外壳和轴承体,所述迷宫锭盘上部与离心缸相连,所述迷宫锭盘下部与迷宫外壳构成多层气动密封结构。
整体式长轴的上方连接有上轴承,整体式长轴的下方连接有下轴承。上轴承设置在离心轴上端和迷宫锭盘下端之间,并固定在迷宫外壳上端内;所述的下轴承设置在离心轴下端并固定在轴承体内。下轴承处设置有阻尼,所述支承座与轴承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圈和减震垫。迷宫外壳下部与轴承体之间设有O型密封胶圈。
还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体包括一个固定在整体式长轴上的转子和一个固定在迷宫外壳内的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多个铁心和绕组,所述铁心嵌入绕组。
所述电锭为单轴离心电锭,离心电锭包括支承座和轴承体,所述轴承体位于支承座上,还包括有迷宫外壳和离心轴,所述迷宫外壳套接在轴承体上,所述迷宫外壳上卡接有迷宫锭盘,所述离心轴包括实心轴和空心轴,空心轴套接在实心轴下部,实心轴下端与空心轴下端连接,所述离心轴贯通迷宫外壳和轴承体,所述迷宫锭盘上部与离心缸相连,所述迷宫锭盘下部与迷宫外壳构成多层气动密封结构。
实心轴下端和空心轴下端接触处设有锥面,两锥面配合并紧密固定。实心轴的上方连接有上轴承,空心轴的下方连接有下轴承。上轴承设置在离心轴上端和迷宫锭盘下端之间,并固定在迷宫外壳上端内。下轴承设置在离心轴下端并固定在轴承体内。支承座与轴承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减震圈和减震垫。所述迷宫壳体下部与轴承体设有O型密封胶圈。
还包括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一个固定在离心轴上的转子和一个固定在机壳内的定子。
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排风装置,所述的排风装置包括:位于机架内纺丝辊上方的上排风装置和位于离心缸与漏斗之间的下排风装置。
所述的上排风装置包括机顶护罩和排风口,所述机顶护罩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废气导向引流的斜面,所述至少两个斜面上端均与同一个排风口连通,所述斜面的下端设置有竖直连接板。
所述斜面为四个,所述四个斜面的形状为三角形。
四个斜面的上端均与排风口相连,四个斜面中两个纵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底部与竖直连接板连接,所述两个横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底部厚度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高度相同,所述两个横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底部分别与所述两竖直连接板连接。
所述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45度。
所述排风口处设置有抽风机。
部分废气从纺丝机中排出后,上升至纺丝的密闭空间内,废气上升至机顶护罩时,废气会顺着斜面逐渐被导向至位于多个斜面交界处排风口,四斜面设置则能将四个方向的废气都导向至顶部的排风口,实现了上排风的效果。
所述的下排风装置包括第一下排风装置和第二下排风装置,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和第二下排风装置连通,第二下排风装置设置在第一下排风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列的三个离心缸上的单缸排风管,第二下排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多列离心缸两端的下排风管,所述单缸排风管与下排风管连通。
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中相邻两个离心缸的单缸排风管与一端的下排风管连通,另一个离心缸的单缸排风管与另一端的下排风管连通。
所述单缸排风管设置在离心缸的上部。
所述下排风管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
所述下排风管与抽风机相连。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还包括有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控制系统,所述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供胶控制模块、丝条成型控制模块、纺丝控制模块和卷绕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于供胶控制模块、供胶控制模块、丝条成型控制模块、纺丝控制模块和卷绕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纺丝控制模块控制成型丝条行走至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的纺丝辊上,成型丝条围绕纺丝辊;纺丝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纺丝辊转动控制纺丝装置进行丝条牵伸、丝条凝固和丝条去酸,在所述的丝条牵伸、丝条凝固和丝条去酸的过程中,纺丝控制模块控制水洗装置对成型丝条进行水洗;纺丝控制模块控制经过丝条牵伸、丝条凝固、丝条去酸和水洗的成型丝条从纺丝辊导出至漏斗内。
所述供胶控制模块控制粘胶纺丝原液依次经过供胶管、过滤器后,输入喷丝头,进行连续供胶,供胶控制模块通过计量泵控制粘胶纺丝原液的输送量。
所述供胶控制模块控制喷丝头的喷丝板将丝条喷入管中成型装置或者浴槽成型装置后,待丝条凝固后进行丝条成型操作,得到成型丝条。
所述卷绕控制模块控制经过丝条牵伸、丝条凝固、丝条去酸和水洗的成型丝条经漏斗落入离心缸或者离心盘,卷绕控制模块通过电锭控制器控制电锭带动离心缸或者离心盘转动,形成丝饼。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还包括有速度控制系统,所述速度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PLC控制器、输入输出卡件、变频器和工作电机,所述PLC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卡件与变频器连接,所述变频器与工作电机连接,所述人机界面与PLC控制器连接,所述人机界面上设有WINCC过程监视模块和用于控制工作电机转速的预设值模块。
所述人机界面通过工业以太网与PLC控制器连接。
所述WINCC过程监视模块通过工业以太网将通讯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收到通讯信号的PLC控制器读取预设值模块的预设值,通过内部运算得出工作电机需要同步调整的速度值,并将工作电机需要同步调整的速度值通过输出卡件输送至变频器,变频器将速度值量化为频率信号后控制工作电机转速后,并通过变频器外部输出端子和输入卡件将反馈的运行状态发送至PLC控制器,完成工作电机的速度控制与状态反馈。
所述变频器为多个,变频器包括供胶泵变频器、升降轴变频器和纺丝辊变频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卡件分别与供胶泵变频器、升降轴变频器和纺丝辊变频器连接。
所述工作电机为多个,工作电机包括供胶泵工作电机、升降轴工作电机和纺丝辊工作电机;所述供胶泵变频器与供胶泵工作电机连接,升降轴变频器与升降轴工作电机连接,纺丝辊变频器与纺丝辊工作电机连接。
所述输入输出卡件为I/O卡件。
所述人机界面通过工业以太网与PLC控制器连接。工业以太网是基于IEEE 802.3的强大的区域和单元网络。利用工业以太网,SIMATIC NET 提供了一个无缝集成到新的多媒体世界的途径。企业内部互联网,外部互联网,以及国际互联网提供的广泛应用不但已经进入今天的办公室领域,而且还可以应用于生产和过程自动化。继10M波特率以太网成功运行之后,具有交换功能,全双工和自适应的100M波特率快速以太网,符合IEEE 802.3u的标准,也已成功运行多年。采用何种性能的以太网取决于用户的需要。通用的兼容性允许用户无缝升级到新技术。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还包括智能电锭控制器,所述智能电锭控制器包括壳体、密封盖、主控板、回路板和操作板,所述主控板、主回路板和操作板通过密封盖封存在壳体内,所述主控板与回路板连接,操作板固定在回路板上;所述主控板上设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回路板上设有继电器Ⅰ、继电器Ⅱ、继电器Ⅲ、继电器Ⅳ、继电器Ⅴ和继电器Ⅵ;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继电器Ⅰ、继电器Ⅱ和继电器Ⅲ连接形成启动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与继电器Ⅳ、继电器Ⅴ和继电器Ⅵ连接形成制动模块;所述操作板上设有启动按钮和制动按钮,所述启动按钮和制动按钮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操作板还设有三个分别用于显示不同运行状态指示灯,所述三个指示灯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智能电锭控制器还包括光电隔离器,所述启动按钮、制动按钮和三个指示灯均通过光电隔离器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交换信息。
所述三个指示灯分别为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刹车指示灯。
所述壳体为ABS塑料壳体,密封盖为PC透明塑料密封盖。
所述继电器Ⅰ、继电器Ⅱ、继电器Ⅲ、继电器Ⅳ、继电器Ⅴ和继电器Ⅵ均为三相交流继电器。
智能电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智能电锭控制器具有三种状态:待机、运行和刹车能耗制动;刹车能耗制动时三相交流继电器断开,刹车继电器闭合,整流后的直流电压通过脉冲宽度调制给电锭三个绕组供电,并根据转速的大小调节供电电压,并精确定时,电机能耗制动停止后自动关闭直流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纺丝辊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横向设置后的纺丝辊两端固定,所以能够在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基础上实现纺速的提高,并且保证纺丝辊能稳定的转动,不会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时丝条由于纺丝辊晃动而产生相互缠绕、断丝等问题。同时由于纺丝辊横向设置后即使提高纺速也能够保证丝条反应充分,丝条不会产生毛刺等问题,也保证了丝条在纺丝过程中的均匀性,在保证纺丝质量和提高纺速的前提下,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由于纺丝辊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所以纺丝辊的结构以及其传动结构得到简化,方便了工人对纺丝辊的操作,使得半连续纺丝机的工艺参数,如:多个纺丝辊的转速等更容易控制。本实用新型可在现有的R535半连续纺丝机上直接进行改造,所以改造成本低,有利于设备的升级换代。
2、本实用新型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辊横向设置,便于对每个纺丝辊独立控制,更方便对于每个纺丝辊单独提速。
3、本实用新型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辊横向设置,便于实时快速调整所生产丝条的规格,如将生产40D的丝条更换为生产60D、120D,150D,200D等,也便于实时快速调整所生产的丝条品种,如复合丝、异形丝、扁平丝等。提速或者变换品种时,不需要停机更换传动齿轮。
4、纺丝辊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解决了纵向安装时工人操作空间小的问题,且需要增加纺丝辊长度时,只需要稍稍在水平面上将纺丝辊倾斜一定的角度,就可以在不牺牲工人操作空间的同时增加纺丝辊长度,增加丝条行走的时间,使反应更充分,且能够有效防止丝条缠绞在一起。同时,操作工人能够方便的对纺丝辊上的丝条进行操作,避免了现有的纺丝辊上丝条出现问题后,操作工人需要在多个离心缸和电锭之间穿梭,才能到达指定位置对丝条进行处理的问题,节约了工人处理丝条的时间。
5、本实用新型的纺丝辊相对于纺面操作面横向设置,整个半连续离心纺丝机只需要1根纺丝辊就能实现所有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半连续纺丝机需要12根、18根或者更多的纺丝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纺丝辊数量、降低了纺丝机的制造成本,且整体的控制系统得到了简化,有利于程序化控制。
6、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为横向设置,有利于工艺控制更加优化,也便于控制。
7、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操作面为横向设置,丝条在纺丝辊上行进的路程变长,增长了丝条牵伸、凝固和去酸的时间,有利于丝条的成型,特别是对于减少并丝、毛刺、断丝等,具有特别良好的技术效果。
8、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操作面为横向设置,减少了纺丝辊的数量,且缩小了整个半连续纺丝机的体积,减小了其占地面积和重量,能降低半连续纺丝机的制造成本。
9、本实用新型纺丝辊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在高速纺丝时,纺丝辊不会发生晃动,纺丝稳定,减少了断丝毛刺的产生量,纺丝辊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独立驱动纺丝辊,在改变纺丝品种,例如扁平丝、异形丝以及纺丝速度时控制容易,快速。
10、本实用新型的纺丝辊可以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也可以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有利于丝条分丝到卷绕装置中。
11、将纺丝辊设为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20度,锥度为0度时就是圆柱状的纺丝辊,圆台形,且呈渐变状的纺丝辊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将粘胶长丝缠绕在这样的纺丝辊上,由于纺丝辊的辊径逐渐变大,粘胶长丝在纺丝辊上进行螺旋线式的运行得到了有效的拉伸,进一步提高了粘胶长丝的拉伸强度。
12、在纺丝辊上设有多个环形槽,在纺丝辊上设置环形槽,纺丝时,将丝条限制在环形槽内,丝条不会发生窜位,每根丝条就不会相互缠绕,同时环形槽还能对丝条进行有效的拉伸,有利于丝条强度的提高。
13、在纺丝辊上设置有隔离环,纺丝时,将丝条限制在隔离环之间,丝条不会发生窜位,每根丝条就不会相互缠绕,同时隔离环还能对丝条进行有效的拉伸,有利于丝条强度的提高。
14、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辅助辊至少为一根,且平行于纺丝辊设置。增加辅助辊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工人取出废丝,当出现废丝的时候,工人将废丝引入辅助辊,很容易的将废丝取出,然后再将正常的丝条引入纺丝辊上。
15、辅助辊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方便工人适时取出废丝,操作简单易行。
16、两纺丝辊相互平行设置,两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这样安装的纺丝辊振动小,纺丝稳定,便于操作与安装。
17、两纺丝辊相互平行设置,两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以增大纺丝辊的长度,增大了丝条的行程,延长了丝条的成形时间,有利于丝条质量的提高。
18、两纺丝辊其中一纺丝辊相对于另一纺丝辊倾斜设置。这样的安装纺丝有利于丝条分丝,丝条不容易相互缠绕,有利于卷绕装置的工作。
19、纺丝辊相互平行设置,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这样安装的纺丝辊振动小,纺丝稳定,便于操作与安装。
20、纺丝辊相互平行设置,纺丝辊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这样的安装方式,可以增大纺丝辊的长度,增大了丝条的行程,延长了丝条的成形时间,有利于丝条质量的提高。
21、横向设置的纺丝辊周围设置有用于丝条洗涤的浸洗装置,所述浸洗装置包括浸浴槽、压丝轮,所述压丝轮位于浸浴槽内,丝条绕过压丝轮并被压丝轮压在浸浴槽的液面下,丝条通过压丝轮被完全浸泡于清洗溶液之内,在纺丝过程中形成一个完全浸浴式的清洗流程,通过浸浴的洗涤纺丝,丝条的清洗更加完全,丝条残留酸较少,均匀性好。
22、本实用新型的浸洗装置还包括刮酸水瓷杆,所述刮酸水瓷杆安装在浸浴槽的上方,丝条在浸浴槽出液面后经过刮酸水瓷杆除酸,丝条在浸浴槽出液面后经过刮酸水瓷杆,将浸浴后的丝条上的含酸水进行一个刮除,进一步降低丝条含酸量。
23、本实用新型的喷淋装置包括喷孔和进水管,喷孔喷出的清洗液正对每根辊上的丝条,丝条通过喷淋的方式清洗,能有效去除丝条上的酸液,丝条残留酸较少及含酸均匀,保证丝条反应充分,进而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4、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中进水管上直接开有喷孔,清洗液通过进水管直接喷在丝条上,其结构简单,便于改造。
25、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中喷淋装置还包括喷头,喷孔设置在喷头上,通过在进水管上设置喷头,喷孔设置在喷头上,喷淋时增强了清洗液的压力,使得丝条在行走时清洗效果更好。
26、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位于纺丝辊的上方,或者下方,或者任意一侧,或者上下方、左右均设置,清洗液在清洗时形成洗涤对流,对纺丝辊上的丝条进行全方位的清洗,丝条清洗效果最佳。
27、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固定在纺丝机机架上,所述喷淋装置位于纺丝辊中牵伸辊、凝固辊、去酸辊的任意一根辊上,使得丝条在纺丝装置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清洗。
28、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为横向设置,横向设置后的纺丝辊位于纺面,解决了纵向安装时工人操作空间小的问题,且需要增加纺丝辊长度时,只需要稍稍在水平面上将纺丝辊倾斜一定的角度,就可以在不牺牲工人操作空间的同时增加纺丝辊长度,增加丝条行走的时间,使反应更充分,且能够有效防止丝条缠绞在一起。同时,操作工人能够方便的对纺丝辊上的丝条进行操作,避免了现有的纺丝辊上丝条出现问题后,操作工人需要在多个离心缸和电锭之间穿梭,才能到达指定位置对丝条进行处理的问题,节约了工人处理丝条的时间。
29、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为横向设置,使得缠绕在纺丝辊上的丝条能够迅速向一边缠绕,避免丝条缠绞,实现分丝的效果。
30、本实用新型的所有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为横向设置,整个半连续离心纺丝机最少只需要1根纺丝辊就能实现所有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半连续纺丝机需要12根、18根或者更多的纺丝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减少了纺丝辊数量、降低了纺丝机的制造成本,且整体的控制系统得到了简化,有利于程序化控制。
31、本实用新型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为横向设置,有利于工艺控制更加优化,也便于控制。
32、本实用新型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操作面为横向设置,有利于丝条的成型,特别是对于减少并丝、毛刺、断丝等,具有特别良好的技术效果。
33、本实用新型纺丝辊均相对于纺面操作面为横向设置,减少了纺丝辊的数量,且缩小了整个半连续纺丝机的体积,减小了其占地面积和重量,能降低半连续纺丝机的制造成本。
34、本实用新型将纺丝辊设为圆台状,圆台状的纺丝辊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将粘胶长丝缠绕在这样的纺丝辊上,由于纺丝辊的辊径逐渐变大,粘胶长丝在纺丝辊上进行螺旋线式的运行得到了有效的拉伸,进一步提高了粘胶长丝的拉伸强度。
35、本实用新型在纺丝辊上设有多个环形槽,在纺丝辊上设置环形槽,纺丝时,将粘胶长丝限制在环形槽内,没根粘胶长丝不会发生窜位,每根粘胶长丝就不会相互缠绕,同时环形槽还能对粘胶长丝进行有效的拉伸,有利于粘胶长丝强度的提高。
36、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为多电机独立控制,实现统一变频控制,简化了传动机构,维修方便,降低了纺丝成本,并且操作更为简单。
37、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盘装置采用离心盘配合离心罩可以使丝条以筒轴为中心轴直接成筒,减少了现有的离心缸结构的工序步骤,避免了搬运丝饼和丝饼经过三元再成筒的麻烦。
38、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盘装置采用离心盘与离心罩配合的结构,便于成筒后的丝条取出,由于离心盘和离心罩是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所以只要将连接机构打开,离心盘和离心罩就能分开,即可将成筒丝条与筒轴一并取出。
39、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盘装置所使用的卡扣或螺栓螺母结构都易于实现离心盘和离心罩的分离与组合,便于工人取出成筒丝饼。
40、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盘装置由于离心罩的形状不同,导致丝饼成型的形状分别呈圆柱、或者圆锥的筒形,有利于丝饼在后续的洗涤、烘干、或者染色中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和成本效益。
41、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盘装置的离心罩下底面与离心盘大小相适配,所以离心罩下底面能完全放置在离心盘上,不会出现缝隙。
42、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盘装置的筒轴高度与离心罩的高度相适配,即最高可以与离心罩的高度相同,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离心罩内的空间。
43、本实用新型的单轴离心电锭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单轴离心电锭的整体式长轴结构简单,由于其是整体式设计,所以不易损坏,并且整体式长轴的重量轻,能在高转速下正常工作,由于采用了单轴结构,所以整体电锭的高度能够得到降低。
44、本实用新型的单轴离心电锭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单轴离心电锭的轴承体与支承座设有减振环和减振垫连接,且易拆分。这种结构使得电锭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为弹性连接,可以充分消除电锭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共振,电锭启动和制动时无明显晃头现象,运行平稳、振动小,启动和制动快,可以长期高速运转,且提高了电锭电动机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减震圈和减震圈和减震垫是是对纵向和横向起有效的减振作用。
45、本实用新型的单轴离心电锭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单轴离心电锭的上方采用了迷宫锭盘转动和迷宫外壳相对运动达到防水密封,下方釆用O型密封胶圈密封,实现了电锭能在潮湿环境下实现酸性纺。
46、本实用新型的单轴离心电锭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单轴离心电锭的损坏率低,过载能力强。
47、本实用新型的离心电锭的离心轴采用实心轴和空心轴套接的结构,配合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离心电锭上方采用的迷宫锭盘转动和迷宫外壳相对运动达到防水密封的效果,实现了电锭能在潮湿环境下实现酸性纺。
48、本申请的离心电锭轴承体与支承座设有减振环和减振垫连接,且易拆分。这种结构使得电锭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为弹性连接,可以充分消除电锭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共振,电锭启动和制动时无明显晃头现象,运行平稳、振动小,启动和制动快,可以长期高速运转,且提高了电锭电动机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减震圈和减震垫是是对纵向和横向起有效的减振作用。
49、本申请的离心电锭下方釆用O型密封胶圈密封,实现了电锭能在潮湿环境下实现酸性纺的密封要求。
50、本申请的离心电锭损坏率低,过载能力强。
51、本实用新型的上排风装置采用了废气导向引流的斜面,这样纺丝空间内的废气上升至机顶护罩时,废气会顺着斜面逐渐被导向至位于多个斜面交界处排风口,使得整个纺丝空间内不会有废气残留在空间转角处,不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52、本实用新型的上排风装置的竖直连接板能够使得机顶护照能够与纺丝机密闭空间封闭连接,废气不会从密闭空间泄漏。
53、本实用新型的上排风装置的斜面倾斜角度能够保证废气沿着斜面顺利的进入排风口的情况下,保证排风口的合理尺寸。
5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排风装置能够将每列的离心缸中废气单独排放至下排风管中,这样多个离心缸内的废气在传输过程中就不会经过其他离心缸,所以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离心缸的废气排放。
5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下排风装置能够将多个单缸排风管中的废气进行收集汇总,并且统一进行排放。
5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下排风装置的单缸排风管位于离心缸的上部,由于离心缸内的废气会聚集在离心缸的上部,所以单缸排风管能够将产生的废气及时的从离心缸中排放。
5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下排风装置的结构合理,所有排风管布局互不影响,并且提高了废气排放效果。
58、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可以控制纺丝工艺中的各个步骤操作,达到在提高纺速的同时,保证丝条反应行走路程,同时也就能保证丝条反应充分,进而达到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59、本实用新型采用人机界面与PLC控制连接的纺丝速度控制系统,方便操作人员可对纺丝机主速度进行设定,并可分别对各传动设备电机的运行速度进行比例分配并实现,无级升降各电机运行速度;并且该界面实时显示各电机运行状态,监控方便。同时,采用变频器和工作电机分别为多个,变频器包括供胶泵变频器、升降轴变频器和纺丝辊变频器;所述PLC控制器通过输入输出卡件分别与供胶泵变频器、升降轴变频器和纺丝辊变频器连接;方便操作人员对供胶泵、升降轴和纺丝辊的运行速度进行比例分配并实现,无级升降各电机运行速度。纺丝辊工作电机为两台;每个纺丝辊变频器与一台纺丝辊工作电机连接;两台纺丝辊可以对丝束进行两道不同速度的拉伸成型,操作人员对运行速度进行比例分配。采用输入输出卡件为I/O卡件;I/O卡件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信号传递稳定。
60、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智能电锭控制器,只需两按钮实现全部操作,采用三段式阶梯电压可变能耗制动,制动时间控制精准,可任意设定,三相电源同时控制,确保维护安全,具有运行、停止、制动、故障状态多种指示,防腐蚀性能高,外壳体积小,防护等级IP65;采用操作板还设有三个分别用于显示不同运行状态指示灯,所述三个指示灯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三个指示灯分别为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刹车指示灯;具有运行、停止、制动、故障状态多种指示,使用效果好;采用壳体为ABS塑料壳体,密封盖为PC透明塑料密封盖;ABS塑料壳体防腐蚀性能高,外壳体积小,防护等级IP65;PC透明塑料密封盖可以便于观察,让操作工人看到电路的连接情况,方便维护和管理;采用继电器Ⅰ、继电器Ⅱ、继电器Ⅲ、继电器Ⅳ、继电器Ⅴ和继电器Ⅵ均为三相交流继电器;可形成三段式阶梯电压可变能耗制动,制动时间控制精准,可任意设定,三相电源同时控制,确保维护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现有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侧视图。
图2现有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的主视图。
图3现有半连续离心纺丝机纺面的俯视图(即纺面的操作面)。
图4 现有连续离心纺丝机的纺面的正视图。
图5现有连续离心纺丝机的主视图。
图6现有连续离心纺丝机纺面的俯视图(即纺面的操作面)。
图7 本实用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8 本实用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纺面的俯视图(即纺面的操作面)。
图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进二出计量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进三出计量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酸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中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一根纺丝辊的第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一根纺丝辊的第二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一根纺丝辊的第三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一根纺丝辊加辅助辊第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一根纺丝辊加辅助辊第二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一根纺丝辊加辅助辊第三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纺丝辊为圆台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纺丝辊上设置环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纺丝辊上设置隔离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两根纺丝辊相互平行且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安装的安装示意图。
图25为两根纺丝辊相互平行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的安装示意图。
图26为两根纺丝辊相互平行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的另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27为两根纺丝辊其中一纺丝辊相对于另一纺丝辊倾斜安装示意图。
图28为辅助辊的安装示意图。
图29为图28的侧视图。
图30为三根纺丝辊的第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31为三根纺丝辊的第二种安装示意图。
图32为三根纺丝辊的第三种安装示意图。
图33为四根纺丝辊的第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34为四根纺丝辊的第二种安装示意图。
图35为四根纺丝辊的第三种安装示意图。
图36为四根纺丝辊的第四种安装示意图。
图37为三根纺丝辊相互平行且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安装的安装示意图。
图38为三根纺丝辊相互平行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的安装示意图。
图39为四根纺丝辊相互平行且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安装的安装示意图。
图40为四根纺丝辊相互平行且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安装的安装示意图。
图41为辅助辊的安装示意图。
图42为图41的侧视图。
图43是水洗装置为浸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水洗装置为喷淋装置实施例87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水洗装置为喷淋装置实施例88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水洗装置为喷淋装置实施例89结构示意图。
图47是水洗装置为喷淋装置实施例90结构示意图。
图48为离心盘装置的离心罩为圆台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离心盘装置俯视图。
图50为离心盘装置的离心罩为圆筒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离心盘装置的离心罩为圆锥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本实用新型单轴离心电锭剖视图。
图5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电锭剖视图。
图54为本实用新型上排风装置主视图。
图55为本实用新型上排风装置俯视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下排风装置中第一下排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57为本实用新型下排风装置中第一下排风装置的正视图。
图5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排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9本实用新型漏斗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图6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速度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智能电锭控制器结构框图。
附图中: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纺丝装置4,卷绕装置5,丝条8,纺面101,操作面102,纺丝辊40,水洗装置42,排风装置52。
计量泵201,供胶管202,滤器203。
喷丝头301,浴槽成型装置302,管中成型装置303,酸浴盒304,成型管305,导丝器306。
纺丝辊40,辅助辊401,环形槽402,隔离环403,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去酸辊406,导丝辊407。
进水管4201,喷头4202,喷孔4203,浸浴槽4204,压丝轮4205,刮酸水瓷杆4206,丝条8。
电锭51,支承座5101,轴承体5102,迷宫外壳5103,离心轴5104,迷宫锭盘5105,上轴承5106,下轴承5107,阻尼5108,减震圈和减震垫5109,O型密封胶圈5110,转子5111,定子5112,铁心5113,绕组5114,实心轴5115,空心轴5116。
机顶护罩5201,排风口5202,斜面5203,竖直连接板5204。
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单缸排风管5207,下排风管5208,进气口5209,离心缸5210。
漏斗50,电锭51,支架53,离心缸5210。
离心盘装置54,离心盘5401,离心罩5402,上底面5403,下底面5404,连接机构5405,筒轴5406。
中央控制模块701,供胶控制模块702,丝条成型控制模块703,纺丝控制模块704,卷绕控制模块705。
壳体801,密封盖802,中央控制模块803,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继电器Ⅲ806,继电器Ⅳ807,继电器Ⅴ808,继电器Ⅵ809,启动按钮8010,制动按钮8011,指示灯8012,光电隔离器8013。
人机界面901,PLC控制器902,输入输出卡件903,变频器904,工作电机905, WINCC过程监视模块906,预设值模块907,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纺丝辊变频器9043,供胶泵工作电机9051,升降轴工作电机9052,纺丝辊工作电机905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包括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纺丝装置4和卷绕装置5,所述纺丝装置4中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丝条8缠绕在纺丝辊40上。所述的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5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将纺丝辊40横向设置后的半连续纺丝机的传动结构得到简化,将传统的多根纺丝辊40数量减少为至少一根,进而简化了传统的传动结构,方便了工人的在纺丝辊的操作;横向设置的纺丝辊40两端固定,所以能在提高纺速的前提下,保证纺丝辊40能稳定的转动,不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受到影响;在保证纺丝质量和提高纺速的前提下,本申请所述的半连续纺丝机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实施例2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包括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纺丝装置4和卷绕装置5,所述纺丝装置4中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丝条8缠绕在纺丝辊40上。所述的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5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纺丝辊40包括实现牵伸、凝固和/或去酸功能的辊。每根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每根纺丝辊40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纺丝装置4中至少包括一根辅助辊401。辅助辊401与纺丝辊40平行。纺丝装置4还包括水洗装置42,卷绕装置5包括排风装置52。
将纺丝辊40横向设置后的半连续纺丝机的传动结构得到简化,将传统的多根纺丝辊40数量减少为至少一根,进而简化了传统的传动结构,方便了工人的在纺丝辊的操作;横向设置的纺丝辊40两端固定,所以能在提高纺速的前提下,保证纺丝辊40能稳定的转动,不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受到影响;在保证纺丝质量和提高纺速的前提下,本申请所述的半连续纺丝机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实施例3
如图7、图8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单辊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包括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纺丝装置4、卷绕装置5,纺丝装置4包括一纺丝辊40,纺丝辊40对于纺面操作面横向设置。
如图9所示,纺面的操作面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且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度。
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700mm,直径为50mm。
实施例4
如图16、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750mm,直径为60mm。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所述辅助辊401为一根,且平行于纺丝辊40设置,所述辅助辊401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实施例5
如图19和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800mm,直径为70mm。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401,所述辅助辊401为3根,且平行于纺丝辊40设置,所述辅助辊401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实施例6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800mm,直径为70mm,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5度。
实施例7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000mm,直径为200mm,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0度。
实施例8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200mm,直径为300mm,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5度。
实施例9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800mm,直径为500mm,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20度。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至9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在纺丝辊4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402。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至9中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在纺丝辊40上设置有隔离环403。
实施例12
如图7、图8和图24所示,所述纺丝装置4包括两纺丝辊40,所述两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均横向设置。
如图9所示,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所述两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两侧的上方,两纺丝辊40分别连接有一个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所述两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且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度。
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200mm,直径为200mm。
实施例13
如图25和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且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400mm,直径为100mm。
实施例14
如图2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纺丝辊40其中一纺丝辊40相对于另一纺丝辊40倾斜设置,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800mm,直径为50mm。
实施例15
如图7、图8、图24和图21所示,所述纺丝装置4包括两纺丝辊40,所述两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均横向设置。
所述两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两纺丝辊40均连接在同一个驱动装置上。
所述两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0度。
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600mm,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一根辅助辊401,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所述辅助辊401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5度。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800mm,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两根辅助辊401,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实施例17
本实施与实施例1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纺丝辊40其中一纺丝辊40相对于另一纺丝辊40倾斜设置,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000mm,直径为150mm。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20度,纺丝装置还包括三根辅助辊401,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实施例18
如图7、图8、图24、图21和图2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两纺丝辊40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包括机架、供胶装置、丝条成型装置、纺丝装置、卷绕装置,所述纺丝装置包括两纺丝辊40,所述两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均横向设置。
所述两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所述两纺丝辊40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所述两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5度,纺丝辊4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402。
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200mm,直径为350mm。
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401,所述辅助辊401为一根,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所述辅助辊401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8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0度;纺丝辊40长度为1800mm,直径为500mm;两纺丝辊40和辅助辊401均连接在同一个驱动装置上。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8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纺丝辊40中,其中一纺丝辊40相对于另一纺丝辊40倾斜设置;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5度;纺丝辊40长度为1100mm,直径为250mm;辅助辊401为两根。
实施例21
如图28和图2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8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20度,纺丝辊40上设置有隔离环403;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800mm,直径为80mm。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401,所述辅助辊401为3根,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实施例22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8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纺丝辊40上设置有隔离环403而不再设置环形槽402;辅助辊401和两纺丝辊40均连接在同一个驱动装置上。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8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两纺丝辊40中,其中一纺丝辊40相对于另一纺丝辊40倾斜设置;纺丝辊40上设置有隔离环403而不再设置环形槽402。
实施例24
如图7、图8和图3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所述至少三根纺丝辊40,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均横向设置,至少一根纺丝辊40相对于其他纺丝辊40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纺丝辊40有三根,分别为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的纺丝辊40为牵伸辊404,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的纺丝辊40为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
每根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每根纺丝辊40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度。
所述纺丝辊40中牵伸辊404的长度为700mm,直径为50mm,凝固辊405的长度为1200mm,直径为450mm,去酸辊406的长度为1000mm,直径为350mm。
实施例2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4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的纺丝辊40为凝固辊405,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的纺丝辊40为牵伸辊404和去酸辊406。
实施例26
如图3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4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的纺丝辊40为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的纺丝辊40为牵伸辊404和凝固辊405。
实施例2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4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的纺丝辊40为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的纺丝辊40为牵伸辊404和凝固辊405。
实施例28
如图3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4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的纺丝辊40为凝固辊405,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的纺丝辊40为牵伸辊404和去酸辊406。
实施例2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4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的纺丝辊40为牵伸辊404,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的纺丝辊40为凝固和去酸辊406。
实施例30
如图3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4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纺丝辊40中的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均倾斜设置。
实施例31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5度。
实施例3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4-31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0度。
实施例3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4-31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5度。
实施例3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4-31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20度。
实施例35
如图2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4-31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度,每根纺丝辊4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402。
实施例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5度。
实施例3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0度。
实施例3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5度。
实施例3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20度。
实施例40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根纺丝辊40上设置隔离环403而不再设置环形槽402。同样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可以是0°到20°中任一角度。
实施例41
本实施例的纺丝机除了安装有三根纺丝丝辊,还安装有辅助棍401,辅助棍401至少为一根,安装辅助棍401主要是为了便于工人取出废丝。
实施例42
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纺丝装置包括纺丝辊40,所述纺丝辊40至少为三根,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均横向设置,至少一根纺丝辊40相对于其他纺丝辊40倾斜设置。
如图9所示,所述的纺面的操作面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本实施例中的纺丝辊40有四根,分别为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
本实施例中的牵伸辊404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凝固辊405、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每根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每根纺丝辊40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度。
实施例4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凝固辊405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4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45
如图3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46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牵伸辊(404)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去酸辊406、凝固辊405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实施例4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凝固辊405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牵伸辊404、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实施例4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实施例4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实施例5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凝固辊405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1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2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去酸辊406和凝固辊405均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凝固辊405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牵伸辊404和凝固辊405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牵伸辊404和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凝固辊405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牵伸辊404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凝固辊405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和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60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2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牵伸辊404和凝固辊405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61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2-60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5度。
实施例6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2-60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0度。
实施例6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2-60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5度。
实施例6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2-60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20度。
实施例65
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2-60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度,每根纺丝辊4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402。
实施例6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圆台的锥度为10度。
实施例6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圆台的锥度为20度。
实施例68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5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根纺丝辊40上设置隔离环403而不在设置环形槽402。
实施例69
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的纺丝机除了安装有四根纺丝丝辊,还安装有辅助辊401,辅助辊401至少为一根,安装辅助辊401主要是为了便于工人取出废丝。
实施例70
如图7、图8和图37所示,本实施例纺丝装置4包括纺丝辊40,所述纺丝辊40为三根,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均横向设置,所述纺丝辊40相互平行。
如图9所示,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是位于纺面101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5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所述纺丝辊40有四根,分别为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
每根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每根纺丝辊40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每根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度。
每根纺丝辊40长度为1200mm,直径为200mm。
实施例71
如图3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0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400mm,直径为100mm。
实施例7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0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纺丝辊40其中一纺丝辊40单独连接一个驱动装置,另外两个纺丝辊40连接一个驱动装置;纺丝辊40长度为800mm,直径为50mm。当然三纺丝辊40均连接在一个驱动装置上也是可以的。
实施例73
如图7、图8、图37和图21所示,所述纺丝装置包括纺丝辊40,所述纺丝辊40为三根,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均横向设置,所述纺丝辊40相互平行。
如图9所示,所述的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是位于纺面101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所述纺丝辊40有3根,分别为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
每根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每根纺丝辊40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每根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0度。
每根纺丝辊40长度为1600mm,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一根辅助辊401,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所述辅助辊401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实施例7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5度。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800mm,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两根辅助辊401,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实施例75
本实施与实施例7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1000mm,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20度,纺丝装置还包括三根辅助辊401,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实施例76
如图7、图8、图37和图2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纺丝装置包括三纺丝辊40,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均横向设置,所述三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
如图9所示,所述的纺面的操作面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每根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两侧的上方,每根纺丝辊40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
三纺丝辊40为牵伸辊404、去酸辊406和凝固辊405,且三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5度,纺丝辊4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402。
每根纺丝辊40长度为1200mm,直径为350mm。
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401,所述辅助辊401为一根,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所述辅助辊401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实施例7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三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0度;纺丝辊40长度为1800mm,三纺丝辊40和辅助辊401均连接在同一个驱动装置上。
实施例7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15度;纺丝辊40长度为1100mm,辅助辊401为两根,三纺丝辊40中的两纺丝辊40连接一个驱动装置,另外一个纺丝辊40和辅助辊401连接一个驱动装置。
实施例79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20度,纺丝辊40上设置有隔离环403而不再设置环形槽402;所述纺丝辊40长度为800mm,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401,所述辅助辊401为3根,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
实施例8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76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三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纺丝辊40上设置有隔离环403而不再设置环形槽402;辅助辊401和三纺丝辊40均连接在同一个驱动装置上。
实施例81
如图39-42到图21-23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纺丝辊40的数量为四根,分别为牵伸辊404、去酸辊406、凝固辊405和导丝辊407。
实施例82
所述供胶装置2包括计量泵201、供胶管202和滤器203,计量泵201与供胶管202相连,粘胶通过计量泵201进入供胶管,滤器203与供胶管202相连。计量泵201为一进一出的单泵、或者一进二出的双泵、或者一进三出的泵。
实施例83
丝条成型装置3包括喷丝头301和成型部件,成型部件为浴槽成型装置302,所述的喷丝头301呈“一”字形、扇形或圆形。所述的供胶装置2的滤器203安装在计量泵201和喷丝头301之间。
实施例84
丝条成型装置3包括喷丝头301和成型部件,成型部件为管中成型装置303,所述的喷丝头301呈“一”字形、扇形或圆形。所述的供胶装置2的滤器203安装在计量泵201和喷丝头301之间。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303包括酸浴盒304、成型管305和导丝器306;所述的喷丝头301和成型管305的一端置于酸浴盒304内,喷丝头301与成型管305对应,将丝条8喷入成型管305,导丝器306位于成型管305另一端。
实施例85
水洗装置42为浸洗装置,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如图7、图8图9所示),在纺丝辊40之间设置有用于丝条洗涤的浸洗装置,该浸洗装置包括浸浴槽4204和压丝轮4205,所述压丝轮4205位于浸浴槽4204内,并位于浸浴槽4204内的清洗液面之下,丝条8绕过压丝轮4205并被压丝轮4205压在浸浴槽4204的液面下,丝条8在纺丝辊40的驱动下在浸浴槽4204的清洗液中得到浸洗。
图43中的箭头方向为丝条行走方向,横向设置的纺丝辊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丝条8在纺丝辊40上完成丝条的凝固、牵伸等工艺,同时丝条8通过清洗装置的浸浴槽4204内,丝条8被设置在浸浴槽4204内的压丝轮4205压在浸浴槽的清洗液面下,丝条8在浸浴槽4204内得到浸洗丝条的清洗更加完全,更均匀。
所述的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是位于纺面101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5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将纺丝辊40横向设置后的半连续纺丝机的传动结构得到简化,将传统的多根纺丝辊数量减少为至少一根,进而简化了传统的传动结构,方便了工人的在纺丝辊的操作;横向设置的纺丝辊两端固定,所以能在提高纺速的前提下,保证纺丝辊能稳定的转动,不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受到影响;同时丝条通过压丝轮被完全浸泡于清洗溶液之内,在纺丝过程中形成一个完全浸浴式的清洗流程,通过浸浴的洗涤纺丝,丝条的清洗更加完全,均匀性好。
实施例86
如图43所示,为了将浸浴后的丝条8进一步降低含酸量,还包括刮酸水瓷杆4206,所述刮酸水瓷杆4206安装在浸浴槽4204的上方,丝条8在清洗槽4204出液面后经过刮酸水瓷杆4206除酸。
实施例87
水洗装置42为喷淋装置,在所述的纺丝辊40周围设置有用于丝条洗涤的喷淋装置(如图44所示),喷淋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喷淋装置包括喷孔4203和进水管4201,进水管4201设置在纺纱辊40的上方,喷孔4203直接开在进水管4201上,进水管4201中通入的清洗液通过喷孔4203对纺丝辊上行走的丝条进行清洗、去酸。
将纺丝辊横向设置后的半连续纺丝机的传动结构得到简化,将传统的多根纺丝辊40数量减少为至少一根,进而简化了传统的传动结构,方便了工人的在纺丝辊的操作;横向设置的纺丝辊两端固定,所以能在提高纺速的前提下,保证纺丝辊能稳定的转动,不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受到影响;同时喷淋装置通过喷孔喷出的清洗液正对每根辊上的丝条,丝条通过喷淋的方式清洗,能有效去除丝条上的酸液。
实施例88
所述的纺丝辊40周围设置有用于丝条洗涤的喷淋装置(如图45所示),喷淋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喷淋装置包括喷孔4203和进水管4201,进水管4201设置在纺纱辊40的上方,喷孔4203直接开在进水管4201上,或者在进水管4201连通至少一个喷头4202,在喷头4202设置喷孔4203,对丝条进行清洗、去酸;同时在纺纱辊的一侧增加进水管4201,在进水管4201上开设喷孔4203,或者在进水管4201连通至少一个喷头4202,在喷头4202设置喷孔4203,对丝条进行清洗、去酸。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也可仅在纺纱辊的一侧设置清洗装置。
将纺丝辊横向设置后的半连续纺丝机的传动结构得到简化,将传统的多根纺丝辊数量减少为至少一根,进而简化了传统的传动结构,方便了工人的在纺丝辊的操作;横向设置的纺丝辊两端固定,所以能在提高纺速的前提下,保证纺丝辊能稳定的转动,不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受到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进水管上设置喷头,喷孔设置在喷头上,喷淋时增强了清洗液的压力,使得丝条在行走时清洗效果更好。
实施例89
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水洗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如图7、图8图9所示),在所述的纺丝辊40周围设置有用于丝条洗涤的喷淋装置(如图46所示),喷淋装置安装在机架1上,喷淋装置包括喷孔4203和进水管4201,进水管4201设置在纺纱辊40的上方,喷孔4203直接开在进水管4201上,或者在进水管4201连通至少一个喷头4202,在喷头4202设置喷孔4203,对丝条进行清洗、去酸;同时在纺纱辊的两侧增加进水管4201,在进水管4201上开设喷孔4203,或者在进水管4201连通至少一个喷头4202,在喷头4202设置喷孔4203,对丝条进行清洗、去酸。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也可仅在纺纱辊的一侧设置清洗装置。
所述的纺面的操作面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时,纺丝辊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将纺丝辊横向设置后的半连续纺丝机的传动结构得到简化,将传统的多根纺丝辊数量减少为至少一根,进而简化了传统的传动结构,方便了工人的在纺丝辊的操作;横向设置的纺丝辊两端固定,所以能在提高纺速的前提下,保证纺丝辊能稳定的转动,不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受到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纺纱辊的上方和两侧设置进水管4201,且在进水管4201上设置喷头4202,喷孔4203设置在喷头4202上,喷淋时增强了清洗液的压力,使得丝条在行走时清洗效果更好。
实施例90
在实施例89的基础上,如图47所示,不仅在纺纱辊40的上方和两侧设置进水管4201,而且在纺纱辊40下方也设置进水管4201,即在纺纱辊40的上下左右都设置进水管4201,且进水管4201可直接开开设喷孔4203,也可在进水管4201上设置喷头4202,喷孔4203设置在喷头4202上,清洗液在清洗时形成洗涤对流,对纺丝辊上的丝条进行全方位的清洗,丝条清洗效果最佳。
实施例91
卷绕装置5包括漏斗50、电锭51和离心缸5210,漏斗50下方设置有离心缸5210,离心缸5210下方与电锭51相连,所述漏斗50设置在支架53上。
实施例92
卷绕装置5包括漏斗50、电锭51和离心盘装置54,漏斗50下方设置有离心盘装置54,离心盘装置54下方与电锭51相连,所述漏斗50设置在支架53上。
实施例93
纺丝机离心盘装置54包括离心盘5401,所述离心盘5401的上方设置有圆台状的离心罩5402,所述离心罩5402的上底面5403和下底面5404为开敞结构,所述上底面5403面积小于下底面5404的面积,所述离心盘5401与离心罩5402通过连接机构5405相连,所述离心盘5401中部竖直设置有筒轴5406。将离心盘5401与电锭连接后,将离心罩5402与离心盘5401通过连接机构5405相连,电锭带动离心盘5401和离心罩5402开始旋转,丝条从离心罩5402上底面5403进入旋转的离心罩5402,由于离心罩5402内离心力的作用,丝条此时会沿在离心罩5402的内壁进行落丝,落丝完成后的丝条由于圆台形状的原因,会直接形成以筒轴5406为中心轴的丝筒。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盘5401配合圆台状的离心罩5402可以使丝条以筒轴5406为中心轴直接成筒,减少了现有的离心缸结构的工序步骤,避免了搬运丝饼和丝饼经过三元再成筒的麻烦。
实施例94
纺丝机离心盘装置54包括离心盘5401,所述离心盘5401的上方设置有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离心罩5402,所述离心罩5402的上底面5403和下底面5404为开敞结构,所述离心盘5401与离心罩5402通过连接机构5405相连,所述离心盘5401中部竖直设置有筒轴5406。离心盘5401的下方连接带动其旋转的电锭。连接机构5405为卡扣结构。所述连接机构5405为螺栓、螺母。离心罩5402下底面5404与离心盘5401大小相适配。筒轴5406的高度与离心罩5402的高度相适配。
将离心盘5401与电锭连接后,将离心罩5402与离心盘5401通过连接机构5405相连,电锭带动离心盘5401和离心罩5402开始旋转,丝条从离心罩5402上底面5403进入旋转的离心罩5402,由于离心罩5402内离心力的作用,丝条此时会沿在离心罩5402的内壁进行落丝,落丝完成后的丝条由于圆台形状的原因,会直接形成以筒轴5406为中心轴的丝筒。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盘5401配合圆台状的离心罩5402可以使丝条以筒轴5406为中心轴直接成筒,减少了现有的离心缸结构的工序步骤,避免了搬运丝饼和丝饼经过三元再成筒的麻烦。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盘5401与离心罩5402配合的结构,便于成筒后的丝条取出,由于离心盘5401和离心罩5402是通过连接机构5405相连,所以只要将连接机构5405打开,离心盘5401和离心罩5402就能分开,即可将成筒丝条与筒轴5406一并取出。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卡扣或螺栓螺母结构都易于实现离心盘5401和离心罩5402的分离与组合,便于工人取出成筒丝饼。本实用新型离心罩5402下底面5404与离心盘5401大小相适配,所以离心罩5402下底面5404能完全放置在离心盘5401上,不会出现缝隙。本实用新型的筒轴5406高度与离心罩5402的高度相适配,即最高可以与离心罩5402的高度相同,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离心罩5402内的空间。
实施例95
所述的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在每一个锭位区内至少为两个,即在纺面101的操作面102平台上构成至少两排且每排六个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
实施例96
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单轴离心电锭包括支承座5101和轴承体5102,所述轴承体5102位于支承座5101上,还包括有迷宫外壳5103和离心轴5104,所述迷宫外壳5103套接在轴承体5102上,所述迷宫外壳5103上卡接有迷宫锭盘5105,所述迷宫锭盘5105和迷宫外壳5103组成两层深沟槽气隙,在相对高速转动形成气动密封。所述离心轴5104为整体式长轴,所述离心轴5104贯通迷宫外壳5103和轴承体5102,所述迷宫锭盘5105上部与离心缸相连,所述迷宫锭盘5105下部与迷宫外壳5103构成多层气动密封结构。本申请的整体式长轴结构简单,由于其是整体式设计,所以不易损坏,并且整体式长轴的重量轻,能在高转速下正常工作。由于采用了单轴结构,所以整体电锭的高度能够得到降低。
实施例97
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单轴离心电锭包括支承座5101和轴承体5102,所述轴承体5102位于支承座5101上,还包括有迷宫外壳5103和离心轴5104,所述迷宫外壳5103套接在轴承体5102上,所述迷宫外壳5103上卡接有迷宫锭盘5105,所述迷宫锭盘5105和迷宫外壳5103组成两层深沟槽气隙,在相对高速转动形成气动密封。所述离心轴5104为整体式长轴,所述离心轴5104贯通迷宫外壳5103和轴承体5102,所述迷宫锭盘5105上部与离心缸相连,所述迷宫锭盘5105下部与迷宫外壳5103构成多层气动密封结构。本申请的整体式长轴结构简单,由于其是整体式设计,所以不易损坏,并且整体式长轴的重量轻,能在高转速下正常工作。所述整体式长轴的上方连接有上轴承5106,所述上轴承5106设置在离心轴5104上端和迷宫锭盘5105下端之间,并固定在迷宫外壳5103上端内。整体式长轴的下方连接有下轴承5107。所述的下轴承5107设置在离心轴5104下端并固定在轴承体5102内。所述下轴承5107处设置有阻尼5108,阻尼5108为弹性元件,所述支承座5101与轴承体5102之间设置有密封减震圈和减震圈和减震垫5109。本申请的轴承体5102与支承座5101设有减振环和减振垫连接,且易拆分。这种结构使得电锭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为弹性连接,可以充分消除电锭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共振,电锭启动和制动时无明显晃头现象,运行平稳、振动小,启动和制动快,可以长期高速运转,且提高了电锭电动机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减震圈和减震圈和减震垫5109是对纵向和横向起有效的减振作用。迷宫外壳5103下部与轴承体5102之间设有O型密封胶圈5110。O型密封胶圈5110是两个铸铁件---支承座和轴承体5102之间的连接起密封作用。实现了电锭能在潮湿环境下实现酸性纺。
驱动电机具体包括电一个固定在整体式长轴上的转子5111和一个固定在迷宫外壳5103内的定子5112。定子5112包括多个铁心5113和绕组5114,所述铁心5113嵌入绕组5114。
实施例98
离心电锭包括支承座5101和轴承体5102,所述轴承体5102位于支承座5101上,还包括有迷宫外壳5103和离心轴5104,所述迷宫外壳5103套接在轴承体5102上,所述迷宫外壳5103上卡接有迷宫锭盘5105,所述离心轴5104包括实心轴5115和空心轴5116,空心轴5116套接在实心轴5115下部,实心轴5115下端与空心轴5116下端连接,所述迷宫锭盘5105和迷宫外壳5103组成两层深沟槽气隙,在相对高速转动形成气动密封。所述离心轴5104贯通迷宫外壳5103和轴承体5102,所述迷宫锭盘5105上部与离心缸相连,所述迷宫锭盘5105下部与迷宫外壳5103构成多层气动密封结构。本申请的离心电锭的离心轴5104采用实心轴5115和空心轴5116套接的结构,配合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离心电锭上方采用的迷宫锭盘5105转动和迷宫外壳5103相对运动达到防水密封的效果,实现了电锭能在潮湿环境下实现酸性纺。
实施例99
离心电锭包括支承座5101和轴承体5102,所述轴承体5102位于支承座5101上,还包括有迷宫外壳5103和离心轴5104,所述迷宫外壳5103套接在轴承体5102上,所述迷宫外壳5103上卡接有迷宫锭盘5105,所述离心轴5104包括实心轴5115和空心轴5116,空心轴5116套接在实心轴5115下部,实心轴5115下端与空心轴5116下端连接,所述迷宫锭盘5105和迷宫外壳5103组成两层深沟槽气隙,在相对高速转动形成气动密封。所述离心轴5104贯通迷宫外壳5103和轴承体5102,所述迷宫锭盘5105上部与离心缸相连,所述迷宫锭盘5105下部与迷宫外壳5103构成多层气动密封结构。本申请的离心电锭的离心轴5104采用实心轴5115和空心轴5116套接的结构,配合离心电锭上方采用的迷宫锭盘5105转动和迷宫外壳5103相对运动达到防水密封的效果,实现了电锭能在潮湿环境下实现酸性纺。所述定子5112包括多个铁心5113和绕组5114,所述铁心5113嵌入绕组5114。
所述实心轴5115下端和空心轴5116下端接触处设有锥面,两锥面配合并紧密固定。所述实心轴5115的上方连接有上轴承5106,空心轴5116的下方连接有下轴承5107。所述上轴承5106设置在离心轴5104上端和迷宫锭盘5105下端之间,并固定在迷宫外壳5103上端内。所述的下轴承5107设置在离心轴5104下端并固定在轴承体5102内。所述支承座5101与轴承体5102之间设置有密封减震圈和减震垫5109。所述迷宫壳体下部与轴承体5102设有O型密封胶圈5110。还包括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一个固定在离心轴5104上的转子5111和一个固定在机壳内的定子5112。本申请的单轴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离心电锭轴承体5102与支承座5101设有减振环和减振垫连接,且易拆分。这种结构使得电锭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为弹性连接,可以充分消除电锭运转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和共振,电锭启动和制动时无明显晃头现象,运行平稳、振动小,启动和制动快,可以长期高速运转,且提高了电锭电动机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减震圈和减震垫5109是对纵向和横向起有效的减振作用。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离心电锭下方釆用O型密封胶圈5110密封,实现了电锭能在潮湿环境下实现酸性纺的密封要求。离心电锭损坏率低,过载能力强。O型密封胶圈5110是两个铸铁件---支承座5101和轴承体5102之间的连接起密封作用。实现了电锭能在潮湿环境下实现酸性纺。
实施例100
本实用新型的卷绕装置5包括有排风装置52,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上排风装置,包括机顶护罩5201和排风口5202,所述机顶护罩5201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废气导向引流的斜面5203,所述至少两个斜面5203上端均与同一个排风口5202连通,所述斜面5203的下端设置有竖直连接板5204,本申请采用了废气导向引流的斜面5203,这样纺丝空间内的废气上升至机顶护罩5201时,废气会顺着斜面5203逐渐被导向至位于多个斜面5203交界处排风口5202,使得整个纺丝空间内不会有废气残留在空间转角处,不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实施例101
上排风装置包括机顶护罩5201和排风口5202,所述机顶护罩5201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废气导向引流的斜面5203,所述至少两个斜面5203上端均与同一个排风口5202连通,所述斜面5203的下端设置有竖直连接板5204。斜面5203为四个,所述四个斜面5203的形状为三角形。四个斜面5203的上端均与排风口5202相连,四个斜面5203中两个纵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5203底部与竖直连接板5204连接,所述两个横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5203底部厚度与所述竖直连接板5204的高度相同,所述两个横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5203底部分别与所述两竖直连接板5204连接。斜面520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45度。排风口5202处设置有抽风机。
本申请采用了废气导向引流的斜面5203,这样纺丝空间内的废气上升至机顶护罩5201时,废气会顺着斜面5203逐渐被导向至位于多个斜面5203交界处排风口5202,使得整个纺丝空间内不会有废气残留在空间转角处,不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影响。竖直连接板5204能够使得机顶护照能够与纺丝机密闭空间封闭连接,废气不会从密闭空间泄漏。斜面5203倾斜角度能够保证废气沿着斜面5203顺利的进入排风口5202的情况下,保证排风口5202的合理尺寸。
部分废气从纺丝机中排出后,上升至纺丝的密闭空间内,废气上升至机顶护罩5201时,废气会顺着斜面5203逐渐被导向至位于多个斜面5203交界处排风口5202,四斜面5203设置则能将四个方向的废气都导向至顶部的排风口5202,实现了上排风的效果。
实施例102
下排风装置包括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和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和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连通,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设置在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的下方,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列的三个离心缸5210上的单缸排风管5207,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包括设置在多列离心缸5210两端的下排风管5208,所述单缸排风管5207与下排风管5208连通。本申请的下排风装置使用的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能够将每列的离心缸5210中废气单独排放至下排风管5208中,这样多个离心缸5210内的废气在传输过程中就不会经过其他离心缸5210,所以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离心缸5210的废气排放。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能够将多个单缸排风管5207中的废气进行收集汇总,并且统一进行排放。
实施例103
下排风装置包括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和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和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连通,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设置在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的下方,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列的三个离心缸5210上的单缸排风管5207,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包括设置在多列离心缸5210两端的下排风管5208,所述单缸排风管5207与下排风管5208连通。本申请的排风装置使用的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能够将每列的离心缸5210中废气单独排放至下排风管5208中,这样多个离心缸5210内的废气在传输过程中就不会经过其他离心缸5210,所以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离心缸5210的废气排放。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能够将多个单缸排风管5207中的废气进行收集汇总,并且统一进行排放。
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中相邻两个离心缸5210的单缸排风管5207与一端的下排风管5208连通,另一个离心缸5210的单缸排风管5207与另一端的下排风管5208连通,单缸排风管5207设置在离心缸5210的上部。下排风管5208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5209。单缸排风管5207将废气通过进气口5209从与下排风管5208连通,多个进气口5209独立设置,下排风管5208上还设置有出气口,在出气口处设置有抽风机。单缸排风管5207位于离心缸5210的上部,由于离心缸5210内的废气会聚集在离心缸5210的上部,所以单缸排风管5207能够将产生的废气及时的从离心缸5210中排放。排风装置的结构合理,所有排风管布局互不影响,并且提高了废气排放效果。
废气从离心缸5210中产生,产生后的废气会上升至离心缸5210上部,从离心缸5210上部进入至单缸排风管5207,由于每列的三个离心缸5210的单缸排风管5207位置不同,所以其中两个离心缸5210的单缸排风管5207会将废气输送至离心缸5210的一端,而另一个离心缸5210的单缸排风管5207会将废气输送至离心缸5210的另一端,由于在离心缸5210两端都设置有下排风管5208,所以废气会通过设置在下排风管5208上的多个独立的进气口5209进入到下排风管5208中,进入下排风管5208中的废气由于抽风机的原因,会往下排风管5208的出气口处输送,从而完成了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排风功能。
实施例104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701、供胶控制模块702、丝条成型控制模块703、纺丝控制模块704和卷绕控制模块705,所述中央控制模块701分别于供胶控制模块702、供胶控制模块702、丝条成型控制模块703、纺丝控制模块704和卷绕控制模块705连接,所述纺丝控制模块704控制成型丝条行走至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的纺丝辊40上,成型丝条围绕纺丝辊40;纺丝控制模块704通过控制纺丝辊40转动控制纺丝装置4进行丝条8牵伸、丝条凝固和丝条去酸,在所述的丝条牵伸、丝条凝固和丝条去酸的过程中,纺丝控制模块704控制水洗装置对成型丝条8进行水洗;纺丝控制模块704控制经过丝条牵伸、丝条凝固、丝条去酸和水洗的成型丝条从纺丝辊40导出至漏斗50内。
所述供胶控制模块702控制粘胶纺丝原液依次经过供胶管202、滤器203后,输入喷丝头301,进行连续供胶,供胶控制模块702通过计量泵201控制粘胶纺丝原液的输送量。
所述供胶控制模块702控制喷丝头301的喷丝板将丝条8喷入管中成型装置303或者浴槽成型装置302后,待丝条8凝固后进行丝条8成型操作,得到成型丝条8。
所述卷绕控制模块705控制经过丝条牵伸、丝条凝固、丝条去酸和水洗的成型丝条8经漏斗50落入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卷绕控制模块705通过电锭控制器控制电锭带动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转动,形成丝饼。 
实施例105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智能电锭控制器包括壳体801、密封盖802、主控板、回路板和操作板,所述主控板、主回路板和操作板通过密封盖802封存在壳体801内,所述主控板与回路板连接,操作板固定在回路板上;所述主控板上设有中央控制模块803,所述回路板上设有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继电器Ⅲ806、继电器Ⅳ807、继电器Ⅴ808和继电器Ⅵ809;所述中央控制模块803分别与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和继电器Ⅲ806连接形成启动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803分别与继电器Ⅳ807、继电器Ⅴ808和继电器Ⅵ809连接形成制动模块;所述操作板上设有启动按钮8010和制动按钮8011,所述启动按钮8010和制动按钮8011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803连接。
所述操作板还设有三个分别用于显示不同运行状态指示灯8012,所述三个指示灯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803连接。
智能电锭控制器还包括光电隔离器8013,所述启动按钮8010、制动按钮8011和三个指示灯8012均通过光电隔离器8013与中央控制模块803连接;用于交换信息。
所述三个指示灯8012分别为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刹车指示灯。
所述壳体801为ABS塑料壳体,密封盖802为PC透明塑料密封盖。
所述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继电器Ⅲ806、继电器Ⅳ807、继电器Ⅴ808和继电器Ⅵ809均为三相交流继电器。
在使用时:
通电;接通电源,系统工作,“电源”指示灯以1HZ的频率闪烁。说明控制器一切正常,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注:当控制器安装在设备上,只要供电电源正常,“电源”指示灯会一直闪烁。如果“电源”指示灯不亮,说明控制器有故障。
启动;按下“启动”按键,“运行”指示灯亮,控制器的CPU发出信号,启动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和继电器Ⅲ806工作,将中频电源供给电锭,电锭得电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制动;当需要制动时,按下“制动”按键,“制动”指示灯亮,CPU将发出制动指令,断开运行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和继电器Ⅲ806后接通制动继电器Ⅳ807、继电器Ⅴ808和继电器Ⅵ809;CPU控制制动模块工作,并按预先设定好的制动方式,开始精确定时直流能耗制动。制动模块按照可控的输出分三段电压方式对电锭进行制动,该方式一方面可节约电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电锭的温升,从而对电锭起到很好的控制和保护作用,大大的提高了电锭的使用寿命,是根据制动后电锭的不同转速施加不同的制动力矩,克服了固定制动电压的弊端如:电机线包发热大且浪费电能。
当制动时间到达后,自动停止制动模块,断开制动电流,使其处于待机状态。由于采用CPU处理的定时模式,使该控制器的定时精准且具有一致性、可重复性。
停止;当需要紧急停止该系统时,只需同时按下“启动”和“制动”按键,此时该系统切断所有的输出,既不启动也不制动。
保护;运行时CPU将对工作回路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测。当回路电流过载时,CPU将发出指令,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控制器输出端或电锭线圈出现短路情况,控制器的输出保险会熔断,同时也能很好的起到保护作用。在制动时,当发生电机短路故障,制动电源自动停止工作,运行指示灯以快闪的方式告警。如发生保险熔断保护,保险旁的指示灯自动点亮,提示故障排除后更换对应的保险即可。
实施例106
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纺丝辊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速度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901、PLC控制器902、输入输出卡件903、变频器904和工作电机905,所述PLC控制器902通过输入输出卡件903与变频器904连接,所述变频器904与工作电机905连接,所述人机界面901通过工业以太网与PLC控制器902连接,所述人机界面901上设有WINCC过程监视模块906和用于控制工作电机905转速的预设值模块907。
所述变频器904为多个,变频器904包括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和纺丝辊变频器9043;所述PLC控制器902通过输入输出卡件905分别与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和纺丝辊变频器9043连接。
所述工作电机905为多个,工作电机905包括供胶泵工作电机9051、升降轴工作电机9052和纺丝辊工作电机9053;所述供胶泵变频器9041与供胶泵工作电机9051连接,升降轴变频器9042与升降轴工作电机9052连接,纺丝辊变频器9043与纺丝辊工作电机9053连接。
所述输入输出卡件903为I/O卡件。
所述WINCC过程监视模块906通过工业以太网将通讯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902,收到通讯信号的PLC控制器902读取预设值模块907的预设值,通过内部运算得出各工作电机905需要同步调整的速度值,并将各工作电机905需要同步调整的速度值通过输出卡件输送至与其连接的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和纺丝辊变频器9043,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和纺丝辊变频器9043将速度值量化为频率信号后控制与其连接的工作电机905转速,并通过变频器904外部输出端子和输入卡件将反馈的运行状态发送至PLC控制器902,完成工作电机905的速度控制与状态反馈。
实施例107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包括供胶、丝条成型、纺丝以及卷绕,所述的纺丝由纺丝装置4完成,纺丝装置4包括至少一根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的纺丝辊40,丝条围绕纺丝辊40,在纺丝辊40转动下完成纺丝步骤中的牵伸、凝固和去酸。上述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方案,其工艺中丝条行走于至少一根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的纺丝辊40,能够在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基础上实现纺速的提高,并且保证纺丝辊40能稳定的转动,不会发生晃动,避免了纺丝时丝条由于纺丝辊40晃动而产生相互缠绕、断丝等问题。同时由于纺丝辊40横向设置后即使提高纺速也能够保证丝条反应充分,丝条不会产生毛刺等问题,也保证了丝条在纺丝过程中的均匀性,在保证纺丝质量和提高纺速的前提下,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由于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所以纺丝辊40的结构以及其传动结构得到简化,方便了工人对纺丝辊的操作,使得半连续纺丝机的工艺参数,如:多个纺丝辊的转速等更容易控制。本实用新型可在现有的R535半连续纺丝机上直接进行改造,所以改造成本低,有利于设备的升级换代。
具体的工艺路线为:
粘胶纺丝原液经供胶管202供胶,经过计量泵201控制流量,再通过滤器203进入喷丝头301,由喷丝头301上的喷丝板307喷出丝条,丝条进入管中成型装置303或者浴槽成型装置302后凝固成型,成型的丝条行走至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的纺丝辊40,丝条围绕纺丝辊40,在纺丝辊40转动下完成纺丝步骤中的牵伸、凝固和去酸,在所述的牵伸、凝固和去酸的过程中,丝条还经过水洗装置42进行水洗,丝条从纺丝辊40导出后经过漏斗50,落入由电锭51带动的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形成丝饼。
实施例108
一种适用于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其工序包括粘胶计量与供胶、纺前过滤、丝条成型、纺丝及卷绕, 
A 粘胶计量与供胶
在粘胶计量与供胶工序中,粘胶管的表压为0.1MPa;
B 纺前过滤
在纺前过滤工序中,粘胶熟成度NH4Cl值控制在7.0ml,落球粘度30 mPa·s,粘胶甲纤含量8.0%,粘胶含碱6.0%,500ml粘胶气泡≤25个,粘胶表面张力50dyne/cm,10μm以下粘胶粒子≤100个/ml;
C 丝条成型
在丝条成型工序中,酸浴的组成为:硫酸浓度135g/L,硫酸钠浓度230g/L,硫酸锌浓度12.0g/L,酸浴温度55℃,酸浴表面张力小于粘胶表面张力;成型管内径Φ5±0.1mm,成型管长800mm;喷丝头的孔径为0.06mm,且形状呈扇形;
D 纺丝
纺丝工序包括对丝条的凝固、牵伸及去酸,纺丝辊长度1530mm,直径Φ100mm,每根丝条在纺丝辊上的丝圈数为1圈,纺丝辊上丝距20~50mm,纺丝辊转速500转/分,凝固反应时间0.1~0.2秒/根,丝条的牵伸率为10%;水洗去酸中的水温为:35~40℃,pH值为:7;
所述经凝固、去酸、水洗后的丝条,其含酸量在5~10%,生丝条剩余酯化度小于3%。
E卷绕
在卷绕工序中,丝条经支架导入漏斗中,并在通过电锭控制的离心缸中卷绕成丝饼,电锭的转速为8000转/分,离心缸的转速为7800r/min。
    同样的上述工艺可对不同规格(如40D、60D、120D、150D、200D等)、不同品种的丝条(如有光丝,无光丝,含棉、竹、麻等的复合丝,异形丝、扁平丝等)进行处置。

Claims (44)

1.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包括机架(1)、供胶装置(2)、丝条成型装置(3)、纺丝装置(4)和卷绕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装置(4)中纺丝辊(40)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是位于纺面区域内的水平工作面;所述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是指当纺丝工人正对卷绕装置(5)时,纺丝辊(40)相对于纺丝工人为横向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纺丝辊(40)包括实现牵伸、凝固和/或去酸功能的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每根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两侧的上方,与驱动装置连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每根纺丝辊(40)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纺丝装置(4)中包括辅助辊(4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辅助辊(401)与纺丝辊(40)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装置包括一根纺丝辊(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20度;所述纺丝辊(4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402);所述纺丝辊(40)上设置有隔离环(403);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401),所述辅助辊(401)至少为一根,且平行于纺丝辊(40)设置;所述辅助辊(401)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装置包括两根纺丝辊(4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纺丝辊(40)相互平行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纺丝辊(40)其中一纺丝辊(40)相对于另一纺丝辊(40)倾斜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20度;所述纺丝辊(4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402);所述纺丝辊(40)上设置有隔离环(403);所述纺丝装置还包括辅助辊(401),所述辅助辊(401)至少为一根,且平行于其中一纺丝辊(40)设置;所述辅助辊(401)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且实时调速转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装置包括至少三根纺丝辊(4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有三根,分别为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中其中一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另外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其中一纺丝棍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另外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水平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中的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和去酸辊(406)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均倾斜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有四根,分别为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
22.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中其中一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另外三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中其中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平行设置,另外两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中其中一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倾斜设置,另外三纺丝辊(40)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水平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6或2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中的牵伸辊(404)、凝固辊(405)、去酸辊(406)和导丝辊(407)相对于水平面从一端到另一端均倾斜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每根纺丝辊(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1)两侧的上方,每根纺丝辊(40)分别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实现独立实时调速传动;每根纺丝辊(40)呈圆台形,且呈渐变状,圆台的锥度为0-20度;每根纺丝辊(4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槽(402)。
27.根据权利要求16-21、26任意一项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辊(40)相互平行。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供胶装置(2)供胶装置包括计量泵(201)、供胶管(202)和滤器(203),计量泵(201)与供胶管(202)相连,粘胶通过计量泵(201)进入供胶管,滤器(203)与供胶管(202)相连;计量泵(201)为一进一出的单泵、或者一进二出的双泵、或者一进三出的泵。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丝条成型装置(3)包括喷丝头(301)和成型部件,成型部件为浴槽成型装置(302),所述的喷丝头(301)呈“一”字形、扇形或圆形,所述的供胶装置(2)的滤器(203)安装在计量泵(201)和喷丝头(301)之间;
丝条成型装置(3)包括喷丝头(301)和成型部件,成型部件为管中成型装置(303),所述的喷丝头(301)呈“一”字形、扇形或圆形,所述的供胶装置(2)的滤器(203)安装在计量泵(201)和喷丝头(301)之间,所述的管中成型装置(303)包括酸浴盒(304)、成型管(305)和导丝器(306);所述的喷丝头(301)和成型管(305)的一端置于酸浴盒(304)内,喷丝头(301)与成型管(305)对应,将丝条(8)喷入成型管(305),导丝器(306)位于成型管(305)另一端。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装置(4)还包括水洗装置(42)。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装置(42)为浸洗装置,所述浸洗装置包括浸浴槽(4024)和压丝轮(4025),所述压丝轮位于浸浴槽(4024)内,丝条(8)绕过压丝轮(4025)并被压丝轮(4025)压在浸浴槽(4024)的清洗液面下;
还包括刮酸水瓷杆(4206),所述刮酸水瓷杆(4206)安装在浸浴槽(4024)的上方,丝条(8)在清洗槽(4024)出液面后经过刮酸水瓷杆(4206)除酸;
所述刮酸水瓷杆(4206)与压丝轮(4025)处于同轴旋转点。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装置(42)为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孔(4203)和进水管(4201);
所述的进水管(4201)上直接开有喷孔(4203);
所述喷淋装置还包括喷头(4202),喷头(4202)与进水管(4201)连通,喷孔(4203)设置在喷头(4202)上;
所述的喷淋装置位于纺丝辊(40)的上方、下方或者任意一侧,或者上下方、左右均设置;
所述喷淋装置固定在纺丝机机架(1)上,所述喷淋装置位于纺丝辊(40)中任意一根辊上。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5)包括漏斗(50)、电锭(51)和离心缸(5210),漏斗(50)下方设置有离心缸(5210),离心缸(5210)下方与电锭(51)相连,所述漏斗(50)设置在支架(53)上。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卷绕装置(5)包括漏斗(50)、电锭(51)和离心盘装置(54),漏斗(50)下方设置有离心盘装置(54),离心盘装置(54)下方与电锭(51)相连,所述漏斗(50)设置在支架(53)上。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机离心盘装置(54)包括离心盘(5401),所述离心盘(5401)的上方设置有圆台状的离心罩(5402),所述离心罩(5402)的上底面(5403)和下底面(5404)为开敞结构,所述离心盘(5401)与离心罩(5402)通过连接机构(5405)相连,所述离心盘(5401)中部竖直设置有筒轴(5406);
所述离心罩(5402)为圆柱形、圆台形或圆锥形;
所述离心盘(5401)的下方连接带动其旋转的电锭(51),所述连接机构(5405)为卡扣结构,所述离心罩(5402)下底面(5404)与离心盘(5401)大小相适配,所述筒轴(5406)的高度与离心罩(5402)的高度相适配;
所述连接机构(5405)为螺栓、螺母,所述离心罩(5402)下底面(5404)与离心盘(5401)大小相适配,所述筒轴(5406)的高度与离心罩(5402)的高度相适配。
36.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在每一个锭位区内至少为两个,即在纺面(101)的操作面(102)平台上构成至少两排且每排六个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
37.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锭(51)为单轴离心电锭,所述单轴离心电锭包括支承座(5101)和轴承体(5102),所述轴承体(5102)位于支承座(5101)上,还包括有迷宫外壳(5103)和离心轴(5104),所述迷宫外壳(5103)套接在轴承体(5102)上,所述迷宫外壳(5103)上卡接有迷宫锭盘(5105),所述离心轴(5104)为整体式长轴,所述离心轴(5104)贯通迷宫外壳(5103)和轴承体(5102),所述迷宫锭盘(5105)上部与离心缸相连,所述迷宫锭盘(5105)下部与迷宫外壳(5103)构成多层气动密封结构;
所述整体式长轴的上方连接有上轴承(5106),整体式长轴的下方连接有下轴承(5107),所述上轴承(5106)设置在离心轴(5104)上端和迷宫锭盘(5105)下端之间,并固定在迷宫外壳(5103)上端内;所述的下轴承(5107)设置在离心轴(5104)下端并固定在轴承体(5102)内,所述下轴承(5107)处设置有阻尼(5108),所述支承座(5101)与轴承体(5102)之间设置有减震圈和减震垫(5109),所述迷宫外壳(5103)下部与轴承体(5102)之间设有O型密封胶圈(5110);
还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体包括一个固定在整体式长轴上的转子(5111)和一个固定在迷宫外壳(5103)内的定子(5112),所述定子(5112)包括多个铁心(5113)和绕组(5114),所述铁心(5113)嵌入绕组(5114)。
38.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锭(51)为离心电锭,所述离心电锭包括支承座(5101)和轴承体(5102),所述轴承体(5102)位于支承座(510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迷宫外壳(5103)和离心轴(5104),所述迷宫外壳(5103)套接在轴承体(5102)上,所述迷宫外壳(5103)上卡接有迷宫锭盘(5105),所述离心轴(5104)包括实心轴(5115)和空心轴(5116),空心轴(5116)套接在实心轴(5115)下部,实心轴(5115)下端与空心轴(5116)下端连接,所述离心轴(5104)贯通迷宫外壳(5103)和轴承体(5102),所述迷宫锭盘(5105)上部与离心缸相连,所述迷宫锭盘(5105)下部与迷宫外壳(5103)构成多层气动密封结构;
所述实心轴(5115)下端和空心轴(5116)下端接触处设有锥面,两锥面配合并紧密固定,所述实心轴(5115)的上方连接有上轴承(5106),空心轴(5116)的下方连接有下轴承(5107),所述上轴承(5106)设置在离心轴(5104)上端和迷宫锭盘(5105)下端之间,并固定在迷宫外壳(5103)上端内,所述的下轴承(5107)设置在离心轴(5104)下端并固定在轴承体(5102)内,所述支承座(5101)与轴承体(5102)之间设置有密封减震圈和减震垫(5109),所述迷宫壳体下部与轴承体(5102)设有O型密封胶圈(5110);
还包括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一个固定在离心轴(5104)上的转子(5111)和一个固定在机壳内的定子(5112)。
3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5)还包括排风装置(52),所述的排风装置包括:位于机架(1)内纺丝辊(40)上方的上排风装置和位于离心缸(5210)与漏斗(50)之间的下排风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风装置包括机顶护罩(5201)和排风口(5202),所述机顶护罩(5201)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废气导向引流的斜面(5203),所述至少两个斜面(5203)上端均与同一个排风口(5202)连通,所述各斜面(5203)的下端设置有竖直连接板(5204);
所述斜面(5203)为四个,所述四个斜面(5203)的形状为三角形,四个斜面(5203)的上端均与排风口(5202)相连,四个斜面(5203)中两个纵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5203)底部与竖直连接板(5204)连接,所述两个横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5203)底部厚度与所述竖直连接板(5204)的高度相同,所述两个横向排布且相对设置的斜面(5203)底部分别与所述两竖直连接板(5204)连接,所述斜面(520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5-45度,所述排风口(5202)处设置有抽风机。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风装置包括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和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和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连通,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设置在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的下方,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包括分别设置在一列的三个离心缸(5210)上的单缸排风管(5207),第二下排风装置(5206)包括设置在多列离心缸(5210)两端的下排风管(5208),所述单缸排风管(5207)与下排风管(5208)连通;
所述第一下排风装置(5205)中相邻两个离心缸(5210)的单缸排风管(5207)与一端的下排风管(5208)连通,另一个离心缸(5210)的单缸排风管(5207)与另一端的下排风管(5208)连通,所述单缸排风管(5207)设置在离心缸(5210)的上部,所述下排风管(5208)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口(5209),所述下排风管(5208)与抽风机相连。
42.根据权利要求29、33或34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半连续高速纺丝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701)、供胶控制模块(702)、丝条成型控制模块(703)、纺丝控制模块(704)和卷绕控制模块(705),所述中央控制模块(701)分别于供胶控制模块(702)、供胶控制模块(702)、丝条成型控制模块(703)、纺丝控制模块(704)和卷绕控制模块(705)连接,所述纺丝控制模块(704)控制成型丝条行走至相对于纺面(101)的操作面(102)横向设置的纺丝辊(40)上,成型丝条围绕纺丝辊(40);纺丝控制模块(704)通过控制纺丝辊(40)转动控制纺丝装置(4)进行丝条(8)牵伸、丝条凝固和丝条去酸,在所述的丝条牵伸、丝条凝固和丝条去酸的过程中,纺丝控制模块(704)控制水洗装置对成型丝条(8)进行水洗;纺丝控制模块(704)控制经过丝条牵伸、丝条凝固、丝条去酸和水洗的成型丝条从纺丝辊(40)导出至漏斗(50)内;
所述供胶控制模块(702)控制粘胶纺丝原液依次经过供胶管(202)、滤器(203)后,输入喷丝头(301),进行连续供胶,供胶控制模块(702)通过计量泵(201)控制粘胶纺丝原液的输送量;
所述供胶控制模块(702)控制喷丝头(301)的喷丝板将丝条(8)喷入管中成型装置(303)或者浴槽成型装置(302)后,待丝条(8)凝固后进行丝条(8)成型操作,得到成型丝条(8);
所述卷绕控制模块(705)控制经过丝条牵伸、丝条凝固、丝条去酸和水洗的成型丝条(8)经漏斗(50)落入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卷绕控制模块(705)通过电锭控制器控制电锭带动离心缸(5210)或者离心盘装置(54)转动,形成丝饼。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半连续高速纺丝机还包括智能电锭控制器,所述智能电锭控制器包括壳体(801)、密封盖(802)、主控板、回路板和操作板,所述主控板、主回路板和操作板通过密封盖(802)封存在壳体(801)内,所述主控板与回路板连接,操作板固定在回路板上;所述主控板上设有中央控制模块(803),所述回路板上设有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继电器Ⅲ(806)、继电器Ⅳ(807)、继电器Ⅴ(808)和继电器Ⅵ(809);所述中央控制模块(803)分别与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和继电器Ⅲ(806)连接形成启动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803)分别与继电器Ⅳ(807)、继电器Ⅴ(808)和继电器Ⅵ(809)连接形成制动模块;所述操作板上设有启动按钮(8010)和制动按钮(8011),所述启动按钮(8010)和制动按钮(8011)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803)连接;
所述操作板还设有三个分别用于显示不同运行状态指示灯(8012),所述三个指示灯分别与中央控制模块(803)连接;
智能电锭控制器还包括光电隔离器(8013),所述启动按钮(8010)、制动按钮(8011)和三个指示灯(8012)均通过光电隔离器(8013)与中央控制模块(803)连接;用于交换信息;
所述三个指示灯(8012)分别为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和刹车指示灯;
所述壳体(801)为ABS塑料壳体,密封盖(802)为PC透明塑料密封盖;
所述继电器Ⅰ(804)、继电器Ⅱ(805)、继电器Ⅲ(806)、继电器Ⅳ(807)、继电器Ⅴ(808)和继电器Ⅵ(809)均为三相交流继电器。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其特征在于:半连续高速纺丝机还包括速度控制系统,所述速度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901)、PLC控制器(902)、输入输出卡件(903)、变频器(904)和工作电机(905),所述PLC控制器(902)通过输入输出卡件(903)与变频器(904)连接,所述变频器(904)与工作电机(905)连接,所述人机界面(901)通过工业以太网与PLC控制器(902)连接,所述人机界面(901)上设有WINCC过程监视模块(906)和用于控制工作电机(905)转速的预设值模块(907);
所述变频器(904)为多个,变频器(904)包括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和纺丝辊变频器(9043);所述PLC控制器(902)通过输入输出卡件(905)分别与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和纺丝辊变频器(9043)连接;
所述工作电机(905)为多个,工作电机(905)包括供胶泵工作电机(9051)、升降轴工作电机(9052)和纺丝辊工作电机(9053);所述供胶泵变频器(9041)与供胶泵工作电机(9051)连接,升降轴变频器(9042)与升降轴工作电机(9052)连接,纺丝辊变频器(9043)与纺丝辊工作电机(9053)连接;
所述输入输出卡件(903)为I/O卡件;
所述WINCC过程监视模块(906)通过工业以太网将通讯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902),收到通讯信号的PLC控制器(902)读取预设值模块(907)的预设值,通过内部运算得出各工作电机(905)需要同步调整的速度值,并将各工作电机(905)需要同步调整的速度值通过输出卡件输送至与其连接的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和纺丝辊变频器(9043),供胶泵变频器(9041)、升降轴变频器(9042)和纺丝辊变频器(9043)将速度值量化为频率信号后控制与其连接的工作电机(905)转速,并通过变频器(904)外部输出端子和输入卡件将反馈的运行状态发送至PLC控制器(902),完成工作电机(905)的速度控制与状态反馈。
CN201320380525.3U 2013-06-29 2013-06-29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1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80525.3U CN203451660U (zh) 2013-06-29 2013-06-29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80525.3U CN203451660U (zh) 2013-06-29 2013-06-29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51660U true CN203451660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3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80525.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1660U (zh) 2013-06-29 2013-06-29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516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0501A (zh) * 2013-06-29 2013-09-11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WO2014206161A1 (zh) * 2013-06-29 2014-12-31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5821501A (zh) * 2016-06-08 2016-08-03 江苏海阳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装置的自动计产方法及纺丝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0501A (zh) * 2013-06-29 2013-09-11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WO2014206161A1 (zh) * 2013-06-29 2014-12-31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3290501B (zh) * 2013-06-29 2016-06-29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5821501A (zh) * 2016-06-08 2016-08-03 江苏海阳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装置的自动计产方法及纺丝装置
CN105821501B (zh) * 2016-06-08 2017-12-22 江苏海阳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装置的自动计产方法及纺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0501B (zh)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3409820B (zh) 一种四纺丝辊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103305935B (zh)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103409824B (zh) 一种两纺丝辊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103290495A (zh)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生产竹节状扁平丝的纺丝工艺
CN103409823B (zh) 一种三纺丝辊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203451660U (zh)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203333832U (zh)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控制系统
CN203741465U (zh) 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3409825A (zh) 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3409821A (zh)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粗旦丝纺丝工艺
CN203700605U (zh) 新型高速纺丝机
CN203333842U (zh) 一种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水洗装置
CN103643310A (zh) 一种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203653801U (zh) 新型纺丝机
CN203333844U (zh) 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203451668U (zh) 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水洗装置
CN103628160B (zh)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纺丝工艺
CN203333833U (zh) 一种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气浮露空装置
CN203333826U (zh) 带纺丝节盘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3409827B (zh)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控制系统
CN203333851U (zh) 纺丝辊横向设置的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气浮露空装置
CN203360657U (zh) 带纺丝节盘的新型半连续高速纺丝机
CN103409822A (zh) 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超细旦丝纺丝工艺
CN203741470U (zh) 纺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