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7360U - 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7360U
CN203447360U CN201320533334.6U CN201320533334U CN203447360U CN 203447360 U CN203447360 U CN 203447360U CN 201320533334 U CN201320533334 U CN 201320533334U CN 203447360 U CN203447360 U CN 203447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te angle
tilting section
section
axi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33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5333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7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7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73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包括手柄部(1)以及与该手柄部(1)同轴线连接的管形针部(2),所述管形针部的前端具有偏离其轴线(2a)的倾斜段(3),该倾斜段的轴线(3a)与所述管形针部的轴线成第一锐角(4);所述倾斜段的前端具有切穿整个倾斜段的斜切面(5),该斜切面(5)与所述倾斜段的轴线成第二锐角(6);所述斜切面的尖端(7)与所述倾斜段的轴线成第三锐角(8)地向内倾斜,使得当其与导针配合时,该尖端将与导针的外壁形成紧密的配合,从而可以避免穿刺套管针沿着导针进入椎间盘纤维环的过程中,其尖端对周围生理组织造成刮伤。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使用的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窥镜治疗方法,例如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中,需要在椎间光盘透视控制下向纤维环内导入内窥镜,然后通过内窥镜工作通道引入光导光纤,再通过光导纤维向椎间盘组织发射具有某些参数指标的激光电磁辐射,最终利用光导纤维端头及其周围组织对激光能量的吸收而产生热量来使椎间盘中央髓核组织-凝胶状物质出现汽化,以形成几个立方厘米的空腔。部分突出物被拉伸到该空腔中,使椎间盘胶原组织收缩,从而使突出物轮廓减小。但是,用于使用的内窥镜,例如多通道的端部弯曲的套管具有相对大的直径,从而增加手术创伤程度和康复时间。
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一种非内窥镜手术,即微创的穿刺治疗手段。首先将穿刺套管直针沿着导针被直接送入纤维环附近中间,经由突出体但不与其接触。然后,将光导纤维针引入套管直针,治疗辐射突出体(直接汽化)。依据在纤维环上汽化通道的形成情况,利用导针继续将光导纤维和套管针向髓核方向推进,然后继续在突出体区域用激光直接汽化形成空腔。然而穿刺针的导入有可能会损害马尾和感染神经伴随并发症。此外,光在曝光过程是直接在椎管内,这可能会导致辐射损伤硬膜囊。
然而,非内窥镜激光穿刺髓核消除术因其能够减小椎间盘组织和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197731Y公开了一种一种非内窥镜椎间盘髓核切除的穿刺针,该穿刺针外形为带有直纵轴的管型直针,其末端被弯折成与纵轴成锐角,在近端与手柄连接,末端切面多半朝上并与弯折末端偏离纵轴的弯折方向同向。
但是,本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穿刺针在实际治疗中,当穿刺针沿着导针进入纤维环时,由于其前端的尖端与导针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对周围生理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刮伤,而这种情况是需要避免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针在沿着导针进入椎间盘纤维环时对周围生理组织造成附加损伤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损伤的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包括手柄部以及与该手柄部同轴线连接的管形针部,所述管形针部的前端具有偏离其轴线的倾斜段,该倾斜段的轴线与所述管形针部的轴线成第一锐角;所述倾斜段的前端具有切穿整个倾斜段的斜切面,该斜切面与所述倾斜段的轴线成第二锐角;所述斜切面的尖端与所述倾斜段的轴线成第三锐角地朝向所述倾斜段的管内倾斜。
所述斜切面的切口朝向与所述倾斜段的偏离方向相同,以使所述尖端的朝向所述倾斜段管内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段的偏离方向相同。
所述倾斜段的长度不超过椎间盘直径的一半。
所述斜切面靠近所述尖端的位置处形成有延伸到所述尖端的弯曲切面。
所述第一锐角和/或所述第三锐角为0-25°。
所述第一锐角和/或所述第三锐角为5-25°。
所述第一锐角和/或所述第三锐角为10°。
所述第二锐角为20-40°。
所述第二锐角为25-35°。
所述倾斜段为直线形状。
所述倾斜段位于所述管形针部和所述斜切面之间的部分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在与所述倾斜段的偏离方向所在的平面垂直的平面内弯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套管针,其倾斜段上的斜切面的尖端与倾斜段的轴线成锐角的朝向所述倾斜段的管内倾斜,使得当其与导针配合时,该尖端将与导针的外壁形成紧密的配合,从而可以避免当该穿刺套管针沿着导针进入椎间盘纤维环时,其尖端对周围生理组织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套管针,其斜切面的切口朝向与倾斜段的偏离方向相同,以使尖端的朝向所述倾斜段管内的倾斜方向与倾斜段的偏离方向相同,从而与导针形成良好的配合,同时,该穿刺套管针在治疗时,可相对于自己的轴线旋转来形成更适于光导纤维伸展的延展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套管针,其斜切面靠近尖端的位置处形成有延伸到尖端的弯曲切面,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当尖端向内倾斜时,在其根部形成向外的突出。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中的倾斜段的放大示意图;
图3表示图1中的穿刺套管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柄部,2-管形针部,3-倾斜段,4-第一锐角,5-斜切面,6-第二锐角,7-尖端,8-第三锐角,9-弯曲切面,2a-管形针部的轴线,3a-倾斜段的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包括手柄部1和管形针部2,其中,
手柄部1用于使用者抓握,以及用于与外界治疗设备连接,例如与激光辐射源通过光导纤维而光学地连接。
管形针部2与手柄部1同轴线连接,管形针部2的前端具有偏离其轴线2a的倾斜段3,倾斜段3的轴线3a与管形针部2的轴线2a成第一锐角4;倾斜段3的前端具有切穿整个倾斜段的斜切面5,斜切面5与倾斜段3的轴线3a成第二锐角6;斜切面5的尖端7与倾斜段3的轴线3a成第三锐角8地向内,即朝向所述倾斜段3的管内倾斜。
这样,由于该穿刺套管针的管形针部2与倾斜段3成第一锐角4设置,并且,斜切面5的尖端7与倾斜段成第三锐角向内倾斜设置,这样的错位的角度设置允许导针与该穿刺套管针配合时,尖端7将与导针的外壁之间形成紧密的配合,从而当该穿刺套管针沿着导针伸入到椎间盘纤维环时,可避免尖端对周围生理组织造成损伤。
另外,这样的角度错位设置能够允许导针和光纤比较容易地滑过套管,此外,也能够允许从光导纤维中发射出的激光可以随着切口的方向来改变其辐射方向,从而对椎间盘的需要修复的部分进行完整的修复。
进一步,在实际的治疗中,为了保证激光更顺利的穿过穿刺套管针以及更良好的辐射效果,优选地,斜切面5的切口朝向与倾斜段3的偏离方向相同,以使尖端7的向内,即朝向所述倾斜段3管内的倾斜方向与倾斜段3的偏离方向相同,具体参见图1所示的结构。
优选地,倾斜段3的长度不超过椎间盘直径的一半。
另外,为了防止当尖端7向内倾斜时在斜切面5上产生向外突出的折边,优选地,如图2和3所示,斜切面5靠近尖端7的位置处形成有延伸到尖端7的弯曲切面9,即在斜切面5的基础上,穿刺套管针的两侧再被向下地弯曲切出延伸到尖端的切面9,这样,可以避免向外突出的折边的产生。
如图1所示,进一步,第一锐角4和/或第三锐角8为0-25°
在此基础上,优选地,第一锐角4和/或第三锐角8为5-25°。
在此基础上,优选地,第一锐角4和/或第三锐角8为10°。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锐角4和/或第三锐角8的范围也可以为5-10°或者10-25°,当然,第一锐角4和/或第三锐角8也可以为2°、3°、4°、6°、7°、8°、9°、12°或者20°等等。
此外,如图1所示,第二锐角6为20-40°。
在此基础上,优选地,第二锐角6为25-35°,当然,第二锐角6也可以为30°。
以下详细说明倾斜段3的两种方式,但需要理解的是,其并不限制于以下所述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
在该方式中,如图1所示,倾斜段3位于管形针部2和所述斜切面5之间的部分为直线形状,也就是说,倾斜段3的这部分未设置有弯曲部。
这样,其可以允许导针和光导纤维容易地滑过该穿刺套管针。
方式二:
该方式二中,倾斜段3位于管形针部2和所述斜切面5之间的部分具有弯折部(图中未显示),该弯折部在与倾斜段3的偏离方向形成或所在的平面垂直的平面内弯折。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以下举例说明:
假定在x-y-z形成的坐标系统中,管形针部2垂直于x-z形成的平面;在x-y形成的平面内,管形针部2沿着y方向延伸,倾斜段3在x-y形成的平面内偏向x方向并偏离于管形针部2;此时,所述弯折部将在y-z形成的平面内偏向z方向并偏离于倾斜段3。
这样,在治疗中,管形针部2可以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形成不同结构的第一工作通道,而倾斜段3可以形成延展工作通道。
此外,管形针部2的外周向壁上形成有刻度(图中未显示),以便于使用者及时了解其进入到椎间盘纤维环的深度。
此外,手柄部1的与所述斜切面5相应的一侧面上成形有指示标记(图中未显示),该指示标记可以为任何形状,以向使用者表明,该指示标记的朝向就是斜切面的朝向,即与斜切面5的切口朝向相同。
另外,所述穿刺套管针的管内径大小适于所述导针和所述光导纤维能够顺利地穿过,也就是,所述管内径稍大于导针的外径。例如,导针的外径为0.9mm时,所述管内径为1.0mm,而所述管外径为1.4mm。但需要理解的,其并不限于以上所举的具体数值。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包括手柄部(1)以及与该手柄部(1)同轴线连接的管形针部(2),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形针部(2)的前端具有偏离其轴线(2a)的倾斜段(3),该倾斜段(3)的轴线(3a)与所述管形针部(2)的轴线(2a)成第一锐角(4); 
所述倾斜段(3)的前端具有切穿整个倾斜段的斜切面(5),该斜切面(5)与所述倾斜段(3)的轴线(3a)成第二锐角(6); 
所述斜切面(5)的尖端(7)与所述倾斜段(3)的轴线(3a)成第三锐角(8)地朝向所述倾斜段(3)的管内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面(5)的切口朝向与所述倾斜段(3)的偏离方向相同,以使所述尖端(7)的朝向所述倾斜段(3)管内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段(3)的偏离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3)的长度不超过椎间盘直径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面(5)靠近所述尖端(7)的位置处形成有延伸到所述尖端(7)的弯曲切面(9)。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锐角(4)和/或所述第三锐角(8)为0-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锐角(4)和/或所述第三锐角(8)为5-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锐角(4)和/或所述第三锐角(8)为10°。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锐角(6)为20-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锐角(6)为25-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3)为直线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套管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3)位于所述管形针部(2)和所述斜切面(5)之间的部分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在与所述倾斜段(3)的偏离方向所在的平面垂直的平面内弯折。 
CN201320533334.6U 2013-08-29 2013-08-29 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7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3334.6U CN203447360U (zh) 2013-08-29 2013-08-29 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3334.6U CN203447360U (zh) 2013-08-29 2013-08-29 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7360U true CN203447360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2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3334.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7360U (zh) 2013-08-29 2013-08-29 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73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6502A (zh) * 2015-01-29 2015-05-06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脊椎穿刺导向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6502A (zh) * 2015-01-29 2015-05-06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脊椎穿刺导向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7181C2 (ru) Системы из оптических волокон twister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в медицине
US887085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 side-fire assembly that has an optical grating
US11439465B2 (en) Surgical laser systems and laser lithotripsy techniques
US8936551B2 (en) Illuminated suction apparatus
US83588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 side-fire member having a doped silica component
CN205019021U (zh) 具有伸缩型外鞘的可弯曲型椎间孔镜
US20130218147A1 (en) Protective Sheath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for Laser Surgery
CN106659536B (zh) 具有放射分布模式的光纤激光手术器械
CN203447360U (zh) 用于治疗椎间盘疾病的穿刺套管针
US864466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an optical fiber member having a removable cover
CN203447361U (zh) 穿刺套管针与导针的成套设备
CN215960250U (zh) 一种血管闭合装置
CN203447362U (zh) 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设备
EP3801755A1 (en) Optical fiber device for laser thermal ablation and thermal therapy
CN106618671A (zh) 一种用于关节软骨修复的定位导向器及其应用
CN209301192U (zh) 一种用于椎间孔内镜入路的导杆
Shapshay et al. Use of CO2 laser
CN201197731Y (zh) 非内窥镜椎间盘髓核切除的穿刺针
US20110299557A1 (en) Side Fire Laser Assembly With Diffractive Portion
CN209574878U (zh) 一种光纤治疗端长度可调节的医用激光光纤
US11389240B2 (en) Fiber probe that emits a pair of ring beams for laser ablation
CN202020422U (zh) 一种多通道硬质术中胆道镜
Russo Fibers in Medicine—I
Tasca et al. Transurethral laser surgery with a conventional modified resectoscope
CN115737076A (zh) 一种配合脊柱内镜使用的透明全可视带光源工作套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