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3530U - 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3530U
CN203443530U CN201320520720.1U CN201320520720U CN203443530U CN 203443530 U CN203443530 U CN 203443530U CN 201320520720 U CN201320520720 U CN 201320520720U CN 203443530 U CN203443530 U CN 203443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ribs
covering
angle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207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祥
徐杨
王来娟
刘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207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3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3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35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pe Meas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该工具包括:扇骨部,该扇骨部包括第一扇骨(1)和与第一扇骨铰接的第二扇骨;以及扇面部(2),该扇面部连接在第一扇骨和第二扇骨之间并且能够处于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扇面部上标注有以第一扇骨和第二扇骨的铰接点为原点、以第一扇骨或者第二扇骨为基准边的角度刻度。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准确度高,非常适合在现场实施快速、简单的角度测量。

Description

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测量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工件形状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测量和质量保障提出了一定要求。
在现场的操作环境中,有时需要测量工件的角度。而工件的形状各异,尤其是有些工件不具有规则的形状,使得一些角度测量工具并不具有通用性。而一些通用性较高的高端测量工具成本高操作复杂,不适合在现场使用。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角度测量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从而能够简单快捷地实施角度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该工具包括:扇骨部,该扇骨部包括第一扇骨和与第一扇骨铰接的第二扇骨;以及扇面部,该扇面部连接在第一扇骨和第二扇骨之间并且能够处于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扇面部上标注有以第一扇骨和第二扇骨的铰接点为原点、以第一扇骨或者第二扇骨为基准边的角度刻度。
优选地,扇面部处于收起状态时,扇面部折叠在第一扇骨和第二扇骨之间。
优选地,扇面部处于收起状态时,扇面部卷绕在第一扇骨和第二扇骨中的未用作基准边的一者上。
优选地,工具还包括用于容纳扇骨部和扇面部的盒体。
优选地,角度刻度以第一扇骨为基准边,并且第二扇骨设置成盒体;其中,盒体中设置有扇面部的卷轴。
优选地,卷轴为锥形芯轴,并且锥形芯轴沿着指向第一扇骨和盒体的铰接点的方向渐缩。
优选地,盒体包括沿着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间隔地设置的一对侧壁,第一扇骨位于一对侧壁之间,并且与一对侧壁的端部铰接。
优选地,扇面部与锥形芯轴之间通过涡卷弹簧相连接。
优选地,一对侧壁的端部对称地设置有突起于一对侧壁的顶部边缘的一对突耳,第一扇骨铰接在一对突耳上;并且第一扇骨与一对突耳的铰接点设置为与一对侧壁的顶部边缘齐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该工具只需进行将扇面部展开和将第一扇骨与待测量角度的一条边对齐的简单操作,就能够直观地准确地读出待测量角度的度数;只需进行将扇面部收起的简单操作,就能够将工具整理成便于存放或者携带的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准确度高,非常适合在现场实施快速、简单的角度测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工具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A-A线剖开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扇骨    2扇面部
3盒体        31侧壁      32突耳
4锥形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工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工具为折扇的形状。该工具包括扇骨部和连接在扇骨部上的扇面部2。其中,扇骨部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优选地,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的铰接点位于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的端部。扇面部2连接在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之间,并且用柔性材料制成。扇面部2能够处于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扇面部2上标注有角度刻度。该角度刻度以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的铰接点为原点,以第一扇骨1或者第二扇骨为基准边设置。这样,当需要测量角度时,只需将扇面部2展开,将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中被用作基准边的一者与待测量的角度的一条边对齐,就可以从待测量的角度的另一条边所指示的扇面部2上的相应的刻度获知被测量角度的准确度数。而当不需要实施测量时,则可以将扇面部2收起以便存放或者携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角度测量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准确度高,非常适合在现场实施快速、简单的角度测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扇面部2可以有多种收起方式。例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扇面部2可以如折扇那样来回折叠在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扇面部2可以卷绕在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中的未用作基准边的一者上。也就是说,如果将第一扇骨1用作基准边,可以将扇面部2卷绕在第二扇骨上;如果将第二扇骨用作基准边,可以将扇面部2卷绕在第一扇骨上。卷绕的方式例如但不限于,可以在第一扇骨1或者第二扇骨上套设卷轴,转动卷轴即可实现将扇面部2卷起。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工具还可以包括盒体3。该盒体3用于容纳扇骨部和扇面部2。也就是说,在不实施测量时,可以将扇面部2收起,然后将扇骨部和扇面部2形成的部件放入盒体3中。一方面便于存放和携带,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对扇骨部和扇面部2的保护。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将第一扇骨1设定为角度刻度的基准边,并且将第二扇骨设置成盒体3。也就是说,将第二扇骨设置成能够将第一扇骨1和扇面部2容纳在其中的盒体3。更具体地,在盒体3中设置有能够允许扇面部2缠绕在其上的卷轴。当实施角度测量时,可以展开扇面部2并且将第一扇骨1与待测量角度的一条边对齐而进行读数。当不实施角度测量时,可以转动卷轴从而将第一扇骨1和扇面部2收回到盒体3中。可以理解,当将第二扇骨设定为角度刻度的基准边时,可以将第一扇骨1设置成盒体3。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卷轴为锥形芯轴4,该锥形芯轴4的设置方式为沿着指向第一扇骨1和盒体3的铰接点的方向减缩。优选地,锥形芯轴4的纵向长度和渐缩角度与扇面部2的径向长度和渐缩角度相匹配。这样,当扇面部2卷绕在锥形芯轴4上时,可以卷绕得较为紧致,从而可以减小工具的整体体积。
仍然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盒体3包括沿着盒体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间隔地设置的一对侧壁31。第一扇骨1和盒体3的铰接方式为,第一扇骨1设置在一对侧壁31之间,并且与一对侧壁31的端部铰接。
更具体地,一对侧壁31的端部对称地设置有一对突耳32,该一对突耳32从一对侧壁31的顶部边缘朝向盒体3的外部突起。其中,第一扇骨1与盒体3的铰接点设置在该一对突耳32上。并且,第一扇骨1与一对突耳32的铰接点设置为与一对侧壁31的顶部边缘齐平。这样,一对侧壁31的顶部边缘就可以用作进行角度指示。即,当实施角度测量时,将第一扇骨1与待测量角度的一条边对齐后,可以将盒体3的顶部边缘与待测量角度的另一条边对齐。这样,可以从盒体3的顶部边缘所对应的角度刻度直观而方便地读出待测量角度的度数。
进一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扇面部2与锥形芯轴4之间通过涡卷弹簧相连接。涡卷弹簧本身具有很强的收展弹性。这样,在卷绕扇面部2时,就可以不必实施转动锥形芯轴4的操作,只需松开第一扇骨1,扇面部2就会在涡卷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卷绕在锥形芯轴4上。而当实施角度测量时,只需轻拉第一扇骨1即可克服涡卷弹簧的弹力将扇面部2展开。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工具包括:
扇骨部,该扇骨部包括第一扇骨(1)和与所述第一扇骨(1)铰接的第二扇骨;以及
扇面部(2),该扇面部(2)连接在所述第一扇骨(1)和所述第二扇骨之间并且能够处于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所述扇面部(2)上标注有以所述第一扇骨(1)和所述第二扇骨的铰接点为原点、以所述第一扇骨(1)或者所述第二扇骨为基准边的角度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部(2)处于所述收起状态时,所述扇面部(2)折叠在所述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部(2)处于所述收起状态时,所述扇面部(2)卷绕在所述第一扇骨(1)和第二扇骨中的未用作基准边的一者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扇骨部和所述扇面部(2)的盒体(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刻度以所述第一扇骨(1)为基准边,并且所述第二扇骨设置成盒体(3);
其中,所述盒体(3)中设置有所述扇面部(2)的卷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为锥形芯轴(4),并且所述锥形芯轴(4)沿着指向所述第一扇骨(1)和所述盒体(3)的铰接点的方向渐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包括沿着所述盒体(3)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相间隔地设置的一对侧壁(31),所述第一扇骨(1)位于所述一对侧壁(31)之间,并且与所述一对侧壁(31)的端部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扇面部(2)与所述锥形芯轴(4)之间通过涡卷弹簧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侧壁(31)的所述端部对称地设置有突起于所述一对侧壁(31)的顶部边缘的一对突耳(32),所述第一扇骨(1)铰接在所述一对突耳(32)上;并且
所述第一扇骨(1)与所述一对突耳(32)的铰接点设置为与所述一对侧壁(31)的顶部边缘齐平。
CN201320520720.1U 2013-08-23 2013-08-23 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3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0720.1U CN203443530U (zh) 2013-08-23 2013-08-23 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20720.1U CN203443530U (zh) 2013-08-23 2013-08-23 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3530U true CN203443530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20720.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3530U (zh) 2013-08-23 2013-08-23 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35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587A (zh) * 2016-02-18 2016-04-20 苏州莱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角度尺
CN109186423A (zh) * 2018-10-20 2019-01-11 管冰倩 一种机械零部件角度无损精密测量设备及精密测量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09587A (zh) * 2016-02-18 2016-04-20 苏州莱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角度尺
CN109186423A (zh) * 2018-10-20 2019-01-11 管冰倩 一种机械零部件角度无损精密测量设备及精密测量方法
CN109186423B (zh) * 2018-10-20 2020-05-15 诸暨市挺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零部件角度无损精密测量设备及精密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3530U (zh) 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
JP2007010334A (ja) 曲率測定具
CN206818118U (zh) 一种从外部测量电缆弯曲半径的工具
CN105841998A (zh) 一种折叠便携式草地取样确定器
CN20743933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壁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3824488U (zh) 一种空间距离电子测量尺
CN104760449B (zh) 圆规
CN110030964B (zh) 一种树木外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14245863U (zh) 一种用于桩基检测缆线同步收放装置
CN105806169A (zh) 一种多功能双向卷尺
CN209263851U (zh) 便携折叠立体测量尺以及测量组件
CN203252013U (zh) 一种剪裁用弧形尺
CN113237410A (zh) 钢轨弯折支距检测尺及其检测方法
CN103557759A (zh) 一种吸盘卷尺
CN219799534U (zh) 一种伸缩验电器
CN208075701U (zh) 一种机械设计用多功能测量装置
CN201104191Y (zh) 一种折叠式三点测径规
KR200490539Y1 (ko) 감리용 측정장치
CN205220159U (zh) 一种折叠式量角装置
CN216448769U (zh) 一种大直径工件测量仪
CN204822005U (zh) 航海作业工具箱
CN204694559U (zh) 一种伸缩尺
KR102602551B1 (ko) 안전점검 및 정밀안전진단 성능평가 시 사용 가능한 균열측정 휴대용 줄자
CN202470932U (zh) 一种标定仪器
CN207622734U (zh) 玻璃型面可视化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