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1200U - 密码锁 - Google Patents

密码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1200U
CN203441200U CN201320463049.1U CN201320463049U CN203441200U CN 203441200 U CN203441200 U CN 203441200U CN 201320463049 U CN201320463049 U CN 201320463049U CN 203441200 U CN203441200 U CN 203441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shell
clutch block
wheel
coded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630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秀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feng L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feng L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feng L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feng L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630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1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1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12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码锁,包括外壳、锁扣以及底扣,密码锁还包括推制、盖板、离合块、连接片以及密码装置,外壳设有第一卡槽,锁扣设有第一卡扣部,推制设有第二卡槽,底扣设有第二卡扣部,密码装置包括密码轮和调码轮,调码轮设有凹槽,活动片设有第三凸起,活动片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活动片的第三凸起抵顶调码轮的外表面,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的第三凸起插接于调码轮的凹槽,在锁紧状态时,锁扣的第一卡扣部与外壳的第一卡槽卡接,底扣的第二卡扣部与推制的第二卡槽卡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码锁,其采用离合块旋转方式控制上锁,控制灵活、装配效率高,且采用的密码调节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密码错乱,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密码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密码锁。
背景技术
锁是人们生活中起防盗作用必不可少的物品,密码锁因使用方便而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人们对密码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挑选密码锁时,人们一般会转动密码轮,同时听密码轮转动的卡位声,从而判断出密码轮装配的好坏,也就知道密码锁的使用效果。如图1 所示,现有的密码锁包括密码轮11和带缺口的调码轮12,调码轮12 的底面成型有多个凹槽,密码轮11 上成型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使用时通过凹槽和凸块的配合进行转动,此种密码锁的密码轮11转动时如果用力过猛容易打滑,易产生密码错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码锁,其装配效率高,能够有效的防止密码错乱,安全性能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密码锁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码锁,包括外壳、固定于箱体一开合侧的锁扣以及固定于箱体另一开合侧的底扣,所述外壳、锁扣以及底扣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卡槽,锁扣设有第一卡扣部,在锁紧状态时,锁扣的第一卡扣部与外壳的第一卡槽卡接,所述密码锁还包括:
推制,所述推制插合于外壳,推制形成一按压部和推动部,所述推制设有第二卡槽,底扣设有第二卡扣部,在锁紧状态时,推制的第二卡槽与底扣的第二卡扣部卡接;
安装于容纳空间的盖板和离合块,盖板设有第一凸起,盖板的第一凸起插入离合块,离合块设有阻挡部,离合块的阻挡部设于推制的推动部的开锁行进通道,所述容纳空间还安装有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绕盖板的第一凸起旋转的活动片,离合块的阻挡部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在锁紧状态时,推制的推动部抵顶离合块的阻挡部,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推制的推动部的开锁行进通道;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位于同侧的一端均与外壳枢接,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位于同侧的另一端均与底扣枢接;
密码装置,所述密码装置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密码轮和调码轮,外壳设有定位轴,密码轮和调码轮从上到下依次套设于定位轴,所述调码轮设有卡位,密码轮设有可与调码轮的卡位相卡接的第二凸起,所述调码轮还设有凹槽,活动片设有第三凸起,活动片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活动片的第三凸起抵顶调码轮的外表面,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的第三凸起插接于调码轮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离合块的阻挡部设有第一直斜面,活动片设有可与离合块的阻挡部滑动连接的第二直斜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片的第三凸起设有第三直斜面,调码轮的凹槽设有可与第三直斜面相互配合的第四直斜面。
优选的,所述容纳空间还安装有可通过钥匙转动的锁芯,外壳设有容置锁芯的锁芯孔,锁芯设有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的锁块,在开锁状态时,锁块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推制的推动部的开锁行进通道。
优选的,所述锁块形成一推动端,所述离合块设有第五直斜面,在开锁状态时,锁块的推动端与离合块的第五直斜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块的下方还安装有压块,锁块的下端面与压块的上端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密码调节装置,所述密码调节装置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调码开关,所述调码开关设于盖板与活动片之间,调码开关与盖板滑动连接,调码开关设有推动块,盖板设有第一限位槽,调码开关的推动块穿过盖板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调码开关设有凸台以及第二限位槽,调码开关的凸台与第二限位槽之间形成一高度差,凸台与第二限位槽之间连接有可供调码轮滑动的滑道,所述密码轮与调码轮之间抵接有调码弹簧;
在开锁状态以及锁紧状态时,所述凸台抵顶调码轮;
在密码调节状态时,所述调码轮的下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密码调节装置还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钢珠,所述调码开关设有可与钢珠滑动连接的第六直斜面,活动片设有可与钢珠滑动连接的第七直斜面,面壳设有可供钢珠滑动的滑槽,在密码调节状态时,钢珠分别抵顶调码开关的第六直斜面、活动片的第七直斜面以及面壳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调码轮设有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第一回转面,调码开关的第二限位槽设有外形与第一回转面相适应的第二回转面,在密码调节状态时,调码轮的第一回转面抵顶第二限位槽的第二回转面。
优选的,所述密码锁还包括连接扭簧、用于将连接片枢接于底扣的底扣销钉和用于将连接片枢接于外壳的外壳铆钉,连接扭簧分别套设于底扣销钉和外壳铆钉,连接扭簧的一端与底扣固定连接,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外壳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锁紧状态时,密码轮的密码错误,活动片的第三凸起抵顶调码轮的外表面,推制的推动部抵顶离合块的阻挡部,外壳的第一卡槽与锁扣的第一卡扣部卡接,外壳被锁死,箱包通过外壳将两个开合侧固定连接,此时箱包被锁死不能打开;在开锁状态时,密码轮的密码正确,活动片的第三凸起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插入调码轮的凹槽,活动片向左侧行进一段距离,活动片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推制的推动部的开锁行进通道,此时按压推制的按压部,推制的第二卡槽与底扣的第二卡扣部脱离,此时外壳在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共同的作用下可绕底扣向右侧旋转,直至锁扣的第一卡扣部与外壳的第一卡槽完全脱离,此时密码锁被打开,箱包的两个开合侧可自由的打开。
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有益效果为:
(1)当本实用新型的密码错误时,活动片抵顶调码轮的外表面,当密码正确时,活动片的第三凸起插入调码轮的凹槽,无论怎么用力拧动密码轮,调码轮均可随密码轮一起转动,活动片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调码轮柔性连接,能够有效的防止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密码错乱;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的旋转来控制开闭锁,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滑动开锁的方式,其开锁控制稳定,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从下到上进行装配,通过优化零部件的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密码锁的密码轮与调码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隐藏外壳、第一复位弹簧以及第二复位弹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推制、离合块、盖板以及活动片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密码轮、调码弹簧、调码轮、调码开关以及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密码锁的密码轮、调码弹簧、调码轮、活动片、调码开关以及钢珠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01、第一卡槽,102、定位轴,103、锁芯孔,104、滑槽,2、底扣,201、第二卡扣部,3、锁扣,31、第一卡扣部,4、推制,41、按压部,42、推动部,43、第二卡槽,5、盖板,51、第一凸起,52、第一限位槽,6、离合块,61、阻挡部,62、第一直斜面,63、第五直斜面,7、活动片,71、第三凸起,72、第二直斜面,73、第三直斜面,74、第七直斜面,8、第一复位弹簧,9、连接片,91、第一连接片,92、第二连接片,10、调码弹簧,11、密码轮,111、第二凸起,12、调码轮,121、卡位,122、凹槽,123、第四直斜面,13、第二复位弹簧,14、锁芯,15、锁块,151、推动端,16、压块,17、调码开关,171、推动块,172、滑道,173、第二限位槽,174、第六直斜面,175、凸台,18、钢珠,19、连接扭簧,20、底扣销钉,21、外壳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左”、“右”等方位词均以图2中的方位为基准。
如图2~图7所示,一种密码锁,包括外壳1、固定于箱体一开合侧的锁扣3以及固定于箱体另一开合侧的底扣2,所述外壳1、锁扣3以及底扣2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外壳1设有第一卡槽101,锁扣3设有第一卡扣部31,所述密码锁还包括:
推制4,所述推制4插合于外壳1,推制4形成一按压部41和推动部42,所述推制4设有第二卡槽43,底扣2设有第二卡扣部201,在锁紧状态时,推制4的第二卡槽43与底扣2的第二卡扣部201卡接,锁扣3的第一卡扣部31与外壳1的第一卡槽101卡接,锁扣3和底扣2分别通过外壳1和推制4固定连接,此时,箱包的两个开合侧被固定不能打开;
安装于容纳空间的盖板5和离合块6,盖板5设有第一凸起51,盖板5的第一凸起51插入离合块6,离合块6设有阻挡部61,离合块6的阻挡部61设于推制4的推动部42的开锁行进通道,所述容纳空间还安装有可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绕盖板5的第一凸起51旋转的活动片7,离合块6的阻挡部61与外壳1之间抵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在锁紧状态时,推制4的推动部42抵顶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此时推制4被锁死,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7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并错开推制4的推动部42的开锁行进通道,此时按压推制4的按压部41,推制4顺利的向右侧滑动,推制4的第二卡槽43与底扣2的第二卡扣部201脱离,底扣2被松开;
连接片9,所述连接片9设有第一连接片91和第二连接片92,第一连接片91和第二连接片92位于同侧的一端均与外壳1枢接,第一连接片91和第二连接片92位于同侧的另一端均与底扣2枢接,在开锁状态时,外壳1可绕第一连接片91以及第二连接片92旋转,外壳1、第一连接片91和第二连接片92作为一个整体可绕底扣2向右旋转,外壳1会向右侧行进一段距离,外壳1的第一卡槽101与锁扣3的第一卡扣部31脱离,锁扣3被松开;
密码装置,所述密码装置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密码轮11和调码轮12,外壳1设有定位轴102,密码轮11和调码轮12从上到下依次套设于定位轴102,所述调码轮12设有卡位121,密码轮11设有可与调码轮12的卡位121相卡接的第二凸起111,在开锁以及锁紧状态时,密码轮11的第二凸起111插入调码轮12的卡位121,密码轮11可带动调码轮12一起转动,所述调码轮12还设有凹槽122,活动片7设有第三凸起71,活动片7与外壳1之间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3,活动片7的第三凸起71抵顶调码轮12的外表面,在开锁状态时,旋转密码轮11至正确密码位置,密码轮11带动调码轮12一起旋转,活动片7的第三凸起71在第二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插入调码轮12的凹槽122,活动片7向左侧行进一段距离,活动片7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并错开推制4的推动部42的开锁行进通道,此时按压推制4的按压部41,推制4的第二卡槽43与底扣2的第二卡扣部201脱离,此时外壳1在第一连接片91和第二连接片92共同的作用下可绕底扣2向右侧旋转,直至锁扣3的第一卡扣部31与外壳1的第一卡槽101完全脱离,此时箱包的两个开合侧的底扣2和锁扣3均被松开,密码锁被打开。
其中,盖板5的第一凸起51的形状为方形,离合块6设有可限制第一凸起51旋转角度的第三限位槽。通过设置的第三限位槽,可限制离合块6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旋转,使整个密码锁的控制更为准备。优选的,离合块6的预设旋转角度为60度,更为优选的,离合块6的预设旋转角度为30度。
所述离合块6的阻挡部61设有第一直斜面62,活动片7设有可与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滑动连接的第二直斜面72,开锁时,活动片7向左侧滑动,活动片7的第二直斜面72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的第一直斜面62,离合块6的阻挡部61发生旋转并错开推制4的推动部42的开锁行进通道。通过两个直斜面相互契合的方式,实现活动片7与离合块6的阻挡部61之间运动的传递,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所述活动片7的第三凸起71设有第三直斜面73,调码轮12的凹槽122设有可与第三直斜面73相互配合的第四直斜面123。开锁时,拧动密码轮11,密码轮11带动调码轮12旋转至正确密码处,活动片7的第三凸起71沿第四直斜面123插入调码轮12的凹槽122;上锁时,拧动密码轮11,密码轮11带动调码轮12旋转至错误密码处,调码轮12的第四直斜面123的侧缘推动第三凸起71的第三直斜面73,活动片7在调码轮12的推动下向右侧滑动,直至活动片7的第三凸起71从调码轮12的凹槽122脱离。通过设置的直斜面,使活动片7的滑动行程以及离合块6的强度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所述容纳空间还安装有可通过钥匙转动的锁芯14,外壳1设有容置锁芯14的锁芯孔103,锁芯14设有可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的锁块15,在开锁状态时,锁块15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并错开推制4的推动部42的开锁行进通道。通过设置的锁芯14,本密码锁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也可以打开,防止密码忘记时,密码锁无法打开的现象;另外,通过设置的锁芯14,本密码锁既可以密码开锁,也可以钥匙开锁,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得到大大增强。
所述锁块15形成一推动端151,所述离合块6设有第五直斜面63,在开锁状态时,锁块15的推动端151与离合块6的第五直斜面63滑动连接,离合块6在锁块15的推动下,离合块6的阻挡部61发生旋转并错开推制4的推动部42的开锁行进通道,从而实现锁块15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的功能。
所述锁块15的下方还安装有压块16,锁块15的下端面与压块16的上端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压块16,可对锁块15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拧动钥匙时,锁块15在压块16的上端面范围内旋转,锁块15可快速地推动离合块6的阻挡部61旋转并实现密码锁的开锁。
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密码调节装置,所述密码调节装置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调码开关17,所述调码开关17设于盖板5与活动片7之间,调码开关17与盖板5滑动连接,调码开关17设有推动块171,盖板5设有第一限位槽52,调码开关17的推动块171穿过盖板5的第一限位槽52,所述调码开关17设有凸台175以及第二限位槽173,调码开关17的凸台175与第二限位槽173之间形成一高度差,凸台175与第二限位槽173之间连接有可供调码轮12滑动的滑道172,所述密码轮11与调码轮12之间抵接有调码弹簧10;
在开锁状态以及锁紧状态时,所述凸台175抵顶调码轮12;
其中,本密码锁只有在打开的状态下才可以调节密码时,在进行密码调节时,推动调码开关17的推动块171,推动块171带动调码开关17沿盖板5向右侧滑动,由于调码开关17的凸台175与第二限位槽173之间形成一高度差,调码弹簧10推动调码轮12从调码开关17的凸台175沿滑道172滑动至第二限位槽173,所述调码轮12的下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73, 调码轮12在调码弹簧10的作用下与密码轮11脱离,此时可转动密码轮11并重新设定密码。
所述密码调节装置还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钢珠18,所述调码开关17设有可与钢珠18滑动连接的第六直斜面174,活动片7设有可与钢珠18滑动连接的第七直斜面74,面壳设有可供钢珠18滑动的滑槽104,在密码调节状态时,推动调码开关17的推动块171,推动块171带动调码开关17沿盖板5向右侧滑动,调码开关17的第六直斜面174推动钢珠18沿滑槽104向上滑动,直至钢珠18抵顶活动片7的第七直斜面74,此时钢珠18分别抵顶调码开关17的第六直斜面174、活动片7的第七直斜面74以及面壳的滑槽104,钢珠18会给活动片7施加一个向左的力,使活动片7的第三凸起71死死地抵住调码轮12,在密码调节的过程中,调码轮12的位置的得到有效的固定,防止调码轮12的位置发生错位,大大地增强了本实用新型密码调节过程的稳定性。
所述调码轮12设有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第一回转面(图中未标示),调码开关17的第二限位槽173设有外形与第一回转面相适应的第二回转面(图中未标示),在密码调节状态时,调码轮12的第一回转面抵顶第二限位槽173的第二回转面。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回转面,调码轮12的位置定位准确。
所述密码锁还包括连接扭簧19、用于将连接片9枢接于底扣2的底扣销钉20和用于将连接片9枢接于外壳1的外壳铆钉21,连接扭簧19分别套设于底扣销钉20和外壳铆钉21,连接扭簧19的一端与底扣2固定连接,连接扭簧19的另一端与外壳1抵接。通过设置的连接扭簧19,当推制4的第二卡槽43与底扣2的第二卡扣部201松开时,外壳1在连接扭簧19的弹力作用下,可自动弹开,大大地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密码锁,包括外壳、固定于箱体一开合侧的锁扣以及固定于箱体另一开合侧的底扣,所述外壳、锁扣以及底扣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外壳设有第一卡槽,锁扣设有第一卡扣部,在锁紧状态时,锁扣的第一卡扣部与外壳的第一卡槽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锁还包括:
推制,所述推制插合于外壳,推制形成一按压部和推动部,所述推制设有第二卡槽,底扣设有第二卡扣部,在锁紧状态时,推制的第二卡槽与底扣的第二卡扣部卡接;
安装于容纳空间的盖板和离合块,盖板设有第一凸起,盖板的第一凸起插入离合块,离合块设有阻挡部,离合块的阻挡部设于推制的推动部的开锁行进通道,所述容纳空间还安装有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绕盖板的第一凸起旋转的活动片,离合块的阻挡部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在锁紧状态时,推制的推动部抵顶离合块的阻挡部,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推制的推动部的开锁行进通道;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位于同侧的一端均与外壳枢接,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位于同侧的另一端均与底扣枢接;
密码装置,所述密码装置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密码轮和调码轮,外壳设有定位轴,密码轮和调码轮从上到下依次套设于定位轴,所述调码轮设有卡位,密码轮设有可与调码轮的卡位相卡接的第二凸起,所述调码轮还设有凹槽,活动片设有第三凸起,活动片与外壳之间抵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活动片的第三凸起抵顶调码轮的外表面,在开锁状态时,活动片的第三凸起插接于调码轮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块的阻挡部设有第一直斜面,活动片设有可与离合块的阻挡部滑动连接的第二直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片的第三凸起设有第三直斜面,调码轮的凹槽设有可与第三直斜面相互配合的第四直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还安装有可通过钥匙转动的锁芯,外壳设有容置锁芯的锁芯孔,锁芯设有可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的锁块,在开锁状态时,锁块推动离合块的阻挡部旋转并错开推制的推动部的开锁行进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形成一推动端,所述离合块设有第五直斜面,在开锁状态时,锁块的推动端与离合块的第五直斜面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的下方还安装有压块,锁块的下端面与压块的上端面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锁还包括密码调节装置,所述密码调节装置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调码开关,所述调码开关设于盖板与活动片之间,调码开关与盖板滑动连接,调码开关设有推动块,盖板设有第一限位槽,调码开关的推动块穿过盖板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调码开关设有凸台以及第二限位槽,调码开关的凸台与第二限位槽之间形成一高度差,凸台与第二限位槽之间连接有可供调码轮滑动的滑道,所述密码轮与调码轮之间抵接有调码弹簧;
在开锁状态以及锁紧状态时,所述凸台抵顶调码轮;
在密码调节状态时,所述调码轮的下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调节装置还包括安装于容纳空间的钢珠,所述调码开关设有可与钢珠滑动连接的第六直斜面,活动片设有可与钢珠滑动连接的第七直斜面,面壳设有可供钢珠滑动的滑槽,在密码调节状态时,钢珠分别抵顶调码开关的第六直斜面、活动片的第七直斜面以及面壳的滑槽。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码轮设有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第一回转面,调码开关的第二限位槽设有外形与第一回转面相适应的第二回转面,在密码调节状态时,调码轮的第一回转面抵顶第二限位槽的第二回转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锁还包括连接扭簧、用于将连接片枢接于底扣的底扣销钉和用于将连接片枢接于外壳的外壳铆钉,连接扭簧分别套设于底扣销钉和外壳铆钉,连接扭簧的一端与底扣固定连接,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外壳抵接。
CN201320463049.1U 2013-07-31 2013-07-31 密码锁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41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3049.1U CN203441200U (zh) 2013-07-31 2013-07-31 密码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3049.1U CN203441200U (zh) 2013-07-31 2013-07-31 密码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1200U true CN203441200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63049.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41200U (zh) 2013-07-31 2013-07-31 密码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12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726A (zh) * 2013-07-31 2013-12-04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密码锁
CN103850538A (zh) * 2014-03-26 2014-06-11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726A (zh) * 2013-07-31 2013-12-04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密码锁
CN103422726B (zh) * 2013-07-31 2015-09-02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密码锁
CN103850538A (zh) * 2014-03-26 2014-06-11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密码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86256U (zh) 一种把手可换向的锁
CN104763247B (zh) 一种箱包拉链密码锁
CN103422726B (zh) 密码锁
US20160290014A1 (en) A Luggage Fixing Lock
CN105041057A (zh) 一种智能锁
CN204609537U (zh) 一种箱包拉链密码锁
CN204112927U (zh) 一种密码锁
CN203441200U (zh) 密码锁
CN204311866U (zh) 一种双向开锁的密码锁
CN103726713B (zh) 双驱动智能电子把手
CN204418847U (zh) 一种旅行箱包密码锁
CN203813294U (zh) 一种中压开关柜联锁装置
CN211396990U (zh) 电动锁体
CN201857805U (zh) 一种门锁用的具离合机构的外把手装置
CN204511082U (zh) 结构紧凑型箱包密码锁
CN205777913U (zh) 一种按钮式执手锁
CN202055628U (zh) 双向制动电子锁体
CN204609538U (zh) 一种薄型箱包密码锁
CN104727638B (zh) 一种箱包密码锁
CN209855417U (zh) 一种自动复位锁芯
CN203654902U (zh) 结构改良的密码锁
CN209942441U (zh) 一种安全联锁
CN203924958U (zh) 一种复合锁具
CN203022465U (zh) 一种箱包拉链锁
CN209369532U (zh) 一种指纹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902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