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0607U - 编织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编织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0607U
CN203440607U CN201320473010.8U CN201320473010U CN203440607U CN 203440607 U CN203440607 U CN 203440607U CN 201320473010 U CN201320473010 U CN 201320473010U CN 203440607 U CN203440607 U CN 203440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contact
making surface
branch strip
br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730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森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BAIH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BAIH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BAIH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BAIH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730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0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0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06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织带结构,其是由多个纱线连续编织而成,而编织带结构包含一连续编织而成的编合部、至少一第一分支带及二第二分支带。编合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分支带自编合部的第一端连续紧密编织而成,而第二分支带是自编合部的第二端连续紧密分叉编织而成。

Description

编织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编织带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连续不间断编织而成的编织带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所见具有分叉构型的结构,例如人字拖鞋的鞋耳或者颈挂带,其是以多种材质的布料相互车缝而成,其所使用的布料材质是根据使用者的舒适及耐用的需求所设计。举例言之,鞋耳所使用的材质有为增加使用者行走时的拉伸弹性所使用的橡胶,抑或为抵抗使用者长期行走的连续拉伸所造成的疲乏现象,多数使用PVC材质。但前述的材质实质上在使用时,材质表面与使用者接触的摩擦力大,长期使用下,其易造成使用者皮肤的敏感不适。
据此,市面上出现一种以编织材质为主的分叉构型结构,使用编织材质取代前述的橡胶、PVC等较为粗糙的材质的好处为编织材质较为柔软细致,让使用者长期使用其相关产品时,较不易产生不适感。前述以编织材质为主的分叉构型结构,通常是以车缝的方式予以接合。
然而,车缝处的车缝线往往难免仍会与使用者的皮肤摩擦接触,其不平整的表面在长期与皮肤摩擦后,会产生红肿、脱皮更甚感染发炎的现象,因此传统车缝的分叉构型结构仍有大幅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完全不需车缝的编织带结构,让使用者使用时不致产生不适感。再者,本实用新型编织带结构是连续编织而成,因此其结构强度及拉伸的弹性易佳。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编织带结构,其是由多个纱线连续编织而成,而编织带结构包含一连续编织而成的编合部、至少一第一分支带以及二第二分支带。编合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前述第一分支带自编合部的第一端连续紧密编织而成,而第二分支带自编合部的第二端连续紧密分叉编织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至少一第一分支带的数量为二个,而纱线的数量为20至100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纱线为聚酰胺(Polyamide;Nylon)纱线。其中,纱线为尼龙6(Nylon6)纱线、尼龙66(Nylon66)纱线或聚酯纱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或小于第二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小于或等于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前述的编织带结构,其中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接触面的纱线可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而非接触面的纱线可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是在提供一种编织带结构,其是由多个纱线连续编织而成,编织带结构包含一连续编织而成的编合部、二第一分支带以及二第二分支带。编合部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分支带,其连续紧密分叉编织于编合部的第一端,而第二分支带是连续紧密分叉编织于编合部的第二端。其中,第二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且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编合部的纱线编合密度,且第一分支带的长度小于第二分支带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其中纱线的数量为20至100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其中纱线为聚酰胺(Polyamide;Nylon)纱线。其中,纱线为尼龙6(Nylon6)纱线、尼龙66(Nylon66)纱线或聚酯纱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小于或等于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接触面的纱线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而非接触面的纱线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编织带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绘示图1的编织带结构的侧视图;以及
图3是绘示图2的第二分支带沿3-3剖面线开设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带结构,其是由多个纱线连续编织而成,而纱线的材质为聚酰胺(Polyamide;Nylon)、尼龙6(Nylon6)或尼龙66(Nylon66)聚酯,即纱线可为聚酰胺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
请参照图1,其是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编织带结构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前述编织带结构包含一编合部100、至少一第一分支带200以及二第二分支带300。编合部100是以二条以上的纱线连续不间断地编织而成,且编合部100具有一第一端110及一第二端120。第一分支带200是自编合部100的第一端110连续紧密且不间断地编织而成,而第一分支带110的数量可以为二个。
第二分支带300是自编合部100的第二端120连续紧密分叉编织而成。请参照图2及图3,其中图2是绘示图1的编织带结构的侧视图,而图3是绘示图2的第二分支带沿3-3剖面线开设的剖面示意图。第二分支带300呈中空平管状,第二分支带300具有一接触面310以及相对接触面310的一非接触面320,且接触面310的纱线编织密度可以小于或等于非接触面320的纱线编织密度。此外,前述第二分支带300亦可为实心(未图示)。
前述接触面310是指与使用者皮肤接触机率高的面,而非接触面320是指与使用者皮肤接触机率较低的面。
前述接触面310的纱线材质为聚酯、尼龙6或尼龙66等等,即前述接触面310的纱线可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等等;而非接触面320的纱线材质为聚酯、尼龙6或尼龙66等等,即非接触面320的纱线可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等等。其中,第一分支带200的纱线编织密度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二分支带300的纱线编织密度。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带结构,其整体是由多个纱线连续不间断地编织而成,且其未经任何额外的车缝加工。相较于已知以车缝方式缝合的织带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带结构完全不具车缝线。习知以车缝方式缝合的织带结构具有外露的车缝线,其易造成使用者皮肤与的接触时的不适或磨伤,且织带结构拉伸的弹性会因车缝的故而较为缺乏。本实用新型连续不间断的编织带结构,能够使得其整体更为柔软却又强韧,且更具有拉伸弹性,让使用者将的使用于任何用途时(背带、人字拖鞋的鞋耳等等),皆能够增加其与皮肤接触时的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带结构,是由多个纱线编织而成,其中纱线的材质种类可配合编织带结构的需求予以置换。举例言之,编织带与使用者的接触面可以使用较柔软材质的纱线予以编织,例如棉纤维;相反地,非与使用者接触的面可以使用结构性较强的纱线,例如聚酯纤维。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多个纱线连续编织而成,该编织带结构包含:
一连续编织而成的编合部,该编合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至少一第一分支带,其自该编合部的该第一端连续紧密编织而成;以及
二第二分支带,其自该编合部的该第二端连续紧密分叉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带的数量为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数量为20至100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聚酰胺纱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尼龙6纱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尼龙66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聚酯纱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各该第二分支带的纱线编合密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小于各该第二分支带的纱线编合密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各该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该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该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各该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该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等于该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各该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该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小于该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各该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该接触面的纱线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而该非接触面的纱线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
14.一种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是由多个纱线连续编织而成,该编织带结构包含:
一连续编织而成的编合部,该编合部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二第一分支带,其连续紧密分叉编织于该编合部的该第一端;以及
二第二分支带,其连续紧密分叉编织于该编合部的该第二端;
其中各该第二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各该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且各该第一分支带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该编合部的纱线编织密度,且各该第一分支带的长度小于各该第二分支带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数量为20至100条。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聚酰胺纱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尼龙6纱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尼龙66纱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为聚酯纱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各该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该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大于该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各该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该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等于该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各该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该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小于该非接触面的纱线编织密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编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分支带呈中空平管状,各该第二分支带具有一接触面以及相对该接触面的一非接触面,且该接触面的纱线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而该非接触面的纱线为聚酯纱线、尼龙6纱线或尼龙66纱线。
CN201320473010.8U 2013-08-05 2013-08-05 编织带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0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3010.8U CN203440607U (zh) 2013-08-05 2013-08-05 编织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3010.8U CN203440607U (zh) 2013-08-05 2013-08-05 编织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0607U true CN203440607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7301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0607U (zh) 2013-08-05 2013-08-05 编织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06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835A1 (zh) * 2014-12-02 2016-06-09 东莞润信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双针床管状开叉织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835A1 (zh) * 2014-12-02 2016-06-09 东莞润信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双针床管状开叉织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40607U (zh) 编织带结构
CN110541234B (zh) 随拉伸开度变化而表面摩擦系数相应变化的功能面料
CN201789931U (zh) 一种新型丝袜
CN209522983U (zh) 一种含胶原蛋白的超柔针织面料
CN203270194U (zh) 小提花环保针织布
CN207291208U (zh) 一种防静电松紧织带
CN205573198U (zh) 一种防风保健面料
CN204969762U (zh) 弹性鞋带
CN205705558U (zh) 一种睡衣面料
CN206752023U (zh) 双丝弹力抗皱高档服装面料
CN206157334U (zh) 一种螺旋弹力编织绳
CN104401047A (zh) 防静电透气舒适感与自由动感强面料
CN216267921U (zh) 一种针织弹性织带
CN203307553U (zh) 一种针织布料
CN217047809U (zh) 一种新型针织布
CN213261477U (zh) 一种防水型无纺布
CN210100942U (zh) 一种穿着舒适且吸汗的高弹性面料
CN209775753U (zh) 一种高弹粗针面料
CN214271189U (zh) 一种弹力性能好的涤纶面料
CN214927717U (zh) 一种双层复合起皱麂皮绒面料
CN215603222U (zh) 一种高弹性抗菌型棉袜
CN220742378U (zh) 一种耐磨抗静电平纹布
CN217258808U (zh) 一种具有防静电的亲肤针织面料
CN219427612U (zh) 一种透气型防静电拖鞋面料
CN210590818U (zh) 一种针织加捻水晶麻乱花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