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2972U - 液体检测杯 - Google Patents
液体检测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32972U CN203432972U CN201320500364.7U CN201320500364U CN203432972U CN 203432972 U CN203432972 U CN 203432972U CN 201320500364 U CN201320500364 U CN 201320500364U CN 203432972 U CN203432972 U CN 2034329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 paper
- cup
- hole
- coverlay
- test strip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检测杯,属于液体检测技术领域。该液体检测杯包括杯体、试纸卡板和覆盖膜;所述试纸卡板置于杯体内,其上设有供放置试纸条的试纸插槽,所述覆盖膜覆盖试纸插槽开口面;该通孔设在对应于试纸插槽的覆盖膜上,该通孔中心距离试纸插槽底部边缘的长度为试纸插槽高度的1/30-1/2。该通孔可在保证试纸条层析反应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使试纸条内部的气体可得以适当释放,达到卸压的目的,从而确保层析作用充分有效进行,获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检测杯。
背景技术
现有检测尿杯可用于多项目的联合检测,杯壁上设有试纸卡板,该试纸卡板上设有放置试纸条的试纸插槽,测试用的试纸条嵌于该试纸插槽内使用(即试纸条的大小与试纸插槽的大小相匹配)。当需要检测时,将检测尿杯拿给需要检测的患者,让其自行充装尿液,而患者对试纸条的结构、原理往往不甚了解,在充装尿液时,极有可能会将尿液装到MAX线以上,导致试纸条失效,无法完成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经过研究开发,对该检测尿杯做出了改进,在试纸条面对液体一面增设了透明膜层,该透明膜层覆盖于试纸条表面,从而将试纸条全部覆盖住,或覆盖大部分,只留下底端一部分加样区与液体直接接触。因此,当检测杯内装有液体时,透明膜层将试纸条上部密封起来,只留下加样区可与液体直接接触,从而不会由于液体超过MAX线使试纸条检测无效,进而确保试纸条有效上样,正常反应。
但是,我们发现,经常在层析过程中,液体在试纸条上的层析爬行可能会受到阻碍变慢甚至停止,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测定。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体检测杯,采用该检测杯进行液体样品检测,可确保层析过程的顺利进行,获得较好的测定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检测杯,包括杯体、试纸卡板和覆盖膜;所述试纸卡板置于杯体内,其上设有供放置试纸条的试纸插槽,所述覆盖膜覆盖试纸插槽开口面,密封试纸插槽内部空间;该通孔设在对应于试纸插槽的覆盖膜上,该通孔中心距离试纸插槽底部边缘的长度为试纸插槽高度的1/3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研究发现,单纯被覆盖膜全部或大部分覆盖住的试纸条不利于层析反应,其原因如下:在试纸条上样刚刚开始时,试纸条表面与覆盖透明膜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试纸条内气体受外界液体挤压,部分会通过该缝隙排出,但是加样区吸水后迅速膨胀,覆盖膜与吸水膨胀的试纸条加样区紧密贴合,该缝隙很快就被填满消失,试纸条内气体无法再从此处排出,至此,试纸条被完全密封起来。而由于试纸条层析反应是靠毛细作用发生的,如试纸条内气体压力大于毛细作用产生的拉力,即如果毛细作用拉力无法克服试纸条内气体产生的阻力,试纸条的层析作用将受到阻碍,无法正常进行层析。
而液体在试纸条上层析的过程中,需要从加样区爬过标记物区,再在结果显示区显示结果,这个过程是靠毛细作用的拉力进行的。而一旦试纸条内部被封闭起来,残留在试纸条内的多余气体无法排出,在试纸条内部形成一定压强,液体在试纸条上层析爬行的过程中需要抵抗住这种内部压强,一旦压强大于毛细作用产生的拉力,层析作用将受到阻碍或无法正常进行。从这样的原理出发,本实用新型考察了多种卸压方式,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最终选择通过在覆盖膜上对应于试纸条的下部设置通孔来达到卸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体检测杯,包括杯体、试纸卡板、试纸条和覆盖膜;所述试纸卡板置于杯体内,其上设有试纸插槽,所述试纸条放置于所述试纸插槽内,所述覆盖膜覆盖试纸条的检测面,密封试纸条;所述覆盖膜上设有通孔,该通孔设在对应于试纸插槽的覆盖膜上,该通孔中心距离试纸插槽底部边缘的长度为试纸插槽高度的1/3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在对应于试纸条标记垫以下的覆盖膜上。本实用新型经研究发现,通孔的设置位置也非常关键。当通孔的位置较高,如设置在对应于试纸条加样区另一端的吸水纸位置处时,当检测杯内液体液面低于该通孔时,试纸条内多余气体可通过该通孔排出,层析反应尚可正常进行;而当杯内液面高于该通孔时,刚开始的一瞬间,被覆盖膜封住的试纸条与覆盖膜之间形成一个气体柱,通孔则相当于该气体柱上的开口,而这时,该气体柱与外部液体形成巨大的压强差,气体柱内气压小于外部液体压强,为了达到内外压强平衡,外部液体将迫于该压强差通过该通孔进入该气体柱内,并迅速浸满被覆盖膜封住的试纸条,导致试纸条无效。
当把通孔设在对应于试纸条下部标记垫以下(即对应于加样区处)的覆盖膜上,通孔在试纸条的下部。液体在试纸条加样区上样过程中,在加样区吸水后逐渐膨胀,但还没与覆盖透明膜完全贴合的情况下,试纸条加样区与覆盖透明膜之间存在缝隙,试纸条内气体可通过该缝隙和通孔排出;而当加样区膨胀到完全贴合覆盖透明膜时,缝隙被封住,试纸条内的气体无法再从此处排出。当液体来到通孔位置时,通孔处的试纸条部分也逐渐吸水膨胀,在还没膨胀到完全贴合住透明膜,通孔没被完全堵住的情况下,试纸条内气体仍可从该通孔排出。当杯内液面高度低于通孔所在位置时,排出气体肉眼不可见;当杯内液面高度高于通孔所在高度时,液体通过通孔排出肉眼可见的气泡。当通孔处的试纸条继续膨胀到完全贴合住覆盖膜时,气体将不能再从通孔处排出,此时,试纸条处于完全密封状态,试纸条将靠毛细作用力进行层析。这时试纸条内可能仍存在一定量气体,但是通过上述两处可以排气的地方排出后,试纸条内压强适中,层析作用可顺利进行。
该通孔的合理设置可辅助试纸条内气体的排出,当覆盖膜底部边缘处的试纸条膨胀后将排气口堵住,使得试纸条内多余气体无法再从此处排出时,气体还可通过通孔排出,直到试纸条膨胀堵住通孔为止,从而延长了试纸条内气体排出时间,减小了试纸条内压强,确保层析作用正常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盖膜底端边缘距离试纸条底部边缘的长度为试纸条上加样区长度的1/6-5/6。而覆盖膜的底端边缘起始位置和通孔设置位置对层析效果的优劣非常关键,让覆盖膜覆盖一部分加样区,而不是将试纸条完全覆盖住或仅仅由标记垫区开始覆盖,目的是使液体在试纸条上样时有一个缓冲作用,液体可以通过层析作用爬过标记物垫,再在显示区显示结果。如将试纸条完全覆盖住,则难以确保成功上样;如覆盖膜仅覆盖标记垫区及以上部分,则泡在液体里的加样区太长,液体可能直接冲过标记垫,发生冲样现象,导致层析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中心与试纸条底部边缘的距离和通孔中心与标记垫下边缘的距离比为7:1-3:1。当通孔位于该高度时,试纸条的内外压强差最佳,能获得最佳的层析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直径或边长为试纸条宽度的1/3-1/2。如通孔太大,液体容易通过该通孔直接进入试纸条内,通孔起不到排气作用,相当于覆盖膜从通孔处开始,通孔形同虚设。而如果通孔设置太小,当液体在试纸条上上样时,加样区迅速膨胀,很快就把通孔封住,从该通孔排出的气体量相当少,不利于试纸条内压强的释放,残留在试纸条内部的气体较多,不利于试纸条上层析反应充分进行。因此,经过反复实验后,确定当通孔的直径或边长为试纸条宽度的1/3-1/2时,效果最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覆盖膜为透明膜;所述试纸卡板沿杯体周向设置,所述试纸插槽设于试纸卡板面向杯体一侧,所述杯体为透明杯体,便于观察读取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纸卡板与杯体可拆卸式连接。生产、组装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与杯体螺纹配合;所述杯盖底设有密封圈。配合杯盖的使用,可以避免检测杯内液体渗漏的问题。密封圈的使用,提高了杯体和杯盖之间的密闭性。所述密封圈优选由硅胶制成。硅胶材料不易老化,密闭性好,且其为惰性材料,不会和检测杯中的液体发生反应,影响检测结果。而且当被检液体需要送往二次检测时,该设置有利于密封保存杯内液体,避免液体在运送过程中由于倒置、倾斜发生泄漏,影响送检,污染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检测杯,在覆盖膜上对应于试纸条标记垫以下部分设置通孔,该通孔的合理设置可辅助试纸条内气体的排出,当覆盖膜底部边缘处的试纸条膨胀后将所在排气口堵住,使得试纸条内多余气体无法从此处排出时,气体还可继续通过所述通孔排出,直到试纸条膨胀堵住通孔为止,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试纸条内压强,确保层析作用正常进行。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复试验设计和验证,最终确定了最佳的覆盖膜起始位置、通孔位置和大小等参数,能以最优的层析过程获得最佳的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检测杯杯体、试纸卡板和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试纸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试纸卡板上试纸插槽平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覆盖膜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试纸条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试纸卡板、试纸条和覆盖膜装配示意图;
图7为图6装配完成示意图;
图8为图7正面视图;
图9为实施例2的检测杯的杯体、试纸卡板和杯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杯体;2.试纸卡板;21.试纸插槽;3.试纸条;31.加样区;32.标记垫区;33.结果显示区;331.检测区;332.控制区;34.吸水纸;4.覆盖膜;41.通孔;5.杯盖;5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液体检测杯,如图1、图6所示,包括杯体1、试纸卡板2、试纸条3和覆盖膜4;所述试纸卡板2置于杯体1内,其上设有试纸插槽21,所述试纸条3放置于所述试纸插槽21内,如图5-6所示,所述试纸条3宽3mm,长60mm;加样区31和标记垫区32共长20mm,其中,加样区12mm,标记垫区8mm;结果显示区33为10mm,结果显示区33上又设有检测区331和控制区332;吸水纸34部分22mm。所述覆盖膜4为透明膜,如图4所示,覆盖膜4覆盖于试纸条2的检测面,密封试纸条;且在图4中的阴影部分单面涂胶,用以和试纸卡板2粘贴,粘合固定覆盖膜4。覆盖膜4底端边缘距离试纸条3底部边缘的长度为8mm;所述覆盖膜4上对应于试纸条2标记垫以下部分设有通孔41,如图6-8所示,所述通孔41中心距离标记垫区32下边缘2mm,该通孔41为圆形,其直径为1.25mm。可以理解的是,该通孔41形状也可以为方形,三角形等任何形状,只要可以通过气体即可。
如图1-3所示,所述试纸卡板2沿杯体1周向设置,所述试纸插槽21设于试纸卡板2面向杯体1一侧,所述杯体为透明杯体。便于观察和读取结果。
所述试纸卡板2与杯体1可拆卸式连接。生产、组装方便。所述杯体1底部为方形。
该检测杯还包括杯盖5,所述杯盖5与杯体1螺纹配合;所述杯盖底设有密封圈51。配合杯盖5的使用,可以避免检测杯内液体渗漏的问题。密封圈的使用,提高了杯体和杯盖之间的密闭性。所述密封圈优选由硅胶制成。硅胶材料不易老化,密闭性好,且其为惰性材料,不会和检测杯中的液体发生反应,影响检测结果。而且当被检液体需要送往二次检测时,该设置有利于密封保存杯内液体,避免液体在运送过程中由于倒置、倾斜发生泄漏,影响送检,污染环境。
本实施例的液体检测杯的制作方法为:
1)以试纸条的检测面朝向试纸插槽外,将试纸条放置于试纸卡板上的试纸插槽中,固定好;
2)用设有通孔的覆盖膜覆盖于上述试纸条检测面,并在覆盖膜与试纸卡板接触部分涂胶,用以和试纸卡板粘贴,从而将试纸条密封于覆盖膜和试纸插槽组成的密闭空间内,并使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于试纸条标记垫以下部分;
3)将通过上述步骤组装好的试纸条、覆盖膜和试纸卡板放入检测杯的杯体内,即得。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液体检测杯与实施例1的检测杯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覆盖膜底端边缘距离试纸条底部边缘的长度为6mm;所述覆盖膜上对应于试纸条标记垫以下部分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心距离标记垫区下边缘3mm,该通孔直径为1mm。
所述杯体底部为圆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液体检测杯与实施例1的检测杯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覆盖膜底端边缘距离试纸条底部边缘的长度为9mm;所述覆盖膜上对应于试纸条标记垫以下部分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心距离标记垫区下边缘1.5mm,该通孔直径为1.5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液体检测杯与实施例1的检测杯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加样区长15mm,覆盖膜底端边缘距离试纸条底部边缘的长度为10mm;所述覆盖膜上对应于试纸条标记垫以下部分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心距离标记垫区下边缘2.5mm,该通孔直径为1.4mm。
实施例5对比试验例
采用实施例1-4的检测杯、通孔设于吸水纸位置处的检测杯以及现有技术中覆盖膜上不设通孔的检测杯进行层析试验。
其中:通孔设于吸水纸位置处的检测杯与实施例1的检测杯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覆盖膜底端边缘距离试纸条底部边缘的长度为17mm;所述覆盖膜上对应于试纸条吸水纸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心距离试纸条顶端边缘5mm。
本实验通过对采集来的样本分成500份,采用规格、类型相同的氯胺酮检测项目试纸条进行试验,并将检测杯内液体均充装至没过试纸条上的结果显示区,考察其效果,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使用现有技术中不设通孔的检测杯,由于试纸条内部压强过大,导致部分试纸条的层析作用所需上样时间过长,甚至无法成功上样,即检测液体不能爬升到预定位置,无法使控制区产生相应变化,上样率较低。而把通孔设于吸水纸部分,由于液体爬升过快,导致待测物还没有和标记物垫内的相应标记物反应,或者液体快速冲过检测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包被在检测区的抗原/抗体反应,导致产生的冲样率较高。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的检测杯,由于采用了较好的覆盖膜起始位置、通孔位置和大小等参数,其上样率较高,冲样率小,检测时长适中,有最佳的检测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液体检测杯,包括杯体、试纸卡板和覆盖膜;所述试纸卡板置于杯体内,其上设有供放置试纸条的试纸插槽,所述覆盖膜覆盖试纸插槽开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上设有通孔,该通孔设在对应于试纸插槽的覆盖膜上,该通孔中心距离试纸插槽底部边缘的长度为试纸插槽高度的1/30-1/2。
2.一种液体检测杯,包括杯体、试纸卡板、试纸条和覆盖膜;所述试纸卡板置于杯体内,其上设有试纸插槽,所述试纸条放置于所述试纸插槽内,所述覆盖膜覆盖试纸条的检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上设有通孔,该通孔设在对应于试纸插槽的覆盖膜上,该通孔中心距离试纸插槽底部边缘的长度为试纸插槽高度的1/3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在对应于试纸条标记垫以下的覆盖膜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底端边缘距离试纸条底部边缘的长度为试纸条上加样区长度的1/6-5/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中心与试纸条底部边缘的距离和通孔中心与标记垫下边缘的距离比为7:1-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或边长为试纸条宽度的1/3-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膜为透明膜;所述试纸卡板沿杯体周向设置,所述试纸插槽设于试纸卡板面向杯体一侧,所述杯体为透明杯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卡板与杯体可拆卸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检测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与杯体螺纹配合;所述杯盖底设有密封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00364.7U CN203432972U (zh) | 2013-08-15 | 2013-08-15 | 液体检测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00364.7U CN203432972U (zh) | 2013-08-15 | 2013-08-15 | 液体检测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32972U true CN203432972U (zh) | 2014-02-12 |
Family
ID=50062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00364.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432972U (zh) | 2013-08-15 | 2013-08-15 | 液体检测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3297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4547A (zh) * | 2013-08-15 | 2013-12-04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体检测杯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158022A (zh) * | 2015-08-20 | 2015-12-16 | 杭州博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体样品的收集和检测设备 |
CN109342673A (zh) * | 2018-12-14 | 2019-02-15 | 深圳市心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奶杯 |
-
2013
- 2013-08-15 CN CN201320500364.7U patent/CN20343297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4547A (zh) * | 2013-08-15 | 2013-12-04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体检测杯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424547B (zh) * | 2013-08-15 | 2015-02-25 |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液体检测杯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158022A (zh) * | 2015-08-20 | 2015-12-16 | 杭州博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液体样品的收集和检测设备 |
CN109342673A (zh) * | 2018-12-14 | 2019-02-15 | 深圳市心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奶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24547B (zh) | 液体检测杯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3432972U (zh) | 液体检测杯 | |
CN204789161U (zh) | 一种用于测试土体固结变形及渗透系数的一维渗压仪 | |
US8323583B2 (en) | Detection device | |
ATE356354T1 (de) | Analytische versuchsanordnung für auf membranen basierende versuche | |
CN103235107B (zh) | 负孔隙水压力控制吸力的压力板试验装置 | |
WO2003009776A3 (en) | Urine test device | |
JP2013524235A5 (zh) | ||
CN106525190B (zh) | 检测圆柱锂离子电池产气量的装置刻度标定方法 | |
WO2023221392A1 (zh) | 一种粪便取样检测装置 | |
CN206074567U (zh) | 液面挥发气体检测器用封盖结构 | |
CN104819924A (zh) | 一种模拟水下隧道混凝土水压力渗透试验的仪器和试验方法 | |
CN106198919A (zh) | 一种水头与渗流路径可调节的土层渗流实验装置 | |
CN104950108A (zh) | 液体检测杯及其中的检测试纸条 | |
CN106248440A (zh) | 农田温室气体监测采样装置 | |
CN206281755U (zh) | 透水路面和试件两用透水系数测定仪 | |
CN210533951U (zh) | 一种防水卷材不透水仪 | |
CN106760251A (zh) | 一种屋面排水系统工程测试方法 | |
CN211043053U (zh) | 透水砖透水性能测试装置 | |
CN204594855U (zh) | 模拟水下隧道混凝土水压力渗透试验的仪器 | |
CN204514770U (zh) | 一种防水卷材防窜水性能的检测设备 | |
CN208140536U (zh) | 一种变水头渗透仪 | |
CN203772690U (zh) | 一种土体向上渗流实验仪 | |
CN106769785A (zh) | 一种透水砖的透水系数测定仪器 | |
CN202770673U (zh) | 一种测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225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