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1534U - 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 Google Patents

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1534U
CN203431534U CN201320390124.6U CN201320390124U CN203431534U CN 203431534 U CN203431534 U CN 203431534U CN 201320390124 U CN201320390124 U CN 201320390124U CN 203431534 U CN203431534 U CN 203431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unit
supporting plate
led
adjustable angle
le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901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维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HUNG LO
Original Assignee
WEI-HUNG L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HUNG LO filed Critical WEI-HUNG LO
Priority to CN2013203901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31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1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15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包括: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以及顺序设置在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的第一照明单元、第二照明单元、第三照明单元、第四照明单元和第五照明单元;其中,各个照明单元的单体结构相同;第一照明单元的一侧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第一照明单元的另一侧能够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第二照明单元的一侧能够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第二照明单元的另一侧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第三照明单元固定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第四照明单元与第二照明单元对称地设置;第五照明单元与第一照明单元对称地设置。

Description

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道路照明设备皆以白炽灯或高压钠灯(汞灯)为照明光源,热功耗较大,发光效率较低,且不符合环保的需求。另外因光源为全立体角发光,在实际照明时需要采用泛光照明将光线反射到一定方向(照射面)以便得到照度均匀效果,使得光的有效利用率较低。
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具有体积小、耗电相对较少且环保、寿命长的特点,因此,目前已被认为是照明装置的新一代产品。
现有市场的LED光源灯基本上概分为下列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传统光源灯壳为基础,将LED结合(附着)在传统光源灯壳中,以传统光源灯壳为LED的散热结构,以实现LED光源灯的制作;第二种是将LED与散热结构(如铝挤型)先制作成LED光源模块,然后安置在传统光源灯壳内部,以实现LED光源灯的制作;第三种是在设计光源灯壳时就已经考虑了LED的散热问题,因此在外观上就可清楚地看出散热机构,只是在制作上还是使用传统光源灯壳的制作方式,即铝压铸的方式制作灯壳,以实现LED光源灯的制作。
以上制作LED光源灯的三种方式基本上均存有一些缺点如下:第一种以传统光源灯壳为基础,根本没有考虑到LED的散热问题;因为传统光源灯壳本身并没有散热的问题,因此使用铁或铝来制作,铁的散热性很差,若用铝,因铝压铸需用1000型的铝合金,其本身散热不是很好,而且为了美观,本身常用粉体烤漆或者用塑料粉来涂装,这样更使光源灯壳散热不易,使得LED的散热问题无法解决。
第二种虽然将LED与散热结构(如铝挤型)先制作成LED光源模块,看起来好像基本上解决了LED的散热问题,但是此LED光源模块还是装置在传统光源灯壳内部,还是需要使用传统光源灯壳来做外部散热,因此问题跟第一种相同。
第三种虽然在设计光源灯壳时就已经考虑了LED的散热问题,因此在外观上就可清楚地看出散热机构,只是在制作上还是使用传统光源灯壳的制作方式,即铝压铸的方式制作灯壳,因铝压铸需用1000型的铝合金,其本身散热不是很好,因此散热问题只解决一半,若要完全解决,则需要更多的铝材及更大的散热面积,使得光源灯壳看起来很大很重,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而且有时为了美观,本身常用粉体烤漆或者用塑料粉来涂装,这样更使光源灯壳散热不易,使得LED的散热问题无法解决。
此外,LED光源结构还普遍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光源照射不均匀的现象,无法满足使用者或是法定的配光需求,因此在推广上将碰到瓶颈。
在此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已经在2008年9月27日提交了一种均匀照度的散热LED光源结构的实用新型,其专利号为ZL200820135975.5,该实用新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但是,在这几年的实际应用中,申请人注意到该200820135975.5号实用新型专利的开模成本很高,而且维修不方便,并且其在某些应用中(例如作为距离地面较近的路灯使用)确实能够获得非常好的均匀照度以及很好的亮度,但是再另外一些应用中(例如作为距离地面较高的路灯使用)其虽然能够获得还算不错的均匀照度,但是亮度方面的性能并不理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对该200820135975.5号实用新型专利进行改进,并研发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并且由于角度可调,因此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包括: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以及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的第一照明单元、第二照明单元、第三照明单元、第四照明单元和第五照明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第二照明单元、第三照明单元、第四照明单元和第五照明单元的单体结构相同,其均包括一散热本体和设置在该散热本体下表面的LED发光单元;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一侧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另一侧沿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所述第二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临近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所述第二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远离的一侧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所述第三照明单元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所述第四照明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三照明单元而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对称地设置;所述第五照明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三照明单元而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对称地设置。
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中,每个照明单元的两侧处设置有沿照明单元长度方向贯穿的轴孔。
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中,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上对应于每个照明单元的轴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或狭槽;多个轴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支架板的通孔或狭槽、照明单元的轴孔以及第二支架板的通孔或狭槽,从而将第一支架板、五个照明单元和第二支架板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中,所述轴的两端处设置有螺纹,并配合设置有相应的螺母。
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中,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有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该印刷电路板上的LED芯片。
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中,所述LED发光单元还可以包括有光导向装置。
上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中,所述LED发光单元还可以包括有防水件、透明外壳以及扣件。
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中五个照明单元的每个单体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开模时只需一个模具即可,并且由于单个照明单元的结构简单,因此可以大幅节省开模费用。
2.本实用新型由五个单体结构相同的照明单元组成,因此其维修时十分方便,哪一个出现问题,更换那一个即可。
3.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照明单元通过滑动是可以调整角度的,这就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例如作为距离地面较近的路灯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成某一特定的排布,从而获得非常好的亮度以及非常好的照度均匀性;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作为距离地面较高的路灯使用时,其可以设置成其它特定的排布,例如可以将所有的照明单元全部“放平”,这对于距离地面较高的路灯来说,光照方向更加集中,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亮度以及良好的照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五个照明单元的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五个照明单元的角度调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五个照明单元的另一种角度调整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照明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100,其包括:
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以及
顺序设置在第一支架板1和第二支架板2之间的第一照明单元31、第二照明单元32、第三照明单元33、第四照明单元34和第五照明单元35;
其中,第一照明单元31、第二照明单元32、第三照明单元33、第四照明单元34和第五照明单元35的单体结构相同(单体结构可以参考图6所示),其均包括一散热本体40和设置在该散热本体下表面的LED发光单元50。
进一步配合参考图3和图4,第一照明单元31的一侧311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之间,第一照明单元31的另一侧312沿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
第二照明单元32与第一照明单元31临近的一侧321沿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第二照明单元32与第一照明单元31远离的一侧322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之间20;
第三照明单元33固定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之间;
第四照明单元34相对于第三照明单元33而与第二照明单元32对称地设置;也就是说,第四照明单元34与第三照明单元33临近的一侧341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之间20,而第四照明单元34与第三照明单元33远离的一侧342沿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
第五照明单元35相对于第三照明单元33而与第一照明单元31对称地设置;也就是说,第五照明单元35与第四照明单元34临近的一侧351沿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而第五照明单元35与第四照明单元34远离的一侧352枢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之间20。
通过这样的设置,第一照明单元31、第二照明单元32、第四照明单元34以及第五照明单元35均有一侧是可以滑动的,而另一侧是可以枢转的。配合200820135975.5号实用新型专利的图1和本实用新型的图3所示,如果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照明单元设置在如图3所示的位置处,其可以呈M状,也就是说,其可以提供200820135975.5号实用新型专利的图1所示的构造,也就是可以认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五个照明单元可以相当于200820135975.5号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本体部分。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照明单元31、第二照明单元32、第四照明单元34以及第五照明单元35通过滑动是可以调整角度的,如图4所示,其可以在图4中的实线位置和虚线位置之间进行调节。或者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图5中的实线位置和虚线位置之间进行调节。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例如作为距离地面较近的路灯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成图3所示那样的排布,其可以获得非常好的亮度以及非常好的照度均匀性;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作为距离地面较高的路灯使用时,其可以设置成图4中虚线所示那样的排布,也就是将所有的照明单元全部“放平”,这对于距离地面较高的路灯来说,光照方向更加集中,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亮度以及良好的照度均匀性。
下面,进一步具体描述每个照明单元是如何与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连接的,但这仅是照明单元与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的一种具体连接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以此为限。
配合图1至图4所示,每个照明单元的两侧处设置有沿照明单元长度方向贯穿的轴孔30。并且,第一支架板10和第二支架板20上对应于每个照明单元的轴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61或狭槽62;多个轴(图中未显示)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支架板的通孔61或狭槽62、照明单元的轴孔30以及第二支架板的通孔61或狭槽62,从而将第一支架板10、五个照明单元和第二支架板20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轴的两端处可以设置有螺纹(图未示),并配合设置有相应的螺母(图未示)。虽然在图中并未显示轴以及设置轴两端处的螺母,但是通过上述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轴穿过第一支架板、照明单元以及第二支架板后,通过紧固螺母便可以使照明单元固定在某个角度,并且在需要调整角度时,通过松开螺母即可进行调节。
下面配合图6所示,进一步描述每个照明单元的单体结构,其包括一散热本体40和设置在该散热本体下表面的LED发光单元50。该LED发光单元50包括有印刷电路板51以及设置在印刷电路板51上的LED芯片52。进一步地,LED发光单元还可以包括有光导向装置53。另外,LED发光单元还可以包括有防水件54、透明外壳55以及扣件56。
对于光导向装置53,其主要用于将LED芯片52发出的光进行导向,其设置的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的。对于防水件54、透明外壳55以及扣件56,其用途和200820135975.5号实用新型专利中用途是相同,具体可以参考200820135975.5号实用新型专利的描述。并且,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具有防水件54、透明外壳55和扣件56,而像200820135975.5号实用新型专利那样,具有设置在外壳处的总的防水件、透明外壳和扣件。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在图2和图3中,出于简化视图的考虑,各个照明单元31、32、33、34、35并没有绘示出LED发光单元50,但这并不会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理解。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电源供应电路(图未示),但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内容,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主旨所在,因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是用于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在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7)

1.一种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以及
顺序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的第一照明单元、第二照明单元、第三照明单元、第四照明单元和第五照明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第二照明单元、第三照明单元、第四照明单元和第五照明单元的单体结构相同,其均包括一散热本体和设置在该散热本体下表面的LED发光单元;
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一侧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所述第一照明单元的另一侧沿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
所述第二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临近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所述第二照明单元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远离的一侧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
所述第三照明单元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
所述第四照明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三照明单元而与所述第二照明单元对称地设置;
所述第五照明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三照明单元而与所述第一照明单元对称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特征在于,每个照明单元的两侧处设置有沿照明单元长度方向贯穿的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上对应于每个照明单元的轴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或狭槽;多个轴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支架板的通孔或狭槽、照明单元的轴孔以及第二支架板的通孔或狭槽,从而将第一支架板、五个照明单元和第二支架板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的两端处设置有螺纹,并配合设置有相应的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单元包括有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该印刷电路板上的LED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单元还可以包括有光导向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单元还可以包括有防水件、透明外壳以及扣件。
CN201320390124.6U 2013-07-02 2013-07-02 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1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90124.6U CN203431534U (zh) 2013-07-02 2013-07-02 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90124.6U CN203431534U (zh) 2013-07-02 2013-07-02 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1534U true CN203431534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60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9012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1534U (zh) 2013-07-02 2013-07-02 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31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21160A (zh) Led多节灯
CN202629632U (zh) 一种可调照明方向的led横插灯
CN203431534U (zh) 可调整角度的led灯组
CN204693279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
CN202733729U (zh) 一种led灯具
CN203395885U (zh) Led照明灯
CN202511029U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202065857U (zh) 一种led路灯
CN203052379U (zh) 一种节能台灯
CN20358589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器的led灯
CN203249024U (zh) 一种大角度发光led灯管
CN209458817U (zh) 一种可自由调节角度的台式铜线灯
CN201851988U (zh) 调节式led路灯
CN203162602U (zh) 一种led灯具
CN206608769U (zh) 一种玉米节能灯
CN206514101U (zh) 一种玉米灯
CN202215999U (zh) 高散热led日光灯管
CN207865147U (zh) 一种路灯透镜
CN2814109Y (zh) Led照明灯
CN205938715U (zh) 一种新型led家用台灯
CN206361512U (zh) 一种led投光灯
CN204943244U (zh) 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灯
CN203549588U (zh) 模块式led隧道灯
CN205299105U (zh) Led灯
CN201652027U (zh) 一种兰花叶片状的led隧道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