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5298U -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25298U
CN203425298U CN201320477034.0U CN201320477034U CN203425298U CN 203425298 U CN203425298 U CN 203425298U CN 201320477034 U CN201320477034 U CN 201320477034U CN 203425298 U CN203425298 U CN 203425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vessel
artificial blood
protective sleeve
flanges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770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洋
李雪
王伟
刘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cise Mechatronic Control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cise Mechatronic Contro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cise Mechatronic Control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ecise Mechatronic Controls
Priority to CN2013204770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25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25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252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人造血管保护套(1),由多个相同的保护环单元(10)连接而成,保护环单元包括:环形本体(101);从环形本体的一端面(101a)、沿环形本体的轴线方向、朝第一方向延伸的两第一凸缘(102),第一凸缘在环形本体的第一直径方向上相面对地布置且分别设有孔(104);以及从环形本体的另一端面(101b)、沿环形本体的轴线方向、朝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凸缘(103),两第二凸缘在环形本体的第二直径方向上相面对地布置且分别设有凸起(105),第一直径方向与第二直径方向成垂直关系,多个保护环单元中,相邻的两个保护环单元的连接是通过孔与凸起的间隙配合连接而实现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包括上述人造血管保护套、卡环和尾环。

Description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附件,更具体地涉及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辅助心脏安装在人体左心室下端心尖位置,血泵的出口利用一根人造血管连接至主动脉根部。由于安装位置及角度的原因,人造血管在弯曲角度过大或受到周围人体脏器的挤压时容易变形,变形后的人造血管内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会对人体造成不利。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出现,需要在人造血管外增设保护装置。
在公开日为2012年5月23日、公告号为CN202223620U、名称为“左心室辅助血泵的出口连接结构”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在该专利文献中,人造血管保护套的管状本体采用交错均布的孔隙结构来实现一定角度的自由弯曲,其中所述孔隙是管状本体管壁上的细长孔。
另外,人造血管与血泵出口的固定以及人造血管保护套位置的固定是通过一个Ω形卡箍来实现的。通过箍紧Ω形卡箍,从而将人造血管固定到血泵出口上。Ω形卡箍上还均布有凸起,这些凸起与人造血管保护套一端上设置的卡口相配合连接,从而将人造血管保护套固定到Ω形卡箍上,即固定了人造血管保护套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人造血管保护套是用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制成的,所以上述带有细长孔的孔隙结构的人造血管保护套能够弯曲的角度范围小,并且上述人造血管保护套在弯曲一定角度后会形成内应力而挤压周围人体脏器。
另外,上述人造血管保护套管状本体上的孔隙结构的制造加工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而且,上述人造血管保护套的长度一经制造完成便是固定不变的,其适应性较差。
此外,上述Ω形卡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对人造血管和血泵出口的夹紧不充分,从而造成血液泄漏和人造血管褶皱的情况。
另外,上述Ω形卡箍上的凸起与人造血管保护套上的卡口的固定连接方式致使人造血管保护套在它们的连接位置处基本上不能弯曲,从而限制了人造血管在该位置处的弯曲自由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人造血管保护套和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造血管保护套,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具有管状本体,其中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由多个相同的保护环单元连接而成,所述保护环单元包括:环形本体;从所述环形本体的一个端面、沿着环形本体的轴线方向、朝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凸缘,所述两个第一凸缘在环形本体的第一直径方向上相面对地布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一凸缘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孔;以及从所述环形本体的另一个端面、沿着环形本体的轴线方向、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凸缘,所述两个第二凸缘在环形本体的第二直径方向上相面对地布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二凸缘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凸起,所述两个第一凸缘所在的所述第一直径方向与所述两个第二凸缘所在的所述第二直径方向成垂直关系,所述多个保护环单元中,相邻的两个保护环单元的连接是通过其中一个保护环单元的第一凸缘上的孔分别与另一个保护环单元的第二凸缘上的凸起的配合连接而实现的,所述配合连接是间隙配合连接,以允许所述相邻的两个保护环单元能相对于彼此转动。
由于每两个相邻保护环单元中的保护环单元都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这样连接而成的人造血管保护套具备了更多方向、更大角度的弯曲能力,而且人造血管保护套在弯曲过程中不会产生内应力,从而不会挤压周围人体脏器。
另外,这样的人造血管保护套的制造加工变得简单,仅需要制成若干相同的保护环单元然后进行连接即可,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选择要连接的保护环单元的数量来调节人造血管保护套的长度,与长度固定的人造血管保护套相比,具有了更好的适应性。
优选地,所述保护环单元的数量为至少4个。
优选地,所述保护环单元的两个第一凸缘与环形本体的外圆周面平齐,而所述保护环单元的两个第二凸缘与环形本体的内圆周面平齐。保护环单元的这样的平齐构造保证了连接好的人造血管保护套的管状本体的内部及外部均没有任何台阶或突起,从而不会挤压位于人造血管保护套1内部的人造血管和外部的周围人体脏器
优选地,所述保护环单元由非金属材料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更优选地,所述保护环单元的棱边带有光滑的注塑圆角。保护环单元棱边上的注塑圆角可以更好地保护人造血管,使其免受压挤变形,以致于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人造血管保护装置,包括:如前面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套;与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的一端相连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用于将人造血管夹紧在一个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上;以及与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的另一端相连的尾环。
优选地,所述卡接件是卡环,所述卡环包括:限定有用于接纳人造血管的中心孔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其轴线方向包括环形底座以及与所述环形底座成一体的、呈部分环形的环形半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的环形半部相面对地布置的、呈部分环形的悬臂,所述悬臂与所述固定部的环形底座相分离,并且所述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环形半部的第一端成一体,而所述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部的环形半部的第二端之间限定一开口;以及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能活动地连接到所述悬臂的第二端和所述固定部的环形半部的第二端,从而能通过操作所述调节螺钉使所述悬臂朝着所述固定部的环形半部移动,以便将人造血管夹紧在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上。当卡环夹紧在人造血管上时,卡环与人造血管接触的部分除了悬臂与固定部的环形半部之间形成的可调节的活动圆环之外,还有固定部的环形底座,该环形底座是一个完整的固定圆环,因此夹紧更为稳固,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对人造血管和血泵出口的夹紧不充分,从而造成血液泄漏和人造血管褶皱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悬臂的径向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径向厚度。径向厚度较小的悬臂能更容易地朝着固定部的环形半部移动,从而用较小的力操作卡环就能将人造血管夹紧在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上。
优选地,所述卡环的固定部的环形底座的外圆周上设有两个螺纹孔,这两个螺纹孔在环形底座的直径方向上相对地布置,并且环形底座的外部尺寸设计成能被接纳进所述保护环单元的两个第一凸缘之间,从而当所述卡环的固定部的环形底座被接纳进所述保护环单元的两个第一凸缘之间、并且所述卡环的固定部的环形底座上的两个螺纹孔分别与所述保护环单元两个第一凸缘上的孔对准时,能通过两个螺钉将所述保护环单元能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卡环,以便实现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与所述卡环的连接,同时确保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能相对于所述卡环转动。保护环单元能转动地连接到卡环,这确保了人造血管保护套在被连接到卡环上之后,人造血管保护套在连接位置处仍然可以具有较大的弯曲角度范围。
优选地,所述卡环的固定部的环形底座上设有所述两个螺纹孔的两个部位分别加工成平面。卡环的固定部的环形底座和保护环单元的两个第一凸缘二者的连接位置处形成平面接触,从而更有利于实现保护环单元和卡环二者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人造血管保护装置的立体图,示出了人造血管保护装置与一个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相连。
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的立体图,示出了人造血管保护装置与一个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相连。
图3是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保护环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卡环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卡环的一个剖面图。
图6是示出人造血管被图4所示的卡环夹紧在人工辅助心脏血泵出口上的剖视图,该视图还在右侧示出了套在人造血管上的人造血管保护套的相邻两个保护环单元相配合连接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保护环单元连接到卡环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尾环的剖视图,其中尾环连接到人造血管保护套上。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的立体图,其中示出了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与一个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相连。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包括人造血管保护套1、与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1的一端相连并用于将人造血管5(图6中示出)夹紧在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6(图6中示出)上的卡环2、以及与人造血管保护套1的另一端相连的尾环3。
图2中示出的人造血管保护套1具有管状本体并且由多个相同的保护环单元10连接而成。
保护环单元10的构造在图3、图6和图7中示出。具体地,参见图3,保护环单元10包括环形本体101、两个第一凸缘102和两个第二凸缘103。
两个第一凸缘102从环形本体101的一个端面101a、沿着环形本体101的轴线方向、朝第一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凸缘102在环形本体101的第一直径方向上相面对地布置,并且两个第一凸缘10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孔104。
两个第二凸缘103从环形本体101的另一个端面101b、沿着环形本体101的轴线方向、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两个第二凸缘103在环形本体101的第二直径方向上相面对地布置,并且两个第二凸缘10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凸起105。
两个第一凸缘102所在的第一直径方向与两个第二凸缘103所在的第二直径方向成垂直关系。
可以按照如下来实现两个保护环单元10的连接,也就是将其中一个保护环单元的第一凸缘102上的孔104分别与另一个保护环单元的第二凸缘103上凸起105相配合连接,如图6右侧所示。所述配合连接是间隙配合连接。这样,已经连接好的两个保护环单元可以绕着孔104和凸起105限定的轴线相对于彼此转动。
也就是说,已经连接好的两个保护环单元具有了空间上的一个转动自由度。优选地,至少4个保护环单元按照上述方式配合连接,就能形成具有空间上的三个转动自由度的弯曲结构。
由于每两个相邻保护环单元中的保护环单元都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所以人造血管保护套1比现有技术的人造血管保护套具备了更多方向、更大角度的弯曲能力,而且人造血管保护套在弯曲过程中不会产生内应力,从而不会挤压周围人体脏器。
另外,这样的人造血管保护套1的制造加工变得简单,仅需要制成若干相同的保护环单元然后进行连接即可,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选择要连接的保护环单元的数量来调节人造血管保护套1的长度,与长度固定的人造血管保护套相比,具有了更好的适应性。
优选地,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与环形本体101的外圆周面平齐,而所述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二凸缘103与环形本体101的内圆周面平齐。保护环单元10的这样的平齐构造保证了连接好的人造血管保护套1的管状本体的内部及外部均没有任何台阶或突起,从而不会挤压位于人造血管保护套1内部的人造血管和外部的周围人体脏器。
优选地,保护环单元10可以由非金属材料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更优选地,保护环单元10的棱边可以带有光滑的注塑圆角,以便更好地保护人造血管,使其免受压挤变形,以致于被破坏。
图4和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卡环2的示例性实施例。卡环2包括固定部21、悬臂22以及调节螺钉4。调节螺钉4仅在图6中示出。
固定部21限定有用于接纳人造血管5的中心孔,并且固定部21沿其轴线方向包括环形底座以及与环形底座成一体的、呈部分环形的环形半部。
悬臂22呈部分环形并且与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相面对地布置,由此二者之间限定出了用于接纳人造血管5的环形空间。悬臂22与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相分离,并且悬臂22的第一端221与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的第一端211成一体,而悬臂22的第二端222与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的第二端212之间限定一开口。这样,除了第一端221以外,悬臂22的其余部分处于悬吊状,因此悬臂22能朝着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移动,从而使悬臂22和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之间限定的环形空间变小,继而使得二者之间的夹持力增大。
悬臂22的第二端222可以设有能接收调节螺钉4的至少一部分的螺纹孔,相应地,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的第二端212也设有能接收调节螺钉4的至少一部分的螺纹孔,这样调节螺钉4就能活动地连接到悬臂22的第二端222和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的第二端212。连接好后,通过旋拧调节螺钉4使悬臂22朝着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移动,以便将人造血管5夹紧在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6上。
显然,悬臂22的第二端222和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的第二端212两端上的螺纹孔只是示例性的,也可以采用其他与调节螺钉4连接的构造。比如,两个第二端上仅在其中之一上设置螺纹孔,而另一个上设置通孔,调节螺钉采用带有头部的调节螺钉,并且调节螺钉的尺寸设定成当调节螺钉穿过通孔拧入螺纹孔时,调节螺钉的头部贴合在通孔外被通孔所在的侧面限位。
请注意,当卡环21夹紧在人造血管5上时,卡环21与人造血管5接触的部分除了悬臂22与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之间形成的可调节的活动圆环之外,还有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该环形底座是一个完整的固定圆环,因此夹紧更为稳固,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对人造血管和血泵出口的夹紧不充分,从而造成血液泄漏和人造血管褶皱的情况。
优选地,悬臂22的径向厚度小于固定部21的径向厚度。这样,径向厚度较小的悬臂22就能更容易地朝着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移动,从而用较小的力操作卡环2就能将人造血管5夹紧在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6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要将人造血管保护套1连接到卡环2上,不需要为组成人造血管保护套1的保护环单元10设计特殊的结构,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固定部件,而是通过以下实现。具体地,如图4和图7所示,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的外圆周上设有两个螺纹孔213、214,这两个螺纹孔213、214在环形底座的直径方向上相对地布置,并且环形底座的外部尺寸设计成能被接纳进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之间,从而当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被接纳进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之间、并且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上的两个螺纹孔213、214分别与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上的孔104对准时,能通过两个螺钉7(螺钉7仅在图7中示出)将保护环单元10能转动地连接到卡环2,以便实现人造血管保护套1与卡环2的连接,同时确保人造血管保护套1能相对于卡环2转动。
上面描述了保护环单元10能转动地连接到卡环2,这确保了人造血管保护套1在被连接到卡环2上之后,人造血管保护套1在连接位置处仍然可以具有较大的弯曲角度范围。
优选地,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上设有两个螺纹孔213、214的两个部位分别加工成平面(图5中最佳地示出)。这样,当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被接纳进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之间、并且环形底座上的两个螺纹孔213、214分别与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上的孔104对准时,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和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二者的连接位置处形成平面接触,从而更有利于实现保护环单元10和卡环2二者之间的连接。
总之,上面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卡环2设计为一体件,它的结构设计让人造血管保护套1在无需增加任何构造、也无需增加任何额外的部件的情况下,实现了人造血管保护套1与卡环2的连接,确保了人造血管保护套1在连接位置处仍然可以具有较大的弯曲角度范围,同时能更稳固地夹紧人造血管5和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6。这些都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Claims (10)

1.一种人造血管保护套(1),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1)具有管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1)由多个相同的保护环单元(10)连接而成,所述保护环单元(10)包括:
环形本体(101);
从所述环形本体(101)的一个端面(101a)、沿着环形本体(101)的轴线方向、朝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一凸缘(102),所述两个第一凸缘(102)在环形本体(101)的第一直径方向上相面对地布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一凸缘(10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孔(104);以及
从所述环形本体(101)的另一个端面(101b)、沿着环形本体(101)的轴线方向、朝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凸缘(103),所述两个第二凸缘(103)在环形本体(101)的第二直径方向上相面对地布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二凸缘(10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凸起(105),
所述两个第一凸缘(102)所在的所述第一直径方向与所述两个第二凸缘(103)所在的所述第二直径方向成垂直关系,
所述多个保护环单元(10)中,相邻的两个保护环单元的连接是通过其中一个保护环单元的第一凸缘(102)上的孔(104)分别与另一个保护环单元的第二凸缘(103)上的凸起(105)的配合连接而实现的,所述配合连接是间隙配合连接,以允许所述相邻的两个保护环单元能相对于彼此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环单元(10)的数量为至少4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与环形本体(101)的外圆周面平齐,而所述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二凸缘(103)与环形本体(101)的内圆周面平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环单元(10)由非金属材料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环单元(10)的棱边带有光滑的注塑圆角。
6.一种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套(1);
与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1)的一端相连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用于将人造血管(5)夹紧在一个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6)上;以及
与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1)的另一端相连的尾环(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是卡环(2),所述卡环(2)包括:
限定有用于接纳人造血管(5)的中心孔的固定部(21),所述固定部(21)沿其轴线方向包括环形底座以及与所述环形底座成一体的、呈部分环形的环形半部;以及
与所述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相面对地布置的、呈部分环形的悬臂(22),所述悬臂(22)与所述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相分离,并且所述悬臂(22)的第一端(221)与所述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的第一端(211)成一体,而所述悬臂(22)的第二端(222)与所述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的第二端(212)之间限定一开口;以及
调节螺钉(4),所述调节螺钉(4)能活动地连接到所述悬臂(22)的第二端(222)和所述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的第二端(212),从而能通过操作所述调节螺钉(4)使所述悬臂(22)朝着所述固定部(21)的环形半部移动,以便将人造血管(5)夹紧在人工辅助心脏血泵的出口(6)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22)的径向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21)的径向厚度。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的外圆周上设有两个螺纹孔(213,214),这两个螺纹孔(213,214)在环形底座的直径方向上相对地布置,并且环形底座的外部尺寸设计成能被接纳进所述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之间,从而当所述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被接纳进所述保护环单元(10)的两个第一凸缘(102)之间、并且所述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上的两个螺纹孔(213,214)分别与所述保护环单元(10)两个第一凸缘(102)上的孔(104)对准时,能通过两个螺钉(7)将所述保护环单元(10)能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卡环(2),以便实现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1)与所述卡环(2)的连接,同时确保所述人造血管保护套(1)能相对于所述卡环(2)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2)的固定部(21)的环形底座上设有所述两个螺纹孔(213,214)的两个部位分别加工成平面。
CN201320477034.0U 2013-08-06 2013-08-06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5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7034.0U CN203425298U (zh) 2013-08-06 2013-08-06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77034.0U CN203425298U (zh) 2013-08-06 2013-08-06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25298U true CN203425298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54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7703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5298U (zh) 2013-08-06 2013-08-06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252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187A (zh) * 2013-08-06 2015-02-11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8187A (zh) * 2013-08-06 2015-02-11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1249B (zh) 用于阻尼间隔棒的铰接线夹
CN104289570A (zh) 一种弯管用弹性芯棒
US11141016B2 (en) Tube connector
CN203425298U (zh)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CN104338187A (zh) 人造血管保护套以及包括这种保护套的人造血管保护装置
CN206018330U (zh) 一种led灯具外壳
CN206054470U (zh) 一种弹片固定式微调器加强弧形伸缩杆
CN204130799U (zh) 接线端子
CN204182739U (zh) 一种弯管用弹性芯棒
CN202034650U (zh) 一种同轴泄漏电缆连接器
CN106402129A (zh) 一种内嵌式螺丝
CN107069611A (zh) 一种竹节形自由转向接线盒
KR200384121Y1 (ko) 케이블 클램퍼
CN103908214B (zh) 内窥镜
CN207269077U (zh) 一种集束直式射频连接器
CN213810848U (zh) 一种浴霸及其安装模块
CN207080392U (zh) 一种带夹子的双万向涡轮风扇
CN206611126U (zh) 一种竹节形自由转向接线盒
CN217266928U (zh) 一种松紧度可调的桥梁拉索
CN206152303U (zh) 一种拼接模型
CN209622237U (zh) 一种新型橡胶管
CN213590987U (zh) 一种兼容不同管径热缩管的伸缩固定套
CN204645595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固定结构
CN204696227U (zh) 一种天线及无线变送器
CN220753826U (zh) 用于连接器接口的护罩和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