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1773U -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21773U
CN203421773U CN201320539421.2U CN201320539421U CN203421773U CN 203421773 U CN203421773 U CN 203421773U CN 201320539421 U CN201320539421 U CN 201320539421U CN 203421773 U CN203421773 U CN 203421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emperature sensor
return pipeline
control system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94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5394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21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21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2177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主系统、局域网和若干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接入局域网与控制主系统连接;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包括热力站服务器、智能通讯模块、可编程控制器、模拟量采集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热量采集装置、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电动蝶阀、变频控制器、室内温度采集器、若干室内温度传感器、现场控制终端和UPS中央电源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用户室内安装室内温度传感进行采集室内温度信息,并转化为有效温度数据并上传至热力站服务器,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及室内温度对集中供热系统实际执行机构进行控制,达到保质保量、节约能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中供热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若干个热力站供热子系统组成,每一个热力站供热子系统都由热网、换热装置(站)、热用户三部分组成,共享一个热源,为不同供热区域提供热量输送、控制与分配。
常规的供热系统的热力站,不设置任何的调节设备,其供热量调节主要依赖于热源的集中调节,由于这种调节方法主要集中在热源处,没有考虑各个热力站所供建筑物能耗的差异,没有考虑热力站所供建筑物的用热特点,没有考虑热用户的用热规律,因此常常导致供热量大于需求,造成能源浪费。个别先进的热力站采用气候补偿器进行调节,气候补偿器调节的状况,主要取决于初始设定值,而热用户很难将该值设定正确;调节后的用户室温是否达到要求,没有反馈信息;调节曲线的设定很难与热用户的需求一致。
实施热计量后,热用户将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室内系统。但是,随着变频调速技术及分布式水泵技术的应用,对热力站的调节要求更高,因此,传统的气候补偿器的调节控制思想不能适应新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能够适应多种现场供热管网环境,不仅采集数据及时准确、安全可靠性高,而且具有安装维护简便、总体成本低和性价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控制主系统、局域网和若干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接入局域网与控制主系统连接;
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包括热力站服务器、智能通讯模块、可编程控制器、模拟量采集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热量采集装置、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电动蝶阀、变频控制器、室内温度采集器、若干室内温度传感器、现场控制终端和UPS中央电源系统,所述热力站服务器通过智能通讯模块接入局域网,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热力站服务器、模拟量采集模块和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热量采集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模拟量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电动蝶阀和变频控制器分别与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室内温度采集器分别与热力站服务器和室内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现场控制终端与热力站服务器连接,所述UPS中央电源系统为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和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分别与换热器连接;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力站建筑物外墙北侧通风处,所述电动蝶阀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在所述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设置有热量采集装置;在所述热量采集装置与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控制端与变频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和若干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分别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和若干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分别与集水器连接;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力站建筑物外墙北侧通风处,所述电动蝶阀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在每个所述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分别设置有热量采集装置;在每个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热量采集装置与集水器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控制端与变频控制器连接;所述分水器通过设置有双向控制阀的管道与集水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热量采集装置包括热量表、超声波热量表或超声波流量计。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远程计算机,所述远程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与智能控制主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局域网包括TCP/IP局域网、GPRS网络和VPN网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的采集信号为4-20mA或0-10V,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为4-20mA或0-10V。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包括有线温度传感器和/或无线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用户室内安装室内温度传感进行采集室内温度信息,并转化为有效温度数据并上传至热力站服务器,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及室内温度对集中供热系统实际执行机构进行控制,达到保质保量、节约能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集成了多个热力站监控子系统,通过检测最终热用户的室内舒适性,分别进行质调节或量调节的方式,达到保证供暖质量的同时节能减排、提高自动化水平的目的。与现有的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实时性,系统的能源消耗、优化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具有安装维护简便、系统总体成本低和性价比较高等特点,适应于多种现场供热管网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2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3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4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度传感器、6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7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8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9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10电动蝶阀、11热量表、12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它包括控制主系统、局域网、若干热力站控制子系和统远程计算机,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接入局域网与控制主系统连接;所述远程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与智能控制主系统相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力站控制子系统包括热力站服务器、智能通讯模块、可编程控制器、模拟量采集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热量采集装置、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电动蝶阀、变频控制器、室内温度采集器、若干室内温度传感器、现场控制终端和UPS中央电源系统,所述热力站服务器通过智能通讯模块接入局域网,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热力站服务器、模拟量采集模块和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热量采集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模拟量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电动蝶阀和变频控制器分别与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室内温度采集器分别与热力站服务器和室内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现场控制终端与热力站服务器连接,所述UPS中央电源系统为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1、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2、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3、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4和室外温度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6、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7、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8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1和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6分别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3和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8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4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和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分别与换热器连接;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热力站建筑物外墙北侧通风处,所述电动蝶阀11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在所述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设置有热量表10;在所述热量表10与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的控制端与变频控制器连接。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热力站的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经过分水器后分成3个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热力站的3个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经过集水器后汇合成1个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所述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1和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6分别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2和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7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3和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8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4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和3个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分别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和3个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分别与集水器连接;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热力站建筑物外墙北侧通风处,所述电动蝶阀11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在3个所述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分别设置有热量表10;在3个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热量表10与集水器之间分别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的控制端与变频控制器连接;所述分水器通过设置有双向控制阀的管道与集水器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局域网包括TCP/IP局域网、GPRS网络和VPN网络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模拟量采集模块的采集信号为4-20mA或0-10V,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为4-20mA或0-10V。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包括有线温度传感器和/或无线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的工作过程:
热力站所有现场传感器通过有线方式将4~20mA或0~10V的标准信号经模拟量采集模块采集后转化为内部数据并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同时可编程控制器经模拟量输出模块转化为4~20mA或0~10V的标准信号,并通过有线方式输出到变频控制柜和电动蝶阀,对其进行控制运行;同时,可通过与控制子系统服务器连接的现场监控设备对热力站控制子系统进行监视控制;控制子系统服务器通过智能通讯模块与智能控制主系统通讯,将热力站内所有数据、参数传输到智能控制主系统,智能控制主系统完成数据发布、数据存储等功能;同时各热力站对典型热用户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进行室内多点测温,数据集中转化为有效温度数据上传至控制子系统服务器;热力站控制子系统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及室内温度信息对供热系统中变频控制柜和电动蝶阀等实际执行机构进行闭环控制,达到集中供热保质保量、节约能耗的目的;同时不同级别的用户可使用远程计算机通过Internet对集中智能控制主系统进行访问,监控每个热力站控制子系统的所有数据、参数、曲线、报表等资料。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控制主系统、局域网和若干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接入局域网与控制主系统连接;
所述热力站控制子系统包括热力站服务器、智能通讯模块、可编程控制器、模拟量采集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热量采集装置、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压力传感器、电动蝶阀、变频控制器、室内温度采集器、若干室内温度传感器、现场控制终端和UPS中央电源系统,所述热力站服务器通过智能通讯模块接入局域网,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热力站服务器、模拟量采集模块和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热量采集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模拟量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电动蝶阀和变频控制器分别与模拟量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室内温度采集器分别与热力站服务器和室内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现场控制终端与热力站服务器连接,所述UPS中央电源系统为热力站控制子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和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分别与换热器连接;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力站建筑物外墙北侧通风处,所述电动蝶阀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在所述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设置有热量采集装置;在所述热量采集装置与换热器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控制端与变频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一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供水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一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一次回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二次供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中,所述二次回水温度传感器和二次回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供水管道和若干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供水管道分别与分水器连接;所述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和若干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分别与集水器连接;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热力站建筑物外墙北侧通风处,所述电动蝶阀设置在一次侧靠近热源的回水管道中,在每个所述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分别设置有热量采集装置;在每个二次侧靠近热用户的回水管道中热量采集装置与集水器之间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控制端与变频控制器连接;所述分水器通过设置有双向控制阀的管道与集水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量采集装置包括热量表、超声波热量表或超声波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远程计算机,所述远程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与智能控制主系统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局域网包括TCP/IP局域网、GPRS网络和VPN网络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的采集信号为4-20mA或0-10V,所述模拟量输出模块的输出信号为4-20mA或0-10V。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包括有线温度传感器和/或无线温度传感器。
CN201320539421.2U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1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9421.2U CN203421773U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9421.2U CN203421773U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21773U true CN203421773U (zh) 2014-02-05

Family

ID=5002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94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1773U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217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1171A (zh) * 2013-08-30 2013-12-25 尹超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765530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湖南信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节能环保供暖控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1171A (zh) * 2013-08-30 2013-12-25 尹超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765530A (zh) * 2016-12-28 2017-05-31 湖南信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节能环保供暖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1171A (zh)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048347B (zh) 智慧热网集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63585B (zh) 一种城镇区域集中供热系统调节方法
CN203785083U (zh) 一种换热站智能供热系统
CN203310003U (zh) 供热系统换热站
CN108844120A (zh) 基于流量的二次侧供热自动平衡调节方法及其智能能耗监控系统
CN108644887A (zh) 基于室温的二次侧供热自动平衡调节方法及其智能能耗监控系统
WO2017004963A1 (zh) 一种温控及热计量的远传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CN202647980U (zh) 基于无线室温调节换热站阀门开度的远程监控系统
CN111102646A (zh) 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气候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4832976A (zh) 换热站温控阀气候补偿装置
CN204388288U (zh) 楼宇温度控制系统
CN203421773U (zh) 一种集中供热质量调节智能控制系统
CN204388219U (zh) 一种城市热网换热站控制系统
CN105717899A (zh) 热力能源监控管理平台
CN202813650U (zh) 一种中央空调风机盘管节能监控装置
CN204943665U (zh) 一种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系统
CN207394967U (zh) 一种供热二次网智能节能与平衡控制系统
CN208687827U (zh) 一种换热站计量间控制管路结构
CN104076797B (zh) 气候补偿器
CN203550027U (zh) 一种热计量缴费控制系统
CN103925642A (zh) 一种管网热平衡调节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12032818B (zh) 一种水系统供暖的室温协同控制方法
CN204830159U (zh) 调节供热小区水力平衡的无线回温监测系统
CN105588177A (zh) 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供热监控应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