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7007U -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07007U
CN203407007U CN201320447623.4U CN201320447623U CN203407007U CN 203407007 U CN203407007 U CN 203407007U CN 201320447623 U CN201320447623 U CN 201320447623U CN 203407007 U CN203407007 U CN 203407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data
interface
channel
us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476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476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07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07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0700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包括音频接口和USB接口:所述音频接口包括左声道端口、右声道端口和麦克风MIC端口;所述USB接口包括数据负D-端口、数据正D+端口和ID端口;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用于从音频接口向USB接口发送数据;MIC端口与ID端口相连,用于接收从USB接口向音频接口发送的数据,通过将音频接口的左右声道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作为数据输出端与USB接口的D-和D+任意相连,将音频接口的MIC端口作为数据输入端与USB接口的ID端相连,由此建立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并实现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的数据转换传输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和USB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音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可以通过音频总线和音频编解码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或处理等复杂操作,尤其相对于数据传输手段较少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移动终端都安装有耳机音频接口,但是由于结构以及端口数量的限制,一般都不具有目前在其他设备上比较常用的USB类的端口比如说MINI USB和MICRO USB接口,当出现需要移动终端与一些具有或仅具有MINI USB和MICRO USB接口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时,由于端口形态的限制,是无法将音频接口与MINI USB和MICRO USB接口之间直接连接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无法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连接起来传输数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接口和USB接口:
所述音频接口包括左声道端口、右声道端口和麦克风MIC端口;
所述USB接口包括数据负D-端口、数据正D+端口和ID端口;
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用于从音频接口向USB接口发送数据;
所述MIC端口与所述ID端口相连,用于接收从USB接口向音频接口发送的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音频接口的左声道端口、右声道端口和MIC端口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USB接口的D-端口、D+端口和ID端口相连,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通过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优选的,所示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具体为:
所述左声道端口与所述D-端口和/或D+端口相连。
优选的,所示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具体为:
所述右声道端口与所述D-端口和/或D+端口相连。
优选的,所示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具体为:
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同时与所述D-端口或D+端口相连。
优选的,所示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具体为:
所述左声道端口与所述D-端口或D+端口相连,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没有与所述左声道端口相连的端口与所述右声道端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USB接口具体为MINI USB接口或MICRO 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USB接口还包括电源VBUS端口,所述VBUS端口与电源输入相连,用于为所述数据转换接口系统供电。
优选的,所述音频接口和USB接口还分别包括接地GND端口,所述音频接口的GND端口与所述USB接口的GND端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音频接口和USB接口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将音频接口的左右声道中任意一个或两个作为数据输出端与USB接口的D-和D+任意相连,将音频接口的MIC端口作为数据输入端与USB接口的ID端相连,由此建立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并实现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的数据转换传输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首先,通过将音频接口的左右声道中至少一个作为数据输出端与USB接口的D-和D+任意相连,将音频接口的MIC端口作为数据输入端与USB接口的ID端相连,由此建立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并实现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的数据转换传输功能。
其次,使用数据处理模块处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传输的数据,使得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与数据传输更加稳定。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音频接口11和USB接口12:
这里对USB接口1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USB接口必须包含ID端口用于输出数据,目前较为常用的包含有ID端口的USB接口为MINI USB接口和MICRO USB接口,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包含ID端口的USB接口。
在介绍上述两个接口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之前,先介绍一下音频接口和USB接口的各个连接端口。
标准的音频接口设备具有四个接口分别为:
左声道端口:用于左声道的声音播放和音频数据发送。
右声道端口:用于右声道的声音播放和音频数据发送。
MIC端口:用于录音和音频数据的接受。
GND端口:信号的公共地端。
MINI USB或MICRO USB接口具有如下结构:
VBUS端口:电源端口。
D-端口(DATA-):USB数据信号D-端。
D+端口(DATA+):USB数据信号D+端。
ID端口:主要用于OTG(On The Go)功能。
GND端口:接地端口。
当然,USB接口还需要电源输入,所述USB接口还包括VBUS端口,所述VBUS端口与电源输入相连,用于为所述数据接口转换系统供电。
优选的,所述音频接口11和USB接口12还分别包括GND端口114和124,所述音频接口11的GND端口114与所述USB接口12的GND端口124相连。
所述音频接口11包括左声道端口111、右声道端口112和MIC端口113;
所述USB12端口包括D-端口121、D+端口122和ID端口123;
所述左声道端口111和右声道端口112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121和D+端口122中至少一个相连,用于从音频接口11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
这里需要对左声道端口111和右声道端口112与D-端口121和D+端口122之间可能出现的连接方式进行详细的展开说明。
在图1中,使用优选的连接方式,即左声道端口111与D-端口121相连,右声道端口112与D+端口122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2,在图2中,左声道端口111与D+端口122相连,右声道端口112与D-端口121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根据上述图1和图2的连接方式,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均可发送数据,即将音频信号发送到USB接口。两个端口可以同时发相同的数据,可以同时发不同的数据,也可以只用其中一个端口,另外一个端口暂不使用。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3,在图3中,左声道端口111与D-端口121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4,在图4中,左声道端口111与D+端口122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5,在图5中,左声道端口111同时与D-端口121和D+端口122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根据上述图3、图4和图5的连接方式,只使用一个声道端口,闲置不用的另外一个声道可以不用,或者空闲出来留作他用,特别对于图5,可以选择D-端口121和D+端口122中任意一个或者同时使用两个来接收音频接口的输出信号。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6,在图6中,右声道端口112与D-端口121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7,在图7中,右声道端口112与D+端口122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8,在图8中,右声道端口112同时与D-端口121和D+端口122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根据上述图6、图7和图8的连接方式,只使用一个声道端口,闲置不用的另外一个声道可以不用,或者空闲出来留作他用,特别对于图8,可以选择D-端口121和D+端口122中任意一个或者同时使用两个来接收音频接口的输出信号。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9,在图9中,左声道端口111和右声道端口112同时与D-端口121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0,在图10中,左声道端口111和右声道端口112同时与D+端口122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根据图9和图10的连接方式,均为只用一条声道端口发送数据的情况应用,由于左声道端口111与右声道端口112连接到一起,音频接口的数据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声道端口发送,也可以两个同时发相同的数据。这两种连接方式可以给音频接口的数据发送带来很大的方便和选择余地。
所述MIC端口113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用于接收从USB接口12向音频接口11发送的数据。
在单独使用的情况下,音频接口与USB接口均用来设计并实现各自通讯协议下的通讯功能,但如果在两个硬件端口上传输相同通讯协议的数据,则可通过转接的方式将带有两种端口的设备完成通讯数据的传输。
所述音频接口和USB接口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将音频接口的左右声道中至少一个作为数据输出端与USB接口的D-和D+任意相连,将音频接口的MIC端口作为数据输入端与USB接口的ID端相连,由此建立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并实现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的数据转换传输功能。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数据接口转换系统中增加了数据处理模块,请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的另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20:
所述音频接口11的左声道端口111、右声道端口112和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USB接口12的D-端口121、D+端口122和ID端口123相连,所述数据处理模块20用于对通过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具体的,数据处理模块20主要负责将音频端口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信号的放大、整形、滤波、波形变换等相关操作,也包括对音频数据发给USB的数据处理和从USB返回给音频端口的数据的处理两种。
在图11中,使用优选的连接方式,即左声道端口111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D-端口121相连,右声道端口11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D+端口122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与USB接口12通过该连接传输数据的功能。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2,在图12中,左声道端口111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D+端口122相连,右声道端口11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D-端口121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与USB接口12通过该连接传输数据的功能。
根据上述图11和图12的连接方式,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均可发送数据,即将音频信号发送到USB接口。两个端口可以同时发相同的数据,可以同时发不同的数据,也可以只用其中一个端口,另外一个端口暂不使用,MIC端口113作为音频接口11的数据接口接收USB接口12返回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20对通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3,在图13中,左声道端口111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D-端口121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与USB接口12通过该连接传输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4,在图14中,左声道端口111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D+端口122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与USB接口12通过该连接传输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5,在图15中,左声道端口111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同时与D-端口121和D+端口122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与USB接口12通过该连接传输数据的功能。
根据上述图13、图14和图15的连接方式,只使用一个声道端口,闲置不用的另外一个声道可以不用,或者空闲出来留作他用,特别对于图15,可以选择D-端口121和D+端口122中任意一个或者同时使用两个来接收音频接口的输出信号,MIC端口113作为音频接口11的数据接口接收USB接口12返回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20对通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对于图15的连接方式还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处理模块20朝向音频接口11的数据接口既可以像图15所示的两个数据接口分别与左声道端口111相连,也可以只用一个数据接口与左声道端口111相连,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6,在图16中,右声道端口11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D-端口121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与USB接口12通过该连接传输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7,在图17中,右声道端口11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D+端口122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与USB接口12通过该连接传输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8,在图18中,右声道端口11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同时与D-端口121和D+端口122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与USB接口12通过该连接传输数据的功能。
根据上述图16、图17和图18的连接方式,只使用一个声道端口,闲置不用的另外一个声道可以不用,或者空闲出来留作他用,特别对于图18,可以选择D-端口121和D+端口122中任意一个或者同时使用两个来接收音频接口的输出信号,MIC端口113作为音频接口11的数据接口接收USB接口12返回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20对通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对于图18的连接方式还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处理模块20朝向音频接口11的数据接口既可以像图18所示的两个数据接口分别与右声道端口112相连,也可以只用一个数据接口与右声道端口112相连,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19,在图19中,左声道端口111和右声道端口11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同时与D-端口121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或者,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见图20,在图20中,左声道端口111和右声道端口112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同时与D+端口122相连,所述MIC端口113通过数据处理模块20与所述ID端口123相连,以实现音频接口11通过该连接向USB接口12发送数据的功能。
根据图19和图20的连接方式,均为只用一条声道端口发送数据的情况应用,由于左声道端口111与右声道端口112连接到一起,音频接口的数据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声道端口发送,也可以两个同时发相同的数据,MIC端口113作为音频接口11的数据接口接收USB接口12返回的数据,数据处理模块20对通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这两种连接方式可以给音频接口的数据发送带来很大的方便和选择余地。图19还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处理模块20朝向USB接口12的数据接口既可以如图19所示以两个接口的形式分别与D-端口121相连,也可以只使用一个接口的形式与D-端口121相连。同理,图20还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处理模块20朝向USB接口12的数据接口既可以如图20所示以两个接口的形式分别与D+端口122相连,也可以只使用一个接口的形式与D+端口122相连,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首先,通过将音频接口的左右声道中至少一个作为数据输出端与USB接口的D-和D+任意相连,将音频接口的MIC端口作为数据输入端与USB接口的ID端相连,由此建立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并实现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的数据转换传输功能。
其次,使用数据处理模块处理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传输的数据,使得音频接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与数据传输更加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接口和USB接口:
所述音频接口包括左声道端口、右声道端口和麦克风MIC端口;
所述USB接口包括数据负D-端口、数据正D+端口和ID端口;
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用于从音频接口向USB接口发送数据;
所述MIC端口与所述ID端口相连,用于接收从USB接口向音频接口发送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音频接口的左声道端口、右声道端口和MIC端口通过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USB接口的D-端口、D+端口和ID端口相连,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通过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示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具体为:
所述左声道端口与所述D-端口和/或D+端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示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具体为:
所述右声道端口与所述D-端口和/或D+端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示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具体为:
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同时与所述D-端口或D+端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示所述左声道端口和右声道端口中至少一个与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至少一个相连具体为:
所述左声道端口与所述D-端口或D+端口相连,所述D-端口和D+端口中没有与所述左声道端口相连的端口与所述右声道端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具体为MINIUSB接口或MICRO USB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还包括电源VBUS端口,所述VBUS端口与电源输入相连,用于为所述数据转换接口系统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口和USB接口还分别包括接地GND端口,所述音频接口的GND端口与所述USB接口的GND端口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接口和USB接口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
CN201320447623.4U 2013-07-25 2013-07-25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7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47623.4U CN203407007U (zh) 2013-07-25 2013-07-25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47623.4U CN203407007U (zh) 2013-07-25 2013-07-25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07007U true CN203407007U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4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4762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07007U (zh) 2013-07-25 2013-07-25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0700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3294A (zh) * 2014-05-30 2014-09-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中的接口复用装置和转接板
WO2017161746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
CN112235687A (zh) * 2020-09-02 2021-01-15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usb接口的音频电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3294A (zh) * 2014-05-30 2014-09-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中的接口复用装置和转接板
CN104023294B (zh) * 2014-05-30 2017-08-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中的接口复用装置和转接板
WO2017161746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
CN112235687A (zh) * 2020-09-02 2021-01-15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usb接口的音频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1827B (zh) 一种音频信号接收、转接装置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102201826B (zh) 一种音频信号转接及接收装置,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205646265U (zh) 手机传输端口数据信号集线交换装置
CN102172095A (zh)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及蓝牙设备
CN203407007U (zh) 一种数据接口转换系统
CN102413208A (zh) 利用手机耳机接口实现串口通信的方法
CN102387429B (zh) 一种音频信号转接装置、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204993749U (zh) 一种usb耳机及高保真音频播放系统
CN106851479A (zh) 一种音频播放装置及方法
CN210958728U (zh) 集成FM功能的typec耳机芯片以及typec耳机
CN203193859U (zh) 一种具有电话录音功能的蓝牙音响系统
CN202907146U (zh) 一种基于nfc技术的蓝牙音箱
CN205159720U (zh) 一种USB-Type-C接口转换器
CN202267960U (zh) 通用异步收发器调试装置
CN205302942U (zh) 车载音频处理系统
CN107273087A (zh) 一种基于Type‑C接口的音频输入/输出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02256193B (zh) 一种音频信号接收装置,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CN210723594U (zh) 分体式接口转换装置及转换器
CN208127569U (zh) 一种直播声卡连接电脑或手机的音频线及直播系统
CN208836396U (zh) 显示控制一体机多信源共用音频电路
CN203414888U (zh) 一种多功能usb外置声卡
CN201383560Y (zh) 一种数据线、移动通信终端播放系统及音响系统
CN204632329U (zh) 一种立体声音频编解码器模块
CN213186519U (zh) 一种蓝牙耳机驱动电路
CN203104430U (zh) 一种基于话务耳机接口的射频刷卡设备及射频刷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