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6879U -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06879U
CN203406879U CN201320197783.8U CN201320197783U CN203406879U CN 203406879 U CN203406879 U CN 203406879U CN 201320197783 U CN201320197783 U CN 201320197783U CN 203406879 U CN203406879 U CN 203406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carrier communication
concentrator
energy meter
test ma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977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海亭
袁瑞铭
易忠林
钟侃
周丽霞
杨晓波
席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eter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eter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eter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201977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06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06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068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该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包括:集中器,n-1个串并拓扑切换开关,n个衰减器,n组电能表,侦听器,抄控器,计算机;每一串并拓扑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连接集中器、一个衰减器的第一端及另一个衰减器的第二端;每组电能表分别连接一个衰减器的第二端;侦听器一端连接于集中器和串并拓扑切换开关之间,侦听器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抄控器连接在电能表与计算机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串并拓扑切换开关改变载波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针对不同的连接状态,通过计算机与集中器和电能表之间的连接实现对载波通信路由性能参数的测试。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电力网络系统的测试技术,具体地,是关于一种载波路由通信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过程中,智能电表在实际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但由于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相关的检测装置对智能电表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测和评估,使得智能电表的使用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为了实现对智能电表通信系统的有效测试和评估,迫切需要在载波通信等智能电表的关键性能方面研发相应的检测装置,以为智能电能表的广泛应用提供有效支撑。
然而,由于电力线原本是设计为用电设备传送电能的,并不是设计用来进行通信的,因此其特性在很多方面难以直接满足载波通信的要求。由于电力线存在阻抗匹配性差、噪声干扰不可预测、信号衰减强烈、信道特性时变性高等问题,因此给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也给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非常缺乏一种能够对载波通信设备的点对点通信能力进行准确定量测试的装置。
同时,由于国外低压窄带载波集抄技术应用较少,对相关通信检测技术的研究十分有限,技术水平也主要停留在分离式的测试设备组合阶段,设备造价高昂,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并且,由于各类仪器并非专门为载波通信信道模拟设计,功能指标浪费较为严重,组合以后只能对部分通信性能进行简单的模拟,模拟过程中也无法有效模拟信道的频率响应特性,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国内对于低压载波集抄系统应用增多,相关载波通信检测平台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国内对于低压载波通信产品的测试比较简单,能够测量的性能指标很少,不能完全覆盖低压载波设备的全部通信性能,更不能为低压载波设备的通信指标进行逐项的定量测量。
为了能够评判低压载波通信产品的通信性能,为其在真实条件下的可靠应用提供指导,现阶段迫切需要根据中国电网的实际应用情况,自主开发专门针对低压载波设备的通信性能进行测试的系统,以实现对载波设备的有效测试和评估,加强对载波通信设备的质量控制,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阻抗匹配性差、噪声干扰不可预测、信号衰减强烈、信道特性时变性高,对功能测试不全面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是针对低压载波设备的通信性能进行测试的专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阻抗匹配性差、噪声干扰不可预测、信号衰减强烈、信道特性时变性高对功能测试不全面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该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包括:集中器,n-1个串并拓扑切换开关,n个衰减器,n组电能表,侦听器,抄控器,计算机;每一所述的串并拓扑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连接所述集中器、一个所述衰减器的第一端及另一个所述衰减器的第二端;每组所述的电能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衰减器的第二端;所述侦听器一端连接于所述集中器和所述串并拓扑切换开关之间,所述侦听器另一端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抄控器连接在所述电能表与所述计算机之间;所述集中器向所述电能表发送抄读指令;所述电能表接收到所述抄读指令后,根据所述抄读指令回复应答指令或中继转发指令;所述抄控器获取所述抄读指令后生成抄读帧数据,并发送给所述集中器;所述侦听器获取所述抄读指令、应答指令、中继转发指令及抄读帧数据,并转发给所述计算机;所述计算机接收所述抄读指令、应答指令、中继转发指令及抄读帧数据,并根据所述抄读指令、应答指令、中继转发指令及抄读帧数据判断当前抄读是否成功。
进一步地,上述计算机包括:集中器模型节点、实体电能表模型节点、虚拟电能表模型节点,其中,所述集中器模型节点,分别与所述实体电能表模型节点和所述虚拟电能表模型节点连接,并经由所述侦听器将通信数据传送给所述集中器和所述电能表,用于获取和分析所述集中器的载波通信协议;所述实体电能表模型节点,与所述集中器模型节点连接,并经由所述侦听器将通信数据传送给所述集中器和所述电能表,用于与所述电能表进行数据交互和监听所述电能表的通信报文;所述虚拟电能表模型节点,与所述集中器模型节点连接,并经由所述抄控器将通信数据传送给所述集中器和所述电能表,用于与所述集中器进行通信,接收所述集中器的通信报文。
进一步地,上述的衰减器包括:隔离装置,用于隔离载波通信信号;衰减器单元,用于隔离电能,并调节载波信号的衰减量,所述隔离装置与所述衰减器单元并联连接。
其中,上述的衰减器单元包括:表位衰减切相继电器组,用于控制所述电能表的切入相位;弱电衰减器模块,用于隔离电能,并调节载波信号的衰减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为三相四线制电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总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载波通信测试系统中电流的通断。
进一步地,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隔离变压器,连接于所述总开关和所述集中器之间,用于隔离外界电源噪声和高频骚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LISN线性阻抗稳定网络,连接于所述集中器和所述串并拓扑切换开关之间,用于稳定所述集中器输出信号的阻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n个空气开关,分别连接于所述每一衰减器和所述每组电能表之间,用于防止电路中产生过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对低压载波设备的通信性能进行测试的专用系统,通过改变载波电能表与集中器之间的连接拓扑结构和连接信道特征,可以控制载波电能表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情况,从而模拟载波电能表到集中器的路由特征变化情况进行测试。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阻抗匹配性差、噪声干扰不可预测、信号衰减强烈、信道特性时变性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衰减器单元14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串并拓扑切换开关原理图;
图4A~图4E为通过调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串并拓扑切换开关形成的不同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计算机与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集中器模型节点71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虚拟电能表模型单元73的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功能连接状态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硬件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该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包括:集中器,n-1个串并拓扑切换开关,n个衰减器,n组电能表,侦听器,抄控器,计算机。
其中,每一串并拓扑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连接集中器、一个衰减器的第一端及另一个衰减器的第二端;每组电能表分别连接一个衰减器的第二端;侦听器一端连接于集中器和串并拓扑切换开关之间,侦听器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抄控器连接在电能表与计算机之间。
进行通信测试的过程中,集中器向电能表发送抄读指令;电能表接收到抄读指令后,根据抄读指令回复应答指令或中继转发指令;抄控器获取抄读指令后生成抄读帧数据,并发送给集中器;侦听器获取抄读指令、应答指令、中继转发指令及抄读帧数据,并转发给计算机;计算机接收抄读指令、应答指令、中继转发指令及抄读帧数据,并根据抄读指令、应答指令、中继转发指令及抄读帧数据判断当前抄读是否成功。
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可以通过串并拓扑切换开关改变载波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针对不同的连接状态,实现对载波通信产品路由性能的全面测试。
以下结合一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其中,n为正整数,在此实例中,n的值取7,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测试系统包括:集中器1,6个串并拓扑切换开关2,7个衰减器3,7组电能表4(每组设有5个电能表),侦听器5,抄控器6,计算机7,电源8,总开关9,隔离变压器10,LISN线性阻抗稳定网络11,空气开关12。
电源8、总开关9及隔离变压器10串联连接,其中,电源8为整个测试系统提供电源,总开关9负责控制载波通信测试系统中电流的通断,隔离变压器10实现对外界电源噪声和高频骚扰的隔离,优选地,电源8可为380V三相四线制电源。
在隔离变压器10之后,测试系统分为两路,一路通过LISN线性阻抗稳定网络11连接集中器1,另一路连接拓扑切换结构电路。其中,LISN线性阻抗稳定网络11实现对被测集中器输出信号的阻抗稳定作用,提高信号输出效率,集中器1用于向电能表4发出抄送指令。
具体地,上述拓扑切换结构电路包括:6个串并拓扑切换开关2,7个衰减器3,7组电能表4(每组设有5个电能表),空气开关12。图1示出的电能表一共分为7级,每级挂有5块,形成一组电能表。7组电能表分别连接到一条支路当中,用于接收集中器1发出的抄读指令,并根据该抄读指令回复应答指令或中继转发指令。每组电能表前连接一个空气开关12,起到保险作用,防止过电流等意外发生。每个空气开关12前连接一个衰减器3,衰减器3包括:隔离装置13和衰减器单元14,隔离装置13与衰减器单元14并联连接,隔离装置13实现对电力线上载波通信信号的隔离作用,通过隔离装置13后载波信号衰减量大于80dB,保证由集中器1发出的信号在电能表端无法识别,从而排除信号干扰。同时,隔离装置13对于工频220V电能无衰减,可以起到为电能表供电的作用。隔离装置13与衰减器单元14的并联连接使得工频220V电能通过隔离装置为电能表供电,载波信号通过衰减器单元进行可控的衰减后到达电能表,模拟真实信道的传输衰减。
具体地,如图2所示,衰减器单元14包括表位衰减切相继电器组和弱电衰减器模块,只能允许载波信号通过,对工频220V电能隔离,为载波信号提供一个传输通路,对于载波信号的衰减量可调节。
如图1所示,第一条支路中的衰减器3直接连接到上述的隔离变压器10和LISN线性阻抗稳定网络11之间,其余几个衰减器前均连接有一个串并拓扑切换开关2,以第一个串并拓扑切换开关2为例,该串并拓扑切换开关2的第一端15直接连接到上述隔离变压器10和LISN线性阻抗稳定网络11之间;其第二端16连接一个衰减器3的第一端18;其第三端19则连接到另一条支路上的空气开关12与电能表组之间,其他几条支路中的串并拓扑切换开关与衰减器的连接关系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这样的连接关系,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系统能够通过串并拓扑切换开关对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转换。
串并拓扑切换开关原理如图3所示,7级电路通过串并拓扑切换开关进行选择,选择是直接连到集中器1的输出端形成并联结构,或是接到前一级表的后端形成串联结构,可以使7组表处于不同的中继深度。同时还可以通过表位衰减切相继电器组控制每组表的接入相位。可以模拟的拓扑结构示例如图4A~图4E所示:图4A示出的是串联结构,图4B示出的是并联结构,图4C示出的是星形结构,图4D示出的是对称双径结构,图4E示出的是不对称双径结构。
进一步地,抄控器6连接在电能表4与计算机7之间,用于获取抄读指令后生成抄读帧数据,并发送给集中器1;侦听器5一端连接于集中器1和LISN线性阻抗稳定网络11之间,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7,用于获取上述抄读指令、应答指令、中继转发指令及抄读帧数据,并转发给计算机7。计算机7根据接收到的上述抄读指令、应答指令、中继转发指令及抄读帧数据判断当前抄读是否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虽上述实例中设置有7组电能表,每组设置5个电能表,但此处电能表以及对应设置的串并拓扑切换开关、衰减器及空气开关的数量,仅为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所举的一实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测试内容的需要对上述各设备的数量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通过串并拓扑切换开关改变载波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实现对载波通信产品路由性能的测试。通过计算机设定和修改测试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模拟实际现场组网情况,可以设定多级路由结构,集中器发出的抄读命令经由抄控器捕获后送入计算机,经过分析处理,若目标表计为真实表,则再次组合抄读帧数据通过抄控器发送至电力线载波中,经由台体将表计数据抄回。在此过程中,计算机实时统计抄读成功率、抄读结果、路由情况、中继情况,通过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来。测试指标如表1所示:
表1低压载波路由性能测试指标列表
Figure BDA00003068787900081
Figure BDA0000306878790009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计算机与各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上述计算机7包括:集中器模型节点71、实体电能表模型节点72和虚拟电能表模型节点73三部分。
其中,集中器主模型节点71分别与实体电能表模型节点72和虚拟电能表模型节点73连接,并经由侦听器5将通信数据传送给集中器1和电能表4,集中器主模型节点71对应于台体上真实的集中器,利用侦听器获取和分析集中器的载波通信协议,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交互,实现对集中器与电能表(实体、虚拟)之间通信数据的交互和管理。集中器主模型节点71的数据处理流程如图6所示:
步骤601:接收数据;
步骤602:发送应答帧;
步骤603:判断当前系统是否忙碌,如果是,则丢弃当前应答帧,否则进行步骤604;
步骤604:启动定时器;
步骤605:发送命令帧:
步骤606:发送成功;
步骤607:判断当前是否有发送链路,如果是,则进行步骤608,否则系统提示当前没有发送链路;
步骤608:接收响应帧;
步骤609:判断当前系统状态是否超时,如果是,则发送超时帧,否则进行步骤610;
步骤610:发送响应帧;
步骤611:定时器主动停止;
步骤612:当前系统状态为超时,结束通信。
虚拟电能表模型节点73与集中器模型节点71连接,并经由抄控器6将通信数据传送给集中器1和电能表4,虚拟电能表模型节点73是由计算机根据电能表的通信特点,模拟生成的电能表通信节点,是由软件模拟的电能表载波指令集,当接收到集中器通信报文后,经由计算机控制,与集中器进行通信,实现可控的通信过程。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虚拟电能表模型单元73的数据处理流程图,如图7所示,虚拟电能表模型节点73的数据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701:接收帧数据;
步骤702:转发命令帧;
步骤703:转发响应帧;
步骤704:如果检测当前系统状态超时,则发送超时帧;
步骤705:发送帧数据;
步骤706:如果检测当前系统存在故障,则发送失败,否则进行步骤707;
步骤707:发送成功;
步骤708:如果没有找到可发送的链路,则丢弃当前帧数据,通信结束。
实体电能表模型节点72与集中器模型节点71连接,并经由侦听器5将通信数据传送给集中器1和电能表4,实体电能表模型节点72对应于台体上的电能表,通过主动与电能表进行数据交互和被动监听电能表的通信报文,实现对电能表信息的管理,实体电能表节点与电能表之间利用侦听器和载波信号抄控器进行信息交互。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在对载波通信进行性能测试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计算机中各模型节点与各部件的作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3种情况进行描述:
(1)真实集中器抄读真实电能表;
这种情况下,真实集中器发出抄读指令a,计算机通过侦听器5获取抄读指令a,并对抄读指令a进行分析,解析其中地址信息和中继信息,获取集中器1抄读电能表4的中继信息。真实电能表①收到抄读指令a后,将进行判断,若抄读的是本电能表的数据,将回复应答指令b,计算机7通过侦听器5获取应答指令b,并对应答指令b进行分析,解析其中地址信息和中继信息,确认此次点对点抄读是否成功。若真实电能表①判断抄读的不是本电能表的数据,将发出中继转发指令c,将抄读指令向目标电能表m进行中继,计算机7通过侦听器5获取中继转发指令c,并对中继转发指令c进行分析,解析其中地址信息和中继信息,记录此次中继信息。真实电能表②收到中继转发指令c后,将进行判断,若抄读的是本电能表的数据,将回复应答指令d,计算机通过侦听器5获取应答指令d,并对应答指令d进行分析,解析其中地址信息和中继信息,确认此次点对点抄读是否成功。若真实电能表②判断抄读的不是本电能表的数据,将发出中继转发指令e,将抄读指令向目标电能表m进行中继,计算机通过侦听器5获取中继转发指令e,并对中继转发指令e进行分析,解析其中地址信息和中继信息,记录此次中继信息。依次类推……直到目的电能表m,回复应答指令x,应答指令x再通过上述中继的逆过程返回给集中器,计算机7通过侦听器5获取应答指令x,并对应答指令x进行分析,解析其中地址信息和中继信息,确认此次中继抄读是否成功。通过记录,计算机7获取了整条指令执行的路由中继关系,并进行记录,通过人机界面显示给操作者,以进行后继指标的测试。
(2)真实集中器抄读虚拟电能表节点;
这种情况下,真实集中器1发出抄读指令a,计算机7通过侦听器5获取抄读指令a,并对抄读指令a进行分析,解析其中地址信息和中继信息,获取集中器抄读电能表的目的地址。计算机根据操作员设置,若操作员设置为点对点抄读模式,则从虚拟表节点库中选出目标地址s的虚拟电能表节点,控制目标虚拟节点s回复一条抄读成功应答指令b,通过抄控器6将指令传输到电力线上,集中器1收到抄读成功应答指令b后计算机7对集中器1状态进行查询,若集中器1认为抄读成功,则完成一次对话。若操作员设置为多级中继抄读模式,则从虚拟表节点库中选出包含目标地址s在内的多个虚拟电能表节点地址,形成一个包含多级中继关系的应答指令x,通过抄控器6将应答指令x传输到电力线上,集中器1收到应答指令x后计算机7对集中器1状态进行查询,若集中器1认为抄读成功,则完成一次对话。依此判断集中器对不同中继条件的适应能力。
(3)真实集中器同时抄读真实电能表和虚拟电能表节点
此时通过硬件拓扑结构切换开关控制集中器1和真实电能表4的载波通信回路处于切断状态。为集中器1下载的电能表地址信息中既包含真实电能表地址,也包含虚拟电能表地址。当真实集中器抄读电能表m的数据时,抄读指令a由侦听器5上传到计算机7中,计算机判断目的地址m是否是真实电能表地址,若是真实电能表地址,则通过抄控器将抄读指令a发给真实电能表m,电能表4收到抄读指令a后,回复应答指令b,通过抄控器6上传到计算机7。计算机7根据操作员设置,判断是进行点对点抄读模拟还是中继抄读模拟。若是点对点抄读模拟,则直接通过侦听器5将应答指令b回复给集中器1。若是中继抄读模拟,则从虚拟表节点库中选出多个虚拟电能表节点地址,形成一个包含多级中继关系的应答指令x,通过抄控器6将应答指令x传输到电力线上,集中器1收到应答指令x后计算机7对集中器1状态进行查询,若集中器1认为抄读成功,则完成一次对话。依此判断集中器对不同中继条件的适应能力。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设定和修改载波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以模拟现场组网情况;同时,利用各个模型节点控制被测集中器与被测载波电能表之间的报文收发,为集中器和智能电能表构建一个载波通信网络环境,实现对载波通信路由性能参数的测试及统计功能。
实际应用中,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的功能连接状态可以如图8所示,系统包括硬件构成和软件构成两大部分,硬件部分包括电源和隔离部分20、频谱测量部分21、硬件隔离部分22、路由硬件模拟部分23、噪声模拟部分24、阻抗模拟部分25、衰减模拟部分26以及被测集中器27和被测表28,实现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的点对点通信性能和路由通信性能的测试。软件部分包括主站控制软件29、仿真测试软件30和统计分析软件31,实现对被测产品的控制、路由的软件模拟和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
具体地,以能够同时测试1台集中器和35台三相/单相载波电能表的情况为例,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的硬件结构可以设置如图9所示,第一个测试表架902包含1个集中器和5个表位;另外三个测试表架903分别包含10个表位,分两排。整套系统包括测试与集中控制计算机、电源与隔离设备、载波通信性能测试设备、载波信道仿真设备、虚拟载波通信节点、测试表架和机柜901组成。能够同时测试1台集中器和35台三相/单相载波电能表。系统中主要测试设备采用GPIB总线控制,实现了自动化集中控制,降低了人工操作对测试准确性的影响。集中器与表做供电隔离、并做信号隔离,功率源与挂表架采用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
同样地,上述测试1台集中器和35台三相/单相载波电能表的情形仅为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所举的一实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电能表的数量及分组可根据实际测试内容的需要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如下:
(1)具备对主站下行通信功能的模拟能力,能够控制被测集中器完成与被测载波电能表的通信;
(2)可以接入一台被测集中器、多台单相载波电能表和多三相载波电能表,以形成集中器对载波电能表的集抄通信能力;
(3)能够模拟真实台区的三相电力线信道特征,具备对三相电压条件下各相载波电能表通信情况的测试能力;
(4)通过改变载波电能表节点与集中器节点之间的连接拓扑结构和连接信道特征,可以控制载波电能表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情况,从而模拟载波电能表节点到集中器节点的路由特征变化情况;
(5)通过载波电能表节点噪声注入、信号衰减、负载阻抗模拟等方式,可以改变电能表节点与集中器节点之间、电能表节点之间的连接信道特征;
(6)通过改变网络拓扑架构,可以使载波电能表节点从无中继到最多层中继之间连接切换;
(7)具备对不同路由条件下集抄通信成功率、网络收敛时间、台区集抄时间的测试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时需要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系统的结构、电路、软件等方面的安全性:
(1)电源采用3相隔离变压器,并增加了LISN,能有效防止在操作台体时,误操作造成触电;
(2)在电源上增加了保险丝,在电源过大时,保险丝熔断,防止台体短路造成台体的烧坏;
(3)在台体上增加了紧急停止按钮,在台体遇到一些不可预计的问题时,能紧急将台体断电;
(4)总电源之后设计有空气开关,每级隔离变压器之后设计有空气开关,防止台体短路强电流烧毁设备;
(5)设计专用的台体表托供电短路盒,实现对每个表位三相电源的通断控制。当接入单相表时,通过触控开关进行相位切换,避免手工插拔引起的短路或电弧放电,增强系统操作的安全性;
(6)在电表接线柱上设计遮挡罩板,防止人体与电表接线柱的误接触;
(7)台体设备、表架、电力线屏蔽外罩均进行了良好的接地设计,最大限度的保证台体的安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比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包括: 
集中器,n-1个串并拓扑切换开关,n个衰减器,n组电能表,侦听器,抄控器,计算机; 
每一所述的串并拓扑切换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分别连接所述集中器、一个所述衰减器的第一端及另一个所述衰减器的第二端;每组所述的电能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衰减器的第二端;所述侦听器一端连接于所述集中器和所述串并拓扑切换开关之间,所述侦听器另一端与所述计算机连接;所述抄控器连接在所述电能表与所述计算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衰减器包括: 
隔离装置,用于隔离载波通信信号; 
衰减器单元,用于隔离电能,并调节载波信号的衰减量,所述隔离装置与所述衰减器单元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衰减器单元包括: 
表位衰减切相继电器组,用于控制所述电能表的切入相位; 
弱电衰减器模块,用于隔离电能,并调节载波信号的衰减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 
电源,所述电源为三相四线制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 
总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载波通信测试系统中电流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 
隔离变压器,连接于所述总开关和所述集中器之间,用于隔离外界电源噪声和高频骚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通信测试系统还包括: 
n个空气开关,分别连接于所述每一衰减器和所述每组电能表之间,用于防止电路中产生过电流。 
CN201320197783.8U 2013-04-18 2013-04-18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06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97783.8U CN203406879U (zh) 2013-04-18 2013-04-18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97783.8U CN203406879U (zh) 2013-04-18 2013-04-18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06879U true CN203406879U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42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9778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06879U (zh) 2013-04-18 2013-04-18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068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938A (zh) * 2019-08-01 2019-11-2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测试用模拟系统
CN111147324A (zh) * 2019-12-17 2020-05-1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多维度一体化检测评估系统
CN114050848A (zh) * 2021-11-18 2022-02-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hplc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分析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938A (zh) * 2019-08-01 2019-11-2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测试用模拟系统
CN111147324A (zh) * 2019-12-17 2020-05-1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多维度一体化检测评估系统
CN114050848A (zh) * 2021-11-18 2022-02-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hplc的性能测试方法及分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6892B (zh)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CN102724006B (zh) 一种卫星综合测试系统快速自检方法
CN103312037B (zh) 智能变电站压力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8259100B (zh) 多表合一信息采集通信模拟试验系统
CN103904779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的全站智能终端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569657B (zh) 一种lte无线通信智能变电站互感器模拟测试装置
WO2015062104A1 (zh) 智能用电通信产品检测系统
CN102072996B (zh) 一种数字保护自动、闭环动模检测系统
CN104101804B (zh) 继电保护测试及仿真控制装置
CN202218067U (zh) 一种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智能对点系统
CN103076520A (zh)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动态模拟仿真检测平台和模拟仿真方法
CN106100767A (zh) 一种载波通信模块智能检测系统
CN110995314A (zh) 一种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综合测试系统
CN203069709U (zh) 基于ddrts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检测器
CN105914890B (zh) 一种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
CN109814061B (zh) 计量终端和智能电表的信息安全可靠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518938A (zh) 一种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测试用模拟系统
CN103616660B (zh) 智能电能表干扰环境下掉电处理可靠性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5490722A (zh) Gprs网络通信中继器
CN106329720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改扩建工程二次系统检测调试方法
CN203406879U (zh) 一种载波通信测试系统
CN104269090B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轮次控制开关的仿真系统及其方法
CN109613906A (zh) 第三代智能变电站测控子机测试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8597291B (zh) 一种配网线损仿真培训系统
CN103094986B (zh) 基于ddrts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分布式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