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2935U - 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2935U
CN203392935U CN201320464596.1U CN201320464596U CN203392935U CN 203392935 U CN203392935 U CN 203392935U CN 201320464596 U CN201320464596 U CN 201320464596U CN 203392935 U CN203392935 U CN 203392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magnetic
breach
conversion unit
magnetic stripe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645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竣智
雷鑑铭
邹志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RTH GLOBA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RTH GLOBA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RTH GLOBA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RTH GLOBAL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645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2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2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29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换能单元包括N个软磁条;每一个软磁条为长方体条状结构,在软磁条一端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缺口,在所述软磁条另一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上均设置有连接孔;以及通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N个软磁条进行连接的连接杆;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电子除垢装置包括信号发生电路以及通过排线线圈与信号发生电路连接的换能单元。本实用新型在不过多增加软磁体加工难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装配成环状的软磁体的磁力线连贯性,从而提高除垢效果;使得条状软磁体的加工变得异常简单,并使得软磁体组建的磁环的磁力线更加连贯,磁损耗减小,除垢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除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冷却水处理系统或者采暖系统用水中存在钙、镁离子,由于钙、镁离子遇高温和水中的酸根离子主要是碳酸根离子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形成水垢,附在水管内壁,堵塞管道通路,影响热效率,造成能源消耗增大,增加成本。目前国内电子除垢大致分为三种:电磁式除垢、电极式除垢和电场式除垢。电磁式除垢装置是将通电导线直接缠绕在管道上,造成安装拆卸的不便,且能量损耗大,而且由于原理的缺陷,该方式对静止的液体无能为力;电极式除垢装置需要将电极插入管道中,这也导致装置的安装、清洁和置换存在诸多问题;电场式除垢装置采用软磁耦合环将磁场转换为直接作用于流体的电场,具有诸多优势,是当今电子除垢领域的新秀。然而,在现有电子除垢装置中,采用的软磁体均存在不足。
公开号为CN201660474U的文件中采用了圆弧形的软磁体,其现状为异形体,生产效率低下。另外,该种现状的软磁体不方便在管径出现变化时对磁体个数进行增减;公开号为CN2778797Y的文件中采用条状的磁体,永磁体的加工要求降低了许多,然而,由于装配方式的限制,其磁力线的连贯性不足,影响了装置的除垢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于加工和安装,且除垢效果好的换能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能单元,包括:N个软磁条;每一个软磁条为长方体条状结构,在软磁条一端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缺口,在所述软磁条另一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上均设置有连接孔;以及通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N个软磁条进行连接的连接杆;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或所述第二缺口为方形或者圆弧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的缺口深度与所述第二缺口的缺口深度一致。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塑料或其它非导电材质的螺栓。
根据不同的换能需求,本装置可以采用一环、两环或者更多环的方式同轴嵌套在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除垢装置,包括信号发生电路以及通过排线线圈与所述信号发生电路连接的换能单元,所述换能单元为上述的换能单元。
本实用新型在不过多增加软磁体加工难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装配成环状的软磁体的磁力线连贯性,从而提高除垢效果;使得条状软磁体的加工变得异常简单,并使得软磁体组建的磁环的磁力线更加连贯,磁损耗减小,除垢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除垢装置中信号发生电路与换能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除垢装置中换能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能单元中缺口为方形的软磁条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能单元中缺口为圆弧形的软磁条的立体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除垢装置中采用多个换能磁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除垢装置的软磁体及装配方式涉及高频电场对流经管道的流体进行处理,特别适用于热水管道内的防垢和除垢。电子除垢装置需要通过电感线圈的方式传递能量;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新的两端带缺口的软磁体形状,以及根据该磁条发明的软磁体装配方式。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线圈缠绕在单根软磁体上,多根软磁体通过塑料材质的螺栓固定成一个环,紧密环绕在流体管道外侧。单圈软磁体的个数由流体管径决定,为增强除垢效果,增大空间电磁场转换的效率,可采用多圈软磁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软磁体形状,在提高电磁场能量转换效率和增强除垢效果的同时,降低了软磁体加工和装配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能单元包括:N个软磁条;每一个软磁条为长方体条状结构,在软磁条一端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缺口,在所述软磁条另一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上均设置有连接孔;以及通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N个软磁条进行连接的连接杆;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其中第一缺口或第二缺口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弧形。第一缺口的缺口深度与第二缺口的缺口深度保持一致。连接杆可以为塑料或其它非导电材质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除垢装置,包括信号发生电路以及通过排线线圈与所述信号发生电路连接的换能单元,其中,换能单元为上述的换能单元,在此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几种不同形状的条状软磁体,并基于该条状软磁体设计了高效的软磁体装配方式,在不过多增加软磁体加工难度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装配成环状的软磁体的磁力线连贯性,从而提高除垢效果。所述发明使得条状软磁体的加工变得异常简单,并使得软磁体组建的磁环的磁力线更加连贯,磁损耗减小,除垢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是:除垢装置的软磁体耦合环由若干根软磁条经过塑料螺栓连接而成。为保证加工方便,所述的软磁条每条的材质、形状、结构均相同。软磁条两端采用缺口设计,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为方形或者圆弧形,且在缺口上面设有连接孔,便于软磁条更好的贴合连接,减少磁损耗,且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软磁装配技术可根据不同的管道管径调整软磁条的个数,使得软磁环与管道紧密贴合,因而适用于多种管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能量损耗,保持较高的耦合率。单圈软磁环的个数由流体管径决定,适用于各种不同管径。
另外,为提升除垢效果,增大空间电磁场转换的效率,可以采用多圈软磁环结构,此时只需选用更长的塑料或其它非导电材质的螺栓。
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例详述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1信号传输线、2固定用塑料螺栓、3软磁条、4流体管道。3软磁条采用如图4所示的软磁条,图4的软磁条是在长方体状磁条一端上半部设置圆弧形缺口,在磁条另一端下半部设置与上述缺口深度一致的圆弧形缺口,缺口上面均留有螺栓孔5。信号传输线1缠绕在其中一条软磁条上,根据电磁转换原理,信号传输线1上交变电流产生的交变电场转换成交变磁场,通过耦合环将交变磁场转换成管道内流体上的感应交变电场。耦合环中的软磁条通过螺栓2连接成多边形(须大于等于三),软磁条的个数根据管径可任意调整。
如图2所示,为图1的侧视图。图2更能明显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软磁体装配方式。基于独特设计的软磁体形状,可装配成更加紧凑的磁环,使得磁力线更加连贯。
实施例二:装配方式同实施例1,其中3软磁条采用如图3中的软磁条。如图3所示,是在现有长方体状磁条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磁条。图3的磁条是在长方体状磁条一端上半部设置方形缺口,在磁条另一端下半部设置与上述缺口深度一致的方形缺口,缺口上面均留有螺栓孔5。本实用新型的软磁条通过塑料或其他非导电材质螺栓连接时比一般的耦合环贴合的更好,磁环结构更加牢固。
实施例三:为实施例一的改进。如图5所示,水管上装配两个软磁环,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更多的软磁环个数,以此提高电磁转换效率,使得管道内流体得到更充足的能量,加强除垢能力。为安装方便,可选用更长的塑料或其他非导电材质螺栓。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换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N个软磁条;每一个软磁条为长方体条状结构,在软磁条一端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缺口,在所述软磁条另一端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上均设置有连接孔;以及通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N个软磁条进行连接的连接杆;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为方形或者圆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缺口深度与所述第二缺口的缺口深度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塑料或其它非导电材质的螺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单元,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一环、两环或者更多环的方式嵌套在管道上。
6.一种电子除垢装置,包括信号发生电路以及通过排线线圈与所述信号发生电路连接的换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单元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能单元。
CN201320464596.1U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2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4596.1U CN203392935U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4596.1U CN203392935U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2935U true CN203392935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0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64596.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2935U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293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2500A (zh) * 2015-02-14 2015-06-10 波思环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活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8821399A (zh) * 2018-06-22 2018-11-16 东北电力大学 基于成垢离子特性分析的变频电磁水处理方法及抑垢装置
CN109675873A (zh) * 2018-12-20 2019-04-26 吴志泉 水处理电子除垢装置
CN109500008B (zh) * 2018-12-20 2023-12-29 江苏沛德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对扣式管道除垢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2500A (zh) * 2015-02-14 2015-06-10 波思环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水活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8821399A (zh) * 2018-06-22 2018-11-16 东北电力大学 基于成垢离子特性分析的变频电磁水处理方法及抑垢装置
CN109675873A (zh) * 2018-12-20 2019-04-26 吴志泉 水处理电子除垢装置
CN109500008B (zh) * 2018-12-20 2023-12-29 江苏沛德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对扣式管道除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92935U (zh) 一种换能单元及电子除垢装置
CN201660474U (zh) 电子阻垢除垢装置
CN106277368B (zh) 一种管道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以及电路
CN220317497U (zh) 一种电磁除垢箱
CN203413279U (zh) 一种螺旋管道电磁加热装置
CN204981357U (zh) 一种智能化电子除垢仪
CN203205199U (zh) 一种紧凑型水冷电抗器
CN102374356A (zh) 弱磁性管道或者无磁性管道的内加热装置和组装方法
CN2778797Y (zh) 磁环式变频除垢仪
RU2009129107A (ru) Установка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жидкостей
CN205897100U (zh) 一种多路输出的磁环式电磁水处理装置
CN205313206U (zh) 一种电磁式除垢阻垢装置
CN202246194U (zh) 磁化净水除垢器
CN204874043U (zh) 一种用于工业循环水处理的电磁除垢阻垢装置
CN201818953U (zh) 弱磁性管道或者无磁性管道的内加热装置
CN203813980U (zh) 碳纤维加热管
CN203205197U (zh) 一种水冷电抗器
CN202938284U (zh) 一种具有高频水处理器的锅炉房
CN203240735U (zh) 一种电磁式流体加热器
CN201724396U (zh) 电磁感应加热器
CN203950661U (zh) 立式变压器
CN105280330A (zh) 一种水冷式外充磁装置
CN202808429U (zh) 一种换能器
CN204922920U (zh) 一种蒸汽柜
CN218642583U (zh) 一种多通道多频率垢离子作用组合线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