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7422U - 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87422U CN203387422U CN201320489759.1U CN201320489759U CN203387422U CN 203387422 U CN203387422 U CN 203387422U CN 201320489759 U CN201320489759 U CN 201320489759U CN 203387422 U CN203387422 U CN 2033874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capacitor
- circuit
- output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9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00365087 Arabidopsis thaliana SCR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50105073 SCR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00134054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NTG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特点是包括键盘模块、显示模块、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及分别与电源电路相连的单片机和电压控制整流电路,单片机的型号为STC12A5608AD,键盘模块、显示模块及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均与单片机相连,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分别与电压控制整流电路及单片机相连,电压控制整流电路与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相连,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与输出控制电路相连;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干扰小、噪声低、工作效率高且成本较低,输出调节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压电源,尤其是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
背景技术
稳压电源广泛用于学校实验、实训及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调试、生产和维修等领域。目前所用的电源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两类: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电源。线性稳压电源具有稳压性能好、输出纹波小、输出噪声低、内阻小、工作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但是工作效率低下,特别是可调型稳压电源在输出电压很低的情况下工作效率更低;开关电源由于工作效率高而被大量应用,但开关电源输出纹波大、输出噪声强、电磁干扰严重,因此极大地影响了其使用效果,或者需要通过继续增加线性稳压电路来改善其性能;此外,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小,不适用于可调电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压性能好、输出噪声低、工作效率高、输出电压可调的高效数控稳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包括键盘模块、显示模块、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及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电路相连的单片机和电压控制整流电路,所述的单片机的型号为STC12A5608AD,所述的键盘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及所述的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均与所述的单片机相连,所述的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分别与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及所述的单片机相连,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与所述的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相连,所述的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与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由输入保险丝、变压器、整流桥、单向可控硅、第一PNP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所述的输入保险丝与所述的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整流桥的两个输入端对应相连,所述的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电路及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相连,所述的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相连,所述的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源的正电压端及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的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的单向可控硅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的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及所述的电源电路相连,所述的单向可控硅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和所述的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10脚相连。
所述的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由第一光耦器、第二光耦器、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所述的第一光耦器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三极管,所述的第二光耦器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三极管,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的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的单片机的第9脚相连,所述的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的单向可控硅的正极相连。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为电压控制整流电路提供市电同步信号,单片机采集市电过零脉冲以同步控制单向可控硅,改变单向可控硅的导通角,来整流输出电压从而达到跟踪输出电压的目的,提高整体电路的工作效率。
所述的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由第十一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组成,所述的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17脚相连,所述的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十八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11脚相连,所述的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九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十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代替传统的DA电路提供可变的基准电压,降低电路的成本与复杂度。
所述的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由第七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二极管、第三NPN三极管、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解电容、第五电解电容和第一电位器组成,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正电压端和所述的第四电解电容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第四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电位器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电位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的电源的正电压端相连,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的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五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及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五电解电容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压端及所述的电源的负电压端相连,所述的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18脚、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所述的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所述的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正电压输出电路和负电压输出电路,所述的正电压输出电路由型号为LM7805的稳压块、第九电解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电解电容和第十三电容组成,所述的稳压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正电压端、所述的第九电解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的第十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稳压块的输出端输出+5V电压,所述的稳压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十电解电容的正极及所述的第十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稳压块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的稳压块的接地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九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的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十电解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的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负电压输出电路由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阻组成,所述的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的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负电压端及所述的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接地。负电压输出电路为各个运算放大器提供负电源,降低了整体电路的成本与复杂度。
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由第十六电阻和第十七电阻及第二电位器、误差放大器、第十三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六电解电容、第四NPN三极管和第五NPN三极管组成,所述的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五NPN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第五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六电解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的第七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的第十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的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的第十五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的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及所述的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电位器的固定端与所述的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误差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正电压端及所述的第五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误差放大器的正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负电压端及所述的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六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的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体电路包括键盘模块、显示模块、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电源电路及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电路相连的单片机、电压控制整流电路、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干扰小、噪声低、工作效率高且成本较低,输出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框图;
图2是电压控制整流电路原理图;
图3是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电原理图;
图4是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原理图;
图5是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原理图;
图6是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7是输出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总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如图1所示,包括键盘模块1、显示模块2、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3、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4、电源电路5、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8、输出控制电路9及分别与电源电路5相连的型号为STC12A5608AD的单片机6和电压控制整流电路7,键盘模块1、显示模块2及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3均与单片机6相连,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4分别与电压控制整流电路7及单片机6相连,电压控制整流电路7与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8相连,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8与输出控制电路9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压控制整流电路7由输入保险丝F1、变压器T1、整流桥IC6、单向可控硅SCR1、第一PNP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组成,输入保险丝F1与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变压器T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整流桥IC6的两个输入端对应相连,整流桥IC6的一个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电路5及电压控制整流电路7相连,整流桥IC6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压控制整流电路7相连,整流桥IC6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一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源的正电压端及输出控制电路9相连,第一PNP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一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相连,单向可控硅SCR1的负极分别与整流桥IC6的负极输出端及电源电路5相连,单向可控硅SCR1的正极分别与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4和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8相连,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与单片机6的第10脚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4由第一光耦器IC8、第二光耦器IC9、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组成,第一光耦器IC8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三极管,第二光耦器IC9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三极管,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整流桥IC6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及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整流桥IC6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及单片机6的第9脚相连,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及单向可控硅SCR1的正极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3由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一电容C11组成,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单片机6的第17脚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和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相连,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单片机6的第11脚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和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相连,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单片机6根据使用者设定的输出电压值和限流电流值产生两组PWM信号,-组对应输出电压,另-组对应限流电流,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3的作用是将单片机6送来的两组PWM信号变换成直流电压,作为基准电压去控制输出控制电路9的输出电压,并通过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8控制输出控制电路9的输出电流不超过限流电流的设定值。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8由第七电阻R7、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第二运算放大器IC4B、第三二极管D3、第三NPN三极管Q3、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二电阻R12、第三电容C3、第四电解电容E4、第五电解电容E5和第一电位器W1组成,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正电源端分别与电源的正电压端和第四电解电容E4的正极相连,第四电解电容E4的负极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W1的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第一电位器W1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与电源的正电压端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五电解电容E5的正极、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及输出控制电路9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五电解电容E5的负极分别与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负电压端及电源的负电压端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单片机6的第18脚、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及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4B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二运算放大器IC4B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4B的输出端及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输出控制电路9相连。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8的作用是检测输出电流的值并传送给单片机6进行处理,将输出电流的值与设定的限流电流值比较,如前者大于后者则控制电流按照低于设定的限流电流值输出,否则正常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源电路5包括正电压输出电路和负电压输出电路,正电压输出电路由型号为LM7805的稳压块IC3、第九电解电容E9、第十二电容C12、第十电解电容E10和第十三电容C13组成,稳压块IC3的输入端分别与电源的正电压端、第九电解电容E9的正极和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相连,稳压块IC3的输出端输出+5V电压,稳压块IC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十电解电容E10的正极及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稳压块IC3的接地端接地,稳压块IC3的接地端分别与第九电解电容E9的负极、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十电解电容E10的负极和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相连,负电压输出电路由第一电解电容E1、第二电解电容E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阻R2组成,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与整流桥IC6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整流桥IC6的负极输出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的负电压端及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相连,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输出控制电路9由第十六电阻R16和第十七电阻R17及第二电位器W2、误差放大器IC7、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五电阻R15、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六电解电容E6、第四NPN三极管Q4和第五NPN三极管Q5组成,第四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五NPN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第四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五NPN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第五NPN三极管Q5的发射极作为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六电解电容E6的正极和第七电容C7的一端相连,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分别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和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与误差放大器IC7的输出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及第六电容C6的一端相连,误差放大器IC7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二电位器W2的滑动端及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电位器W2的固定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误差放大器IC7的负电源端分别与电源的正电压端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相连,误差放大器IC7的正电源端分别与电源的负电压端及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第六电解电容E6的负极、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及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者通过键盘模块1设置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值,键盘模块1设定的输出电压值和输出电流值由单片机转换成PWM信号,经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3滤波后变成直流电压作为输出电压的基准电压信号CV和限流电压信号CI;变压器T1输出正半周信号过零时,经第一电阻R1限流,第二光耦器IC9导通,输出一个负脉冲信号;同理,变压器T1输出负半周信号过零时,第一光耦器IC8导通,输出负脉冲信号;由单片机IC1采集后控制单向可控硅SCR1,改变单向可控硅SCR1的导通角,控制电压控制整流电路7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经第七电阻R7取样,由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放大,送到单片机IC1的第18脚测量输出电流的值,同时单片机将输出电流的值传送到显示模块2进行显示;第十六电阻R16、第二电位器W2和第十七电阻R17实时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经误差放大器IC7放大,驱动第四NPN三极管和第五NPN三极管输出稳定电压。电压控制整流电路7输出电压维持在比输出电压设定值高3V左右,确保了该数控稳压电源高效工作,即提高了稳压电源的工作效率。
当负载变化和输入电压变化等因素导致输出电压上升时,取样后的电压跟着上升,经误差放大器IC7放大后,误差放大器IC7的输出端电压降低,则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降低,第五NPN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压同时下降,使输出电压下降;反之,由于输出电压的下降,误差放大器IC7的输出端电压升高,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上升,第五NPN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压上升,使输出电压上升,因而最终输出电压的变化幅度得以抑制,输出电压最后稳定在设定值上;另外,当电路输出短路和负载过重等各种原因导致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输出电流经第七电阻R7取样,经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放大,送到第二运算放大器IC4B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IC4B反相输入端的限流电压信号CI比较,当输出电流大于设定值时,第二运算放大器IC4B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压,促使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引起第四NPN三极管Q4的基极电压降低,使输出电压下降进而使输出电流下降;在输出电流小于设定值时,第二运算放大器IC4B输出端输出低电压,第三二极管D3和第三NPN三极管Q3不导通,电路工作在稳压状态。
显示模块2由六位数码管构成,在设置数据时显示输出电压和限流电流的设定值,工作时实时显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小。
Claims (7)
1.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键盘模块、显示模块、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输出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及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电路相连的单片机和电压控制整流电路,所述的单片机的型号为STC12A5608AD,所述的键盘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及所述的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均与所述的单片机相连,所述的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分别与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及所述的单片机相连,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与所述的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相连,所述的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与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由输入保险丝、变压器、整流桥、单向可控硅、第一PNP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所述的输入保险丝与所述的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变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整流桥的两个输入端对应相连,所述的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电路及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相连,所述的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的电压控制整流电路相连,所述的整流桥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电源的正电压端及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的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相连,所述的单向可控硅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的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及所述的电源电路相连,所述的单向可控硅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和所述的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相连,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10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市电过零脉冲产生电路由第一光耦器、第二光耦器、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所述的第一光耦器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光敏三极管,所述的第二光耦器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光敏三极管,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的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及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的单片机的第9脚相连,所述的第一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二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的单向可控硅的正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WM基准电压输出电路由第十一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组成,所述的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17脚相连,所述的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十八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11脚相连,所述的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九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十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十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流检测限流电路由第七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二极管、第三NPN三极管、第六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解电容、第五电解电容和第一电位器组成,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正电压端和所述的第四电解电容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第四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电位器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电位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九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的电源的正电压端相连,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的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五电解电容的正极、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及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五电解电容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电压端及所述的电源的负电压端相连,所述的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单片机的第18脚、所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所述的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所述的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包括正电压输出电路和负电压输出电路,所述的正电压输出电路由型号为LM7805的稳压块、第九电解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电解电容和第十三电容组成,所述的稳压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正电压端、所述的第九电解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的第十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稳压块的输出端输出+5V电压,所述的稳压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十电解电容的正极及所述的第十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稳压块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的稳压块的接地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九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的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十电解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的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负电压输出电路由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阻组成,所述的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的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整流桥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负电压端及所述的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相连,所述的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控制电路由第十六电阻和第十七电阻及第二电位器、误差放大器、第十三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六电解电容、第四NPN三极管和第五NPN三极管组成,所述的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的第五NPN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四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的第五NPN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的第五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十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六电解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的第七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四NPN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的第十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的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的第十五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的第六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及所述的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电位器的固定端与所述的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误差放大器的负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正电压端及所述的第五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误差放大器的正电源端分别与所述的电源的负电压端及所述的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六电解电容的负极、所述的第七电容的另一端及所述的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89759.1U CN203387422U (zh) | 2013-08-12 | 2013-08-12 | 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89759.1U CN203387422U (zh) | 2013-08-12 | 2013-08-12 | 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87422U true CN203387422U (zh) | 2014-01-08 |
Family
ID=49875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8975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7422U (zh) | 2013-08-12 | 2013-08-12 | 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87422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8898A (zh) * | 2016-07-14 | 2016-12-07 | 重庆编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压变频的单向交流电机电路 |
CN108809089A (zh) * | 2018-06-06 | 2018-11-13 | 浙江大学 | 无线高压控制器 |
CN111389106A (zh) * | 2020-03-25 | 2020-07-10 | 苏州汇博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防腐蚀旋流剪切式气液分离器 |
-
2013
- 2013-08-12 CN CN201320489759.1U patent/CN2033874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8898A (zh) * | 2016-07-14 | 2016-12-07 | 重庆编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压变频的单向交流电机电路 |
CN106208898B (zh) * | 2016-07-14 | 2019-09-10 | 重庆编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高压变频的单相交流电机电路 |
CN108809089A (zh) * | 2018-06-06 | 2018-11-13 | 浙江大学 | 无线高压控制器 |
CN111389106A (zh) * | 2020-03-25 | 2020-07-10 | 苏州汇博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防腐蚀旋流剪切式气液分离器 |
CN111389106B (zh) * | 2020-03-25 | 2021-08-24 | 苏州汇博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防腐蚀旋流剪切式气液分离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70221B (zh) | 近似开环控制的交错功率因数校正器 | |
CN102520241B (zh) | 基于阻容降压和低压dc/dc电源的三相费控电能表 | |
CN204179959U (zh) |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 | |
CN203387422U (zh) | 一种高效数控稳压电源 | |
CN206148999U (zh) | 一种带限流保护的电压可调式充电器 | |
CN203151389U (zh) | 一种三相高功率因数整流器的控制电路 | |
CN204381652U (zh) | 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点焊装置 | |
CN102665327B (zh) | 无变压器照明用发光二极管电源 | |
CN211785743U (zh) | 一种开关电源的输出电流采样电路 | |
CN104656034A (zh) | 一种直流电子负载 | |
CN204794736U (zh) | 一种新型半波整流电路 | |
CN103944425A (zh) | 基于集成控制器的Buck型高功率因数变换器 | |
CN204993098U (zh) | 一种计算机适配器电源 | |
CN203225668U (zh) | 一种变正弦交流电信号为锯齿波电信号的电路 | |
WO2017031694A1 (zh) | 单相电子式电能表电源 | |
CN201708706U (zh) | 一种双路可调精密直流稳压电源 | |
CN201403223Y (zh) | 恒流二极管驱动装置 | |
CN204271611U (zh) | 一种交流输入过欠压保护电路 | |
CN209217950U (zh) | 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数控恒流电源电路 | |
CN203691225U (zh) | 一种分段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控制系统 | |
CN203761627U (zh) |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 | |
CN203616921U (zh) | 教学用串联型稳压电源电路 | |
CN205427683U (zh) | 一种智能直流稳压电源 | |
CN106484068A (zh) | 一种计算机显卡恒流供电电路 | |
CN203522538U (zh) | 一种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81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