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3488U - 瓷片粘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瓷片粘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3488U
CN203383488U CN201320409761.3U CN201320409761U CN203383488U CN 203383488 U CN203383488 U CN 203383488U CN 201320409761 U CN201320409761 U CN 201320409761U CN 203383488 U CN203383488 U CN 203383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eramics
frame
guide rail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097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4097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3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3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34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瓷片粘贴装置,该瓷片粘贴装置包括机架、瓷片输送系统、载砖系统、动力系统、推砖系统、供浆系统、瓷片粘贴系统、瓷片拍打系统、输入装置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瓷片输送系统向载砖系统运送瓷片,动力系统驱动载砖系统向上托运瓷片,推砖系统将载砖系统中的瓷片推置在平板上,同时供液系统向平板上的瓷片提供瓷片粘贴浆,平板上的瓷片在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一齿带导轨、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共同作用下粘贴在墙面上,瓷片拍打系统对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进行拍打,加固粘贴力度,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瓷片推置在瓷片输送系统中,然后操控输入装置就可以将瓷片粘贴在墙面上,提高了粘贴效率和作业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瓷片粘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粘贴瓷片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瓷片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及乡村建设中的楼宇、房屋如雨后春笋,目前对楼宇、房屋墙面粘贴瓷片时,都是利用人工进行粘贴,人工粘贴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危险性很大,稍不注意会造成人员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瓷片粘贴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瓷片粘贴装置,包括机架、瓷片输送系统、载砖系统、动力系统、推砖系统、供浆系统、瓷片粘贴系统、瓷片拍打系统、输入装置和控制装置。
瓷片输送系统设于机架的底部,瓷片输送系统向载砖系统运送瓷片。
载砖系统与机架活动连接,动力系统驱动载砖系统相对于机架作竖直方向的运动。
动力系统设于机架上。
推砖系统设于机架顶部,推砖系统将载砖系统中的瓷片推置在平板上。
供浆系统设于机架顶部,供浆系统向瓷片粘贴系统提供瓷片粘贴浆。
瓷片粘贴系统位于供浆系统的下方,瓷片粘贴系统包括多个并行排布的粘贴单元,粘贴单元包括平板、至少一个第一撑杆、至少一个第二撑杆、至少一个第一齿带导轨、至少一个第一动力装置、至少一个第二动力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三动力装置,第一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平板底部,另一端通过第一齿轮啮合在第一齿带导轨上,第一撑杆上设有第一齿带,第二撑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带啮合连接,另一端铰接在平板底部,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第一齿带导轨移动,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带导轨和第一动力装置设于机架底部。
瓷片拍打系统抵靠在机架的外侧部,位于平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斜下方,瓷片拍打系统拍打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
输入装置向控制装置输入启动信号。
控制装置根据启动信号控制瓷片输送系统、载砖系统、动力系统、推砖系统、供浆系统、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或瓷片拍打系统运行。
本实用新型中瓷片输送系统向载砖系统运送瓷片,动力系统驱动载砖系统向上托运瓷片,推砖系统将载砖系统中的瓷片推置在平板上,同时供液系统向平板上的瓷片提供瓷片粘贴浆,平板上的瓷片在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一齿带导轨、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和第三动力装置共同作用下粘贴在墙面上,瓷片拍打系统对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进行拍打,加固粘贴力度,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瓷片推置在瓷片输送系统中,然后操控输入装置就可以将瓷片粘贴在墙面上,提高了粘贴效率和作业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砖系统可以包括推板、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基座、第一电机、绳索、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推杆的一端与推板铰接,另一端设有第一球体,第一球体与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基座内空腔中的一端,第二推杆的一端与推板铰接,另一端设有第二球体,第二球体与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基座内空腔中的另一端,第一电机通过绳索驱动第一球体和第二球体在基座内空腔中往复运动,基座固定在机架的顶部,推板位于载砖系统的上部,第一电机设于机架上,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向第一电机传输开关信号。由此,推板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可以将载砖系统中的瓷片自动推置在瓷片粘贴系统中的平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瓷片拍打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并行排布的拍打单元、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拍打单元包括两个第一拍锤和两个第二拍锤,第二电机驱动第一拍锤转动,第三电机驱动第二拍锤转动,第一拍锤和第二拍锤上设有拉紧弹簧,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向第二电机或第三电机传输开关信号。由此,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可以分别驱动第一拍锤和第二拍锤转动拍打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加固瓷片的粘贴力度,拉紧弹簧可以加大第一拍锤和第二拍锤拍打瓷片的力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浆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注入容器、第一泵、第二齿带导轨、第一螺杆导轨、第二螺杆导轨、第四电机、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注入容器的底端与第一泵的入口连通,第一泵的出口位于瓷片粘贴系统上方,第二齿带导轨的一端螺旋套接在第一螺杆导轨上,另一端螺旋套接在第二螺杆导轨上,第四电机驱动第一泵在齿带导轨上移动,第五电机驱动第一螺杆导轨转动,第六电机驱动第二螺杆导轨转动,注入容器设于机架顶部,第四电机和第一泵设于齿带导轨上,第一螺杆导轨、第二螺杆导轨、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设于机架上,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向第一泵、第四电机、第五电机或第六电机传输开关信号。由此,注入容器中的瓷片粘贴浆经过第一泵洒滴在平板上的瓷片上,同时第四电机可以驱动第一泵沿第二齿带导轨移动,第五电机和第六电机可以驱动第二齿带导轨沿第一螺杆导轨和第二螺杆导轨移动,即可以确保瓷片粘贴浆布满整个瓷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浆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泵和自动注射器,注入容器的底部与第二泵的入口连通,第二泵的出口与第一泵的入口连通,自动注射器的出口位于瓷片粘贴系统上方,第二泵设于机架上,自动注射器设于第一泵的下方,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向第二泵或自动注射器传输开关信号。由此,第二泵可以使注入容器中的瓷片粘贴浆更快、更顺畅地洒滴到位于平板上的瓷片上,自动注射器可以向瓷片粘贴浆中注射速干剂(如水泥速干剂),速干剂可以使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快速牢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载砖系统可以包括载架、多对第一滚轮和第七电机,载架两侧设有第二齿带,载架两侧的第二齿带均与设在机架上的第三齿轮啮合连接,动力系统驱动第三齿轮转动,多对第一滚轮并行排布在载架底部,多对第一滚轮通过轴与载架转动连接,第七电机驱动至少一对第一滚轮转动,第七电机设于载架底部,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向第七电机传输开关信号。由此,第七电机驱动至少一对第一滚轮转动可以协助瓷片输送系统中的瓷片运送到载砖系统中,动力系统驱动第三齿轮转动可以将载砖系统中的瓷片托运到推板的作用位置,从而将载砖系统中的瓷片推置到瓷片粘贴系统中的平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瓷片输送系统设于机架的底部,瓷片输送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滚柱、多对第二滚轮、第八电机和第九电机,多个滚柱并行排布,多个滚柱两端均与机架转动连接,多对第二滚轮并行排布在机架底部,多对第二滚轮通过轴与机架转动连接,多对第二滚轮的排布方向与多对第一滚轮的排布方向相同,至少一个滚柱位于多对第二滚轮之间,多个滚柱的轴线方向和多对第二滚轮的轴线方向垂直,第八电机驱动至少一对第二滚轮转动,第九电机驱动滚柱转动,第八电机和第九电机设于支架上,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向第八电机或第九电机传输开关信号。由此,操作人员将瓷片推置在瓷片输送系统中,瓷片在多个滚柱的作用下被运送到多对第二滚轮上,第八电机驱动至少一对第二滚轮转动可以将多对第二滚轮上的瓷片运送到载砖系统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信号收发装置,控制装置通过信号收发装置和控制开关向动力系统、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泵、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第二泵、自动注射器、第七电机、第八电机或第九电机传输开关信号。由此,信号收发装置可以作为控制装置与动力系统、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一泵、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第二泵、自动注射器、第七电机、第八电机或第九电机之间的信号中转装置,也可以实现控制装置与信号收发装置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三个机架固定部件,三个机架固定部件分别设于机架的三个外侧面上,机架的第四个外侧面为瓷片粘贴系统的工作面。由此,通过三个机架固定部件可以将瓷片粘贴装置固定在三个支撑件上,确保瓷片粘贴装置的稳定性,提高瓷片粘贴质量和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固定部件可以包括齿轮柱、工字形柱和两个横杆,齿轮柱的两端与两个横杆转动连接,工字形柱的两端与两个横杆转动连接,两个横杆设于机架上。由此,可以将直杆件的外侧铣削成齿牙状,将三个外侧铣削成齿牙状的直杆件分别穿插在三个机架固定部件中(直杆件外侧的齿牙与齿轮柱啮合,直杆件的内侧与工字形柱抵靠),对瓷片粘贴装置进行固定,确保瓷片粘贴装置纵向和横向的稳定性,提高瓷片粘贴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瓷片粘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推砖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载砖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瓷片拍打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电连接原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中瓷片底座的结构图;
图8为图6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中载砖系统的使用状态图;
图9为图6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至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瓷片粘贴装置的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瓷片粘贴装置,包括机架1、瓷片输送系统、载砖系统3、动力系统4、推砖系统5、供浆系统6、瓷片粘贴系统7、瓷片拍打系统8、输入装置9和控制装置10。此外瓷片粘贴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齿轮11、信号收发装置12和机架固定部件13。
瓷片输送系统位于机架1的底部。
如图1所示,瓷片输送系统包括多个滚柱21、多对第二滚轮22、第八电机23和第九电机24。
本实施例中,滚柱21的数量为十一个,十一个滚柱21并行排布,十一个滚柱21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机架1转动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滚柱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更。
第九电机24固定在机架1的底部,第九电机24驱动十一个滚柱21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滚轮22有三对,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滚轮22的对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更。
三对第二滚轮22并行排布在机架1底部,三对第二滚轮22通过轴与机架1转动连接,三对第二滚轮22的排布方向与载砖系统8中的多对第一滚轮32的排布方向相同,一个滚柱21位于三对第二滚轮22之间(使滚柱21上的瓷片可以顺畅地过渡到三对第二滚轮22上),三对第二滚轮22的轴线方向和十一个滚柱21的轴线方向垂直。
第八电机23固定在支架1上。
本实施例中,第八电机23驱动两对第二滚轮22转动。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第二滚轮22的对数,第八电机23也可以驱动一对或者三对以上的第二滚轮22转动。
将摞置在一起的瓷片推置在滚柱21上,瓷片在十一个滚柱21的转动作用下被运送到三对第二滚轮22上,第八电机23驱动两对第二滚轮22转动,即可以将三对第二滚轮22上的瓷片运送到载砖系统8中的多对第一滚轮32上。
如图1和图3所示,载砖系统3包括载架31、多对第一滚轮32和第七电机33。
载架31两侧各铣削有两条第二齿带311,四条第二齿带311分别与固定在机架1上的四个第三齿轮11啮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动力系统4是四个电动机,四个电动机驱动四个第三齿轮11转动,从而可以将载砖系统3中的瓷片向上托运到推砖系统5中推板51的作用位置,推板51将瓷片推置到瓷片粘贴系统7中的平板711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动力系统4也可以采用柴油机。
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32有三对,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滚轮32的对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更。
三对第一滚轮32并行排布在载架31底部,三对第一滚轮32通过轴与载架31转动连接。
第七电机33固定在载架3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七电机33驱动两对第一滚轮32转动,可以协助瓷片输送系统中的瓷片运送到载砖系统中的两对第一滚轮32上。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滚轮32的对数,第七电机33也可以驱动一对或者三对以上的第一滚轮32转动,协助瓷片输送系统中的瓷片运送到载砖系统3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推砖系统5包括推板51、第一推杆52、第二推杆53、基座54、第一电机55、绳索56、第一弹簧57和第二弹簧58。
基座54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基座54内中空。
推板51位于载架31中,位于三对第一滚轮32上部。
第一推杆52的一端与推板51铰接,另一端上固定第一球体521,第一球体521与第一弹簧57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7的另一端固定在基座54内空腔中的一端。
第二推杆53的一端与推板51铰接,另一端上固定第二球体531,第二球体531与第二弹簧5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8的另一端固定在基座54内空腔中的另一端。
第一电机55固定在机架1上,绳索56包括第一绳索561和第二绳索562(如图2所示),第一绳索561的一端与第一球体5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机55的转动轴连接,第二绳索562的一端与第二球体5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机55的转动轴连接,第一电机55通过正反转带动第一球体521和第二球体531在基座54内空腔中往复运动,即推板51在第一电机55的驱动下可以将载砖系统3中的瓷片自动推置在瓷片粘贴系统7中的平板711上,然后推板51复位。
如图1所示,供浆系统6包括至少一个注入容器61、第一泵62、第二齿带导轨63、第一螺杆导轨64、第二螺杆导轨65、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第六电机68、第二泵69和自动注射器610。
本实施例中,注入容器61的个数为三个。在其它实施例中,注入容器6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更。
注入容器61的底端与第二泵69的入口连通,第二泵69的出口与第一泵62的入口连通,第一泵62的出口位于瓷片粘贴系统7中平板711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正上方,即第二泵69和第一泵62可以使注入容器61中的瓷片粘贴浆更快、更顺畅地洒滴到位于平板711上的瓷片上。
自动注射器610的出口位于瓷片粘贴系统7中平板711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正上方,自动注射器610固定在第一泵62的下部。自动注射器位于瓷片粘贴系统7中平板711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正上方可以向瓷片粘贴浆中注射速干剂(如水泥速干剂),速干剂可以使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快速牢固。
第二齿带导轨63的一端螺旋套接在第一螺杆导轨64上,另一端螺旋套接在第二螺杆导轨65上,第一螺杆导轨64的一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如轴承固定),第二螺杆导轨65的一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如轴承固定)。
第四电机66和第一泵62焊接在一起,第四电机66和第一泵62通过齿轮啮合在第二齿带导轨63上,第四电机66通过齿轮驱动第一泵62在第二齿带导轨63上移动。
第五电机67驱动第一螺杆导轨64转动,第六电机68驱动第二螺杆导轨65转动。
第四电机66可以驱动第一泵62沿第二齿带导轨63移动,第五电机67和第六电机68可以驱动第二齿带导轨63沿第一螺杆导轨64和第二螺杆导轨65移动,即可以确保瓷片粘贴浆布满整个瓷片。
第五电机67和第六电机68固定在机架1上。
如图1所示瓷片粘贴系统7包括多个并行排布的粘贴单元,粘贴单元包括平板711、至少一个第一撑杆712、至少一个第二撑杆713、至少一个第一齿带导轨714、至少一个第一动力装置715、至少一个第二动力装置716和至少一个第三动力装置717。此外,瓷片粘贴系统7还包括第一齿轮718和第二齿轮719。
本实施例中,粘贴单元的个数为两个,每个粘贴单元中第一撑杆712、第二撑杆713、第一齿带导轨71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和第三动力装置716的个数均为两个。在其它实施例中,粘贴单元的个数可以根据机架1的尺寸进行变更,每个粘贴单元中第一撑杆712、第二撑杆713、第一齿带导轨71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和第三动力装置716的个数可以根据平板711的尺寸进行变更。
每个粘贴单元中,第一撑杆712的一端铰接在平板711底部,第一撑杆71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齿轮718啮合在第一齿带导轨714上,第一撑杆712上设有第一齿带7121。
第二撑杆713的一端通过第二齿轮719与第一齿带7121啮合连接,第二撑杆713的另一端铰接在平板711底部。
第一动力装置715固定在机架1底部,第一动力装置715驱动每个粘贴单元中的第一齿带导轨714移动,即第一动力装置715通过互相啮合的第一齿带导轨714和第一齿轮718可以驱动平板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
第二动力装置716固定在第一撑杆712上,第二动力装置716驱动第一齿轮718转动,即第二动力装置716通过第一齿轮718可以驱动平板711水平状态→倾斜状态→水平状态。
第三动力装置717固定在第二撑杆713上,第三动力装置717驱动第二齿轮719转动,第三动力装置717通过第二齿轮719可以驱动平板711相对于第一撑杆712发生转动,即驱动平板711倾斜状态→竖直状态→倾斜状态。
平板711上的瓷片在第一撑杆712、第二撑杆713、第一齿带导轨71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和第三动力装置717的协同作用下可以粘贴在墙面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和第三动力装置717是电动机。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和第三动力装置717也可以采用柴油机。
如图1和图4所示,瓷片拍打系统8包括多个并行排布的拍打单元81、第二电机82和第三电机83。
如图1所示,瓷片拍打系统8抵靠在机架1的外侧部,位于平板711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斜下方。
本实施例中,拍打单元81的个数为两个。在其它实施例中,拍打单元81的个数与粘贴单元的个数相同。
如图4所示,拍打单元81包括两个第一拍锤811和两个第二拍锤812,第二电机82通过轴和齿轮驱动每个拍打单元81中的两个第一拍锤811由初始的水平状态转动到垂直状态,然后复位,从而使两个第一拍锤811可以击打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第三电机83通过轴和齿轮驱动每个拍打单元81中的两个第二拍锤812由初始的水平状态转动到垂直状态,然后复位,从而使两个第二拍锤812可以拍打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
如图4所示,第一拍锤811和第二拍锤812上均固定有拉紧弹簧813,第一拍锤811和第二拍锤812处于水平状态时拉紧弹簧813处于绷紧状态,当第一拍锤811和第二拍锤812转动拍打墙面上的瓷片时,拉紧弹簧813的收紧力可以加大第一拍锤811和第二拍锤812拍打瓷片的力度。
信号收发装置12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信号收发装置12是控制装置10与动力系统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第三动力装置717、第一电机55、第二电机82、第三电机83、第一泵62、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第六电机68、第二泵69、自动注射器610、第七电机33、第八电机23或第九电机24之间的信号中转装置;动力系统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第三动力装置717、第一电机55、第二电机82、第三电机83、第一泵62、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第六电机68、第二泵69、自动注射器610、第七电机33、第八电机23和第九电机24均通过控制开关(如继电器)与信号收发装置1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信号收发装置12与控制装置10无线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信号收发装置12与控制装置10也可以电连接。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动力系统4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一动力装置715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二动力装置716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三动力装置717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一电机55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二电机82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三电机83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一泵62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四电机66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五电机67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六电机68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二泵69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自动注射器610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七电机33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八电机23传输开关信号。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第九电机24传输开关信号。
输入装置9与控制装置10电连接,向控制装置10输入启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输入装置9是按钮开关,输入装置9包括电源启动按钮90和开始工作按钮91。在其它实施例中,输入装置9也可以是闸开关或者触摸开关。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是微程序控制器。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也可以是组合逻辑控制器,还可以是CPU控制器。
三个机架固定部件13分别固定在机架1的三个外侧面上,机架1的第四个外侧面为平板711的工作面,即与墙面最贴近的外侧面。
机架固定部件13包括齿轮柱131、工字形柱132和两个横杆133,齿轮柱131的两端与两个横杆133转动连接,工字形柱132的两端与两个横杆133转动连接,两个横杆133固定在机架1上。
图5示意性的显示了图1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电连接原理。
如图5所示,输入装置9与控制装置10电连接,向控制装置10输入启动信号。
动力系统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第三动力装置717、第一电机55、第二电机82、第三电机83、第一泵62、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第六电机68、第二泵69、自动注射器610、第七电机33、第八电机23和第九电机24均通过控制开关(如继电器)与信号收发装置12电连接,信号收发装置12与控制装置10电连接。
控制装置10通过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如继电器)向动力系统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第三动力装置717、第一电机55、第二电机82、第三电机83、第一泵62、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第六电机68、第二泵69、自动注射器610、第七电机33、第八电机23或第九电机24传输开关信号。
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图1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使用状态。
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图6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中瓷片底座的结构图;
图8为意性地显示了图6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中载砖系统的使用状态;
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图6所示的瓷片粘贴装置的工作流程。
如图6所示,将瓷片粘贴浆(如水泥)添加到注入容器61中,将卷扬机15固定在墙体14的顶部,吊架16固定在墙体14的顶部,卷扬机15带动瓷片粘贴装置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输入装置9和控制装置10放置在地面上以供工作人员操作,将直杆件17的外侧铣削成齿牙状,将三个外侧铣削成齿牙状的直杆件17分别穿插在三个机架固定部件13中(即直杆件17外侧的齿牙与齿轮柱131啮合,直杆件17的内侧与工字形柱132抵靠),三个直杆件17对瓷片粘贴装置进行固定,确保瓷片粘贴装置纵向和横向的稳定性,提高瓷片粘贴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卷扬机15可以带动瓷片粘贴装置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
如图7所示,将十二个瓷片18放置在瓷片底座19中,然后将盛满瓷片18的N个瓷片底座19纵向摞置在一起,将多组摞置在一起的瓷片底座19依次排布在多个滚柱21上。
本实施例中,瓷片底座19中可以放置十二个瓷片18。在其它实施例中,瓷片底座19中容纳瓷片18的个数可以根据平板711的尺寸进行变更。
如图8所示,多组摞置在一起的瓷片底座19被运送到载砖系统3中。
如图9所示,瓷片粘贴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步骤101:将多组摞置在一起的瓷片底座18依次排布放置滚柱21上,进入步骤102。
步骤102:接通电源,进入步骤103。
步骤103:工作人员按压电源启动按钮90一次,瓷片粘贴装置处于待命状态,进入步骤104。
步骤104:按压开始工作按钮91,进入步骤105。
步骤105:滚柱21上的一组摞置在一起的瓷片底座19运送到三对第二滚轮22上,进入步骤106。
步骤106:间隔时间T1秒后,将位于三对第二滚轮22上的一组摞置在一起的瓷片底座19运送到载砖系统3中的第一滚轮32上,进入步骤107。
步骤107:间隔时间T2秒后,载架31在动力系统4驱动下向上移动距离M1,距离M1根据N个瓷片底座19的总高度进行设定,进入步骤108。
步骤108:间隔时间T3秒后(即最上层的瓷片底座19与推板51平齐),推板51将位于最上层的瓷片底座19推置在平板711上,此时平板711上放置一个瓷片底座19,进入步骤109。
步骤109:间隔时间T4秒后,载架31在动力系统4驱动下向上移动距离M2,距离M2根据一个瓷片底座19的高度进行设定,进入步骤110。
步骤110:间隔时间T5秒后,推板51将位于最上层的瓷片底座19推置在平板711上,此时平板711上放置了两个瓷片底座19,进入步骤111。
步骤111:间隔时间T6秒后,载架31向上移动距离M2,距离M2根据一个瓷片底座19的高度进行设定,进入步骤112。
步骤112:间隔时间T7秒后,推板51将位于最上层的瓷片底座19推置在平板711上,此时平板711上放置了三个瓷片底座19,进入步骤113。
步骤113:间隔时间T8秒后,载架31向上移动距离M2,距离M2根据一个瓷片底座19的高度进行设定,进入步骤114。
步骤114:间隔时间T9秒后,推板51将位于最上层的瓷片底座19推置在平板711上,此时平板711上放置了四个瓷片底座19,即两个粘贴单元中的两个平板711上放置满了瓷片底座19,进入步骤115。
步骤115:间隔时间T10秒后,第二泵62和自动注射器610对瓷片18表面洒滴粘贴浆(如水泥)和速干剂(如水泥速干剂),进入步骤116。
步骤116:间隔时间T11秒后(即平板711上的四个瓷片底座19中的瓷片18洒满了粘贴浆),两个平板711向墙面14平移,进入步骤117。
步骤117:间隔时间T12秒后,两个平板711由水平状态变换成倾斜状态,使两个平板711上的四个瓷片底座19的底部与墙面14抵靠,进入步骤118。
步骤118:间隔时间T13秒后,每个粘贴单元中第三动力装置717驱动第二齿轮719转动,第二齿轮719在第一齿带7121上移动,即第二撑杆713推动两个平板711和四个瓷片底座19呈竖直状态(如图6所示),进入步骤119。
步骤119:间隔时间T14秒后,每个拍打单元81中的两个第一拍锤811和两个第二拍锤812开始转动拍打两个平板711,进入步骤120。
步骤120:时间间隔T15秒后,两个平板711复位(水平状态),瓷片拍打系统停止工作,进入步骤121。
步骤121:时间间隔T16秒后,载架31在动力系统4驱动下下移到最底部,进入步骤122。
步骤122:时间间隔T17秒后,卷扬机15工作T18秒,即卷扬机15带动瓷片粘贴装置向上移动距离L,距离L与瓷片底座19的高度H相同(如图6),返回步骤105中,重新“运送瓷片18-向平板711上推置瓷片18-向瓷片18上洒滴粘贴浆和速干剂-粘贴瓷片18-敲打瓷片18”。
当墙面14纵向都粘贴瓷片后,需要重新固定支撑架16和三个直杆件17的位置,换区域进行粘贴。
墙面14的区域全部粘贴瓷片18后,需要将附着在墙面上的瓷片底座19取下,以备循环使用。
动力系统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第三动力装置717、第一电机55、第二电机82、第三电机83、第一泵62、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第六电机68、第二泵69、自动注射器610、第七电机33、第八电机23和第九电机24的工作模式、工作时间以及时间间隔T1、T2、T3、T4、T5、T6、T7、T8、T9、T10、T11、T12、T13、T14、T15、T16、T17、T18均通过控制装置10进行设定。
为了提高瓷片粘贴效率,可以并排若干个瓷片粘贴装置同时工作,若干个瓷片粘贴装置的工作模式与上述相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瓷片输送系统、载砖系统(3)、动力系统(4)、推砖系统(5)、供浆系统(6)、瓷片粘贴系统(7)、瓷片拍打系统(8)、输入装置(9)和控制装置(10),
所述瓷片输送系统设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所述瓷片输送系统向所述载砖系统(3)运送瓷片,
所述载砖系统(3)与所述机架(1)活动连接,所述动力系统(4)驱动所述载砖系统(3)相对于机架(1)作竖直方向的运动,
所述动力系统(4)设于所述机架(1)上,
所述推砖系统(5)设于所述机架(1)顶部,所述推砖系统(5)将所述载砖系统(3)中的瓷片推置在平板(711)上,
所述供浆系统(6)设于所述机架(1)顶部,所述供浆系统(6)向所述瓷片粘贴系统(7)提供瓷片粘贴浆,
所述瓷片粘贴系统(7)位于所述供浆系统(6)的下方,所述瓷片粘贴系统(7)包括多个并行排布的粘贴单元,所述粘贴单元包括平板(711)、至少一个第一撑杆(712)、至少一个第二撑杆(713)、至少一个第一齿带导轨(714)、至少一个第一动力装置(715)、至少一个第二动力装置(716)和至少一个第三动力装置(717),所述第一撑杆(712)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平板(711)底部,另一端通过第一齿轮(718)啮合在第一齿带导轨(714)上,所述第一撑杆(712)上设有第一齿带(7121),所述第二撑杆(713)的一端通过第二齿轮(719)与所述第一齿带(7121)啮合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平板(711)底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715)驱动所述第一齿带导轨(714)移动,所述第二动力装置(716)驱动所述第一齿轮(718)转动,所述第三动力装置(717)驱动所述第二齿轮(719)转动,所述第一齿带导轨(714)和第一动力装置(715)设于所述机架(1)底部,
所述瓷片拍打系统(8)抵靠在所述机架(1)的外侧部,位于所述平板(711)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斜下方,所述瓷片拍打系统(8)拍打粘贴在墙面上的瓷片,
所述输入装置(9)向所述控制装置(10)输入启动信号,
所述控制装置(10)根据所述启动信号控制所述瓷片输送系统、载砖系统(3)、动力系统(4)、推砖系统(5)、供浆系统(6)、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第三动力装置(717)或瓷片拍打系统(8)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砖系统(5)包括推板(51)、第一推杆(52)、第二推杆(53)、基座(54)、第一电机(55)、绳索(56)、第一弹簧(57)和第二弹簧(58),所述第一推杆(52)的一端与所述推板(51)铰接,另一端设有第一球体(521),所述第一球体(521)与所述第一弹簧(5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5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54)内空腔中的一端,所述第二推杆(53)的一端与所述推板(51)铰接,另一端设有第二球体(531),所述第二球体(531)与所述第二弹簧(5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基座(54)内空腔中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机(55)通过所述绳索(56)驱动所述第一球体(521)和第二球体(531)在基座(54)内空腔中往复运动,所述基座(54)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所述推板(51)位于所述载砖系统(3)的上部,所述第一电机(55)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控制开关向所述第一电机(55)传输开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片拍打系统(8)包括多个并行排布的拍打单元(81)、第二电机(82)和第三电机(83),所述拍打单元(81)包括两个第一拍锤(811)和两个第二拍锤(812),所述第二电机(82)驱动所述第一拍锤(811)转动,所述第三电机(83)驱动所述第二拍锤(812)转动,所述第一拍锤(811)和第二拍锤(812)上设有拉紧弹簧(813),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控制开关向所述第二电机(82)或第三电机(83)传输开关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浆系统(6)包括至少一个注入容器(61)、第一泵(62)、第二齿带导轨(63)、第一螺杆导轨(64)、第二螺杆导轨(65)、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和第六电机(68),所述注入容器(61)的底端与所述第一泵(62)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泵(62)的出口位于所述瓷片粘贴系统(7)上方,所述第二齿带导轨(63)的一端螺旋套接在所述第一螺杆导轨(64)上,另一端螺旋套接在所述第二螺杆导轨(65)上,所述第四电机(66)驱动所述第一泵(62)在所述第二齿带导轨(63)上移动,所述第五电机(67)驱动所述第一螺杆导轨(64)转动,所述第六电机(68)驱动所述第二螺杆导轨(65)转动,所述注入容器(61)设于所述机架(1)顶部,所述第四电机(66)和第一泵(62)设于所述第二齿带导轨(63)上,所述第一螺杆导轨(64)、第二螺杆导轨(65)、第五电机(67)和第六电机(68)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控制开关向所述第一泵(62)、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或第六电机(68)传输开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浆系统(6)还包括第二泵(69)和自动注射器(610),所述注入容器(6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泵(69)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泵(69)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泵(62)的入口连通,
所述自动注射器(610)的出口位于所述瓷片粘贴系统(7)上方,所述第二泵(69)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自动注射器(610)设于所述第一泵(62)的下方,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控制开关向所述第二泵(69)或自动注射器(610)传输开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砖系统(3)包括载架(31)、多对第一滚轮(32)和第七电机(33),所述载架(31)两侧设有第二齿带(311),所述载架(31)两侧的第二齿带(311)均与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三齿轮(11)啮合连接,所述动力系统(4)驱动所述第三齿轮(11)转动,多对所述第一滚轮(32)并行排布在所述载架(31)底部,多对所述第一滚轮(32)通过轴与所述载架(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七电机(33)驱动至少一对所述第一滚轮(32)转动,第七电机(33)设于所述载架(31)底部,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控制开关向所述第七电机(33)传输开关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片输送系统设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所述瓷片输送系统包括多个滚柱(21)、多对第二滚轮(22)、第八电机(23)和第九电机(24),多个所述滚柱(21)并行排布,多个所述滚柱(21)两端均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多对所述第二滚轮(22)并行排布在所述机架(1)底部,多对所述第二滚轮(22)通过轴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多对所述第二滚轮(22)的排布方向与多对所述第一滚轮(32)的排布方向相同,至少一个所述滚柱(21)位于所述多对第二滚轮(22)之间,多个所述滚柱(21)的轴线方向和多对所述第二滚轮(22)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八电机(23)驱动至少一对所述第二滚轮(22)转动,所述第九电机(24)驱动滚柱(21)转动,所述第八电机(23)和第九电机(24)设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控制开关向所述第八电机(23)或第九电机(24)传输开关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上的信号收发装置(12),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所述信号收发装置(12)和控制开关向所述动力系统(4)、第一动力装置(715)、第二动力装置(716)、第三动力装置(717)、第一电机(55)、第二电机(82)、第三电机(83)、第一泵(62)、第四电机(66)、第五电机(67)、第六电机(68)、第二泵(69)、自动注射器(610)、第七电机(33)、第八电机(23)或第九电机(24)传输开关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机架固定部件(13),三个所述机架固定部件(13)分别设于所述机架(1)的三个外侧面上,所述机架(1)的第四个外侧面为所述瓷片粘贴系统(7)的工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瓷片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固定部件(13)包括齿轮柱(131)、工字形柱(132)和两个横杆(133),所述齿轮柱(131)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横杆(133)转动连接,所述工字形柱(132)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横杆(13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横杆(133)设于所述机架(1)上。
CN201320409761.3U 2013-07-10 2013-07-10 瓷片粘贴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3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09761.3U CN203383488U (zh) 2013-07-10 2013-07-10 瓷片粘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09761.3U CN203383488U (zh) 2013-07-10 2013-07-10 瓷片粘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3488U true CN203383488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7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09761.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3488U (zh) 2013-07-10 2013-07-10 瓷片粘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34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0865A (zh) * 2014-08-14 2014-10-29 曹妙 一种墙面陶瓷粘贴机
CN104278824A (zh) * 2013-07-10 2015-01-14 李健志 瓷片粘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8824A (zh) * 2013-07-10 2015-01-14 李健志 瓷片粘贴装置
CN104120865A (zh) * 2014-08-14 2014-10-29 曹妙 一种墙面陶瓷粘贴机
CN104120865B (zh) * 2014-08-14 2016-04-13 曹妙 一种墙面陶瓷粘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8824B (zh) 瓷片粘贴装置
CN202016741U (zh) 一种硅片太阳能电池板在线堆栈装置
CN201140923Y (zh) 拨盘式包装盒罐转向装置
CN203383488U (zh) 瓷片粘贴装置
CN203970118U (zh) 一种新型自升式送水饮水机
CN203079169U (zh) 一种可遥控升降的智能计数输送机
CN201834513U (zh) 一种物品双直角转运装置
CN202575203U (zh) 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平稳性的动力传送装置
CN203934940U (zh) 卷烟盒展示台
CN203767931U (zh) 一种悬挂式升降设备
CN202590654U (zh) 用于药粉混合的简易混合器
CN104626358A (zh)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
CN207110943U (zh) 一种电力维修专用梯
CN203937706U (zh) 改进型中转上料车
CN204778629U (zh) 农业吊装装置
CN211522820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自行式仰拱栈桥
CN20903814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CN207083806U (zh) 一种溜驴装置
CN202953510U (zh) 糖果输送机机架
CN208776299U (zh) 一种自动口服液生产用提取设备
CN205973044U (zh) 一种沙石搅拌机的上料装置
CN206408948U (zh) 一种室内建筑装修施工物料输送装置
CN205307773U (zh) 一种公园休闲秋千椅
CN201394443Y (zh) 一种高效率搅拌机
CN201410707Y (zh) 一种双仓混凝土自动配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2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