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1784U -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1784U
CN203381784U CN201320451652.8U CN201320451652U CN203381784U CN 203381784 U CN203381784 U CN 203381784U CN 201320451652 U CN201320451652 U CN 201320451652U CN 203381784 U CN203381784 U CN 203381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ing unit
power supply
switch
lifesaving
negative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516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4516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1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1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17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Discharge, Calcimining, Fusing, And Gas-Gene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包括救生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还包括导气管、气体发生装置与点火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救生装置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外壳与火药柱,所述火药柱设置于外壳内,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于外壳内且与所述火药柱相接触,所述点火装置在水环境中用于点燃火药柱,所述火药柱用于在被点燃时产生气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小巧,并达到了不需要触发装置,救生装置入水后完全自动充气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充气的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上交通、旅游业的发展,水上作业或者水上娱乐的人越来越多,水上事故时有发生。传统救生装置多采用预先充好气后存放,如救生棒、救生圈等,但是往往由于漏气等原因,需要使用时救生装置达不到使用要求。而且因为充气后体积大等原因,不利于救生装置存放,占用存放空间,发生危险时,还不利于投掷;而且传统充满气的救生装置在水下作业、水下捞物等方面也难以发挥作用。
中国发明专利CN101032998A公开了一种自动充气救生装置,由于该自动充气救生装置需要拉盖与拉绳配合触发充气,未达到救生装置入水后完全自动触发的技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适合存放、投掷、水下作业、水下捞物并在水中能够全自动或手动触发的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还包括导气管、气体发生装置与点火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救生装置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外壳与火药柱,所述火药柱设置于外壳内,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于外壳内且与所述火药柱相接触,所述点火装置用于点燃火药柱,所述火药柱用于在被点燃时产生气体且所产生的气体通过导气管传输至救生装置本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电源、液位浮球开关及与火药柱相接触的点火器,所述电源、液位浮球开关与点火器串联组成回路,且所述液位浮球开关在进入水中时闭合以使得电源为点火器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装置包括水激活电池及与火药柱相接触的点火器,所述水激活电池与点火器串联组成回路,且所述水激活电池在进入水中时为点火器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电源、点火器、水激活电池、遥控开关与选择开关,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通过遥控开关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还直接与水激活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水激活电池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点火器的第二端与电源的负极或者水激活电池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开关为一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水激活电池的负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二电源、点火器、液位浮球开关、遥控开关与选择开关,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通过遥控开关与第一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还通过液位浮球开关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点火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的负极或者第二电源的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电源、点火器、液位浮球开关、遥控开关与选择开关,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与液位浮球开关的第一端及遥控开关的第一端均相连,所述液位浮球开关的第二端及遥控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选择开关的第一及第二不动端相连,所述选择开关的动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的负极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火药柱包括点火剂与发烟剂。
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弯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为橡胶或其他耐高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小巧,可制作成多种形状,如救生圈、救生棒等。可适用于救急、防范与水下作业,应用广泛。通过采用适合水下作业的水激活电池或液位浮球开关等结构,实现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入水后全自动充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充气救生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充气救生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中的点火装置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充气救生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方式中的点火装置的电路图。
附图说明:救生装置本体1、导气管2、气体发生装置3、点火装置4、火药柱5、点火器6、点火装置外壳7、液位浮球开关8、气体发生装置外壳9、水激活电池22、电源21、选择开关25、遥控开关23、点火器24、选择开关31、遥控开关32、液位浮球开关33、点火器34、电源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充气救生装置的原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救生装置本体1、导气管2、气体发生装置3及点火装置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救生装置本体1可为救生圈、救生衣及救生棒等。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通过导气管2与所述救生装置本体1的充气阀相连,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救生装置本体1采用橡胶等弹性耐高温材料制作。所述导气管2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通过弯头连接,转弯设计有助于降低气体和火药残渣的温度。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气管2的内部也可安装火药残渣过滤装置以避免气体发生装置3的残渣进入救生装置本体1中。
所述气体发生装置3包括封闭气体发生装置外壳9与火药柱5,所述火药柱5置于所述封闭气体发生装置外壳9内。所述火药柱5包括发烟剂与点火剂,所述点火剂是指一种用于点燃发烟剂并促使其稳定可靠的燃烧下去的发烟火药,具有发火点低、燃烧温度高、点火能力强的特点。
所述点火装置4包括若干电线、电源、点火器6、点火装置外壳7及液位浮球开关8。所述电线与电池、点火器6以及液位浮球开关8串联组成回路,所述回路可安装在点火装置外壳7内。所述救生装置本体1进入水环境后,水即可接触到液位浮球开关8,所述液位浮球开关8因为液位上升而闭合,所述点火器6得电开始工作。所述若干电线、电池及点火器6需做防水措施不能被水接触。
所述点火器装置外壳7起保护回路的作用,所述点火器装置外壳7为非密闭外壳,所述救生装置本体1入水后,水能够迅速充满所述液位浮球开关所在的空间。
所述点火器6延伸至与所述火药柱5相接触,以使得当点火器6得电时即开始将火药柱5点燃。所述火药柱5被点燃后即可产生大量的气体,所述气体经过导气管2被输出至救生装置本体1内,即对救生装置本体1进行充气。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亦可直接设置为水激活电池,此时,所述液位浮球开关8可以省略,即所述水激活电池直接与点火器6相连。所述水激活电池就是指用淡水或海水激活的电池,这种电池使用前为干态,使用时注入水或含水电解液即可工作。所述水激活电池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工作原理就不再赘述,可查找相关专利或论文。也就是说,只要上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被抛入到水中,所述水激活电池即与水相接触,开始工作,即使得火药柱5被点燃,后续过程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抛入水中以后,能够达到不经过人为触发,完全自动充气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自动充气救生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方式与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点火装置的结构不同,其余部分结构相同。因此从简明出发,在此主要叙述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即点火装置的结构。
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点火装置另一优选方案是,所述点火装置包括若干电线、点火器24、水激活电池22、电源21、选择开关25和遥控开关23。所述点火器24的第一端通过遥控开关23与电源21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21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25与点火器24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点火器24的第一端还直接与水激活电池22的正极相连,所述水激活电池22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25与点火器24的第二端相连。也就是说,所述电源21、遥控开关23、选择开关25和点火器24组成第一回路,所述水激活电池22、选择开关25和点火器24组成第二回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选择开关25为一单刀双掷开关,其动端与点火器24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选择开关25的第一不动端与电源21的负极相连,所述选择开关25的第二不动端与水激活电池22的负极相连。
本实施例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使用者可利用选择开关25,实现手动触发式充气或自动充气两种充气触发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激活电池22也可采用普通电源,此时,在普通电源与点火器24中串联浮球液位开关即可。本实施例其他部分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自动充气救生装置的原理是:当使用者通过选择开关25选择第一回路时,在所述救生装置1进入水环境后,使用者可通过遥控器控制遥控开关23以使得电源21为点火器24供电,或者直接在进入水环境之前即手动开启遥控开关23以使得电源21为点火器24供电。所述点火器24将所述火药柱5点燃,所述火药柱5被点燃后产生气体,气体通过所述导气管2通过充气阀进入救生装置1,完成对救生装置的充气。
当使用者通过选择开关25选择第二回路时,在所述救生装置1进入水环境后,水迅速填充满所述点火装置4内部液位浮球开关或水激活电池22所在的空间,从而所述回路通电激活点火器24,所述点火器24将所述火药柱5点燃,所述火药柱5被点燃后产生气体,气体通过所述导气管2通过充气阀进入救生装置1,完成对救生装置的充气。
实施例3
请继续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点火装置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包括:电源35、点火器34、液位浮球开关33、遥控开关32与选择开关31,所述点火器34的第一端与液位浮球开关33的第一端及遥控开关32的第一端均相连,所述液位浮球开关33的第二端及遥控开关32的第二端分别与选择开关31的第一及第二不动端相连,所述选择开关31的动端与电源35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35的负极与点火器34的第二端相连。本实施例自动救生设备的原理及功能与本实施例2自动救生设备的原理与功能相同。使用者通过选择开关31,可选择自动救生设备入水后自动触发充气或通过遥控开关32手动触发充气两种充气模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避免了传统救生装置需要预先对救生装置充气,不利于存放,和发生危险时不利于投掷的缺点,并且在进行水下作业、水下捞物时,可以将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为手动,待需要时再打开充气开关,解决了传统充气救生圈不利于水下作业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自动充气救生设备入水后可以完全自动充气,解决了触发式自动充气设备危险发生时因慌乱找不到救生设备充触发装置的安全隐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包括救生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还包括导气管、气体发生装置与点火装置,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导气管与所述救生装置相连,所述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外壳与火药柱,所述火药柱设置于外壳内,所述点火装置与所述火药柱相接触,所述点火装置用于点燃火药柱,所述火药柱用于在被点燃时产生气体且所产生的气体通过导气管传输至救生装置本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电源、液位浮球开关及与火药柱相接触的点火器,所述电源、液位浮球开关与点火器串联组成回路,且所述液位浮球开关在进入水中时闭合以使得电源为点火器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水激活电池及与火药柱相接触的点火器,所述水激活电池与点火器串联组成回路,且所述水激活电池在进入水中时为点火器供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电源、点火器、水激活电池、遥控开关与选择开关,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通过遥控开关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还直接与水激活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水激活电池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点火器的第二端与电源的负极或者水激活电池的负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开关为一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不动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不动端与水激活电池的负极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二电源、点火器、液位浮球开关、遥控开关与选择开关,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通过遥控开关与第一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还通过液位浮球开关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通过选择开关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选择开关用于选择性地连通所述点火器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的负极或者第二电源的负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装置包括电源、点火器、液位浮球开关、遥控开关与选择开关,所述点火器的第一端与液位浮球开关的第一端及遥控开关的第一端均相连,所述液位浮球开关的第二端及遥控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选择开关的第一及第二不动端相连,所述选择开关的动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电源的负极与点火器的第二端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药柱包括点火剂与发烟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弯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充气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救生装置为橡胶或其他耐高温材料。
CN201320451652.8U 2013-07-26 2013-07-26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1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1652.8U CN203381784U (zh) 2013-07-26 2013-07-26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1652.8U CN203381784U (zh) 2013-07-26 2013-07-26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1784U true CN203381784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7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5165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1784U (zh) 2013-07-26 2013-07-26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17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0746A (zh) * 2013-07-26 2013-10-16 王文龙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CN105216986A (zh) * 2015-10-20 2016-01-06 江显平 一种电击发式船用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启动方法
CN108557036A (zh) * 2018-04-25 2018-09-21 倪鸿宁 一种智能救生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0746A (zh) * 2013-07-26 2013-10-16 王文龙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CN105216986A (zh) * 2015-10-20 2016-01-06 江显平 一种电击发式船用安全气囊装置及其启动方法
CN108557036A (zh) * 2018-04-25 2018-09-21 倪鸿宁 一种智能救生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94028A (en) Automatic inflating lifesaving buoy
CN203381784U (zh)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CN206998064U (zh) 切割设备
CN206231589U (zh) 一种救生艇
CN105026258A (zh) 安全装置和用于该安全装置的适配器
CN204432974U (zh) 海上应急救援及打捞用气囊装置
CN103350746A (zh) 自动充气救生装置
CN206234662U (zh) 一种户外防沉没照明装置
US2346325A (en) Light buoy
CN202923868U (zh) 水下浮升器
CN203473222U (zh) 一种救生船
CN202582381U (zh) 鞭炮点火杆
CN209008838U (zh) 一种用于水下无人机自救的装置
CN203473227U (zh) 一种救生圈
CN106018665A (zh) 一种便携式测试微量样品燃烧性能用氢氧焰点火枪
RU2519072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ушения речного ледяного покрова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US2853006A (en) Floating mine structure
CN112616758A (zh) 一种鱼缸漏电应急处理装置
CN2174420Y (zh) 气胀式救生棒
RU73303U1 (ru) Сиг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CN201472654U (zh) 一种便携式水中救生气囊
CN202382653U (zh) 程序控制脉冲爆震鞭炮
CN204026737U (zh) 可充电气体打火机
CN204746672U (zh) 一种喷雾器用喷枪
CN105377691A (zh) 救生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