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0145U - 慢拉脱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慢拉脱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0145U
CN203380145U CN201320429003.8U CN201320429003U CN203380145U CN 203380145 U CN203380145 U CN 203380145U CN 201320429003 U CN201320429003 U CN 201320429003U CN 203380145 U CN203380145 U CN 203380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baffle
baffle plate
window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290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发龙
唐彬
李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290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0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0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01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一种慢拉脱水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夹角为锐角。上述慢拉脱水装置,玻璃的底部由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支撑,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位于玻璃的相对的两侧,由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的底边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待清洗的玻璃放置于慢拉脱水装置后,玻璃向一侧倾斜,慢拉脱水结束后,只有在位置较低的玻璃的侧角上有少量水残留,残留水分较少,从而改善了慢拉脱水效果,提高烘干效率,减少水印的产生。

Description

慢拉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清洗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慢拉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清洗是手机触摸屏盖板玻璃最常用的清洗方法。新型的超声波清洗机都带有慢拉脱水装置。使用超声波清洗手机触摸屏盖板玻璃,都要用到清洗篮用于承载玻璃。清洗篮置于慢拉脱水装置中,清洗篮中的玻璃都是垂直放置。
传统的慢拉脱水装置,在超声波清洗慢拉脱水时,会有较多的水残留于玻璃底部,会导致烘干时间长,而且烘干时易产生水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慢拉脱水装置,使用该慢拉脱水装置清洗玻璃,玻璃上残留水分较少,减少水印的产生。
一种慢拉脱水装置,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
所述第一挡板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开窗、第三开窗和第五开窗,所述第一开窗、第三开窗和第五开窗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开窗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
所述第二挡板设有第二开窗、第四开窗和第六开窗,所述第二开窗、第四开窗和第六开窗依次排列且都平行于所述第一开窗,所述第二开窗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
所述第一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开窗和所述第二开窗,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开窗和所述第四开窗,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三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五开窗和所述第六开窗,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四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五开窗和所述第六开窗,所述第四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条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二支撑件为条形,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三支撑件为条形,所述第三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四支撑件为条形,所述第四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三支撑件为圆柱形,所述第三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四支撑件为圆柱形,所述第四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所述第三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所述第三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夹角为30度~6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夹角为4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支撑件和第六支撑件;
所述第一挡板还设有第七开窗,所述第七开窗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开窗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距离;
所述第二挡板还设有第八开窗,所述第八开窗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六开窗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的距离;
所述第五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七开窗和所述第八开窗,所述第五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六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七开窗和所述第八开窗,所述第六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七支撑件;
所述第一挡板还包括第九开窗,所述第九开窗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五开窗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距离;
所述第二挡板还包括第十开窗,所述第十开窗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六开窗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的距离;
所述第七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九开窗和所述第十开窗,所述第七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七支撑件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上述慢拉脱水装置,玻璃放置在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形成的框架中。玻璃的底部由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支撑,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位于玻璃的相对的两侧,由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的底边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待清洗的玻璃放置于慢拉脱水装置后,玻璃向一侧倾斜,慢拉脱水结束后,只有在位置较低的玻璃的侧角上有少量水残留,残留水分较少,从而改善了慢拉脱水效果,提高烘干效率,减少水印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慢拉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慢拉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慢拉脱水装置,包括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20、分别设于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之间的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第三支撑件33和第四支撑件34。
第一挡板10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开窗11、第三开窗13和第五开窗15。第一开窗11、第三开窗13和第五开窗15依次排列,第一开窗11靠近第一挡板10的底边。
第二挡板20设有平行于第一开窗11的第二开窗22、第四开窗24和第六开窗26。第二开窗22、第四开窗24和第六开窗26依次排列且都平行于第一开窗11,第二开窗22靠近第二挡板20的底边。
第一支撑件31依次穿过第一开窗11和第二开窗22,第一支撑件31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连接。
第二支撑件32依次穿过第三开窗13和第四开窗24,第二支撑件32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连接。
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平行设置,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夹角为锐角。
第三支撑件33依次穿过第五开窗15和第六开窗26,第三支撑件33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连接。
第四支撑件34依次穿过第五开窗15和第六开窗26,第四支撑件34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连接。
上述慢拉脱水装置,玻璃放置在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第三支撑件33、第四支撑件34、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形成的框架中。玻璃的底部由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支撑,第三支撑件33和第四支撑件34位于玻璃的相对的两侧,由于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10的底边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玻璃放置于慢拉脱水装置后,玻璃向一侧倾斜,慢拉脱水结束后,只有在位置较低的玻璃的侧角上有少量水残留,残留水分较少,从而改善了慢拉脱水效果,提高烘干效率,减少水印的产生。
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使玻璃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玻璃的底部能够搁置在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上。第三支撑件33和第四支撑件34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玻璃的宽度,并分别设于玻璃的相对的两侧。
上述慢拉脱水装置使用时,第一挡板10的底边和第二挡板20的底边水平放置。将玻璃放置于上述慢拉脱水装置进行超声波清洗慢拉脱水时,要求玻璃面向操作员工。
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夹角可以为30度~60度。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夹角在30度~60度范围内时,玻璃上的水容易流到位置较低的侧角上,减少玻璃上的残留的水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夹角。
优选的,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夹角可以为45度。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支撑件32形成的平面和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夹角在45度时,位置较低的玻璃的侧角的两条相邻的边和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夹角都较大,玻璃上的水更容易流到位置较低的侧角上,减少玻璃上的残留的水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31和第一挡板1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31和第二挡板20可以通过螺丝4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32和第一挡板1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32和第二挡板2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三支撑件33和第一挡板1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三支撑件33和第二挡板2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四支撑件34和第一挡板1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四支撑件34和第二挡板2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为了方便说明,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第三支撑件33和第四支撑件34统称为支撑件,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统称为挡板。支撑件和挡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调整支撑件在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上的位置,调整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第三支撑件33和第四支撑件34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承载的玻璃。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件和挡板之间也可以一体成型,或者以其他方式连接。
可以理解,如图2所示,第一挡板10还可以设有平行于的第一开窗11的第七开窗17,第二挡板20还可以设有平行于的第一开窗11的第八开窗28。第四支撑件34依次穿过第七开窗17和第八开窗28,第四支撑件34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连接。当然,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还可以设有更多开窗,用于调整支撑件在挡板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31为条形,第一支撑件31的边缘为锯齿状。第二支撑件32为条形,第二支撑件32的边缘为锯齿状。第三支撑件33为条形,第三支撑件33的边缘为锯齿状。第四支撑件34为条形,第四支撑件34的边缘为锯齿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31为圆柱形,第一支撑件31的边缘为锯齿状。第二支撑件32为圆柱形,第二支撑件32的边缘为锯齿状。第三支撑件33为圆柱形,第三支撑件33的边缘为锯齿状。第四支撑件34为圆柱形,第四支撑件34的边缘为锯齿状。
第一支撑件31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第二支撑件32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第三支撑件33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第四支撑件34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优选的,第一支撑件31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第二支撑件32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第三支撑件33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第四支撑件34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下面以第一支撑件31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31为条形,第一支撑件31的边缘为锯齿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件31也可以为圆柱形,第一支撑件31的边缘为锯齿状。
第一支撑件31的相邻的锯齿312之间的宽度大于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相邻的锯齿312之间的宽度大于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可以将玻璃放置于相邻的锯齿312之间,固定玻璃,防止慢拉脱水时,玻璃晃动太厉害。
优选的,相邻的锯齿312之间的宽度和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相邻的锯齿312之间的宽度太窄,锯齿312和玻璃靠的太近,从而容易造成相互碰伤。
如图1所示的慢拉脱水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五支撑件和第六支撑件(图未示),第一挡板10还设有第七开窗,第二挡板20还设有第八开窗。第七开窗与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距离大于第三开窗13与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距离,第八开窗与第二挡板20的底边的距离大于第六开窗26与第二挡板20的底边的距离。第五支撑件依次穿过第七开窗和第八开窗,第五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连接。第六支撑件依次穿过第七开窗和第八开窗,第六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连接。
第五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33设于玻璃的同一侧。第六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34设于玻璃的的同一侧。上述慢拉脱水装置包括第五支撑件和第六支撑件,能够更好的固定玻璃,慢拉脱水时,防止玻璃脱离慢拉脱水装置。
上述慢拉脱水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七支撑件(图未示),第一挡板10还包括第九开窗,第二挡板20还包括第十开窗。第九开窗与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距离小于第五开窗15与第一挡板10的底边的距离。第十开窗与第二挡板20的底边的距离小于第六开窗26与第二挡板20的底边的距离。具体的,第九开窗可以设于第一开窗11和第三开窗13之间,第十开窗设于第二开窗22和第四开窗24之间。当然,第九开窗也可以设于第三开窗13和第五开窗15之间,第十开窗设于第四开窗24和第六开窗26之间。第七支撑件依次穿过第九开窗和第十开窗,第七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20连接。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和第七支撑件平行设置。当玻璃放置于慢拉脱水装置后,玻璃的底部由第一支撑件31、第二支撑件32和第七支撑件支撑,能够更好的固定玻璃,慢拉脱水时,防止玻璃脱离慢拉脱水装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慢拉脱水装置,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支撑件,用于更好地固定玻璃的位置,防止玻璃在清洗过程中掉出慢拉脱水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
所述第一挡板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开窗、第三开窗和第五开窗,所述第一开窗、第三开窗和第五开窗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开窗靠近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
所述第二挡板设有第二开窗、第四开窗和第六开窗,所述第二开窗、第四开窗和第六开窗依次排列且都平行于所述第一开窗,所述第二开窗靠近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
所述第一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开窗和所述第二开窗,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开窗和所述第四开窗,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三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五开窗和所述第六开窗,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四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五开窗和所述第六开窗,所述第四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条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二支撑件为条形,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三支撑件为条形,所述第三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四支撑件为条形,所述第四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圆柱形,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三支撑件为圆柱形,所述第三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所述第四支撑件为圆柱形,所述第四支撑件的边缘为锯齿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所述第三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所述第三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所述第四支撑件的相邻的锯齿之间的宽度和所述待清洗的玻璃的厚度的差不小于1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夹角为30度~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形成的平面和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夹角为4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支撑件和第六支撑件;
所述第一挡板还设有第七开窗,所述第七开窗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开窗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距离;
所述第二挡板还设有第八开窗,所述第八开窗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六开窗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的距离;
所述第五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七开窗和所述第八开窗,所述第五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六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七开窗和所述第八开窗,所述第六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七支撑件;
所述第一挡板还包括第九开窗,所述第九开窗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五开窗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边的距离;
所述第二挡板还包括第十开窗,所述第十开窗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六开窗与所述第二挡板的底边的距离;
所述第七支撑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九开窗和所述第十开窗,所述第七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七支撑件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拉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挡板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CN201320429003.8U 2013-07-18 2013-07-18 慢拉脱水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0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9003.8U CN203380145U (zh) 2013-07-18 2013-07-18 慢拉脱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9003.8U CN203380145U (zh) 2013-07-18 2013-07-18 慢拉脱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0145U true CN203380145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68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29003.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0145U (zh) 2013-07-18 2013-07-18 慢拉脱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0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0680U (zh) 空调柜机面板预装工装
CN203494827U (zh) 慢拉脱水装置
CN201503517U (zh) 一种中小平面镜片的清洗夹具
CN203695532U (zh) 生产玻纤布用吸尘刷毛装置
CN203380145U (zh) 慢拉脱水装置
CN203282539U (zh) 一种分切机刀片清洁装置
RU122104U1 (ru) Фасадный облицовочный модуль
CN202910037U (zh) 三角棱镜基板的清洗夹具
CN205965923U (zh) 一种可拆卸组合的化学试剂瓶摆放盒
CN207136660U (zh) 货架
CN109267656A (zh) 一种适用于idc机房的固定拼装式微模块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05571100A (zh) 预装工装
CN205496231U (zh) 一种光学零件清洗用可活动调节夹具
WO2014026583A1 (zh) 测试区ccd线扫描机构
CN210902083U (zh) 一种社会工作需求调研用资料存放架
CN201073711Y (zh) 锡炉焊接刷胶钢网板装置
CN204520578U (zh) 多功能拖把桶
CN202837193U (zh) 测试区ccd线扫描机构
CN209918379U (zh) 一种光伏板外观分选辅助装置
CN203896592U (zh) 电路板置放装置
CN202179291U (zh) 拼装柜子
CN106016663A (zh) 预装工装
CN205762533U (zh) 一种用于lcd背面异物清除机构
CN205720977U (zh) 一种可防止边角损坏的lcd显示屏
CN204027585U (zh) 一种pcb成品检验齐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30013 Jiangxi city of Nanchang province Huangjia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Jiangxi city of Nanchang province Huangjia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after: 330013 Jiangxi city of Nanchang province Huangjia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after: Ophigua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Jiangxi city of Nanchang province Huangjia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1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13 Jiangxi city of Nanchang province Huangjiahu road Nan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chang OFilm Te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Ophigua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OFILM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