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8581U - 扫描模块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扫描模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8581U
CN203368581U CN2013201656678U CN201320165667U CN203368581U CN 203368581 U CN203368581 U CN 203368581U CN 2013201656678 U CN2013201656678 U CN 2013201656678U CN 201320165667 U CN201320165667 U CN 201320165667U CN 203368581 U CN203368581 U CN 203368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on
inclined surface
light beam
light
constant incl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656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照民
黄文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656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68581U/zh
Priority to US13/958,790 priority patent/US2014030093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8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85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4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 H04N1/028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in combination with at least one reflector which is in fixed relation 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2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deleted
    • H04N2201/02452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or supporting elements within a scanning head
    • H04N2201/02454Element mounted or supported
    • H04N2201/0246Mirror, reflecting element or beam split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扫描模块结构,包括一光反射壳体、一发光元件、以及一光学感应模块。光反射壳体包括多个固定斜面以及多个反射铝片,多个固定斜面与光反射壳体一体成型,而多个反射铝片分别设置于多个固定斜面,其用以反射发光元件所产生的一光束。当扫描模块结构运作时,发光元件产生光束且投射至一文件,光束被文件反射而进入光反射壳体内。接下来,光束依序被多个反射铝片反射而被投射至光学感应模块,以产生对应于文件的文件影像。

Description

扫描模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描装置,尤其涉及扫描装置的扫描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科技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日益进步,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例如说,文件的保存亦随着科技发展而由传统的纸本文件归档演变成为储存文件的电子档,一般用来进行文件电子化工作的工具即为扫描装置,扫描装置用以将纸本文件的内容借由扫描的方式转换成电子档,以便使用者传播、整理或保存。
早期的扫描装置为一平台式扫描器,其包括一扫描平台以及位于扫描平台下方的一扫描模块结构。扫描平台用以放置单一文件于其上,而扫描模块结构于扫描平台下移动,且于移动的同时进行该单一文件的扫描,也就是说,现有平台式扫描器每次运作仅可进行单一文件的扫描。当使用者欲利用现有平台式扫描器扫描多个文件的影像时,必须以手动方式反复替换位于其扫描平台上的文件,才得以完成多个文件的扫描。鉴于手动替换过于麻烦,因此市面上研发出自动馈纸器,其配合平台式扫描器而形成馈纸式扫描装置,以针对多个文件进行自动馈纸并进行列印,而不需手动替换文件即可完成多个文件的扫描。
接下来说明现有馈纸式扫描装置的结构。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馈纸式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馈纸式扫描装置1包括一自动馈纸器10以及一平台式扫描器11,自动馈纸器10包括一进纸匣101、一出纸匣102、一取纸模块103、一进纸通道104、多个馈纸滚轮105以及一出纸滚轮组106。平台式扫描器11包括一扫描模块结构111、一扫描平台112以及一扫描区113,其中扫描平台112以及扫描区113皆以透明材料所制成,且具有透光效果。至于扫描模块结构111以及扫描平台112的功能如上段内容所述,故不再多加说明。
当现有馈纸式扫描装置对多个文件S进行扫描时,取纸模块103摆动而与位于进纸匣101上的多个文件S接触,且多个文件S中的最上方的文件S被取纸模块103馈送进入进纸通道104。接下来该文件S被多个馈纸滚轮105馈送而通过扫描模块结构111的上方,此时,扫描模块结构111产生一光束B且光束B穿过扫描区113投射至该文件S,以扫描该文件S且获得对应于该文件S的一文件影像。该文件S扫描完毕之后,被多个馈纸滚轮105以及出纸滚轮组106馈送至出纸匣102,该文件S的扫描完毕。至于进纸匣101上的其余文件S的扫描情形亦与上述相同,而不再赘述。
接下来说明扫描模块结构的结构以及运作情形。请同时参阅图1以及图2,图2为现有扫描模块结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现有扫描模块结构111包括一壳体1111、一发光元件1112、多个反射镜1113、多个固定元件1114以及一光学感应模块1115。壳体1111具有一开口1116,其设置于壳体1111的一上表面,而发光元件1112设置于开口1116的一侧,用以产生该光束B,且该光束B投射至文件S。多个反射镜1113分别设置于壳体1111内,用以反射该光束B,而多个固定元件1114对应于多个反射镜1113,且分别设置于壳体1111上,用以分别连接多个固定元件1114而固定多个固定元件1114于壳体1111上,其中发光元件1112为一发光灯管,多个反射镜1113皆以银金属材料所制成,而多个固定元件1114为金属弹片。
光学感应模块1115部分设置于壳体111内,且位于光束B行进的路径上,用以接收光束B而产生对应于文件S的该文件影像,光学感应模块1115包括一聚焦透镜1117、一光学感测元件1118以及一电路板1119。聚焦透镜1117设置于壳体111内且位于光束B的行进路径上,用以聚焦被多个反射镜1113反射的光束B,光学感测元件1118接近于聚焦透镜1117且设置于电路板1119上,用以接收被聚焦的光束B而产生该文件影像。而电路板1119连接于壳体1111且承载光学感测元件1116于其上,用以输出该文件影像。其中光学感测元件1118可采用一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一接触影像感测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
于现有馈纸式扫描装置的扫描多个文件S的过程中,现有扫描模块结构111运作,且发光元件1112所产生的光束B投射至文件S上,而文件S反射该光束B,使该光束B经由开口1116而进入壳体1111内。接下来,光束B依序经过多个反射镜1113且被多次反射而进入聚焦透镜1117,使该光束B被聚焦,且被聚焦的光束B被光学感测元件1118接收而产生部分文件影像,其中该部分文件影像对应于文件S中被光束B照射到的区域。接下来,文件S被馈送,同时,现有扫描模块结构111进行上述运作而获得多个部分文件影像,而电路板1119输出多个部分文件影像,且借由连接于电路板1119的一处理单元(未显示于图中)结合多个部分文件影像而产生对应于该文件S的文件影像。
现有扫描模块结构111中,多个反射镜1113借由多个固定元件1114而设置于壳体111内,且多个固定元件1114的设置角度必须精准,以确保多个反射镜1113可正确反射光束B,使光束B投射至聚焦透镜1117。也就是说,组装多个反射镜1113以及多个固定元件1114需要精准,否则将大幅影响其扫描品质,同时,其组装成本较高。此外,当固定元件1114因长时间使用而发生变形或磨耗的情况时,多个反射镜1113的设置角度亦受到影响,而影响其扫描品质。因此,需要一种可降低组装成本的扫描模块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组装成本的扫描模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扫描品质的扫描模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重量的扫描模块结构。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描模块结构,适用于用以扫描一文件的一扫描装置,该扫描模块结构包括:
一发光元件,用以产生一光束,且投射该光束至该文件上;
一光反射壳体,该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光反射壳体上,该光反射壳体包括:
多个固定斜面,由该光反射壳体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以及
多个反射铝片,分别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上,且投射该光束至该文件上;以及
一光学感应模块,部分设置于该光反射壳体内且位于该光束行进的路径上,用以接收该光束而产生对应于该文件的该文件影像。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光学感应模块包括:
一聚焦透镜,设置于该光反射壳体内且位于该光束行进的路径上,用以聚焦被该多个反射铝片反射的该光束;
一光学感测元件,接近于该聚焦透镜且位于该光束行进的终点,用以接收被聚焦的该光束而产生该文件影像;以及
一电路板,连接于该光反射壳体且该光学感测元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用以输出该文件影像。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光学感测元件为一电荷耦合元件或一接触影像感测器。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光反射壳体还包括:
一本体,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一固定斜面、一第四固定斜面以及一第五固定斜面由该本体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该电路板连接于该本体上且该光学感测元件伸入于该本体内;以及
一上盖,覆盖于该本体,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二固定斜面以及一第二固定斜面由该上盖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其中该第一固定斜面、该第四固定斜面以及该第五固定斜面与该本体一体成型,而该第二固定斜面以及该第三固定斜面与该上盖一体成型。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上盖包括一开口,位于该上盖的一第一侧且接近于该发光元件;其中当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该光束投射至该文件,且该光束被该文件反射而通过该开口,使通过该开口的该光束投射至该多个反射铝片,且该光束依序经过该多个反射铝片以及该聚焦透镜而投射至该光学感测元件。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多个反射铝片包括:
一第一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一固定斜面上,且位于该开口的下方,用以反射通过该开口的该光束;
一第二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二固定斜面上,且位于该光反射壳体的一第二侧,用以反射经过该第一反射铝片的该光束;
一第三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三固定斜面上,且接近于该开口,用以反射经过该第二反射铝片的该光束;
一第四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四固定斜面上,且接近于该第二反射铝片,用以反射经过该第三反射铝片的该光束;以及
一第五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五固定斜面上,且位近于该第一反射铝片的下方,用以反射经过该第四反射铝片的该光束。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多个反射铝片分别以黏贴方式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上,且该多个反射铝片为铝金属材料或铝合金材料所制成的反射铝片。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
一第一反射结构,位于该开口的该第一侧,且部分包覆于该发光元件,用以限制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该光束,使该光束投射至该文件;以及
一第二反射结构,位于该开口的该第二侧,用以反射部分该光束,使部分该光束投射至该文件。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反射结构为铝金属材料或铝合金材料所制成的第一反射结构,而该第二反射结构为一长条片状,且是以铝箔贴合PET材料所制成的第二反射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多个固定斜面以及该光反射壳体为以塑胶材料所制成的固定斜面以及光反射壳体,该发光元件为一发光灯管。
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组装方式简单,亦不需额外使用固定元件,故不但其组装成本较低,亦可节省固定元件的零件成本。亦由于多个固定斜面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光反射壳体上,且多个固定斜面不如现有固定元件般因长时间使用而发生磨耗或变形的问题,故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可确保光束的行进路径正确,而具有稳定的扫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馈纸式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扫描模块结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分解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描模块结构。请同时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而图4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分解结构侧视示意图。扫描模块结构2应用于扫描装置(未显示于图中)中,以便于扫描一文件S*(请参照图5),至于扫描装置与扫描模块结构2之间的关系如现有技术所述,而不再赘述。
扫描模块结构2包括一光反射壳体20、一发光元件21、一光学感应模块22、一第一反射结构23以及一第二反射结构24,发光元件21设置于光反射壳体20上,用以产生一光束B*(请参照图5)。光反射壳体20包括一本体201、一上盖202、多个固定斜面203以及多个反射铝片204,上盖202覆盖于本体201。其中多个固定斜面203由光反射壳体20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而多个反射铝片204对应于多个固定斜面203,且分别设置于多个固定斜面203上。光学感应模块22部分地设置于光反射壳体20内且位于光束B*行进的路径上,用以接收光束B*而产生对应于文件S*的一文件影像。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1为一发光灯管。
图4中,光学感应模块22包括一聚焦透镜221、光学感应元件222以及一电路板223,聚焦透镜221设置于光反射壳体20的本体202内且位于光束B*行进的路径上,用以聚焦被多个反射铝片204反射的光束B*。光学感测元件222接近于聚焦透镜221且位于光束B*的行进路径的终点,用以接收被聚焦的光束B*而产生该文件影像,而电路板223连接于光反射壳体20的本体202且光学感测元件222设置于电路板223上,用以输出该文件影像。借由上述连接关系,使得设置于电路板223上的光学感测元件222伸入于本体202内,且位于光束B*的行进路径的终点,如图4所示。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光学感测元件222为一电荷耦合元件,当然地,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光学感测元件亦可采用一接触影像感测器。
光反射壳体20中,其多个固定斜面203包括一第一固定斜面2031、一第二固定斜面2032、一第三固定斜面2033、一第四固定斜面2034以及一第五固定斜面2035。第一固定斜面2031、第四固定斜面2034以及第五固定斜面2035由本体201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且第一固定斜面2031、第四固定斜面2034以及第五固定斜面2035与本体201一体成型。第二固定斜面2032以及第三固定斜面2033由上盖202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且第二固定斜面2032以及第三固定斜面2033与上盖202一体成型。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多个固定斜面以203以及光反射壳体20以塑胶材料所制成。
图3以及图4中,上盖202包括一开口2021,位于上盖202的一第一侧且接近于发光元件21,该开口2021用以供被文件S*反射的光束B*通过。图4中,多个反射铝片204包括一第一反射铝片2041、一第二反射铝片2042、一第三反射铝片2043、一第四反射铝片2044以及一第五反射铝片2045。第一反射铝片2041设置于第一固定斜面2031上,且位于开口2021的下方,用以反射通过开口2021的光束B*,而第二反射铝片2042设置于第二固定斜面2032上,且位于本体201的一第二侧,用以反射经过第一反射铝片2041的光束B*。第三反射铝片2043设置于第三固定斜面2033上,且接近于开口2021,用以反射经过第二反射铝片2042的光束B*,第四反射铝片2044设置于第四固定斜面2034上,且接近于第二反射铝片2042,用以反射经过第三反射铝片2043的光束B*。而第五反射铝片2045设置于第五固定斜面2035上,且位近于第一反射铝片2041的下方,用以反射经过第四反射铝片2044的光束B*。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多个反射铝片204分别以黏贴方式设置于相对应的多个固定斜面203上,且多个反射铝片204为铝金属材料,而多个反射铝片204的反射表面分别与相对应的多个固定斜面203平行,以确保光束B*的行进路径不产生偏差。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多个反射铝片亦可采用铝合金材料所制成。
请继续参阅图3以及图4,第一反射结构23位于开口2021的第一侧且部分包覆于发光元件21,其用以限制发光元件21所产生的光束B*,而控制光束B*投射至文件S*。而第二反射结构24位于开口2021的第二侧,用以反射由发光元件21横跨开口2021而投射至第二反射结构24的部分光束B*,使部分光束B*改变方向而投射至文件S*。于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反射结构23以铝金属材料或铝合金材料所制成,而第二反射结构24为一长条片状,且其以铝箔贴合PET材料所制成。
接下来说明扫描模块结构2的运作情形。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当扫描模块对文件S*进行扫描时,扫描模块结构2被驱动而运作,使发光元件21产生光束B*,其中光束B*中的部分光束B*因应第一反射结构23的设置而直接投射至文件S*,而其余部分光束(未显示于图中)投射至第二反射结构24,且被第二反射结构24反射而投射至文件S*。接下来,被文件S*反射的光束B*往下行进而通过开口2021,以进入光反射壳体20内,使通过开口2021的光束B*投射至第一反射铝片2041,且光束B*被反射而依序被第二反射铝片2042、第三反射铝片2043、第四反射铝片2044以及第五反射铝片2045反射。
被第五反射铝片2045反射的光束B*经过聚焦透镜221而被聚焦,使得被聚焦的光束B*投射至光学感测元件222,且被光学感测元件222接收而产生部分文件影像,其中该部分文件影像对应于文件S*中被光束B*照射到的区域。接下来,文件S*被馈送,或者扫描模块结构2相对于文件S*移动,同时,扫描模块结构2进行上述运作而获得多个部分文件影像,而电性连接于光学感测元件222的电路板223输出多个部分文件影像,且借由连接于电路板223的一处理单元(未显示于图中)结合多个部分文件影像而产生对应于该文件S*的文件影像。
需特别说明的有二,第一当扫描模块结构被应用于平台式扫描器中时,其文件S*被放置于扫描平台上不移动,而扫描模块结构连接于一动力机构,用以移动扫描模块机构,而使其进行文件S*的扫描。当扫描模块结构被应用于馈纸式扫描装置中时,其文件S*被馈纸式扫描装置的自动馈纸器馈送,而扫描模块结构则不移动。当然,当扫描模块结构应用于包含有平台式扫描功能的馈纸式扫描装置中时,扫描模块结构则可采用上述二种方式进行扫描。第二,光反射壳体20中的多个固定斜面203用以设置且固定多个反射铝片204于其上,其中多个固定斜面20的形成位置以及角度是经过精密计算以及反复实验而获得,以确保光束B*行进的路径可正确经过多个反射铝片204、聚焦透镜22以及光学感测元件222。
根据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是将固定反射铝片于光反射壳体上的多个固定斜面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光反射壳体上,且于光反射壳体成型之后,分别固定多个反射铝片于相对应的多个固定斜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亦即以现有固定元件固定反射铝片于光反射壳体上,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组装方式简单,亦不需额外使用固定元件,故不但其组装成本较低,亦可节省固定元件的零件成本。亦由于多个固定斜面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光反射壳体上,且多个固定斜面不如现有固定元件般因长时间使用而发生磨耗或变形的问题,故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可确保光束的行进路径正确,而具有稳定的扫描品质。此外,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多个反射铝片以较轻的铝金属材料或铝合金材料所制成,与以银金属材料所制成的现有反射镜相比,本实用新型扫描模块结构的重量较轻,其有利于扫描模块结构的移动,以便于进行平台式扫描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扫描模块结构,适用于用以扫描一文件的一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扫描模块结构包括: 
一发光元件,用以产生一光束,且投射该光束至该文件上; 
一光反射壳体,该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光反射壳体上,该光反射壳体包括: 
多个固定斜面,由该光反射壳体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以及 
多个反射铝片,分别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上,且投射该光束至该文件上;以及 
一光学感应模块,部分设置于该光反射壳体内且位于该光束行进的路径上,用以接收该光束而产生对应于该文件的该文件影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感应模块包括: 
一聚焦透镜,设置于该光反射壳体内且位于该光束行进的路径上,用以聚焦被该多个反射铝片反射的该光束; 
一光学感测元件,接近于该聚焦透镜且位于该光束行进的终点,用以接收被聚焦的该光束而产生该文件影像;以及 
一电路板,连接于该光反射壳体且该光学感测元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用以输出该文件影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感测元件为一电荷耦合元件或一接触影像感测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反射壳体还包括: 
一本体,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一固定斜面、一第四固定斜面以及一第五固定斜面由该本体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该电路板连接于该本体上且该光学感测元件伸入于该本体内;以及 
一上盖,覆盖于该本体,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二固定斜面以及一第三固定斜面由该上盖的一内表面延伸而形成;其中该第一固定斜面、该第四固定斜面以及该第五固定斜面与该本体一体成型,而该第二固定斜面以及该第三固定斜面与该上盖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包括一开口,位于该上盖的一第一侧且接近于该发光元件;其中当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该光束投射至该文件,且该光束被该文件反射而通过该开口,使通过该开口的该光束投射至该多个反射铝片,且该光束依序经过该多个反射铝片以及该聚焦透镜而投射至该光学感测元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反射铝片包括: 
一第一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一固定斜面上,且位于该开口的下方,用以反射通过该开口的该光束; 
一第二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二固定斜面上,且位于该光反射壳体的一第二侧,用以反射经过该第一反射铝片的该光束; 
一第三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三固定斜面上,且接近于该开口,用以反射经过该第二反射铝片的该光束; 
一第四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四固定斜面上,且接近于该第二反射铝片,用以反射经过该第三反射铝片的该光束;以及 
一第五反射铝片,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中的一第五固定斜面上,且位近于该第一反射铝片的下方,用以反射经过该第四反射铝片的该光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反射铝片分别以黏贴方式设置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上,且该多个反射铝片为铝金属材料或铝合金材料所制成的反射铝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反射结构,位于该开口的第一侧,且部分包覆于该发光元件,用以限制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该光束,使该光束投射至该文件;以及 
一第二反射结构,位于该开口的第二侧,用以反射部分该光束,使部分该光束投射至该文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结构为铝金属材料或铝合金材料所制成的第一反射结构,而该第二反射结构为一长条片状,且是以铝箔贴合PET材料所制成的第二反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固定斜面以及该光反射壳体为以塑胶材料所制成的固定斜面以及光反射壳体,该发光 元件为一发光灯管。 
CN2013201656678U 2013-04-03 2013-04-03 扫描模块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8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656678U CN203368581U (zh) 2013-04-03 2013-04-03 扫描模块结构
US13/958,790 US20140300936A1 (en) 2013-04-03 2013-08-05 Scanning module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656678U CN203368581U (zh) 2013-04-03 2013-04-03 扫描模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8581U true CN203368581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16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6566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8581U (zh) 2013-04-03 2013-04-03 扫描模块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00936A1 (zh)
CN (1) CN20336858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30151B (zh) * 2014-07-21 2016-04-11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掃描裝置
US11108930B2 (en) * 2019-03-13 2021-08-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unit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3092B2 (en) * 2003-11-26 2008-10-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nsparency media adapter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KR100677627B1 (ko) * 2006-01-06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캐닝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독취장치
TWI384860B (zh) * 2008-08-22 2013-02-0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可防止失焦現象之掃描裝置
TW201039614A (en) * 2009-04-30 2010-11-01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Penta-mirror multi-reflection scanning module
TWI387310B (zh) * 2010-01-22 2013-02-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掃描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00936A1 (en) 2014-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9193B2 (en) Image input-and-output apparatus
TW412710B (en) Compact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image scanner
US7535602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205003694U (zh) 一种扫描笔
US20120062517A1 (en) Optical touch control apparatus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thereof
US739154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579816B2 (ja) 照明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42322A (ja) 導光体およびライン照明装置
WO2015186312A1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203368581U (zh) 扫描模块结构
CN103491273A (zh) 具有校正功能的馈纸式扫描装置
CN107317950B (zh) 具有倾斜背景片的感光设备及其感光方法
US9185262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114990B (zh) 自动馈纸装置
US20100245940A1 (en) U-shape optical path image scanning method and scanning module thereof
CN2690981Y (zh) 非接触条码识读设备
CN101097463A (zh) 具有扫描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070013971A1 (en) Imaging System Utilizing Illumination and Optical Modules Contained within Rotating Optical Platens
CN201286134Y (zh) 图文数字化仪输纸机构
EP3043288A1 (en) Wireless scanner
US9749493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that illuminates an original and reads an image of the original
CN2921872Y (zh) 结构改良的扫描装置
CN220586332U (zh) 红外线裁切光学模块及使用其的扫描仪
CN204244333U (zh) 便携式扫描仪
CN107370904A (zh) 取像装置及电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