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8304U - 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8304U
CN203368304U CN201220491121.7U CN201220491121U CN203368304U CN 203368304 U CN203368304 U CN 203368304U CN 201220491121 U CN201220491121 U CN 201220491121U CN 203368304 U CN203368304 U CN 203368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onnects
voltage
capacitor
connecting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911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海龙
郭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4911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68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8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83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包括:用于将输入电压的振幅转换成宽度一定的脉冲,同时输出驱动功率MOSFET的控制信号,透过该控制信号控制功率电路的输出电压的PWM控制单元;用于将电压反馈,同时作为耦合器件,具有上下级电路完全隔离的作用,相互不产生影响的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用于将电压反馈,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结合使用,接成比较放大使用,工作在线性状态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配合PWM控制单元,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也就起到了稳压的作用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电流型PWM芯片为驱动高端MOS采用了变压器驱动电路,并采用电流互感器采集MOS开通电流。因受制于变压器的恢复时间,PWM的占空比小于0.5,并且随着占空比的增加正脉冲的幅值会逐渐降低。同时变压器制作的离散型比较大,所以在大批量生产中电路的可靠性常常难以掌控。产品的性能常因生产用的变压器的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的目的本电路采用了一种新型的驱动电路,电路中使用成熟稳定的标准器件,驱动波形稳定、占空比可用范围大(0-0.97)、电流控制准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所述buck驱动电路包括: 
用于将输入电压的振幅转换成宽度一定的脉冲,同时输出驱动功率MOSFET的控制信号,透过该控制信号控制功率电路的的输出电压的PWM控制单元; 
用于将电压反馈,同时作为耦合器件,具有上下级电路完全隔离的作用,相互不产生影响的电压反馈耦合单元; 
用于将电压反馈,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结合使用,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 元不再接成稳压管形式,而是接成比较放大使用,工作在线性状态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配合PWM控制单元,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也就起到了稳压的作用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 
PWM控制单元分别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连接,电压反馈耦合单元与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连接。 
进一步,所述PWM控制单元的具体连接是: 
PWM控制芯片U1的1脚接电容C8,PWM控制芯片U1的2脚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3脚一部分经电容C7后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4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7的一端,PWM控制芯片U1的4脚一部分经电容C4后接HGND端,一部分经电阻R3后接PWM控制芯片U1的8脚,PWM控制芯片U1的5脚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6脚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一部分接MOS管Q1的栅极,一部分经电阻R5后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7脚一部分接电阻R1,一部分接反向二极管D1,一部分经电容C3后接HGND端,一部分经电容C2后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8脚一部分接电阻R3的一端,一部分经电容C5后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1一端接PWM控制芯片U1的7脚,电阻R1的另一端一部分经电容C1接GND端,一部分接保险丝F1,一部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漏极接电阻R1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一部分接电阻R7的一端,一部分电阻R6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接MOS管Q1的源极,电阻R6的另一端一部分接反向二极管组D2后接GND端,一部分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一部分接二极管D1,一部分经电容C6后接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8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9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10的一端,一部分经电阻R11后接GND端;电阻R8一端接电感L1,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电阻R9的一端接电感L1,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电阻R10的一端接电感L1,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 
进一步,所述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的具体连接是: 
光电耦合器PC817的阳极接电阻R8的一端,光电耦合器PC817的阴极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光电耦合器PC817的发射极接GND端,光电耦合器PC817的集电极接电容C8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的具体连接是: 
三端稳压器TL431的阳极接GND端,三端稳压器TL431的阴极一部分接电容C9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9的一端,三端稳压器TL431的输出电压的设定端一部分经电阻R12后接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10的一端,一部分接电容C9。 
本电路通过巧妙设计既有效利用了U1的驱动能力又结合了传统的自举电路,巧妙的融合了PWM芯片和自举驱动电路创作出一种新型的整体自举结构。在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同时又有效的降低了电路成本,使产品取得的极高的性价比。该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产品的返修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PWM控制单元,用于将输入电压的振幅转换成宽度一定的脉冲,同时输出驱动功率MOSFET的控制信号,透过该控制信号控制功率电路的的输出电压。 
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用于将电压反馈,同时作为耦合器件,具有上下级电路完全隔离的作用,相互不产生影响。 
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用于将电压反馈,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结合使用,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不再接成稳压管形式,而是接成比较放大使用,工作在线性状态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配合PWM控制单元,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也就起到了稳压的作用。 
PWM控制单元分别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连接,电压反馈耦合单元与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连接。 
PWM控制单元的具体连接是:PWM控制芯片U1的1脚接电容C8,PWM控制芯片U1的2脚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3脚一部分经电容C7后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4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7的一端,PWM控制芯片U1的4脚一部分经电容C4后接HGND端,一部分经电阻R3后接PWM控制芯片U1的8脚,PWM控制芯片U1的5脚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6脚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一部分接MOS管Q1的栅极,一部分经电阻R5后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7脚一部分接电阻R1,一部分接反向二极管D1,一部分经电容C3后接HGND端,一部分经电容C2后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8脚一部分接电阻R3的一端,一部分经电容C5后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1一端接PWM控制芯片U1的7脚,电阻R1的另一端一部分经电容C1接GND端,一部分接保险丝F1,一部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漏极接电阻R1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一部分接电阻R7的一端,一部分电阻R6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接MOS管Q1的源极,电阻R6的另一端一部分接反向二极管组D2后接GND端,一部分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一部分接二极管D1,一部分经电容C6后接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8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9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10的一端,一部分经电阻R11后接GND端;电阻R8一端接电感L1,电 阻R8的另一端接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电阻R9的一端接电感L1,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电阻R10的一端接电感L1,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 
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的具体连接是:光电耦合器PC817的阳极接电阻R8的一端,光电耦合器PC817的阴极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光电耦合器PC817的发射极接GND端,光电耦合器PC817的集电极接电容C8的一端。 
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的具体连接是:三端稳压器TL431的阳极接GND端,三端稳压器TL431的阴极一部分接电容C9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9的一端,三端稳压器TL431的输出电压的设定端一部分经电阻R12后接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10的一端,一部分接电容C9。 
上电后C2通过R1、R11和负载充电。当C2两端电压达到U1启动电压后,U1开始工作MOS导通C2自举MOS维持导通,通过电感L1对电容C6充电,一个开通周期结束,MOS关闭电感L1通过D2续流。电容C2通过D1快速充电,第二开通周期MOS再次开启,如此循环下去。电流通过电阻R6采集,电压反馈采用经典的TL431和PC817组合成熟稳定成本相对较低。 
本电路通过巧妙设计既有效利用了U1的驱动能力又结合了传统的自举电路,巧妙的融合了PWM芯片和自举驱动电路创作出一种新型的整体自举结构。在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同时又有效的降低了电路成本,使产品取得的极高的性价比。 
实践说明该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产品成品率,降低产品的返修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该电路在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比如说采样电阻R6在大电流电路中可以使用功率电阻,而在中小功率电路中可以通过合理计算使用PCB铜箔构成采样电阻。本电路多采用成熟稳定的器件无需特殊定制,可以直接采购市面成品,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采购渠道多样可以有效缩短产品采购生产周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驱动电路包括: 
用于将输入电压的振幅转换成宽度一定的脉冲,同时输出驱动功率MOSFET的控制信号,透过该控制信号控制功率电路的的输出电压的PWM控制单元; 
用于将电压反馈,同时作为耦合器件,具有上下级电路完全隔离的作用,相互不产生影响的电压反馈耦合单元; 
用于将电压反馈,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结合使用,接成比较放大使用,工作在线性状态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配合PWM控制单元,从而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的目的,也就起到了稳压的作用的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 
PWM控制单元分别与电压反馈耦合单元、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连接,电压反馈耦合单元与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uck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控制单元的具体连接是: 
PWM控制芯片U1的1脚接电容C8,PWM控制芯片U1的2脚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3脚一部分经电容C7后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4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7的一端,PWM控制芯片U1的4脚一部分经电容C4后接HGND端,一部分经电阻R3后接PWM控制芯片U1的8脚,PWM控制芯片U1的5脚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6脚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一部分接MOS管Q1的栅极,一部分经电阻R5后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7脚一部分接电阻R1,一部分接反向二极管D1,一部分经电容C3后接HGND端,一部分经电容C2后接HGND端,PWM控制芯片U1的8脚一部分接电阻R3的一端,一部分经电容C5后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1一端接PWM控制芯片U1的7脚,电阻R1的另一端一部分经电容C1接GND端,一部分接保险丝F1,一部接MOS管Q1的漏极;MOS管Q1的漏极接电阻R1的一端,MOS管Q1的源极一部分接电阻R7的一端,一部分电阻R6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接电阻R2的一 端;电阻R6的一端接MOS管Q1的源极,电阻R6的另一端一部分接反向二极管组D2后接GND端,一部分接HGND端,一部分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一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一部分接二极管D1,一部分经电容C6后接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8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9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10的一端,一部分经电阻R11后接GND端;电阻R8一端接电感L1,电阻R8的另一端接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电阻R9的一端接电感L1,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电阻R10的一端接电感L1,电阻R10的另一端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uck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反馈耦合单元的具体连接是: 
光电耦合器PC817的阳极接电阻R8的一端,光电耦合器PC817的阴极接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光电耦合器PC817的发射极接GND端,光电耦合器PC817的集电极接电容C8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uck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端可调分流基准源单元的具体连接是: 
三端稳压器TL431的阳极接GND端,三端稳压器IL431的阴极一部分接电容C9的一端,一部分接电阻R9的一端,三端稳压器TL431的输出电压的设定端一部分经电阻R12后接GND端,一部分接电阻R10的一端,一部分接电容C9。 
CN201220491121.7U 2012-09-25 2012-09-25 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68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91121.7U CN203368304U (zh) 2012-09-25 2012-09-25 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91121.7U CN203368304U (zh) 2012-09-25 2012-09-25 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8304U true CN203368304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16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91121.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68304U (zh) 2012-09-25 2012-09-25 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68304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8314A (zh) * 2015-06-24 2015-10-28 刘崇恺 一种泌尿外科用冲洗系统
CN104997602A (zh) * 2015-08-06 2015-10-28 李秋华 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用输液护理装置
CN105565091A (zh) * 2016-01-26 2016-05-11 刘圣银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技术的电梯控制系统
CN105904359A (zh) * 2016-03-18 2016-08-3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多功能夹具
CN106300275A (zh) * 2016-09-26 2017-01-04 辉芒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buck驱动电路、电源芯片及其应用
CN107736891A (zh) * 2017-11-09 2018-02-27 吉林大学 一种吞咽障碍筛查系统
CN111865149A (zh) * 2020-09-07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电路及无刷直流电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8314A (zh) * 2015-06-24 2015-10-28 刘崇恺 一种泌尿外科用冲洗系统
CN104997602A (zh) * 2015-08-06 2015-10-28 李秋华 一种多功能神经内科用输液护理装置
CN105565091A (zh) * 2016-01-26 2016-05-11 刘圣银 一种基于蓝牙通信技术的电梯控制系统
CN105904359A (zh) * 2016-03-18 2016-08-31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多功能夹具
CN106300275A (zh) * 2016-09-26 2017-01-04 辉芒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buck驱动电路、电源芯片及其应用
CN107736891A (zh) * 2017-11-09 2018-02-27 吉林大学 一种吞咽障碍筛查系统
CN111865149A (zh) * 2020-09-07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电路及无刷直流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8304U (zh) 一种新型的buck驱动电路
CN104935199B (zh) 逆变装置
CN101552560B (zh) 一种开关稳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3368326U (zh) 升压电路和led驱动电源
CN203104280U (zh) 交错式pfc电路及空调器
CN107659160A (zh) 一种dc‑dc恒流电路
CN104767379A (zh) 降压型直流转换器
CN205051676U (zh) 半桥驱动电路
CN104426372A (zh) 切换式电源转换装置及提高其转换效率的方法
CN101783582A (zh) 一种死区时间可调的单输入双输出脉宽调制信号产生电路
CN116155114B (zh) 一种基于igbt隔离dc-dc调节电源控制装置
CN201928486U (zh) 一种pwm调光led驱动电路
CN204406258U (zh) 一种基于开关电源的电流源电路
CN105373157A (zh) 一种基于pwm的tec驱动电路及提高其驱动能力的方法
CN208589918U (zh) 一种直流升降压电路
CN208707612U (zh) 一种负载开关控制电路
CN102969892B (zh) 宽输入范围dc-dc放电电路
CN106329925A (zh) 一种双向直流功率变换器
CN206775387U (zh) 一种降压电路
CN101944842B (zh) 开关电源输出直流电压滤波方法及滤波装置
CN205142007U (zh) 一种脉冲宽度调制及脉冲跨周期调制的双模式转换电路
CN204425197U (zh) 用于原边采样led控制系统的电磁干扰降噪装置
CN203104288U (zh) 宽输入范围直流放电装置
CN102858065B (zh) 一种通用直流led驱动电源
CN202873131U (zh) 一种通用直流led驱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