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8589U - 一种快开阀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开阀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8589U
CN203348589U CN 201320328226 CN201320328226U CN203348589U CN 203348589 U CN203348589 U CN 203348589U CN 201320328226 CN201320328226 CN 201320328226 CN 201320328226 U CN201320328226 U CN 201320328226U CN 203348589 U CN203348589 U CN 203348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body
valve rod
quick
valve
valv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282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3282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8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8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858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开阀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快开阀芯加工要求高、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快开阀芯包括阀芯套筒,阀芯套筒内设有阀杆以及快开芯片,阀杆的内端与快开芯片相联,阀杆的外端伸出阀芯套筒并与手轮相联,阀芯套筒包括套筒体以及连接于套筒体顶部的阀杆座,快开芯片设置于套筒体内,阀杆固定在阀杆座上且阀杆的内端伸入套筒体内。本快开阀芯具有加工方便、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快开阀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快开阀芯。
背景技术
快开阀芯是三角阀中最常见的一种阀芯,它一般由阀芯套、阀杆以及陶瓷阀片组成,阀杆置于阀芯套内,陶瓷阀片包括陶瓷动片和陶瓷静片,阀杆一端伸出阀芯套与手柄相联,阀杆的另一端与动陶瓷片相联,静陶瓷片上设有与阀体出水端及进水端相通的通孔,通过转动手柄来带动阀杆及与阀杆相联的动陶瓷片转动,控制静陶瓷片上的通孔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阀的开启或关闭。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快开阀芯[申请号:201020143198.6;公告号:CN201666383U],它包括阀芯、阀杆、陶瓷动片、陶瓷静片、塑料垫片、密封垫片,阀芯套在阀杆外面,阀芯外周面设有O形圈,阀杆通过卡簧与阀芯定位,阀芯下端面与陶瓷动片上端面嵌合,阀杆的轴肩通过塑料垫片与阀芯贴合,陶瓷动片下端面贴合于陶瓷静片上端面,陶瓷静片下端面通过卡圈和密封垫片固定在阀芯上。它利用陶瓷动片与陶瓷静片作为阀门启闭的开关部件,并通过阀芯下端的密封垫片来对阀芯与阀体之间进行密封。
但是,上述的快开阀芯却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阀芯需要对阀杆、陶瓷动片、陶瓷静片等进行定位,那么对阀芯的加工要求就比较高,加工起来比较麻烦,成本也比较高;密封垫片一般都是采用脚软的材料制成,如橡胶等,而且是嵌设于阀芯下端的,在拆装和周转过程中都容易使得密封垫片变得松动,从而导致陶瓷静片与陶瓷动片之间产生间隙而影响正常使用,并且也容易对密封效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快开阀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开阀芯,包括阀芯套筒,所述的阀芯套筒内设有阀杆以及快开芯片,所述的阀杆的内端与快开芯片相联,所述的阀杆的外端伸出阀芯套筒并与手轮相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套筒包括套筒体以及连接于套筒体顶部的阀杆座,所述的快开芯片设置于套筒体内,所述的阀杆固定在阀杆座上且阀杆的内端伸入套筒体内。
阀芯套筒被分解设置成套筒体以及阀杆座,相对于成一体进行加工而言,分成套筒体与阀杆座来分别加工时对加工的要求比较低,且加工起来比较方便,制造成本更低。
在上述的快开阀芯中,所述的套筒体底部连接有与阀体内腔相通的压盖,所述的压盖内端位于套筒体内,所述的快开芯片抵靠在压盖的内端面上,所述的压盖的内外两端表面均开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槽,所述的密封圈槽内嵌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的环形密封圈的厚度大于密封圈槽的深度。
将环形密封圈设置于压盖内外两端面的密封圈槽内,由于环形密封圈的厚度大于密封圈槽的深度,这样环形密封圈就会部分伸出压盖的内外端面,这样压盖内端的环形密封圈就能对快开芯片与压盖之间进行密封,而当本快开阀芯装配到阀体上时,压盖外端的环形密封圈就能够对压盖与阀体之间进行密封。
在上述的快开阀芯中,所述的压盖位于套筒体内的侧部具有环形的凹槽,套筒体底部的内侧壁与凹槽之间设有卡簧。在套筒体与压盖之间设置卡簧能够保证压盖比较牢固地连接在套筒体的底部。
在上述的快开阀芯中,所述的套筒体以及阀杆座通过点焊方式相固连。套筒体与阀杆分别加工成型后可以根据需要利用点焊将两者相固连。
在上述的快开阀芯中,所述的快开芯片包括轴向固定在套筒体内的陶瓷动片以及陶瓷定片,所述的陶瓷定片的下端面贴靠在压盖的内端面上,所述的陶瓷动片的下端面贴靠在陶瓷定片的上端面上且阀杆的内端与陶瓷动片的上端面相联。
与普通的陶瓷动片及陶瓷定片相同,陶瓷定片上具有两个扇形的出水孔,阀杆与陶瓷动片的上端面相联,这样当阀杆带动陶瓷动片转动时,陶瓷动片的下端面能够将陶瓷定片上的出水孔打开或关闭。
在上述的快开阀芯中,所述的陶瓷动片的上端面设有卡槽,所述的阀杆内端部具有能够卡入卡槽内的凸条。阀杆内端的凸条插入陶瓷动片上端面的卡槽内,这样阀杆就能与陶瓷动片形成联动。
在上述的快开阀芯中,所述的套筒体的内侧壁上具有凸出的限位部,所述的阀杆的侧部在转动过程中会抵靠在限位部上。当阀杆的侧部在转动过程中与限位部相抵靠时,阀杆就无法再沿原方向转动,这样就形成了对阀杆的转动角度限位的作用。
在上述的快开阀芯中,所述的套筒体采用冲压成型。在制造时,利用冲床将管件冲压成套筒体的形状,操作简单且成型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快开阀芯将阀芯套筒分解成套筒体与阀杆座,两者分开进行加工,这样降低了加工要求和生产成本,且套筒体采用冲压方式成型,加工更加方便、效率更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性;在压盖的内外两端面设置环形密封圈来形成密封,不仅密封效果好,且在阀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而产生磨损等,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快开阀芯的剖视图。
图2是本快开阀芯的套筒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快开阀芯的套筒体的剖视图。
图4是本快开阀芯中阀杆与快开芯片的示意图。
图中,1、阀芯套筒;2、阀杆;3、快开芯片;4、套筒体;5、阀杆座;6、压盖;7、密封圈槽;8、环形密封圈;9、凹槽;10、卡簧;11、陶瓷动片;12、陶瓷定片;13、卡槽;14、凸条;15、限位部;16、连接部;17、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快开阀芯,包括阀芯套筒1,阀芯套筒1内设有阀杆2以及快开芯片3,快开芯片3包括轴向固定在阀芯套筒1内的陶瓷动片11以及陶瓷定片12,陶瓷动片11的下端面贴靠在陶瓷定片12的上端面上,陶瓷动片11的上端面设有卡槽13,阀杆2内端部具有能够卡入卡槽13内的凸条14,阀杆2的外端伸出阀芯套筒1并与手轮相联。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阀芯套筒1包括套筒体4以及连接于套筒体4顶部的阀杆座5,套筒体4的顶部顶靠在阀杆座5底部的内侧,陶瓷动片11及陶瓷定片12均设置于套筒体4内,阀杆2固定在阀杆座5上且阀杆2的内端伸入套筒体4内,阀杆座5的下端具有能够使阀杆座5连接在阀体上的连接部16。
套筒体4的外侧部开设有进水孔17,套筒体4的内侧壁上具有限位部15,阀杆2的侧部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抵靠在限位部15上。在本实施例中,套筒体4外侧部还具有进水孔17,套筒体4采用冲压成型,阀杆座5底部具有凹腔,当套筒体4与阀杆座5分别加工完成后,阀杆座5套接在套筒体4上,套筒体4的顶部抵靠在阀杆座5底部凹腔的内侧,然后可以选择再通过点焊的方式将两者固连起来。
如图1所示,套筒体4底部连接有压盖6,压盖6与阀体的内腔相通,压盖6内端位于套筒体4内,陶瓷定片12的下端面贴靠在压盖6的内端面上。压盖6的内外两端表面均开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槽7,密封圈槽7内嵌设有环形密封圈8,环形密封圈8的厚度大于密封圈槽7的深度。在本实施例中,压盖6位于套筒体4内的侧部具有环形的凹槽9,套筒体4底部的内侧壁与凹槽9之间设有卡簧10。
本快开阀芯将阀芯套筒1分为套筒体4及阀杆座5,两者分别单独进行加工,加工结束后再将两者连接在一起,这就降低了加工要求,尤其是套筒体4是采用冲床对管制件进行冲压的方式成型的,加工起来就更加方便、效率更高,这样也就降低了制造成本,更经济、实用。
本快开阀芯在装配好后安装于阀体上,由于压盖6内外端面上的环形密封圈8的厚度大于密封圈槽7的深度,这样环形密封圈8就会部分伸出密封圈槽7,位于压盖6内端面上的环形密封圈8伸出密封圈槽7的部分会与陶瓷定片12的下端面相抵靠,这样陶瓷定片12与压盖6之间就形成密封,而压盖6外端面上的环形密封圈8伸出密封圈槽7的部分在阀芯装配到阀体上时会与阀体的内侧壁相抵靠,从而使得压盖6与阀体之间形成密封。采用此种密封方式进行密封不仅结构简单,同时还能保证密封效果,环形密封圈8又不会磨损,使用寿命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快开阀芯,包括阀芯套筒(1),所述的阀芯套筒(1)内设有阀杆(2)以及快开芯片(3),所述的阀杆(2)的内端与快开芯片(3)相联,所述的阀杆(2)的外端伸出阀芯套筒(1)并与手轮相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套筒(1)包括套筒体(4)以及连接于套筒体(4)顶部的阀杆座(5),所述的快开芯片(3)设置于套筒体(4)内,所述的阀杆(2)固定在阀杆座(5)上且阀杆(2)的内端伸入套筒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体(4)底部连接有与阀体内腔相通的压盖(6),所述的压盖(6)内端位于套筒体(4)内,所述的快开芯片(3)抵靠在压盖(6)的内端面上,所述的压盖(6)的内外两端表面均开设有环形的密封圈槽(7),所述的密封圈槽(7)内嵌设有环形密封圈(8),所述的环形密封圈(8)的厚度大于密封圈槽(7)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盖(6)位于套筒体(4)内的侧部具有环形的凹槽(9),套筒体(4)底部的内侧壁与凹槽(9)之间设有卡簧(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快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体(4)以及阀杆座(5)通过点焊方式相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快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开芯片(3)包括轴向固定在套筒体(4)内的陶瓷动片(11)以及陶瓷定片(12),所述的陶瓷定片(12)的下端面贴靠在压盖(6)的内端面上,所述的陶瓷动片(11)的下端面贴靠在陶瓷定片(12)的上端面上且阀杆(2)的内端与陶瓷动片(11)的上端面相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动片(11)的上端面设有卡槽(13),所述的阀杆(2)内端部具有能够卡入卡槽(13)内的凸条(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体(4)的内侧壁上具有凸出的限位部(15),所述的阀杆(2)的侧部在转动过程中会抵靠在限位部(1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快开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体(4)采用冲压成型。
CN 201320328226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快开阀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8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28226 CN203348589U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快开阀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28226 CN203348589U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快开阀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8589U true CN203348589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2822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8589U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快开阀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858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138A (zh) * 2013-06-07 2013-08-28 吴文龙 一种快开阀芯
CN108708983A (zh) * 2018-07-18 2018-10-26 台州梦科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快开阀芯
CN110410517A (zh) * 2019-07-08 2019-11-05 刘泽宇 一种防冻防爆耐高温的快开龙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138A (zh) * 2013-06-07 2013-08-28 吴文龙 一种快开阀芯
CN103267138B (zh) * 2013-06-07 2016-09-07 吴文龙 一种快开阀芯
CN108708983A (zh) * 2018-07-18 2018-10-26 台州梦科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快开阀芯
CN110410517A (zh) * 2019-07-08 2019-11-05 刘泽宇 一种防冻防爆耐高温的快开龙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7138A (zh) 一种快开阀芯
CN203348589U (zh) 一种快开阀芯
CN102599822B (zh) 一种咖啡机安全阀
CN104344010A (zh) 一种电磁流量换向阀
CN204004448U (zh) 法兰连接可调柱塞截止阀
CN201180845Y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塑料截止阀
CN201190801Y (zh) 一种闸式水阀
CN203442207U (zh) 一种电磁流量换向阀
CN201462014U (zh) 一种陶瓷阀芯
CN201925496U (zh) 一种截止阀
CN202834189U (zh) 二位五通电磁阀
CN202252058U (zh) 套筒调节阀的套筒用双向密封结构
CN203614881U (zh) 一种气动阀门执行器
CN201747940U (zh) 一种柱塞阀
CN102042427A (zh) 反冲洗阀门
CN201651403U (zh) 一种可拆卸球阀
CN211525579U (zh) 净水龙头及净水器
CN204312754U (zh) 一种带有弹性密封结构的硬密封球阀
CN204201105U (zh) 一种多重密封截止阀
CN203463685U (zh) 进出口双联动切换阀
CN208474589U (zh) 一种截止阀
CN201599412U (zh) 注水阀
CN201739545U (zh) 一种简易阀
CN219655313U (zh) 上装式球阀
CN202100739U (zh) 节能型三偏心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07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