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5276U - 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 Google Patents

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5276U
CN203335276U CN2013203041682U CN201320304168U CN203335276U CN 203335276 U CN203335276 U CN 203335276U CN 2013203041682 U CN2013203041682 U CN 2013203041682U CN 201320304168 U CN201320304168 U CN 201320304168U CN 203335276 U CN203335276 U CN 203335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pray pipe
power system
bend pipe
contro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041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玉荣
方锡惠
钟志文
徐节荣
李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filed Critical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13203041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35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5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52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由旋转接头和喷管本体组成,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弯管和轴承,弯管的角度为90°-120°,弯管通过轴承与壳体配合布置在壳体的内腔,壳体的内壁前段设置有隔热环,弹簧、垫圈和补偿环依次套在隔热环外壁上,补偿环的前端面通过第一密封圈与垫圈贴合,补偿环的后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与弯管的前端面贴合,补偿环上设置有止转销,壳体的前端设置有与发动机壳体连接的接头,弯管的末端与喷管本体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喷管本体可以随弯管一起绕发动机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推力方向全方位实时连续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Description

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系统的喷管,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一种为固体脉冲式微型动力系统,另一种为固体燃气发生器—阀门组件系统。固体脉冲式微型动力系统包括多个微小固体发动机,每个发动机由独立的点火器、装药燃烧室、喷管等部件组成,根据控制系统指令点火工作,提供控制力。该系统的特点是工作时间短、推力较大、可靠性高。固体燃气发生器—阀门组件系统由燃气发生器、阀门组件和喷管等组成,燃气发生器点火后,通过电磁阀控制喷管通道的开闭,从而控制喷管产生推力。该系统需要无污染燃气来保证阀门—管路系统工作正常,持续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可靠性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由于上述两种系统中的喷管都是采用常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固定喷管,所以只能提供与喷管轴线方向平行的正推力,无法调节推力的方向。为了达到控制推力矢量的目的,均采用了多个喷管来进行组合调节,于是,喷管个数增多,系统结构较为庞杂,引起的结构消极质量也较大,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执行效率;同时,系统所能容纳的喷管个数有限,故调节能力有限—只能实现几个预定方向的调节,而不能实现推力方向的连续调节。因此,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并且能实现推力方向全方位实时连续调节的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并且能实现推力方向全方位实时连续调节的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由旋转接头和喷管本体组成,其特征是旋转接头包括壳体、弯管和轴承,弯管的角度为90°-120°,弯管通过轴承与壳体配合布置在壳体的内腔,壳体的内壁前段设置有隔热环,隔热环的前端与壳体的前端平齐,隔热环的末端与弯管的前端相连,弹簧、垫圈和补偿环位于隔热环外壁与壳体内壁所形成的空腔内并依次套在隔热环外壁上,补偿环的前端面通过第一密封圈与垫圈贴合,补偿环的后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与弯管的前端面贴合,补偿环上设置有止转销,止转销的头部位于壳体内壁上的轴向槽内,壳体的前端设置有与发动机壳体连接的接头,弯管的末端与喷管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的角度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圈为高温动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滚珠轴承。
采用本实用新型,喷管本体可以随弯管一起绕发动机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推力方向全方位实时连续调节。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隔热环和三重密封结构,防热及密封效果好,因此有效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接头;1.1-壳体;1.1.1-接头;1.2-弯管;1.3-轴承;1.4-隔热环;1.5-弹簧;1.6-垫圈;1.7-补偿环;1.8-第一密封圈;1.9-第二密封圈;1.10-止转销;2-喷管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中所示的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由旋转接头1和喷管本体2组成,旋转接头1包括壳体1.1、弯管1.2和轴承1.3,弯管1.2的角度为90°-120°,弯管1.2通过轴承1.3与壳体1.1配合布置在壳体1.1的内腔,壳体1.1的内壁前段设置有隔热环1.4,隔热环1.4的前端与壳体1.1的前端平齐,隔热环1.4的末端与弯管1.2的前端相连,弹簧1.5、垫圈1.6和补偿环1.7位于隔热环1.4外壁与壳体1.1内壁所形成的空腔内并依次套在隔热环1.4外壁上,补偿环1.7的前端面通过第一密封圈1.8与垫圈1.6贴合,补偿环1.7的后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1.9与弯管1.2的前端面贴合,补偿环1.7上设置有止转销1.10,止转销1.10的头部位于壳体1.1内壁上的轴向槽内,壳体(1.1)的前端设置有与发动机壳体连接的接头1.1.1,弯管1.2的末端与喷管本体2连接。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弯管1.2的角度为90°。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密封圈1.9为高温动密封圈。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轴承1.3为滚珠轴承。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5)

1.一种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由旋转接头(1)和喷管本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旋转接头(1)包括壳体(1.1)、弯管(1.2)和轴承(1.3),弯管(1.2)的角度为90°-120°,弯管(1.2)通过轴承(1.3)与壳体(1.1)配合布置在壳体(1.1)的内腔,壳体(1.1)的内壁前段设置有隔热环(1.4),隔热环(1.4)的前端与壳体(1.1)的前端平齐,隔热环(1.4)的末端与弯管(1.2)的前端相连,弹簧(1.5)、垫圈(1.6)和补偿环(1.7)位于隔热环(1.4)外壁与壳体(1.1)内壁所形成的空腔内并依次套在隔热环(1.4)外壁上,补偿环(1.7)的前端面通过第一密封圈(1.8)与垫圈(1.6)贴合,补偿环(1.7)的后端面通过第二密封圈(1.9)与弯管(1.2)的前端面贴合,补偿环(1.7)上设置有止转销(1.10),止转销(1.10)的头部位于壳体(1.1)内壁上的轴向槽内,壳体(1.1)的前端设置有与发动机壳体连接的接头(1.1.1),弯管(1.2)的末端与喷管本体(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1.2)的角度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9)为高温动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3)为滚珠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3)为滚珠轴承。
CN2013203041682U 2013-05-29 2013-05-29 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5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041682U CN203335276U (zh) 2013-05-29 2013-05-29 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041682U CN203335276U (zh) 2013-05-29 2013-05-29 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5276U true CN203335276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3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0416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5276U (zh) 2013-05-29 2013-05-29 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35276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7320A (zh) * 2015-01-29 2015-07-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转动控制固体姿轨控发动机
CN106121865A (zh) * 2016-03-14 2016-11-1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CN107870105A (zh) * 2017-05-04 2018-04-03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产物收集装置
CN110761915A (zh) * 2019-10-31 2020-02-07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固体姿控发动机
CN110821713A (zh) * 2019-09-29 2020-02-21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多目标优选的模块化燃气发生装置
CN113790335A (zh) * 2021-09-14 2021-12-14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动机燃气输出的空间复合管路
CN114278462A (zh) * 2021-11-26 2022-04-05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密封发动机装置及飞行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7320A (zh) * 2015-01-29 2015-07-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转动控制固体姿轨控发动机
CN106121865A (zh) * 2016-03-14 2016-11-16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CN107870105A (zh) * 2017-05-04 2018-04-03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产物收集装置
CN110821713A (zh) * 2019-09-29 2020-02-21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多目标优选的模块化燃气发生装置
CN110761915A (zh) * 2019-10-31 2020-02-07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固体姿控发动机
CN113790335A (zh) * 2021-09-14 2021-12-14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动机燃气输出的空间复合管路
CN114278462A (zh) * 2021-11-26 2022-04-05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密封发动机装置及飞行装置
CN114278462B (zh) * 2021-11-26 2023-08-08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一种密封发动机装置及飞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35276U (zh) 用于固体姿轨控动力系统的方向可调喷管
CN110118136B (zh) 推力可调的过氧化氢单组元推力器
CN104747320B (zh) 转动控制固体姿轨控发动机
CN106134417B (zh) 小推力火箭发动机
CN209228488U (zh) 一种微型超高压强固体脉冲姿控发动机
CN108895484B (zh) 一种气氧/煤油涡流冷却燃烧室
CN102519704A (zh) 脉冲风洞热喷流实验气源供气平台
CN104696109B (zh)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尾喷管出口密封结构
CN110043922A (zh) 一种微型燃气涡轮发动机及其回流式燃烧室总成
CN103662095B (zh) 一种用于双组元姿控推力器的喷注器
CN202070436U (zh) 一种超音速火焰喷枪
CN104712459A (zh) 固体火箭动力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594043A (zh) 一种利于全轴摆动喷管摆动的渐变式间隙结构
CN103551078A (zh) 高温可熔粉体材料等离子体球化方法及等离子体球化装置
CN109131943B (zh) 用于激光化学联合推进器的活塞驱动装药结构
CN207018106U (zh) 一种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燃气流量调节装置
CN113882968B (zh) 一种宽速域多工质功效匹配组合动力系统
CN110159456A (zh) 火箭发动机推力室
CN115263608A (zh)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
CN114165356B (zh) 微型冲压发动机
CN212318176U (zh) 一种基于多边膨胀喷管的四通道组合发动机共用尾喷管
CN210738697U (zh) 一种利于全轴摆动喷管摆动的渐变式间隙结构
CN204877716U (zh) 固体火箭发动机组合式喷管
RU141645U1 (ru) Гиперзвуково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12211754A (zh) 一种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矢量控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