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13934U -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13934U
CN203313934U CN2013203211166U CN201320321116U CN203313934U CN 203313934 U CN203313934 U CN 203313934U CN 2013203211166 U CN2013203211166 U CN 2013203211166U CN 201320321116 U CN201320321116 U CN 201320321116U CN 203313934 U CN203313934 U CN 203313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worm
trapper
alternatus h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211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飞萍
王保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Chenkang Agrofore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203211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13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13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139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罩、挡虫板、接虫器和集虫瓶,所述挡虫板的上部与顶罩相连接,所述挡虫板中部设有用于悬挂诱芯的挂钩,所述挡虫板的下部与接虫器相连接,所述接虫器的下部出虫口与集虫瓶的瓶口相连接。该松褐天牛诱捕器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野外携带、组装和拆卸,可有效减少林冠掉落物进入诱捕器,野外使用效果好,适合与固体状或袋装引诱剂配合使用等优点,该松褐天牛诱捕器和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配合使用,能够诱捕到大量的松褐天牛成虫,从而快速、显著地降低天牛虫口密度,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

Description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公认的毁灭性松树病害,它能使受害松树因生理性缺水而迅速枯萎、死亡。我国大陆自1982年以来,累计受松材线虫病为害面积超过133万hm2,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8亿元。近些年来,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对我国松林资源、著名风景名胜区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和国际贸易等均构成巨大威胁。因此,阻止松材线虫病扩散,谋求建立持久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松褐天牛又称松墨天牛,是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控制松褐天牛,是阻断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在松材线虫病发生林分挂设松褐天牛诱捕器,并在诱捕器上安装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引诱作用的诱芯,能快速压制松褐天牛种群,降低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风险,同时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无污染和见效快等优点。目前,已有多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如:“松褐天牛诱捕器”(专利申请号:03228655.4)、“松墨天牛诱捕器”(专利申请号:200920111229.7)和“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专利申请号:201020645815.2)等。现有的这些诱捕器主要存在如下不足:(a)体积较大,不方便野外携带;(b)结构较复杂,组装和拆卸费时;(c)林冠层掉落物容易进入诱捕器,捕获的松褐天牛常借助这些掉落物逃逸,诱捕效果不理想;(d)只适合与液体状引诱剂配合使用,不适合与固体状或袋状引诱剂配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野外携带、组装和拆卸且使用效果好的松褐天牛诱捕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罩、挡虫板、接虫器和集虫瓶,所述挡虫板的上部与顶罩相连接,所述挡虫板中部设有用于悬挂诱芯的挂钩,所述挡虫板的下部与接虫器相连接,所述接虫器的下部出虫口与集虫瓶的瓶口相连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罩呈倒浅碟形,所述顶罩的下侧中部设有短圆柱筒,所述短圆柱筒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呈十字对称的上卡孔,所述挡虫板的上部设有与上卡孔相配合的上卡块。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虫器呈漏斗状,所述接虫器的上部侧壁均匀开设有四个呈十字对称的下卡孔,所述挡虫板的下部设有与上卡孔相配合相配合的下卡块。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卡孔和下卡孔均为纵向开孔,所述上卡块和下卡块均为楔形凸块。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虫板是由两片表面光滑的长方形板组成,所述长方形板的一端沿中心线开设有卡槽,两片长方形板通过卡槽相互交叉卡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片长方形板还通过扎线带沿中心线固定在一起。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两片长方形板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相互交叉的通孔,所述挂钩将诱芯悬挂于通孔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虫器和集虫瓶均内壁光滑。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虫器和集虫瓶通过螺纹连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集虫瓶呈小口瓶形,所述集虫瓶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罩的上侧中心设置有吊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松褐天牛诱捕器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野外携带、组装和拆卸,可有效减少林冠掉落物进入诱捕器,野外使用效果好,适合与固体状或袋装引诱剂配合使用等优点,该松褐天牛诱捕器和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配合使用,能够诱捕到大量的松褐天牛成虫,从而快速、显著地降低天牛虫口密度,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吊圈,2-短圆柱筒,3-上卡孔,4-顶罩,5-挡虫板,6-通孔,7-金属挂钩,8-诱芯,9-扎线带,10-楔形凸块,11-下卡孔,12-接虫器,13-集虫瓶,14-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罩4、挡虫板5、接虫器12和集虫瓶13,所述挡虫板5的上部与顶罩4相连接,所述挡虫板5中部设有用于悬挂诱芯8的金属挂钩7,所述挡虫板5的下部与接虫器12相连接,所述接虫器12的下部出虫口与集虫瓶13的瓶口相连接,所述顶罩4、挡虫板5、接虫器12和集虫瓶13均由原生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罩4呈倒浅碟形,所述顶罩4上部圆形平面区域直径为32cm,所述顶罩4开口处直径比上部圆形平面区域大12cm,所述顶罩4的上侧中心通过螺帽固定有金属吊圈1,所述顶罩4底侧中部设有短圆柱筒2,所述短圆柱筒2可以是由顶罩4上部圆形平面区域的外缘向下垂直延伸4cm而成的,所述短圆柱筒2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呈十字对称的上卡孔3,所述挡虫板5的上部设有与上卡孔3相配合的上卡块;所述接虫器12呈漏斗状,所述接虫器12的上部直径为32cm,明显小于顶罩4开口处直径,所述接虫器12的下部开口处内径为6cm,所述接虫器12的上部侧壁均匀开设有四个呈十字对称的下卡孔11,所述挡虫板5的下部设有与上卡孔3相配合相配合的下卡块;所述上卡孔3和下卡孔11均为纵向开孔,所述上卡块和下卡块均为楔形凸块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虫板5是由两片长60cm、宽32cm且表面光滑的长方形板组成,两片长方形板的宽度均与顶罩4上部圆形平面区域的直径相同,所述长方形板的四角均设有上述的楔形凸块10;所述长方形板的一端沿中心线开设有卡槽,两片长方形板通过卡槽相互交叉卡合,两片长方形板还通过扎线带9沿中心线固定,使得两片长方形板可沿中线折叠;两片长方形板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相互交叉的6cm×12cm通孔6,所述金属挂钩7将诱芯8悬挂于通孔6内,即金属挂钩7固定于其中一片位于通孔6上侧的长方形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虫板5表面、接虫器12和集虫瓶13内表面均光滑,所述集虫瓶13呈小口瓶形,所述集虫瓶13的瓶口内径为5.8cm、瓶身内径为14cm、瓶高为25cm,以防止松褐天牛成虫逃逸;所述接虫器12的上部直径与挡虫板5宽度相同且明显小于顶罩4开口处直径以防止林冠掉落物进入诱捕器中。所述接虫器12和集虫瓶1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接虫器12的下部开口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集虫瓶13的瓶口设有与上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集虫瓶13的瓶壁中部开设有十二个直径小于2 mm的出水孔14。
在本实施例中,该松褐天牛诱捕器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两片折叠在一起的长方形板打开成十字交叉状,装有金属挂钩7的一端朝上,将挡虫板5上部的四个楔形凸块10卡入倒浅碟形顶罩4的四个纵向开孔中;
(2)将十字交叉状的挡虫板5下部四个楔形凸块10卡入接虫器12上部的四个纵向开孔中;
(3)将集虫瓶13通过螺纹与接虫器12底部开口旋紧连接;
(4)将松褐天牛成虫引诱剂的诱芯8挂在挡虫板5中部通孔6处的金属挂钩7上;
(5)用铁线穿过顶罩4中央的金属吊圈1,并悬挂在林中树木的枝条上,诱捕器下端离地面1.5~2 m,每个诱捕器间距100~150 m;
(6)挂在林中的诱捕器通过诱芯8散发出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引诱活性的挥发性物质,林间松褐天牛成虫在感受到这些挥发性物质后,会朝诱捕器作定向飞行,在撞击到诱捕器的十字交叉状挡虫板5后,由于具有假死习性,松褐天牛成虫会掉落到接虫器12中,并沿接虫器12底部开口滑入集虫瓶13中;由于诱捕器顶罩4直径大于挡虫板5宽度和接虫器12上部直径,能够较好地遮挡林冠掉落物进入诱捕器中,同时,挡虫板5表面、接虫器12和集虫瓶13内表面均光滑,集虫瓶13较高、瓶身较宽、瓶口较小,捕获的松褐天牛成虫不能逃逸。
本实用新型的松褐天牛诱捕器适用于林间松褐天牛的控制和监测,实践应用表明:本实用新型的松褐天牛诱捕器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顶罩、挡虫板、接虫器和集虫瓶,所述挡虫板的上部与顶罩相连接,所述挡虫板中部设有用于悬挂诱芯的挂钩,所述挡虫板的下部与接虫器相连接,所述接虫器的下部出虫口与集虫瓶的瓶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呈倒浅碟形,所述顶罩的下侧中部设有短圆柱筒,所述短圆柱筒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呈十字对称的上卡孔,所述挡虫板的上部设有与上卡孔相配合的上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器呈漏斗状,所述接虫器的上部侧壁均匀开设有四个呈十字对称的下卡孔,所述挡虫板的下部设有与上卡孔相配合相配合的下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孔和下卡孔均为纵向开孔,所述上卡块和下卡块均为楔形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虫板是由两片表面光滑的长方形板组成,所述长方形板的一端沿中心线开设有卡槽,两片长方形板通过卡槽相互交叉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两片长方形板还通过扎线带沿中心线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两片长方形板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相互交叉的通孔,所述挂钩将诱芯悬挂于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器和集虫瓶均内壁光滑,所述接虫器和集虫瓶通过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瓶呈小口瓶形,所述集虫瓶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的上侧中心设置有吊圈。
CN2013203211166U 2013-06-05 2013-06-05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13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211166U CN203313934U (zh) 2013-06-05 2013-06-05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211166U CN203313934U (zh) 2013-06-05 2013-06-05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13934U true CN203313934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21116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13934U (zh) 2013-06-05 2013-06-05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13934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867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及一种诱杀白蜡窄吉丁的方法
CN109430195A (zh) * 2018-12-22 2019-03-08 杭州科森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鞘翅目昆虫诱捕器
CN110150247A (zh) * 2019-05-08 2019-08-23 福建英格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松墨天牛的诱捕装置
CN111034693A (zh) * 2019-12-19 2020-04-21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89867A (zh) * 2016-12-09 2017-03-15 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蜡窄吉丁诱捕器及一种诱杀白蜡窄吉丁的方法
CN109430195A (zh) * 2018-12-22 2019-03-08 杭州科森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鞘翅目昆虫诱捕器
CN110150247A (zh) * 2019-05-08 2019-08-23 福建英格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松墨天牛的诱捕装置
CN111034693A (zh) * 2019-12-19 2020-04-21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13934U (zh) 一种松褐天牛诱捕器
CN204837638U (zh) 一种害虫诱捕器
CN203040488U (zh) 一种昆虫诱捕器
CN201905170U (zh) 一种松墨天牛诱捕器
CN205040487U (zh) 一种白蚁诱杀装置
CN209403364U (zh) 一种带有粘虫黄板的橘小实蝇诱捕装置
CN104521920A (zh) 一种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微红梢斑螟的方法
CN210808914U (zh) 一种林业诱虫灯
CN203072706U (zh) 昆虫诱捕器
CN211703369U (zh) 一种蔬菜昆虫诱捕器
CN205337314U (zh) 一种光肩星天牛诱捕器
CN203860300U (zh) 一种实绳诱捕器
CN201107990Y (zh) 桶形诱捕器
CN206978494U (zh) 红棕象甲诱捕器悬挂架
CN203181838U (zh) 一种新型的塔式苍蝇捕抓装置
CN207444076U (zh) 一种杀虫灯
CN205337298U (zh) 一种便携式易于固定的林场杀虫器
CN207100251U (zh) 一种特定波长的杀虫装置
CN205161648U (zh) 蚊蝇两用捕捉器
CN109349250A (zh) 一种杀虫灯
CN212139014U (zh) 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
CN204930063U (zh) 多功能苍蝇诱捕器
CN204969051U (zh) 一种诱虫防逃装置
CN208821523U (zh) 一种烟草田专用的碳纤维网昆虫诱捕装置
CN204560706U (zh) 一种昼型活体昆虫采集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0

Address after: 362005 7th Floor, 3rd Floor, Jiahong Group, Taiming Road, Changtai Street, Liche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Chenkang Agroforest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2 Jinshan District, Jianxin Town,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