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3751U - 一种旁揿圆珠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旁揿圆珠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93751U
CN203293751U CN2013203195746U CN201320319574U CN203293751U CN 203293751 U CN203293751 U CN 203293751U CN 2013203195746 U CN2013203195746 U CN 2013203195746U CN 201320319574 U CN201320319574 U CN 201320319574U CN 203293751 U CN203293751 U CN 203293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penholder
pressing
wheel
p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195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3195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93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93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937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揿动件设置于笔杆的旁侧,实现旁侧揿动的旁揿圆珠笔,包括笔杆、揿轮、转轮、笔芯,笔杆在其上端与下端之间沿其纵轴延伸,其下端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圆锥状,下端口设置供位于笔芯下端的笔头伸出或缩回的圆孔,揿轮、转轮、笔芯位于笔杆内部并从上到下依次相接,笔杆内壁或其内设衬套内壁设置供揿轮、转轮上下窜动并控制其转动的筋槽;笔芯下段部分套装下弹簧,其特征在于,笔杆上段开设有直槽,直槽处设置可沿该直槽上下滑动的揿动件,该揿动件包括位于笔杆外侧适合用手指揿动的外件,与位于笔杆内部用于驱动揿轮、转轮的内件,内件位于所述揿轮之上;使得笔的顶端可以用作他用。

Description

一种旁揿圆珠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旁揿圆珠笔,具体地说,是指揿动件设置在笔杆旁侧来实现书写笔头伸缩的揿动圆珠笔;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圆珠笔,是指依靠笔头尖端上自由滚动的金属小圆珠带出书写材料(简称为滚珠出墨)转写到纸或其它物品上的一种书写工具;目前主要包括以油墨为书写材料为传统圆珠笔;也包括后来问世的墨水粘性介于油墨与水性墨水之间的中性墨水为书写材料的中性笔,因为中性笔是以其墨水属性命名,它还是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圆珠笔;同样道理,也包括目前或者以后可能以其它通俗名称命名的同样属于滚珠出墨的书写工具。
背景技术
揿转轮结构的揿动圆珠笔,以揿轮、转轮及设置在揿轮、转轮所在容器内壁(如笔杆内壁或加设于笔杆内的衬套内壁)供所述揿轮、转轮上下窜动并控制其转动的筋槽为结构要素,揿动灵活,手感良好,使用方便,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传统的揿动圆珠笔或以揿轮外露于笔的顶端直接作为手指按压的揿动件,或在揿轮外套装被称作揿帽的套筒作为手指按压的揿动件,揿帽同样位于笔的顶端,使得笔的顶端难以用作他用。如果勉强采用在笔的顶端设置其它功能件,如设置可用于在电子触摸屏进行触摸输入的触控头,或设置可擦除可擦油墨笔迹的橡皮块,将该其它功能件用作手指按压的揿动件的方案,由于触控头、橡皮块均为软质材料,并且触控头内壁需留有空隙,橡皮块在使用时会不断磨损,所以会使得揿动动作不顺畅,手感很差。
如何使得揿动件设置于笔杆的旁侧,实现旁侧揿动的旁揿圆珠笔呢?本实用新型正是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揿动件设置于笔杆的旁侧,实现旁侧揿动的旁揿圆珠笔。
本实用新型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旁揿圆珠笔,包括笔杆、揿轮、转轮、笔芯,所述笔杆在其上端与下端之间沿其纵轴延伸,其下端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圆锥状,下端口设置供位于所述笔芯下端的笔头伸出或缩回的圆孔,所述揿轮、转轮、笔芯位于笔杆内部并从上到下依次相接,所述笔杆内壁设置供所述揿轮、转轮上下窜动并控制其转动的筋槽;或在笔杆内加设衬套,所述筋槽设置在衬套内壁;所述笔芯下段部分套装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上段开设有直槽,直槽处设置可沿该直槽上下滑动的揿动件,该揿动件包括位于笔杆外侧适合用手指揿动的外件,与位于笔杆内部用于驱动所述揿轮、转轮的内件,内件位于所述揿轮之上。
在所述揿动件的内件与揿轮之间设置上弹簧。
所述揿动件的内件呈圆柱状,所述上弹簧上段有一部分套装在该内件上。
所述外件与内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嵌入所述直槽;和/或,所述揿动件的外件的内侧壁设置凸筋,该凸筋嵌入所述直槽。
所述笔杆外侧另设置有笔夹;或者,所述揿动件的外件设置向下设置延伸段,充任笔夹。
所述笔杆包括上笔杆与下笔杆,中间设置装饰圈,上笔杆与下笔杆之间以螺纹相连接。
所述笔杆顶端设置可用于在电子触摸屏进行触摸输入的触控头。
所述触控头包括位于所述揿动件的内件之上并与之相接触的圆柱状衬托件,与套装在该衬托件之上的由软质有机弹性体材料制作的顶端呈球冠状的球冠帽盖。
所述笔杆上端设置外径略小的凸台,所述衬托件包括上圆柱与下圆柱,中间设置凸圈,所述球冠帽盖以紧配方式套装在其上圆柱外,所述球冠帽盖顶端内壁与衬托件上圆柱顶端之间留有1mm至2mm间隙;所述衬托件的下圆柱插入笔杆上端所设置的凸台内;所述触控头还包括一套圈,该套圈以紧配方式套装在所述球冠帽盖底部与笔杆上端所设置的凸台外。
所述笔芯内所装的油墨为可擦除油墨,所述笔杆顶端设置可擦除该油墨笔迹的橡皮块。
本实用新型对传统揿转轮结构揿动圆珠笔的揿动方式作出了突破性改进,将其由笔杆顶端揿动改进为笔杆旁侧揿动,使得笔的顶端可以方便地用作他用;如在笔的顶端设置可用于在电子触摸屏进行触摸输入的触控头,使其同时具备书写笔与触控输入笔二种功能;又如,笔芯装上可擦除油墨,在笔的顶端设置可擦除该油墨笔迹的橡皮块,即成为带有可擦橡皮的揿动式可擦圆珠笔;由于本实用新型仍采用传统揿转轮结构,所以保留了传统揿转轮结构揿动圆珠笔揿动灵活,手感良好,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简易旁揿圆珠笔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简易旁揿圆珠笔组成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揿动件9立体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带有触控头的旁揿圆珠笔揿动件9设置延伸段25充任笔夹方案的笔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揿动件9设置延伸段25充任笔夹方案笔体上下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无笔夹方案笔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另行设置笔夹方案笔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带有触控头的旁揿圆珠笔上半部分组成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揿动件9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触控头组成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带有触控头的旁揿圆珠笔下半部分组成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带有可擦橡皮块的旁揿圆珠笔揿动件9设置延伸段25充任笔夹方案的笔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其笔体上下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无笔夹方案笔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另行设置笔夹方案笔整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一、简易旁揿圆珠笔
如图1、图2所示的旁揿圆珠笔,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这种旁揿圆珠笔,包括笔杆1、揿轮2、转轮3、笔芯4,笔杆1在其上端与下端之间沿其纵轴延伸,其下端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圆锥状,下端口设置供位于所述笔芯下端的笔头伸出或缩回的圆孔5,揿轮2、转轮3、笔芯4位于笔杆1内部并从上到下依次相接,笔杆1内壁设置供揿轮2、转轮3上下窜动并控制其转动的筋槽(此筋槽特征系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或在笔杆1内加设衬套,所述筋槽设置在衬套内壁;笔芯4下段部分套装下弹簧6,笔芯4为将其局部压扁形成有蝴蝶形挡片7的圆珠笔芯,俗称蝴蝶笔芯;笔芯4下段部分就是指蝴蝶形挡片7以下部分;笔杆1上段开设有直槽8,直槽8处设置可沿该直槽上下滑动的揿动件9,该揿动件9包括位于笔杆外侧适合用手指揿动的外件10,与位于笔杆内部用于驱动所述揿轮2、转轮3的内件11,内件11位于揿轮2之上。外件与内件之间的连接部分12嵌入直槽8作上下滑动;和/或,揿动件9的外件10的内侧壁设置凸筋13,该凸筋13嵌入直槽8。具体意思为:连接部分12与凸筋13最好均具有与直槽8宽度相适合的相同厚度,均嵌入直槽8作上下滑动;或者,仅由凸筋13具有与直槽8宽度相适合的厚度,嵌入直槽8作上下滑动;连接部分12厚度只要保证连接强度即可,因为凸筋13足以保证揿动件9沿直槽8上下滑动的导向作用。
为了使揿动动作更加稳定可靠,可在揿动件9的内件11与揿轮2之间设置上弹簧14。如图3所示,揿动件9的内件11可设计成呈圆柱状,让上弹簧14上段有一部分套装在该内件11上,并止于外件10与内件11之间的连接部分12;上弹簧14下段有一部分套装在揿轮2上,并止于揿轮2的台阶15。
另外,笔杆1上端设置顶帽16。
这样,向下揿动件9外件10,其内件11随之向下滑动驱动揿轮2、转轮3沿筋槽上下窜动与转动,使笔头伸出或缩回圆孔5;不管使笔头伸出或缩回动作,每次向下揿动后,揿动件9均在下弹簧6作用下恢复原位。
相对传统的顶端揿动方式,本实施例开创了仍保持揿动灵活,手感良好,使用方便等优点的新的揿动方式。
实施例二、带有触控头的旁揿圆珠笔
本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将笔的顶端用作在电子触摸屏进行触摸输入的触控头的实施方式。如图4、图5或图8、图11所示,这种带有触控头的旁揿圆珠笔包括笔杆、揿轮2、转轮3、笔芯4,笔杆包括上笔杆17与下笔杆18,中间设置装饰圈19,上笔杆17与下笔杆18之间以螺纹相连接,下笔杆18下端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圆锥状,下端口设置供位于所述笔芯下端的笔头伸出或缩回的圆孔5,揿轮2、转轮3、笔芯4位于笔杆1内部并从上到下依次相接,笔杆1内壁设置供揿轮2、转轮3上下窜动并控制其转动的筋槽(此筋槽特征系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或在笔杆1内加设衬套,所述筋槽设置在衬套内壁;笔芯4下段部分套装下弹簧6,笔芯4为将其局部压扁形成有蝴蝶形挡片7的圆珠笔芯,俗称蝴蝶笔芯;笔芯4下段部分就是指蝴蝶形挡片7以下部分;笔杆1上段开设有直槽8,直槽8处设置可沿该直槽上下滑动的揿动件9,该揿动件9包括位于笔杆外侧适合用手指揿动的外件10,与位于笔杆内部用于驱动揿轮2、转轮3的内件11,内件11位于揿轮2之上。外件与内件之间的连接部分12嵌入直槽8作上下滑动;和/或,揿动件9的外件10的内侧壁设置凸筋13,该凸筋13嵌入直槽8。具体意思为:连接部分12与凸筋13最好均具有与直槽8宽度相适合的相同厚度,均嵌入直槽8作上下滑动;或者,仅由凸筋13具有与直槽8宽度相适合的厚度,嵌入直槽8作上下滑动;连接部分12厚度只要保证连接强度即可,因为凸筋13足以保证揿动件9沿直槽8上下滑动的导向作用。
为了使揿动动作更加稳定可靠,可在揿动件9的内件11与揿轮2之间设置上弹簧14。如图9所示,揿动件9的内件11可设计成呈圆柱状,让上弹簧14上段有一部分套装在该内件11上,并止于外件10与内件11之间的连接部分12;上弹簧14下段有一部分套装在揿轮2上,并止于揿轮2的台阶15。
另外,上笔杆17顶端设置可用于在电子触摸屏进行触摸输入的触控头20;如图10所示,触控头20包括位于揿动件9的内件11之上并与之相接触的圆柱状衬托件21,与套装在该衬托件21之上的由软质有机弹性体材料制作的顶端呈球冠状的球冠帽盖22。笔杆上端设置外径略小的凸台23;所述衬托件21包括上圆柱21A与下圆柱21B,中间设置凸圈21C,球冠帽盖22以紧配方式套装在其上圆柱21A外,球冠帽盖22顶端内壁与衬托件21上圆柱21A顶端之间留有1mm至2mm间隙;衬托件2的下圆柱21B插入笔杆上端所设置的凸台23内;球冠帽盖22底部外套装有一套圈24,该套圈24以紧配方式套装在球冠帽盖22底部与上笔杆17上端所设置的凸台23外。
这样,向下揿动件9外件10,其内件11随之向下滑动驱动揿轮2、转轮3沿筋槽上下窜动与转动,使笔头伸出或缩回圆孔5;不管使笔头伸出或缩回动作,每次向下揿动后,揿动件9均在下弹簧6作用下恢复原位。将笔倒置,即可在电子触摸屏进行触摸输入。
揿动件9的外件10设置向下设置延伸段25,即可充任笔夹,如图4或图5所示;其中图4为揿动件9设置延伸段25充任笔夹方案的笔整体外观示意图;图5为其笔体上下分离状态示意图。
当然,也可如同实施例一,揿动件9的外件10不设置向下设置延伸段25,笔整体外观如图6所示,无笔夹;也可另行设置笔夹26,如图7所示。
如与顶端触控头作为揿动件的方案比较,由于触控头触动部位为软质材料,并且触控头内壁需留有空隙,所以会使得揿动动作不顺畅,手感很差;而本实施例,位于顶端的触控头与位于旁侧的揿动件相互独立,各司其职,揿动灵活,手感良好,使用方便。
实施例三、带有可擦橡皮块的旁揿圆珠笔
本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在笔的顶端设置可擦橡皮块的实施方式。笔芯4内所装的油墨为可擦除油墨,上笔杆17顶端设置可擦除该油墨笔迹的橡皮块27。与实施例二比较,本实施例仅仅将实施例二的触控头20替换成可擦橡皮块27,其它完全与实施例二相同,所以不再详细描述。
另外,如同实施例二,揿动件9的外件10设置向下设置延伸段25,即可充任笔夹,如图12或图13所示;其中图12为揿动件9设置延伸段25充任笔夹方案的笔整体外观示意图;图13为其笔体上下分离状态示意图;图14为本实施例无笔夹方案笔整体外观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另行设置笔夹26方案笔整体外观示意图。
橡如与顶端橡皮块作为揿动件的方案比较,由于橡皮块为软质材料,并且在使用时会不断磨损,所以会使得揿动动作不顺畅,手感很差;而本实施例,位于顶端的橡皮块与位于旁侧的揿动件相互独立,各司其职,揿动灵活,手感良好,使用方便。

Claims (10)

1.一种旁揿圆珠笔,包括笔杆、揿轮、转轮、笔芯,所述笔杆在其上端与下端之间沿其纵轴延伸,其下端部呈横截面逐渐缩小的圆锥状,下端口设置供位于所述笔芯下端的笔头伸出或缩回的圆孔,所述揿轮、转轮、笔芯位于笔杆内部并从上到下依次相接,所述笔杆内壁设置供所述揿轮、转轮上下窜动并控制其转动的筋槽;或在笔杆内加设衬套,所述筋槽设置在衬套内壁;所述笔芯下段部分套装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上段开设有直槽,直槽处设置可沿该直槽上下滑动的揿动件,该揿动件包括位于笔杆外侧适合用手指揿动的外件,与位于笔杆内部用于驱动所述揿轮、转轮的内件,内件位于所述揿轮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揿动件的内件与揿轮之间设置上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揿动件的内件呈圆柱状,所述上弹簧上段有一部分套装在该内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件与内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嵌入所述直槽;和/或,所述揿动件的外件的内侧壁设置凸筋,该凸筋嵌入所述直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外侧另设置有笔夹;或者,所述揿动件的外件设置向下设置延伸段,充任笔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包括上笔杆与下笔杆,中间设置装饰圈,上笔杆与下笔杆之间以螺纹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顶端设置可用于在电子触摸屏进行触摸输入的触控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头包括位于所述揿动件的内件之上并与之相接触的圆柱状衬托件,与套装在该衬托件之上的由软质有机弹性体材料制作的顶端呈球冠状的球冠帽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上端设置外径略小的凸台,所述衬托件包括上圆柱与下圆柱,中间设置凸圈,所述球冠帽盖以紧配方式套装在其上圆柱外,所述球冠帽盖顶端内壁与衬托件上圆柱顶端之间留有1mm至2mm间隙;所述衬托件的下圆柱插入笔杆上端所设置的凸台内;所述触控头还包括一套圈,该套圈以紧配方式套装在所述球冠帽盖底部与笔杆上端所设置的凸台外。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旁揿圆珠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芯内所装的油墨为可擦除油墨,所述笔杆顶端设置可擦除该油墨笔迹的橡皮块。
CN2013203195746U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旁揿圆珠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3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195746U CN203293751U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旁揿圆珠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195746U CN203293751U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旁揿圆珠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93751U true CN203293751U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69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1957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3751U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旁揿圆珠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937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3765A (zh) * 2013-05-29 2013-09-04 车宁宁 一种旁揿圆珠笔
CN110239260A (zh) * 2019-06-24 2019-09-17 文成县简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错位内旋笔
CN110239261A (zh) * 2019-06-24 2019-09-17 文成县简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错位卡扣压缩笔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3765A (zh) * 2013-05-29 2013-09-04 车宁宁 一种旁揿圆珠笔
CN103273765B (zh) * 2013-05-29 2015-08-26 车宁宁 一种旁揿圆珠笔
CN110239260A (zh) * 2019-06-24 2019-09-17 文成县简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错位内旋笔
CN110239261A (zh) * 2019-06-24 2019-09-17 文成县简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错位卡扣压缩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3765B (zh) 一种旁揿圆珠笔
CN203293751U (zh) 一种旁揿圆珠笔
CN201970638U (zh) 防摔笔
CN203739466U (zh) 一种水彩笔
CN206938279U (zh) 一种带导滑式笔帽的圆珠笔
CN107199801A (zh) 简易防摔笔
CN202656694U (zh) 一种伸缩笔
CN205905610U (zh) 一种左轮换芯笔
CN203945860U (zh) 两用笔
CN203210929U (zh) 一种笔杆
CN201633344U (zh) 节能清洁粉笔套
CN206012104U (zh) 多功能笔
CN101954811A (zh) 一种内部空间可调的笔
CN202293847U (zh) 两用笔
CN200981420Y (zh) 多用书写笔
CN203317942U (zh) 一种笔迹可擦除的揿动圆珠笔
CN203344547U (zh) 兼具触控与书写功能的复合式笔具
CN106739647B (zh) 能在手机上书写的毛笔
CN202115171U (zh) 一种方便笔
CN203792953U (zh) 一种多功能笔
CN201970732U (zh) 口红式橡皮擦
CN201755984U (zh) 带修正液和橡皮头的双头圆珠笔
CN202399722U (zh) 一种组合书写笔
CN202480630U (zh) 多用钢笔
CN202685619U (zh) 一种免替换笔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