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77915U - 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77915U
CN203277915U CN 201320239461 CN201320239461U CN203277915U CN 203277915 U CN203277915 U CN 203277915U CN 201320239461 CN201320239461 CN 201320239461 CN 201320239461 U CN201320239461 U CN 201320239461U CN 203277915 U CN203277915 U CN 203277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serial
gate
male
controlled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394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Shenzhe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Shenzh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Shenzhe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Shenzh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394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77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77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779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包括第一串口公头、第二串口公头、第三串口公头、第一串口母头、第二串口母头、第三串口母头、网口、USB接口、串口转USB转换模块、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及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直通连接,通过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交叉连接;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与所述网口通过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直通连接,通过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交叉连接;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串口转USB模块与所述USB的引脚相连接。该技术方案有效避免了换线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社会上已经涌现出各种不同的通信设备,如手机、电脑、IPAD甚至电力通信领域的各种监测及通信设备,而各种不同的通信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然而,针对有线的数据传递方式,通常该种通信设备都具有串口、USB接口或网口等通信接口,现有的通信设备之间串口通讯直接用直通线,或者是直接用交叉线,而公头串口和母头串口的转换也是直接使用转换线,串口转网口虽然没有直通与交叉的切换,但需要直接换线。这种通信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势必造成连接线“多”与“乱”的状况。由于没有专用的连接线连接设备,目前针对通信接口比较多的通讯设备之间无论是在装机,还是使用后的调试、维护过程中,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通讯时需要频繁换线,切换操作繁琐,影响工作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设备之间通讯时需要频繁换线,由于连接线多带来的切换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通信接线盒,有效增强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多功能通信接线盒,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设置有第一串口公头、第二串口公头、第三串口公头、第一串口母头、第二串口母头、第三串口母头、网口及USB接口;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和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交叉连接;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和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网口的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与所述网口的引脚交叉连接;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串口转USB模块,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串口转USB模块与所述USB的引脚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及发出数据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及发出数据引脚交叉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包括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及第五可控开关;所述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包括一号可控开关和二号可控开关;
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通过第二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通过第三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通过第五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还通过一号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还通过二号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直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包括第四可控开关及第八可控开关,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通过第四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清除发送引脚通过第八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清除数据发送引脚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通过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一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直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还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六可控开关、第七可控开关及第九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通过第一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准备好引脚通过第六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准备好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请求发送引脚通过第七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请求发送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振铃提示引脚通过第九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振铃提示引脚相连接。
优选地,第三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信号地线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清除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三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信号地线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清除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网口的第2脚、第3脚分别通过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直通连接,
所述网口的第2脚、第3脚分别通过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交叉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包括第十可控开关及第十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包括三号可控开关及四号可控开关;
所述网口的第2脚通过第十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收数据引脚相连接,所述网口的第3脚通过第十一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
所述网口的第3脚通过三号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所述网口的第2脚通过四号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网口的第5脚与第三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相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设置第一串口公头、第二串口公头、第三串口公头、第一串口母头、第二串口母头、第三串口母头、网口及USB接口,串口之间的引脚通过直通开关及交叉开关相连接,串口引脚与网口引脚之间也通过直通开关及交叉开关相连接,串口与USB接口之间通过串口转USB模块之间相连接,有效解决了通信设备之间的有线连接而造成连接线“多”与“乱”的状况,在装机、使用后的调试或维护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通讯时不需要频繁换线,有效简化了切换操作,增强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的内部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的内部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的内部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的内部接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的内部接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通信接线盒,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设置有串口、网口或USB接口,串口之间的引脚可通过直通开关及交叉开关相连接,串口引脚与网口引脚之间也可通过直通开关及交叉开关相连接,串口与USB接口之间通过串口转USB模块之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通讯设备装机、使用后的调试或维护过程中,能够简化通讯设备通信时的频繁换线操作,增强了工作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进行有效描述,这里先介绍一下串口、网口的各个引脚,一般来讲,串口公头或串口母头都具有九个引脚,当串口头为九针时为公头,当串口头为九孔时为母头,九个引脚分别为:引脚1-载波检测引脚(DCD)、引脚2-接受数据引脚(RXD)、引脚3-发出数据引脚(TXD)、引脚4-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DTR)、引脚5-信号地线引脚(SG)、引脚6-数据准备好引脚(DSR)、7-请求发送引脚(RTS)、8-清除发送引脚(CTS)、9、振铃指示引脚(RI);网口具有8个脚,第1脚为数据发送正端引脚(TX+)、第2脚为数据发送负端引脚(TX-)、第3脚为数据接收正端(RX+)、第4脚未用、第5脚未用、第6脚为数据接收负端(RX-)、第7脚未用、第8脚未用。
第一种实施例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具有第一串口公头、第一串口母头、第二串口公头和第二串口母头。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和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交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及发出数据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及发出数据引脚交叉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包括第二可控开关K2、第三可控开关K3及第五可控开关K5;所述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包括一号可控开关K2’和二号可控开关K3’。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通过第二可控开关K2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通过第三可控开关K3与第二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通过第五可控开关K5与第二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还通过一号可控开关K2’与第二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还通过二号可控开关K3’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
以上所述的设置方式为串口之间的232连接,并且通过操作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及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可实现串口相互之间的直通或交叉连接。当第二可控开关K2、第三可控开关K3及第五可控开关K5处于闭合状态,一号可控开关K2’及二号可控开关K3’处于断开状态时,在所述串口中,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2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2脚通、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3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3脚通、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5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5脚通,此时串口之间为直通连接;当第二可控开关K2、第三可控开关K3处于断开状态,一号可控开关K2’、二号可控开关K3’及第五可控开关K5处于闭合状态时,在所述串口中,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2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3脚通、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3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2脚通、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5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5脚通,此时串口之间实现交叉连接;当然,除了这三个引脚以外的其他的串口引脚相互之间可连接,也可不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直通连接。
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还包括第四可控开关K4及第八可控开关K8,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通过第四可控开关K4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清除发送引脚通过第八可控开关K8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清除数据发送引脚相连接。
该种设置方式可实现串口之间的485连接,当第四可控开关K4及第八可控开关K8处于闭合状态时,在所述串口中,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4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4脚通、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8脚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8脚通,此时串口之间为485直通连接,此时除这两引脚以外的串口的引脚相互之间不连接,而485连接不存在交叉连接。
优选地,为了方便控制串口之间其他引脚之间的连接关系,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通过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一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直通连接。
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还包括第一可控开关K1、第六可控开关K6、第七可控开关K7及第九可控开关K9,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通过第一可控开关K1与第二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准备好引脚通过第六可控开关K6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准备好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请求发送引脚通过第七可控开关K7与第二串口公头的请求发送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振铃提示引脚通过第九可控开关K9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振铃提示引脚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及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可实现两个串口(公头与公头或公头与母头)之间直通或交叉连接,省去了频繁换线和切换串口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种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中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包括一个第三串口公头、一个第三串口母头、一个网口。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和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网口的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与所述网口的引脚交叉连接。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串口转USB模块,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串口转USB模块与所述USB的引脚相连接。
优选地,第三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信号地线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清除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三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信号地线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清除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网口的第2脚、第3脚分别通过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网口的第2脚、第3脚分别通过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交叉连接。
更近一步地,所述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包括第十可控开关K10及第十一可控开关K11,所述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包括三号可控开关K10’及四号可控开关K11’。所述网口的第2脚通过第十可控开关K10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所述网口的第3脚通过第十一可控开关K11与第三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所述网口的第2脚通过三号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所述网口的第3脚通过四号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当第十可控开关K10及第十一可控开关K11处于闭合状态,三号可控开关K10’及四号可控开关K11’处于断开状态时,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2脚与网口的第2脚通、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3脚与网口的第3脚通,此时串口与网口之间为直通连接;当第十可控开关K10及第十一可控开关K11处于断开状态,三号可控开关K10’及四号可控开关K11’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2脚与网口的第3脚通、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3脚与网口的第2脚通,此时串口与网口之间为交叉连接;此时除这两引脚以外,所述网口的第5脚与第三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也处于相连接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USB接口的引脚通过串口转USB模块分别与第三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信号地线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清除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相连接,实现串口与USB接口的通信。
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及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可实现串口与网口之间直通或交叉连接,同时该方案也提供了串口与USB接口的通信路径,省去了频繁换线和切换串口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种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串口与网口的直通或交叉连接通信,具体地,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除了具有第一串口公头、第二串口公头、第一串口母头及第二串口母头外,还具有第三串口公头、第三串口母头及网口。
网口与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采用第二种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通过操作第十可控开关K10、第十一可控开关K11、三号可控开关K10’及四号可控开关K11’可实现网口与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之间的直通或交叉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及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可实现串口(公头与公头或公头与母头)之间直通或交叉连接,串口与网口之间直通或交叉连接,在对通信设备进行装机、调试和维护过程中,省去了频繁换线和切换串口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四种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串口与USB接口之间连接通信,具体地,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除了具有第一串口公头、第二串口公头、第一串口母头及第二串口母头外,还具有第三串口公头、第三串口母头、USB接口及串口转USB模块。
USB接口与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采用第二种实施例中的连接方式,即可实现USB接口与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之间的通信
本实施例中,通过操作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可实现串口(公头与公头或公头与母头)之间直通或交叉连接,同时又能够实现串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通信,在对通信设备进行装机、调试和维护过程中,省去了频繁换线和切换串口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五种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设置有第一串口公头、第二串口公头、第三串口公头、第一串口母头、第二串口母头、第三串口母头、网口及USB接口;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和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交叉连接;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和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网口的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与所述网口的引脚交叉连接;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串口转USB模块,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串口转USB模块与所述USB的引脚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内部的连接通信方式即为第一种实施例与第二种实施例的叠加,具体参考第一种实施例和第二种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不但能够实现串口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通信,而且通过操作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及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可实现串口(公头与公头或公头与母头)之间直通或交叉连接,串口与网口之间直通或交叉连接,在对通信设备进行装机、调试和维护过程中,省去了频繁换线和切换串口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设置有第一串口公头、第二串口公头、第三串口公头、第一串口母头、第二串口母头、第三串口母头、网口及USB接口;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和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及第一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及第二串口母头的引脚交叉连接;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和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网口的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与所述网口的引脚交叉连接;
所述多功能通信接线盒还设置有串口转USB模块,所述第三串口公头及第三串口母头的引脚通过串口转USB模块与所述USB的引脚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及信号地线引脚直通连接;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及发出数据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及发出数据引脚交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包括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及第五可控开关;所述第一组交叉可控开关包括一号可控开关和二号可控开关;
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通过第二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通过第三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通过第五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相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还通过一号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还通过二号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及清除发送引脚直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包括第四可控开关及第八可控开关,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通过第四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清除发送引脚通过第八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清除数据发送引脚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一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二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通过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一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直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直通可控开关还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六可控开关、第七可控开关及第九可控开关,所述第一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通过第一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数据准备好引脚通过第六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数据准备好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请求发送引脚通过第七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请求发送引脚相连接,第一串口公头的振铃提示引脚通过第九可控开关与第二串口公头的振铃提示引脚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第三串口公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信号地线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清除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分别与第三串口母头的载波检测引脚、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数据终端准备好引脚、信号地线引脚、数据准备好引脚、请求发送引脚、清除发送引脚及振铃提示引脚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网口的第2脚、第3脚分别通过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直通连接;
所述网口的第2脚、第3脚分别通过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发出数据引脚交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直通可控开关包括第十可控开关及第十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二组交叉可控开关包括三号可控开关及四号可控开关;
所述网口的第2脚通过第十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所述网口的第3脚通过第十一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
所述网口的第3脚通过三号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接受数据引脚相连接,所述网口的第2脚通过四号可控开关与第三串口公头的发出数据引脚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通信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口的第5脚与第三串口公头的信号地线引脚相连接。
CN 201320239461 2013-05-06 2013-05-06 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77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39461 CN203277915U (zh) 2013-05-06 2013-05-06 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39461 CN203277915U (zh) 2013-05-06 2013-05-06 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77915U true CN203277915U (zh) 2013-11-06

Family

ID=49508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3946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77915U (zh) 2013-05-06 2013-05-06 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779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3644A (zh) * 2017-09-26 2017-12-15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和控制分布式编解码系统升级的设备
CN110749815A (zh) * 2019-11-22 2020-02-04 南宁影联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3644A (zh) * 2017-09-26 2017-12-15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和控制分布式编解码系统升级的设备
CN107483644B (zh) * 2017-09-26 2020-02-28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设备和控制分布式编解码系统升级的设备
CN110749815A (zh) * 2019-11-22 2020-02-04 南宁影联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
CN110749815B (zh) * 2019-11-22 2021-10-22 南宁影联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设备防碰撞面板的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5323B (zh) 一种计算机扩展坞及其切换工作方法
CN101751361B (zh) 控制移动终端中数据传输接口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1634976B (zh) 一种为计算机提供蓝牙功能的方法及终端
CN202084028U (zh) 一种模块化多串口扩展装置
CN103853689A (zh) 一种usb与4线串口uart自动切换装置及方法
CN111881072A (zh) 支持双向传输的高速usb type-c的接口设备及图形信号发生器
CN203277915U (zh) 多功能通信接线盒
CN203277916U (zh) 接线盒
CN203277913U (zh) 一种通信接线盒
CN203277914U (zh) 一种接线盒
CN203276267U (zh) 通信接线盒
CN202488503U (zh) 一种多模块高速通信系统
CN205091733U (zh) 通信接口转换装置
CN103778771A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输入输出设备收发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4068964U (zh) 一种兼容有线音频和无线音频数据通道的设备
CN101360292A (zh) 手机中实现单蓝牙支持至少两个sim卡功能互换的方法及系统
CN202218419U (zh) 带有重力感应装置的mifi
CN101888649A (zh) 串行接口通信测试系统
CN202602913U (zh) 一种通过td-scdma网络传输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
CN103885602A (zh) 一种具备随身wifi功能的键盘及其使用方法
CN201298218Y (zh) 一种手写输入定位装置
CN204216902U (zh) 一种rs232串口测试系统的双向监听装置
CN204069352U (zh) 智能家电wifi控制模块
CN203399174U (zh) 电话pos终端的测试装置
CN218512982U (zh) 一种无线gc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