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61500U - 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61500U CN203261500U CN 201320214891 CN201320214891U CN203261500U CN 203261500 U CN203261500 U CN 203261500U CN 201320214891 CN201320214891 CN 201320214891 CN 201320214891 U CN201320214891 U CN 201320214891U CN 203261500 U CN203261500 U CN 2032615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heating circuit
- aluminum oxide
- ceramic heating
- alumin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包括氧化铝陶瓷芯体及氧化铝基片,所述氧化铝基片呈卷状包覆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的外侧面,所述氧化铝基片的内侧面印刷有至少两组发热线路,所述发热线路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单组发热线路设计的大功率氧化铝陶瓷发热体承载电流能力差的问题,实现了小体积陶瓷发热体进行大功率发热的新突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背景技术
目前,发热体应用于电热水器、电热水龙头、即热式饮水机、电锅炉、电风幕和电暖气等电热设备上,而氧化铝陶瓷发热体由于具有热效率高、安全性好、功率大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主要靠设置于发热体内的发热线路通电后工作进行发热,国内外传统的的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均为单组发热线路设计,如图1所示的A为单组发热线路,根据P=UI(功率=电压*电流)可知,在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工作时,单组发热线路的载电流较大,此种设计如应用于大功率氧化铝陶瓷发热体上,因其抗电流能力差,经长时间的工作,发热线路很容易烧损,从而造成氧化铝陶瓷发热体不能发热,产品直接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承载大功率而不会烧损发热线路的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包括氧化铝陶瓷芯体及氧化铝基片,所述氧化铝基片呈卷状包覆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的外侧面,所述氧化铝基片的内侧面印刷有至少两组发热线路,所述发热线路并联连接。
其中,所述发热线路呈往复回折结构。
其中,所述氧化铝基片的内侧面印刷有两组发热线路。
其中,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与氧化铝基片通过共烧完成封装。
其中,所述氧化铝基片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电极焊盘,所述发热线路的两末端穿过所述氧化铝基片分别与两个电极焊盘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电极焊盘均焊接有引线。
其中,所述引线位于电极焊盘的焊接端向外弯折一角度。
其中,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呈实心棒状。
其中,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呈管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中,氧化铝基片呈卷状包覆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的外侧面,确保氧化铝基片与氧化铝陶瓷芯体无缝隙地结合成一体,而氧化铝基片的内侧面则印刷有至少两组发热线路,发热线路呈来往复回折结构,确保发热线路的可发热面积更大化,并且至少两组的发热线路并联连接,从而让多组发热线路可以在提供大功率发热的情况下而又能够通过多组发热线路分摊电流,使得整体发热线路能承载更大的电流而不会被烧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单组发热线路设计的大功率氧化铝陶瓷发热承载抗电流能力差的问题,实现了小体积陶瓷发热体进行大功率发热的新突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组发热线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组发热线路并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氧化铝陶瓷芯体 2—氧化铝基片 3—发热线路
4—电极焊盘 5—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包括氧化铝陶瓷芯体1及氧化铝基片2,所述氧化铝基片2呈卷状包覆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的外侧面,所述氧化铝基片2的内侧面印刷有至少两组发热线路3,具体的,所述发热线路3呈往复回折结构,所述发热线路3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铝基片2的内侧面印刷有两组发热线路3,氧化铝基片2呈卷状包覆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的外侧面,确保氧化铝基片2与氧化铝陶瓷芯体1无缝隙地结合成一体,氧化铝基片2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其硬度高、耐磨性好,且在1600℃下能长期使用,耐高温性能非常好;发热线路3呈往复回折结构,确保发热线路3的可发热面积更大化,并且至少两组的发热线路3并联连接,从而让多组发热线路3可以在提供大功率发热的情况下而又能够通过多组发热线路3分摊电流,使得整体发热线路3能承载更大的电流而不会被烧损。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单组发热线路3氧化铝陶瓷发热体1的基础上将发热线路3设计成多组线路并联的结构来对电流进行分流,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单组发热线路3需承载的电流最大,两组并联发热线路3的每组线路需承载电流只有单线路的1/2,当然,将本实用新型设计成三组并联发热线路3,则每组线路载电流只有单线路的1/3,由此可知,在大功率的情况下,多组发热线路3并联设计的氧化陶瓷发热体的整体载电流能力比单组发热线路3的整体载电流能力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单组发热线路3设计的大功率氧化铝陶瓷发热体1承载电流能力差的问题,实现了小体积陶瓷发热体进行大功率发热的新突破。
本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与氧化铝基片2通过共烧完成封装。采用共烧技术,可以提高组装密度,易于与氧化铝陶瓷芯体1实现一体化封装结构,进一步减小整体结构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铝基片2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电极焊盘4,所述发热线路3的两末端穿过所述氧化铝基片2分别与两个电极焊盘4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电极焊盘4均焊接有引线5,电极焊盘4的设计确保印刷于氧化铝基片2内侧面的发热线路3与引线5连通,引线5与外界电源连接通电后,即使得发热线路3工作并产生热量进行加热。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引线5位于电极焊盘4的焊接端向外弯折一角度α,其中α为20°-70°,此种设计对引线5的结构进行改进,可以使得引线5受力时将受到的力完整地施加在整个电极焊盘4上,大大地避免引线5与电极焊盘4的焊接脱落,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持久,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呈棒状,棒状结构的氧化铝陶瓷芯体1可以应用于电锅炉、电风幕及电暖气等电器产品上。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呈管状。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一种变换方式,本实施例中,管状的氧化铝陶瓷芯体1主要应用于电热水器上,中心通孔可以使得冷水流经通孔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率,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1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包括氧化铝陶瓷芯体(1)及氧化铝基片(2),所述氧化铝基片(2)呈卷状包覆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的外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基片(2)的内侧面印刷有至少两组发热线路(3),所述发热线路(3)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3)呈往复回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基片(2)的内侧面印刷有两组发热线路(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与氧化铝基片(2)通过共烧完成封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基片(2)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电极焊盘(4),所述发热线路(3)的两末端穿过所述氧化铝基片(2)分别与两个电极焊盘(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极焊盘(4)均焊接有引线(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5)位于电极焊盘(4)的焊接端向外弯折一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呈实心棒状。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陶瓷芯体(1)呈管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14891 CN203261500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14891 CN203261500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61500U true CN203261500U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947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21489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61500U (zh) | 2013-04-25 | 2013-04-25 | 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6150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5320A (zh) * | 2014-08-14 | 2014-12-03 | 厦门格睿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陶瓷点火器所用加热棒及其制作工艺 |
CN104703308A (zh) * | 2015-02-12 | 2015-06-10 | 颐中(青岛)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分区控温式电子烟发热体 |
CN113133555A (zh) * | 2017-12-29 | 2021-07-20 |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烟草加热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
-
2013
- 2013-04-25 CN CN 201320214891 patent/CN20326150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5320A (zh) * | 2014-08-14 | 2014-12-03 | 厦门格睿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陶瓷点火器所用加热棒及其制作工艺 |
CN104185320B (zh) * | 2014-08-14 | 2015-12-09 | 厦门格睿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陶瓷点火器所用加热棒及其制作工艺 |
CN104703308A (zh) * | 2015-02-12 | 2015-06-10 | 颐中(青岛)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分区控温式电子烟发热体 |
CN113133555A (zh) * | 2017-12-29 | 2021-07-20 | 深圳市华诚达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烟草加热组件及其生产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61500U (zh) | 一种多组发热线路氧化铝陶瓷发热体 | |
CN202210872U (zh) | 高温纳米红外电热膜发热元件 | |
CN202762730U (zh) | 一种电加热轧辊 | |
CN202938371U (zh) | 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电热炉 | |
CN204085178U (zh) | 陶瓷纤维模块拼装式热压烧结炉炉体 | |
CN202998520U (zh) | 远红外碳纤纸发热体 | |
CN105571114A (zh) | 一种新型浸没式加热电极 | |
CN202931581U (zh) | 一种双功率陶瓷发热管 | |
CN202353833U (zh) | 一种双保险结构的发热管 | |
CN203289669U (zh) | Ptc发热器 | |
CN204598338U (zh) | 一种模拟蜂窝电热膜加热部件 | |
CN204031487U (zh) | 一种改进的加热元件 | |
CN201182012Y (zh) | 氮化钛加热装置 | |
CN203301770U (zh) | 陶瓷加热器 | |
CN201398248Y (zh) | 节能速热储热器 | |
CN203390413U (zh) | 一种新型丝包扁铜线的焊接设备 | |
CN202581763U (zh) | 一种加热装置 | |
CN203352826U (zh) | 一种电加热器 | |
CN204929294U (zh) | 一种碳纤维加热装置 | |
CN204031718U (zh) | 一种矿用隔爆控制设备的散热装置 | |
CN202940991U (zh) | 一种电加热装置 | |
CN201375339Y (zh) | 发热电叉 | |
CN203251443U (zh) | 双联方型电加热器 | |
CN207165282U (zh) | 一种带云母绝缘耐火母线 | |
CN202998519U (zh) | 远红外碳晶纸发热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