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60184U - 红外遥控器 - Google Patents
红外遥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60184U CN203260184U CN 201320131163 CN201320131163U CN203260184U CN 203260184 U CN203260184 U CN 203260184U CN 201320131163 CN201320131163 CN 201320131163 CN 201320131163 U CN201320131163 U CN 201320131163U CN 203260184 U CN203260184 U CN 2032601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resistance
- source
- electronic switch
- control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遥控器,该红外遥控器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红外发射电路、控制芯片、外设负载和电源切换电路,其中,第一电源的负极和第二电源的负极均接地,第一电源的正极和第二电源的正极均与电源切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与电源切换电路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以控制第一电源为红外发射电路供电,控制第二电源为控制芯片及外设负载供电。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红外遥控器工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遥控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按发射方式进行分类,遥控器包括红外型、蓝牙型、2.4G射频型和RF2CE型等;按电源种类进行分类,遥控器包括干电池(碱性电池)供电型,可充电锂电池供电型和纽扣电池(常见的为CR2032)供电型等。
其中,红外遥控器以其具有最简单的电路实现和最低廉的价格优势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红外遥控器包括红外发射电路、控制芯片和用于为红外发射电路及控制芯片提供电源的供电电源,由于红外发射电路工作时,供电电源输出的电流较大,从而将其输出的电压拉低,甚至使得输出至控制芯片的电压低于该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导致控制芯片死机,进而使得红外遥控器工作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遥控器,旨在提高红外遥控器工作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遥控器,该红外遥控器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红外发射电路、控制芯片、外设负载和电源切换电路,其中,第一电源的负极和第二电源的负极均接地,第一电源的正极和第二电源的正极均与电源切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与电源切换电路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以控制第一电源为红外发射电路供电,控制第二电源为控制芯片及外设负载供电。
优选地,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红外发射管和第一场效应管,该第一场效应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连接,栅极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红外信号输出端连接,源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红外发射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红外信号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包括第一差分信号正输入端、第一差分信号负输入端、第一差分信号基准源端、第二差分信号正输入端、第二差分信号负输入端和第二差分信号基准源端;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与第一差分信号正输入端连接,负极分别与第一差分信号负输入端和第二差分信号负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基准源端连接,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基准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与第二差分信号正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根据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电压差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以控制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供电对象。
优选地,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和第四电子开关,该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和第四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信号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一电子开关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连接,通过第二电子开关与控制芯片连接及外设负载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电子开关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连接,通过第四电子开关与控制芯片连接及外设负载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和第四电子开关均为P沟道的场效应管,且所述控制端为场效应管的栅极。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三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所述红外遥控器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六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红外遥控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或第四电子开关的开关状态的启动电路。
优选地,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八电阻,该第八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为纽扣电池。
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芯片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从而控制第一电源为红外发射电路供电,控制第二电源为控制芯片及外设负载供电。由于对红外发射电路和控制芯片进行分开独立供电,因此有效防止因进行红外发射使得电源放电电流较大,导致控制芯片的电源电压被拉低,造成控制芯片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因此可提高红外遥控器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遥控器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红外遥控器。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遥控器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遥控器包括第一电源V1、第二电源V2、红外发射电路10、控制芯片20、外设负载30和电源切换电路40,其中,第一电源V1的负极和第二电源V2的负极均接地,第一电源V1的正极和第二电源V2的正极均与电源切换电路40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20与电源切换电路40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40,以控制第一电源V1为红外发射电路10供电,控制第二电源V2为控制芯片20及外设负载30供电。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芯片20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40,从而控制第一电源V1为红外发射电路10供电,控制第二电源V2为控制芯片20及外设负载30供电。由于对红外发射电路10和控制芯片20进行分开独立供电,因此有效防止因进行红外发射使得电源放电电流较大,导致控制芯片20的电源电压被拉低,造成控制芯片20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因此可提高红外遥控器工作的稳定性。
具体地,上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红外发射管D1和第一场效应管Q1,该第一场效应管Q1为P沟道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40连接,栅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所述控制芯片20的红外信号输出端连接,源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红外发射管D1的阳极连接;红外发射管D1的阴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20的红外信号输出端连接。
上述控制芯片20包括第一差分信号正输入端、第一差分信号负输入端、第一差分信号基准源端、第二差分信号正输入端、第二差分信号负输入端和第二差分信号基准源端;所述第一电源V1的正极与第一差分信号正输入端连接,负极分别与第一差分信号负输入端和第二差分信号负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差分信号基准源端连接,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二差分信号基准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2的正极与第二差分信号正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20根据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电压差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以控制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供电对象。
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芯片20内设有用于检测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电压值的差分电路,工作时,首先由控制芯片20检测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电压值,比较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电压大小,并根据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电压大小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40,该电源切换电路40根据该控制信号信号控制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供电对象,从而将输出电压值较大的电源为红外发射电路10供电;此时控制芯片20将实时监测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电压差值,当用于对红外发射电路10供电的电源的电压值与控制芯片20的一阈值之和小于另一电源的电压值时,控制芯片20触发中断,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40,该电源切换电路40根据该控制信号切换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供电对象,以使得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中输出电压较大的电源作为红外发射电路10的供电电源。本实施例中,由于将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供电对象循环切换,从而可延长遥控器的使用时间,减少用户更换电源的次数,因此更加适于用户使用。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芯片20的阈值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
具体地,上述电源切换电路40包括第一电子开关Q11、第二电子开关Q12、第三电子开关Q13和第四电子开关Q14,该第一电子开关Q11、第二电子开关Q12、第三电子开关Q13和第四电子开关Q14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芯片20的一信号输出端对应连接;第一电源V1的正极通过第一电子开关Q11与红外发射电路10连接,通过第二电子开关Q12与控制芯片20连接及外设负载30连接;所述第二电源V2的正极通过第三电子开关Q13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10连接,通过第四电子开关Q14与控制芯片20连接及外设负载30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子开关Q11、第二电子开关Q12、第三电子开关Q13和第四电子开关Q14为具有开关功能的电子元件。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开关Q11、第二电子开关Q12、第三电子开关Q13和第四电子开关Q14均优选为P沟道的场效应管,且上述控制端为场效应管的栅极。
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芯片20的信号输出端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三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所电源切换电路40还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其中,第四电阻R4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Q11的控制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Q12的控制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六电阻R6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Q13的控制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Q14的控制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之间。
工作时,若第一电源V1的输出电压大于第二电源V2的输出电压,则控制芯片2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此时第一电子开关Q11和第四电子开关Q14导通,第二电子开关Q12和第三电子开关Q13截止,从而使得第一电源V1为红外发射电路10供电,第二电源V2为控制芯片20及外设负载30供电。工作一段时间后,若第一电源V1的电压值与上述控制芯片20的阈值之和小于第二电源V2的电压值时,则控制芯片2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将输出高电平,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此时第一电子开关Q11和第四电子开关Q14截止,第二电子开关Q12和第三电子开关Q13导通,,从而完成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供电对象的切换,使得第一电源V1为控制芯片20及外设负载30供电,第二电源V2为红外发射电路10供电。
进一步地,上述红外遥控器还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第一电子开关Q11或第二电子开关Q12或第三电子开关Q13或第四电子开关Q14的开关状态的启动电路50。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启动电路50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启动电路50包括第八电阻R8,该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首先上电时,通过第八电阻R8将第二电子开关Q12或者第四电子开关Q14的控制端电平拉低,从而使得第二电子开关Q12或者第四电子开关Q14处于导通状态,由第一电源V1或者第二电源V2对控制芯片20进行供电,控制芯片20将监测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电压值,并根据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电压值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40,从而控制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的供电对象。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八电阻R8(下拉电阻)对控制芯片20进行上电启动控制,从而无需通过按键控制,降低了遥控器的操作难度。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控制芯片20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该控制芯片20优选为单片机。为了减小红外遥控器的体积,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电源V1和第二电源V2均优选为纽扣电池。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大控制芯片20中I\O口的利用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将上述控制芯片2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设置为同一信号输出端,将控制芯片2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设置为同一信号输出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红外发射电路、控制芯片、外设负载和电源切换电路,其中,第一电源的负极和第二电源的负极均接地,第一电源的正极和第二电源的正极均与电源切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芯片与电源切换电路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以控制第一电源为红外发射电路供电,控制第二电源为控制芯片及外设负载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红外发射管和第一场效应管,该第一场效应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其漏极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连接,栅极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红外信号输出端连接,源极通过第二电阻与红外发射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红外信号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包括第一差分信号正输入端、第一差分信号负输入端、第一差分信号基准源端、第二差分信号正输入端、第二差分信号负输入端和第二差分信号基准源端;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与第一差分信号正输入端连接,负极分别与第一差分信号负输入端和第二差分信号负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差分信号基准源端连接,通过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差分信号基准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与第二差分信号正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根据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电压差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源切换电路,以控制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供电对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和第四电子开关,该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和第四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的一信号输出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一电子开关 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连接,通过第二电子开关与控制芯片连接及外设负载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通过第三电子开关与所述红外发射电路连接,通过第四电子开关与控制芯片连接及外设负载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三电子开关和第四电子开关均为P沟道的场效应管,且所述控制端为场效应管的栅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三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所述红外遥控器还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其中,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第一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六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三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第三信号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子开关的控制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遥控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开关或第四电子开关的开关状态的启动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八电阻,该第八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四信号输出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为纽扣电池。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为单片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1163 CN203260184U (zh) | 2013-03-21 | 2013-03-21 | 红外遥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31163 CN203260184U (zh) | 2013-03-21 | 2013-03-21 | 红外遥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60184U true CN203260184U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947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3116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60184U (zh) | 2013-03-21 | 2013-03-21 | 红外遥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6018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47648A (zh) * | 2019-06-27 | 2019-09-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红外遥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红外遥控器 |
CN110570644A (zh) * | 2019-09-24 | 2019-12-13 | 广州华端科技有限公司 | 遥控装置 |
CN111081002A (zh) * | 2020-01-16 | 2020-04-28 | 惠州高盛达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电路 |
-
2013
- 2013-03-21 CN CN 201320131163 patent/CN2032601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47648A (zh) * | 2019-06-27 | 2019-09-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红外遥控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红外遥控器 |
CN110570644A (zh) * | 2019-09-24 | 2019-12-13 | 广州华端科技有限公司 | 遥控装置 |
CN110570644B (zh) * | 2019-09-24 | 2020-09-22 | 广州华端科技有限公司 | 遥控装置 |
CN111081002A (zh) * | 2020-01-16 | 2020-04-28 | 惠州高盛达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电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86403U (zh) | 一种外部供电与备用电池的无缝切换电路 | |
CN103607009B (zh) | 一种带自动保护功能的充放电电路 | |
CN206559133U (zh) | 电源切换电路 | |
CN103066690B (zh) | 低功耗待机电路 | |
CN204287446U (zh) | 一种掉电检测电路 | |
CN105984400B (zh) | 一种车载电源开关装置 | |
CN105811761A (zh) | 一种电流采样电路及集成电流采样电路的boost电路 | |
CN203260184U (zh) | 红外遥控器 | |
CN204290475U (zh) | 电源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205248899U (zh) | Obu供电模式切换电路 | |
CN203219450U (zh) | 机顶盒真待机和待机唤醒电路以及机顶盒 | |
CN203734663U (zh) | 基于nfc的蓝牙配对电路 | |
CN104883057B (zh) | 升压与线性充电共用功率器件的移动电源转换器及其方法 | |
CN204190483U (zh) | 电源切换电路 | |
CN205248853U (zh) | 一种电源电路 | |
WO2021258366A1 (zh) | 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电化学装置 | |
CN203387480U (zh) | 一种自动复位装置 | |
CN204697033U (zh) | 系统复位电路和电子设备 | |
CN203071869U (zh) | 一种振荡器电路 | |
CN204046673U (zh) | 一种具有双电池功能的手机 | |
CN204089330U (zh) | 一种自适应的电源电池双路供电装置 | |
CN203104091U (zh) | 低功耗待机电路 | |
CN204721218U (zh) | 升压与线性充电共用功率器件的移动电源转换器 | |
CN209627345U (zh) | 自适应通道电源电路 | |
CN209402181U (zh) | 一种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通信设备及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