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6979U - 一种雨槽及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槽及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56979U
CN203256979U CN 201320195093 CN201320195093U CN203256979U CN 203256979 U CN203256979 U CN 203256979U CN 201320195093 CN201320195093 CN 201320195093 CN 201320195093 U CN201320195093 U CN 201320195093U CN 203256979 U CN203256979 U CN 203256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fastening devices
fixing
rain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950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UANG HUACHENG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UANG HUACHENG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UANG HUACHENG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UANG HUACHENG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950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56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56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569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雨槽及大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槽固定不紧固的问题。该雨槽包括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其中,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两侧,且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接水部,与固定部连固定在一起;包括用于与固定部连接的底层,分设置在底层两侧并与底层组成接水槽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雨槽及大棚能够使雨槽和外部部件紧固的固定的同时,进行更好的水导流,避免了雨水或大棚内高湿度形成的水滴,对其他部件进行腐蚀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雨槽及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用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雨槽及大棚。
背景技术
雨槽作为温室大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普遍应用在温室大棚上,但现有技术中的雨槽结构简单,但只在固定后不够紧固,致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折断等问题的出现,缩短了雨槽的使用寿命。
因此,一种安装便捷,固定紧固的雨槽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雨槽及大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槽固定不紧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雨槽,包括:
用于与外部部件固定的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其中,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两侧,且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
用于接收雨水或大棚内高湿度形成的水滴的接水部,与固定部连固定在一起;包括用于与固定部连接的底层,分设置在底层两侧并与底层组成接水槽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部还包括:
用于增加第一固定装置与外部立柱固定力度的第一固定增强板,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一端;
用于增加第二固定装置与外部立柱固定力度的第二固定增强板,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接水部包括:
用于与第一侧板配合进行棚膜固定的第一槽板,设置在第一侧板上,且与第一侧板组成第一卡槽;
用于与第二侧板配合进行棚膜固定的第二槽板,设置在第二侧板上,且与第一侧板组成第二卡槽。
优选的,第一侧板与第一槽板的夹角为50°~70°;
第二侧板与第二槽板的夹角为50°~70°。
优选的,第一侧板与第一槽板的夹角为60°;
第二侧板与第二槽板的夹角为60°。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侧板一端内弯折后形成第一内角,第二侧板一端内弯折后形成第二内角;
第一内角具体为130°~160°;第二内角具体为130°~160°。
优选的,第一内角具体为155°;第二内角具体为155°。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槽,固定部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在若干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还包括雨槽,固定部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在若干棚梁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还包括雨槽,第一固定增强板与第二固定增强板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立柱或棚梁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螺栓等将固定部与外部部件(棚梁或立柱等)固定在一起,并通过螺栓等将接水部与固定板固定在一起,利用接水部接收雨水或大棚内由于高湿度所形成的水滴,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安装阶段能够进行快速的安装,在维修或保养极端能够进行快速的拆卸,且件固定和接水进行分离设置,能够使雨槽和外部部件紧固的固定的同时,进行更好的水导流,避免了雨水或大棚内高湿度形成的水滴,对其他部件(棚脊、棚梁等)进行腐蚀损坏。
另外,还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特殊设计使得在进行棚膜连接时能够更加快速,且使得安装后的棚膜在特殊角度下不易脱离雨槽,进而减少了棚膜的维修次数,无形中提高了棚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槽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固定部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槽中接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部;101、第一固定装置;102,第二固定装置;103、第三固定装置;104、第一固定孔;105、第一固定增强板;106、第二固定增强板;2、接水部;201、底层、202、第一侧板、203第二侧板;204、第一槽板、205、第一卡槽;206第二槽板;207、第二卡槽;208、第一内角;209、第二内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雨槽,包括:
用于与外部部件固定的固定部1;包括第一固定装置101、第二固定装置102和第三固定装置103,其中,第二固定装置102和第三固定装置103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101两侧,且第二固定装置102和第三固定装置103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104;
用于接收雨水或大棚内高湿度形成的水滴的接水部2,与固定部1连固定在一起;包括用于与固定部1连接的底层201,分设置在底层201两侧并与底层201组成接水槽的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3。
通过螺栓等将固定部1与外部部件固定在一起,并通过螺栓等将接水部2与固定板固定在一起,利用接水部2接收雨水或大棚内由于高湿度所形成的水滴,通过这样的设计在安装阶段能够进行快速的安装,在维修或保养极端能够进行快速的拆卸,且件固定和接水进行分离设置,能够使雨槽和外部部件紧固的固定的同时,进行更好的雨水导流,避免了雨水或大棚内高湿度形成的水滴,对其他部件进行腐蚀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雨槽分为固定部1和接水部2,其中固定部1包括第一固定装置101、第二固定装置102和第三固定装置103,其中第二固定装置102和第三固定装置103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101两侧,且在第二固定装置102和第三固定装置10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04,其中第一固定孔104的具体个数根据实际使用而定,本实施例中对此不进行限定;通过第一固定装置101、第二固定装置102和第三固定装置103组合在一起,利用螺栓、螺钉或铆钉等穿过第一固定孔104对接水部2进行固定,另外,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栓、铆钉或螺钉等将第一固定装置101与外部部件进行固定在一起;接水部2包括底层201及设置在第一两侧的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3,通过第一侧板202、第二侧板203和底层201组成的水槽对雨水或大棚内高湿度形成的水滴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水导流到外部,进而避免了雨水或水滴对大棚中的金属结构的氧化;由于雨槽属于较长的物体,在固定过程中需要牢固的固定,以避免折断等问题的出现,而本实施例中单独通过固定部1与外部部件进行固定,实现与外部部件紧固的固定,通过接水部2进行水的导流,这样实现了单独作业,双重使用,使得安装后更加牢固,且为增加雨槽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固定部1和接水部2外表面均设置防氧化层,以提高雨槽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雨槽能够避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折断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部1还包括:
用于增加第一固定装置101与外部立柱固定力度的第一固定增强板105,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101一端;
用于增加第二固定装置102与外部立柱固定力度的第二固定增强板106,设置在第一固定装置101另一端。
当固定部1与外部部件固定时,可能会由于某种因素造成与外部部件固定脱落,造成整体雨槽的脱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固定增强板105和第二固定增强板106,第一固定增强板105和第二固定增强板106的设置方向与在第一固定装置101的径向方向上,这样,在固定后能够通过第一固定增强板105和第二固定增强板106增加与外部部件的固定力度,进而防止固定部1的脱离等问题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接水部2包括:
用于与第一侧板202配合进行棚膜固定的第一槽板204,设置在第一侧板202上,且与第一侧板202组成第一卡槽205;
用于与第二侧板203配合进行棚膜固定的第二槽板206,设置在第二侧板203上,且与第一侧板202组成第二卡槽207。
优选的,第一侧板202与第一槽板204的夹角为50°~70°;
第二侧板203与第二槽板206的夹角为50°~70°。
优选的,第一侧板202与第一槽板204的夹角为60°;
第二侧板203与第二槽板206的夹角为60°。
本实施例中,接水部2还包括由第一槽板204和第一侧板202组成的第一卡槽205和由第一槽板204和第二侧板203组成的第二卡槽207,其中第一侧板202与第一槽板204的夹角为50°~70°优选的为60°,第二侧板203与第二槽板206的夹角为50°~70°,优选的为60°,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通过第一卡槽205配合外部卡簧等部件将前棚膜固定在第一卡槽205中,通过第二卡槽207配合外部卡簧等部件将后棚膜固定在第二卡槽207中,且通过第一侧板202与第一槽板204和第二侧板203与第二槽板206的特殊夹角设计使得棚膜能够牢固的固定在第一卡槽205和第二卡槽207中,避免了因为大风等自然原因造成棚膜脱落雨槽,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侧板202与第一槽板204和第二侧板203与第二槽板206的夹角设置为60°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他在设定范围内的角度均可以实现,如65°、55°或57°等,为节省篇幅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再进行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侧板202一端内弯折后形成第一内角208,第二侧板203一端内弯折后形成第二内角209;
第一内角208具体为130°~160°;第二内角209具体为130°~160°。
优选的,第一内角208具体为155°;第二内角209具体为155°。
由于雨槽使用在不同的环境中,所以使用环境的风力也不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为应对上述的为题,优选的在第一侧板202内折后形成第一内角208,在第二侧板203内折后形成第二内角209,其中,第一内角208为130°~160°,优选的为155°,第二内角209为130°~160°,优选的为155°,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棚膜安装后被雨槽的拉伸力度得到增加,避免了在大风环境下被吹开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还包括雨槽,固定部1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在若干立柱上。
其中,棚梁一端与储热墙固定,另一端与地面或立柱固定在一起,棚梁的中段与立柱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根据大棚的尺寸在一根棚梁上多设置立柱的个数),将棚脊固定在棚梁上,本实施例中雨槽同样固定在立柱上,并在雨槽固定后将棚膜固定在雨槽上,通过雨槽将棚膜拉近。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雨槽,固定部1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在若干棚梁上。
其中,棚梁一端与储热墙固定,另一端与地面或立柱固定在一起,棚梁的中段与立柱固定在一起,将棚脊固定在棚梁上,本实施例中,雨槽通过螺栓、螺钉或铆钉等固定在棚梁上,并在雨槽固定后将棚膜固定在雨槽上,通过雨槽将棚膜拉近。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还包括雨槽,第一固定增强板105与第二固定增强板106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立柱或棚梁上。
其中,棚梁一端与储热墙固定,另一端与地面或立柱固定在一起,棚梁的中段与立柱固定在一起,将棚脊固定在棚梁上,本实施例中,雨槽通过螺栓、螺钉或铆钉等固定在棚梁或立柱上,且同时通过螺栓、螺钉或铆钉等将第一固定增强板105和第二固定增强板106固定在棚梁或立柱上,并在雨槽固定后将棚膜固定在雨槽上,通过雨槽将棚膜拉近。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雨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外部部件固定的固定部(1),括第一固定装置(101)、第二固定装置(102)和第三固定装置(103),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0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01)两侧,且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和所述第三固定装置(103)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104);
用于接收雨水或大棚内高湿度形成的水滴的接水部(2),与所述固定部(1)连固定在一起;包括用于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的底层(201),分设置在所述底层(201)两侧并与所述底层(201)组成接水槽的第一侧板(202)和第二侧板(2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还包括:
用于增加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01)与外部立柱固定力度的第一固定增强板(105),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01)一端;
用于增加所述第二固定装置(102)与外部立柱固定力度的第二固定增强板(106),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01)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2)包括:
用于与所述第一侧板(202)配合进行棚膜固定的第一槽板(204),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2)上,且与所述第一侧板(202)组成第一卡槽(205);
用于与所述第二侧板(203)配合进行棚膜固定的第二槽板(206),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3)上,且与所述第一侧板(202)组成第二卡槽(20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2)与所述第一槽板(204)的夹角为50°~70°;
所述第二侧板(203)与所述第二槽板(206)的夹角为50°~7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2)与所述第一槽板(204)的夹角为60°;
所述第二侧板(203)与所述第二槽板(206)的夹角为60°。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2)一端内弯折后形成第一内角(208),所述第二侧板(203)一端内弯折后形成第二内角(209);
所述第一内角(208)具体为130°~160°;所述第二内角(209)具体为130°~16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角(208)具体为155°;所述第二内角(209)具体为155°。
8.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雨槽,所述固定部(1)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若干立柱上。
9.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雨槽,所述固定部(1)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若干棚梁上。
10.一种大棚,包括,储热墙、至少一个棚脊、若干棚梁、若干立柱和棚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槽,所述第一固定增强板(105)与所述第二固定增强板(106)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立柱或棚梁上。
CN 201320195093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雨槽及大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6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5093 CN203256979U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雨槽及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5093 CN203256979U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雨槽及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56979U true CN203256979U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69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950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6979U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雨槽及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569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3870A (zh) * 2013-04-17 2013-08-14 寿光市华诚农业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雨槽及大棚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3870A (zh) * 2013-04-17 2013-08-14 寿光市华诚农业设施有限公司 一种雨槽及大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6274U (zh) 一种可防雨的光伏组件边框
WO2012095195A3 (de) Montagesystem für eine solaranlage sowie solaranlage mit dem montagesystem
WO2010048147A3 (en) Rounding system and method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conical or cylindrical structures
CN203590127U (zh) 引流式屋面光伏组件防水安装结构
CN203256979U (zh) 一种雨槽及大棚
CN202672024U (zh) 一种新型桥梁墩柱
CN205116413U (zh) 篷房结构
CN204662660U (zh) 一种用于充气膜建筑的钢缆垂直交叉十字锁扣
CN204059595U (zh) 可拆卸建筑
CN203701395U (zh) 中空且无内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半球形穹顶结构
CN103243870A (zh) 一种雨槽及大棚
CN204920305U (zh) 一种新型舞台桁架
WO2010092121A3 (de) Dachkonstruktion mit solarmodul
CN105284483A (zh) 一种用于冬季植物净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简易保温装置
CN204899374U (zh) 一种低成本电视塔
CN205471180U (zh) 拉升式防雨罩装置
CN204059703U (zh) 可拆卸定位安装连接件
CN204906271U (zh) 一种用于马鞍板式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机构
JP2011007165A (ja) 風力発電支柱を用いた多段式太陽電池パネルの設置工法
CN204062453U (zh) 一种z型钢连接装置
CN204940709U (zh) 一种双层防水脊瓦
CN203256990U (zh) 一种雨槽托架及大棚
CN204040765U (zh) 一种采光窗
CN204326374U (zh) 仿古金属瓦
CN204728909U (zh) 一种复合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