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0643U - 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50643U
CN203250643U CN 201320228105 CN201320228105U CN203250643U CN 203250643 U CN203250643 U CN 203250643U CN 201320228105 CN201320228105 CN 201320228105 CN 201320228105 U CN201320228105 U CN 201320228105U CN 203250643 U CN203250643 U CN 203250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keleton
mounting groove
helical spring
perispor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281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平
柴茂
游一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uadian Switch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uadian Switch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uadian Switch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uadian Switch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281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50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50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506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触头装置,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该静触头包括一触座、一骨架、多个触片和至少两螺旋弹簧,该骨架呈圆筒状且其内孔能配合动触头,触座和骨架固定装接在一起且形成有一开口朝向内孔的环形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的两相面向侧都设凹槽;该触片具有两端部;该两端部适配连接在两凹槽并使得触片能径向移动,该至少两螺旋弹簧都成环状、适配装接在安装槽内且顶抵触片,通过至少一螺旋弹簧弹力使触片至少部分凸出安装槽且能接触在动触头,通过至少另一螺旋弹簧弹力使触片接触触座,使触头装置的电流路径为动触头、触片和触座。它具有如下优点:具有高的可靠性,更少的材料耗费,更加稳定的制造工艺,更加简单的装配工艺和更低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耐电弧主电流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耐电弧主电流触头装置,它通常具有两种工况:1.触头装置闭合,即合闸时,起导通电流作用,此时触头装置只需耐受电流引起的发热;2.触头装置断开或关合电流的瞬间,此时触头装置需耐受触头装置间产生的电弧的烧蚀。开关的主电流触头装置应能在以上两种工况下正常工作,并保证一定的电寿命。现有的触头装置有以下几种:
公开号为CN97249042.6的“自动复位捆簧式梅花触头”,它具有动触头导电联接杆,动触头触片,位于触片内侧的环形支架,触片外侧捆有拉力弹簧,动触头触片端部有一个与之配合的静触头。该专利的优点在于,当静触头拔出后,可实现动触头触片的自动复位,确保手车式高压开关柜的安全运行,但拉力弹簧捆在触片外侧面,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弹簧断裂,且一旦弹簧发生断裂,则整个触头就失效,可靠性较差。
公开号为CN200944352的“大电流接地开关静触头装置”,该专利中提出的触头结构,可用于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主电流触头,以及导体间的活动电连接;该主电流连接触头包括触座导体、触指(触片)、用于触指限位的骨架以及提供触指接触压力的片弹簧这四个主要部件。活动触头与触指接触或分离,会产生力的效应和电弧的烧蚀效应。该触头较好的解决了电弧烧蚀的问题以及触头操作力的问题,但在径向厚度尺寸方面不够小,片弹簧的制造工艺性较差以及弹力的一致性较差,另外触片的材料耗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触头装置,包括静触头(10)和动触头(20),该静触头(10)包括一触座(13)、一骨架(14)、多个触片(30)和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该骨架(14)呈圆筒状且形成有能配合动触头(20)的内孔(11),该触座(13)和骨架(14)固定装接在一起且形成有一开口朝向内孔(11)的环形的安装槽(12),该安装槽(12)的两相面向侧都设凹槽(121);该触片(30)具有两端部(31);该触片(30)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两端部(31)适配连接在两凹槽(121)且触片(30)能径向移动,该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都成环状、适配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顶抵触片(30),通过至少一螺旋弹簧(41)弹力使触片(30)至少部分凸出安装槽(12)且能接触在动触头(20),通过至少另一螺旋弹簧(42)弹力使触片(30)接触触座(13)。
一实施例之中:该凹槽(121)的内外间距大于触片(20)的端部(31)厚度,且小于端部(31)厚度的两倍。
一实施例之中:该螺旋弹簧(41、42)材料选用不锈钢,该触片(30)材料选用导电材料。
一实施例之中:该骨架(14)的内孔(11)成回转结构,该凹槽(121)为环形槽,该安装槽(12)的两相面向侧轴向间隔,该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轴向间隔。
一实施例之中:该多个触片(30)周向布置,该螺旋弹簧(41、42)首尾连接成环状。
一实施例之中:该螺旋弹簧(41、42)具有多圈螺旋圈,每个触片(30)都至少配合两圈螺旋圈。
一实施例之中:该触片(30)和触座(13)间设定位螺旋弹簧(41、42)的结构。
一实施例之中:该触片(30)设两凸起部分(32),该两凸起部分(32)的背面形成定位螺旋弹簧(41、42)的定位槽(321)。
一实施例之中:该触片(30)设两凸起部分(32),该静触头(10)的安装槽(12)的开口的一周缘向另一周缘方向延伸成接触周壁(15);该一个凸起部分(32)能配合接触动触头(20),该另一个凸起部分(32)配合接触接触周壁(15)。
一实施例之中:该触座(13)具有一端面,该端面凹设有上述的一凹槽(121);该骨架(14)具有一环形壁和一凸设在环形壁的周壁(141),该环形壁凹设上述的另一凹槽(121);该触座(13)和骨架(14)固接,该周壁(141)围靠在触座(13)外,该触座(13)端面和环形壁间形成为上述的安装槽(12)。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触头装置,包括静触头(10)和动触头(20),该静触头(10)包括一触座(13)、一骨架(14)、一支撑架(16)、多个触片(30)和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该骨架(14)呈圆筒状且形成有能配合动触头(20)的内孔(11),该骨架(14)具有一环形壁和一凸设在环形壁的周壁(141),该支撑架(16)成回转结构且适配装接在骨架(14)内,该支撑架(16)和骨架(14)环形壁间形成为一开口朝向内孔(11)的环形的安装槽(12),该骨架(14)的环形壁凹设一凹槽(121),该支撑架(16)端面设另一凹槽(121);该触片(30)具有两端部(31);该触片(30)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两端部(31)适配连接在两凹槽(121)且触片(30)能径向移动,该触座(13)和骨架(14)固定装接在一起,该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都成环状、适配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顶抵触片(30),通过至少一螺旋弹簧(41)弹力使触片(30)至少部分凸出安装槽(12)且能接触在动触头(20),通过至少另一螺旋弹簧(42)弹力使触片(30)接触触座(13)。
一实施例之中:该骨架(14)的周壁(141)内壁设一卡圈槽(135),另配设卡圈(136)安装在卡圈槽(135)中对支撑架(16)进行限位。
一实施例之中:该支撑架(16)选用绝缘材料。
一实施例之中:该触片(30)设两凸起部分(32);该触座(13)的轴向端面轴向凸设有一接触周壁(15),该支撑架(16)包围在接触周壁(15)外,且该接触周壁(15)具有伸出支撑架(16)的接触部分;该一个凸起部分(32)能配合接触动触头(20),该另一个凸起部分(32)配合接触接触周壁(15)的接触部分。
一种应用所述的耐电弧主电流触头装置的开关设备,包括灭弧室,该触头装置装接在灭弧室;另设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动触头(20),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动触头(20)相对静触头(10)移动实现合闸和分闸操作。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静触头包括触座、骨架、触片和螺旋弹簧,触座和骨架固定装接在一起且形成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凹槽和触片的端部配合,螺旋弹簧装接在安装槽内且顶抵触片使得触片能接触动触头,使得触片能接触触座,保证触头装置的电流路径为动触头、触片和触座,则能产生如下技术效果:a.安装槽的凹槽和触片的端部配合使触片只能径向移动,无法沿轴向(动触头运动方向)移动,接触稳定,适用寿命长,具有高的可靠性,更少的材料耗费,更加稳定的制造工艺,更加简单的装配工艺和更低的成本,该结构应用在动静触头装置时,效果尤其突出;b.螺旋弹簧产生的弹力至少包括各螺旋圈径向变形而产生的弹力,则即使螺旋弹簧端部未连接或断裂也能提供足够弹力,接触稳定可靠;c.结构更加紧凑;d设触片,能够耐受电弧烧蚀。
2.凹槽的内外间距大于触片的端部厚度,小于端部厚度的两倍,避免触片在装配或操作过程中产生径向重叠,方便装配。
3.螺旋弹簧定位连接在定位槽内,定位弹簧,保证弹簧径向弹性变形。
4.该螺旋弹簧具有多圈螺旋圈,每个触片都至少配合两圈螺旋圈,保证触片与弹簧接触均匀可靠。
5.触片设两凸起部分,两凸起部分的背面形成定位螺旋弹簧的定位槽,结构简单、紧凑,高可靠性,低材料耗费,稳定制造工艺,简单装配工艺和低成本。
6.静触头的安装槽的开口的一周缘向另一周缘方向延伸成接触周壁,一个凸起部分配合接触动触头,另一个凸起部分配合接触接触周壁,高可靠性,结构简单、紧凑,稳定制造工艺,简单装配工艺和低成本。
7.静触头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设上述的另一凹槽,周壁的伸出部分围靠在触座外,支撑架包围在接触周壁外,支撑架和环形壁间形成为上述的安装槽,则可将触片、螺旋弹簧和支撑架先装接在骨架上形成一个单元,再将该单元装接在触座上,则能实现模块化生产,装配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a为实施例一中的触片的立体结构图。
图2b为实施例一中的触片的主视结构图。
图3a为实施例一中的螺旋弹簧的结构图。
图3b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的触片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的触片结构图。
图8为实施例四的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五的结构图。
图10为实施例六的结构图。
图11为实施例七的结构图。
图12为实施例七的主电流触头独立部装图。
图13为实施例八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查阅图1、图2和图3,耐电弧主电流触头装置,包括静触头10和动触头20,该静触头10包括一触座13、一骨架14、多个触片30和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该骨架14呈圆筒状且其内孔11能配合动触头20,触座13和骨架14固定装接在一起且形成有一开口朝向内孔11的环形的安装槽12。
该安装槽12具有两沿轴向间隔且面向的相面向侧,该两相面向侧都设凹槽121。该触片30设两端部31和两凸起部分32,该两凸起部分32的背面形成为定位螺旋弹簧41、42的定位槽321,该两凸起部分32和两端部31成四边形结构。一优选方案中:该静触头10的安装槽12的开口的一周缘向另一周缘方向延伸成接触周壁15。该两端部31适配连接在两凹槽121并使得触片30只能径向移动,即限制了触片的轴向移动,限制了触片的径向移动范围,该多个触片周向布置。开关合闸或分闸时,动触头与触片在接触或分离过程中,由于摩擦力作用,会对触片产生轴向力,当合闸或分闸速度较大时,该问题尤为明显,通过两凹槽121的设置,可以吸收触片上的轴向力,同时对触片进行轴向限位,避免触片的轴向移动对螺旋弹簧造成破坏。
该两螺旋弹簧41、42都弯成环状(即首尾不相连)或首尾相连成环状、适配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顶抵在触片30和骨架14间,通过两定位槽321限制螺旋弹簧轴向位置。通过螺旋弹簧41的弹力使触片30的一凸起部分32凸出安装槽12开口且能接触在动触头20,通过螺旋弹簧42的弹力使触片30的另一个凸起部分32配合接触接触周壁15,保证触头装置的电流路径为动触头20、触片30和触座14。一优选方案中,该螺旋弹簧41、42的头尾两端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环形结构,则该弹力不但包括各螺旋圈的径向变形弹力还包括整个螺旋弹簧的倾斜弹力。该触片制作如:先旋转加工成型出回转件,再沿轴向切割回转件形成为触片,也既是在非接触时,该触片沿圆周布置呈环形。
该触片30一凸起部分与动触头20之间的接触压力、该触片30另一凸起部分和接触周壁15的接触压力主要靠螺旋弹簧41、42的倾斜变形来提供,一优选方案中,设螺旋弹簧的圈数为n(即包括n个螺旋圈),触片数量为m,则n/m应大于或等于2,这样可保证每个触片至少由两圈螺旋圈提供接触压力,使得触片上的压力均匀可靠,最好该n/m大于等于3。对于螺旋弹簧41、42在一定操作次数之后出现的焊接点断裂问题,即使焊接点断裂,也不会影响倾斜变形,不会导致对触头间的电接触失效,由于其依赖倾斜变形提供触头的接触压力,因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一优选方案中:该凹槽121的内外间距大于触片20的端部31厚度,且小于端部31厚度的两倍,以避免触片在装配或操作过程中产生径向重叠。
本实施例之中,该定位槽321为类V形的弧形槽,该接触部32为弧形结构,使得该触片与动触头的接触部分为圆弧,且最好,该一凸起部分的回转半径R与动触头回转半径相配合,例如相等,可使接触电阻更小。
一优选方案中:该螺旋弹簧41、42材料选用不锈钢制造,以保证更加一致的弹力特性和更好的机械性能,且使其不用于通流,使得触头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路径为:动触头20-触片30-接触周壁15-触座13。
一优选方案中:该触座13具有一端面,该端面为上述的一相面向侧,该端面凹设有上述的一凹槽121且凸设一台阶131;该骨架14呈回转结构且具有一环形壁和一凸设在环形壁的周壁141,该环形壁为上述的另一相面向侧,该环形壁凹设上述的另一凹槽121,该周壁141围靠在触座13且适配台阶131外;该触座13和骨架14固接,例如通过螺钉固定,该触座13端面和环形壁间形成为上述的安装槽12,螺旋弹簧41、42顶抵在触片30和周壁141间。根据需要,该触座13可为实心或空心或开盲孔。
一优选方案中:该骨架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其外轮廓可以形成触头的屏蔽结构,结构更加简洁。
一种应用所述的耐电弧主电流触头装置的开关设备,包括灭弧室,该触头装置装接在灭弧室;另设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动触头20,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动触头20相对静触头10移动实现合闸或分闸操作。
螺旋弹簧42提供触片30与触座的接触周壁之间的接触压力,当开关合闸时,由于动触头20的插入,螺旋弹簧41受到径向挤压产生倾斜变形,提供触片30与动触头20之间的接触压力。
实施例二
请查阅图4和图5,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触片30的定位槽321为
Figure BDA00003120235900081
形槽。
实施例三
请查阅图6和图7,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触片30的定位槽321为矩形槽。
实施例四
请查阅图8,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骨架14的周壁的内表面设两个“V”形槽142,螺旋弹簧41、42位于其中,对螺旋弹簧41、42进行限位,此时,触片可不对螺旋弹簧41、42进行限位。
实施例五
请查阅图9,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骨架14的周壁的内表面设两个“
Figure BDA00003120235900091
”形槽143,螺旋弹簧41、42位于其中,对螺旋弹簧41、42进行限位,此时,触片可不对螺旋弹簧41、42进行限位。
实施例六
请查阅图10,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骨架14的周壁的内表面设两个矩形槽14,螺旋弹簧41、42位于其中,对螺旋弹簧41、42进行限位,此时,触片可不对螺旋弹簧41、42进行限位。
实施例七
请查阅图11,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静触头10还包括支撑架16,该支撑架16装接在骨架14内。该支撑架16呈回转结构,该支撑架16具有一环壁161,该触座不设上述的凹槽121,该凹槽121改设在环壁161。本实施例之中,该周壁141具有伸出支撑架16的伸出部分,该伸出部分围靠在触座13外,而且,该支撑架16包围在接触周壁15外,该支撑架16和环形壁间形成为上述的安装槽12。
该支撑架16可采用绝缘材料。当支撑架16采用绝缘材料时,可确保触头在正常工作时只有唯一的电流路径:动触头20-触片30-触座13,避免螺旋弹簧41、42以及支撑架16因为电流的集肤效应而分流,防止触头异常的损坏。
一优选方案中,该骨架13的周壁141内壁设一卡圈槽135,另配设卡圈136可安装在卡圈槽135中对支撑架16进行限位。该周壁设一台阶,该支撑架16凸设一长回转壁162,该长回转壁162适配支撑在台阶,通过台阶和长回转壁配合及卡圈槽和卡圈配合,定位骨架和支撑架,将骨架和支撑架连接在一起。该弹簧顶抵在长回转壁和触片间。
该触座(13)的轴向端面轴向凸设有一接触周壁15,该支撑架16包围在接触周壁15外,且该接触周壁15具有伸出支撑架16的接触部分;该一个凸起部分32能配合接触动触头20,该另一个凸起部分32配合接触接触周壁15的接触部分。
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主电流触头可以形成独立部装(如图12),便于标准化生产和测试,缩短开关产品装配时间。使用时,将该骨架14与触座13固接即可。
实施例八
请查阅图13,它与实施例七不同之处在于:该支撑架16凸设一短回转壁163,该短回转壁163适配支撑在台阶,通过台阶和短回转壁配合及卡圈槽和卡圈配合,定位骨架和支撑架,将骨架和支撑架连接在一起。该弹簧顶抵在周壁141和触片间。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主电流触头形成独立部装,便于标准化生产和测试,缩短开关产品装配时间。使用时,将该骨架14与触座13固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触头装置,包括静触头(10)和动触头(20),其特征在于:该静触头(10)包括一触座(13)、一骨架(14)、多个触片(30)和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该骨架(14)呈圆筒状且形成有能配合动触头(20)的内孔(11),该触座(13)和骨架(14)固定装接在一起且形成有一开口朝向内孔(11)的环形的安装槽(12),该安装槽(12)的两相面向侧都设凹槽(121);该触片(30)具有两端部(31);该触片(30)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两端部(31)适配连接在两凹槽(121)且触片(30)能径向移动,该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都成环状、适配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顶抵触片(30),通过至少一螺旋弹簧(41)弹力使触片(30)至少部分凸出安装槽(12)且能接触在动触头(20),通过至少另一螺旋弹簧(42)弹力使触片(30)接触触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121)的内外间距大于触片(20)的端部(31)厚度,且小于端部(31)厚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弹簧(41、42)材料选用不锈钢,该触片(30)材料选用导电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骨架(14)的内孔(11)成回转结构,该凹槽(121)为环形槽,该安装槽(12)的两相面向侧轴向间隔,该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轴向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触片(30)周向布置,该螺旋弹簧(41、42)首尾连接成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螺旋弹簧(41、42)具有多圈螺旋圈,每个触片(30)都至少配合两圈螺旋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片(30)和触座(13)间设定位螺旋弹簧(41、42)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片(30)设两凸起部分(32),该两凸起部分(32)的背面形成定位螺旋弹簧(41、42)的定位槽(3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片(30)设两凸起部分(32),该静触头(10)的安装槽(12)的开口的一周缘向另一周缘方向延伸成接触周壁(15);该一个凸起部分(32)能配合接触动触头(20),该另一个凸起部分(32)配合接触接触周壁(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座(13)具有一端面,该端面凹设有上述的一凹槽(121);该骨架(14)具有一环形壁和一凸设在环形壁的周壁(141),该环形壁凹设上述的另一凹槽(121);该触座(13)和骨架(14)固接,该周壁(141)围靠在触座(13)外,该触座(13)端面和环形壁间形成为上述的安装槽(12)。
11.一种触头装置,包括静触头(10)和动触头(20),其特征在于:该静触头(10)包括一触座(13)、一骨架(14)、一支撑架(16)、多个触片(30)和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该骨架(14)呈圆筒状且形成有能配合动触头(20)的内孔(11),该骨架(14)具有一环形壁和一凸设在环形壁的周壁(141),该支撑架(16)成回转结构且适配装接在骨架(14)内,该支撑架(16)和骨架(14)环形壁间形成为一开口朝向内孔(11)的环形的安装槽(12),该骨架(14)的环形壁凹设一凹槽(121),该支撑架(16)端面设另一凹槽(121);该触片(30)具有两端部(31);该触片(30)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两端部(31)适配连接在两凹槽(121)且触片(30)能径向移动,该触座(13)和骨架(14)固定装接在一起,该至少两螺旋弹簧(41、42)都成环状、适配装接在安装槽(12)内且顶抵触片(30),通过至少一螺旋弹簧(41)弹力使触片(30)至少部分凸出安装槽(12)且能接触在动触头(20),通过至少另一螺旋弹簧(42)弹力使触片(30)接触触座(1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骨架(14)的周壁(141)内壁设一卡圈槽(135),另配设卡圈(136)安装在卡圈槽(135)中对支撑架(16)进行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16)选用绝缘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触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片(30)设两凸起部分(32);该触座(13)的轴向端面轴向凸设有一接触周壁(15),该支撑架(16)包围在接触周壁(15)外,且该接触周壁(15)具有伸出支撑架(16)的接触部分;该一个凸起部分(32)能配合接触动触头(20),该另一个凸起部分(32)配合接触接触周壁(15)的接触部分。
15.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或11或12或13或14所述的触头装置的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灭弧室,该触头装置装接在灭弧室;另设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连接动触头(20),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动触头(20)相对静触头(10)移动实现合闸和分闸操作。
CN 201320228105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50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8105 CN203250643U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8105 CN203250643U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50643U true CN203250643U (zh) 2013-10-23

Family

ID=49377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28105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50643U (zh) 2013-04-27 2013-04-27 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506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001A (zh) * 2013-04-27 2013-09-18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CN105321737A (zh) * 2015-11-19 2016-02-10 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触头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1001A (zh) * 2013-04-27 2013-09-18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CN103311001B (zh) * 2013-04-27 2015-06-24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CN105321737A (zh) * 2015-11-19 2016-02-10 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触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9950B (zh) 用于真空断续器设备的电气触点设备
CN107039195A (zh) 直线式永磁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CN106783373B (zh) 一种具有动主触头和动弧触头的真空灭弧室
CN103155072A (zh) 尤其用于空气绝缘中压断路器的电接触装置
CN204130366U (zh) 一种新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组件
JP2006034087A (ja) 端子部
CN203250643U (zh) 一种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CN102157820A (zh)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56515A (zh) 一种多断点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CN103311001B (zh) 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CN103325584B (zh) 耐电弧主电流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CN203397919U (zh) 一种耐电弧主电流触头装置及开关设备
CN206947194U (zh) 直线式永磁真空有载分接开关
CN103123878B (zh) 三相共箱真空断路器及其主回路结构
CN201891746U (zh) 非插接式快接导通接头
WO2008031302A1 (fr) Changeur de prise non excité à dispositif de blindage
CN202585150U (zh) 一种分接选择器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的切换结构
CN101989516A (zh) 低压塑壳断路器动触头装置
CN201796839U (zh) 低压塑壳断路器动触头装置
CN104599868B (zh) 具有活动地布置的销针的电的触头
CN108987138A (zh) 电触头系统
CN201812720U (zh) 接线器
CN101477886B (zh) 一种环形动触头无励磁分接开关
CN201181648Y (zh) 螺旋弹簧触点
CN105118721B (zh) 微动开关及其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2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