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2142U - 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42142U CN203242142U CN 201320276037 CN201320276037U CN203242142U CN 203242142 U CN203242142 U CN 203242142U CN 201320276037 CN201320276037 CN 201320276037 CN 201320276037 U CN201320276037 U CN 201320276037U CN 203242142 U CN203242142 U CN 2032421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arm
- communication module
- unit
- network communication
- output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41000239290 Aran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系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应用成本、报警传输速度快、多种传输方式,可大型布局报警网络的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探测器、警号单元、操作键盘和接警中心主机,还包括有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探测器、警号单元和操作键盘均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报警主机经有线网络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所述报警主机上设有射频收发器,所述报警主机的射频收发器经无线网络通信模块通过信号基站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所述有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还分别与操作键盘输出端相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探测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探测器、警号单元、操控键盘和接警中心主机,由报警主机通过信号线与探测器和警号单元相连接,操控键盘与报警主机控制端相连接,工作时由探测器采集当前探测点的状态,再将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报警主机处理,有警情时通过电话线(即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将警情发送至接警中心主机,同时警号单元发出警报,但是此种方式传输速度慢,上传至接警中心主机的信息容量小,同时通过电话线上传警号还会产生通话费用,而采用电话线,其连接的总线制报警控制器的联网布线麻烦,无法完成较大型网络的组建;又传统的报警主机单独使用电话线通信报警,通信方式单一,容易遭到人为破坏。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降低应用成本、报警传输速度快、多种传输方式,可大型布局报警网络的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探测器、警号单元、操作键盘和接警中心主机,还包括有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探测器、警号单元和操作键盘均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报警主机经有线网络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所述报警主机上设有射频收发器,所述报警主机的射频收发器经无线网络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所述有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还分别与操作键盘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包括第一MCU控制单元、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和天线,所述第一MCU控制单元分别与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和天线相连接,所述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天线通过无线网络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还包括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均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还分别与第一MCU控制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有线网络通信模块包括第二MCU控制单元、键盘口通信单元和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所述第二MCU控制单元分别与键盘口通信单元和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相连接,所述键盘口通信单元还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通过以太网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有线网络通信模块还包括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均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还分别与第二MCU控制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为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感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探测器所采集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报警主机处理,而警情则由报警主机上的射频收发器发送至无线网络通信模块的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经无线网络通信模块的MCU控制单元处理后由天线通过无线网络(即GPRS、3G、4G或WIFI中一种)传输至接警中心主机,或者通过探测器所采集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报警主机处理,而警情则由报警主机经有线网络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传输至接警中心主机,从而实现多种方式的快速报警,同时可上传的信息容量大,报警不易被人破坏,利用现有的射频网络可大型布局报警网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射频传输代替电话线传输(或采用以太网传输(即宽带)代替电话线传输),节省了通话费用,降低应用成本。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即在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有线网络通信模块上设置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使得报警主机的故障可即时发现处理,可以处理同时多警情多信息并发的情况(如布撤防高峰期),从而尽量保证信息完整性,并且同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输出单元对报警主机操控。有线、无线双网通信,互相为备份,最大程度地保证整个报警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网络通信模块的原理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线网络通信模块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1、探测器2、警号单元3、操作键盘4、接警中心主机5、有线网络通信模块6和无线网络通信模块7,所述探测器2、警号单元3和操作键盘4均与报警主机1相连接,所述报警主机1经有线网络通信模块6通过以太网与接警中心主机5相连接,所述报警主机1上设有射频收发器,所述报警主机1的射频收发器经无线网络通信模块7通过GPRS无线网络与接警中心主机5相连接,所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7包括第一MCU控制单元71、电话线检测单元72、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73、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74、远程控制输出单元75和天线76,所述第一MCU控制单元71分别与电话线检测单元72、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73、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74、远程控制输出单元75和天线76相连接,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72、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73、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74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75均与报警主机1相连接,所述天线76通过GPRS无线网络与接警中心主机5相连接,所述有线网络通信模块6包括第二MCU控制单元61、电话线检测单元62、键盘口通信单元63、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64、远程控制输出单元65和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66,所述第二MCU控制单元61分别与电话线检测单元62、键盘口通信单元63、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64、远程控制输出单元65和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66相连接,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62、键盘口通信单元63、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64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65均与报警主机1相连接,所述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66通过以太网与接警中心主机5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探测器还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感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键盘还可以是以钥匙卡刷卡形式的刷卡操作键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探测器所采集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报警主机处理,而警情则由报警主机上的射频收发器发送至无线网络通信模块的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经无线网络通信模块的MCU控制单元处理后由天线通过无线网络(即GPRS、3G、4G或WIFI中一种)传输至接警中心主机,或者通过探测器所采集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报警主机处理,而警情则由报警主机经有线网络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传输至接警中心主机,从而实现多种方式的快速报警,同时可上传的信息容量大,报警不易被人破坏,利用现有的射频网络可大型布局报警网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射频传输代替电话线传输(或采用以太网传输(即宽带)代替电话线传输),节省了通话费用,降低应用成本。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即在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有线网络通信模块上设置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使得报警主机的故障可即时发现处理,可以处理同时多警情多信息并发的情况(如布撤防高峰期),从而尽量保证信息完整性,并且同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输出单元对报警主机操控。有线、无线双网通信,互相为备份,最大程度地保证整个报警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包括报警主机、探测器、警号单元、操作键盘和接警中心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所述探测器、警号单元和操作键盘均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报警主机经有线网络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所述报警主机上设有射频收发器,所述报警主机的射频收发器经无线网络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所述有线网络通信模块和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还分别与操作键盘输出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包括第一MCU控制单元、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和天线,所述第一MCU控制单元分别与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和天线相连接,所述键盘口射频通信单元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天线通过无线网络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还包括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均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还分别与第一MCU控制单元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网络通信模块包括第二MCU控制单元、键盘口通信单元和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所述第二MCU控制单元分别与键盘口通信单元和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相连接,所述键盘口通信单元还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局域网与网络连接单元通过以太网与接警中心主机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网络通信模块还包括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均与报警主机相连接,所述电话线检测单元、电话线故障输出单元和远程控制输出单元还分别与第二MCU控制单元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为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感应器中的一个或多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76037 CN203242142U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276037 CN203242142U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42142U true CN203242142U (zh) | 2013-10-16 |
Family
ID=49319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27603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42142U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4214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7234A (zh) * | 2016-06-16 | 2016-11-02 | 深圳市艾礼安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现场信息可视化的主动红外报警系统 |
CN108877118A (zh) * | 2018-07-11 | 2018-11-23 | 广东合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兼容有线和无线报警通讯方式的红外探测器 |
-
2013
- 2013-05-20 CN CN 201320276037 patent/CN20324214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7234A (zh) * | 2016-06-16 | 2016-11-02 | 深圳市艾礼安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现场信息可视化的主动红外报警系统 |
CN108877118A (zh) * | 2018-07-11 | 2018-11-23 | 广东合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兼容有线和无线报警通讯方式的红外探测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44143U (zh)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监控家庭安防系统 | |
CN204065815U (zh) | 一种基于433网关的控制系统 | |
CN204926391U (zh) | 一种无线烟感联网报警系统 | |
CN102904784A (zh) | 一种基于433无线收发模块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4069011U (zh) | 基于智能传感器和语音控制终端的ZigBee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4347544U (zh) | 一种基于Z-Wave网关的控制系统 | |
CN203242142U (zh) | 有线无线双网络报警系统 | |
CN103186115A (zh) | 一种可组网的远程家居智能化控制开关及智能化实现方法 | |
CN206236267U (zh) | 物联网智能交通网关及其系统 | |
CN203242144U (zh) | 无线网络报警系统 | |
CN202677591U (zh) | 一种智能家居报警系统 | |
CN105262915A (zh) | 一种故障指示器的手机维护系统及其维护方法 | |
CN203288055U (zh) | 无线网络与电话线双网报警系统 | |
CN203242141U (zh) | 有线网络报警系统 | |
CN204886752U (zh) | 一种基于蓝牙Mesh技术的电机控制系统 | |
CN103312867A (zh) | 一种将手机作为火灾报警器应用的方法 | |
CN207610413U (zh) | 具有物联网接入功能的燃气采暖热水炉 | |
CN202841529U (zh) | 一种基于gprs无线网络通信的光纤直放站监控系统 | |
CN105007456A (zh) | 通过网络传送施工现场数据的装置 | |
CN203350978U (zh) | 一种家庭火灾报警器 | |
CN204303105U (zh) | 一种超声波安防系统 | |
CN106355873B (zh) | 物联网智能交通网关及其系统 | |
CN205827627U (zh) | 无线充电智能报警主机 | |
CN204554990U (zh) | 一种地暖系统远程控制装置 | |
CN204143589U (zh) | 远程独立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