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3719U - 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3719U
CN203233719U CN2013202392766U CN201320239276U CN203233719U CN 203233719 U CN203233719 U CN 203233719U CN 2013202392766 U CN2013202392766 U CN 2013202392766U CN 201320239276 U CN201320239276 U CN 201320239276U CN 203233719 U CN203233719 U CN 203233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ber
sand
control device
slope
climate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392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刚
周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IMH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IMH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IMHE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IMH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202392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3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3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37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用于固定砂坡上的溜砂,该装置包括木桩、木桩连接条和植生种植袋,该木桩置入砂坡中,木桩的顶部用木桩连接条连接,该植生种植袋放置在木桩旁。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首先,通过在砂坡中置入木桩,能很好的促进植被在砂坡上存活;其次,利用植被固砂防护时效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再次,该装置使用时只需置入木桩,桩顶用木条连接并放置植生种植袋,施工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崩塌滑坡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溜砂灾害防治的装置。
背景技术
溜砂灾害是指高陡的岩质或土质的斜坡,在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大量砂粒和岩屑,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多种方式的运动并在坡脚堆积成锥状斜坡的自然演变过程。溜砂坡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中纬度山区。近几十年,愈加剧烈的溜砂活动,给当地的交通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频繁发生碎石和砂粒溜向公路、覆盖路面、埋没工程设施、中断交通的事件,甚至时常发生溜砂中挟带的大块石、巨石砸坏车辆和砸伤行人的事故。
由于对溜砂灾害的形成和运动机理研究较少,至今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工程设计部门借用挡土墙原理,修建挡砂墙防治溜砂。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成灾体系,用一个简单的防治工程进行治理,不完善且存在诸多问题,如挡砂墙的设计依据和理论未建立起来,致使大量出现挡砂墙倾斜失效、砂体漫过墙顶危害公路等问题。
利用植被保护稳固斜坡已成为斜坡加固防护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原理是利用植物根系对坡面表部土层的加固作用。研究人员在西部山区的溜砂灾害多发区调查也发现,根系发达的树和灌丛、草有较强的固砂能力。然而,植物在活动的砂坡上很难存活,措施收效慢,成为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植被的固砂能力抑制溜砂灾害的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用于固定砂坡上的溜砂,该装置包括木桩、木桩连接条和植生种植袋,该木桩置入砂坡中,木桩的顶部用木桩连接条连接,该植生种植袋放置在木桩旁。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绳索,所述植生种植袋与木桩之间用绳索连接。木桩连接条为木质,该绳索为尼龙绳。
更进一步地,该木桩的直径为15-30厘米,木桩的长度为1.0-1.3米。
更进一步地,置入砂坡的木桩之间间隔的行距和列距为2-4米,所述木桩置入砂坡内的深度为30-50厘米。
更进一步地,该植生种植袋内填充拌合料,该拌合料包含土壤、复合肥、有机质、混合种子。拌合料的用量比为1立方米土壤:5千克复合肥:50千克有机质:0.15千克混合种子。该有机质为葡萄酒糟和锯末。植生种植袋的材料为三针加密绿色遮阳网。植生种植袋的长度的1-2米,直径为15-20厘米。
本实用新型涉及溜砂生态固砂技术,其原理为:砂坡的溜动始于表部砂粒,若将较大范围的溜动砂坡分成若干小块进行治理,只要每一小块的砂坡稳住,并恢复植被,即可达到稳定溜砂坡的目的,解决溜砂带来的危害。因此本实用新型将木桩植入溜砂坡表面,木桩顶部适当连接以达稳固的目的,以初步稳定砂坡表面,为植物生长创造前提条件,同时在木桩旁放置内部填充了生态护坡材料的植生种植袋,充分利用植物根系对坡面表部土层的加固作用:即植物根系在砂体内生长时,根尖要向四周产生轴向压力,使砂坡的内聚力、剪胀力和摩擦力增加,同时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有助于颗粒的胶结。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砂坡散体结构的性质,达到固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首先,通过在砂坡中置入木桩,能很好的促进植被在砂坡上存活;其次,利用植被固砂防护时效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再次,该装置使用时只需置入木桩,桩顶用木条连接并放置植生种植袋,施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溜砂灾害防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植生种植袋纵向剖面图
1 木桩
2 木桩连接条
3 植生种植袋
4 绳索
5 植生种植袋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溜砂灾害防治装置用于固定砂坡上的溜砂,该装置包括木桩1、木桩连接条2和植生种植袋3。
木桩1采用直径为15~30厘米的树干或枝条,木桩1长1.0~1.3米。为了在视觉上增强美观和坡体稳定的感觉,木桩1的同一行尽量在同一地形等高线上,即以平行等高线方向为行;而木桩1的同一列则尽量垂直等高线,即以垂直等高线方向为列,木桩1之间按照2~4米左右的行距和列距,置入砂坡中,置入深度为30~50厘米。木桩1的顶部用木桩连接条2连接,为了减少耗费的木材,降低成本,木桩1的顶部可间隔用木桩连接条2连接,如每隔3行和3列的木桩1顶部用木质的木桩连接条2连接、钉牢。
木桩1旁放置植生种植袋3,同样为了节约成本,也可在木桩1旁间隔放置植生种植袋3,如每隔1列的木桩1旁放置植生种植袋3。植生种植袋3与木桩1之间用绳索4连接,绳索4优选为尼龙绳。
植生种植袋3是以三针加密绿色遮阳网为材料制作而成,内含填充物5,填充物5为种植基材的袋状生态护坡材料,植生种植袋3纵向剖面图如图2所示,植生种植袋3为圆柱形,长度为1-2米,直径为15-20厘米。植生种植袋填充物5为包含土壤、复合肥、有机质与混合种子的拌和料。拌合料用量比为1立方米土壤:5千克复合肥:50千克有机质:0.15千克混合种子,其中有机质为葡萄酒糟和锯末。混合种子为砂坡当地适生的草种或灌种,作为溜砂坡治理的先锋植物。通过示范区对比研究,灌木首选物种为茶藨子,其次为黑果小檗和绢毛蔷薇;草本植物首选为醉马草;半灌木甘青蒿和银蒿也可适量引入。
实施例1
该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包含木桩1、木条、植生种植袋3、尼龙绳。木桩1采用直径为20厘米的树干,木桩1的长度为1.1米。木桩1之间按照3米左右的行距和列距置入砂坡中,置入深度为40厘米。木桩1之间以平行等高线方向为行,以垂直等高线方向为列。每隔2行和2列的木桩1的顶部用木条连接、钉牢。每隔1列的木桩1旁放置植生种植袋3。植生种植袋3与木桩1之间用尼龙绳连接。植生种植袋3是以三针加密绿色遮阳网为材料制作而成,整体为圆柱形,长度为1.5米,直径为18厘米。植生种植袋3内部填充包含土壤、复合肥、有机质与混合种子的拌和料。拌合料用量比为1立方米土壤:5千克复合肥:50千克有机质:0.15千克混合种子,其中有机质为葡萄酒糟和锯末。混合种子为茶藨子和醉马草。
实施例2
该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包含木桩1、木条、植生种植袋3、亚麻绳。木桩1采用直径为15厘米的枝条,木桩1的长度为1米。木桩1之间按照2米左右的行距和列距置入砂坡中,置入深度为30厘米。木桩1之间以平行等高线方向为行,以垂直等高线方向为列。每隔3行和3列的木桩1的顶部用木条连接、钉牢。每隔2列的木桩1旁放置植生种植袋3。植生种植袋3与木桩1之间用亚麻绳连接。植生种植袋3是以三针加密绿色遮阳网为材料制作而成,整体为圆柱形,长度为1米,直径为15厘米。植生种植袋3内部填充包含土壤、复合肥、有机质与混合种子的拌和料。拌合料用量比为1立方米土壤:5千克复合肥:50千克有机质:0.15千克混合种子,其中有机质为葡萄酒糟和锯末。混合种子为黑果小檗和醉马草。
实施例3
该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包含木桩1、木条、植生种植袋3、棕绳。木桩1采用直径为30厘米的树干,木桩1的长度为1.3米。木桩1之间按照4米左右的行距和列距置入砂坡中,置入深度为50厘米。木桩1之间以平行等高线方向为行,以垂直等高线方向为列。每隔1行和1列的木桩1的顶部用木条连接、钉牢。每列木桩1旁放置植生种植袋3。植生种植袋3与木桩1之间用棕绳连接。植生种植袋3是以三针加密绿色遮阳网为材料制作而成,整体为圆柱形,长度为2米,直径为20厘米。植生种植袋3内部填充包含土壤、复合肥、有机质与混合种子的拌和料。拌合料用量比为1立方米土壤:5千克复合肥:50千克有机质:0.15千克混合种子,其中有机质为葡萄酒糟和锯末。混合种子为绢毛蔷薇、醉马草、甘青蒿、银蒿。
除此之外,实施过程中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在具体实施之前,首先应对砂坡的地质地貌环境、组成结构、生态现状与气象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以了解砂坡的具体情况。
(2)种子的选择及其物种数量要适当,实行物种搭配,灌草结合。乡土植物,即当地植物长期适应于当地的环境条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移栽或直播容易成功,应优先选择。
(3)植生种植袋放置时间宜选在小雨或阴天进行,否则,移栽后第一天应浇一次透水。
(4)工程完成后,应加强管理、抚育,至少两年内严禁人畜入内践踏和放牧。
(5)可与挡砂墙工程配合使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以上介绍了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上实施例,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即仅仅对其进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悉的改进或变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用于固定砂坡上的溜砂,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木桩、木桩连接条和植生种植袋,所述木桩置入砂坡中,所述木桩的顶部用木桩连接条连接,所述植生种植袋放置在木桩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绳索,所述植生种植袋与木桩之间用绳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连接条为木质,所述绳索为尼龙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桩的直径为15-30厘米,所述木桩的长度为1.0-1.3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砂坡的木桩之间间隔的行距和列距为2-4米,所述木桩置入砂坡内的深度为30-50厘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种植袋的材料为三针加密绿色遮阳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溜砂灾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种植袋的长度为1-2米,所述植生种植袋的直径为15-20厘米。 
CN2013202392766U 2013-05-06 2013-05-06 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33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392766U CN203233719U (zh) 2013-05-06 2013-05-06 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392766U CN203233719U (zh) 2013-05-06 2013-05-06 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3719U true CN203233719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1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3927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33719U (zh) 2013-05-06 2013-05-06 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37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568A (zh) * 2014-09-18 2014-12-17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注浆固底溜砂坡防护装置
CN106561249A (zh) * 2016-11-09 2017-04-19 邓万超 荒漠化沙地植被快速养成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3568A (zh) * 2014-09-18 2014-12-17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注浆固底溜砂坡防护装置
CN104213568B (zh) * 2014-09-18 2016-04-06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注浆固底溜砂坡防护装置
CN106561249A (zh) * 2016-11-09 2017-04-19 邓万超 荒漠化沙地植被快速养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1765B2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restoration of slope soil in abandoned ion-absorbed rare earth mining area
CN106900342B (zh) 一体化半岩质高边坡植被重建保护方法
CN102652480B (zh) 酸性金属矿山固废堆场植被恢复方法
CN103718883B (zh) 一种沙漠绿化种植结构和方法
CN106068741B (zh) 一种石质山地客土扩蓄造林的方法
CN107100176B (zh) 一种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系统
CN103931371A (zh) 一种石质边坡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8476648A (zh) 一种岩质海岸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16278A (zh) 一种喀斯特地貌栽培植被的方法
CN102379175A (zh) 营养型粘土植草固沙装置
CN102257945A (zh) 矿山边坡柳条筐固坑栽植法
CN101663942B (zh) 岩土渣场植被恢复的水分调控结构
CN203233719U (zh) 一种溜砂灾害防治装置
CN203633223U (zh) 一种沙漠绿化种植结构
CN102257944A (zh) 矿山边坡保水保肥植树袋固坑栽植法
CN211909788U (zh) 一种受损陡坡植生袋生态防护结构
CN113678665A (zh) 岩溶地区酸性矸石山生态修复方法
CN109168396A (zh) 一种采煤迹地生态修复系统
CN202099805U (zh) 溜砂坡植被固沙构造
CN104762946A (zh) 一种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填料及方法
CN103988627A (zh) 具有缓慢释放肥效、保水功能的植生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4676571U (zh) 一种砒砂岩自然边坡的柔性护坡结构
CN215926021U (zh) 一种基于土工格室的高陡边坡绿化结构
CN216254315U (zh) 一种适用于高陡岩石边坡修复的放射式藤本装置
CN113529753B (zh) 速凝高聚物注浆快速治理崩岗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Termination date: 201505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