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6547U -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06547U
CN203206547U CN2013201968256U CN201320196825U CN203206547U CN 203206547 U CN203206547 U CN 203206547U CN 2013201968256 U CN2013201968256 U CN 2013201968256U CN 201320196825 U CN201320196825 U CN 201320196825U CN 203206547 U CN203206547 U CN 203206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hip
timing
base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968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新楚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Zhenda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Zhenda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Zhenda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Zhenda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968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06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06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065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向控制器技术领域,涉及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直流电源、IC芯片、升压电路组成的电源升压系统及通过IC芯片控制的双向“H”桥电路中相关三极管的循环导通,实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交替变换的双向输出,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耗能小、生产成本低,适用于DC4.5V升压至DC24V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Description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向控制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向控制器,大都是通过IC触发双向可控硅,实现双向输出;即通过双向可控硅的特性,通过IC的触发,形成电源的正向与逆向的循环导通,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灯串类小功率用电器,其成本高、耗能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耗能小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直流电源、IC芯片、升压电路组成的电源升压系统及通过IC芯片控制的双向“H”桥电路中相关三极管的循环导通,实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交替变换的双向输出。
上述的IC芯片上连接有定时电路。
上述的IC芯片上连接有定时电路是:晶振Y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容C1、C2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C2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晶振Y的两端同时与IC芯片对应的接电端电连接。
上述的IC芯片上设置有功能选择开关。
上述的升压电路的升压范围是从直流4.5V升至直流24V。
上述的升压电路是: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IC芯片、电容C3及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肖基特二极管D1后作为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IC芯片的负极引线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与IC芯片连接、集电极与肖基特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射机作为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串联有电容C5。
上述的IC芯片控制的“H”桥电路是:IC芯片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IC芯片的输出端的两个控制线分别与两个三极管Q3、Q4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Q4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出端OUT1,三极管Q1、Q3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OUT2,每个三极管Q1、Q2、Q3、Q4的基极接电线上均串联有偏置电阻R1、R2、R3、R4,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3、Q4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的三极管Q1、Q2是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3、Q4是NPN型三极管。
上述的IC芯片控制的“H”桥电路是:IC芯片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IC芯片的输出端的两个控制线分别与两个三极管Q9、Q10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Q4的集电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出端OUT2,三极管Q1、Q3的集电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OUT1,每个三极管Q1、Q2、Q3、Q4、Q9、Q10的基极接电线上均串联有偏置电阻R1、R2、R3、R4、R8、R9,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3、Q4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的三极管Q1、Q2、Q9、Q10是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3、Q4是PNP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耗能小、生产成本低,适用于DC4.5V升压至DC24V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直流电源、IC芯片、升压电路组成的电源升压系统30及通过IC芯片控制的双向“H”桥电路40中相关三极管的循环导通,实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交替变换的双向输出。
上述的IC芯片上连接有定时电路20。
上述的IC芯片上连接有定时电路20是:晶振Y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容C1、C2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C2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晶振Y的两端同时与IC芯片对应的接电端电连接。
上述的IC芯片上设置有功能选择开关SW-PB。
上述的升压电路的升压范围是从直流4.5V升至直流24V。
上述的升压电路是: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IC芯片、电容C3及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肖基特二极管D1后作为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IC芯片的负极引线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与IC芯片连接、集电极与肖基特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射机作为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串联有电容C5。
上述的IC芯片控制的“H”桥电路40是:IC芯片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IC芯片的输出端的两个控制线分别与两个三极管Q3、Q4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Q4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出端OUT1,三极管Q1、Q3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OUT2,每个三极管Q1、Q2、Q3、Q4的基极接电线上均串联有偏置电阻R1、R2、R3、R4,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3、Q4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的三极管Q1、Q2是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3、Q4是NPN型三极管。
工作原理:
(1)由电池DC4.5V供电;
(2)由IC、晶振Y及电容C1和C2组成定时电路20;当取消晶振Y及电容C1和C2组成的定时电路20后,则控制器不定时。
(3)由IC芯片、电感L1、三极管T1、肖基特二极管D1及电容C5组成升压系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IC控制T1的导通和关断,达到升压的目的;在T1导通时,肖基特二极管D1反向截止,电感L1的电流iL持续增加,电感储能;在T1关断时间,L1通过D1给电容C5充电,完成能量传递。通过这样反复开关T1以及反馈控制,输出电压将稳定在所设定的要求。在A和B两点给双向“H”桥电路40提供电源;
(4)双向“H”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IC和Q1、Q2、Q3、Q4组成“H”桥控制电路40,其工作原理是,IC给Q3一个触发信号,使Q3导通后给Q2一个底电平触电位,而使Q2导通,电路从A点经Q2后从OUT 1输出给负载,后从OUT2回转,经Q3到B点;同样,IC给Q4一个触发信号,使Q4导通后给Q1一个底电平触发信号,使Q1导通,从而使电路从A点Q1后从OUT 2输出给负载,后从OUT 1回转,经Q4后到B点。整个过程是经过IC给Q3或Q4不同的点空比触发,使此“H”桥工作,从而实现OUT 1和OUT2之间的电源正负极性反转,实现全波双向输出。
(5)操作功能选择开关SW-PB,可实现功能的选择。
实施例2,参见图2:
实施例2的电路与实施例1的电路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IC芯片控制的“H”桥电路不同,实施例2的IC芯片控制的“H”桥电路41是:IC芯片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IC芯片的输出端的两个控制线分别与两个三极管Q9、Q10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Q4的集电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出端OUT2,三极管Q1、Q3的集电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OUT1,每个三极管Q1、Q2、Q3、Q4、Q9、Q10的基极接电线上均串联有偏置电阻R1、R2、R3、R4、R8、R9,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3、Q4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的三极管Q1、Q2、Q9、Q10是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3、Q4是PNP型三极管。
工作原理:
(1)由电池DC4.5V供电;
(2)由IC、晶振Y及电容C1和C2组成定时电路20;当取消晶振Y及电容C1和C2组成的定时电路20后,则控制器不定时。
(3)由IC芯片、电感L1、三极管T1、肖基特二极管D1及电容C5组成升压系统。其工作原理:通过IC控制T1的导通和关断,达到升压的目的;在T1导通时,肖基特二极管D1反向截止,电感L1的电流iL持续增加,电感储能;在T1关断时间,L1通过D1给电容C5充电,完成能量传递。通过这样反复开关T1以及反馈控制,输出电压将稳定在所设定的要求。在A和B两点给双向“H”桥控制系统提供电源;
(4)双向“H”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IC及由Q1,Q2,Q3,Q4及Q9,Q10组成的“H”桥电路41实现双向输出;其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是IC给Q9一个触发信号,使Q9导通后,同时给Q1一个高电平触发信号和给Q4一个底电平触发信号,使Q1和Q4同时导通,这样电源从Q4流入“OUT 2”输入到外接负载后,经OUT 1后回转到Q1;同理若IC给Q10一个触发信号,使Q10导通后,同时给Q2一个高电平触发信号和给Q3一个底电平触发信号,使Q2和Q3同时导通,这样电源从Q3流入OUT 1输入到外接负载后,给OUT2后回转到Q2;利用给Q9和Q10不同的占空比时间触发信号,使作此“H”桥工作原理,从而实现OUT 1和OUT2之间的电源正负极性反转,实现全波双向输出。另外,由Q9与Q1和Q4或由Q10与Q2和Q3组成实现互销导通外,同时实现电路的功率放大功能。
(5)操作功能选择开关SW-PB,可实现功能的选择。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直流电源、IC芯片、升压电路组成的电源升压系统及通过IC芯片控制的双向“H”桥电路中相关三极管的循环导通,实现直流电源的正极与负极交替变换的双向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C芯片上连接有定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C芯片上连接有定时电路是:晶振Y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容C1、C2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C2的另一端电连接后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晶振Y的两端同时与IC芯片对应的接电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C芯片上设置有功能选择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电路的升压范围是从直流4.5V升至直流24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压电路是:直流电源的正极同时与IC芯片、电容C3及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肖基特二极管D1后作为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容C3的另一端与IC芯片的负极引线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与IC芯片连接、集电极与肖基特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射机作为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与负极输出端之间串联有电容C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C芯片控制的“H”桥电路是:IC芯片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IC芯片的输出端的两个控制线分别与两个三极管Q3、Q4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三极管Q2、Q4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出端OUT1,三极管Q1、Q3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OUT2,每个三极管Q1、Q2、Q3、Q4的基极接电线上均串联有偏置电阻R1、R2、R3、R4,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3、Q4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Q1、Q2是PNP型三极管,三极管Q3、Q4是NPN型三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C芯片控制的“H”桥电路是:IC芯片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IC芯片的输出端的两个控制线分别与两个三极管Q9、Q10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电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Q2、Q4的集电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出端OUT2,三极管Q1、Q3的集电极电连接后作为双向控制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OUT1,每个三极管Q1、Q2、Q3、Q4、Q9、Q10的基极接电线上均串联有偏置电阻R1、R2、R3、R4、R8、R9,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三极管Q3、Q4的发射极电连接后与升压电路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Q1、Q2、Q9、Q10是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3、Q4是PNP型三极管。
CN2013201968256U 2013-04-18 2013-04-18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06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968256U CN203206547U (zh) 2013-04-18 2013-04-18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968256U CN203206547U (zh) 2013-04-18 2013-04-18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06547U true CN203206547U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50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96825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06547U (zh) 2013-04-18 2013-04-18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065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9560A1 (zh) * 2013-04-18 2014-10-23 台州真达灯饰有限公司 直流双向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9560A1 (zh) * 2013-04-18 2014-10-23 台州真达灯饰有限公司 直流双向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2773A (zh)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01937925U (zh) 一种带降压功能的led恒流驱动器
CN103152939A (zh) 一种led电源四合一调光电路
CN203206547U (zh) 电池灯的定时升压双向控制器
CN202996717U (zh) 阻容降压电路中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04948475U (zh) 一种led灯恒流控制电路
CN202840966U (zh) 电源辅助电路
CN204168140U (zh) Igbt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控制器和动力驱动系统
CN202679708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2663608U (zh) 半导体光源的驱动系统及半导体照明装置
CN203151827U (zh) 超长寿命大电流led驱动电源电路
CN203251466U (zh) 电池灯定时双向控制器
CN201708698U (zh) 一种恒流开关电源
CN101997332A (zh) 电动车简易充电器电路
CN203840610U (zh) 带有备用电源电路的led电路
CN204794686U (zh) 新型阻容式供电高低电压转换电路
CN204377187U (zh) 一种带单级pfc控制电路的led模组式路灯
CN204859676U (zh) Led驱动装置
CN203840613U (zh) 一种led电路
CN203801129U (zh) 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led驱动电路
CN203279265U (zh) 二合一低功率变压双向控制器
CN202617000U (zh) 一种识别同相控制电压的升降压式变换电路
CN204084253U (zh) 一种升压灯串
CN203206136U (zh) 交流输入直流输出的双向控制器
CN203261521U (zh) 一种led开关电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