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0132U -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00132U
CN203200132U CN 201320173149 CN201320173149U CN203200132U CN 203200132 U CN203200132 U CN 203200132U CN 201320173149 CN201320173149 CN 201320173149 CN 201320173149 U CN201320173149 U CN 201320173149U CN 203200132 U CN203200132 U CN 203200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eration
aeration tank
water
biochem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731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MI GUO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MI GUO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MI GUO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MI GUOKU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731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00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00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001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连接有原水管的调节池和生化罐,生化罐内连接有曝气罐,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穿过生化罐并与曝气罐内腔连通的进水管,生化罐的内腔下部呈顶部大的锥台状,曝气罐的上部呈顶部小的锥台状且进水管的连接端设置在该锥台部上,生化罐下部的内腔壁上装有支架,支架上环设有多个卡装槽,曝气罐的底部敞口且设有与支架上卡装槽配装的多个凸台,支架的内表面上设有导流槽,生化罐的一侧还依次设有砂滤池和中水池,曝气罐的侧部装有连接砂滤池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水处理效果好,并且具有处理过的水可实现二次利用和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Description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城市不断扩大,人口增加,城市的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是每个城市建设的重点课题,它涉及保护生态,美化环境,节约用水的方方面面。现今世界许多地区缺水严重,我国也是其中之一。在城市建设中,污水处理的需要尤为突出。污水处理要用相应的装置、设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目前国内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多为接触氧化法和加速曝气法,虽然它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些不足。接触氧化法的缺点结构复杂,运行费用高,维护管理也比较困难;而加速曝气法处理系统太过复杂,还会加大投资,而且后期的污泥膨胀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处理系统简单、污水处理效果好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连接有原水管的调节池和生化罐,调节池内设有水泵,生化罐的顶部连接有上盖,上盖上装有透气栅格,生化罐内连接有曝气罐,上盖上连接有内端伸入曝气罐内腔的混合曝气装置,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穿过生化罐并与曝气罐内腔连通的进水管,其结构特点是:生化罐的内腔下部呈顶部大的锥台状,曝气罐的上部呈顶部小的锥台状且进水管的连接端设置在该锥台部上,生化罐下部的内腔壁上装有与之形状适应的支架,支架上环设有多个卡装槽,曝气罐的底部敞口且设有与支架上卡装槽配装的多个凸台,支架的内表面上设有连通曝气罐内腔和生化罐内腔的导流槽,生化罐的一侧还依次设有砂滤池和中水池,曝气罐的侧部装有连接砂滤池的出水管。
所述砂滤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自前往后依次装有自池体顶部向下伸出的前隔板和自池体底部向上伸出的后隔板,前隔板与池体的底部以及后隔板与池体的顶部分别设有过水间隙,池体内填充有活性炭。
混合曝气装置包括安装在上盖上的下支架,下支架上装有曝气电机,曝气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伸入曝气罐上的表面曝气叶轮。
所述上盖上共设有三块透气栅格,其中两块透气栅格对称设置,另一块透气栅格位于曝气电机的上方。
所述多个卡装槽与多个导流槽相间设置。
所述上盖与曝气罐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将生化罐内腔与曝气罐内腔隔离的间隔板。
所述调节池内设有将调节池内腔分隔呈进水腔和出水腔的滤网,所述水泵位于出水腔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下部锥台内腔的生化罐和上部锥台状内腔的曝气罐,通过双锥截面进行沉淀,沉淀效率大大提高,采用支架与曝气罐的连接结构,易于安装和调试且周期短,本系统净化处理的效率高,污泥矿化度高且亮小,无污染、无臭味,噪音小,便于与原有排水系统管道连接,处理过的水可实现二次利用,应用范围广泛,使用寿命长,节能、节水。由于处理水质较好,处理后的水再经过消毒等处理后即可作为室内冲厕、刷车等使用;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处理生活污水,还可以处理食品、饮料、屠宰等有机废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污水处理效果好,并且具有处理过的水可实现二次利用和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曝气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整体皆位于地平面以下,即图中的A线为地平线,本系统全埋于地下,有利于保温,在严寒的动机仍可正常运行,地表绿化率高达70%以上。该系统包括连接有原水管的调节池1和生化罐2,调节池1内设有水泵3,调节池1内设有将调节池内腔分隔呈进水腔和出水腔的滤网19,水泵位于出水腔内;生化罐2内连接有曝气罐4,上盖9上连接有内端伸入曝气罐4内腔的混合曝气装置,水泵3的出水端连接有穿过生化罐2并与曝气罐4内腔连通的进水管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生化罐2的内腔下部呈顶部大的锥台状,曝气罐4的上部呈顶部小的锥台状且进水管的连接端设置在该锥台部上,生化罐2下部的内腔壁上装有与之形状适应的支架7,支架7的内表面也呈锥形,支架7上环设有多个卡装槽8,曝气罐4的底部敞口且设有与支架7上卡装槽8配装的多个凸台,支架7的内表面上设有连通曝气罐4内腔和生化罐2内腔的导流槽14,多个卡装槽8与多个导流槽14相间设置。
如图1所示,生化罐2的一侧还依次设有砂滤池11和中水池12,曝气罐4的侧部装有连接砂滤池11的出水管10。上述砂滤池11包括池体111,池体111内自前往后依次装有自池体111顶部向下伸出的前隔板112和自池体111底部向上伸出的后隔板113,前隔板112与池体111的底部以及后隔板113与池体111的顶部分别设有过水间隙,池体111内填充有活性炭。设置的前隔板以及后隔板能使水流再砂滤池中曲折前进,从而进一步进行有效过滤。
如图1所示,该混合曝气装置包括安装在上盖9上的下支架15,下支架15上装有曝气电机16,曝气电机16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伸入曝气罐4上的表面曝气叶轮17,表面曝气叶轮通过滑键连接在该动力输出轴上,从而可以根据水位调整曝气高度,能很好的发挥曝气功能,使污水以及活性污泥与扬充分接触,净化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水泵将污水抽入曝气罐4内,启动混合曝气装置,使进入的污水进行曝气混合净化,图1中所示的箭头线为其曝气净化过程中的水流示意线,并且该曝气罐的形状设置兼具了沉淀的作用,从而使好氧污物以及厌氧污物同时在曝气罐内得到净化,经净化后的污水再通过导流槽流入至生化罐内,生化罐的形状设置可以使该污水进一步沉淀净化,最后再通过生化罐上的出水管进入砂滤池,在砂滤池中进一步净化后通入中水池,从而完成整套污水的净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达中国GB8978-88一级排放标准。
如图1和图4所示,生化罐2的顶部连接有将其顶部封住的上盖9,上盖9上装有透气栅格13,上盖9上共设有三块透气栅格13,其中两块透气栅格13对称设置,另一块透气栅格13位于曝气电机16的上方,透气栅格13的设置可有利于自然通风,不产生异味。
如图1所示,上盖9与曝气罐4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将生化罐2内腔与曝气罐4内腔隔离的间隔板18,能有效防止生化罐2上部内腔与曝气罐4内腔连通,从而保证曝气污水净化的顺利进行。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具体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连接有原水管的调节池(1)和生化罐(2),调节池(1)内设有水泵(3),生化罐(2)的顶部连接有上盖(9),上盖(9)上装有透气栅格(13),生化罐(2)内连接有曝气罐(4),上盖(9)上连接有内端伸入曝气罐(4)内腔的混合曝气装置,水泵(3)的出水端连接有穿过生化罐(2)并与曝气罐(4)内腔连通的进水管(5),其特征是:生化罐(2)的内腔下部呈顶部大的锥台状,曝气罐(4)的上部呈顶部小的锥台状且进水管的连接端设置在该锥台部上,生化罐(2)下部的内腔壁上装有与之形状适应的支架(7),支架(7)上环设有多个卡装槽(8),曝气罐(4)的底部敞口且设有与支架(7)上卡装槽(8)配装的多个凸台,支架(7)的内表面上设有连通曝气罐(4)内腔和生化罐(2)内腔的导流槽(14),生化罐(2)的一侧还依次设有砂滤池(11)和中水池(12),曝气罐(4)的侧部装有连接砂滤池(11)的出水管(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砂滤池(11)包括池体(111),池体(111)内自前往后依次装有自池体(111)顶部向下伸出的前隔板(112)和自池体(111)底部向上伸出的后隔板(113),前隔板(112)与池体(111)的底部以及后隔板(113)与池体(111)的顶部分别设有过水间隙,池体(111)内填充有活性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混合曝气装置包括安装在上盖(9)上的下支架(15),下支架(15)上装有曝气电机(16),曝气电机(16)的动力输出轴上装有伸入曝气罐(4)上的表面曝气叶轮(1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罐,其特征是:所述上盖(9)上共设有三块透气栅格(13),其中两块透气栅格(13)对称设置,另一块透气栅格(13)位于曝气电机(16)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罐,其特征是:所述多个卡装槽(8)与多个导流槽(14)相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盖(9)与曝气罐(4)的上部之间连接有将生化罐(2)内腔与曝气罐(4)内腔隔离的间隔板(1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调节池(1)内设有将调节池内腔分隔呈进水腔和出水腔的滤网(19),所述水泵位于出水腔内。
CN 201320173149 2013-04-09 2013-04-09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0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73149 CN203200132U (zh) 2013-04-09 2013-04-09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73149 CN203200132U (zh) 2013-04-09 2013-04-09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00132U true CN203200132U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44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7314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0132U (zh) 2013-04-09 2013-04-09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001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6229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隔离浮渣的废水调节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6229A (zh) * 2015-06-30 2015-11-11 广州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隔离浮渣的废水调节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46959U (zh) 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灌溉系统
CN205635292U (zh) 农村户用污水处理器
CN201236350Y (zh) 一种生活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106007196A (zh) 一种可循环的中央景观公园水质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2482178U (zh) 太阳能驱动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CN203820526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好氧池及污水处理装置
CN104291519B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3781915U (zh) 硝化/反硝化一体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3200132U (zh)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系统
CN104591389A (zh) 一种在线自动清理mbr膜污水处理系统
CN204529608U (zh) 污水生态处理池
CN202969481U (zh) 一种节水水池
CN203200075U (zh) 复合生化污水处理罐
CN215049493U (zh) 带污水净化资源化功能的排水泵站
CN205170624U (zh) 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系统
CN201678520U (zh) 改进的无动力式污水生物净化装置
CN210103698U (zh) 新型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2982578U (zh) 一种一体化村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3833761U (zh) 农村污水深度处理生化过滤一体化装置
CN200946299Y (zh) 家庭卫生间节水装置
CN203582628U (zh) 一种处理清洁雨水用于冷却塔补水的处理系统
CN210505947U (zh) 一种全自动污水处理系统设备
CN210538239U (zh) 一种具有节水集污功能的流水养殖池
CN102979136B (zh) 高层建筑废水无能耗集中利用系统
CN202390293U (zh) 埋地式高效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