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2368U - Led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Led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92368U
CN203192368U CN2012206466321U CN201220646632U CN203192368U CN 203192368 U CN203192368 U CN 203192368U CN 2012206466321 U CN2012206466321 U CN 2012206466321U CN 201220646632 U CN201220646632 U CN 201220646632U CN 203192368 U CN203192368 U CN 2031923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escent tube
circuit
constant current
row
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6466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长军
刘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6466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923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923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9236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显示器。其中,该显示器包括:LED显示面板;显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其中,第一恒流通道组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红色灯管的显示;第二恒流通道组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绿色灯管的显示;第三恒流通道组控制LED显示面板的蓝色灯管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控制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驱动电路的导通或截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LED显示器,将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中,并且驱动电路包括三个恒流通道组,分别控制LED颗粒阵列中的三基色的有序显示,实现了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占用面板的面积小、设计简单、刷新率高且功耗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LED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ED显示器。 
背景技术
当前LED显示器单元板的设计采用LED、P-MOS管、LED驱动电路分立摆放的方式。如图1b所示:图中的LED颗粒为四腿R/G/B共阳三合一LED,1脚为公共阳极,2/3/4分别为B/G/R三基色LED的阴极;外部显示驱动电路30’,其控制端口之一恒流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之二行供电控制端口,二者相互配合实现LED阵列显示工作。 
图1a至1b是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三阳合一的LED颗粒的LED驱动电路的分立摆放示意图。如图1a所示,该LED驱动电路包括三个逻辑电路及其与之相对应的恒流通道组,分别为控制LED单元板中R/G/B显示的LED驱动电路,这三个集成电路内部架构相同,在外部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控制下,驱动LED阵列显示。当前的LED驱动电路包含若干个独立的恒流逻辑元件,构成恒流阵列;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由恒流输入端、恒流输出端、恒流控制端共同构成,恒流阵列的恒流输出端共接与LED驱动电路的外接引脚GND;恒流阵列由LED驱动电路内部逻辑电路统一控制,实现各个独立的恒流逻辑元件有序工作,控制外部LED的显示;内部逻辑电路还包含LED驱动电路输入信号端口和输出信号端口两部分,其中输入信号端口连接至外部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端口用于级联下一级LED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端口或者空置;图1a中所示的P-MOS元件,受控于行供电控制端口,实现LED阵列的逐行供电控制。 
LED单元板由M行*N列LED矩阵排列构成,单行LED的阳极互联至P-MOS的漏极(Drain),单列LED基色的共同阴极互联至LED驱动电路的恒流输入端;P-MOS的源极(Source)连接到了供电端VCC,栅极(Gate)连接到了行供电控制端口;在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控制下,打开某一P-MOS的漏极Drain,为这一行LED的阳极供电,同时恒流控制信号输出端口控制LED驱动电路的逻辑电路,控制恒流阵列的有序导通,实现这一行LED电流的有序导通至GND,实现LED的有序点亮。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P-MOS、LED驱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30’都为独立封装的电子元件,在一定的扫描方式、一定的P-MOS负载下,一定分辨率的LED阵列显示所用的P-MOS、LED驱动电路、显示驱动电路30’占用的PCB面积为一定值,即这些元件所占用的PCB面积为一定值,在应用于高密度LED显示器的控制方式时,必然带来刷新率低、设计难度高的问题。 
另外,图2a至2b是根据现有技术中6腿R/G/B三合一LED的LED驱动电路的分立摆放电路示意图。其中,图2b中每个6腿R/G/B三合一LED的阳极有3个引脚,分别为1,2,3,对应至内部的R/G/B阳极,阴极有3个引脚,分别为4,5,6,分别对应至内部的B/G/R阴极; LED单元板由M行*N列LED矩阵排列构成,单行LED的阳极互联至P-MOS的漏极(Drain),单列LED的共同基色阴极互联至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P-MOS的源极(Source)连接到了供电端VCC,栅极(Gate)连接到了显示驱动电路30’的供电控制逻辑部分,漏极(Drain)为连接到了LED单元板的一组LED阳极(图中为单行LED,实际该组定义并非单一定义为一行);LED驱动电路的控制端与LED驱动电路控制部分的一个支路连接,LED点亮的驱动电流从LED的阴极(4,5,6管脚)流经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及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至GND;显示驱动电路30’包含行供电控制逻辑部分和LED驱动电路控制部分,在其控制下,实现LED单元板显示工作。 
图3a至3b是根据现有技术中R/G/B独立LED的LED驱动电路的分立摆放电路示意图。如图3b所示,R/G/B独立LED颗粒的阳极为引脚1,阴极为引脚2,应用中R/G/B并行焊接,作为一个全彩像素点;LED单元板由M行*N列LED矩阵排列构成,单行LED的阳极互联至P-MOS的漏极(Drain),单列LED的共同基色阴极互联至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P-MOS的源极(Source)连接到了供电端VCC,栅极(Gate)连接到了显示驱动电路30’的供电控制逻辑部分,漏极(Drain)连接到了LED单元板的一组LED阳极(图中为单行LED,实际该组定义并非单一定义为一行);LED驱动电路的控制端与LED驱动电路控制部分的一个支路连接,LED点亮的驱动电流从LED颗粒的阴极(2管脚)流经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及LED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至GND;显示驱动电路30’包含行供电控制逻辑部分和LED驱动电路控制部分,在其控制下,实现LED单元板显示工作。 
由上述可知,由于R/G/B各基色发光二极管工作电压不同,其中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为1.8-2V,绿、蓝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为3.4-3.6V,为了保证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正常,那么P-MOS的输出电压必然要大于绿、蓝发光二极管的典型电压加上LED驱动电路的典型恒流电压。这样,红色发光二极管相对于绿、蓝发光二极管的电压差就要施加于LED驱动电路之上,通过热量散发出去,这样LED显示器的功耗就会很大。 
针对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占用的PCB面积大、刷新率低且功耗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占用的PCB面积大,刷新率低且功耗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LED显示面板;显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其中,第一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供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红色灯管的显示;第二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 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供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绿色灯管的显示;第三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供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蓝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蓝色灯管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控制电路,其中,驱动控制电路,通过驱动控制端口与驱动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路的导通或截止;其中,驱动电路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有序显示。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显示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其中,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至供电设备的接地端,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LED显示面板的阳极连接;控制电路还包括:供电控制电路,其中,供电控制电路,通过供电控制端口与开关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的打开或闭合;其中,开关电路用于控制对LED显示面板的供电。 
进一步地,开关电路包括一个子开关电路,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场效应管,其中,每个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供电设备的接地端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行中的各个LED颗粒的阴极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供电控制端口中的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场效应管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绿色灯管的阴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LED显示面板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LED显示面板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LED显示面板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场效应管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绿色灯管的阴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其中,第一子开关电路, 包括一个或多个场效应管,每个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供电设备的接地端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行中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供电控制端口中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红色灯管的供电;第二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场效应管,每个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供电设备的接地端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行中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的阴极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供电控制端口中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的供电。 
进一步地,场效应管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场效应管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LED显示面板中的LED颗粒中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集成在LED颗粒中;或者,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分别独立封装后设置在LED颗粒中。 
通过本申请的LED显示器,将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中,使得在原LED显示面板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显示驱动电路,从而在面积一定的LED显示器上,LED颗粒与显示驱动电路的数量比减小,实现了刷新率的提高,并且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三个恒流通道组分别控制LED显示面板中M行*N列LED颗粒阵列中的R/G/B基色的有序显示,并且对LED显示面板中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和蓝色/绿色灯管分别提供不同的工作电压,可以降低LED显示器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占用的PCB面积大且刷新率低的问题,实现了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占用面板的面积小、设计简单、刷新率高且功耗小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三阳合一的LED颗粒的LED驱动电路的分立摆放示意图; 
图1b是图1a中虚线部分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c是图1b中虚线部分A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a是根据现有技术中6腿R/G/B三合一LED的LED驱动电路的分立摆放电路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虚线部分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c是图2b中虚线部分B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a是根据现有技术中R/G/B独立LED的LED驱动电路的分立摆放电路示意图; 
图3b是图3a中虚线部分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c是图3b中虚线部分C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申请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LED显示器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中虚线部分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c是图5b中虚线部分D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中虚线部分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c是图6b中虚线部分E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中虚线部分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c是图7b中虚线部分F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d是图7a中虚线部分G处的开关电路的局部放大图; 
图7e是图7d中虚线部分G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8a中虚线部分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c是图8b中虚线部分H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图9a中虚线部分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c是图9b中虚线部分I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图10a中虚线部分J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c是图10b中虚线部分J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d是图10a中虚线部分K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e是图10d中虚线部分K1处的局部放大图;以及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LED显示器包括:LED显示面板10;显示驱动电路30,包括:驱动电路33以及控制电路35,驱动电路33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331、第二恒流通道组333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335,其中,第一恒流通道组331,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供电设备51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红色灯管的显示;第二恒流通道组333,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供电设备53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绿色灯管的显示;第三恒流通道组335,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供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蓝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蓝色灯管的显示;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控制电路,其中,驱动控制电路,通过驱动控制端口与驱动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路的导通或截止;其中,驱动电路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有序显示。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LED显示器,将驱动电路33和控制电路35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30中, 使得在原LED显示面板10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显示驱动电路30,从而在面积一定的LED显示器上,LED颗粒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数量比减小,实现了刷新率的提高,并且驱动电路33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331、第二恒流通道组333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335,三个恒流通道组分别控制LED显示面板10中M行*N列LED颗粒阵列中的R/G/B基色的有序显示,并且对LED显示面板10中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和蓝色/绿色灯管分别提供不同的工作电压,可以降低LED显示器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35占用的PCB面积大且刷新率低的问题,实现了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35占用面板的面积小、设计简单、刷新率高且功耗小的效果。 
其中,第一供电设备、第二供电设备以及第三供电设备未在图4中示出,第一供电设备对第一恒流通道组的供电电压优选为1.6V,此电压值由绿、蓝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3.4-3.6V)减去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1.8-2V)所得,且第一供电设备对第一横流通道组的供电电压低于第二供电设备和第三供电设备分别对第二恒流通道组/第三恒流通道组的供电电压。 
LED显示器可以包括:LED显示面板10;显示驱动电路30,包括:开关电路31、驱动电路33以及控制电路35,其中,开关电路31和驱动电路33中之一的第一端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另一个的第一端连接至供电设备的接地端;开关电路31和驱动电路33中之一的第二端与LED显示面板10的阳极连接,另一个的第二端与LED显示面板10的阴极连接;控制电路35,包括:供电控制电路351和驱动353,其中,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与开关电路31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31的打开或闭合;驱动控制电路353,通过驱动控制端口与驱动电路33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路33的导通或截止。其中,开关电路31用于控制对LED显示面板10的供电,驱动电路33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有序显示。 
通过将开关电路31、驱动电路33和控制电路35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30中,使得在原LED显示面板10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显示驱动电路30,从而在面积一定的LED显示器上,LED颗粒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数量比减小,实现了刷新率的提高,并且LED显示面板10中M行*N列LED颗粒阵列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接接关系更清晰,连接线路更少,降低了PCB的设计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35占用的PCB面积大且刷新率低的问题,实现了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35占用面板的面积小、设计简单且刷新率高的效果。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根据本申请图5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LED显示器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5a中虚线部分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c是图5b中虚线部分D1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5所示,该显示器中的显示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开关电路31,其中,开关电路31的第一端连接至供电设备的接地端,开关电路31的第二端与LED显示面板的阳极连接;该显示器中的控制电路还可以包括:供电控制电路,其中,供电控制电路,通过供电控制端口与开关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31的打开或闭合;其中,开关电路31用于控制对LED显示面板的供电。 
如图5a、5b、5c所示,开关电路31可以包括一个子开关电路,该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场效应管,其中,每个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行中的各个LED颗粒的阳极或阴极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供电控制端口中的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驱动电路33可以包括一个恒流通道组,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中的LED颗粒的阳极或阴极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驱动控制端口中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 
具体地,供电控制电路351用于控制每个场效应管打开,以对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的行中的LED颗粒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用于控制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之后分别为与恒流逻辑元件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的列中的LED颗粒提供电流通路,以控制LED颗粒的有序显示。 
具体地,场效应管可以为P-MOS管,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绿色灯管的阳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其中,1≤i≤N,i为自然数,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可以分别为R/G/B基色发光二极管。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图5b为图5a中虚线涵盖的部分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c所示的LED颗粒,为图5b中虚线涵盖的部分D1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脚为公共阳极,2/3/4分别为B/G/R三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阴极。 
显示驱动电路30包括子开关电路、恒流通道组以及控制电路35。上述子开关电路31包含N个P-MOS管,其中,每个P-MOS管的漏极分别作为控制电路35的输出引脚中的一个引脚,P-MOS管的源极连接于显示驱动电路30的供电端(即VCC端),P-MOS管的栅极与控制电路35的供电控制端口中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恒流通道组可以包含N个恒流逻辑元件(也可以称为恒流逻辑电路),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在该实施例中为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分别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输入引脚中的一个,所有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即输出端)内部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接地端(即GND端)与供电设备的接地端连接,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在该实施例中为恒流逻辑元件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35的驱动控制端口连接,用于接收驱动电路33的恒流控制信号。 
在实施例一中,LED显示面板10(可称为LED单元,也可以称为LED单元板)包括M行*N列LED颗粒的矩阵排列,其中,单行LED颗粒的阳极互联连接至第i节点,将各个节点连接至开关电路31中子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阴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 LED颗粒中红色灯管(也即R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绿色灯管(也即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蓝色灯管(也即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上述LED显示面板10在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控制下,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控制子开关电路31(可以为P-MOS通道组)中的某一个P-MOS管处于开启状态,为LED显示面板10上的对应行中的LED颗粒的正极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通过驱动控制端口将恒流控制信号输出到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以控制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对应列的LED颗粒的基色阴极提供电流通路,并实现LED单元的有序显示。其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基色阴极包括R、G、B三基色的阴极,也即分别为对应列中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的有序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场效应管可以为P-MOS管,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绿色灯管的阳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与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基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有第一种变形的实施方式: 
LED显示面板10中单行LED颗粒的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中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阴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蓝色灯管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在这种变形方式中,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控制方式没有改变,变化的仅仅是LED显示面板10中单行LED颗粒的阳极的连接关系,在该变形方式中,单行LED颗粒的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直接互联,并联结至开关电路中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在该变形方式中将开关电路31、驱动电路33和控制电路35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30中,使得在原LED显示面板10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显示驱动电路30,从而在面积一定的LED显示器上,LED颗粒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数量比减小,实现了刷新率的提高,并且LED显示面板10中LED颗粒阵列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接接关系更清晰,连接线路更少,降低了PCB的设计难度。 
基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有第二种变形的实施方式: 
场效应管还可以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绿色灯管的阴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与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其中,其中,1≤i≤N,i为自然数。 
具体地,在该第二种变形方式中,子开关电路包含N个N-MOS管,其中,每个N-MOS管的漏极分别作为控制电路35的输出引脚中的一个引脚,N-MOS管的源极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接地端(即GND端)与供电设备的接地端连接,N-MOS管的栅极与控制电路35的供电控制端口中的一个接线端子连接;恒流通道组包含N个恒流逻辑元件(也可以称为恒流逻辑电路),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入端)分别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输入引脚中的一个,所有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即输出端)内部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供电端(即VCC端)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与控制电路35的显示控制端口连接,用于接收驱动电路33的恒流控制信号。 
在上述第二种变形方式中,LED显示面板10(也可以称为LED单元)包括M行*N列LED颗粒的矩阵排列,其中,单行LED颗粒的阴极互联连接至第i节点,将各个节点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中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阳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在该第二种变形方式中,显示驱动电路30中的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控制子开关电路31中的任意一个N-MOS管处于开启状态,以对LED显示面板10上的对应行中的LED颗粒的正极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通过驱动控制端口将恒流控制信号输出到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以控制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对应列的LED颗粒的基色阳极提供电流通路,并实现LED单元的有序显示。其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基色阳极包括R、G、B三基色的阳极,也即分别控制对应列中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绿色灯管或者蓝色灯管的有序显示。 
基于实施例一的第二种变形方式中示出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有下述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场效应管可以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绿色灯管的阴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与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 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该实施方式中的LED显示面板10中单行LED颗粒的阴极还可以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中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阳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红色灯管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基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有第三种变形的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33可以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其中,第一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或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红色灯管的显示;第二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阳极或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绿色灯管的显示;第三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蓝色灯管的阳极或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蓝色灯管的显示。其中,第一恒流通道组可以是R基色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可以是G基色恒流通道组,第三恒流通道组可以是B基色恒流通道组。 
具体地,R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即R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即输出端)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连接至供电设备的接地端,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连接至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以接收驱动控制电路353的R显示控制信号;G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即G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即输出端)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连接至供电设备的接地端,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连接至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以接收驱动控制电路353的G显示控制信号;B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即B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即输出端)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连接至供电 设备的接地端,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连接至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以接收驱动控制电路353的B显示控制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电控制电路351控制每个场效应管打开,以对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行中的LED颗粒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用于通过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控制第一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分别为与恒流逻辑元件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列中的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提供电流通路,以控制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行中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显示;驱动控制电路353还用于通过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控制第二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分别为与恒流逻辑元件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列中的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提供电流通路,以控制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行中的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显示;驱动控制电路353还用于通过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控制第三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分别为与恒流逻辑元件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列中的LED颗粒中的蓝色灯管提供电流通路,以控制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行中的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显示。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驱动电路30的供电控制端口没有改变,驱动控制端口包括三个子控制端口分别控制第一/第二/第三恒流通道组的导通或截止,以使得开关电路和驱动电路分别控制LED显示面板中单行LED颗粒的供电和列LED颗粒的有序显示,在该变形方式中,将开关电路31、驱动电路33和控制电路35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30中,只不过是驱动电路包括三组恒流通道组,仍然可以在LED显示面板10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显示驱动电路30,从而在面积一定的LED显示器上,LED颗粒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数量比减小,实现了刷新率的提高,并且LED显示面板10中LED颗粒阵列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接接关系更清晰,连接线路更少,降低了PCB的设计难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场效应管可以为P-MOS管,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绿色灯管的阳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其中,1≤i≤N,i为自然数,其中,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可以分别为R/G/B基色发光二极管。 
另外,LED显示面板10(也可以称为LED单元)包括M行*N列LED颗粒的矩阵排列,其中,单行LED颗粒的阳极互联连接至第i节点,将各个节点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中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阴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一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二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 第三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在该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电路30的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控制子开关电路31中的任意一个P-MOS管处于开启状态,为LED显示面板10上的对应行中的LED颗粒的正极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分别通过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将R显示控制信号/G显示控制信号/B显示控制信号输出到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一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以分别控制三个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对应列的LED颗粒的R基色阴极、G基色阴极以及B基色阴极提供电流通路,并实现LED的有序显示。其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R基色阴极、G基色阴极以及B基色阴极分别为对应列中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绿色灯管或者蓝色灯管的阴极。其中,子开关电路也可以称为P-MOS通道。 
基于实施例一中第三种变形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有下述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场效应管可以为P-MOS管,LED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绿色灯管的阳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分别与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LED显示面板10中单行LED颗粒的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中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阴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一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二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三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实施例一中第三种变形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技术方案中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控制方式相同,同样地,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控制开关电路31(即P-MOS通道组)中的某一个P-MOS管处于开启状态,为LED显示面板10上的对应行中的LED颗粒的正极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分别通过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将R显示控制信号/G显示控制信号/B显示控制信号输出到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第三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以分别控制三个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对应列的LED颗粒的R基色阴极、G基色阴极以及B基色阴极提供电流通路,并实现LED的有序显示。其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R基色阴极、G基色阴极以及B基色阴极分别为对应列中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绿色灯管或者蓝色灯管的阴极。 
实施例二: 
图6a至6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所示,该LED显示器中的场效应管还可以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绿色灯管的阴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LED显示面板10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LED显示面板10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LED显示面板10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如图6a所示,R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在该实施例中为输入端)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R,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出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在该实施例中为R基色阳极),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连接至第一R显示控制端口;G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在该实施例中为输入端)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G,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出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在该实施例中为G基色阳极),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连接至第一G显示控制端口;B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在该实施例中为输入端)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B,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出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在该实施例中为B基色阳极),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连接至第一B显示控制端口。 
图6c所示的LED颗粒为图6b中虚线涵盖的部分E1的局部放大图,其中,4脚为公共阴极,2/3/4分别为B/G/R三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R的供电电压可以低于外置引脚VCCG/VCCB的供电电压,具体地,VCCR的供电电压可以是1.6V,此电压值由绿、蓝灯管的工作电压(3.4至3.6V)减去红色灯管的工作电压(1.8至2V)所得,通过对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压进行差异化控制,从而降低LED显示器的功耗。 
在实施例二中,LED显示面板10(也可以称为LED单元)包括M行*N列LED颗粒的矩阵排列,其中,单行LED颗粒的阴极互联连接至第i节点,将各个节点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中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阳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一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二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 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三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在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控制下,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控制子开关电路31(该子开关电路31可以为N-MOS通道组)中的某一个N-MOS管处于开启状态,为LED显示面板10上的对应行中的LED颗粒的正极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分别通过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将R显示控制信号/G显示控制信号/B显示控制信号输出到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第三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以分别控制三个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对应列的LED颗粒的R基色阳极、G基色阳极以及B基色阳极提供电流通路,并实现LED的有序显示。其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R基色阳极、G基色阳极以及B基色阳极分别为对应列中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绿色灯管或者蓝色灯管的阳极。 
实施例三和四: 
图7a至图7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a至图8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b和图8b所示分别为两种实施方式中图7a中虚线涵盖的F处和图8a中虚线涵盖的H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c中的LED颗粒中的三基色发光二极管直接集成到该LED颗粒上,而图8c中LED颗粒中的三基色发光二极管分别封装并集成到该LED颗粒上,除此之外,两种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关系可以相同。其中,图7c中每个LED颗粒的阳极有3个引脚,分别为1,2,3,对应至内部的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阴极有3个引脚,分别为4,5,6,分别对应至内部的B/G/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如图8c所示,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引脚1,阴极为引脚2,R/G/B基色二极管并行焊接,作为一个LED颗粒(即全彩像素点)。 
具体地,如图7e和图8a所示,场效应管也可以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绿色灯管的阴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在实施例三和四中,LED显示面板10中单行LED颗粒的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中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行LED颗粒的阴极互联连接至第i节点,将各个节点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中开关电路31中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对应的输出引脚,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阳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一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二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三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基于实施例三和四中示出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有第一种变形的实施方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开关电路31包括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各包括一个或多个场效应管,且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中的每个场效应管的源极都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其中,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每个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行中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或阴极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供电控制端口中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红色灯管的供电;第二子开关电路中的每个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LED显示面板中对应行中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的阳极或阴极连接,每个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供电控制端口中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的供电。 
在该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33可以包括一个恒流通道组,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的LED颗粒的阳极或阴极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驱动控制端口中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供电控制电路351用于控制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一个场效应管打开,以对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的行中的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供电;供电控制电路351还用于控制第二子开关电路中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一个场效应管相对应的场效应管打开,以对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行中的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用于控制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之后,分别为与恒流逻辑元件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的列中的LED颗粒提供电流通路,以控制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的行中的LED颗粒的有序显示。 
通过将开关电路31、驱动电路33和控制电路35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30中,使得在原LED显示面板10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显示驱动电路30,从而在面积一定的LED显示器上,LED颗粒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数量比减小且提高了刷新率。 
该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电路30的场效应管可以为P-MOS管,LED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阳极和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与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其中,1≤i≤N,1≤j≤N,i和j均为自然数,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可以分别是R/G/B基色发光二极管。 
在该实施方式中,显示驱动电路30集成了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两个子开 关电路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P-MOS管,第一子开关电路的P-MOS管的源极互联可以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B,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的一个接线端子,栅极连接到供电控制端口的红色供电控制信号,漏极连接于LED显示面板10的对应行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即对应行的LED颗粒的R基色阳极);第二子开关电路的P-MOS管的源极互联可以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A,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的一个接线端子,栅极连接到供电控制端口的绿色和蓝色供电控制信号,漏极连接于LED显示面板10的对应行的LED颗粒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的阳极(即对应行的LED颗粒的G基色阳极和B基色阳极)。 
驱动电路33可以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驱动电路相同,该驱动电路33可以包括一组恒流通道组,该恒流通道组中包括多个恒流逻辑元件(也可以称为恒流逻辑电路),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入端)分别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输入引脚中的一个,所有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即输出端)内部互联,连接到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接地端(即GND端),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与控制电路35的驱动控制端口连接,用于接收驱动电路33的恒流控制信号。 
在该实施方式中,LED显示面板10中的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阳极和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阴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红色灯管(也即R基色显示单元)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绿色灯管(也即G基色显示单元)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蓝色灯管(也即B基色显示单元)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的供电电压可以不同,VCCB供电电压优选为1.6V,该供电电压可以低于引脚VCCA的供电电压,此1.6V的电压值由绿、蓝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3.4-3.6V)减去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1.8-2V)所得,这样可以对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压进行差异化控制,从而降低LED显示器的功耗。 
在该实施方式中,显示驱动电路30的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分别控制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相同行的对应的P-MOS管处于开启状态,分别为LED显示面板10上的对应行中的LED颗粒的R基色发光二极管和G/B基色发光二极管正极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分别通过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将R显示控制信号/G显示控制信号/B显示控制信号输出到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第三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以分别控制三个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对应列的LED颗粒的R基色阴极、G基色阴极以及B基色阴极提供电流通路,并实现LED的有序显示。 
基于实施例三和四的第一种变形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有如下变形方式: 
LED显示面板10还可以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实现:场效应管可以为P-MOS管,LED显示面 板10可以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和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LED显示面板10中的每行中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每行中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阳极和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单列LED颗粒中的相同基色的阴极互联至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即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阴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基于实施例三和四的第一种变形的实施方式示出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有如下两种变形方式: 
第一种:场效应管可以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种:场效应管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与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恒流逻辑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该实施例中,显示驱动电路30集成了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两个子开关电路31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N-MOS管,第一子开关电路的N-MOS管的源极互联可以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的一个接线端子,栅极连接到供电控制端口的红色供电控制信号,漏极连接于LED显示面板10的对应行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即对应行的LED颗粒的R基色阳极);第二子开关电路的N-MOS管的源极互联可以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的一个接线端子,栅极连接到供电控制端口的绿色和蓝色供电控制信号,漏极连接于LED显示面板10的对应行的LED颗粒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的阳极(即对应行的LED颗粒的G基色阳极和B基色阳极)。 
驱动电路33可以与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驱动电路33相同,该驱动电路33可以包括一组恒流通道组,该恒流通道组中包括多个恒流逻辑元件(也可以称为恒流逻辑电路),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即输入端)分别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输入引脚中的一个,所有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即输出端)内部互联,作为显示驱动电路30的VCC端,连接到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即控制端)与控制电路35的驱动控制端口连接,用于接收驱动电路33的恒流控制信号。 
具体地,在该变形方式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与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内部互联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和蓝色灯管的阴极互联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实施例五和六: 
具体地,显示驱动电路30的开关电路31包括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驱动电路33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其中,第一子开关电路与第二子开关电路的结构可以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相同,并且第一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或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红色灯管的显示;第二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的 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阳极或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绿色灯管的显示;第三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的电源端或接地端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LED显示面板10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蓝色灯管的阳极或阴极连接,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蓝色灯管的显示。其中,第一恒流逻辑通道组可以是R基色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逻辑通道组可以是G基色恒流通道组,第三恒流逻辑通道组可以是B基色恒流通道组。 
具体地,控制电路35中的供电控制电路351用于控制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一个场效应管打开,以对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的行中的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供电;供电控制电路351还用于控制第二子开关电路中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每个场效应管相对应的场效应管打开,以对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的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的行中的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用于通过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控制第一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之后,分别为与恒流逻辑元件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列中的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提供电流通路,以控制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行中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显示;驱动控制电路353还用于通过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控制第二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之后,分别为与恒流逻辑元件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列中的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提供电流通路,以控制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行中的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显示;驱动控制电路353还用于通过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控制第三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导通之后,分别为与恒流逻辑元件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列中的LED颗粒中的蓝色灯管提供电流通路,以控制与场效应管对应的LED显示面板10行中的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显示。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的三组恒流通道组分别控制LED显示面板10上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可以为R/G/B三基色发光二极管)的恒流显示,开关电路31中的第一子开关电路31和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两个子开关电路31可以分别为一组P-MOS管组成的通道,简称P-MOS通道),分别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上R/G/B三基色二极管的供电,并且显示驱动电路30中的供电控制电路351和驱动控制电路353分别控制开关电路31和驱动电路33的工作状态。 
相应的,供电控制端口包括第一供电控制端口和第二供电控制端口,其中,第一供电控制端口用于向第一子开关电路(即图9中所示的VCCB供电的P-MOS通道组)发送第一供电控制信号,第二供电控制端口用于向第二子开关电路(即VCCA供电的P-MOS通道组)发送第二供电控制信号;驱动控制端口包括第二R/G/B显示控制子端口分别向R/G/B基色恒流通道组发送第二R/G/B显示控制信号。 
图9a至图9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a至图10e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LED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b和10b所示所示分别为两种实施方式中图9a中虚线涵盖的I处和图10a中虚线涵盖的J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c中的 LED颗粒中的三基色发光二极管直接集成到该LED颗粒上,而图10c中LED颗粒中的三基色发光二极管分别封装并集成到该LED颗粒上,除此之外,两种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关系可以相同。其中,图9c和图9b中每个LED颗粒的阳极有3个引脚,分别为1,2,3,对应至内部的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阴极有3个引脚,分别为4,5,6,分别对应至内部的B/G/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如图10c所示,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引脚1,阴极为引脚2,R/G/B基色二极管并行焊接,作为一个LED颗粒(即全彩像素点)。 
具体地,显示驱动30集成了三组恒流通道组,分别控制LED显示面板10上R/G/B三基色二极管的恒流显示;集成了两组P-MOS通道,分别用于控制LED单元板上R/G/B三基色二极管的供电;集成了控制电路35,用于控制恒流通道组及P-MOS通道的协调工作。 
在实施例五和六中,如图10d所示,图10a中的虚线覆盖的K处的场效应管可以为P-MOS管,图10e是示出了图10d中的虚线覆盖的K1处的P-MOS管的结构,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和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作为LED显示面板10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与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P-MOS管,这些P-MOS管的源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3024)的外置引脚VCCB,栅极连接到第一供电控制端口,漏极连接到了LED显示面板10的对应行的LED颗粒的R基色阳极(在图9a中为单行的LED颗粒,也可以不是单行的LED颗粒);第二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P-MOS管,这些P-MOS管的源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3024)的外置引脚VCCA,栅极连接到第二供电控制端口,漏极连接到了LED显示面板10的对应行的LED颗粒的G和B基色阳极(在图9a中为单行的LED颗粒,也可以不是单行的LED颗粒)。 
另外,R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对应列中LED颗粒的R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出端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恒流逻辑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G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对应列中LED颗粒的G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出端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恒流逻辑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B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对应列中LED颗粒的B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出端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恒流逻辑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 
在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控制下,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控制第一子开关电路31和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相同行的对应的两个P-MOS管处于开启状态,分别为LED显示 面板10上的对应行中的LED颗粒的R基色发光二极管和G/B基色发光二极管正极供电,驱动控制电路353分别通过第二R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二G显示控制子端口/第二B显示控制子端口将R显示控制信号/G显示控制信号/B显示控制信号输出到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第三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以分别控制三个恒流通道组中的各个恒流逻辑元件处于导通的工作状态,从而为对应列的LED颗粒的R基色阴极、G基色阴极以及B基色阴极提供电流通路,并实现LED的有序显示。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的供电电压可以不同,VCCB供电电压优选为1.6V,该供电电压可以低于引脚VCCA的供电电压,此1.6V的电压值由绿、蓝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3.4-3.6V)减去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1.8-2V)所得,这样可以对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压进行差异化控制,从而降低LED显示器的功耗。 
另外,基于实施例五和六示出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如下变形: 
LED显示器中的场效应管可以为P-MOS管,LED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与第一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阳极和蓝色灯管的阳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P-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阴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B的供电电压低于外置引脚VCCA供电电压,外置引脚VCCB的供电电压优选为1.6V,此电压值由绿、蓝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3.4-3.6V)减去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1.8-2V)所得,通过对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压进行差异化控制,从而可以降低LED显示器的功耗。 
基于实施例五和六示出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如下两种变形: 
场效应管可以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与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N-MOS管,这些N-MOS管的源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栅极连接到第一供电控制端口,漏极连接到了LED显示面板10的对应行的LED颗粒的R基色阳极(在图10a中为单行的LED颗粒,也可以不是单行的LED颗粒);第二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N-MOS管,这些N-MOS管的源极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GND,栅极连接到第二供电控制端口,漏极连接到了LED显示面板10的对应行的LED颗粒的G和B基色阳极(在图10a中为单行的LED颗粒,也可以不是单行的LED颗粒)。 
另外,R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对应列中LED颗粒的R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出端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R,恒流逻辑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G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对应列中LED颗粒的G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出端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G,恒流逻辑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B基色恒流通道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这些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入端连接至LED显示面板10对应列中LED颗粒的B基色阴极,恒流逻辑元件的输出端互联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外置引脚VCCB,恒流逻辑电路的控制端连接至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 
其中,外置引脚VCCR的供电电压低于外置引脚VCCG/VCCB供电电压,此电压值优选为1.6V,该值由绿、蓝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3.4-3.6V)减去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典型工作电压(1.8-2V)所得,通过对R/G/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供电电压进行差异化控制,从而降低LED显示器的功耗。 
具体地,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与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一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二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三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另外,实施例八还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实现,场效应管可以为N-MOS管,LED显示面板10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每列中的各个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分别与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具体地,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内部互联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每行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绿色和蓝色灯管的阴极互联分别与第二子开关电路31中对应的一个N-MOS管的漏极连接;单列LED颗粒中R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一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G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二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单列LED颗粒中B基色发光二极管的共同阳极互联连接至显示驱动电路30的第三恒流通道组的恒流逻辑元件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的LED显示器中的LED颗粒中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可以集成在LED颗粒中;也可以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分别独立封装后设置在LED颗粒中。 
在上述实施例一至六中,图6a、7a、8a中的场效应管可以分别为图7c中所示的N-MOS管,图5a、9a、10a中的场效应管可以分别为图10c中所示的P-MOS管。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LED控制系统包括:显示驱动电路30,显示驱动电路30包括:开关电路31、驱动电路33以及控制电路35,其中,开关电路31和驱动电路33中之一的第一端连接至供电设备的电源端,另一个的第一端连接至供电设备的接地端;开关电路31和驱动电路33中之一的第二端与LED显示面板10的阳极连接,另一个的第二端与LED显示面板10的阴极连接,其中,开关电路31用于控制对LED显示面板10的供电,驱动电路33用于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有序显示;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控制电路351和驱动控制电路353,其中,供电控制电路351,通过供电控制端口与开关电路31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31的打开或闭合;驱动控制电路353,通过驱动控制端口与驱动电路33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路33的导通或截止。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LED控制系统,该系统中的显示驱动电路30包括开关电路31、驱动电路33以及控制电路35,控制电路35包括供电控制电路351和驱动控制电路353,供电控制电路351用于控制开关电路31的打开或闭合,驱动控制电路353用于控制驱动电路33的导通或截止,然后通过开关电路31的打开或闭合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供电,和通过驱动电路33的导通或截止控制LED显示面板10的显示,从而实现LED显示面板10的有序显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LED控制系统,将开关电路31、驱动电路33和控制电路35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30中,使得在原LED显示面板10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显示驱动电路30,从而在面积一定的LED显示器上,LED颗粒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数量比减小,实现了刷新率的提高,并且LED显示面板10中M行*N列LED颗粒阵列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接接关系更清晰,连接线路更少,降低了PCB的设计难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35占用的PCB面积大、刷新率低且功耗大的问题,实现了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35占用面板的面积小、设计简单且刷新率高的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LED显示器,将驱动电路33和控制电路35集成到显示驱动电路30中,使得在原LED显示面板10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放置更多的显示驱动电路30,从而在面积一定的LED显示器上,LED颗粒与显示驱动电路30的数量比减小,实现了刷新率的提高,并且驱动电路33包括第一恒 流通道组331、第二恒流通道组333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335,三个恒流通道组分别控制LED显示面板10中M行*N列LED颗粒阵列中的R/G/B基色的有序显示,并且对LED显示面板10中的LED颗粒的红色灯管和蓝色/绿色灯管分别提供不同的工作电压,可以降低LED显示器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35占用的PCB面积大且刷新率低的问题,实现了LED显示器的控制电路35占用面板的面积小、设计简单且刷新率高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LE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LED显示面板; 
显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恒流通道组、第二恒流通道组以及第三恒流通道组,其中, 
所述第一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供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R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所述LED显示面板的红色灯管的显示; 
所述第二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供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G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所述LED显示面板的绿色灯管的显示; 
所述第三恒流通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恒流逻辑元件,其中,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三供电设备的电源端连接,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驱动控制端口的第一B显示控制子端口连接,每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LED显示面板中对应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中的蓝色灯管的阴极连接,用于控制所述LED显示面板的蓝色灯管的显示;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驱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通过驱动控制端口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路的导通或截止; 
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所述LED显示面板的有序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驱动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供电设备的接地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LED显示面板的阳极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供电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供电控制电路,通过供电控制端口与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的打开或闭合;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控制对所述LED显示面板的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一个子开关电路,所述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场效应管,其中, 
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供电设备的接地端连接; 
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LED显示面板中对应行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阴极连接; 
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供电控制端口中的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N-MOS管,所述LED显示面板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所述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 
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绿色灯管的阴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所述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所述LED显示面板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所述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所述LED显示面板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所述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作为所述LED显示面板的阳极的一个接线端子,并分别与所述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N-MOS管,所述LED显示面板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所述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 
每行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绿色灯管的阴极以及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子开关电路和第二子开关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场效应管,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供电设备的接地端连接,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LED显示面板中对应 行中各个所述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连接,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供电控制端口中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用于控制所述LED显示面板的红色灯管的供电; 
所述第二子开关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场效应管,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与所述供电设备的接地端连接,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LED显示面板中对应行中各个所述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的阴极连接,每个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供电控制端口中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用于控制所述LED显示面板的绿色灯管和蓝色灯管的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N-MOS管,所述LED显示面板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所述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 
每行中第i个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i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 
每行中第j个LED颗粒中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于第j节点,每行中的各个节点并联连接,分别与所述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三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N-MOS管,所述LED显示面板包括M行N列个LED颗粒,每个所述LED颗粒分别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 
每行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中的红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 
每行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中的绿色灯管的阴极和蓝色灯管的阴极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二子开关电路中对应的一个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红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绿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恒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每列中的各个所述LED颗粒的蓝色灯管的阳极分别并联连接,并分别与所述第三恒 流通道组中对应的一个所述恒流逻辑元件的第二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面板中的LED颗粒中包括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其中, 
所述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集成在所述LED颗粒中;或者 
所述红色灯管、绿色灯管以及蓝色灯管分别独立封装后设置在所述LED颗粒中。 
CN2012206466321U 2012-11-29 2012-11-29 Led显示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23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466321U CN203192368U (zh) 2012-11-29 2012-11-29 Led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466321U CN203192368U (zh) 2012-11-29 2012-11-29 Led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92368U true CN203192368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109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64663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2368U (zh) 2012-11-29 2012-11-29 Led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9236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8825A (zh) * 2013-08-19 2013-12-1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缩放穿插的移动机构
CN103854596A (zh) * 2012-11-29 2014-06-11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器
CN109584789A (zh) * 2019-01-30 2019-04-05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路和发光电路
CN113259646A (zh) * 2021-05-31 2021-08-13 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三基色灯条调光控制系统及电视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4596A (zh) * 2012-11-29 2014-06-11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器
CN103448825A (zh) * 2013-08-19 2013-12-1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缩放穿插的移动机构
CN103448825B (zh) * 2013-08-19 2015-11-1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缩放穿插的移动机构
CN109584789A (zh) * 2019-01-30 2019-04-05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驱动电路和发光电路
CN113259646A (zh) * 2021-05-31 2021-08-13 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三基色灯条调光控制系统及电视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4596A (zh) Led显示器
CN103854598A (zh) Led显示器
CN103854597A (zh) Led显示器及led控制系统
CN203192368U (zh) Led显示器
CN103857106B (zh) Led驱动电路及控制系统
CN106875894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489167B (zh) 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04106315B (zh) Led矩阵管理器
CN109559676A (zh) Led显示驱动电路及led显示屏
CN209729474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3192367U (zh) Led显示器
CN105869574A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203192365U (zh) Led显示器及led控制系统
CN101894504B (zh) Led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CN106448552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N209729475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471731U (zh) Led显示驱动电路及led显示屏
CN206574457U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阵列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103489406B (zh) 一种像素驱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像素电路
CN108538240A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207399568U (zh) 一种led调光调色电路的控制电路
CN103390383B (zh) 感光led显示屏的控制系统
CN102737583A (zh) Led驱动恒流通道输出驱动器、级联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203036392U (zh) 一种led背光液晶屏及其背光源
CN204204382U (zh) 一种五色led灯阵列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